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到了第五季,变得不好笑了

m
michellesad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脱口秀大会》到了第五季,颓势有目共睹。 虽然他们请来了很多各行各业的素人。 无论是为了用新鲜血液给观众带来新体验。

还是为了用 " 鲶鱼效应 " 激发老脱口秀演员们的活力。 最终的结果,都是不尽人意。 而周迅、那英的 " 不专业 " 点评,也吸引了大部分火力。 围绕《脱口秀大会 5》的讨论、热搜,无外乎 " 没想到周迅居然这么拉胯 "" 那英不会点评就闭嘴 " 等等。 至于脱口秀本身的内容,不能说毫无水花,但也鲜少有人关心。 在这之中,双胞胎颜怡颜悦的一则关于" 女士上衣为什么没有口袋 "的脱口秀,引发了一些争议。 她们讲到—— 女生的夏装是没有口袋的

因为有口袋,就破坏曲线 但男人觉得,有曲线才有吸引力 这话一出。 女生们纷纷赞同,抱怨没有口袋的不便。 而男生们却认为,衣服没口袋那是服装设计师的问题,关性别什么事? 颜怡颜悦制造男女对立、吃 " 女拳流量 " 吃上瘾了吧。 两方众说纷纭,大家的视线又回到了节目和脱口秀演员的身上。 看似,颜怡颜悦的确是靠着性别的话题赚到了关注。 但说她们 " 制造性别对立 ",完全是在瞎扣帽子。 毕竟关于女士上衣口袋、女士牛仔裤口袋等等相关的话题,一直以来都和性别问题挂钩。 而颜怡颜悦本人,也并没有因为这份关注而得到保送决赛的机会。 她们在最新一期,被淘汰了。 光看节目呈现出来的段落。 这期关于 " 恋爱 " 的主题,她们化用了王冰冰事件。 说现在女生谈恋爱像当 HR。 不做背调都不知道男朋友在背后钓着多少人。 内容搞笑,节奏也把握得不错。 但确实让人觉得不够有劲。 然而,当现场观众 PO 出观后感,我们才知道。 原来她们的段子后半部分全被删减。 从四分多钟删到一分钟,重点几乎没留。 而内容,不过是吐槽短视频上教女生上厕所打开花洒缓解尴尬。 这敏感吗? 在派爷看来,这可能还没有她们对于 " 男人不会打扫卫生 " 的段子讽刺得有力。 家务总是女人来做。 因为男人 " 笨手笨脚 "" 不够细心 " 但他们总能把犯罪现场打扫的很干净啊? 但或许是正因为 " 力度不够 ",才显得有 " 普适性 "。 她们的文稿里,说男女思维差异。 女生总是会感慨:哇,这就是刘德华! 男生却喜欢说:刘亦菲不过如此。 映照了网上的那个段子:范冰冰在我们村没人要。 从而引出了男人很容易打碎 " 女神滤镜 ",很难接受 " 仙女也是会拉屎的 "。 最后再转到吐槽短视频对女生提出建议的事情上来。 想想看,短视频为什么会教女生打开花洒防止尴尬? 不就是为了 " 不让男人觉得滤镜破了 "? 正如那个上衣口袋的梗,最终还是绕回到了对女性的凝视上。 女性生活里的条条框框多之又多。 很多时候,就连女性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喜好已经被以男性视角为主的世界所支配。 就好比被删减的 " 月经 "" 卫生巾 "。 (卫生巾被改成卸妆棉) 或者是销量几万的 " 防尴尬 " 安全裤。 再说回《脱口秀大会》。 有人提出,会不会是因为这个段子她们讲的效果不好,所以才被删掉? 但看过节目以后,你会发现里面有着大段大段无聊的点评。 甚至起哄思文程璐复合,都占了不下 5 分钟。 更别说录制现场反馈的 " 观众爆发鼓掌 "" 领笑员反复讨论 "。 剪辑真的容不下 4 分钟的完整节目吗? 答案显而易见。 这不是《脱口秀大会 5》第一次大量删减节目。 如果说为了 " 节目效果 " 更好。 而颜怡颜悦的段子有门槛,总是需要想一想才能理解。 那么杨笠的段子往往更容易戳中大多数人的笑点。 比如她经典的 " 普通且自信 "。 或者是 " 考不上清华,是因为我不喜欢吗 "。 然而在第 3 期,她同样遭遇了 " 一剪没 "。 节目播出的部分,她聊恋爱中要不要看对方手机。 被删除的段落,是她用看手机的梗调侃地铁咸猪手 许多女性都曾遭遇过性骚扰。 尤其是时常人挤人的公共交通。 曾经有人在深圳做过调研。 将近一半的女性受访者都曾遭遇过公交性骚扰。 这无疑是个共鸣性极强的段子。 但它也同样会引起很大争议。 它被删减的命运,正如台下的领笑员杨超越的点评: 有些话我说出来我都不知道下场会是什么样,但是杨笠说了。 这个话题往往会伴随着对于受害者的怀疑。 不够漂亮——他为什么要性骚扰你,他怎么看得上你? 够漂亮——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穿着打扮不像正经人。 又或者是关于性骚扰的判定程度: 是不是你太敏感了,这不算性骚扰吧? (短片《这就是性骚扰》) 同样被删减的,还有思文已经播出了的一段。 她说到周围的朋友谈姐弟恋,交流的时候用弟弟们的出生年份代称。 "92 年的 ""96 年的 "。 随后调侃。 这样是不是在物化男性? 不,这叫数字化。 爆梗有,反讽有。 但谁能想到,段子没了 在引发了争议之后。 节目删去了 " 数字化 " 这一部分。 过了几天,更是干脆把前半段里的另一个 " 游戏 " 梗也剪掉。 这种自我审查,任谁看了都觉得矫枉过正。 删减的目的,或许是因为想要规避争议。 然而,争议并不会因为回避而消失。 性别平权一天没有实现,女性就一天不会放弃反抗。 与其说她们是 " 吃性别话题流量 "。 不如说女性脱口秀本身就容易把重点倾斜到性别议题上。 因为脱口秀的本质,就是身处劣势的自嘲,更是自下而上的冒犯。 派爷并不是想说因为女性处于劣势,所以段子的质量天然高于其他男演员。 而是觉得。 如果一档节目连性别上的调侃都容不下。 那么还谈何更深、更直击人心? 前两期的差评其实也是《脱口秀大会 5》整档节目的缩影。 周迅、那英无法共情隔离抢菜的心酸,不能理解为什么要买送走过两任房东的凶宅。 更对着苦中作乐幻想自己拥有 " 金头盔 " 的外卖小哥南瓜说: 你明年拿着金头盔再来说脱口秀。 她们感受不到这份搞笑背后的沉重—— 人什么时候才会自嘲? 就是你知道,你面对的问题光靠你没法解决。 扛得住,就是舞台上的段子。 扛不住,就是深夜马路上的哭声。 这些 " 苦难 " 没有被删去。 但我们都知道,这是因为它们不能够被掰开了、揉碎了讲出来。 " 内涵 " 是一种保护罩。 杨笠讲上海封控期间,家里养的猫发情,整夜整夜地叫。 她对猫说: 能不能别再喊了,你喊有什么用? 懂的人会心一笑,也只能是苦笑。 在这个舞台上,本应拥有最尖锐、最冒犯的观点。 然而我们却只能看到它们被包装出没有杀伤力的弧度。 包装不了的,就只能被删掉、被放弃。 单口喜剧鼻祖乔治 · 卡林曾说: " 喜剧演员的职责就在于找出边界,然后故意去跨过它。" 笑,本是对于这种突破边界、突破压制的反抗。 如今却只感受到隔靴搔痒的无力。 《脱口秀大会》得到最多的评价,是变得不好笑了。 究其原因。 或许不是因为赛制一塌糊涂。 而是因为,他们不够糊涂。
w
wsdyysmj
有的还是很好笑的。比如绝美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