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1楼coalpilerd的帖子 是啊,当时很多赤脚医生是城市下放的知识份子。 他们真是奉献了青春年华 现在,象二舅这样的纪录片,诋毁他们,感觉就是倒打一耙 laohua001 发表于 2022-07-29 13:41
我家小时候有本被翻烂的破书,好像叫赤脚医生手册。好处是我家人不是医生但是医药方面比较有点概念,坏处是有点自以为是。赤脚医生也是当时环境下的产物,我觉得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xwei26 发表于 2022-07-29 13:22
那是被迫奉献。若不是政策要求,谁愿意在个没水没电没网、去最近的人家也要走十里山路的破屋子里住十年啊。 赤脚医生和他们的病人同样是那个疯狂年代的受害者。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2-07-29 13:47
我爸下放时也兼任赤脚医生呢。他跟我背过赤脚医生口诀,还会一点针灸。 这段经历对他的好处就是他后来养鱼时会给鱼治病。家里的金鱼被养得又肥又大,偶尔生病他就给抗生素或者抗霉菌的药,居然都能救过来。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2-07-29 13:35
回复 13楼coalpilerd的帖子 LOL 没网都来了 不过那时真是艰苦,根本没有象样的房子 很多人不是被强迫的,是自愿,或者说是被那个时代洗脑了,上山下乡被认为是很光荣的事。 现在估计没人会被洗脑了 laohua001 发表于 2022-07-29 13:51
回复 18楼coalpilerd的帖子 那是因为毛时代结束了,邓小平时代开始了 社会主流思想变了,万元户,出国留学是社会主旋律 有的知青当然不惜和村干部睡觉拼命回城了,这叫“追赶时代的脚步” laohua001 发表于 2022-07-29 14:05
对,当时环境是,文革如火如荼,正规学校关门了,正规医生进牛棚了~~ 所以只能用这种二把刀的临时措施了,总比啥都没有强。 所以文革以后,拨乱反正,医生恢复工作了,学校恢复招生了,赤脚医生就结束历史使命了。 现在又来给赤脚医生招魂,是文革2.0真的要来了吗?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2-07-29 13:29
很多赤脚医生是被迫奉献和牺牲的,这是事实。。 但接受他们治疗的农民,则明显是受益者,而非受害者,这也是事实。。 Namama 发表于 2022-07-29 14:11
如果有被二把刀治坏了的,那就是受害者了呗。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2-07-29 14:37
我觉得赤脚医生对整个中国健康水平的提高还是很有好处,强过乡下卖跌打损伤药的 centenario 发表于 2022-07-29 14:52
赤脚医生肯定是用处很大,虽然水平不行,但无论如何总的来说是用现代医学为治疗手段,肯定利大于弊。不过中国平均寿命提高,功劳最大的白菜化的抗生素。 驫龘麤靐 发表于 2022-07-29 14:56
抗生素普及到贫困山区,那是很后面的事情了吧?? 初期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其实更取决于一些很基本的卫生措施,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的下降。。 Namama 发表于 2022-07-29 15:01
何不食肉糜? 赤脚医生制度是在社会医疗资源有限情况下的选择。当年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受到了联合国的高度赞扬。 联合国还组织了亚非拉很多国家到中国来观摩、参观学习。 另:1965年开始就提倡赤脚医生了,那时候文革还没开始呢。 SSBN826 发表于 2022-07-29 15:26
你搞错了, 维基里面赤脚医生的历史: 历史编辑 赤脚医生最早出现在大跃进时期。[1] 1965年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传达到卫生部后,卫生部党委决定大力安排城市医务工作人员下乡和培训农村医务工作人员。 “赤脚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公众报刊是1968年夏上海《文汇报》文章《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这是《文汇报》记者对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王桂珍、黄钰祥事迹的调查报告,“赤脚医生”是当地农民发明的用语。9月14日《人民日报》转载,毛泽东看后批示道:“‘赤脚医生’就是好。”到1975年底,全国赤脚医生人数达150多万。 1985年初,卫生部做出决定,停止使用赤脚医生这一称呼,原赤脚医生考核合格的将被认定为乡村医生,可以继续行医。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赤脚医生的历史由此结束。根据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以及培训考试后,以正式的名义执照开业。根据当时的报道,中国有102万乡村医生,其中近70%的人员为初、高中毕业,近10%的人员为小学毕业。 文革前的农村医疗人员,不叫“赤脚医生”。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2-07-29 15:43
中国的第一个抗生素生产车间就是汤飞凡建立的。我爸那一代的人小时候都被普及过沙眼防治的知识,也是汤飞凡的功劳。 你觉得批斗高级知识分子和医学普及不相干么?事实是一个汤飞凡抵得过一万个赤脚医生。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2-07-29 15:59
没人为批斗高级知识分子洗地,这肯定是不对的。。 但这里谈的是赤脚医生,谈的是基层农村的基本医疗体系,那能不能就事论事的只谈这个? 农村医疗和高级知识分子待遇,当然是不相干的两回事。。 60-70年代的高级知识分子被批斗也好,没被批斗也好,都不会去基层贫困山区的农村当医生。。。 反面例子其实也有,改革开放后,进行市场化改革,曾经有那么10-20年,整个农村基层医疗体系是在崩溃中的,虽然那时候城里的知识份子早就已经平反/恢复待遇了。。 所以么,就事论事就好,谈赤脚医生/农村医疗,就别乱扯其他的。。 Namama 发表于 2022-07-29 17:48
so? 你的孩子出生3个月后才去起名字,上户口,所以这前三个月这个孩子就不存在? SSBN826 发表于 2022-07-29 15:49
回复 59楼ellen_1010的帖子 伟大的人!👍 lansenlin 发表于 2022-07-29 20:37
说的就是医疗体系问题呀。高知要为医疗体系做贡献,亲自跑乡下去当医生是最没效率的做法了。像汤飞凡那样推青霉素生产,推病毒防治方法,才是高知最大化自己能力做出的贡献。没有高知们建立的药厂,没有他们普及各种知识,赤脚医生们连医疗手册和必需的药物都木有,遇到感冒就只好让病人多喝开水了。 汤飞凡要是没在五十年代被整死,中国的医疗会强大得多。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2-07-29 18:16
回复 58楼ChristinaW的帖子 那些高学历的医生大老爷们,不愿意去农村啊 难道农村就不能搞赤脚医生自救? 你有啥好主意? laohua001 发表于 2022-07-29 20:49
回复 64楼ChristinaW的帖子 你以为赤脚医生就是赤着脚大字不识的农民? 没看懂你的逻辑 laohua001 发表于 2022-07-29 20:55
回复 66楼ChristinaW的帖子 你辩才一流LOL 不过你说的也对,无论是北京还是天津的工人学生知识分子,入了农村户口就是农民 laohua001 发表于 2022-07-29 20:58
回复 68楼ChristinaW的帖子 我想表达的是,建国以后建立了很不错的农村卫生系统(比如前面有一层的爷爷), 在农村行医的,都是受过足够教育的专业人士 你是在做梦么? laohua001 发表于 2022-07-29 21:05
回复 71楼ChristinaW的帖子 你绝对是错的 很多赤脚医生都是轮训,就包括去发达城市进修的 前面我提的我妈最得意的学生是铁路工人,送去到天津上海北京进修了不知道多少次。 最后成为我们地区的妇产专家 3个月是你想象得 laohua001 发表于 2022-07-29 21:13
所以你妈说的不是赤脚医生,而是文革前的制度。 你自己可以去找一些历史书看看。 当然,文革时期,你妈妈说的那波人,和后来粗制滥造的一大波一起,都被称作了赤脚医生,但实际上不能算一回事。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2-07-29 21:15
回复 1楼laohua001的帖子 批评赤脚医生制度的都是刻舟求剑。 赤脚医生水平虽然不行,但是比不识字的农民大爷大妈还是要强。 以前农村那状况,没有赤脚医生,生病了就是等死。赤脚医生好歹 知道给你吃打虫药,会打青霉素。这个,就救了不知道多少人了。 xialaoshi 发表于 2022-07-29 21:08
回复 54楼coalpilerd的帖子 这个汤飞凡是我1楼提过的,毛和周强烈批判的老爷太太卫生部。 当时,卫生部把几乎10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而农村缺一少药。 汤飞凡这些人可不是单纯的科研人员,和美国的福熙,中国的李兰娟钟南山一样,是专业技术人员,同时掌握大量的行政资源。 你应该去看看626指示的历史。 路线之争都是你死我活 laohua001 发表于 2022-07-29 18:39
回复 73楼ChristinaW的帖子 我不用看什么历史 我妈和她学员得照片,我看过不知多少遍。 照片上都是标着赤脚医生学习班,半农半医学习班,支持农村医学班。当时赤脚医生是非常光荣得 你的意想成分太多了 laohua001 发表于 2022-07-29 21:18
汤飞凡的角色可不是Fauci和钟南山,真要比的话他其实更像Slaoui。但是他比Slaoui厉害太多了。 不过从你的回帖,我能看出二把刀赤脚医生的后代对于真正品德高尚、学术精神的专家的刻骨仇恨。也难怪中国的政治运动一向不缺乏市场。 coalpilerd 发表于 2022-07-29 21:27
回复 1楼laohua001的帖子 婴儿死亡率在建国初也只有20%吧, 50%代表一半婴儿活不过婴儿期,不可能吧 DiabloIV 发表于 2022-07-29 15:27
最简单的逻辑,如果这批人能够胜任, 为什么文革结束后,要重新考试才能继续行医呢? 如果你妈带过好多届,有的叫赤脚医生, 也许你妈三个月教出来的学生水平都不错, 但也仅仅是个例~~ 想知道历史,只通过个例是没有意义的。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2-07-29 21:31
这就好像民办教师清退似的。 后来培训出来的人多了,就能选了。 不要刻舟求剑。赤脚医生有其历史功绩,但这不代表我们现在还要实行赤脚医生制度。 现在本科生都找不到医疗职位,要硕士博士才行,这不代表60年的时候也必须要硕士博士才能治病。 xialaoshi 发表于 2022-07-29 21:40
所以,你告诉我,1979年,和1969年,人才数量上的区别在哪里? 十年文革,所有学校都停课了,你哪里有“培训出来的人多了“? 新中国农村医疗的成果,都是刘邓这些右派的功劳, 赤脚医生这种毛左政治挂帅的产物,起的只有负作用~~ 别现在舔着脸来抢功劳。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2-07-29 21:44
老兄你要去学点历史哦。谁告诉你十年文革学校都停课了? 工农兵大学生也许质量上比不上正式大学生,但是数量上并不少哦。 再说了,赤脚医生是学校培训的嘛? xialaoshi 发表于 2022-07-29 22:09
如果你觉得工农兵大学生也能叫上学, 三个月培训出来的也能叫医生的话~~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2-07-29 22:13
八几年农村医生持证上岗,本来就是在赤脚医生的大盘子里再精选哦。 冒昧问一下,您老贵庚啊?80年代或以前,有没有去华北农村之类的地方住过超过1一个月时间? xialaoshi 发表于 2022-07-29 22:26
“八几年农村医生持证上岗,本来就是在赤脚医生的大盘子里再精选哦。” 这不是更说明了赤脚医生制度的坑人么? 人还是那些人,也不是更聪明,也不是学历更高, 区别就是,文革时期只要读毛主席语录就能当医生, 文革结束后,就需要真正学医考试,而且他们也不是没有能力没有条件学。 ChristinaW 发表于 2022-07-29 22:30
她一个30多岁的人,貌似连中学都在美国读的, 她对中国的所有认知和经验都来自她自恨的64父母,从小被父母PUA,进行自恨教育。 你和她谈80年代华北农村,这不是扯么? Namama 发表于 2022-07-29 22:39
她要真是64后代的话,应该恨小邓子,而不是老毛啊。 64又不是老毛镇压的,是小邓子啊。 xialaoshi 发表于 2022-07-29 22:46
当时卫生部的老爷和现在某些人一样,要训练合格的医生比如PhD啥的。 老毛和周,非常的反对。当时,中国啥情况呢,婴儿死亡率接近50%,孕妇死亡率接近0.5%。老毛专门批了卫生部是老爷太太卫生部,看着人民去死。培养的医生只留再城市。在这个背景下我妈和她好多同学被下放了。
赤脚医生基本没有农民。因为,农民基本不识字。 主要是识字的军人,工人,和城市学生 。 我妈最得意的学生是铁路工人,女的,培训前是列车检验员,退休前已经是三甲妇产主任,本地区的大拿了。
赤脚医生培训大概是半年到2年,看学员情况。
赤脚医生主要任务是,传播基本卫生医学常识,比如不喝生水,伤口消毒啥的。 妇幼保健,这块特别重要,当时口号是人多力量大。普及疫苗。 稍微难的病,赤脚医生确实是不行。
赤脚医生的成果主要是两条: 第一是普及卫生知识,第二是人口增加
我妈是奉献的一代人,我们地区搞妇产这块的基本都是她们的徒子徒孙
我妈经常说不但自己奉献了,子女也奉献了
🔥 最新回帖
我爸爸就是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医疗事故也是频频发生。赤脚医生当然是当时的应急之举,但是不得不说还是很有创造性的举动。 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有一大批接受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对当时广大农村的百姓来说真的是救命的。赤脚医生的培训也是有标准的,跟他一起参加培训的人员,最后成为赤脚医生的可能只有一半吧。有人坚持不下来,有人是真学不会。
农村赤脚医生大都是村里读过几年书的人,脱离了体力劳动,是受益者
🛋️ 沙发板凳
基本(99%)是胡扯
足外翻,典型的小儿麻痹症
对,当时环境是,文革如火如荼,正规学校关门了,正规医生进牛棚了~~
所以只能用这种二把刀的临时措施了,总比啥都没有强。
所以文革以后,拨乱反正,医生恢复工作了,学校恢复招生了,赤脚医生就结束历史使命了。
现在又来给赤脚医生招魂,是文革2.0真的要来了吗?
二舅被人打殘后第一年可能就是翻的这本赤脚医生手册
这段经历对他的好处就是他后来养鱼时会给鱼治病。家里的金鱼被养得又肥又大,偶尔生病他就给抗生素或者抗霉菌的药,居然都能救过来。
是啊,当时很多赤脚医生是城市下放的知识份子。
他们真是奉献了青春年华
现在,象二舅这样的纪录片,诋毁他们,感觉就是倒打一耙
那是被迫奉献。若不是政策要求,谁愿意在个没水没电没网、去最近的人家也要走十里山路的破屋子里住十年啊。
赤脚医生和他们的病人同样是那个疯狂年代的受害者。
LOL 没网都来了
不过那时真是艰苦,根本没有象样的房子
很多人不是被强迫的,是自愿,或者说是被那个时代洗脑了,上山下乡被认为是很光荣的事。 现在估计没人会被洗脑了
对,就像“活着”里面一样,所有的人都是好人,造成悲惨命运的的,是这个制度。
一声长叹啊。现在西方财团控制的医疗行业,打压中医针灸,一定要患者去做CT,吃特效药。对还不发达的地区真是灾难。
拜托,那时候知青回城的名额紧俏得不行,有些女知青为了回城甚至去陪睡干部。我不能说那时候绝对没有被洗脑的,但是想回去的才是多数。不然你看现在几个下放知青还留在山里头。
说没网主要是为了表示一个跟外界消息彻底隔绝的状态。陪着我爸十年的只有一本四五百页的小说,都快被翻烂了。
那是因为毛时代结束了,邓小平时代开始了
社会主流思想变了,万元户,出国留学是社会主旋律
有的知青当然不惜和村干部睡觉拼命回城了,这叫“追赶时代的脚步”
真能胡扯,害了人家的青春,还要污蔑人家是自愿的,就跟强奸犯似的~~
文革后,拨乱反正,知青回城,已经没有能力继续让大量知识青年搬去农村居住了。。
这和学校恢复招生根本毛关系都没有。。
很多赤脚医生是被迫奉献和牺牲的,这是事实。。 但接受他们治疗的农民,则明显是受益者,而非受害者,这也是事实。。
我给你讲,是时代的大潮,每个人都是时代大潮的弄潮儿
你就给我扣帽子
如果有被二把刀治坏了的,那就是受害者了呗。
估计你说错了 我们村赤脚医生是要煮针头五分钟的 一丝不苟
是否是受害者,要看what's the alternative?
没有赤脚医生看病的结果,并不是就会有正规医生看病,而是彻底没人看病,完全自己土方子硬抗。。 这当然是比赤脚医生更加糟糕的结果
赤脚医生肯定是用处很大,虽然水平不行,但无论如何总的来说是用现代医学为治疗手段,肯定利大于弊。不过中国平均寿命提高,功劳最大的白菜化的抗生素。
抗生素普及到贫困山区,那是很后面的事情了吧??
初期人口平均寿命的提高,其实更取决于一些很基本的卫生措施,特别是新生儿死亡率的下降。。
我原来以为文革2.0和1.0是神似,现在看来不止神似,形也相似。
抗生素58年量产,然后儿童夭折率就开始暴降。我很怀疑夭折新生儿是否纳入平均寿命的统计,早期的赤脚医生在接生时,我也很怀疑是不是能比村里接生婆更靠谱。
我觉得这些人得思考一下为啥赤脚医生被农民接受相信爱戴, 而自己学了那么多知识金光灿灿的文凭病人不买账看不起。本质上还是屁股坐哪边, 为了钱去看病, 医术再高也只是歪心思害人, 被人民唾弃, 如同今天的美国医疗。
何不食肉糜?
赤脚医生制度是在社会医疗资源有限情况下的选择。当年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受到了联合国的高度赞扬。 联合国还组织了亚非拉很多国家到中国来观摩、参观学习。
另:1965年开始就提倡赤脚医生了,那时候文革还没开始呢。
婴儿死亡率在建国初也只有20%吧, 50%代表一半婴儿活不过婴儿期,不可能吧
你搞错了,
维基里面赤脚医生的历史:
历史编辑 赤脚医生最早出现在大跃进时期。[1] 1965年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传达到卫生部后,卫生部党委决定大力安排城市医务工作人员下乡和培训农村医务工作人员。 “赤脚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公众报刊是1968年夏上海《文汇报》文章《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这是《文汇报》记者对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王桂珍、黄钰祥事迹的调查报告,“赤脚医生”是当地农民发明的用语。9月14日《人民日报》转载,毛泽东看后批示道:“‘赤脚医生’就是好。”到1975年底,全国赤脚医生人数达150多万。 1985年初,卫生部做出决定,停止使用赤脚医生这一称呼,原赤脚医生考核合格的将被认定为乡村医生,可以继续行医。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赤脚医生的历史由此结束。根据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以及培训考试后,以正式的名义执照开业。根据当时的报道,中国有102万乡村医生,其中近70%的人员为初、高中毕业,近10%的人员为小学毕业。
文革前的农村医疗人员,不叫“赤脚医生”。
婴儿死亡率是计算入预期寿命的,这也是解放前所谓预期寿命才35岁的最大影响因素,虽然当时那个环境下,这种数据是如何统计的,就不好说了。。
你这数据有更详细,论年的吗? 仅仅就这数据来看,夭折率暴跌和赤脚医生在农村的普及也基本同步,所以看不出啥?或者说仅仅从数据上来看,死亡率暴跌也能解释为赤脚医生/新医疗习惯在农村普及的成就?
so?
你的孩子出生3个月后才去起名字,上户口,所以这前三个月这个孩子就不存在?
中国的第一个抗生素生产车间就是汤飞凡建立的。我爸那一代的人小时候都被普及过沙眼防治的知识,也是汤飞凡的功劳。
你觉得批斗高级知识分子和医学普及不相干么?事实是一个汤飞凡抵得过一万个赤脚医生。
有些人就是像晋惠帝一样站在边上,说: 何不食靡?
战场有种兵叫急救兵,那种治伤的手法,简直跟杀猪一样, 给你们这种贵妇看了一定皱眉, 没消毒环境手法又糙,简直是在谋杀。 但是需要啊, 非常的需要。
在当时中国环境下你想做到每个村都有人做医生 你要开多少医疗学院培养多少年? 打了几十年的战, 一穷二白,赤脚医生的积极意义只要不瞎不蠢, 都能看出来。
当然会有很多医疗事故,水平有限, 但是肯定救活了更多人
没人为批斗高级知识分子洗地,这肯定是不对的。。 但这里谈的是赤脚医生,谈的是基层农村的基本医疗体系,那能不能就事论事的只谈这个?
农村医疗和高级知识分子待遇,当然是不相干的两回事。。 60-70年代的高级知识分子被批斗也好,没被批斗也好,都不会去基层贫困山区的农村当医生。。。 反面例子其实也有,改革开放后,进行市场化改革,曾经有那么10-20年,整个农村基层医疗体系是在崩溃中的,虽然那时候城里的知识份子早就已经平反/恢复待遇了。。
所以么,就事论事就好,谈赤脚医生/农村医疗,就别乱扯其他的。。
我的老家在一个岛上, 离苏州就一小时的船可达, 现在修了跨湖的大桥。 当年冬天的时候,太湖会结冰,船就不能开, 岛上有个感冒发烧,转成肺炎就会死人, 某亲戚就这样没了。 所以有办法的人在太湖结冰前都尽量出岛住在子女家。
赤脚医生打针打坏的例子我见过。 我妈妈74年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做手术, 住了2星期的医院, 当是住院的里面有个高个子女的, 干练爽朗长得像电影里的妇女队长。 后来人家说她就是妇女队长, 家里也算有点小权的, 打针(抗生素)打得局部发炎, 最后送到这里, 挖掉一块肉, 都住了一个多月了。
说的就是医疗体系问题呀。高知要为医疗体系做贡献,亲自跑乡下去当医生是最没效率的做法了。像汤飞凡那样推青霉素生产,推病毒防治方法,才是高知最大化自己能力做出的贡献。没有高知们建立的药厂,没有他们普及各种知识,赤脚医生们连医疗手册和必需的药物都木有,遇到感冒就只好让病人多喝开水了。
汤飞凡要是没在五十年代被整死,中国的医疗会强大得多。
我妈刚好相反,自己写的申请。家里死活不同意。
所以,我妈对我有些愧疚。
我给她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这个汤飞凡是我1楼提过的,毛和周强烈批判的老爷太太卫生部。
当时,卫生部把几乎10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而农村缺一少药。
汤飞凡这些人可不是单纯的科研人员,和美国的福熙,中国的李兰娟钟南山一样,是专业技术人员,同时掌握大量的行政资源。
你应该去看看626指示的历史。
路线之争都是你死我活
作者:复兴网 来源:复兴网 2020-06-28 18:05:00
文革前的农村医疗队伍,就像楼主妈妈介绍的那样,经过两三年正规培训才上岗,差不多可以胜任简单的医疗工作了。
赤脚医生,指的是把那批医生打垮以后,那批通过阶级成分和思想觉悟筛选出来的,靠着一本《赤脚医生手册》(1969年出版),经过3个月简单培训以后就上岗的二把刀们。文革之后,这些人都需要重新考试通过后才能继续上岗,等于又回到了文革前的状态。
赤脚医生实际上是农村医疗的毒瘤,但是现在文革派当道,篡改历史,把建国后农村医疗的成果都归功于赤脚医生了。
伟大的人!👍
那些高学历的医生大老爷们,不愿意去农村啊
难道农村就不能搞赤脚医生自救?
你有啥好主意?
因为他娶了我奶奶一个农民,所以我全家都只能是农民,只有我小叔叔抵了他的职成了城里人,感觉以前是母系社会啊子女户口随母亲
别的不知道,在医生这块,我觉得老毛的政策还真是对国家有益的,包括高知下放一段。我叔叔是文革前医学院,毕业就分到海南岛某卫生院,那就是四里八乡不得了的人才了。可是他又懂多少呢?结果当时广州的大医院高级医生都搞下放,西医中医都有,他们基层医生就跟着好几个名医学本事,名医下放了一段回去了,他们就练成了当地的名医。几十年下来着实让那些地方的医疗水平提高了不少。不然那些渔民农民的,一辈子也够不到好点的医疗的。还认识一个被下放的名中医,他说对他也有点帮助,因为下去了很多药都没有,就琢磨着用当地的草药,没事就出去摘草(药)研究,一来二去也弄出几个自己很得意的方子。
你妈妈跟你讲的就是很好的办法。 不过你自己去读读历史就知道了,这不是赤脚医生(赤脚医生都是农民,你妈妈说,基本没有农民), 而是打倒以后被赤脚医生制度取代了。
你以为赤脚医生就是赤着脚大字不识的农民?
没看懂你的逻辑
你自己去看看赤脚医生的定义,必须是农村户口,就是都是农民。
你辩才一流LOL
不过你说的也对,无论是北京还是天津的工人学生知识分子,入了农村户口就是农民
我想表达的是,建国以后建立了很不错的农村卫生系统(比如前面有一层的爷爷), 在农村行医的,都是受过足够教育的专业人士, 文革开始以后,被讲究出身(贫农),只受过很短时间培训的赤脚医生制度取代, 文革结束以后,赤脚医生制度取消,原先的赤脚医生要想继续行医,必须重新学习考试。 赤脚医生制度,不但不能代表新中国的农村医疗体系,相反是搞破坏的毒瘤。
你想表达什么?
我想表达的是,建国以后建立了很不错的农村卫生系统(比如前面有一层的爷爷), 在农村行医的,都是受过足够教育的专业人士
你是在做梦么?
我妈6 几年医专毕业的,按我妈的说法放在现在助产士都不如 但是,当时30多万人的一个行政区,我妈是唯一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产科大夫。
你说在农村行医的,都是受过足够教育的专业人士?很不错的农村卫生系统?
批评赤脚医生制度的都是刻舟求剑。 赤脚医生水平虽然不行,但是比不识字的农民大爷大妈还是要强。 以前农村那状况,没有赤脚医生,生病了就是等死。赤脚医生好歹 知道给你吃打虫药,会打青霉素。这个,就救了不知道多少人了。
这就是主楼里,你妈说的情况。
“培训半年到两年”,
至于赤脚医生,一刀切三个月,多一天少一天都不行,因为是中央文件规定的。
你绝对是错的
很多赤脚医生都是轮训,就包括去发达城市进修的
前面我提的我妈最得意的学生是铁路工人,送去到天津上海北京进修了不知道多少次。 最后成为我们地区的妇产专家
3个月是你想象得
所以你妈说的不是赤脚医生,而是文革前的制度。 你自己可以去找一些历史书看看。
当然,文革时期,你妈妈说的那波人,和后来粗制滥造的一大波一起,都被称作了赤脚医生,但实际上不能算一回事。
我不用看什么历史
我妈和她学员得照片,我看过不知多少遍。 照片上都是标着赤脚医生学习班,半农半医学习班,支持农村医学班。当时赤脚医生是非常光荣得
你的意想成分太多了
我就想问一个问题,楼主妈有那么老了么? 文革里面培训赤脚医生,这年纪就已经不小了。文革前就开始培训农村医生的话,楼主的妈妈得有 快90了。
我妈6几年毕业时不到20岁
这个成语用的太准了
汤飞凡的角色可不是Fauci和钟南山,真要比的话他其实更像Slaoui。但是他比Slaoui厉害太多了。
不过从你的回帖,我能看出二把刀赤脚医生的后代对于真正品德高尚、学术精神的专家的刻骨仇恨。也难怪中国的政治运动一向不缺乏市场。
我可没有仇恨汤飞凡
我只是说人是对抗不了时代得潮流
大潮的方向是让你个人中龙凤去给农民泥腿子看病,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的去,否则就会被大潮淹没
大潮的方向是让你挣钱当万元户,你就勇敢的去赚钱,否则穷一辈子
大潮的方向是让你出国, 你不出,就会在国内卷到死
最简单的逻辑,如果这批人能够胜任, 为什么文革结束后,要重新考试才能继续行医呢? 如果你妈带过好多届,有的叫赤脚医生, 也许你妈三个月教出来的学生水平都不错, 但也仅仅是个例~~ 想知道历史,只通过个例是没有意义的。
这就扯淡得没边了。品德高尚学术精神的专家,当时的中国有没有? 当然有。但是有几个啊?一个人,再厉害,能打几根钉啊?那些缺医少药的农民,生了 病就该等死?
老实说,但凡知道80年代以前中国农村是个什么鸟样的,都说不出diss 赤脚医生的话来。 赤脚医生水平是不行,肯定有误诊的,但是只要会打青霉素,他救活的人就能比他误诊 的人多十倍。
那时的婴儿死亡率就是很高。 我妈妈是43年生的。她家11个婴儿活下来5个,然后5个里面有一个很年轻就结核性脑膜炎去世了。我爸爸是37年生的,家里也是生了11个孩子,也是活下来5个
这就好像民办教师清退似的。 后来培训出来的人多了,就能选了。 不要刻舟求剑。赤脚医生有其历史功绩,但这不代表我们现在还要实行赤脚医生制度。 现在本科生都找不到医疗职位,要硕士博士才行,这不代表60年的时候也必须要硕士博士才能治病。
80年代改革开放后,很多医生都回城市了。 即使新毕业的学生也不会去农村。农村1980-2010年真是缺医少药。
最近10年,2010后,中国培养海量的医生,包括巨量的医学博士硕士,城市饱和,容纳不了
本科硕士医生逐渐转移到城乡结合部,农村。所以农村医疗又好一些了。
但是偏远农村还是不行
所以,你告诉我,1979年,和1969年,人才数量上的区别在哪里? 十年文革,所有学校都停课了,你哪里有“培训出来的人多了“?
新中国农村医疗的成果,都是刘邓这些右派的功劳, 赤脚医生这种毛左政治挂帅的产物,起的只有负作用~~ 别现在舔着脸来抢功劳。
老兄你要去学点历史哦。谁告诉你十年文革学校都停课了? 工农兵大学生也许质量上比不上正式大学生,但是数量上并不少哦。 再说了,赤脚医生是学校培训的嘛?
如果你觉得工农兵大学生也能叫上学, 三个月培训出来的也能叫医生的话~~
八几年农村医生持证上岗,本来就是在赤脚医生的大盘子里再精选哦。
冒昧问一下,您老贵庚啊?80年代或以前,有没有去华北农村之类的地方住过超过1一个月时间?
友情提醒, 怼你的C妹, 64 后代, 在父母恨中环境中长大, 中国的一切事物都是丑恶的,一切制度都是邪恶的 她的岁数,父母即便是在坦克履带下啪啪 也不会超过35 , 然后假装懂爷爷辈的东西
我只能帮你到这了 与她辩论,纯属浪费时间, 直接怼就行
“八几年农村医生持证上岗,本来就是在赤脚医生的大盘子里再精选哦。”
这不是更说明了赤脚医生制度的坑人么? 人还是那些人,也不是更聪明,也不是学历更高, 区别就是,文革时期只要读毛主席语录就能当医生, 文革结束后,就需要真正学医考试,而且他们也不是没有能力没有条件学。
50年代农村哪有什么医院医生,那时候城里医生都不多。
这智商。 六几年的时候刚开始赤脚医生制度,培养出来的还少,因此人人上岗, 到了80年代了,赤脚医生都不知道培训出来多少了,人有富余了,因此需要再精炼选好的上岗, 这个很难理解?
楼上有人说你贵庚不到35,真的假的?要是真的,就别bb这个话题了,赤脚医生是什么你根本 就不知道,就靠google搜一点片言只语,没意思。
她一个30多岁的人,貌似连中学都在美国读的, 她对中国的所有认知和经验都来自她自恨的64父母,从小被父母PUA,进行自恨教育。
你和她谈80年代华北农村,这不是扯么?
她要真是64后代的话,应该恨小邓子,而不是老毛啊。 64又不是老毛镇压的,是小邓子啊。
从小被父母PUA进行反中自恨教育的人,你和她谈逻辑?
批评政策,不是批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