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秋天的奥地利---- 安布拉斯城堡 (Schloss Ambras Innsbruck)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2年10月12日 16点23分 PT
共 (155)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第 1 页
1 页
2 页
共 2 页
P
Pelosi
接近 3 年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安布拉斯城堡(Schloss Ambras Innsbruck)
安布拉斯城是位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和宫殿建筑。 城堡是因斯布鲁克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收藏有众多绘画作品。
: Schloßstraße 20, 6020 Innsbruck, 奥地利
------------------------------------------------------------------------------------------------------
因斯布鲁克
(德语:Innsbruck )位于奥地利西部群山之间的因河畔,是蒂罗尔州的首府。穿越阿尔卑斯山通往意大利南蒂罗尔地区的布伦纳山口从这里开始。因斯布鲁克的名字来自于因河和德语中的Brücke(桥)。因斯布鲁克是奥地利第五大城市,整个都市地区约有18.4万居民。因斯布鲁克是著名的滑雪胜地,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曾于1964年和1976年两次在此举办。慈善组织SOS儿童村总部即位于因斯布鲁克。
因斯布鲁克市区内发现的最早的考古遗迹是新石器时代留下的。市内有些地方的地名显然是从罗马时期以前留下来1的,此外一些那时留下来的墓地也证明从三千年前开始因斯布鲁克就不断有人居住。 4世纪罗马帝国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兵营来保护从维罗纳跨越阿尔卑斯山脉去奥古斯堡的道路。这个兵营在600年左右在民族大迁徙的时候被毁。 1138年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修道院,这个修道院不但拥有因河周围的所有土地,而且还拥有在因河上摆渡的唯一权利。因此整个从这里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权利全部掌握在这个修道院手中。 1165年当地的伯爵建造了一座跨越因河的桥。1180年他又通过土地交换从修道院手中换取了因河两岸的土地。1187年这个居民点获得设立市场的权利,在颁发这个权利的证书上首次出现了因斯布鲁克的拉丁语名字:Oeni Pons(oenus是因河的拉丁语名字,pons是桥的意思)。 1187年和1205年之间因斯布鲁克获得城市权利。由于它控制着南北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交通要道,它很快就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非常富有的城市。 因斯布鲁克的印章和市徽是从1267年留下来的。 1281年通过又一次土地交换因斯布鲁克得以扩展。 1300年左右通过布伦纳山口的道路被加强,马车可以在上面行走,当时其它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道路还只能使用驮马运输。 1420年奥地利公爵腓特烈四世将因斯布鲁克设为他的首都并建造宫殿、市政府、庭院、金屋顶和城堡。 1629年至1630年在因斯布鲁克开设了德语地区第一座剧院。今天这个位置上是因斯布鲁克的会议中心。 1665年最后一位蒂罗尔大公无子逝世,哈布斯堡王朝的蒂罗尔支灭绝,蒂罗尔归并入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因此也丧失了它首都的地位。 1669年10月15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开办因斯布鲁克大学,当时该大学共有四个系。 1858年从因斯布鲁克通往慕尼黑的铁路造好,此后继续有去往其它地方的铁路建成,旅游业也随之发展。
🔥 最新回帖
P
Pelosi
接近 3 年
155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154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153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152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151 楼
🛋️ 沙发板凳
P
Pelosi
接近 3 年
2 楼
安布拉斯城堡(Schloss Ambras Innsbruck)
安布拉斯城是位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和宫殿建筑。 城堡是因斯布鲁克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收藏有众多绘画作品。
: Schloßstraße 20, 6020 Innsbruck, 奥地利
P
Pelosi
接近 3 年
3 楼
安布拉斯城堡(Schloss Ambras Innsbruck)
安布拉斯城是位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和宫殿建筑。 城堡是因斯布鲁克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收藏有众多绘画作品。
: Schloßstraße 20, 6020 Innsbruck, 奥地利
P
Pelosi
接近 3 年
4 楼
安布拉斯城堡(Schloss Ambras Innsbruck)
安布拉斯城是位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和宫殿建筑。 城堡是因斯布鲁克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收藏有众多绘画作品。
: Schloßstraße 20, 6020 Innsbruck, 奥地利
P
Pelosi
接近 3 年
5 楼
安布拉斯城堡(Schloss Ambras Innsbruck)
安布拉斯城是位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和宫殿建筑。 城堡是因斯布鲁克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收藏有众多绘画作品。
: Schloßstraße 20, 6020 Innsbruck, 奥地利
P
Pelosi
接近 3 年
6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7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8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9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10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11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12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13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14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15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16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17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18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19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20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21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22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23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24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25 楼
Francesco Terzio: Erzherzog Ferdinand II. in der Adlergarnitur / Archduke Ferdiand II in the "Eagle Garniture", 1557
P
Pelosi
接近 3 年
26 楼
维也纳 (Wien)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城市,同时是奥地利九个州之一。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要型都市,有着188.9万人口,并且是奥地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人口数在欧盟城市中名列第六。
由奥地利帝国时代至二十世纪初,维也纳是世界上最大的德语都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瓦解前,该市有两百万居民,时至今日,维也纳仍是德语区第二大都市,仅次于柏林。[8][9][10]
维也纳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包含联合国以及OPEC。城市坐落于奥地利东部,紧邻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这些地区紧密相连,形成欧洲中部地区。如果加上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首都),维也纳就是个拥有三百万居民的大都会区。2001年维也纳市中心古城区被指定为联合国世界遗产。
维也纳除了因为丰富的音乐历史遗产而被称作“音乐之都”,也因为它是世界第一个心理治疗师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家乡而被称作“梦之都”。该城市最早是凯尔特人和罗马人的定居点,随后逐渐转变为中世纪及巴洛克时期的都市,接着成为奥匈帝国的首都。众所周知,从古典主义时代至20世纪初期,维也纳是具有领导地位的的欧洲音乐中心。维也纳历史中心有着丰富的建筑群,包含巴洛克式的城堡和花园、19世纪末期戒指路上雄伟的建筑物、雕像以及公园。
维也纳也以高品质的生活著称。在2005年的研究中,经济学人智库在 127个全球都市中,将维也纳选为世界最佳宜居城市第一名,与温哥华及旧金山同列。2011到2015年之间,名列第二,仅次于墨尔本。2018年,维也纳取代墨尔本,再次成为第一。连续八年(2009年至2016年),人力资源顾问公司美世将维也纳列为年度生活质素调查的第一名。以此为基础,Monocle 的2015年生活品质调查,在世界最佳25个城市中将维也纳列为第二。
2012及2013年,联合国人居署将维也纳列为世界最繁荣的都市。2007及2008年,该城市在创新文化名列世界第一,并且在2014年的创新城市指数中从256个城市中拿到第六名,该指数分析162项指标,内容涵盖三大领域:文化、基础设施和市场。维也纳定期举办城市规划会议,而该城市本身也经常被城市规划者用作案例研究。[12]
P
Pelosi
接近 3 年
27 楼
维也纳 (Wien)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城市,同时是奥地利九个州之一。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要型都市,有着188.9万人口,并且是奥地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人口数在欧盟城市中名列第六。
由奥地利帝国时代至二十世纪初,维也纳是世界上最大的德语都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瓦解前,该市有两百万居民,时至今日,维也纳仍是德语区第二大都市,仅次于柏林。[8][9][10]
维也纳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包含联合国以及OPEC。城市坐落于奥地利东部,紧邻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这些地区紧密相连,形成欧洲中部地区。如果加上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首都),维也纳就是个拥有三百万居民的大都会区。2001年维也纳市中心古城区被指定为联合国世界遗产。
P
Pelosi
接近 3 年
28 楼
维也纳 (Wien)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城市,同时是奥地利九个州之一。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要型都市,有着188.9万人口,并且是奥地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人口数在欧盟城市中名列第六。
由奥地利帝国时代至二十世纪初,维也纳是世界上最大的德语都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瓦解前,该市有两百万居民,
时至今日,维也纳仍是德语区第二大都市,仅次于柏林。[8][9][10]
P
Pelosi
接近 3 年
29 楼
Erzbischöfliches Schloss, ab 1654, Wien Hietzing
P
Pelosi
接近 3 年
30 楼
Erzbischöfliches Schloss, ab 1654, Wien Hietzing
P
Pelosi
接近 3 年
31 楼
Erzbischöfliches Schloss, ab 1654, Wien Hietzing
P
Pelosi
接近 3 年
32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33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34 楼
Seckau, Steiermark
施蒂利亚州 (Steiermark)
施泰尔马克州,或依其英语名称译为施蒂里亚州,是奥地利的一个联邦州,位于奥地利的东南部。 它以16.392平方公里成为面积第二大的州,与上奥地利州、下奥地利州、萨尔茨堡州、布尔根兰州、克恩顿州和斯洛文尼亚接壤。 人口1,243,052,首府是格拉茨 。
P
Pelosi
接近 3 年
35 楼
Pfarrkirche Hl. Margaretha, ab c. 1200, Karner, Lieding, Kärnten
克恩顿州 (Kärnten)
克恩顿州,又译作克恩滕州或卡林西亚州,是奥地利最南面的一个州,位于东阿尔卑斯山脉,以其山脉和湖泊而闻名。首府克拉根福。
德语名称Kärnten出自凯尔特语“karantos”,意为友好的人,所以州名可以理解为“友善之地”。也有说法称州名来自居住在该州境内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凯尔特人部落“Carni”,第三种说法称该名得自伊利里亚语“karant”,意为“岩石、峭壁”。
绝大多数为日耳曼民族。在南部地区居住着一些斯洛文尼亚人(2001年:12,544人)。少数民族权利问题(双语学校,双语路标)常常引发激烈争论。
公元7世纪时为一独立王国,拉丁文名称为“Carinthia”。788年至843年为查理曼的法兰克帝国之一部。899年至927年属于巴伐利亚公爵,随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直辖的领地。995年,阿达尔贝罗·埃本施泰因被封为卡林西亚边境总督,该家族统治卡林西亚地区至1122年,随后转归施蒂里亚公国。由于该家族男性后代绝嗣,1335年,该地区统治权转入哈布斯堡家族手中,称为卡林西亚公爵领地(Geschichte Kärntens, Duchy of Carinthia)。1804年该地区并入统一的奥地利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洛文尼亚及其后身南斯拉夫都曾试图吞并整个克恩顿地区,但遭到当地居民的抵制。
P
Pelosi
接近 3 年
36 楼
Straßburg, Gurktal, Kärnten
克恩顿州 (Kärnten)
克恩顿州,又译作克恩滕州或卡林西亚州,是奥地利最南面的一个州,位于东阿尔卑斯山脉,以其山脉和湖泊而闻名。首府克拉根福。
德语名称Kärnten出自凯尔特语“karantos”,意为友好的人,所以州名可以理解为“友善之地”。也有说法称州名来自居住在该州境内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凯尔特人部落“Carni”,第三种说法称该名得自伊利里亚语“karant”,意为“岩石、峭壁”。
P
Pelosi
接近 3 年
37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38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39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40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41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42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43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44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45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46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47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48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49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50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51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52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53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54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55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56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57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58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59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60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61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62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63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64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65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66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67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68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69 楼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sjHqvpTRag?showinfo=0
Vienna
维也纳 (Wien)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城市,同时是奥地利九个州之一。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要型都市,有着188.9万人口,并且是奥地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人口数在欧盟城市中名列第六。
P
Pelosi
接近 3 年
70 楼
维也纳 (Wien)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城市,同时是奥地利九个州之一。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要型都市,有着188.9万人口,并且是奥地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人口数在欧盟城市中名列第六。
P
Pelosi
接近 3 年
71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72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73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74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75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76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77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78 楼
P
Pelosi
接近 3 年
79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80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81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82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83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84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85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86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87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88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89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90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91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92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93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94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95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96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97 楼
C
Cuomo
接近 3 年
98 楼
1
2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安布拉斯城堡(Schloss Ambras Innsbruck)
安布拉斯城是位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和宫殿建筑。 城堡是因斯布鲁克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收藏有众多绘画作品。
: Schloßstraße 20, 6020 Innsbruck, 奥地利
------------------------------------------------------------------------------------------------------
因斯布鲁克(德语:Innsbruck )位于奥地利西部群山之间的因河畔,是蒂罗尔州的首府。穿越阿尔卑斯山通往意大利南蒂罗尔地区的布伦纳山口从这里开始。因斯布鲁克的名字来自于因河和德语中的Brücke(桥)。因斯布鲁克是奥地利第五大城市,整个都市地区约有18.4万居民。因斯布鲁克是著名的滑雪胜地,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曾于1964年和1976年两次在此举办。慈善组织SOS儿童村总部即位于因斯布鲁克。
因斯布鲁克市区内发现的最早的考古遗迹是新石器时代留下的。市内有些地方的地名显然是从罗马时期以前留下来1的,此外一些那时留下来的墓地也证明从三千年前开始因斯布鲁克就不断有人居住。 4世纪罗马帝国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兵营来保护从维罗纳跨越阿尔卑斯山脉去奥古斯堡的道路。这个兵营在600年左右在民族大迁徙的时候被毁。 1138年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修道院,这个修道院不但拥有因河周围的所有土地,而且还拥有在因河上摆渡的唯一权利。因此整个从这里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权利全部掌握在这个修道院手中。 1165年当地的伯爵建造了一座跨越因河的桥。1180年他又通过土地交换从修道院手中换取了因河两岸的土地。1187年这个居民点获得设立市场的权利,在颁发这个权利的证书上首次出现了因斯布鲁克的拉丁语名字:Oeni Pons(oenus是因河的拉丁语名字,pons是桥的意思)。 1187年和1205年之间因斯布鲁克获得城市权利。由于它控制着南北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交通要道,它很快就成为一个非常有影响、非常富有的城市。 因斯布鲁克的印章和市徽是从1267年留下来的。 1281年通过又一次土地交换因斯布鲁克得以扩展。 1300年左右通过布伦纳山口的道路被加强,马车可以在上面行走,当时其它跨越阿尔卑斯山脉的道路还只能使用驮马运输。 1420年奥地利公爵腓特烈四世将因斯布鲁克设为他的首都并建造宫殿、市政府、庭院、金屋顶和城堡。 1629年至1630年在因斯布鲁克开设了德语地区第一座剧院。今天这个位置上是因斯布鲁克的会议中心。 1665年最后一位蒂罗尔大公无子逝世,哈布斯堡王朝的蒂罗尔支灭绝,蒂罗尔归并入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因此也丧失了它首都的地位。 1669年10月15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开办因斯布鲁克大学,当时该大学共有四个系。 1858年从因斯布鲁克通往慕尼黑的铁路造好,此后继续有去往其它地方的铁路建成,旅游业也随之发展。
🔥 最新回帖
🛋️ 沙发板凳
安布拉斯城堡(Schloss Ambras Innsbruck)
安布拉斯城是位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和宫殿建筑。 城堡是因斯布鲁克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收藏有众多绘画作品。
: Schloßstraße 20, 6020 Innsbruck, 奥地利
安布拉斯城堡(Schloss Ambras Innsbruck)
安布拉斯城是位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和宫殿建筑。 城堡是因斯布鲁克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收藏有众多绘画作品。
: Schloßstraße 20, 6020 Innsbruck, 奥地利
安布拉斯城堡(Schloss Ambras Innsbruck)
安布拉斯城是位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和宫殿建筑。 城堡是因斯布鲁克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收藏有众多绘画作品。
: Schloßstraße 20, 6020 Innsbruck, 奥地利
安布拉斯城堡(Schloss Ambras Innsbruck)
安布拉斯城是位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一座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堡和宫殿建筑。 城堡是因斯布鲁克最热门的旅游景点之一,收藏有众多绘画作品。
: Schloßstraße 20, 6020 Innsbruck, 奥地利
Francesco Terzio: Erzherzog Ferdinand II. in der Adlergarnitur / Archduke Ferdiand II in the "Eagle Garniture", 1557
维也纳 (Wien)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城市,同时是奥地利九个州之一。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要型都市,有着188.9万人口,并且是奥地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人口数在欧盟城市中名列第六。
由奥地利帝国时代至二十世纪初,维也纳是世界上最大的德语都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瓦解前,该市有两百万居民,时至今日,维也纳仍是德语区第二大都市,仅次于柏林。[8][9][10]
维也纳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包含联合国以及OPEC。城市坐落于奥地利东部,紧邻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这些地区紧密相连,形成欧洲中部地区。如果加上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首都),维也纳就是个拥有三百万居民的大都会区。2001年维也纳市中心古城区被指定为联合国世界遗产。
维也纳除了因为丰富的音乐历史遗产而被称作“音乐之都”,也因为它是世界第一个心理治疗师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家乡而被称作“梦之都”。该城市最早是凯尔特人和罗马人的定居点,随后逐渐转变为中世纪及巴洛克时期的都市,接着成为奥匈帝国的首都。众所周知,从古典主义时代至20世纪初期,维也纳是具有领导地位的的欧洲音乐中心。维也纳历史中心有着丰富的建筑群,包含巴洛克式的城堡和花园、19世纪末期戒指路上雄伟的建筑物、雕像以及公园。
维也纳也以高品质的生活著称。在2005年的研究中,经济学人智库在 127个全球都市中,将维也纳选为世界最佳宜居城市第一名,与温哥华及旧金山同列。2011到2015年之间,名列第二,仅次于墨尔本。2018年,维也纳取代墨尔本,再次成为第一。连续八年(2009年至2016年),人力资源顾问公司美世将维也纳列为年度生活质素调查的第一名。以此为基础,Monocle 的2015年生活品质调查,在世界最佳25个城市中将维也纳列为第二。
2012及2013年,联合国人居署将维也纳列为世界最繁荣的都市。2007及2008年,该城市在创新文化名列世界第一,并且在2014年的创新城市指数中从256个城市中拿到第六名,该指数分析162项指标,内容涵盖三大领域:文化、基础设施和市场。维也纳定期举办城市规划会议,而该城市本身也经常被城市规划者用作案例研究。[12]
维也纳 (Wien)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城市,同时是奥地利九个州之一。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要型都市,有着188.9万人口,并且是奥地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人口数在欧盟城市中名列第六。
由奥地利帝国时代至二十世纪初,维也纳是世界上最大的德语都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瓦解前,该市有两百万居民,时至今日,维也纳仍是德语区第二大都市,仅次于柏林。[8][9][10]
维也纳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包含联合国以及OPEC。城市坐落于奥地利东部,紧邻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这些地区紧密相连,形成欧洲中部地区。如果加上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首都),维也纳就是个拥有三百万居民的大都会区。2001年维也纳市中心古城区被指定为联合国世界遗产。
维也纳 (Wien)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城市,同时是奥地利九个州之一。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要型都市,有着188.9万人口,并且是奥地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人口数在欧盟城市中名列第六。
由奥地利帝国时代至二十世纪初,维也纳是世界上最大的德语都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瓦解前,该市有两百万居民,
时至今日,维也纳仍是德语区第二大都市,仅次于柏林。[8][9][10]
Erzbischöfliches Schloss, ab 1654, Wien Hietzing
Erzbischöfliches Schloss, ab 1654, Wien Hietzing
Erzbischöfliches Schloss, ab 1654, Wien Hietzing
Seckau, Steiermark
施蒂利亚州 (Steiermark)
施泰尔马克州,或依其英语名称译为施蒂里亚州,是奥地利的一个联邦州,位于奥地利的东南部。 它以16.392平方公里成为面积第二大的州,与上奥地利州、下奥地利州、萨尔茨堡州、布尔根兰州、克恩顿州和斯洛文尼亚接壤。 人口1,243,052,首府是格拉茨 。
Pfarrkirche Hl. Margaretha, ab c. 1200, Karner, Lieding, Kärnten
克恩顿州 (Kärnten)
克恩顿州,又译作克恩滕州或卡林西亚州,是奥地利最南面的一个州,位于东阿尔卑斯山脉,以其山脉和湖泊而闻名。首府克拉根福。
德语名称Kärnten出自凯尔特语“karantos”,意为友好的人,所以州名可以理解为“友善之地”。也有说法称州名来自居住在该州境内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凯尔特人部落“Carni”,第三种说法称该名得自伊利里亚语“karant”,意为“岩石、峭壁”。
绝大多数为日耳曼民族。在南部地区居住着一些斯洛文尼亚人(2001年:12,544人)。少数民族权利问题(双语学校,双语路标)常常引发激烈争论。
公元7世纪时为一独立王国,拉丁文名称为“Carinthia”。788年至843年为查理曼的法兰克帝国之一部。899年至927年属于巴伐利亚公爵,随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直辖的领地。995年,阿达尔贝罗·埃本施泰因被封为卡林西亚边境总督,该家族统治卡林西亚地区至1122年,随后转归施蒂里亚公国。由于该家族男性后代绝嗣,1335年,该地区统治权转入哈布斯堡家族手中,称为卡林西亚公爵领地(Geschichte Kärntens, Duchy of Carinthia)。1804年该地区并入统一的奥地利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洛文尼亚及其后身南斯拉夫都曾试图吞并整个克恩顿地区,但遭到当地居民的抵制。
Straßburg, Gurktal, Kärnten
克恩顿州 (Kärnten)
克恩顿州,又译作克恩滕州或卡林西亚州,是奥地利最南面的一个州,位于东阿尔卑斯山脉,以其山脉和湖泊而闻名。首府克拉根福。
德语名称Kärnten出自凯尔特语“karantos”,意为友好的人,所以州名可以理解为“友善之地”。也有说法称州名来自居住在该州境内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凯尔特人部落“Carni”,第三种说法称该名得自伊利里亚语“karant”,意为“岩石、峭壁”。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sjHqvpTRag?showinfo=0
Vienna
维也纳 (Wien)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城市,同时是奥地利九个州之一。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要型都市,有着188.9万人口,并且是奥地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人口数在欧盟城市中名列第六。
维也纳 (Wien)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城市,同时是奥地利九个州之一。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要型都市,有着188.9万人口,并且是奥地利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人口数在欧盟城市中名列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