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事有个犹太人,他把小孩都是送到犹太人的教会学校,小孩上大学都是去以色列先上一二年,然后再转回美国来,中国爸妈会把小孩送到全中文的学校,回国上一年大学吗?犹太人还有宗教打底的。 hshshshs 发表于 2022-09-14 10:05
我来华人十几年了,从来没人说看不懂我写的东西。这个帖子炸出几个智商有问题的,悄悄的吧,别丢人了。 happy3001 发表于 2022-09-14 09:50
犹太人很多妈妈生孩子早,家里有姐妹帮衬,回美国再找个工作也有犹太网络。 国女gap 两三年找工作你给介绍不?不介绍就少说风凉话。 豆沙蛋黄酥 发表于 2022-09-14 10:09
能看电视剧,能看中文小说就是能用的语言水平。如果达不到这个水平,基本上就是白学。 hshshshs 发表于 2022-09-14 10:07
这样操作的也并没有非常多。起码在我们这种犹太人口比较多的地方,一般见到的也就是送娃去犹太学校上个课后班。是有送娃回以色列上学甚至当兵的,但是极少数。 transient 发表于 2022-09-14 10:12
理解能力差的就别回帖,上大学回以色列上,哪里就要爸妈陪同了。没有能力就别push娃,省的娃娃痛苦,爸妈也痛苦。 hshshshs 发表于 2022-09-14 10:17
没人说不代表你写的东西没问题啊,逻辑也不行,唉。人品更是差,动不动骂人 javajacket 发表于 2022-09-14 10:16
我举国内的例子是因为他们都是native speaker而已。在我看来二代的环境跟他们的可比性比跟我们一代的可比性高得多。 Cath226 发表于 2022-09-14 10:08
回复 69楼bellamia的帖子 多虑了吧。印度人官方语言是英语,学校里英语授课,你看他们的hindi被英语耽误了吗? Luren2016 发表于 2022-09-14 10:21
在以色列出生长大的很多以色列人英文几乎没口音,跟美国人差不多。 在中国,除非是国际学校的,不然英文说得好的极少。 Sweetbitter 发表于 2022-09-14 10:17
”推什么需要看家庭的情况和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有推数学的,有推乐器的,有推体育的,有推中文的,而我现下选择推的投入的是英文,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让孩子学中文或者不鼓励他学中文,也并不代表我将来不会投入在中文上。我跟我先生用中文对话从来不躲着孩子,他有时候问起的时候我们也会教他,家里吃的大多是中餐,看到书店图书馆里的中英对照的绘本也会带回家,只能说我没有额外花精力,像在教英文上教孩子中文。” 上面是楼主的原话 你信吗 发表于 2022-09-14 09:29
小学不是有西班牙课吗,中学还有别的语言课是必学的,我娃选了法语 怎么会有修第二种语言会影响英文这种说法。。。。 我看人家韩国人日本人都跟孩子讲自己国家的语言呢 Appleworm 发表于 2022-09-14 10:34
这里是要不要把中文推成做母语的问题。很多abc的父母都想让孩子成双母语,那个楼主认为英语是母语就够了。 因为里面还涉及到母语到底到什么程度才能职场混的好,这就惹争论了。的确也很难有定论,看你定义的职场瓶颈在哪儿,也看孩子自己的天赋和学习能力 你信吗 发表于 2022-09-14 10:39
“我先生则是在中国念完本科才来的美国读研。我们俩日常对话使用的是中文,也会一起看中文的书籍电视剧综艺节目等等。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决定从小跟孩子说英文。” 这也是那个lz的原话,也是引起争议的部分。如果她在家教孩子英文,老留老公对孩子说中文、那就根本没啥好争的了。 你引的那段是楼已经几百层高以后她后来更新的。 张小多 发表于 2022-09-14 10:33
ABC的中文推成母语就不要想了,我是没见过哪家父母有这么大的信心。就美国中文那点接触量,能推成母语的属于天赋异禀,成年美国人通过大学课程成为汉语言专家那种天赋,不是不存在,但是少。隔壁楼主明明说的就是从小学二外影响母语精进。 chikorita 发表于 2022-09-14 10:46
“这里是要不要把中文推成做母语的问题” 想得有点多哈。我家是两个老留双职工家庭,孩子从小上daycare,从开口说话就是英文优势语言,我努力强推了这么多年也没推出中文母语,就是个学得很好的外语水平。 可能我家孩子语言天赋不行,但是行的孩子那就更不用担心学了中文就学不好英语 张小多 发表于 2022-09-14 10:52
既然推不成母语,人家就决定干脆不推了,何必花钱花精力,这么想也逻辑也对吧 至于学二外会不会影响母语,那肯定不会影响母语的日常交流。 那个楼主说的是,推二外和推其他母语相关的历史文化人文,这两个相比,她更愿意推后者。。。就类似我们的背唐诗看古典名著甚至学习职场厚黑学。。。 你信吗 发表于 2022-09-14 10:56
前面已经说过了,不花钱花精力推中文是挺普通的事,见多了。 她家奇怪的点是两夫妻说中文聊得好好的,孩子一过来立刻转成英文对孩子说话,包括她那英文不是母语水平的老公,对孩子也只能说英文,这个转换才要花精力好吧 张小多 发表于 2022-09-14 11:01
这个帖子里就有啊,学校里是尖子生,而且每天学15分钟就中文学的很好,因为有父母教 你信吗 发表于 2022-09-14 10:51
”那么来说说我个人对英文和中文的标准,它们主要建立与我在职场十多年的经历。论英语的话,口音其实并不是太重要,文化典故和词汇量是基本的门槛,不准备做文字工作者的也没必要追求极致,在生活中更实用的是情绪和语气的表达以及逻辑和词汇的组织。所谓的高情商和领导能力大多数时候也是靠语言去体现。在商业领域,同一件事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目的用什么样的口气去说都是需要琢磨的。在科研领域,好的想法需要好的陈述才能拿到资金去实践去获得关注。在法律行业那更是不用说,用词和造句稍不谨慎就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漏洞和损失。不管在什么行业,能做到管理层的人大多数都是沟通能力非常强的人。论中文的话,我觉的能够日常交流听得懂大多数成语就够了,没必要以职场的英语标准去要求,除非指望着将来去中国工作并且做出一番作为。” 这个也是楼主的原话,她强调的是沟通。语言是沟通的一部分。相当于中文力要学会应酬,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用什么词 你信吗 发表于 2022-09-14 09:47
所以我觉得楼主犯了一个大错误,她自己家愿意干嘛就干嘛,但跑到中文网站来说这个,就是个语言和文化的错误,完全低估了中国人对中文的看法,那绝对不是一个二外那么简单的事情,哈哈 这个讨论不管说什么,最后都是回到这一个点,”在家是留学生还要说英文”。楼主把这一条拿掉不说,就好很多了吧 你信吗 发表于 2022-09-14 11:07
那个楼主强调的是她认为中文小时候学会影响孩子的英文能力,沟通是基于语言和思维的,你的毛病和楼主一模一样,强调用词讲究,看不到最后一个人成就自己的很可能这些只是最表面的东西。所以说大公司病就是以为专业和良好的沟通就是华丽的辞藻。 bluecrab 发表于 2022-09-14 11:13
顺带就学中文的孩子必然有中文母语期打底子。如果孩子小时候不是讲中文的人比如妈妈老人或者保姆带而是送daycare,学中文不是顺带就能学的。 NeweTowne 发表于 2022-09-14 11:19
所以说,从这个辩论我意识到了,沟通的时候文化深层次的东西比语言更重要。如果我在和一堆美国人说话,可能很多时候我不小心就犯错了。如果美国公司追求华丽的词藻,而我却喜欢直率说实话,那我遭遇瓶颈也可以理解吧。比如和中国人说话,我也做不到圆滑和世故,所以我就是一个书呆子啊,哈哈 你信吗 发表于 2022-09-14 11:27
在国内国企政府企业混,也要会说话,会办事,会察言观色,这个能力很重要。 ABC很多不够会说话,也不够爱说话,话篓子很少,没有几个是自来熟的性格,老美烙印自来熟真是太多了,small talk张嘴就来。开个会,开到一半就能开歪到胡扯,现在视频会议好多了,ABC这个能力好像不如,不知道是家庭教育的原因还是中文思维方式的问题,我觉得就是家庭教育,父母在家里没有随便聊天侃大山的环境,小孩也不会。 在美国,quiet是个贬义词。 hshshshs 发表于 2022-09-14 12:00
我推中文的听说读(写好像有点推不动。。。。。汗), 以及英文的写和读 因为我的目的是问题小孩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 中文会不会影响英文学习,这个不是我所长,我不知道, 但是说懂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小孩,在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学习上更有优势。 数学其实也可以看作为一门自洽的语言。 比如理解数学,中文其实是4位一个数级,10 0000就是十万 英文是3位一个数级,100 000就是one hundred thousand 但是对于中英文都会的小孩,因为他们在一开始联系说中英文数的表达的时候就隐约知道数级了, 一点就知道,根据IXL四年级好像第一个就是这个 比如中文说三分之一,是先说分母再说分子, 英文说 one third是先说分子再说分母。 如果数学上两种语言都驾驭的小孩,对分数的了解和运用更自如一些 又比如说百分数,中文说,百分之3,懂中文的小孩一听就知道是分成一百份中的然后去其中几个 英文说 3 percent 所以有小孩会把%当作单位 总而言之,中英文都学的小孩在数学学习上有优势。 中文在初等数学中优势(99乘法表英文读一般就非常长,韦达定义如果用英文表达也写半天,中文两行就解释清楚了——这个可以参见韦达本人的小传,这家伙自费印韦达定理,都没几个人读懂他搞了什么鬼) (其实很多美国小学老师不具有出word problem的能力,但中国小学老师随便拎个出来,就可以出word problem。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英文在高等数学中有优势(中文的微积分简直是写得晦涩无比),英文大学以上的数学书很多写得像娓娓道来的故事。 从数学本身来看,各国母语各有优势,优势的点不一样,中文,英文,德语,法语,他们小孩数学的培养都跟语言有些方式。 从大脑开发来说,各个语言也有不同优势。 愿意推的,能够推得动的就推 不愿意推,或者推不动的就放弃 愿意退,又推不动的,就找娃喜欢跟娃玩。 可能跟原帖楼主的意思,我们不过是把自己擅长的,当作一个礼物交给小孩, 只是小孩是丢了,扔了,还是收了,这个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 无所有好,无所谓不好。 任何选择都有所得,也有所是失。 没有只有好处的事情。 我家非常注重英文的写作和表达presentation的能力——由于我能力有限,所以只能是吐血的让他写周记。。。。。。 我写作能力太差(只有专业paper的能力——数学专业paper英语很少很少很少),所以抓写作只能抓逻辑 愿楼主说的对语言欣赏,这个我确实无能。我承认。 语言能力确实很重要,我在开会的时候,跟同事们学到很多。 每次看到同事说一句话,能够让大家都笑起来,我就学点语言的小trick。 感谢没有同事嫌弃我的英文太单薄,直白,每次只能就事论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echodrawing 发表于 2022-09-14 12:12
这个是后来找补的,原贴里努力不让孩子学中文的意思很明确。 即使在这个找补文里,”我和老公说中文从来不躲着孩子”,一般人很难想到夫妻俩说中文的时候*从来不躲着孩子*会是一个值得特意指出的亮点吧 puyou 发表于 2022-09-14 12:26
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特别在意中文。你举那个外国人生活在中国的例子,我也觉得为啥不教孩子自己的母语呢 (尤其英文升学要用的) 在美国听到老美对我们说一定要坚持对孩子说中文也无数次了,儿医,老师,不相干的路人甲。普通老美对于发现一个人有外国家庭背景但是不会说该国语言本能反应也是很惊讶的,当然他们会掩饰,完全就是出于对资源浪费觉得可惜 张小多 发表于 2022-09-14 11:21
再次证明语言的重要性。第一次少说了几句话,也没意识到理解听众和读者的文化和着重点,就会引起巨大的争论,还几乎无法挽回。要是在职场,这就算无意中没说圆滑,桶了个大漏子,哈哈 你信吗 发表于 2022-09-14 10:47
这个勾起我心头痛了 娃一年级现在老师是个年老划水等退休的老太太。 她就教室的要求是quiet,非常quiet 什么问题,都是让小孩纸上,然后她收过去在学生前面看, 学生在下面quiet 比如写数字,比如写个英语单词。。。。 完全不鼓励小孩发言,完全不让小孩提问。。。。。。 我怨念啊。。。。。。。 echodrawing 发表于 2022-09-14 12:23
回复 19楼Microdisney的帖子 他们带任务的你没发现吗?这个论坛上明显有些带任务的人不遗余力想让所有华人自恨自卑自废!还有什么比连自己的民族语言都不会讲更自废的?说什么中国那片地方的气候就产生不了白人这种奴才言论都是他们,你跟他们理论多少次都没用,下次还会说。人职业的! dapeier 发表于 2022-09-14 10:47
华人上很少有个1.5代来实实在在的说说自己的想法,在英文上肯定是有优越感的,父母应该理解一下 ABC对一代移民的优越感已经不会到中文论坛上来讲了,他们只会在自己的小群体里吐槽了 1.5代其实最苦,两边都搭的很累 yizhi 发表于 2022-09-14 13:33
我是从1.5代帖子里感受到了她没有真正母语的感受,中/英文都是后天被迫努力的结果,我们一代至少有完整的母语教育,应该母语方面能够游刃有余,所以我也不担心我孩子英语。 l4528 发表于 2022-09-14 13:57
我推中文的听说读(写好像有点推不动。。。。。汗), 以及英文的写和读 因为我的目的是问题小孩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 中文会不会影响英文学习,这个不是我所长,我不知道, 但是说懂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小孩,在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学习上更有优势。 数学其实也可以看作为一门自洽的语言。 比如理解数学,中文其实是4位一个数级,10 0000就是十万 英文是3位一个数级,100 000就是one hundred thousand 但是对于中英文都会的小孩,因为他们在一开始联系说中英文数的表达的时候就隐约知道数级了, 一点就知道,根据IXL四年级好像第一个就是这个 比如中文说三分之一,是先说分母再说分子, 英文说 one third是先说分子再说分母。 如果数学上两种语言都驾驭的小孩,对分数的了解和运用更自如一些 又比如说百分数,中文说,百分之3,懂中文的小孩一听就知道是分成一百份中的然后去其中几个 英文说 3 percent 所以有小孩会把%当作单位 这样懂中英文表达的小孩,不仅仅在百分数的意思上不会出错(中文理解切100份之后在取), 而且也能把它作为单位计算(英文的表达) 娃游泳,家长旁边傻坐闲扯的时候, 一个台湾妈妈说到他家小孩现在初中,好像对百分数理解还有些含糊。 我其实心中觉得可惜,估计这家是放弃了中文的学习了。 因为如果是知道中文百分数怎么说,就不会在百分数的理解上含糊了。 总而言之,中英文都学的小孩在数学学习上有优势。 中文在初等数学中优势(99乘法表英文读一般就非常长,韦达定义如果用英文表达也写半天,中文两行就解释清楚了——这个可以参见韦达本人的小传,这家伙自费印韦达定理,都没几个人读懂他搞了什么鬼) (其实很多美国小学老师不具有出word problem的能力,但中国小学老师随便拎个出来,就可以出word problem。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家长给娃一开始说数学,特别是小学初中内容的时候,最好用中文讲解。 大意就是看英文题,但用中文讲解,这样小孩子会有中英文在数学上的优势。 英文在高等数学中有优势(中文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简直是写得晦涩无比),英文大学以上的数学书很多写得像娓娓道来的故事。 从数学本身来看,各国母语各有优势,优势的点不一样,中文,英文,德语,法语,他们小孩数学的培养都跟语言有些方式。 从大脑开发来说,各个语言也有不同优势。 愿意推的,能够推得动的就推 不愿意推,或者推不动的就放弃 愿意退,又推不动的,就找娃喜欢跟娃玩。 可能跟原帖楼主的意思,我们不过是把自己擅长的,当作一个礼物交给小孩, 只是小孩是丢了,扔了,还是收了,这个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 无所有好,无所谓不好。 任何选择都有所得,也有所是失。 没有只有好处的事情。 我家非常注重英文的写作和表达presentation的能力——由于我能力有限,所以只能是吐血的让他写周记。。。。。。 我写作能力太差(只有专业paper的能力——数学专业paper英语很少很少很少),所以抓写作只能抓逻辑 愿楼主说的对语言欣赏,这个我确实无能。我承认。 语言能力确实很重要,我在开会的时候,跟同事们学到很多。 每次看到同事说一句话,能够让大家都笑起来,我就学点语言的小trick。 感谢没有同事嫌弃我的英文太单薄,直白,每次只能就事论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echodrawing 发表于 2022-09-14 12:12
只说母语,我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理科生,或许没有感受过语言的高度,但从来不觉得有语言不精受限制的瓶颈,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母语应该都是这种感觉吧,隔壁是拿学外语的感受去套用母语学习。 l4528 发表于 2022-09-14 00:03
多一门语言多一条路,给他们多一个选择不是很好吗?ABC在美国长大,80%的清醒时间都在读写说英文,英文能多好,完全取决于个人语言能力而不是英文环境。中国毕竟这么大的国家,已看得见的速度在发展,以后回去哪怕旅游也是方便一些。BTW我孩子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就是中国,因为亲戚朋友多,好吃的多。疫情回不去他还念叨呢。而且目睹我家他爸家城市地铁发展,磁悬浮高铁动车四通八达,挺见世面的。他现在就一个自干五,比我还粉红。我其实很中立了。他距离产生美又没在中国被铁拳打击过,每次回去吃香的喝辣的,一个劲地说中国好。离题了,总之学中文是顺便的事情,多了很多享受,也扩展了一些思路,何乐而不为呢。 枫丹白露 发表于 2022-09-14 14:32
我还记得我们那个年代带着耳机练英文听力,对于abc而言,从小在家日常听说,中文轻松听力母语水平,就是顺便的事情。 l4528 发表于 2022-09-14 14:38
我觉得大家不在一个page上。 lz和挺lz的人主要是想说服其他人英语很重要。而很多人争论的点在于学习第二语言会不会影响英语母语,或者有没有可能双母语。 有些人是拿从小中文母语的小孩初入英语环境的社交struggle来做作为支持lz的论据,我感觉这个不公平,因为大家并没有在讨论是否要完全避免英文来推中文这件事。 这里不说全部,绝大部分小孩都是英语环境上学,所以讨论的重点在于,在家是应该顺其自然父母都说自己的母语,还是避免父母的母语只说英语。那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看对于留学生父母(again这里的大部分人)来说,在家给的英语exposure是否能真正帮到孩子弥补学校英语exposure方面的不足。我个人认为那个lz有这个条件,而我没有。除了一起读英文绘本之外,在家说中文是自然而然并且有效帮助小朋友维持中文的方案。 SheldonCooper 发表于 2022-09-14 13:57
作为拿文科混饭吃的,非常同意你的观点,语言太重要了,不谈对成年人的工作的重要性因为话题太大,只说对孩子的重要性,社交,学习,性格的养成等等的impact,我个人认为是重中之重。 没有仔细看那个LZ写的,大概她的意思是希望孩子的dominant language / first language是英语,i.e., 环境语言,她可能发挥太多了造成歧义:) bellamia 发表于 2022-09-14 09:41
那个楼里反对学中文的好几个中文都说不太利索,情有可原 Microdisney 发表于 2022-09-13 21:17
作为一个从小擅长文科大于理科的理科生,我想说这个版上的发言非常具有代表性。为什么这么说呢?人人都想把自己的比较优势传给下一代。在美华人一代移民,绝大多数都是靠技术发迹混饭吃,相对普通美国人,这群人的比较优势,一是数学(别人不精),二是中文(别人不会),所以intuitively就认为后代应该牢牢抓住这两点作为立足之本。而英文只要能过了能沟通交流表达的基础线,再往上走收益就递减了。毕竟自己没有站在那个高度,也想象不出来能有什么用。跟这群人相对应的,拿文科混饭吃的,才对语言的高度有切身感受,就像写code的人才能欣赏代码的简洁和巧妙一样。code都能用,但是质量差别很大。你当然可以说,主要差别是在于思维,是情商,但是表达思维的载体和传递情商的对外接口,就是语言。语言不精,就会成为限制的瓶颈。另外我同意语言有相同之处,一门语言掌握精湛,可以迁移到另外一门。我想这就是隔壁楼主的point,当你双管齐下的时候,效果未必能胜过花精力把其中一门学精,再做迁移。 Giovanna 发表于 2022-09-13 22:02
回复 152楼l4528的帖子 你家就是我未来期望的理想状态。 文学,美感,无论中英,我都没有。。。。 没有这个环境,所以娃也只能就这样 echodrawing 发表于 2022-09-14 17:45
隔壁楼主那个甚至都不是学不学中文的问题了。是避免让孩子接触到中文的问题。如果嫁了老美,一家子家里都讲英文,这也很可以理解。但是嫁了国内来的留学生,还夫妻两人都必须跟孩子说英文。。。。 baobao557 发表于 2022-09-14 00:46
学中文没屌用。 你去中国问问,学好中文有用吗?有助于事业发展吗? 人家会觉得你有病。 看看中国领导人电视讲话,哦操,李鹏总理,温家宝总理,朱镕基总理,江泽民主席,胡锦涛主席,习近平主席,等等等等,一批中国领导人,基本上都无法正常讲话的。有的人是两个字一停顿,有的人是语速慢得惊人,。。。。。。 基本都是 “语言残疾”。 Vancouver2021 发表于 2022-09-14 14:22
回复 136楼echodrawing的帖子 单独想说,这个percent恰恰正对应中文里百分之几的意思。per-是中文里“每”的意思,后面一般加unit。而cent就是一百或者百分的意思,比如century是百年,centimeter是百分之一米(也就是一厘米)。所以用英文理解的话,3 percent跟中文的百分之三,可以说是完全等价的,如果理解含糊,我想也不是切换成中文就能解决的。 Giovanna 发表于 2022-09-14 23:00
回复 173楼echodrawing的帖子 谢谢你的分享。在此提供一点自己的经验,谨供参考。 我们从一开始就认为孩子能进行和智力水平相符的阅读是推中文的关键。而中文阅读最大的障碍是需要相当的识字量。一些浅显的童话要求的识字量都很大。所以我们不要求孩子写字,会读就行了。认字的时候不追求一天几个,读熟背熟,而是大水漫灌,不断重复。唯一的目的就赶在英文阅读起飞之前能进行中文阅读。所以孩子很早就能连蒙带猜地读“字书”,很是得意。再辅以字卡把容易混淆的字强化一下就可以了。 由于看过太多不成功的例子,所以当初定下的终极目标是金庸小说。现在这个目标已经达到。暑假里孩子长途旅行时路上的消遣就是倚天屠龙记。平时自主阅读的上限大概是原版的三国演义,他读了了2/3就扔下不看了。因为现在课余时间不多每天正式学中文的时间大概就是20分钟,不过既然目标已达到也就没什么紧迫感,走到哪算哪儿。 我们现在还不会写作文,字也是歪歪扭扭,所以也不敢说成功,仅仅是一点经验而已。 fogger 发表于 2022-09-15 11:21
想问问这种词根 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系统学习的吗,不用太深的,自己学习一下帮助教小孩 我觉得数学本身是一套语言体系,和中文英文学习关系不大, 说中文的小孩 ,搞不明白百分之三的学渣也很多 mldrr 发表于 2022-09-14 23:08
谢谢, 你让我想起了初衷,我一开始才有娃的时候,也是以金庸小说为目标 可惜被我无限数学热情给带偏了,转成读数学趣味书了。。。。 汗, 我今天让娃听听笑傲江湖试试。 如果他喜欢就让他读,不喜欢就缓缓 你是唯一一个我听说的各种中 完成以金庸小说为目标 我的初衷被朋友们过来人的经验都几乎打消了 你的回帖又给了我信心。。。。 非常感谢你的回帖 echodrawing 发表于 2022-09-15 12:13
回复 179楼l4528的帖子 哈哈哈,金庸都曾经是我们的梦想 现在说什么都太早,你快解放了,我还要短命12年。。。。。 echodrawing 发表于 2022-09-15 16:10
能否再请问下你们用了多少年完成了这个读金庸的目标? Verymoment 发表于 2022-09-15 22:04
这样操作的也并没有非常多。起码在我们这种犹太人口比较多的地方,一般见到的也就是送娃去犹太学校上个课后班。是有送娃回以色列上学甚至当兵的,但是极少数。
没人说不代表你写的东西没问题啊,逻辑也不行,唉。人品更是差,动不动骂人
理解能力差的就别回帖,上大学回以色列上,哪里就要爸妈陪同了。没有能力就别push娃,省的娃娃痛苦,爸妈也痛苦。
我老公他们家都是小时候学,大一点学习忙了就没空了。不过基本很好。
的确很难,他有三个小孩,女孩enjoy爸妈这么push,开心回了以色列,男孩据说不喜欢,他因为是教徒,希望娃娃也是虔诚教徒,如果不push,小孩一代以后就是个普通美国人,跟犹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了。
蝈蝻平时在家当大爷,不做家务不带孩子就算了,公司里不罩着毕业生,招人不考虑有Gap的,说国女都是diversity hire, 上个网谁都瞧不起,还指望你有孩子,孩子有孙子?哈哈哈哈哈,早早基因灭绝吧。
你有几个马甲都上来了吧。好意思提人品。我看不懂的帖子如果有兴趣会问楼主是这个意思吗?而不会说楼主中文太差,小学水平,可别教自己孩子。还轮番上马甲。你跟我有什么私人恩怨吗?莫名其妙的。这段话你看懂了吗?别回复我了
多虑了吧。印度人官方语言是英语,学校里英语授课,你看他们的hindi被英语耽误了吗?
那你觉得在美国从事新闻行业的都是外国移民?我因为算交叉学科,觉得见过的美国文科生还比较多,绝大部分家里是本地人。
至于ABC里推文科的确实不多,我不知道他们啥样的。我老公是STEM割喉高中出来的,当年同学大部分都做了医生。有两个大藤毕业的创业了,但也是理工科出身。亲戚朋友里有学艺术史的,富N代也没有混过职场。还有搞金融的,投身服装设计的,有茱莉亚毕业的,但这些也都不是以文字功底见长的。
国内同学也有转行做公务员的,工商税务社保,并没有纯靠语言能力吃饭的。
-------------------------------------------------------------------------------------------------------------------------------------------------------------------------------------------------------------------------------
其实很多人都是缺什么想什么,读研时一个老师是数学Phd出身,他跟学生说数学不重要,institutional knowledge重要;另一个老师是文科出身,他就跟学生说数学最重要。他们俩个显然都不是靠自己“觉得更重要”的东西混饭吃。
其實我知道大多數印度人是文盲 你能看到知道碰到的 能受大學教育能出國的並不是大多數
其實美國人很多人英文真沒多好
“我先生则是在中国念完本科才来的美国读研。我们俩日常对话使用的是中文,也会一起看中文的书籍电视剧综艺节目等等。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决定从小跟孩子说英文。” 这也是那个lz的原话,也是引起争议的部分。如果她在家教孩子英文,老留老公对孩子说中文、那就根本没啥好争的了。 你引的那段是楼已经几百层高以后她后来更新的。
这里是要不要把中文推成做母语的问题。很多abc的父母都想让孩子成双母语,那个楼主认为英语是母语就够了。
因为里面还涉及到母语到底到什么程度才能职场混的好,这就惹争论了。的确也很难有定论,看你定义的职场瓶颈在哪儿,也看孩子自己的天赋和学习能力
修外语不影响英文。 家里没有英文好的父母, 家人和孩子长期1:1 交流影响英文。除非你能找到类似的替代 东亚孩子在学校里面的social挑战都类似,root就是语言不好影响social,性格发育,方方面面。
ABC的中文推成母语就不要想了,我是没见过哪家父母有这么大的信心。就美国中文那点接触量,能推成母语的属于天赋异禀,成年美国人通过大学课程成为汉语言专家那种天赋,不是不存在,但是少。隔壁楼主明明说的就是从小学二外影响母语精进。
他们带任务的你没发现吗?这个论坛上明显有些带任务的人不遗余力想让所有华人自恨自卑自废!还有什么比连自己的民族语言都不会讲更自废的?说什么中国那片地方的气候就产生不了白人这种奴才言论都是他们,你跟他们理论多少次都没用,下次还会说。人职业的!
再次证明语言的重要性。第一次少说了几句话,也没意识到理解听众和读者的文化和着重点,就会引起巨大的争论,还几乎无法挽回。要是在职场,这就算无意中没说圆滑,桶了个大漏子,哈哈
从小就跟孩子说的语言,就算母语吧。如果孩子在家呆到五岁再去上学,肯定就能算母语了
这个帖子里就有啊,学校里是尖子生,而且每天学15分钟就中文学的很好,因为有父母教
“这里是要不要把中文推成做母语的问题” 想得有点多哈。我家是两个老留双职工家庭,孩子从小上daycare,从开口说话就是英文优势语言,我努力强推了这么多年也没推出中文母语,就是个学得很好的外语水平。 可能我家孩子语言天赋不行,但是行的孩子那就更不用担心学了中文就学不好英语
既然推不成母语,人家就决定干脆不推了,何必花钱花精力,这么想也逻辑也对吧
至于学二外会不会影响母语,那肯定不会影响母语的日常交流。
那个楼主说的是,推二外和推其他母语相关的历史文化人文,这两个相比,她更愿意推后者。。。就类似我们的背唐诗看古典名著甚至学习职场厚黑学。。。
前面已经说过了,不花钱花精力推中文是挺普通的事,见多了。 她家奇怪的点是两夫妻说中文聊得好好的,孩子一过来立刻转成英文对孩子说话,包括她那英文不是母语水平的老公,对孩子也只能说英文,这个转换才要花精力好吧
这就是个虎妈。三岁孩子花这么大力气有意避开自己的母语来学英语是很别扭的事情。 双语是个大本事,他们居然避开了
我家一直说中文,,孩子20岁了,中文日常口语几乎是母语水平,觉得说中文是跟我亲热,大家都羡慕她中文好,读写虽然是小学水平我也很满足了
所以我觉得楼主犯了一个大错误,她自己家愿意干嘛就干嘛,但跑到中文网站来说这个,就是个语言和文化的错误,完全低估了中国人对中文的看法,那绝对不是一个二外那么简单的事情,哈哈
这个讨论不管说什么,最后都是回到这一个点,”在家是留学生还要说英文”。楼主把这一条拿掉不说,就好很多了吧
这肯定是自吹自擂,能看懂红楼梦吗?能用中文写论文吗?知道啥是茴字有九种写法吗?范进中举是个啥意思?本版大妈的英文看英文小说,写论文也没有问题,也没有脸说自己英文是母语水平。
这个逻辑成立的话,谁还敢学外语?绝大多数人都有个dominant的母语,其他只能算外语。双母语的少见,但会至少一门外语的人很多。一个聪明点的欧洲人,会个七八种也不难。成年以后还学点外语的美国人其实不少,我去法语班时还遇到过退休的老头老太太,想学成母语那时根本不可能了。
历史文化又是另一码事了,楼主自己教个学龄前娃,一年下来的内容比不上高中生一周可以消化的。很多优秀的翻译、语言学家、外交官,甚至社科研究学者,用外语掌握的历史文化人文程度,远超过大部分普通人对母语文化的了解水平。
因为以色列出生长大很多犹太人的父辈最多祖父辈就是欧洲美国去的,现代希伯来文也是以色列建国运动期间生造出来的(当然他们叫“复兴”),现在以色列成人追到祖辈,很多人母语就是英文而不是希伯来文。
犹太人社区传统流通语言其实是Yiddish
那个楼主强调的是她认为中文小时候学会影响孩子的英文能力,沟通是基于语言和思维的,你的毛病和楼主一模一样,强调用词讲究,看不到最后一个人成就自己的很可能这些只是最表面的东西。所以说大公司病就是以为专业和良好的沟通就是华丽的辞藻。
顺带就学中文的孩子必然有中文母语期打底子。如果孩子小时候不是讲中文的人比如妈妈老人或者保姆带而是送daycare,学中文不是顺带就能学的。
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特别在意中文。你举那个外国人生活在中国的例子,我也觉得为啥不教孩子自己的母语呢 (尤其英文升学要用的) 在美国听到老美对我们说一定要坚持对孩子说中文也无数次了,儿医,老师,不相干的路人甲。普通老美对于发现一个人有外国家庭背景但是不会说该国语言本能反应也是很惊讶的,当然他们会掩饰,完全就是出于对资源浪费觉得可惜
所以说,从这个辩论我意识到了,沟通的时候文化深层次的东西比语言更重要。如果我在和一堆美国人说话,可能很多时候我不小心就犯错了。如果美国公司追求华丽的词藻,而我却喜欢直率说实话,那我遭遇瓶颈也可以理解吧。比如和中国人说话,我也做不到圆滑和世故,所以我就是一个书呆子啊,哈哈
分人吧。我家孩子是语言天赋不行,顺带学没学会的,只能听不能说,大一点系统学中文当外语推。但是我也见过从小daycare双语切换自如的小朋友
在国内国企政府企业混,也要会说话,会办事,会察言观色,这个能力很重要。 ABC很多不够会说话,也不够爱说话,话篓子很少,没有几个是自来熟的性格,老美烙印自来熟真是太多了,small talk张嘴就来。开个会,开到一半就能开歪到胡扯,现在视频会议好多了,ABC这个能力好像不如,不知道是家庭教育的原因还是中文思维方式的问题,我觉得就是家庭教育,父母在家里没有随便聊天侃大山的环境,小孩也不会。 在美国,quiet是个贬义词。
中文会不会影响英文学习,这个不是我所长,我不知道, 但是说懂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小孩,在小学和初中的数学学习上更有优势。 数学其实也可以看作为一门自洽的语言。
比如理解数学,中文其实是4位一个数级,10 0000就是十万 英文是3位一个数级,100 000就是one hundred thousand 但是对于中英文都会的小孩,因为他们在一开始联系说中英文数的表达的时候就隐约知道数级了, 一点就知道,根据IXL四年级好像第一个就是这个
比如中文说三分之一,是先说分母再说分子, 英文说 one third是先说分子再说分母。 如果数学上两种语言都驾驭的小孩,对分数的了解和运用更自如一些
又比如说百分数,中文说,百分之3,懂中文的小孩一听就知道是分成一百份中的然后去其中几个 英文说 3 percent 所以有小孩会把%当作单位 这样懂中英文表达的小孩,不仅仅在百分数的意思上不会出错(中文理解切100份之后在取), 而且也能把它作为单位计算(英文的表达)
娃游泳,家长旁边傻坐闲扯的时候, 一个台湾妈妈说到他家小孩现在初中,好像对百分数理解还有些含糊。 我其实心中觉得可惜,估计这家是放弃了中文的学习了。 因为如果是知道中文百分数怎么说,就不会在百分数的理解上含糊了。
总而言之,中英文都学的小孩在数学学习上有优势。
中文在初等数学中优势(99乘法表英文读一般就非常长,韦达定义如果用英文表达也写半天,中文两行就解释清楚了——这个可以参见韦达本人的小传,这家伙自费印韦达定理,都没几个人读懂他搞了什么鬼) (其实很多美国小学老师不具有出word problem的能力,但中国小学老师随便拎个出来,就可以出word problem。也有这个原因在里面。) 家长给娃一开始说数学,特别是小学初中内容的时候,最好用中文讲解。 大意就是看英文题,但用中文讲解,这样小孩子会有中英文在数学上的优势。
英文在高等数学中有优势(中文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简直是写得晦涩无比),英文大学以上的数学书很多写得像娓娓道来的故事。
从数学本身来看,各国母语各有优势,优势的点不一样,中文,英文,德语,法语,他们小孩数学的培养都跟语言有些方式。
从大脑开发来说,各个语言也有不同优势。 愿意推的,能够推得动的就推 不愿意推,或者推不动的就放弃 愿意退,又推不动的,就找娃喜欢跟娃玩。
可能跟原帖楼主的意思,我们不过是把自己擅长的,当作一个礼物交给小孩, 只是小孩是丢了,扔了,还是收了,这个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
无所有好,无所谓不好。
任何选择都有所得,也有所是失。 没有只有好处的事情。
我家非常注重英文的写作和表达presentation的能力——由于我能力有限,所以只能是吐血的让他写周记。。。。。。 我写作能力太差(只有专业paper的能力——数学专业paper英语很少很少很少),所以抓写作只能抓逻辑 愿楼主说的对语言欣赏,这个我确实无能。我承认。
语言能力确实很重要,我在开会的时候,跟同事们学到很多。 每次看到同事说一句话,能够让大家都笑起来,我就学点语言的小trick。 感谢没有同事嫌弃我的英文太单薄,直白,每次只能就事论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个勾起我心头痛了
娃一年级现在老师是个年老划水等退休的老太太。 她就教室的要求是quiet,非常quiet 什么问题,都是让小孩纸上,然后她收过去在学生前面看, 学生在下面quiet
比如写数字,比如写个英语单词。。。。 完全不鼓励小孩发言,完全不让小孩提问。。。。。。
我怨念啊。。。。。。。
大神写得真好,手动点赞👍
这个是后来找补的,原贴里努力不让孩子学中文的意思很明确。 即使在这个找补文里,”我和老公说中文从来不躲着孩子”,一般人很难想到夫妻俩说中文的时候*从来不躲着孩子*会是一个值得特意指出的亮点吧
神经病吧
她拿掉不说在家不还是这么做的 大家质疑的就是她的行为
不想别人评论就别发帖算了 何必发个帖还要挑挑拣拣的
没错 有些人就是选择性眼瞎
没办法 屁股先坐定了 没办法换位 只能选择性忽视一些 要不说不下去了
我觉得她错误的高估了大家对于英文水平的重视程度,又低估了中文论坛上这些中文母语一代移民的语言和文化粘性。
这本是很common sense的东西。那个楼主特别要反其道而行之,然后还有一点点想要educate大众的感觉。那种隐隐约约的优越感。
你去爬一下楼,看看大家对她原文的理解。绝对不是她后来补充的这样。
一个把语言用词precise挂在嘴边,重之又重的人,如果这么一个简单的意思,都能引起大片误解,可见语言正确传达意思的重点不在语言本身的遣词造句,而在思考能力,在逻辑思维能力。
其实功夫在课外。光推语言,解决不了communication的问题。
讲真,就网络小说而言,大部分,我真觉得理科生背景的人,写的比文科背景的作者好看,因为节奏和情节更合理。大构架更有逻辑。
而不是遣词造句如何如何。
我们昨天开家长会,10好20几个孩子都同时在大房间里面。老师一边讲PPT,一边孩子们就在一边玩。老师说就让她们FREE PLA Y,也准备了一些画画的东西。后面娃们就都放飞自我了。但是也没人管。
虽然是有点儿吵闹,但是挺好的。孩子需要这种自由度去explore。我随意观察了一下不同孩子玩东西,那真是风格各种不同啊。很有意思。
赞眼神。
是啊,躲这个字,看得出来那个LZ其实内心是对于中文非常看低或者抗拒的。
本来就是啊,某些id恨不得中文被灭了吧,转着圈地换马甲上来说写莫名其妙的车轱辘话
ABC对一代移民的优越感已经不会到中文论坛上来讲了,他们只会在自己的小群体里吐槽了
1.5代其实最苦,两边都搭的很累
这里不说全部,绝大部分小孩都是英语环境上学,所以讨论的重点在于,在家是应该顺其自然父母都说自己的母语,还是避免父母的母语只说英语。那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看对于留学生父母(again这里的大部分人)来说,在家给的英语exposure是否能真正帮到孩子弥补学校英语exposure方面的不足。我个人认为那个lz有这个条件,而我没有。除了一起读英文绘本之外,在家说中文是自然而然并且有效帮助小朋友维持中文的方案。
我是从1.5代帖子里感受到了她没有真正母语的感受,中/英文都是后天被迫努力的结果,我们一代至少有完整的母语教育,应该母语方面能够游刃有余,所以我也不担心我孩子英语。
对啊,ABC根本不会讨论这个问题
我个人觉得,只从听的方面看,双母语对abc能轻松做到,周围看到abc家里中文环境的,听力方面中文的语境语感不需要切换,只是对一些词不理解,但是说、读、写对于abc依次越来越难。就像我家娃,我们聊天时(中文)好像他根本没在意,但说什么他基本上知道,就是顺一耳朵的感觉,这是我对母语的感觉。至于母语的写作表达,比如abc的英文,我的确没能力也懒得推,可我家娃明显的有文科强和理科强的,看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我倒也能给自己找到不推的借口。
学中文没屌用。
你去中国问问,学好中文有用吗?有助于事业发展吗? 人家会觉得你有病。
看看中国领导人电视讲话,哦操,李鹏总理,温家宝总理,朱镕基总理,江泽民主席,胡锦涛主席,习近平主席,等等等等,一批中国领导人,基本上都无法正常讲话的。有的人是两个字一停顿,有的人是语速慢得惊人,。。。。。。 基本都是 “语言残疾”。
我还记得我们那个年代带着耳机练英文听力,对于abc而言,从小在家日常听说,中文轻松听力母语水平,就是顺便的事情。再说从小在家推语言,怕孩子在学校social 问题跟不上,想想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说什么话?能够精准表达、或者深度讨论么?就像国内推孩子三岁背唐诗、宋词,有意义吗?从小没推的以后文学功底就不行?
然,真的很方便。平时家里说说,我娃小时候学了几个字在中国超市看到认识的字可高兴了。中文学校。我们有利的一点是暑假回国,满大街都是中文。如果不怎么回国,要难一些。但基本的听说、常用字认几个,哪怕读不了书,以后回国坐个火车地铁也方便些。 肺腑之言,建议小娃多少学一点。
这个倒是真的
英语很重要本来就没什么可辨的大家都同意 根本没人反对 干嘛不停强调还要说服别人?树个假靶子打的过瘾?
从来没看过这里的ABC因为学中文导致英语不是 first/native language…只有因为无法坚持而忘记中文的情况。
你家就是我未来期望的理想状态。 文学,美感,无论中英,我都没有。。。。 没有这个环境,所以娃也只能就这样
这就是父母没有推中文的结果
非常同意。沟通表达能力太重要了。会说话,思维重要,但需要精准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对语言的掌握都非常重要。技术好不会饿死,但现代社会,会沟通交流才能真正的走得远。
我家大娃在5、6岁时听说真是双母语的感觉,随着环境无缝切换语言使用,可惜越大中文就会越难,但英语对abc真的看孩子,我家大娃现在英文阅读、写作、辩论都很强,大学准备申请文科专业,所以文学、美感这些就是看孩子自己喜欢与否,不用太担心。再说我家两娃推中文ap的感受,大娃除了听,说读写都很差,因为不愿意学中文,二娃说读写基础不错,但对社科类东西没有任何兴趣,俩人同时考中文ap,成绩都只有4分,听力部分俩人都没有任何问题,老大阅读不行,但说和写虽然不能完全表达,却有观点和细节,老二阅读没有问题,但说和写言之无物,因为题目是老龄化、空气污染之类,老二说即使用英文写他也干巴巴的写不出来什么,所以这些是语言问题、又不完全是语言问题,颇有点儿文、理科生的感觉。
国内有个远房亲戚,农村长大,在省会城市打工结婚生子,夫妻俩说老家方言,但是跟孩子说话一定要说普通话,禁止小孩说方言。夫妻俩的普通话都有方言口音。据另外一个亲戚说,他俩带小孩回老家看爷爷奶奶,跟每个人都说小孩只会说普通话,深深以此为荣。
是不是听起来跟隔壁楼主一个样?其实就是自己因为口音,因为语言受过歧视,社交受过挫,然后认为只要说了普通话,就是城里(美国)人。
而事实上,他家孩子大点以后,很看不上他们两口的普通话有方言口音,当众纠正过很多次,甚至不想让父母去开家长会。
谢谢你的详细介绍 Ap中文这么难啊, 可见我家以后的鸡飞狗跳
那些题目让我写其实也无趣得很 我本就不关心太多人文,现实世界 。。。。。。
其实写作对语言来说很多是相同的, 要的是言之有物 有观察,有细节,有逻辑,有递进 这些都一样的。
非常谢谢你的经验分享!
江泽民???
感谢你数学贴里推荐的书和游戏! 能不能问问你怎么教中文的?游戏怎么设置,有没有主线课本?谢谢
单独想说,这个percent恰恰正对应中文里百分之几的意思。per-是中文里“每”的意思,后面一般加unit。而cent就是一百或者百分的意思,比如century是百年,centimeter是百分之一米(也就是一厘米)。所以用英文理解的话,3 percent跟中文的百分之三,可以说是完全等价的,如果理解含糊,我想也不是切换成中文就能解决的。
想问问这种词根 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系统学习的吗,不用太深的,自己学习一下帮助教小孩
我觉得数学本身是一套语言体系,和中文英文学习关系不大, 说中文的小孩 ,搞不明白百分之三的学渣也很多
谢谢,你说per倒让我想起时间速度路程问题的时候, 让娃把速度标上,用到英文的per的概念 我为什么拿分数出来,因为很久之前,娃自己玩分数的时候,--我家有个分数游戏 自己会写错--就是分子分母倒过了,我发现跟他说了两种语言的表达后,他好像就不写错了。
我家中文正儿八经用过的就只有四五快读 后来走了很多不少弯路 再后来娃咔嗒故事爱上植物大战僵尸之后 我买了所有植物大战僵尸的漫画 但一开始他不能够读 后来咔嗒故事绘本阅读听多了看多了 对应买来的自己的绘本也能够读了 有段时间他天天在家一有空就画植物大战僵尸 还自己写对白--就是原来书里面的对白的简化
总之就是娃是植物大战僵尸的脑残粉 我买了各种植物大战僵尸的衍生品,毛绒玩具,拼搭,投射,盲盒等等 然后他就慢慢自己去阅读植物大战僵尸的中英文绘本了 再慢慢的他就会阅读其他绘本了
后来我有天发现他回家躺在充气汽艇上读本 名人传记漫画---那个文字很多 于是我拿本意大利翻译成中文的讲数数的以文字为主带一些插画书,让他读给我听(我躺着休息,他讲) 他居然连猜带蒙的几乎自己完全读下去 似乎自主阅读这一块,他已经差不多了 我现在坚持让他每天都两章书给我听
我家用教材都没成功, 主要是我忙,一些时候做东西,思路断不了,无法专心配娃 中小学课堂试验过,后来因为忙也没坚持 部编的课本暑假用过,娃爸教娃写字,暑假一过就没空了
最近娃因为一直看和听 咔嗒故事绘本阅读里植物大战僵尸的古诗词漫画 对唐诗迸发出无限热情, 他自己把那个系列里面的唐诗都背了 我说要么给你买本唐诗三百首吧 他说世界上还有这种好书?!。。。。。。 好吧,我就去买了。。。。绘图带拼音版本唐诗三百首,还在运来的路上
我们现在等书的途中,先用咔嗒故事里的唐诗 现在他每天记一句怎么写, 然后第一天默第1句,第二天默12句,第三天默123句,第四天默1234句,就全了,然后其余时间继续默整首诗 这样一周学会默写一首4句的唐诗 就准备这样过到明年暑假,希望他汉字书写能好一些。
他的拼音也是跟着绘本学的 疫情期间跟着网上中小学云课堂学过一阵 疫情一过就没有时间弄了 激发他拼音的热情 来自于一个是有个翻翻看的道具 (有些像那个乘法盘,他自己专注的翻翻玩玩会了很多) 还有一个就是淘宝看东西。。。。。 他想要看看什么淘宝有没有,长什么样,具体介绍---特别是乐高搭建,淘宝商品有很多都有短视频快速搭建过程 他就要自己把拼音想出来——其实是利用那个翻翻看道具(那个拼音翻盘对我家挺有用,我把图放在下面) 在淘宝的诱惑下,他拼音能力蹭蹭蹭的往上涨。。。。。。。。。。
偏旁部首是来自我买的魔法汉字 就是有那种把上中下结构分开的卡片,还有左右,左中右等等 以前暑假吃饭之前等的几分钟,我们抽汉字玩,他抽个左边,我找个右边看去凑个字 玩了一阵就丢给他自己玩了
现在学期中,比较忙 每天能够做的就是他读两章中文,一周默一首故事。
总之,我家中文学习不成系统。 基本就是我看他感兴趣啥,我就弄啥。
他自己狂背唐诗(我也不知道问什么,我对唐诗毫无热情,他有些背的,我都不知道。或者因为他的虚拟世界,植物大战僵尸的人物都是他的朋友。所以就跟着他们学了), 我就让他自己记汉字,默写给我。 汉字书写目前只能一周一首唐诗的进度
中文喜欢听什么故事,我就让他读什么章节书 与文学无关,都是数学相关的,汗一个。 我观察他的反应,判断他喜不喜欢,喜欢就让他读, 不喜欢就换本 这个要感谢 京东读书app 给海量书库我不断试错的可能。 上学路上当背景音放就可以。什么他能听了咯咯咯的大笑,或者反过来问我,那就是他喜欢的。 而且一本书,按他一天读两章的龟速,要很久 他喜欢的还会从头再读
上面说到AP中文还要考写作 汗,估计这个需要系统学习 不能像我这样瞎弄
对了,我忽然想起来 汗 以前弄百格的时候再弄了个excel百格生成器 也顺便弄了个汉字的描红生成 我都完全忘了。。。。。。 太久远了。。。。。 还在老电脑上,我去找出来。。。正好娃用了练字
在他的中文阅读基本满足我的要求之后 ——我的要求很小,就是买的绘本他可以看。。。。。 再大一些, 可以读一些教授/博士写的科普书。——有些有英文版的,直接读英文更加好。英文soft啊。 如此我对中文的阅读要求就足够了。
心中最大的恐慌是,娃的中文不要像楼上I4528说的,会从转换自如退化。。。。 我最大的担心是,娃现在能够读文字的简单的中篇小说了,如果不坚持,是不是会退化成又不认识这些字了。
从现在开始,进入希望让娃能够听说读写都会的中文到达3000字的行列 ——虽然不知道要鸡飞狗跳几年时间才能够达到。。。。。。 按照唐诗三百首,一周一首的进度,300/54 约等于6 年 我有想买豆腐撞死的冲动。。。。。
太牛了,赞
谢谢你的分享。在此提供一点自己的经验,谨供参考。 我们从一开始就认为孩子能进行和智力水平相符的阅读是推中文的关键。而中文阅读最大的障碍是需要相当的识字量。一些浅显的童话要求的识字量都很大。所以我们不要求孩子写字,会读就行了。认字的时候不追求一天几个,读熟背熟,而是大水漫灌,不断重复。唯一的目的就赶在英文阅读起飞之前能进行中文阅读。所以孩子很早就能连蒙带猜地读“字书”,很是得意。再辅以字卡把容易混淆的字强化一下就可以了。 由于看过太多不成功的例子,所以当初定下的终极目标是金庸小说。现在这个目标已经达到。暑假里孩子长途旅行时路上的消遣就是倚天屠龙记。平时自主阅读的上限大概是原版的三国演义,他读了了2/3就扔下不看了。因为现在课余时间不多每天正式学中文的时间大概就是20分钟,不过既然目标已达到也就没什么紧迫感,走到哪算哪儿。 我们现在还不会写作文,字也是歪歪扭扭,所以也不敢说成功,仅仅是一点经验而已。
谢谢, 你让我想起了初衷,我一开始才有娃的时候,也是以金庸小说为目标 可惜被我无限数学热情给带偏了,转成读数学趣味书了。。。。 汗, 我今天让娃听听笑傲江湖试试。 如果他喜欢就让他读,不喜欢就缓缓
你是唯一一个我听说的各种中 完成以金庸小说为目标 我的初衷被朋友们过来人的经验都几乎打消了 你的回帖又给了我信心。。。。
非常感谢你的回帖
这种词根主要就是希腊拉丁德语之类。这样的语言会两门互相促进,举一反三的作用就出来了。
对于小孩子来说,学校如果注重vocabulary building和讲话articulate, 老师会有意识的带的。比如centepede的时候说一句cent就是一百。小时候做read aloud的时候老师适当的讲解一下词汇,小孩也会多去注意和融汇贯通。
学词根很多人推荐merriam-webster vocabulary builder。 我看娃数学课最开始接触到的几个前缀,是多边形的几个名字, bi- tri- qua- pent- hex- sept- oct-,后面几个跟月份的名字也都能联系起来,然后需要一些小知识,july、august这俩月份是后面塞进去的,把原来的七月September变成九月、八月October变成了十月。 cent这种,可以靠各种单位来记。米meter后面是分米decimeter,dec-就是“十”的词根,对应decade十年,decimal 十进制;cent,milli分别是百、千。千上面就没有万了,因为英文的计数法是以千为大单位的,上面就是million、billion、trillion,前面的提到那个 bi、tri的前缀又来了。 各种前缀搭配后缀,比如蜈蚣centipede就是百足虫的意思,cent加上脚的词根(ped)来的。ped也衍生出很多词,比如行人就是pedestrian,就是用脚走路的人。我是基本没读过词根书,全靠自己总结。法语、西语都能联系起来。
十、百、千这些其实中英文是非常类似的。各种多边形polygon确实中文更简单直接,但是孩子既然要在这边上学,学一下那几个前缀也很快的。我觉得中文在基本算术的一大优势是单音节字让乘法能变成“口诀”,这个英语做不到。我家的乘法是用中文教的。不过越往上学,语言对于数学而言会越不重要。
你已经太牛了,我曾经以金庸小说为目标,失败了,最初阅读时,孩子喜欢丁丁历险记,我买了中文版陪他们,植物大战僵尸也是从中文绘本开始,但还是因为懒没有坚持,错过了他们中文黄金阅读时间,后来他们嫌读中文没有英文省劲就不读了,你儿子已经培养的能自主阅读、有兴趣了,看好他。
不客气。娃有兴趣读小说以外的科普读物也很了不起啊。 推中文阅读要和孩子飞速增长的英文阅读能力竞争。所以识字关要尽快早过。我们的实践证明不写字专攻识字和阅读是可行的。把书写的时间精力省下来识字的进度会快很多,小孩的抵触情绪也会小很多。 放弃写字,海阔天空
哈哈哈,金庸都曾经是我们的梦想
现在说什么都太早,你快解放了,我还要短命12年。。。。。
你的总结,推中文阅读最大的障碍是孩子飞速增长的英文阅读能力
一语点醒了我
谢谢,谢谢
同意你说的,所以学龄前到学龄早期最关键,与所有想推中文的家长共勉。
非常感谢这份细致的分享!“大水漫灌”看来是学中文正道!
唉,我不过是和自己和解了,我娃只是还留了中文的皮毛而已。
能否再请问下你们用了多少年完成了这个读金庸的目标?
我老公家里孩子都是这么学的。小时候推中文。初中就停止了。他们长大以后中文都很好。感觉小时候学扎实了,以后偶尔看看中文书就能保持住中文水平。
5年多吧。单从识字来说可能3年就够了,但孩子太小对金庸还不感兴趣,文化背景也没啥了解。从上小学开始限制他读某一本书的原因只是认知水平而不是生字太多。
你家娃太鼓舞人了,感谢!
不客气,小孩子的记忆力会给你惊喜的。只读不写,学中文也没那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