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再请问下你们用了多少年完成了这个读金庸的目标? Verymoment 发表于 2022-09-15 22:04
回复 173楼echodrawing的帖子 谢谢你的分享。在此提供一点自己的经验,谨供参考。 我们从一开始就认为孩子能进行和智力水平相符的阅读是推中文的关键。而中文阅读最大的障碍是需要相当的识字量。一些浅显的童话要求的识字量都很大。所以我们不要求孩子写字,会读就行了。认字的时候不追求一天几个,读熟背熟,而是大水漫灌,不断重复。唯一的目的就赶在英文阅读起飞之前能进行中文阅读。所以孩子很早就能连蒙带猜地读“字书”,很是得意。再辅以字卡把容易混淆的字强化一下就可以了。 由于看过太多不成功的例子,所以当初定下的终极目标是金庸小说。现在这个目标已经达到。暑假里孩子长途旅行时路上的消遣就是倚天屠龙记。平时自主阅读的上限大概是原版的三国演义,他读了了2/3就扔下不看了。因为现在课余时间不多每天正式学中文的时间大概就是20分钟,不过既然目标已达到也就没什么紧迫感,走到哪算哪儿。 我们现在还不会写作文,字也是歪歪扭扭,所以也不敢说成功,仅仅是一点经验而已。 fogger 发表于 2022-09-15 11:21
那么多人说abc学习外语影响学习英文。你看印度人事业好都是因为英文好。他们好像理解不了abc母语是英文。好不好看教育和个人语感。美国想不明白想中国吧。中国有多少人混得不够好觉得是自己小时候没学好语文,中文是短板。或者怪小时候父母推英文影响自己语文提高,所以今天混得不够好。 happy3001 发表于 2022-09-13 20:37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因为推英文不学中文的 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2-09-13 20:44
汉语语言课称为语文,英语其实也就如汉语的语文,每个人的语言天分不同,对语言的敏感性悟性不同,不是推不推能决定学好的。个人认为那个LZ意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没问题,但错误地认为推或竭尽所能就肯定能达目的不一定对,有目标,努力争取当然没错,但能否如愿有不确定性,同时自主放弃了本身原本具有优势的某些元素,其实未来或许有助力成功的可能。 mouton 发表于 2022-09-13 20:46
就算是知名作家,也不是只靠语言能力,而是靠写作的内容。语言只是一门工具。学习交流的工具。隔壁楼主和某些人把时间都耗在工具上了。而忽略了工具的意义。 happy3001 发表于 2022-09-13 20:50
这些都不是大事,大部分普通人只有嫌数学不好的。 chikorita 发表于 2022-09-13 20:39
作为一个自己创业,销售能力很强的人来说,我觉得某种语言的熟练程度,不如共情能力重要。在适当的时候说出适当的话,最重要。 batgirlding 发表于 2022-09-13 20:40
不靠理工吃饭的,数学肯定没有语文重要 Fhu 发表于 2022-09-13 20:57
国内成绩再差的学渣也能看武侠言情网小,以此为目标推中文不要求任何语言天分 fogger 发表于 2022-09-13 20:57
但要小时数。语文学渣不能三年级看武侠小说吧?那是9年全中文环境加三年full time上学读写(折扣为九年part time读写不过分吧)。语文学渣学了武侠小说,离写文章通顺还有点距离吧? Fhu 发表于 2022-09-13 21:02
连两国语言都掌握不好的智商,再推能推个什么出来? 大概也是遗传。 neutra 发表于 2022-09-13 21:13
打击面好大。。目测90%以上老中英语一直停留那啥水平。 RedCrayon 发表于 2022-09-13 21:35
作为一个从小擅长文科大于理科的理科生,我想说这个版上的发言非常具有代表性。为什么这么说呢?人人都想把自己的比较优势传给下一代。在美华人一代移民,绝大多数都是靠技术发迹混饭吃,相对普通美国人,这群人的比较优势,一是数学(别人不精),二是中文(别人不会),所以intuitively就认为后代应该牢牢抓住这两点作为立足之本。而英文只要能过了能沟通交流表达的基础线,再往上走收益就递减了。毕竟自己没有站在那个高度,也想象不出来能有什么用。跟这群人相对应的,拿文科混饭吃的,才对语言的高度有切身感受,就像写code的人才能欣赏代码的简洁和巧妙一样。code都能用,但是质量差别很大。你当然可以说,主要差别是在于思维,是情商,但是表达思维的载体和传递情商的对外接口,就是语言。语言不精,就会成为限制的瓶颈。另外我同意语言有相同之处,一门语言掌握精湛,可以迁移到另外一门。我想这就是隔壁楼主的point,当你双管齐下的时候,效果未必能胜过花精力把其中一门学精,再做迁移。 Giovanna 发表于 2022-09-13 22:02
90%老中的英语可能还是比90%abc的中文强多了 lolilollipop 发表于 2022-09-13 22:09
这是因为可能你语文水平过了瓶颈阶段。微信朋友圈一圈看下来,很多人这个瓶颈阶段还未过 Fhu 发表于 2022-09-13 20:58
回复 32楼Cumberbitch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父母就说普通话,没有方言,用不着憋着。 Giovanna 发表于 2022-09-13 22:47
看了两遍没看明白说的什么意思。楼主的中文实在是…..不知道英文怎么样 javajacket 发表于 2022-09-13 22:51
Re. 不知道大家都爱看网络小说吗? 网络小说开始大规模流行前,写小说,基本上都是文学科班出生的”作家”在专职干。当然也挺好看的。但是单调。尤其是和现在的网络小说比。 网络小说开始大规模流行后,各种小说,各种题材,写法,简直爆炸式蓬勃生长。虽然良莠不齐,但是里面精品也很多,有深度,有内涵,文笔情节俱佳的精品, 然后我发现,很多网络作家,其实是大部分网络作家,都不是文科科班出身的,也没有受过任何正规的写作训练。专业五花八门,现实从事的工作,都和语言文学不沾半点边。譬如电力局,牙医,公务员,外贸出口,还有小学数学老师。。。。 可见即使是”作家”,这末需要文学语言功底的职业,对语言本身这个bar的要求也并没有多高。 一个好看的小说,除了语言功夫,遣词造句这些基础要求,更重要的是情节推进,想象力,逻辑结构,和生活感悟。语言仅仅是一个传达和表达的工具。 如果这些方面比较强,一个不需要语言/文学科班专业训练的人,也完全可以胜任。 mylittle9 发表于 2022-09-13 23:11
你让ABC去中国生活个10年才好类比 RedCrayon 发表于 2022-09-13 23:17
回复 45楼RedCrayon的帖子 小孩子知道什么大包裹啊。全看家长怎么想。 happy3001 发表于 2022-09-14 00:02
小孩当然知道啥值钱啥是值得追逐的 RedCrayon 发表于 2022-09-14 00:03
隔壁说的是三岁孩子。我们讨论的是要不要从小学中文。 happy3001 发表于 2022-09-14 00:04
就好比一个老外娶了个老中,住在中国,他家孩子三岁,他们决定在家和自己的小孩先说中文,在家先不讲英文,因为他怕他的孩子去了幼儿园不懂中文不行,觉得孩子就先学好中文就够了。这也没啥不对吧。 不明白为啥还非要给老外讲个道理,觉得老外不对,非要他在家说英文呢 当然,你家愿意从小就讲英文,也没啥不对,都可以 你信吗 发表于 2022-09-14 00:10
要类比的话,应该是这个老外非要给国内热衷推英文的家长讲道理,你们不应该给孩子听任何英文故事英文儿歌啊,这样会让孩子中文没法达到精通水准啊 张小多 发表于 2022-09-14 00:23
那是他的观点,他写出来了,他也就这么做了。老外只说中文,也没啥吧,他的孩子也不会就坏了玩儿完了啊 你觉得没道理,不同意,你们就接着教英文好了啊。如果是在国内,你会非要那个老外在家也教孩子英文儿歌吗 为啥非要说服谁 你信吗 发表于 2022-09-14 00:31
楼主,你的标题主谓宾位置都没放正确,就别教孩子中文了。 治愈堡12 发表于 2022-09-14 00:32
我就闲着灌两句水,没打算说服谁。你应该问那个lz长篇大论发帖是想说服谁 另外我确实也觉得你说那个老外只说中文不跟孩子说他自己的母语很奇怪,虽然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奇怪的事情就会吸引人多灌两瓢 张小多 发表于 2022-09-14 00:37
隔壁楼主那个甚至都不是学不学中文的问题了。是避免让孩子接触到中文的问题。如果嫁了老美,一家子家里都讲英文,这也很可以理解。但是嫁了国内来的留学生,还夫妻两人都必须跟孩子说英文。。。。 baobao557 发表于 2022-09-14 00:46
假设就是两个abc,都回了中国。虽然一个人的中文好,一个人中文很差,人家都就决定让孩子好好说中文,在家努力说中文。也没啥啊。 同理,两个外国人,人家就觉得想在中国好好生活,在家就说中文。是有点奇怪,但也没啥大不了的吧 你信吗 发表于 2022-09-14 00:50
不觉得正常。 中文好的给孩子说中文,中文不好的老外给孩子说自己母语。这才是正常而自然的现象。 哪里有中文不好的老外,因为人在中国,就exclusive的只能给孩子用中文交流的? 不努力教孩子中文 vs 努力不教孩子中文 的区别。 前者ok, 后者就是大家争论的原因。 mylittle9 发表于 2022-09-14 01:15
楼主可能自己吃了太多英文不好的亏,所以不想让小孩子走同样的路,小孩如果上daycare时候不会讲英文,幼儿园里估计还是要吃点亏的。中文作为第二语言,也说的通。我倒是觉得ABC如果不会中文也没啥。 我同事的ABC里面,愿意讲中文的几乎没有,他们小时候都是上中文学校的,因为别的小孩都出去玩,只有自已上学,都觉得很头痛,而且那点中文也都还给老师了。 hshshshs 发表于 2022-09-14 09:24
所以我说是普通人,纯靠语文吃饭很难,太卷了,现在记者都要会做图表,甚至scrape数据。文史哲博士没个七八年毕不了业,本科大多会转行找工作。 chikorita 发表于 2022-09-13 21:02
她家娃3岁,追求语言精准。。。其实双语在早期教育上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帮助幼儿理解,事物的本质并不会因为名称发生改变,不管叫啥还是同一个东西。 chikorita 发表于 2022-09-13 20:56
现在很多地方有课后班的中文课,不占用周末时间,而且可以天天上,效果可能更好。 额外花点时间学中文也并非华人特有,我儿子的犹太同学从小每周也是固定一天在课后去犹太学校学Hebrew。 transient 发表于 2022-09-14 09:29
印度人其实智商不低。人家的佛教也传遍了半个地球。 华人老跟印度人较劲也是很可笑。 ReesWitherspoon 发表于 2022-09-13 22:37
那个楼主文科生,强调自己小时候作文写得好,结果工作邮件被老板改了很多,所以觉得孩子的英文要抓紧,她没想过很多说话的能力是和思维方式有关,和语言能力无关,就像一个文学家,生活里去处理一个business很可能表现很弱智。 语言可以推,思维基本上她只能重新投胎了。 bluecrab 发表于 2022-09-14 09:41
这是一代移民吧?我看国内并不是这样啊,我本科读文科的同学大部分都没转行理工。有些人确实做的跟本专业没啥关系,但是绝对不是搞什么数据。 没有数据不好的意思,我自己也搞数据。但我那些当记者当小公务员的朋友,我不觉得搞数据对他们来说更好。 对于native speaker来说真没必要拿我们一代的经验往他们身上套。我们完全是不一样的。即使学理工赚的钱多又怎么样呢?还是要看孩子喜欢什么。 Cath226 发表于 2022-09-14 09:31
楼主的语文也应该好好学。我竟然读好几遍都很难理解。 EightPlanet 发表于 2022-09-14 00:35
作为拿文科混饭吃的,非常同意你的观点,语言太重要了,不谈对成年人的工作的重要性因为话题太大,只说对孩子的重要性,社交,学习,性格的养成等等的impact,我个人认为是重中之重。 没有仔细看那个LZ写的,大概她的意思是希望孩子的dominant language / first language是英语,i.e., 环境语言,她可能发挥太多了造成歧义:) bellamia 发表于 2022-09-14 09:41
犹太人是有宗教打底的,他们如果要读希伯来的圣经,是要懂Hebrew的,但是都是会读不会说不会写。而且因为要去教堂,有生活基础,中文是除了跟父母说话,生活中基本上没有任何情景要用到的,连ABC之间都是用英文的。我能理解第一代移民,总是不希望小孩和自己文化上的差异。 语言如果不用,基本上相当于没有学。中文还要难一些,因为使用方块字的,其他语言都是用字母,只要学会字母,基本上能说就能读,中文不记住1000个汉字基本上不会读的。小孩小还能push,长大了基本上没法push,除非能喜欢读中文小说,看中文电视。 我见到的ABK的韩语比ABC的中文好太多。 hshshshs 发表于 2022-09-14 09:52
同意语言学习在于应用。犹太娃学希伯来语只读不写不说,中国娃学中文只说不读不写,貌似半斤八两。家长推得都挺累 :) transient 发表于 2022-09-14 09:57
我家亲戚好几个ABC娃,中文都非常好。他们小时候爷爷奶奶教,后来去中文学校。基本上中学就没再学习中文了。就靠看中国电视剧.看中文小说。现在能教自己孩子中文。我老公也是,自己可以看中文版漫画,灌篮高手什么的,所以中文一直很好。 wacxg 发表于 2022-09-14 10:03
我说的是美国啊,而且隔壁楼主下那么功夫肯定不是为了让孩子喜欢什么干什么。 本来做图表比较出名的是economist, wsj这种财经杂志,现在最牛的是NYtimes了。十多年前,我在网上自学scraping数据时,follow的是Northwestern新闻学院的一个培训资料,是给记者的在职培训,记得用的例子是白宫发言网站。 chikorita 发表于 2022-09-14 09:49
智商问题就别怪我中文了。希望这句话你也听不懂。 happy3001 发表于 2022-09-13 23:44
我同事有个犹太人,他把小孩都是送到犹太人的教会学校,小孩上大学都是去以色列先上一二年,然后再转回美国来,中国爸妈会把小孩送到全中文的学校,回国上一年大学吗?犹太人还有宗教打底的。 hshshshs 发表于 2022-09-14 10:05
感觉是楼主说母语会造成职业瓶颈引起了不必要的焦虑 你信吗 发表于 2022-09-14 09:53
🔥 最新回帖
不客气,小孩子的记忆力会给你惊喜的。只读不写,学中文也没那么痛苦。
你家娃太鼓舞人了,感谢!
5年多吧。单从识字来说可能3年就够了,但孩子太小对金庸还不感兴趣,文化背景也没啥了解。从上小学开始限制他读某一本书的原因只是认知水平而不是生字太多。
我老公家里孩子都是这么学的。小时候推中文。初中就停止了。他们长大以后中文都很好。感觉小时候学扎实了,以后偶尔看看中文书就能保持住中文水平。
能否再请问下你们用了多少年完成了这个读金庸的目标?
🛋️ 沙发板凳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因为推英文不学中文的
第一次看到能力这么差的,推了中文英文就学不好啦? 那别的EC都别学了
就算是知名作家,也不是只靠语言能力,而是靠写作的内容。语言只是一门工具。学习交流的工具。隔壁楼主和某些人把时间都耗在工具上了。而忽略了工具的意义。
楼主小学语文就没学好,连标点符号都用不好,语言表达也差,词不达意
她家娃3岁,追求语言精准。。。其实双语在早期教育上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帮助幼儿理解,事物的本质并不会因为名称发生改变,不管叫啥还是同一个东西。
很多中国人怪自己“读得书少不会说话”,肯定就觉得语言是瓶颈,会观颜察色也得脑子合适说话说得出来很多场合还得说得文雅,这就得语文功力。有帖子说《增广言文》能对付体面农民家庭,这些家庭没有机会受很好教育,但言辞还是尽量往文化文雅上靠的。只会说大白话但也给人印象“会说话”,那些人语感很强,可以大白话也能妙趣横生,这不代表语文training不重要,只代表天赋可以有时打败training
国内成绩再差的学渣也能看武侠言情网小,以此为目标推中文不要求任何语言天分
不靠理工吃饭的,数学肯定没有语文重要
这是因为可能你语文水平过了瓶颈阶段。微信朋友圈一圈看下来,很多人这个瓶颈阶段还未过
所以我说是普通人,纯靠语文吃饭很难,太卷了,现在记者都要会做图表,甚至scrape数据。文史哲博士没个七八年毕不了业,本科大多会转行找工作。
但要小时数。语文学渣不能三年级看武侠小说吧?那是9年全中文环境加三年full time上学读写(折扣为九年part time读写不过分吧)。语文学渣学了武侠小说,离写文章通顺还有点距离吧?
我按那贴LZ想把孩子英语推至精英水平,论及语言天分,普通人没有精英梦,阅读理解不需要语言天分。语文好坏差别在作文,不分语种,有的人天生语感好,出口成章,有的学富五车,依旧笨嘴笨舌。
想到格局一词,那个LZ兴许还觉得自己很棒,但未来希望不被孩子埋怨。
写字和写作训练是最花时间的。如果不要求写,只求能读小说,远远不用你说的那么多时间。
那个楼里反对学中文的好几个中文都说不太利索,情有可原
这话说的精辟。
自己语文渣还不自知就算了,继续误导娃。。。
打击面好大。。目测90%以上老中英语一直停留那啥水平。
哈哈,逻辑满分。只针对我自己同意确实遗传。
90%老中的英语可能还是比90%abc的中文强多了
我同意你。 我还同意上面自省的帖子,家长比孩子更有理由加强语言学习,更直接影响事业家庭前途。
英语如果不能用于考大学换大包裹,估计家长的英语还不如孩子的二外西班牙语这些。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事儿是天赋。我爹妈都是特别特别会说话/写文章/会交流的人。他们俩根本没推我中文学习,actually没推我任何东西,我还是发现我很会交流,写东西。
印度官方语言是英文。对他们来说是从小就用到大的。他们和华人不是一个体系的,对西方人来说,印度的英语更像澳大利亚,新西兰,是英文的方言。
我觉得大家没说英文不重要,而是说外语学习并不影响英文。
歇菜吧 大家是说没必要刻意不让娃爸跟小孩说中文 隔壁楼主规定,在家必须都跟小孩说英文
没觉得这样就能带来英文水平精湛
你觉得你自己从小文科擅长,是因为你爸妈在家都憋着跟你说普通话,从不跟你说方言吗
这位是我混华人以来听到的最靠谱的一句话。
不好意思我父母就说普通话,没有方言,用不着憋着。
前面都很同意你,但是最后一句的结论完全不适合隔壁楼主。她家孩子才三岁多,无论花多少精力在英文上都不可能达到精通。但是双管齐下却可以给另一门语言打下非常好的基础,因为幼儿时期学语言有优势。 其实重视英文,或者没精力推中文都很常见,大家也都理解。隔壁楼主是特意花精力把中文的渠道堵上,所以才让人想不通啊
那你就推己及人一下吗,道理还是一样的啊 这有什么难理解的
假设你是一个上海人 文学水平很高 你觉得是因为你父母在家只跟你说普通话不说上海话吗
Re.
不知道大家都爱看网络小说吗?
网络小说开始大规模流行前,写小说,基本上都是文学科班出生的”作家”在专职干。当然也挺好看的。但是单调。尤其是和现在的网络小说比。
网络小说开始大规模流行后,各种小说,各种题材,写法,简直爆炸式蓬勃生长。虽然良莠不齐,但是里面精品也很多,有深度,有内涵,文笔情节俱佳的精品,
然后我发现,很多网络作家,其实是大部分网络作家,都不是文科科班出身的,也没有受过任何正规的写作训练。专业五花八门,现实从事的工作,都和语言文学不沾半点边。譬如电力局,牙医,公务员,外贸出口,还有小学数学老师。。。。
可见即使是”作家”,这末需要文学语言功底的职业,对语言本身这个bar的要求也并没有多高。
一个好看的小说,除了语言功夫,遣词造句这些基础要求,更重要的是情节推进,想象力,逻辑结构,和生活感悟。语言仅仅是一个传达和表达的工具。
如果这些方面比较强,一个不需要语言/文学科班专业训练的人,也完全可以胜任。
你让ABC去中国生活个10年才好类比
我谈不上擅长文科,但可以说是当年理科班里文科最好的,文科班里理科最好的,其实这样可以对付很多场景了。就像你说的,再往上收益递减,在一个维度走到最高的难度大多了。这不仅是移民的比较优势,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都是这样的。现在学历史的也会跑点数据,学新闻的会做很漂亮的图表,学心理学的也会点ML。
迁移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那个楼主的娃才3岁。小孩子学习空间太大了,正是因为很多能力都是相通的,大部分人都是多管齐下广撒网,渐渐确定专攻的方向。正如科班出身的人,大都不会跟风让小娃上编程班,更不会让小娃钻研怎么用某种语言写精妙的code,数学和逻辑基础打好,到了四五年级自然直接上手。
再比如有人跟你说,想要将来球踢的好,三岁必须只能踢球,如果学游泳就会耽误踢球学精,大不了可以再做迁移,你不会觉得是来搞笑的吗?
作为一个文科和理科一样好,而且做过多年(伪)文青/文中的理科生。
我真心觉得。语言也好,写code也好,本身的都是工具。差不多就行了。大多数情况下,根本没必要精益求精,追求那个polish.
而且作为一名cs专业人员。代码写的最好的,绝对不是写的最巧妙的。
各种code里精巧的trick,再好看,再精简,再巧妙,也远赶不上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尤其是大型系统里。
这些都是”小具”,工具而已,比不上”大器”。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
智商问题就别怪我中文了。希望这句话你也听不懂。
完全同意,譬如我最喜欢科幻小说。我更在乎内容,而不是语言本身。
中国国内英文好的多得是。ABC怎么学个中文就影响母语了。
我没看隔壁楼。
学中文需要推,归根结底还是对于娃没啥“好处”。如果说中文fluent就能拿大包裹半米起跳,你看ABC会不会哭着喊着自推学中文。
我看到好几个了 怪不得没被隔壁惊到
这就是格局,一个人思维可以发散的广度和深度。
小孩子知道什么大包裹啊。全看家长怎么想。
小孩当然知道啥值钱啥是值得追逐的
只说母语,我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理科生,或许没有感受过语言的高度,但从来不觉得有语言不精受限制的瓶颈,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母语应该都是这种感觉吧,隔壁是拿学外语的感受去套用母语学习。
隔壁说的是三岁孩子。我们讨论的是要不要从小学中文。
哦。三岁学不学无所谓,因为如果不能坚持到高中,学了等于白学,可能忘一干二净。
不明白为啥还非要给老外讲个道理,觉得老外不对,非要他在家说英文呢
当然,你家愿意从小就讲英文,也没啥不对,都可以
要类比的话,应该是这个老外非要给国内热衷推英文的家长讲道理,你们不应该给孩子听任何英文故事英文儿歌啊,这样会让孩子中文没法达到精通水准啊
那是他的观点,他写出来了,他也就这么做了。老外只说中文,也没啥吧,他的孩子也不会就坏了玩儿完了啊
你觉得没道理,不同意,你们就接着教英文好了啊。如果是在国内,你会非要那个老外在家也教孩子英文儿歌吗
为啥非要说服谁
我就闲着灌两句水,没打算说服谁。你应该问那个lz长篇大论发帖是想说服谁 另外我确实也觉得你说那个老外只说中文不跟孩子说他自己的母语很奇怪,虽然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奇怪的事情就会吸引人多灌两瓢
倒装,以示强调。你还真好意思蹦哒。
隔壁楼主那个甚至都不是学不学中文的问题了。是避免让孩子接触到中文的问题。如果嫁了老美,一家子家里都讲英文,这也很可以理解。但是嫁了国内来的留学生,还夫妻两人都必须跟孩子说英文。。。。
我也是灌水,就是下午被骂了,哈哈
你这个例子不对,是一个老外娶了同国家的老外。隔壁楼主如果真的嫁了不会说中文的老公,所以夫妻两都跟娃讲英文,生活方便顺其自然嘛,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而她家是take extra effort,明明夫妻两都讲中文的,强行在家里要跟孩子讲英文。。。
假设就是两个abc,都回了中国。虽然一个人的中文好,一个人中文很差,人家都就决定让孩子好好说中文,在家努力说中文。也没啥啊。
同理,两个外国人,人家就觉得想在中国好好生活,在家就说中文。是有点奇怪,但也没啥大不了的吧
这俩老外自己怎么过没人管呀,但是你公共论坛发帖,引起争议和讨论,也没啥大不了的吧。
不觉得正常。 中文好的给孩子说中文,中文不好的老外给孩子说自己母语。这才是正常而自然的现象。
哪里有中文不好的老外,因为人在中国,就exclusive的只能给孩子用中文交流的?
不努力教孩子中文 vs 努力不教孩子中文 的区别。 前者ok, 后者就是大家争论的原因。
隔壁是三岁推精准英文,杜绝中文,原因是影响英文学习,而推精准英文的原因是基于隔壁楼主职场经验,英文表达不精准影响职业道路,对于推什么、不推什么,个人选择我不质疑,我质疑的是隔壁楼主或者支持的人觉得不推精准英文会让ABC因语言存在职业瓶颈,所以在隔壁楼讨论了几句,包括此楼首楼也是这个意思,就是母语环境、小时候没有精准学习,长大会因母语有职业瓶颈问题吗?
隔壁楼主这种人纯属有病。 我孩子的英文全年级拔尖,但是我们在家对话全中文,每天陪她学十五分钟中文,她中文说得也和母语一样,也没见影响英语啊。 她那么在乎英文,就不怕他们夫妻把英文那口音传承给孩子吗?我们这里一个印二代实习生,本地出生长大,但是一口英语却带了些咖喱味,很多人都以为她是大了后过来的。
楼主可能自己吃了太多英文不好的亏,所以不想让小孩子走同样的路,小孩如果上daycare时候不会讲英文,幼儿园里估计还是要吃点亏的。中文作为第二语言,也说的通。我倒是觉得ABC如果不会中文也没啥。 我同事的ABC里面,愿意讲中文的几乎没有,他们小时候都是上中文学校的,因为别的小孩都出去玩,只有自已上学,都觉得很头痛,而且那点中文也都还给老师了。
”推什么需要看家庭的情况和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有推数学的,有推乐器的,有推体育的,有推中文的,而我现下选择推的投入的是英文,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让孩子学中文或者不鼓励他学中文,也并不代表我将来不会投入在中文上。我跟我先生用中文对话从来不躲着孩子,他有时候问起的时候我们也会教他,家里吃的大多是中餐,看到书店图书馆里的中英对照的绘本也会带回家,只能说我没有额外花精力,像在教英文上教孩子中文。”
上面是楼主的原话
现在很多地方有课后班的中文课,不占用周末时间,而且可以天天上,效果可能更好。
额外花点时间学中文也并非华人特有,我儿子的犹太同学从小每周也是固定一天在课后去犹太学校学Hebrew。
这是一代移民吧?我看国内并不是这样啊,我本科读文科的同学大部分都没转行理工。有些人确实做的跟本专业没啥关系,但是绝对不是搞什么数据。 没有数据不好的意思,我自己也搞数据。但我那些当记者当小公务员的朋友,我不觉得搞数据对他们来说更好。 对于native speaker来说真没必要拿我们一代的经验往他们身上套。我们完全是不一样的。即使学理工赚的钱多又怎么样呢?还是要看孩子喜欢什么。
汉语可以精准,但是在美国没有那个环境而已。
犹太人主要是宗教或者社群归属感去犹太学校。绝大多数犹太人的希伯来语都是比较弱的外语水平而已。跟华人家庭的中文要求差了很远了。
语言可以推,思维基本上她只能重新投胎了。
作为拿文科混饭吃的,非常同意你的观点,语言太重要了,不谈对成年人的工作的重要性因为话题太大,只说对孩子的重要性,社交,学习,性格的养成等等的impact,我个人认为是重中之重。
没有仔细看那个LZ写的,大概她的意思是希望孩子的dominant language / first language是英语,i.e., 环境语言,她可能发挥太多了造成歧义:)
阿拉伯數字是印度人發明的 亞洲佛教世界 悟空本領在高 也要陪三藏去天竺取經 它們祖先有混血歐洲人
”那么来说说我个人对英文和中文的标准,它们主要建立与我在职场十多年的经历。论英语的话,口音其实并不是太重要,文化典故和词汇量是基本的门槛,不准备做文字工作者的也没必要追求极致,在生活中更实用的是情绪和语气的表达以及逻辑和词汇的组织。所谓的高情商和领导能力大多数时候也是靠语言去体现。在商业领域,同一件事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目的用什么样的口气去说都是需要琢磨的。在科研领域,好的想法需要好的陈述才能拿到资金去实践去获得关注。在法律行业那更是不用说,用词和造句稍不谨慎就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漏洞和损失。不管在什么行业,能做到管理层的人大多数都是沟通能力非常强的人。论中文的话,我觉的能够日常交流听得懂大多数成语就够了,没必要以职场的英语标准去要求,除非指望着将来去中国工作并且做出一番作为。”
这个也是楼主的原话,她强调的是沟通。语言是沟通的一部分。相当于中文力要学会应酬,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用什么词
我说的是美国啊,而且隔壁楼主下那么功夫肯定不是为了让孩子喜欢什么干什么。
本来做图表比较出名的是economist, wsj这种财经杂志,现在最牛的是NYtimes了。十多年前,我在网上自学scraping数据时,follow的是Northwestern新闻学院的一个培训资料,是给记者的在职培训,记得用的例子是白宫发言网站。
我来华人十几年了,从来没人说看不懂我写的东西。这个帖子炸出几个智商有问题的,悄悄的吧,别丢人了。
犹太人是有宗教打底的,他们如果要读希伯来的圣经,是要懂Hebrew的,但是都是会读不会说不会写。而且因为要去教堂,有生活基础,中文是除了跟父母说话,生活中基本上没有任何情景要用到的,连ABC之间都是用英文的。我能理解第一代移民,总是不希望小孩和自己文化上的差异。
语言如果不用,基本上相当于没有学。中文还要难一些,因为使用方块字的,其他语言都是用字母,只要学会字母,基本上能说就能读,中文不记住1000个汉字基本上不会读的。小孩小还能push,长大了基本上没法push,除非能喜欢读中文小说,看中文电视。 我见到的ABK的韩语比ABC的中文好太多。
那这个英语程度也是够差的,说明孩子学不好外语也是遗传
感觉是楼主说母语会造成职业瓶颈引起了不必要的焦虑
同意语言学习在于应用。犹太娃学希伯来语只读不写不说,中国娃学中文只说不读不写,貌似半斤八两。家长推得都挺累 :)
那是假設當地人學校老師的英文都比他們兩夫妻差 所以必須自己加強 是加強甚麼? 會話還是文學巨作 小學幼兒園的英語會話日常生活所需量 還需要到父母加強? 除非對未來有更大的目標 就像你在非英語母語國家 未來很快要去英語母語國家生活 在家就跟小孩講英文才能提早適應趕得上 在英母語國家不是自然而然中小學教育學習就可了嗎 況且中文真的難英文很多 尤其是讀寫 小孩在哪裡自然就會有那種英文環境了 除非是怕英文也學不好 中文也不佳 因為無一精通 邏輯思想深度不夠 學哪種學多久都一樣
我同事有个犹太人,他把小孩都是送到犹太人的教会学校,小孩上大学都是去以色列先上一二年,然后再转回美国来,中国爸妈会把小孩送到全中文的学校,回国上一年大学吗?犹太人还有宗教打底的。
能看电视剧,能看中文小说就是能用的语言水平。如果达不到这个水平,基本上就是白学。
我举国内的例子是因为他们都是native speaker而已。在我看来二代的环境跟他们的可比性比跟我们一代的可比性高得多。
哦 理解了,不是中文不行,是智商不行。怪不得写得不知所云
犹太人很多妈妈生孩子早,家里有姐妹帮衬,回美国再找个工作也有犹太网络。 国女gap 两三年找工作你给介绍不?不介绍就少说风凉话。
娃的好朋友家里是以色列来的,平时在家说希伯来语,但是据说并不会读写。
中文不识字最大的问题是同音字太多,光听说容易产生歧义,也就是小娃闹出的笑话。韩语其实有同样的问题,近代创造的“拼音”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很多场合还需要借用汉字。中文也不是没有创造拼音,但是纯看字母需要自己解构的信息太多,会累死。
中国人很快就可以达到犹太人的高度了。等公司背后都是中国的钱统治了职场的时候,就是中文厉害的时候了。
其实她说的没错,虽然3岁孩子说职场太远,BUT孩子的世界未必就比职场好混,而且小孩子的心理还不强大,所以其实对孩子的影响比成年人更大。(那个LZ自己经历过这个阶段的,所以我完全理解)另外,语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门课而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我想众多反对意见和那个LZ讨论的并不是同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