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委的角度,说说音乐比赛那些事 (8/11 更新:现场赛,网赛,zoom 赛注意事项))

L
LilyNYC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疫情以来,在朋友的邀请下评过一些音乐网赛。很惊讶的发现,很多时候网赛的竞争强度甚至比现场赛还来得激烈- 因为你是在跟全世界竞争,尤其是跟中国孩子竞争!有很多心得感想,想跟大家分享。
首先要感叹一句,国内的音乐环境真是太太太卷了。中国琴童,尤其在中学以下的孩童组,技术可说是远远超过美国本土琴童。看得出他们每天应该花了不下三四个钟头练习,才能有这番功力。另一方面,欧洲的琴童,走的是培养音乐性的路线,越大的孩子越突出。(俄罗斯不在此类。他们的琴童从小到大都很优秀,技术跟音乐性两头抓 😄)
所以这里要敲黑板提醒父母!!!想要孩子得奖的话,1.有当地现场的比赛,尽量参加现场。2.欧洲的比赛,随便参加 3. 网赛如果有中文版面,尽量避免。不是说这样的比赛不好,正相反,这样的比赛得奖的孩子都特别优秀,但竞争确实非常激烈。好处是让孩子知道天外有天,但如果志在得奖,尽量避免。
接下来想说一些现场赛跟网赛录音或做zoom live performance (现在一些多轮的比赛很流行用这种形式)该注意的事项。 (每天只能挤出一点时间来写,请见谅。希望我能有这个毅力每天过来写日记😄 )
另外,如果想知道最近有没有适合孩子的比赛,也欢迎私信。
j
jjjiny
谢谢分享。怎么知道什么比赛有含金量呢?尤其是小学初中组
S
SBGCD
高中参加这种比赛可以写进大学申请吗
L
LilyNYC
比赛含金量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如果是走专业的,参加的比赛主要就是看主办单位,评委是谁。还要看prize 是什么。巡回演奏会,出版专辑,甚至跟经纪公司签约,这是专业选手追求的目标。 (有些人认为要有专业组织认证(例如Alink-Argerich Foundation) 的比赛才正规,这方面我不予置评,原因以后有机会再展开多说)
但是对于北美琴童来说,大部分都是为了申请大学能够加分。那么参加所谓含金量高,或者说竞争比较激烈的比赛,其实不是最重要的。粗浅的来说,应该搭配孩子的学术成绩跟其它特长,整体来看。
在娃还小的时候可以先参加一些得奖后能在大音乐厅表演的比赛。很多人说这些比赛含金量低,不需要参加,但其实这是训练孩子舞台经验非常好的方式。没有人能够保证每次上台时都能完美的演出,那么如何能在演出时有技巧的掩饰错误,如何能忘谱时神情自若从容不迫地继续演奏下去,这只能靠一次又一次在台上犯错,才能训练出来。万丈高楼平地起,这种表演经验正是为将来挑战更难的比赛最好的铺垫。
有了这样的基础,在孩子学业负担变重,练乐器的时间变少后,就要根据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其它特长来选择合适的比赛。孩子成绩好,或有其它特长,或者学业成绩不突出,甚至没有其它特长,将来在大学申请书上音乐比赛的表演经验以及得过的奖,占的分量都是不同的,必须要”因材“规划。
一并回答楼上另一个问题,如果高中才开始来得及吗?其实(非专业的)音乐比赛有个特点,越大的孩子,竞争越小,因为优秀的大孩子都比专业组去了。选择一些小众,容易得奖的比赛,也能最后在申请书上添一点光彩。
希望这些回答能帮到大家。
L
LilyNYC
*********继续说下各种不同形式的比赛该提醒孩子注意的事**********
疫情以来网赛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其中最特别的就是用视频(大部分是zoom)现场演奏的比赛方式。这种比赛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高分秘诀,就是网速还有收音设备。很多孩子花了很多时间练习,技巧音乐性。。。各方面都很好,但网速很差,麦克风品质也不好,于是在我们裁判听起来声音就是断断续续的,甚至都变声了,(像泡在水里那种咕噜咕噜的声音)分数肯定高不了。所以这里要再次敲黑板!!!参加这种比赛前,一定要先测试家里的收音效果:让孩子实地演奏,然后家长或老师在zoom里面看和听效果。愿意投资的,可以买比较好的麦克风,甚至摄影用的灯光,这些都会非常加分。
现场比赛该注意的就是另一方面了。首先父母该了解,现场比赛的紧张感是各种比赛方式中最高的,也就是说上台时最容易出错。当每个人都出错时,有时候比的就不是谁弹/拉得最好,而是谁错得少了。因此如果参加现场赛,最好不要选孩子不容易掌握的曲子,例如那种:容易忘谱,大幅度跳跃。。。吃力不讨好的曲目。(曲目的选择也是一门大学问,有机会再展开多说)
另一个大家常忽略的细节就是上台下台时的仪态。几乎每个孩子上台时都举步维艰垂头丧气,下台时则迫不及待飞也似的“逃走”,令人哭笑不得。在家其实也应该从进舞台那一刻实地演练下。步伐要轻快,头抬高,微笑有自信地眼光扫一下评委再鞠躬。演奏完最后一个音,不要急着起身。让余音飘荡空中几秒钟,再起身,以微笑接受观众的掌声,然后徐徐走下舞台。
网赛在大家的感觉中,是最没有“含金量”的。但其实参加网赛也有很多好处。跟参加现场赛不一样,录音有很多此机会,追求的是完美。于是孩子能从每一次的尝试中听出自己的不足,反复改正,直到录出最完美的版本。这种有效的“刻意练习”会让孩子飞快地进步。其次,录制完一首曲子,可以参加不止一场比赛。不可否认,音乐比赛的得分,常常取决于裁判的主观喜好。也许这个比赛的评委不喜欢的演奏方式正巧是另一个比赛评委偏好的。多参加比赛也可以让更多的裁判认识自己,为将来的比赛赢得一些印象分。
(如果想具体咨询自己孩子适合什么程度的比赛,欢迎私信)


S
Suede
非常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