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500米以上摩天大楼在中国成“过去式”

t
tadyon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5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在中国将成过去式。中国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这也是2020年以来,中国相关部委第四次提到摩天大楼“限高”的政策。

重庆在建第一高楼——重庆陆海国际中心近日封顶,该楼高458.2米。(图片来源:中新社)
摩天大楼建设发轫于美国。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大城市,超高层住宅土地利用率高,再加之楼层高,空气质量优良,受外界干扰小,故在发展初期受到各国热捧。最近20年,在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后,中国最为瞩目的城市景观也早已变成一个接一个刷新天际线的摩天大楼。2018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100米以上摩天大楼总量最多的国家。
然而,在摩天大楼“野蛮生长”过程中,一些地方或企业逐渐忽视其实际用途,更多的是为搞“面子工程”,跟其他城市或企业进行攀比。而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楼市逐渐降温,房企资金趋紧,摩天大楼烂尾项目随处可见。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数据库显示,截至2020年9月中国共有“未完成”和“暂停施工”的摩天大楼81幢,共有66幢楼“烂尾”。这不仅浪费土地资源,更影响城市景观。或许正因为如此,在官方叫停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后,互联网上不少网民纷纷叫好,“早该如此了,遍地地标,相当于没有地标”。
其实,除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味”外,摩天大楼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摩天大楼因为自身体型巨大、功能庞杂、容纳人口多,在内部安全、风向、烟囱等方面要求比一般高层严格,建筑越是向高处发展,技术难度越大,维护保养成本越高。而摩天大楼聚集了大量的人流车流,往往会给城市“添堵”。
此外,建筑行业是中国的“碳排放大户”,来自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中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6%。修建摩天大楼也与实现“双碳”目标背道而驰。有研究显示,一栋摩天大楼每平方米年耗电量高达139度,能耗远高于其他建筑,因此被称为“电老虎”。
此次官方叫停500米以上摩天大楼建设,有望让城市和个体的高空崇拜逐渐降温。这不仅意味着一种以彰显财富为出发点,以庞大资本为表征的高密度城市建设模式的终结,还意味着城市外在的“高大上”,在未来将让位于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毕竟,无论是低矮的小楼还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其首要属性是满足人的居住要求,这也是其得以存在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