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否定离开是一种选择,所有事情是因缘和合,我说的是去接受,不是控制;是向内寻找,发掘自己的潜力,而不是把期望放在别人身上。 比如有人发展出正向能量,对于其他有沉重负向情绪包袱的人来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事情,会刺痛他们的自我,就像我小时候,一旦快乐地玩耍打闹就会被责骂。 所以,一个人自己平静安宁臣服感恩,配偶有可能会被带着走,也有可能尽力反弹维持自己的负向世界观,最后结果是离婚。不管哪一种,对于我来说都是好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我是随时准备好离婚也能带着孩子过得很好,无论是感情上经济上或者育儿上。不是我对老公没感情,而是这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就算不离婚他也可能以其他方式离去。每天我感恩他在我身边,不会take it for granted;如果他离去,我也感谢他🙏
当情绪垃圾堆积到一个地步,Ta就很容易被激怒,容易指责人、看人不顺眼。
但你要问的是:为什么Ta的情绪垃圾这么多?有没有我的原因在里面?我是不是那个使Ta有这么多情绪垃圾的人?
如果是你的话,你要去学习、要去改变;如果是Ta自身的原因,作为夫妻要去帮助Ta缓解、释放这样的情绪。
——林文采亲密关系课©
摸摸MM,调整期望值,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跑步写日记跳舞聊天,情绪有出口宣泄出来,都是非常好的办法
另外,我在怂恿他换工作,远离垃圾情绪的源头才是正解啊。。。不过没人知道下一个是不是会更差
一个人努力改变自己专注在自己身上也是很快乐的事,注意力转移了自己开心很多,一个开心的人吸引力也会变强,也会旁敲侧击会影响到别人的,曲线救国
MM说得很美好,不过如果有的关系实在难以互相滋养,离开也是一个办法。据我所知心理学家曾奇峰离了婚,心理学家武志红和李雪分了手,不过他们各自现在都很幸福
原则上我们无法改变任何人,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比如被PUA了,我们也要让自己变得强大,说出对方的不对之处,无法调和的要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我觉得MM做得很好呀,向你学习 :)
我有气倒是从来不憋着,冲着不喜欢的屁股踹一脚,再把购物车清空一下
而且,有的时候把unconscious的情绪surface up是会要人命的。。。不是简简单单想改就能改的
这就回到了初衷,站在把自己立好修好的位置上顺便能曲线救国更好,如果没能,也不会被伤害很深。反之一人要站在为两个人修行的位置上,定位太高。不过如果两个人都有意愿,那确实不错,同道中人总是好的。
对,我也觉得林文采那个帮助对方释放情绪难度很大,让对方去看心理医生学习心理学会快一些,MM这个自我修行顺便曲线救国是我现在努力的方向,自我感觉挺有效果的
MM心怀感恩,会过得比较开心
哈哈,过后不后悔就挺好
美眉,给你推荐一下樊登读书,他好多教小朋友的育儿理念特别好,还有讲沟通的,夫妻关系,包括之前有美眉推荐的非暴力沟通。我没看过书,但是听书的时候他会cover到基本的要点。希望你也能喜欢
这是今早我听得。好像youtube有很多,随手一搜就有了,可以挑自己喜欢得题目先看看合不合胃口
准备也去搜索一下林文采亲密课程,谢谢推荐
好的,我也听过一些,是很不错,我觉得他挑选书的眼光很好,是应该好好听听,谢谢MM推荐
也可能是年纪大了,没精力了,发火都没精力了
关键是给人情绪垃圾的人通常不看这些
一个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不想要改变的人,是绝对不会改变的,不论旁人如何努力。所以他从来不会接收一个不想改变的病人(比如被政府强迫接受治理,或者被配偶亲人强迫去看心理医生)。因为那是绝对没用的。
所以,只有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的帮助才有用。
那么如果自己的亲人不想要帮助,不想改变的时候呢。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别被对方带着走。当被对方情绪伤害了的时候,自己好好疗伤。
其实陪伴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陪伴一个情绪有问题的人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尤其是情绪有问题的人自己本身是根本意识不到,愿意陪伴他的人是付出了多少。那种被伤害了,却要自己消化,明知道对方是刺猬,也想要拥抱的心情,当事人很多时候一无所知。他们甚至还觉得自己特别委屈。所以,这些人完全给不了旁人情绪上的体谅。他们也许在物质上,生活上很愿意付出,但是在情绪上不仅不付出,还会予取予求的理所当然。正因为他们不认为情绪付出是付出,所以很难珍惜。当这些人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们很难反省自己,往往认为是因为别人做了这个事情,别人让我失望了,因为别人说话惹到我了,所以我才情绪失控的。而他们认为别人应该让我情绪好起来,应该安慰我,应该哄我。我对你不好吗?你连这个都做不到?也就是平时你在情绪上忍耐多少他们都看不到,也记不住,只要哪次你没有做好,你也有了情绪,他们会抓着这个不放,然后又有了以后情绪上头的理由(也就是爱翻旧账)。
所以,有情绪垃圾的人基本都是无法move on的人。所以也一定是特别爱翻旧账的人。你要是对他们说,move on吧。他们一定有一箩筐的话等着你。告诉你你没有资格要求他们move on。他们是多么委屈,多么痛苦,都是你的错。而你这个罪魁祸首没有资格要求。
陪伴情绪有问题的人很大概率是fruitless effort。非常悲剧的是,也许当那个陪伴的人离开人世才会让被陪伴的人意识到自己那么多年得到了什么,对方付出了什么。
如果是夫妻,那么大多数人在现代法律下可以选择离开。但如果是亲情,对于重感情,重家庭的中国人来说,很难离开,让对方自生自灭。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照顾好自己。尽量让陪伴舒服一点。
谢谢MM写了这么多有用的信息分享。我也是在我妈妈情绪垃圾里长大的。小时候也很不理解,有很多的怨怼,现在长大了才知道我妈妈是情绪生病了,无法控制处理自己的情绪。早一点看心理医生会好很多,可惜那时候没有心理医生。我小时候花很多时间在外面玩耍,跟各种人聊天,打乒乓球,看人踢足球,和人看电影,情绪发泄的出口比较多,另外我妈平静下来以后我也敢于和我妈指出她情绪管理不对的地方,也许对她学习控制不一定管用,但是我自己说出了心里的郁结会好受很多,我指出以后我妈自己有时候也知道不对,会有一段时间对我特别好。
沟通是双方的,一个人可以努力,但是不要抱有期待。 一个人的情绪创伤,从出生之日就开始累积发酵,绝对不会轻易舒缓发泄。 有科学的统计,一个人需多长时间来学习和成长才能卸下情绪包袱?一般是年龄的五分之一,如果你四十岁开始探求内心,那需要八年时间来脱胎换骨。 另外我个人更喜欢看国外的原著翻译,不喜欢经过他人演绎的输出。 推荐克里斯多福.孟的《亲密关系》
扶苏展开的说明了这个问题,确实如此。 有时候看一些文学作品,其中的某个角色多年的积压结果不是造成个人陨落了就是心冷了。人其实很渺小。
扶苏美眉和花开美眉说的都很好 有时候事情无解,只能换个心态去面对
谢谢MM推荐,我去看看。不过林文采资质还是很不错的,是中国文化的背景美国萨提亚流派的心理学博士,做心理学研究很多年了,还养大了几个孩子,她有很多自己的感悟也是挺不错的
我很幸运,自己改变了以后我感觉家里人也有所变化了。当然我们在困难的时候做了许多事,我们养了狗,我开始学习赞美和鼓励家人的优点,我开始学习接纳自己。我觉得努力本身就很美好。
我觉得ABC应该已经internalize了父母以及美国大环境对他们的语言暴力。ABC可能还好点儿, ABK更严重,而且还特别SNOB。。。(主要是小国+穷)
我感觉两位MM的意见focus在照顾好自己,确实如此,这是第一位的,觉察自己的情绪看见自己的情绪安抚自己的情绪与自己共情
几位mm都讲得非常好👍扶苏、花开、河边,看得出都是身体力行亲身实践了的。我是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看到自己情感上的缺失,也看到父母辈的艰难,而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顾自己,也尽量陪伴孩子,打开自己的心结,原谅生命里的一切,说实话好难好难!我听经、祷告默想、画画、养猫狗,不知道能做到哪一步,修行,愿来生更好
赞MM,努力的过程本身就很美。我自己的感受是照顾好自己的第一步是觉察看见自己的情绪,接纳它,想办法释放它。照顾好自己也是看见他人情绪的第一步。虽然很难,不过慢慢学习真的让人觉得生活是有希望的
来自工作的情绪也是需要释放的,运动写日记整理找不同的人倾诉啥的,画画也非常好,想画什么画什么
说得好,可惜时常对别人不满指责别人的人一般是没有自省的能力的。
我看“我的解放日志”的女主,挺心惊的,虽然很多人都很喜欢女主。难道性格内向的人都是在不停腹诽别人吗?因为确实我们很难理解周围那些非常内向的人的想法,所以偶然看到那个电视剧,比较震惊。
可以举例子给他说会比较直观不伤自尊
对,这也是一个可能的原因,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可以降低期望值另外提升自己的能力
说得好
学印度人。人家底层情绪管理都非常好
是的。我家规定,能text/email的,绝对不说话。减少了很多无名火。
text/email 人家心无旁及不看手机怎么办? 还要打电话去提醒看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