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Wy2021915的帖子 不用怪孩子,不是孩子的错,如果你去过美国老师的数学课堂,你一点也不用奇怪。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和数学老师打交道比较多,每年还去他们的课堂多次 几个小建议: 要用好一点的教材,小学和初中,新加坡教材就不错,这样有体系 自己教。不要指望老师教什么,他们不把孩子教糊涂就不错了,事实上,他们会把孩子教糊涂。所以,家长要把孩子的程度提前1-2年,这样无论他们老师怎么讲,都没有关系 这儿老师的教学,侧重于要学生记住程序,不会讲概念和为什么。 适当做一些有趣和有一点难度的题(art of problem solving or math count) 来提高孩子的兴趣 总之,不要指望老师教数学,自己教,而且要提前1-2年,这是给一般孩子。
我觉得LZ的想法很好啊。不擅长帮孩子辅导,那就不要辅导。do yourself a favor,do your child a favor as well。 人贵在自知之明。明明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却硬要辅导,每天搞得鸡飞狗跳,还感动自己(觉得自己太不容易),实在没必要。其实孩子内心真不会感激这样的家长。 我就不太擅长辅导孩子。所以我很有自知之明。孩子也了解。他们有数学问题基本靠网上查,或者问老师,然后问爸爸,实在不行才问我。我家从来没为了辅导孩子鸡飞狗跳过。 如果我说了孩子不懂,在我耐心消失之前我就放弃了。告诉孩子,我尽力了,实在不行问老师,问同学吧。或者等等,过一段时间你也许就能理解这个知识点了。
回复 1楼Wy2021915的帖子 不用怪孩子,不是孩子的错,如果你去过美国老师的数学课堂,你一点也不用奇怪。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和数学老师打交道比较多,每年还去他们的课堂多次 几个小建议: 要用好一点的教材,小学和初中,新加坡教材就不错,这样有体系 自己教。不要指望老师教什么,他们不把孩子教糊涂就不错了,事实上,他们会把孩子教糊涂。所以,家长要把孩子的程度提前1-2年,这样无论他们老师怎么讲,都没有关系 这儿老师的教学,侧重于要学生记住程序,不会讲概念和为什么。 适当做一些有趣和有一点难度的题(art of problem solving or math count) 来提高孩子的兴趣 总之,不要指望老师教数学,自己教,而且要提前1-2年,这是给一般孩子。 liulaolao 发表于 2022-10-11 06:36
我已经在反省自己了,昨天做好各种思想工作给娃讲数学题,让自己耐心再耐心,虽然过程曲折,娃也是个极其敏感的孩子,我发现的确需要不断鼓励,夸奖,她才能放松。我稍微急躁,娃就失控。感觉娃也是想做出题,但是因为思维还不够,特别紧张,然后就两眼放空,不能集中精力。昨天我一直告诫自己耐心,温柔,不断鼓励。最后皆大欢喜,娃也终于明白了。
【原帖】很简单的题就是想不明白。她越是这样就越是不喜欢看她做作业,越不想辅导,我自己从小父母没有辅导过学习,成绩也很好啊。我的想法就是不会拉倒,反正过些日子就会了。不会就上普通大学。这种行为是不是很差劲?
🔥 最新回帖
太罗嗦 设开始总人数X (X*(7/9)+33)/(X*(2/9)+33)=5/3 解出X X*(7/9)+33 就是答案,简单易懂,书上那个我搞不懂
后来想想自己抽象思维这么好,事业也还是一般般,也就不纠结了。在国内长大起码学习好得到了很多优势,娃在美国不用卷学习,躺平也是一种选择,幸福指数也挺高的。
教不好就不能乱教,自己整明白了再教,否则会误导孩子
如果中国改成民主制度,也许几年就会超过美国,中国的中学教育比美国好很多
公式要背过的,背过的意思不是死记硬背,要知道公式是如何从定义推导出来的,而为什么要搞那个定义,目的是什么,科学家当时是如何想到这个主意的,这样身临其境,才能理解。就像你打了孩子一巴掌,是因为他偷了一元钱,否则孩子会莫名其妙,你为何打他,他会生气,因为你无故打他。而且你打他是想让他改正错误,他都没有把挨打和偷钱联系起来,如何改正错误。没有形成条件反射,你打了也白打,浪费了你的体力
🛋️ 沙发板凳
老大从来没有请过私教,感觉周围孩子也不请。这里有人请吗?不知是不是必要,我可能还真是后知后觉
如果从孩子的角度上,想到自己的爸爸是这样看自己的,一定是很伤心的,会变得更自卑。
学霸倒也不一定很爱学习,但是不能理解自己的娃没有足够高的悟性。
现在看看自己的孩子,总算明白了,为啥有些孩子就算老师说了,还是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孩子就这样。。。。。
你这种所谓辅导是降维打击,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认知范围内用他能够理解的方式去引导和帮助他学习。
是这样的,但真没啥耐心,安慰自己,就想不会也不能怎么样。但又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不是挺差劲。发帖就是想反省自己的行为。
倒不是嫌弃她,就是觉得太吃力了,大家躺平算了。但又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上来问问大家。
可能是吧,就是不开窍
我们家所有小孩所有课都是A,不是他们聪明,教他们学了新知识不会就要问老师,尽量不要回家问我们,上的课开始什么都懂,后面累计非常容易。
她这也不算什么学霸,真正的学霸应该是用孩子的知识范围来完美解决问题。
不是你的错, 我也建议请家教, 甚至可以试试网上家教,方便, 试试看。
是个人就会最错,每天做那么多题哪有不做错的?做完自己检查一遍。如果还是做错了搞懂就是了。
老大忙吗?不是太忙的话,给老大钱,教小的
找高中生大学生教,又便宜又好的,他们的教法孩子能听懂和接受
这话说得太到点子上了,赞个
为啥小孩不懂不主动问老师?你越主动小孩越被动越不愿意主动。小孩得把读书当做自己很重要的事情。学习态度是第一,态度对了就都对了,态度错了怎样学习都好不了。
我家小孩我没管过多少次,从来都叫他们自己搞定,不会先问老师。
这主意好
不是 USAMO / USAPhO 或者 equivalent 就不要自称学霸,正确率霸可以,柜台珠算三八红旗手,谢谢。
拍楼主。什么叫很简单的题就是想不明白,题目对你来说当然简单了, 你以前学过呀,你娃又没学过,当然需要点时间来想明白。不信你考考你娃小学数学, 肯定都会, 不会的也是一点就透, 为什么呀, 因为娃学过呀。同意一个层主, 你这就是降维打击, 对娃很不公平。
问题是如果没有爱因斯坦 1% 的灵感,99% 的汗水会不会是愚蠢加勤奋,因为一开始就方向错了南辕北辙。
不要比较
所以这种要靠学过才会的,只能举一反三的,就不是学霸好吧。
也就是一个好点的复读机,或者说,linear regressor。
人类的进步是要无中生有,乱中取胜有好不好?而不是重新发明一遍轮子 ,,, 或者说,没有哪怕一个数据点,也能做出 linear regression ,,,
你一旦想孩子笨,孩子会感受到。他就会认为自己笨。所以家长的正确做法是每当看到孩子的闪光点要不吝表扬,比如“你真是聪明”。当他认为自己聪明,表现就会越来越聪明。有一个多年前的研究,把一个班上的小孩随机分二组,对一组孩子说你的智商测验显示你很聪明,将来肯定很棒,另一组什么也不说。多年后说智商高那组的孩子多有成就,而另一组就差很多
小孩子真的是要多夸 特别是来自妈妈的赞美正能量满满
不过我想跟楼主说放宽心, 我家俩娃也是一个一点就透,能举一反三, 另一个完全不能。完全不能的这个我也费劲教过, 很快就绝望了,直接放弃, 也没送出去上课, 因为基本课程还是跟的上的。现在回头看,数学不好对娃的大学选课什么的基本没啥影响, 所以楼主大可放宽心,娃数学差点,也用不着万念俱灰。。
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不少 有空出去运动 学弹琴 逛华人
数学需要教,但不是唯一标准。娃的人生没有唯一标准。
太纠结的话,往往不是因为自己数学太好,而是一种病,学名叫 OCPD !
但是 OCPD 由于无法自知,所以没得治,也就别浪费药了。
理解!
不一定,可能孩子发育没到那时候,还没开窍。数学还是比较抽象的,认知到一定程度,学起来就容易多了。没开窍的时候反复教,打击彼此的自信心哈。
老师不一定在身边,或者老师也不一定懂。
确切的比喻是凌波微步吧
就是这样,我不算聪明,但我爸说教我小时候学数学一点不费劲,头天晚上临时补教一下,第二天考试就能进前几名。但我老大真的,超简单的数学,反复讲就是不会,更不说到第二天了。我真服了,也不懂咋生出来这么傻乎乎的孩子的?
这个是对的,但是太难了,做不到啊。。。
unconditional love 其实是自然的
我觉得主要是原生家庭
楼主求拍,那我就拍了 多点耐心,讲究方法,不要太早给娃下结论,你觉得不行的娃,说不定最后给你惊喜,每个人的智商发育时间是不一样的,我娃数学我辅导很多年,可以说心力交瘁,觉得她完全是没有理科头脑,等到了我不会的微积分后,娃学得挺好的,其他理科,ap 化学,ap物理c 都学得非常好,年级一二名的成绩吧
其实就是智商差别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没有那1%的灵感,99%的汗水作用不大
所以才有一个专业叫“instructional design”啊,专门研究怎么把知识用最高效的方式教会别人。找家教的时候建议看看有没有这个背景。
给你个例子,我们本地小学五年级的数学题,不能使用方程式和代数。你试试怎么讲解给孩子。
不用怪孩子,不是孩子的错,如果你去过美国老师的数学课堂,你一点也不用奇怪。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和数学老师打交道比较多,每年还去他们的课堂多次 几个小建议: 要用好一点的教材,小学和初中,新加坡教材就不错,这样有体系 自己教。不要指望老师教什么,他们不把孩子教糊涂就不错了,事实上,他们会把孩子教糊涂。所以,家长要把孩子的程度提前1-2年,这样无论他们老师怎么讲,都没有关系 这儿老师的教学,侧重于要学生记住程序,不会讲概念和为什么。 适当做一些有趣和有一点难度的题(art of problem solving or math count) 来提高孩子的兴趣
总之,不要指望老师教数学,自己教,而且要提前1-2年,这是给一般孩子。
这需要扯什么方程代数,除两次不就完了。
求除两次的方法。
看错了。思维过程稍微复杂一点。 题目换个提法好了: rectangle unshaded : square unshaded = 5:2 (shaded + rec unshaded ) : (shaded + square unshaded) = 5:3 问shaded: (square unshaded + shaded) 是多少
整数题凑凑数就行了。 rectangle unshaded 10, square unshaded 4, shaded 5, 15:9=5:3,就凑出来了 45/(5/9)
不用代数,虽然实质是一样的。
给小学生讲这个思路就比较考验老师的教授技巧。
小学题,你如果觉得要借用方程,那解法多半就是一个intuitive版的解方程。比如鸡兔同笼问题解法实质是消元法。能不能get也要看接受者的悟性。get不到的就只能总结题型用套路,不用多纠结。多问提示性的问题。
其实小学低年级就常用苹果橘子代入了,本质就是xy了。分数计算好像是中年级的内容。都不算超纲。
(3/5长方形面积 - 45)/ (长方形面积-45)= 2/5
这个式子,五年级的孩子不可能不理解吧?
小学五年级用分数对角相乘是超纲了。我用这个例子就是想说对于大人来说很容易的题,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能就比较难理解。这道题,按照新加坡本地小五数学大纲,是把fraction 用unitary method 基于difference 不变而取common multiple 来做。
类似这种解题思路,小学生容易懂。这才是正宗的新加坡数学。
这跟我说的有啥区别,整这么多术语套路化而已……跟解方程实质也是一样。
请教一下 这是哪本书?
我们的孩子天资没你聪明哈,看不出本质不本质的。
看书底那个网站,不确定能不能发其他国家。
我感觉是你心力交瘁给她打的基础在开花结果了
人贵在自知之明。明明没有能力去辅导孩子,却硬要辅导,每天搞得鸡飞狗跳,还感动自己(觉得自己太不容易),实在没必要。其实孩子内心真不会感激这样的家长。
我就不太擅长辅导孩子。所以我很有自知之明。孩子也了解。他们有数学问题基本靠网上查,或者问老师,然后问爸爸,实在不行才问我。我家从来没为了辅导孩子鸡飞狗跳过。
如果我说了孩子不懂,在我耐心消失之前我就放弃了。告诉孩子,我尽力了,实在不行问老师,问同学吧。或者等等,过一段时间你也许就能理解这个知识点了。
贴题看看。也许有更容易让孩子明白的思路
第一,娃大脑发育速度不一样,需要有耐心,静待花开。 第二,自己辅导数学这种事情,吃力不讨好,非常影响母子感情。还是送出去上课,找tutor,交给专业人士处理比较合适。
能把题目贴出来,让我们学习学习美国高中老师的错误教法吗
太难了。 小孩根本理解不了此题。
群里有人说一个一个试的方法。考试的时候,这些数字都会发生变化。 你根本没法去试。
请问孩子几年级?
按部就班地解出面积。不需要什么方程。
真心请教一下。提前教等于孩子的数学自己全部接手有没有这个能力不说,实在没能力也可以找tutor。 关键是提前教了孩子在学校上课怎么办呢?重温吗?感觉对孩子的行为挑战也挺大的。
而且因为老师不会教才找tutor那也不能找老师水平这种tutor,至少也要高两档。这种水平的tutor一个小时怎么也得100,一周三个小时一年就要15000学数学?
我不是抬杠,因为确实有人是这么操作的。但我不知道全套考量是怎么回事
请问如何理解左右两边的U是一个单位呢? 我怎么总是想象成左边是U,右边是V
左边和右边的U和V是不等的。
个人认为搞这个套路还不如教方程,更general。 教一个只能对付一小类题的套路,还不学清楚套路怎么来的,更加confusing。 我觉得不求甚解专注套路是不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做题是做给别人看的了。只想分数好看是可以。
please give your flow to solution
如果把这个题变成 34个成人和33个小孩登记后,比例就变成5:3
那么怎么求解呢?
出这些题的老师都是傻瓜,明明有计算器,却偏偏用算盘。甚至是用算盘上网。
很简单,出这种题的人智商也不会高。
关键是正方形面积是整数,根据shade 的面积,很容易就可以猜到它的面积是81,剩下的就迎刃而解了。
真的太神奇了,第一次见这么好使的头脑,也是唯一一次,自这个孩子之后还未遇见同等级别的聪明的人。
缺点就是嫌我罗嗦,因为常常是我说到一半,他就完全领会,迫不及待要去自己搞。但是情商很高,嫌我罗嗦的表现方式也是小手打暂停的手势,还说谢谢我已经知道了。
坐在他身边看他学习真的是一种享受,行云流水一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