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战,来听听不同的声音, 解解压

q
qqyxgz
楼主 (北美华人网)

https://mp.weixin.qq.com/s/jpR6pGvAxaCwwXvpQFHPcA
美国知乎万赞回答:核武器没那么可怕,俄罗斯用与不用,结果一样

最近的全球媒体上,关于俄罗斯会不会发射核弹的讨论越来越多,因为很多人认为俄罗斯已经处于劣势,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
但是这里面观念性的讨论多,技术性的讨论少,担忧多,乐观少,即便认为俄罗斯不会发动核战争的人,也无不认为一旦真的爆发,人类的末日就将到来。 因此,当一个自称研究核战争近40年,名叫约翰·马克·麦克唐纳的人,出来发表了截然不同的看法时,就有些石破天惊的味道。 这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将给你一个让你大吃一惊的答案。”
而他观点的核心,从主体文章到各种回复中总结一下,主要是2点: 1,核武器是目前威力最大的武器,不惧怕并尊重这种力量是疯狂的。但是核武器的威力也被神化、妖魔化了,就是大规模的核交换爆发,也不会终结文明,导致人类灭绝。它远远不是一次爆炸,就能毁灭世界的神奇武器,它不会造成“核冬天”,它是“狼来了”,是“恐慌兜售”。 2,俄罗斯核武库全部用于乌克兰,也不会实质性地改变战争进程。核战争对俄罗斯有百害而无一利。
那么支持麦克唐纳观点的是什么呢?我们继续总结一下。 1,根据官方公开资料,美国从1945年到1992年,大约进行了1054次核试验。 这其中各种类型,各种用途的都有,从20千吨当量,到10兆吨、15兆吨,等等不一。 试想一下,全世界加起来有过多少次核爆?它们导致“核冬天”了吗?毁灭地球了吗?
2,美国在二战中,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的数据,经过多次篡改、夸大,却没有证据支持。 学者们说,那里已被毁坏,影响将达到数千年,但是那两座城市的人口,现在接近150万。那里的居民在吃当地的农产品,他们的寿命还是世界上最高。 所以核武器的威力和影响力到底是多大呢?那些“兜售恐惧”的人,已经在胡言乱语了。
3,切尔诺贝利核爆炸灾难,发生在乌克兰境内,它被称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浓缩放射性物质释放,其放射性峰值,记录了整个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确切的数量无法确定,但“它是核弹的400倍”,是一个普遍引用的数字。
我们曾经被一次次告知,没有生物可以在该地区生存,时间可能是数千年。然而事实是什么呢?直接在事故中丧生的是30人,灾难发生后的36年里,据欧洲和亚洲的相关研究发现,总共有60人死于放射性尘埃。研究者估计,在接下来的70年里,这个数字可能上升到2000人。 这样看来,这场相当于“核弹400倍”的大灾难,致死的几率,相当于被闪电击中。 而且,切尔诺贝利周围,从未出现所谓的核荒地,更不用说持续数千年。一些植物和动物确实死于放射性尘埃,但不是全部,甚至不是大部分。 切尔诺贝利周围的禁区已成为事实上的自然保护区。那里森林茂盛,野生动物繁盛。一些在禁区内拥有财产的人已经搬回来,似乎还过得很好。只要你不进入反应堆大楼,看来就不会再有任何危险。这与我们所听说的,关于辐射的长期影响的一切,完全矛盾。
4,爆炸的实际威力,与它们的实际破坏力几乎没有关系。 因为它们实际上可以被归类为燃烧武器,它们是在放火烧东西。也就是可以在距离实际爆炸点两英里远的地方,点燃东西。 除此之外,核爆炸非常明亮,能够使 20-30 英里外的人失明。当爆炸周围的空气膨胀和收缩时,它们还会产生飓风。如果你在外面,没有屏蔽,并且在核爆炸一英里之内,你就会死。 于是这就会引出了一系列最常见的问题: 核爆炸是将一些放射性核心,转化为纯能量和硬辐射。它相当于一小块太阳,在大气中出现了几分之一秒。这很简单,但魔鬼在细节中。
(1)大多数辐射是热辐射或可见辐射,又名热和光。这种辐射只存在几分之一秒,然后就消失了,所以它只会留下了它的影响。 (2)它还会产生少量的α和β粒子(硬辐射)。但这种辐射会被它遇到的第一个固体物体吸收。根据立方反比定律,这意味着它的效果下降,非常迅速。 (3)核弹头以多种方式产生硬辐射,这当然是可以致命的。但它们在媒体上展示的方式,与它的危险程度相反。 因为放射性同位素有众所周知的半衰期,它与你一生都被告知的不同,是半衰期越长,危险就越小。 事实上,任何半衰期超过 100000 年的放射性同位素,根本就不是辐射危害。真正危险的,是那些致命而短命的同位素。 它们通常是几天就用完,并消失了。 ……等等等等,总而言之(有好多我其实看不懂),麦克唐纳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在伤害范围内(包括致命辐射剂量范围),并且有直接的视线,你就会死。否则,你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大。而这,也正是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产生理论与现实差距的原因所在。 (4)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不可跟现在相比,但现在的城市跟以前也不一样。广岛、长崎当年遭到毁坏的建筑,基本是木头和纸的结构。它们实际上是砖房基本不倒,爆炸引发了大火,才烧毁了大部分区域。 而现在的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显然是一个启示: 核爆炸主要是视线杀手。核爆炸产生的绝大多数“辐射”是红外线辐射,或与燃气灶、壁炉产生的热量相同。如果你不在外面,即使在爆炸区域内,您也很有可能幸存下来。除非您所在的建筑物倒塌了,或者着火了,让你无法离开,或者你恰好在窗户前,并且可以直接看到爆炸。 那么这就意味着,仅有一枚核导弹在基辅市中心引爆,没有人会相信这是一次真正的核爆炸。因为这座城市还在那里,所有主要建筑都还矗立着。
5,一般来说,核爆炸平均只能燃烧2-3平方英里的领土,而一个基辅大小的城市,将需要 200 枚弹头来覆盖整个城市。 于是问题来了,俄罗斯是否有这个能力,很值得怀疑。 因为俄罗斯核武库的数字,来自苏联,而不是俄罗斯,这就像一个彻头彻尾的闹剧。 俄罗斯没见生产核弹,但它是有试验损耗的,减去这些,从理论上说,它大概还有9000枚弹头。 然而第一,俄罗斯没有足够的运载系统来放置这些弹头,第二,核弹头的保质期很短。 它首先需要一个由常规炸药制成的雷管,而这些雷管是人类历史上最精密的工程之一,如果这些炸药中的任何一个稍微变质,核弹头就不会爆炸。 然后,它需要至少每五年重建一次,还需要比这更频繁地维护。即便如此,一个二十岁的弹头,也是一块垃圾。这不但费人费时间,也费钱。 所以,你看看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看看那些像废品一样的坦克,能相信他们的核弹正常吗? 所以,核武库显然是俄罗斯的一张牌,它敢不敢打出,很成问题。 这一旦是一手垃圾牌,俄罗斯的事,真就大了。
6,关于核爆炸的其他一些说明。 (1)核装置有四类:空气爆破、掩体破坏器、鱼雷和地雷。接触式或地面爆炸炸弹,只是被谈论,但是没出现。 其他种类的核弹,包括中子弹,苏联于1961年试验的超级核弹等等,不是被条约禁止,就是不实用,或计划失败,被放弃了。 所以现在只有裂变和聚变核弹。 裂变弹头通过两级爆炸工作,这种爆炸必须非常精确,聚变弹头具有三级爆炸,这比裂变弹头复杂好几个数量级。但它们再怎样,也得遵循物理规律。 也就是再强大的核弹头,也无法杀死数百万人,造成大毁灭。
(2)电磁脉冲也被夸大了。 美国在比基尼环礁的原子试验中,发现的第一件事是,几乎不可能用核空爆击沉一艘装甲战舰。一艘被适当锁定的军舰,不但可以在核空袭中幸存下来,并且几乎完全具有战斗力…… 核恐惧贩子总会让你相信,任何在核爆炸范围内的电子设备都会被摧毁,并无法修复,让我们回到石器时代。但试验结果表明,模拟设备完全不受EMP的影响,数字设备可以,这取决于它们离爆炸有多近。 同样,逆立方定律设定了事物的影响范围。 那么,EMP能否摧毁电网?不,发电完全是用模拟机器完成的。除此之外,闪电也会产生电磁脉冲,电网每年会被闪电击中数千次。少数数字控制设备具有良好的防护,并具有手动备份,即使受到空爆核弹的直接打击,也可以在数小时内恢复在线。如果你与核打击在同一个城市,你很可能会丢失电子设备。如果你在几英里之外,你的设备是安全的。 (3)这个星球是一个相当大的地方,美国西部和澳大利亚的野火烧毁了更大的地区。圣海伦斯山将大约3立方英里的火山灰送入大气。这就是为什么核冬天情景被揭穿的原因。这比核交换大好几个数量级。 (4)“核冬天”被拆穿的原因,也可以用《星球大战》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核弹头的威力,在一次重大火山爆发的威力下,显得微不足道。 实际上用来证明核冬天情景合理性的计算,是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下: 要求所有的核装置都设置好,以便它们的爆炸集中在将尽可能多的尘埃排放到大气中,并且所有的尘埃都会留在高层大气中。 而圣海伦斯火山喷发表明,这些计算是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与现实世界的数据相比,核冬天只不过是一个完全崩溃的小鸡理论。 不只是没有设置弹头来做到这一点,就是有,世界上所有核大国的联合武库,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引发核冬天。 (5)百万吨级弹头确实存在,但每个的成本高达数亿美元,只能部署在洲际弹道导弹车,或重型轰炸机携带的重力炸弹上。 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百万吨级弹头,在俄罗斯幸存下来。
所以麦克唐纳在辩论中坚持他的观点: 想象中装满了数千万吨级弹头的俄罗斯核武库,即使在苏联实力鼎盛时期也不存在。 装有数量有限的战术弹头的俄罗斯军火库,并没有能力摧毁数百万平方英里的乌克兰。 (6)麦克唐纳多次声明,所有这些,并非是说核武器可以无视,可以随便制造,随便发射。实际上核弹的确非常危险,发生核战争是最糟糕的事。 他只是想说,核武器的威力被无限夸大,并用于制造恐慌和威胁了。核战争爆发,不会使地球没有变化,但地球是有惊人的恢复能力的,人类也有惊人的恢复能力。 所以他相信,地球不会因此毁灭,人类不会因此灭绝,人类不管怎样,都应该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而不是被吓死。 ……好吧,其他我认为不太重要的,就不多说了。 麦克唐纳的观点,当然会有人反驳,但我觉得这个人好像真知道他在说什么。 至少,他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声音,能够带来很多思考,这种思考已经超出核武讨论本身。 最后,我最感兴趣的一个相关话题是,有人说,我同意你对核弹本身的观点,但我不同意你说的核弹不会改变战争进程。 因为只要有一枚核弹落入乌克兰,乌克兰就可能崩溃,全球就可能会爆发恐慌,开始出现普遍的银行挤兑,物品抢购,交通拥堵,医疗瘫痪,治安混乱。每个人都会有理由相信,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 所以,核爆后面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破坏,才是最严重的。核弹可能不会直接杀死数百万人,但它能够间接杀死数百万人,甚至更多。 不然,你看看美国人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吧。仅仅一点不便,就发生了那么多灾难性事件。 再看看日本东京。由于人们认为供水受到污染,矿泉水抢购潮就出现了。后面证明水没有问题,却有好多人因为喝了太多的矿泉水,生病了。 哈哈,这些话让我想到,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其实永远是人类自己。

i
impressionist88
我觉得真核战活下来的人比较惨。。。
n
niuheliang
距离是最好的朋友。如果离高价值目标距离只有几公里,那就润吧。
q
qqyxgz
“立方反比“ 定律是什么? 应该是平方反比定律吧?
这篇中文翻译可能有差错, 看英文原文更准确
n
niuheliang
我觉得真核战活下来的人比较惨。。。
impressionist88 发表于 2022-10-02 15:47

没啥惨的。囤粮囤水囤电。日子该咋过咋过。
w
wlsssw
对这种话题一点兴趣都没有。
不如谈吃谈玩,哪一天核弹爆了也没白活。
i
impressionist88
没啥惨的。囤粮囤水囤电。日子该咋过咋过。
niuheliang 发表于 2022-10-02 15:48

囤电😵‍💫看多大范围的核战了
n
niuheliang
“立方反比“ 定律是什么? 应该是平方反比定律吧?
这篇中文翻译可能有差错, 看英文原文更准确
qqyxgz 发表于 2022-10-02 15:48

应该是指距离x2,平均空气里辐射物质/8。立方反比。
a
angelamela
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么乐观是觉得死伤的反正不会是自己吧
s
somuch
谢谢科普。
普京说什么“如果俄罗斯没了,还要这个世界干什么”,再一次证明了他就是一彻头彻尾的虚弱无能的人。
从来就觉得俄罗斯外强中干,傻横(第四声)土横的。
i
impressionist88
对这种话题一点兴趣都没有。
不如谈吃谈玩,哪一天核弹爆了也没白活。
wlsssw 发表于 2022-10-02 15:49

的确是这样的。。。
q
qqyxgz
距离是最好的朋友。如果离高价值目标距离只有几公里,那就润吧。
niuheliang 发表于 2022-10-02 15:47

能量以平方反比衰减
n
niuheliang
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么乐观是觉得死伤的反正不会是自己吧
angelamela 发表于 2022-10-02 15:50

做好准备就没啥事。啥都不准备指望天不打雷下雨的只能祝好运。
n
niuheliang
囤电😵‍💫看多大范围的核战了
impressionist88 发表于 2022-10-02 15:50

太阳能发电啊。我们早想到了。
武松9527
发帖的真是闲的蛋疼

l
lhrh98

https://mp.weixin.qq.com/s/jpR6pGvAxaCwwXvpQFHPcA
美国知乎万赞回答:核武器没那么可怕,俄罗斯用与不用,结果一样

最近的全球媒体上,关于俄罗斯会不会发射核弹的讨论越来越多,因为很多人认为俄罗斯已经处于劣势,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
但是这里面观念性的讨论多,技术性的讨论少,担忧多,乐观少,即便认为俄罗斯不会发动核战争的人,也无不认为一旦真的爆发,人类的末日就将到来。 因此,当一个自称研究核战争近40年,名叫约翰·马克·麦克唐纳的人,出来发表了截然不同的看法时,就有些石破天惊的味道。 这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将给你一个让你大吃一惊的答案。”
而他观点的核心,从主体文章到各种回复中总结一下,主要是2点: 1,核武器是目前威力最大的武器,不惧怕并尊重这种力量是疯狂的。但是核武器的威力也被神化、妖魔化了,就是大规模的核交换爆发,也不会终结文明,导致人类灭绝。它远远不是一次爆炸,就能毁灭世界的神奇武器,它不会造成“核冬天”,它是“狼来了”,是“恐慌兜售”。 2,俄罗斯核武库全部用于乌克兰,也不会实质性地改变战争进程。核战争对俄罗斯有百害而无一利。
那么支持麦克唐纳观点的是什么呢?我们继续总结一下。 1,根据官方公开资料,美国从1945年到1992年,大约进行了1054次核试验。 这其中各种类型,各种用途的都有,从20千吨当量,到10兆吨、15兆吨,等等不一。 试想一下,全世界加起来有过多少次核爆?它们导致“核冬天”了吗?毁灭地球了吗?
2,美国在二战中,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的数据,经过多次篡改、夸大,却没有证据支持。 学者们说,那里已被毁坏,影响将达到数千年,但是那两座城市的人口,现在接近150万。那里的居民在吃当地的农产品,他们的寿命还是世界上最高。 所以核武器的威力和影响力到底是多大呢?那些“兜售恐惧”的人,已经在胡言乱语了。
3,切尔诺贝利核爆炸灾难,发生在乌克兰境内,它被称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浓缩放射性物质释放,其放射性峰值,记录了整个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部分地区。确切的数量无法确定,但“它是核弹的400倍”,是一个普遍引用的数字。
我们曾经被一次次告知,没有生物可以在该地区生存,时间可能是数千年。然而事实是什么呢?直接在事故中丧生的是30人,灾难发生后的36年里,据欧洲和亚洲的相关研究发现,总共有60人死于放射性尘埃。研究者估计,在接下来的70年里,这个数字可能上升到2000人。 这样看来,这场相当于“核弹400倍”的大灾难,致死的几率,相当于被闪电击中。 而且,切尔诺贝利周围,从未出现所谓的核荒地,更不用说持续数千年。一些植物和动物确实死于放射性尘埃,但不是全部,甚至不是大部分。 切尔诺贝利周围的禁区已成为事实上的自然保护区。那里森林茂盛,野生动物繁盛。一些在禁区内拥有财产的人已经搬回来,似乎还过得很好。只要你不进入反应堆大楼,看来就不会再有任何危险。这与我们所听说的,关于辐射的长期影响的一切,完全矛盾。
4,爆炸的实际威力,与它们的实际破坏力几乎没有关系。 因为它们实际上可以被归类为燃烧武器,它们是在放火烧东西。也就是可以在距离实际爆炸点两英里远的地方,点燃东西。 除此之外,核爆炸非常明亮,能够使 20-30 英里外的人失明。当爆炸周围的空气膨胀和收缩时,它们还会产生飓风。如果你在外面,没有屏蔽,并且在核爆炸一英里之内,你就会死。 于是这就会引出了一系列最常见的问题: 核爆炸是将一些放射性核心,转化为纯能量和硬辐射。它相当于一小块太阳,在大气中出现了几分之一秒。这很简单,但魔鬼在细节中。
(1)大多数辐射是热辐射或可见辐射,又名热和光。这种辐射只存在几分之一秒,然后就消失了,所以它只会留下了它的影响。 (2)它还会产生少量的α和β粒子(硬辐射)。但这种辐射会被它遇到的第一个固体物体吸收。根据立方反比定律,这意味着它的效果下降,非常迅速。 (3)核弹头以多种方式产生硬辐射,这当然是可以致命的。但它们在媒体上展示的方式,与它的危险程度相反。 因为放射性同位素有众所周知的半衰期,它与你一生都被告知的不同,是半衰期越长,危险就越小。 事实上,任何半衰期超过 100000 年的放射性同位素,根本就不是辐射危害。真正危险的,是那些致命而短命的同位素。 它们通常是几天就用完,并消失了。 ……等等等等,总而言之(有好多我其实看不懂),麦克唐纳的意思就是,如果你在伤害范围内(包括致命辐射剂量范围),并且有直接的视线,你就会死。否则,你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大。而这,也正是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产生理论与现实差距的原因所在。 (4)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不可跟现在相比,但现在的城市跟以前也不一样。广岛、长崎当年遭到毁坏的建筑,基本是木头和纸的结构。它们实际上是砖房基本不倒,爆炸引发了大火,才烧毁了大部分区域。 而现在的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显然是一个启示: 核爆炸主要是视线杀手。核爆炸产生的绝大多数“辐射”是红外线辐射,或与燃气灶、壁炉产生的热量相同。如果你不在外面,即使在爆炸区域内,您也很有可能幸存下来。除非您所在的建筑物倒塌了,或者着火了,让你无法离开,或者你恰好在窗户前,并且可以直接看到爆炸。 那么这就意味着,仅有一枚核导弹在基辅市中心引爆,没有人会相信这是一次真正的核爆炸。因为这座城市还在那里,所有主要建筑都还矗立着。
5,一般来说,核爆炸平均只能燃烧2-3平方英里的领土,而一个基辅大小的城市,将需要 200 枚弹头来覆盖整个城市。 于是问题来了,俄罗斯是否有这个能力,很值得怀疑。 因为俄罗斯核武库的数字,来自苏联,而不是俄罗斯,这就像一个彻头彻尾的闹剧。 俄罗斯没见生产核弹,但它是有试验损耗的,减去这些,从理论上说,它大概还有9000枚弹头。 然而第一,俄罗斯没有足够的运载系统来放置这些弹头,第二,核弹头的保质期很短。 它首先需要一个由常规炸药制成的雷管,而这些雷管是人类历史上最精密的工程之一,如果这些炸药中的任何一个稍微变质,核弹头就不会爆炸。 然后,它需要至少每五年重建一次,还需要比这更频繁地维护。即便如此,一个二十岁的弹头,也是一块垃圾。这不但费人费时间,也费钱。 所以,你看看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看看那些像废品一样的坦克,能相信他们的核弹正常吗? 所以,核武库显然是俄罗斯的一张牌,它敢不敢打出,很成问题。 这一旦是一手垃圾牌,俄罗斯的事,真就大了。
6,关于核爆炸的其他一些说明。 (1)核装置有四类:空气爆破、掩体破坏器、鱼雷和地雷。接触式或地面爆炸炸弹,只是被谈论,但是没出现。 其他种类的核弹,包括中子弹,苏联于1961年试验的超级核弹等等,不是被条约禁止,就是不实用,或计划失败,被放弃了。 所以现在只有裂变和聚变核弹。 裂变弹头通过两级爆炸工作,这种爆炸必须非常精确,聚变弹头具有三级爆炸,这比裂变弹头复杂好几个数量级。但它们再怎样,也得遵循物理规律。 也就是再强大的核弹头,也无法杀死数百万人,造成大毁灭。
(2)电磁脉冲也被夸大了。 美国在比基尼环礁的原子试验中,发现的第一件事是,几乎不可能用核空爆击沉一艘装甲战舰。一艘被适当锁定的军舰,不但可以在核空袭中幸存下来,并且几乎完全具有战斗力…… 核恐惧贩子总会让你相信,任何在核爆炸范围内的电子设备都会被摧毁,并无法修复,让我们回到石器时代。但试验结果表明,模拟设备完全不受EMP的影响,数字设备可以,这取决于它们离爆炸有多近。 同样,逆立方定律设定了事物的影响范围。 那么,EMP能否摧毁电网?不,发电完全是用模拟机器完成的。除此之外,闪电也会产生电磁脉冲,电网每年会被闪电击中数千次。少数数字控制设备具有良好的防护,并具有手动备份,即使受到空爆核弹的直接打击,也可以在数小时内恢复在线。如果你与核打击在同一个城市,你很可能会丢失电子设备。如果你在几英里之外,你的设备是安全的。 (3)这个星球是一个相当大的地方,美国西部和澳大利亚的野火烧毁了更大的地区。圣海伦斯山将大约3立方英里的火山灰送入大气。这就是为什么核冬天情景被揭穿的原因。这比核交换大好几个数量级。 (4)“核冬天”被拆穿的原因,也可以用《星球大战》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核弹头的威力,在一次重大火山爆发的威力下,显得微不足道。 实际上用来证明核冬天情景合理性的计算,是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下: 要求所有的核装置都设置好,以便它们的爆炸集中在将尽可能多的尘埃排放到大气中,并且所有的尘埃都会留在高层大气中。 而圣海伦斯火山喷发表明,这些计算是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与现实世界的数据相比,核冬天只不过是一个完全崩溃的小鸡理论。 不只是没有设置弹头来做到这一点,就是有,世界上所有核大国的联合武库,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引发核冬天。 (5)百万吨级弹头确实存在,但每个的成本高达数亿美元,只能部署在洲际弹道导弹车,或重型轰炸机携带的重力炸弹上。 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百万吨级弹头,在俄罗斯幸存下来。
所以麦克唐纳在辩论中坚持他的观点: 想象中装满了数千万吨级弹头的俄罗斯核武库,即使在苏联实力鼎盛时期也不存在。 装有数量有限的战术弹头的俄罗斯军火库,并没有能力摧毁数百万平方英里的乌克兰。 (6)麦克唐纳多次声明,所有这些,并非是说核武器可以无视,可以随便制造,随便发射。实际上核弹的确非常危险,发生核战争是最糟糕的事。 他只是想说,核武器的威力被无限夸大,并用于制造恐慌和威胁了。核战争爆发,不会使地球没有变化,但地球是有惊人的恢复能力的,人类也有惊人的恢复能力。 所以他相信,地球不会因此毁灭,人类不会因此灭绝,人类不管怎样,都应该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而不是被吓死。 ……好吧,其他我认为不太重要的,就不多说了。 麦克唐纳的观点,当然会有人反驳,但我觉得这个人好像真知道他在说什么。 至少,他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声音,能够带来很多思考,这种思考已经超出核武讨论本身。 最后,我最感兴趣的一个相关话题是,有人说,我同意你对核弹本身的观点,但我不同意你说的核弹不会改变战争进程。 因为只要有一枚核弹落入乌克兰,乌克兰就可能崩溃,全球就可能会爆发恐慌,开始出现普遍的银行挤兑,物品抢购,交通拥堵,医疗瘫痪,治安混乱。每个人都会有理由相信,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 所以,核爆后面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破坏,才是最严重的。核弹可能不会直接杀死数百万人,但它能够间接杀死数百万人,甚至更多。 不然,你看看美国人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吧。仅仅一点不便,就发生了那么多灾难性事件。 再看看日本东京。由于人们认为供水受到污染,矿泉水抢购潮就出现了。后面证明水没有问题,却有好多人因为喝了太多的矿泉水,生病了。 哈哈,这些话让我想到,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其实永远是人类自己。


qqyxgz 发表于 2022-10-02 15:43

这民科有这功夫瞎“研究”, 不如去琢磨水变油或者永动机, 至少只浪费自己时间, 不误导无知民众
n
niuheliang
发帖的真是闲的蛋疼


武松9527 发表于 2022-10-02 15:54

我觉得很有意义。有助于消除焦虑。
n
niuheliang
这民科有这功夫瞎“研究”, 不如去琢磨水变油或者永动机, 至少只浪费自己时间, 不误导无知民众
lhrh98 发表于 2022-10-02 15:55

我从小学起就研究核武器和核战争。那篇知乎写得没什么毛病。核战争时候大部分人估计都能和蘑菇云合影发朋友圈人生完整。然后该干啥干啥。
q
qqyxgz
恼羞成怒的有几个跳出来了 哈哈😆
f
facet
没啥惨的。囤粮囤水囤电。日子该咋过咋过。
niuheliang 发表于 2022-10-02 15:48

要囤最好静悄悄的屯,否则就是最好的抢劫目标
q
qqyxgz
我从小学起就研究核武器和核战争。那篇知乎写得没什么毛病。核战争时候大部分人估计都能和蘑菇云合影发朋友圈人生完整。然后该干啥干啥。
niuheliang 发表于 2022-10-02 15:57

前些天看过一个报道, 几个美国官员直立站在几千米空爆的核弹正下方合影, 就是为了证明。
a
angelamela
做好准备就没啥事。啥都不准备指望天不打雷下雨的只能祝好运。
niuheliang 发表于 2022-10-02 15:52

怎么准备? 真核爆了欧洲各国政府会发碘片给大家服用,除了在第一时间前往药店,然后尽量闭门不出。想不出能有啥别的办法了。
q
qqyxgz
DONATE Krulwich Wonders OPINION Five Men Agree To Stand Directly Under An Exploding Nuclear Bomb July 17, 201210:45 AM ET ROBERT KRULWICH Updated July 18, 2012: We have added an update to this post, which you can find below the original. Click here to read about what happened to the men. They weren't crazy. They weren't being punished. All but one volunteered to do this (which makes it all the more astonishing). On July 19, 1957, five Air Force officers and one photographer stood together on a patch of ground about 65 miles northwest of Las Vegas. They'd marked the spot "Ground Zero. Population 5" on a hand-lettered sign hammered into the soft ground right next to them. As we watch, directly overhead, two F-89 jets roar into view, and one of them shoots off a nuclear missile carrying an atomic warhead. They wait. There is a countdown; 18,500 feet above them, the missile is detonated and blows up. Which means, these men intentionally stood directly underneath an exploding 2-kiloton nuclear bomb. One of them, at the key moment (he's wearing sunglasses), looks up. You have to see this to believe it.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BlE1BdOAfVc?rel=0
Atom Central YouTube Who are these guys? And why is the narrator joyously shouting, "It happened! The mounds are vibrating. It is tremendous! Directly above our heads! Aaah!" This footage comes from our government's archives. It was shot by the U.S. Air Force (at the behest of Col. Arthur B. "Barney" Oldfield, public information officer for the Continental Air Defense Command in Colorado Springs) to demonstrate the relative safety of a low-grade nuclear exchange in the atmosphere. Two colonels, two majors and a fifth officer agreed to stand right below the blast. Only the cameraman, George Yoshitake, didn't volunteer. The country was just beginning to worry about nuclear fallout, and the Air Force wanted to reassure people that it was OK to use atomic weapons to counter similar weapons being developed in Russia. (They didn't win this arg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