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海东青图》里,藏着北宋灭亡的秘密...

n
neweggo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宋徽宗 海冬青图 立轴 
就是这幅画......
01
元符三年(1100)正月,年仅25岁的哲宗驾崩了。 走的太匆忙了,没能留下个子嗣。 让谁来掌管这个帝国?
向太后(神宗的皇后)想让哲宗的二弟端王赵佶来当皇上。 宰相章惇不同意,理由:端王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章惇说端王“轻佻”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爹神宗本来是打算把赵佶培养成艺术家的。 赵佶也确实没辜负他爹的期望,在艺术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造诣。 妥妥就是个大顽主。 然而命运的手把他推上了帝国当家人的这个位置。
徽宗对于权术,政治没有太大兴趣。 这对于一个领导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事。 很快,他身边就出现了一大批整天揣摩他心思的坏货。 比如,蔡京就用书法作为敲门砖深得徽宗的喜爱,一路做到了左相。

02
再比如,一个叫粱子美的...... 粱子美是徽宗即位后从广西调到河北路去当了一把手。 粱子美对徽宗还是很感激的。 自己可以为老板做点什么呢? 文字方面肯定不行,也没那个细胞。 所以粱子美开始从花花草草石头疙瘩里扒拉,你别说,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宝贝——北珠。 北珠是东北的一种野生珍珠。 个头大,色泽鲜艳,品相极佳。 这要拿去送给老板,自己的前途那不是一片锦绣? 粱子美也真是下血本,一次就出手三百万两,在宋辽边境采购了一大堆献给徽宗。 当然,这花出去的钱绝不可能是粱子美自己腰包里的。 但是贪玩儿的徽宗可不管你是花的谁的钱,把个粱子美夸的两眼都直冒火星子。 粱子美自然也是平步青云一路亨通。

03
粱子美的成功刺激了其他同事:他粱子美能买来的我为啥不能去买? 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找辽国人做生意,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买北珠献给皇上。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辽国人从来没想过这玩意儿会一下子爆火,库存明显不足啊。 怎么办? 赶紧组织人去捞。 但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北珠的捕捞季节一般都是在农历十月。 一般到了这会儿,东北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很多河面甚至已经结冰,不得不砸开冰面然后潜水下去捞。 而且,打捞上的河蚌也不会都有珍珠。 就算有,也并不一定是符合标准—— 毕竟这是送给大宋皇帝的,你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啊。
想找到一个达标的北珠,不容易! 这效率是不是耽误辽国的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 经过长时间研究,辽国人发现了一个比人工快得多的办法......
天鹅! 辽国人发现,天鹅特别喜欢吃河蚌。 珍珠消化不了,就存在天鹅的嗉子里,吐也吐不出来,拉也拉不出去。 杀鹅取珠。 但常规的抓捕手段,像什么拉网,射箭之类的,对于特别机警的天鹅来说,似乎没有什么用。 别担心,人总是能在各种困难中找到解决办法。 辽国人又经过了再三考察,发现了天鹅的对手:海东青。 海东青,生活在东北深山老林中一种极其凶猛的鹰隼。 最擅长的就是捕捉鸟类,最喜欢的就是天鹅。 驯养海东青,让它去抓天鹅。

04
海东青就是女真人最好的帮手。 那时候,只有女真人能抓到海东青,也只有女真人会驯养。 女真人是契丹人的蕃属,什么事儿都要听辽国的。 让你逮两只鸟贡献过来,你不会不乐意吧? 女真人:驯海东青再费事,也不能驳了大哥的面子嘛。 但是慢慢的,女真人就受不了了。 因为辽国急需拿北珠和北宋做生意换银子,所以每年都会派出大量“银牌使者”,专门来催收海东青。 往往文件上写的是十只,但银牌使者要二十只,多收的当然是自己拿去发财了。 要真是就多要几只鸟,估计女真人也就咬着牙认了。 可气的是这些银牌使者,看上哪个妹子,就要人家来服务。 这就忍无可忍了,钢刀一闪,把银牌使者宰了。 大辽大怒,准备出兵。
无路可走之下,1114年,女真人在阿骨打率领下,聚集二千多人,在吉林扶余举起反抗旗帜。 第二年建立金国。 十一年后,在草原大漠雄霸百余年的辽国,被女真人灭了。 辽国覆灭的第二年,女真人骑着马挥着刀冲到了开封城下。 这一年正是北宋的靖康元年......

05
来简单梳理一下:
粱子美为了讨好宋徽宗贡献北珠→辽国人捕捞河蚌→为了提高效率抓天鹅→为了抓天鹅让女真人献海东青→辽国催收人员惹毛阿骨打→阿骨打起兵造反→辽、北宋亡
一切源于一个人的贪婪......
H
Havealook
偶然下的必然,或早或晚都会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