Rim to Rim 单天穿越大峡谷

k
kimikim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大峡谷回来已经近三周了,回忆起此次的R2R旅程,依然是满满感动,颇多感慨,得慢慢道来。想记点流水账在这里,也算找个地方记录存档一下这次难忘的经历。
首贴先来个总结。
时间:2022.9.25,早上5:34am-8:58pm,日出前走到天黑
地点:大峡谷
人物:全员女性,5位穿越人员平均年龄45+,2位后勤不穿越开车送穿越人员到trailhead以及开车回南缘
路线:从北缘走 north kaibab trail下去,选择bright angel trail上来,总23.5miles,海拔下降1756米然后上升1335米。
天气:晴朗☀️,北缘出发时30F,中午谷底时100F,抵达南缘时大约50-60F。
路况:北缘头到supai tunnel的路还行,路两边基本有树,视觉上没有任何危险;从supai tunnel到roaring Spring是最陡最危险的路段,有全是碎石Z字形急下,也有一段路平但两侧垂直悬崖,不敢往边上看,只靠近山体侧快快通过方觉安全;springs到ranger station以及到cottonwood campground这段路算简单的,非常好走;cottonwood campground到幻影农场的7迈路被称为box,谷底不透风气温升高,但在我眼里算很简单,路边清澈小溪可以随时打湿毛巾和衣服帮助降温;幻影农场后到silver ridge便是最低海拔,植被完全不同,桥是金属有空隙的,可以看见脚下黄色奔腾的科罗拉多河水,过了桥,沿河到river rest house 1.5迈除小段沙子路让步履不能快之外,因为地势平缓,又开阔,虽然仍算中午最高温段,也还算简单;过了river resthouse到Indian garden的3.2迈有些开始难了,因为上坡,很耗体能;最后Indian garden到南缘的路,全凭毅力,连续上坡,Z行,沙子石块混合,有些路段还有新鲜骡子粪,但胜利就在前方,熬一下,也就到了。
以下两张路线图和海拔图来源于网站https://www.rimtorim.org
k
kimikim
行前准备
计划来源:此次活动的起源应该追溯到2020年,因为疫情,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一年大部分应该以居家不出门为主,这种状态令我窒息抑郁,于是在一次和朋友打网球时关于徒步的交流,让大峡谷R2R计划进入我的脑海:虽然因为家庭孩子,我已经十几年没真正徒步过了,但那时候的我需要做一些事情inspire自己,于是查资料,做计划,和好友商量准备来年秋天实施。
计划在朋友圈发出后,有几个朋友响应,但大部分人望而却步。确实,没有徒步经验的人或平时没锻炼的人,这线路是非常有难度的。 最终有5个人决定要去,2人有经验3人是新手。但好在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于是拉着大家锻炼身体,慢跑长跑来练耐力,其他方式练体能,行前每个月一次长距离徒步拉练。指导大家准备好合适的登山鞋登山包和登山杖,拉练时手把手的教大家如何正确使用登山杖。身体,心理,和装备,全方面做准备。等north rim lodge开放预定时立马确定了房间,再行前两个月确定机票,等着出发了……
数度延期的曲折: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2021年9月初居然疫情再起,我思前想后,各方沟通,终于决定计划延后到22年5月中旬!又是一番各种取消再预定,确定原班人马5.16再出发,期间又增加了个人。 继续锻炼继续等待,此间跑了两个半马测试耐力。 然而,又是然而,好事多磨,年底时,除我以外唯一有经验的好友怀孕了,怎么办,我一个人拉扯着其他四个没经验的人吗?压力山大!但已经准备了这么久了,大家状态也可以,继续上吧! 很快到了四月底,最后一次拉练20miles后大家信心满满。可是,但是,计划再次落空:出发前到两周,一个队员得了covid,出发前一周,另外两个队员确诊阳性,三个人并不在同一个地方,相继阳性,而且都比重流感还严重的症状,天啦噜,这是上天不让我们去吗? 再次延期到9月,期间一个队员直接放弃,但有另外三人加入,每次我都需要带新加入的人去拉练核实她们的状态才正式入队。队长不好当啊…… 就这样,各种不确定中终于9月份成行了,但也有节外生枝:我自己出发六周前确诊阳性,高烧三天咳嗽三周,还好最后那几周加强锻炼恢复得还可以;另一位队员出发前四周确诊阳性,和我症状差不多,后来就一起去但不穿越,当后勤了。另外一个后勤是正好大姨妈第三天,徒步强度太大也直接放弃,随行后勤。 后勤不参与穿越,只是开车送我们去trailhead,再把车从北缘开回南缘,(如果没有后勤,我们需要在南北缘之间坐一次shuttle将就5个小时)

k
kimikim
North Rim 震撼的北缘风光 因为计划的一再延期,我们没能订到north rim lodge,只能住到离trailhead 15miles的kaibab lodge,徒步前一天抵达lodge时已经近五点了,我们checkin了后稍微调整一下就开车去了north rim lodge那里,当时正是夕阳西下,lodge大厅的落地窗和餐厅的view实在无敌,步出lodge,大峡谷北缘一下子全部展示眼前,如一副气势磅礴的画卷,直击灵魂,震撼不已!图片完全无法体现当时的风景,那种震撼,唯有身临其境才可体会,如果能在5/15-10/15之间去大峡谷,北缘不容错过!其他时间,北缘是关闭的。
k
kimikim
Rim to Rim
前一晚睡得似乎都不怎么好,我只睡三四个小时,早早的相继起床,五点刚过就开车往trailhead,天仍是暗的,到了trailhead停车场,正好遇到另外一批人,他们是来完成R2R2R的,前一天south rim 徒步到north rim,住一宿,今天继续徒步north rim 到south rim。简单交流几句,他们先开走了,我们比较兴奋,必须拍照留念一下:图为穿越的五个人!后勤的两位朋友也陪我们走了一小段路,然后话别,她俩回north rim lodge喝咖啡享受北缘日出好风光了, 出发时气温大约30F,从我们的着装便可看出,那是相当的冷啊,大家就这样戴着头顶前行,下坡路还算顺利,但路并不平,加上天黑,不大好走。大约走了半小时,天逐渐变亮
north kaibab trail上和我们差不多时间出发的人有将近10来拨。以我自己的标准,我们算慢的,被好几拨人超过,只超过另外一拨也是三位女性组成的队。考虑到我们队伍的经验和年龄组成,我预估今天肯定得天黑之后到。 这次运气不错,九月初因水管破裂关闭的水站,在我们出发前一周修好了,现在路上的大部分水站都开着的,减轻了背水的一部分负重压力。 但队员们的背包似乎还是装多了吃的东西,昨晚我太累了,并没有检查大家的背包,徒步的经验其实都体现在细节上,她们装了太多的东西,要不扔掉要不背着。到达supai tunnel时,才1.7mile却已经一个小时了,我有点心焦,因为原本计划下坡和平路时加快速度,后面上坡时慢慢来。可现在下坡就这么慢,是不是该调整一下速度呢?
supai tunnel出来后,路面更加难走,很多碎石,坡又陡,有一段路是在垂直的峭壁上,边上是狭窄的深渊,根本不敢往下看,也不敢停止拍照,只想快快通过便感觉安全了。我是最好收尾殿后的,倒是有时间欣赏风景和拍照 天逐渐变亮,但风还是很大



我自己很喜欢这张图,行走中的我同学的背影 谷底的花

终于抵达幻影农场,休整一下






f
freetracy123
沙发等看,后勤不也要穿越不也是女性吗,为啥单独列
天外云卷云舒
Mark 刚去过大峡谷虽没徒步但心向往之
b
beIlshirt
新手冒险装逼发圈,是disaster recipe,句号。
k
kimikim
回复 5楼的帖子
后勤不穿越,帮着开车送我们去trailhead,开车回南缘等我们。 因为这是个女性为主的论坛,我们队伍全女性,而且年龄偏大,所以我觉得能一起安全的完成穿越,已是成功,为姐妹们骄傲呢。
k
kimikim
未完待续 此帖只为自己流水留念,因为只有自己一个有徒步经验的人,带着其他几位徒步小白,互相支持鼓励,共同完成了计划,这本身本来就挺好的。楼上那位朋友非喜勿入罢了。 愿大自然中的行走能带给大家真正的joy!
继续, 所有图片都是手机渣图,仅为记录,非摄影美图。
因为前面北坡下来到幻影农场的时间已经远超我的预估,于是把原计划幻影农场休息一个多小时的缩短到半小时,吃饱喝足稍作休息装满水袋后继续前行。 自拍合影一张 south kaibab trail和bright angel trail分叉点 这是骡子歇脚的地方🤣 过了silver bridge就是回南缘的路了 回首来时的路和经过的桥 沿河走一段,有上有下比较平缓,而且部分阴影处也不觉得太热 经过river rest house后便开始真正的上坡了,我稍走快点从上面拍她 这段Z形路才是个开端
什么时候到Indian garden啊?我觉得转过这个弯应该到了 结果再来一个弯,还没到 又一个弯,还不是 太阳已经逐渐西下,我们的路还有近四分之一 看植被知道终于快到Indian Garden了
L
LKJ
狂赞👍!今天三月去大峡谷,只走了一个8 miles的trail,我也是45+的年龄,因为身体缘故,最近三年才开始锻炼,非常佩服你们的毅力和决心,能坚持锻炼这么久,并最终实现最初的既定目标,非常了不起!
4
4587
楼主厉害,赞赞赞
4
4587
我们刚走完TMB回来,一直没勇气走R2R,楼主好棒!
d
diqiou
姐姐们真棒!
b
blueskybaby
Mark!!!
b
bearcub
赞赞赞。一般是不是谷底住一晚啊?
k
kimikim
到了Indian garden,便再没见到南缘往下走的人了,倒是遇到在那扎营的一群印度小哥,听说我们早上从北缘来,待会要回到南缘,纷纷竖大拇指表示太难了他们没有尝试。 岩石上的旅人独自欣赏风景,他是我们在Indian garden遇到的,一见面就说you will make it来鼓励我们,并说一般人2-3小时会到顶,他自己大概一个半小时就到。经过他的允许我拍了这张照片,下面是我们回头望从他面对的视觉下的落日余晖中峡谷 落日余晖 后勤姐妹们从南缘下到3miles处等我们,太感动了,见到亲人了!她们接过另外俩姐妹们的包,让她们可以空手走完最后的三迈 和姐妹们汇合后,很快也就天黑了, 休息时,大家关掉头灯,静静的欣赏宁静的星空,图片很渣,但感觉非常奇妙 终于到达south rim的bright angel trailhead
k
kimikim
bright angel lodge就在trailhead边上,休息后次日穿上五月份预定的队服T恤,把5/16改成9/25“招摇过市”😂
她们视觉中的我,因行走而快乐 五个穿越人员合影 7人合影 队伍中的最年长大姐回程给我的礼物卡片,算是对我所有工作的总结,感恩感谢!每一个有经验的人都是从新手开始的,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困难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感谢姐妹们对我的信任,这是一段相互帮助相互成就的旅程!天时地利人和,加上各自的努力坚持,我们安全穿越,旅程成功完美!
k
kimikim
关于Rim to Rim: R2R是美国徒步穿越经典路线,从南缘到北缘,或反穿。每年去大峡谷的人有上百万,但下到谷底的人大概只有1%,理想的R2R一般2-3天完成,谷底有一个幻影农场可以住宿,但需要提早13个月以上时间去申请并抽签决定,谷底也有三个营地可以露营,但也需要提早半年预定,而营地数量有限,露营又需自带装备,需负重徒步,所以单天穿越大峡谷R2R不需注册,轻装前行,成为一些徒步爱好人士的选择。
到谷底徒步道:北缘下去只有north kaibab trail,总长14miles,南缘有south kaibab 7miles比较陡,或bright angel trail 9.5 miles 相对较缓。我们此次选择北缘的north kaibab trail下去,从bright angel trail上来。如果南缘下北缘上的人,一般选择south kaibab下north kaibab上。也有人从南缘下到谷底再回到南缘,总16.5miles,也是不错的路线。
南向北或北向南穿越的选择: 如果南向北,south kaibab下north kaibab上,两边海拔相差不大,正反穿差不多;如果选择bright angel路线,北缘比南缘的海拔高400来米,我们此次选择北向南穿越,可以少爬一点坡;而且,南缘到顶便有很便利的客栈酒店都在步行范围内,相对方便,北缘只有北缘客栈离trailhead3miles,kaibab lodge 15miles远,如果赶不上5:30和6:30的摆渡车,又没有自己人来接的话,那会很痛苦。
南北缘之间摆渡:一天两班shuttle,一般车停一侧,坐车去对缘,hiking回来后开车,或先hiking,再次日shuttle回另一侧开车。我们此次有后勤,所以相对简单。
此次具体行程:23日,飞到凤凰城,租车前往Page 小镇住下,24日马蹄湾羚羊谷,下午开车去北缘,25日 R2R,南缘住宿,26日 开车回凤凰城,途径Sedona游玩约2-3小时,徒步最经典 0.6 miles的cathedral rocks trail,27早班飞机。
最精简路线:如果无后勤北向南穿越,Day1飞往凤凰城或拉斯维加斯,驱车前往南缘, Day2. 准备物资,下午shuttle到北缘住下, Day3. R2R,南缘住宿, Day4. 驱车回机场。四天足够
R2R2R: 此次路上遇到四拨R2R2R牛人,两拨是两天完成R3,另外两拨单天完成R3,超级牛,早上3点出发,9点已经和我们相遇在cottonwood 营地,其装备非常精简,还有一个人是跑步越野完成R3!佩服得紧!
路遇:当天路上遇到不少人,有和我们线路一样的,也有南向北的;有负重谷底露营的,也有单天穿越R2或R3的;有solo的,也有三五成群的;年龄有二三十的,也有我们这样的,更遇到两三拨6、70岁的负重徒步者。徒步不分年龄,喜欢的事可以做到老!
装备:户外登山鞋,20-25升容量登山包,登山杖,头灯,30-100f跨度的layer户外衣裤,高能量食物,水,宽檐帽,墨镜,防晒霜,防晒冰袖或直接穿长袖,公用装备:snake bite kit, 医疗急救包kit,主要是外伤用药kit,我还带上了净水器kit。
注意事项:事先锻炼身体提高体能和耐力就不说了,徒步当日补充水分和能量的小tip:不要等渴了饿了再吃喝,少食多餐法,时不时的喝水,所以水袋最方便,放些能量棒在身前的小腰包里,时不时的顺手拿一个补充能量。单天R2R的能量准备3000-4000卡的食物,总需水4-5升(先带2升,其他在补水站补充,万一补水站关闭,用净水器净化溪水来喝)
最佳季节:北缘每年5/15-10/15开放,所以此时间段内都可行,但谷底温度比南北缘会高20-30F,夏日太热,最佳时间是五月中旬和9月底10月初。
可能的危险⚠️及应对策略: 脱水(补充足够水分),中暑(避开夏日,选五月中旬或九月底十月初),体力不支(事先体能训练,临时情况勿勉强,及时撤退,象我们的两位后勤姐妹),摔倒跌落(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遇到骡子或其他人经过,停靠山体侧让行),蛇咬蚊叮(遇到蛇要冷静,等蛇过了再走,一般蛇不主动攻击人,snake bite kit是以防万一,谷底手机没信号,到最近的ranger station寻求帮助;谷底有一种苍蝇一样的蚊子,叮起来非常痛,我们都遭遇到了,能有spray最好用上)
此楼干货满满,暂时只想到这么多。😊
k
kimikim
最后,放上徒步前一天的马蹄湾和羚羊谷光柱,徒步后回程顺路的Sedona cathedral Rock 顶部风光。精彩的旅程已结束,我们会继续前行,寻找下一个美好!



k
kimikim
回复 12楼4587的帖子
TMB也在我的list上,希望三五年内走TMB或乞力马扎罗
k
kimikim
回复 13楼diqiou的帖子
谢谢
k
kimikim
回复 15楼bearcub的帖子
请参考18楼
k
kimikim
徒步后感想: 如我同学的话“ after this trip, everyone is tougher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确实,经历了此次旅程,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了一点新的认识。我自己的想法很简单:我喜欢徒步,在大自然中行走,能带来真正的愉悦。R2R是很难,但经过充分的准备,它也是doable的。虽然我是女性,虽然我年过45,但又如何?再不尝试,我就更老了。即使新手如我的朋友们,她们有这个决心,也身体力行的去努力,最后也凭毅力坚持到底,这难道不激励人心吗?姐妹们,干了这碗咱亲手熬的鸡汤,补充能量,继续前行吧!😆
米糊糊
太赞了,心理上感觉跟着你们走了一遍
k
kimikim
回复 10楼LKJ的帖子
我也是三年多前才恢复锻炼,以前因为单身有足够的自由和时间,行走了蛮多地方。但是有家庭孩子后责任使然,必须放弃很大部分的自我时间。现在孩子们慢慢长大,才可以多一些自我。姐妹们还是要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健康,坚持锻炼身体,共勉!
s
smalljeep
太赞了!
4
4587
回复 12楼4587的帖子
TMB也在我的list上,希望三五年内走TMB或乞力马扎罗
kimikim 发表于 2022-10-16 22:11

能走R2R,走TMB一点问题都没有,非常成熟的高山步道,沿途设施十分完备,吃喝玩乐住宿应有尽有,不需要背那么重的背包,沿途的Rifugio解决了吃喝住,是一条奢华享受的高山hiking 路线。
S
SanDiego
谢谢分享,太厉害了,点赞。能不能分享一下训练的细节,想参考一下
k
kimikim
回复 27楼4587的帖子
主要是自己出来走大环线那么久没那自由时间呢,带着孩子这条路又太难。
k
kimikim
回复 28楼SanDiego的帖子
我们是平时自己喜欢的方式常规锻炼身体,倒没什么系统的训练方法。 我自己是一周跑步三次,周中一次三迈距离,周末6-8迈。有时候还会夹杂游泳网球HIIT等。行前长距离hiking拉练一个月一次,有上下坡等10,15,20miles递增让自己适应长距离hiking。体力耐力都上去了就可以了。
s
sea9
mark
E
Eab20020610
这个必须赞!计划也去走R2R.
S
SanDiego
回复 30楼kimikim的帖子
谢谢,也要开始锻炼起来了
l
lemontea
回复 12楼4587的帖子
TMB也在我的list上,希望三五年内走TMB或乞力马扎罗
kimikim 发表于 2022-10-16 22:11

TMB是哪个?
我也喜欢hiking,走过马丘比丘和挪威的几个trail。 几年前我也把R2R列到我的list上来着, 不过我行动力差,找不到能一起去的人, 几年过去我也45+了,估计这辈子是去不成了。 
a
asurafairy
TMB是哪个?
我也喜欢hiking,走过马丘比丘和挪威的几个trail。 几年前我也把R2R列到我的list上来着, 不过我行动力差,找不到能一起去的人, 几年过去我也45+了,估计这辈子是去不成了。 
lemontea 发表于 2022-10-19 22:31

跳进来答一下:TMB是环勃朗峰徒步,看欧洲阿尔卑斯风景的。
我和家属也一度想过R2R,但我俩还喜欢看风景,不喜欢纯走的那种也不喜欢强烈直上直下的路线,所以就没再考虑过R2R了。能完成的都是勇士呀~ 佩服!
我们今年也走了马丘比丘,我正好赶上大姨妈“完美”重叠+第一晚偷懒抹黑上厕所崴了脚,马丘比丘成了我走过的最累最累的一条线路。。。来,咱们这些走完了的隔空击个掌哈哈哈
没事呀,哪怕45+还是有很多风光很美强度没那么高的徒步路线呢~ 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欣赏,一直健康的hiking在路上才是最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