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美国名校毕业,如今却在地产行业排队等“死”

o
octav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作者:又又
作为一名屡屡因“暴雷”“裁员”上热搜的地产行业从业人员,今天是我犹豫要不要辞职、要不要转行的第78天。 我目前就职于一家国内头部的地产民企,在疫情和政策的双重压力下,现在的房地产不再是几年前的光鲜行业。在我们公司,高管们的工资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打折,原有的员工福利一减再减。就在上个月,公司通知我们公积金的基数也要下调。  大家拿着更少的工资,却纷纷使出了各种招数证明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生怕下一个被毕业的就是自己。 
分析报告从原始的ppt图表,逐渐演变成了更有“逻辑”和“层次感”的瀑布图、甘特图和思维导图。原本一页能说明白的事情,也硬要多增加几个分析维度来证明逻辑的严谨。  各类专项会上大家也心照不宣地烘托出热烈的讨论氛围,偶尔也会就一些细节争论个面红耳赤,但这些项目也会在几周后消失在我们的周报里,不了了之。 
在一轮接着一轮的人员优化和离职交接中,每个人都承担着原来几倍的工作量,配合着上述表演,我们在这个频繁暴雷看起来摇摇欲坠行业里,竟然也开始了996的工作模式。我的社交媒体APP主页上总是能跳出标题为《适合地产人转行的N个方向》的笔记——算法已经对我的想法了如指掌。  我经常担心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下一轮毕业名单上,就现在的市场环境,我的离职补偿金撑不到我顺利找到下一份工作。但我也经常会在无休止的讨论会上、ppt改了一轮又一轮的时候产生了不如辞职一了百了的想法。最近一年多我在工作上积累的能力,很难说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什么明显成长意义。

六年前的我,可不是这样的。2016年我拿着美国TOP20大学的毕业证书,进入到了顶尖的地产咨询公司工作。  当时的我经常一只手拿着咖啡续命另一只手挽着电脑包,挂着耳机中英夹杂的打着电话会,蹬着高跟鞋穿着小套装在CBD高档写字楼里匆匆穿过——俨然一个海龟国贸精英的模样。  2016年已经是房地产行业的成熟期,各类房企也纷纷推出了管培生计划,为公司发展培养人才蓄力。当时我的同事们大多也有着光鲜的履历,做着这份看起来体面又前途无限的工作。
在我刚进公司时,坐在我背后比我早几年进公司的小伙伴,已经可以凭自己的积蓄张罗着回老家买下属于自己的第一套小房子。比我大个五六岁的项目经理,正在满北京的看房,想为女儿置换一套更大的学区房。  虽然2016年已经出现增速放缓、客户基数下滑这类指标,预示着地产行业成熟期的尾声已经到来,但当时这些指标对于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些指标多次被我亲手敲进我的分析报告里,陌生是因为这些数字好像跟我的实际生活又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同时2016年也是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发展特色小镇的时候。作为地产分析师,我也质疑过上百个“特色”小镇的产业基础是不是足够支撑起一个小镇。当我去问我的项目经理的时候,他非常隐晦地告诉我“我们做的报告和实际项目落地结果是两回事”。当时的我以为他指的是项目落地过程很漫长,但现在看来这些项目不过是在“特色”的加持下,拿着各种城投公司的钱,开始套上一层又一层的金融外壳。所以作为一个地产小白,我的质疑并不会直接影响我的项目经理和甲方对一个项目对判断,重要的是这些项目最后能翘起金融杠杆,把雪球滚起来。  2019年,我从分析师做到了项目经理,开始带团队做一些基础类型的项目。这时候对我来说工作中最难的不是写报告而是与甲方追款。好多项目是在甲方没付首笔款的情况下我们着手开始工作,也有一些项目甚至是我们都做完了也没从甲方那收到一分钱。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已经是地产公司现金流紧张的一个预警了。但当时我不光没觉得这非常不合理,我甚至“被卖了还在帮人数钱”,跳槽去了甲方。  在我做分析师的三年里,我的项目经理和同时期进公司的小伙伴陆陆续续的去了甲方。在乙方留下来的理由也大多是更喜欢外企的氛围、担心甲方的职场环境复杂,这些理由言辞间流露出追求“安稳”的姿态与我的野心并不一致:我想要更进一步的职业发展。所以从乙方换到甲方工作,我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仿佛是一条被“走得多了”的默认路径,自然也就没什么可多考虑的。
我没有考虑到的是,同一行业不同周期,个体命运差异极大:别人前几年按照这条路径获得的发展和财富,晚了几年入局的我凭着同样的背景、技能和努力,并不一定也能获得。 2019年中,我进入到了我现在的公司,那时候正是公司业务发展的快速阶段。很难界定当时到底是和新公司的蜜月期,还是整个公司的氛围确实比较积极,刚入职的那段时间我的确是沉浸在工作中的。 
然而,刚刚跳到甲方半年,到了2020年初,疫情爆发就像卡住了我们的脖子,所有的项目全部暂停,那么我们干什么呢?我们开始了一轮接着一轮的PPT竞赛。 我相信初衷一定是好的——在疫情期间休兵养息,以便业务恢复后我们能立刻反应。可是逐渐的,大家为了赢得这场PPT竞赛,开始了无实物表演:假设条件越来越多,分析的颗粒度也越来越细,一些竞赛作品最后甚至呈现出了一种诡异的玄学氛围。好在,疫情在几个月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我们的项目也陆续恢复销售。
然而,2020年8月对房地产公司管理的“三条红线”机制又来了。
简单的说,“三条红线”让各大房企从高负债式扩张回归理性发展。一方面,房企之前轻松愉快能拿到的融资现在拿不到了。另一方面,疫情后大家连在淘宝上的消费都变得谨慎了,何况是买房子这种要还一辈子贷款的大消费呢。结果就是,房企们纷纷表示转不动了,钱还不上了。  2020年最先开始暴雷的还是中小型房企,作为头部房企员工,我们觉得暴雷、裁员这种词离我们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毕竟瘦死骆驼比马大。  到了2021年,暴雷的地产公司名称已经变成了恒大、融创这种非地产行业人也耳熟能详的名字。我司在此期间也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人员优化,大家开始慌了。  先被优化的同事签了离职单,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赔偿金拿到手,惶惶惴惴地开始找工作。还留下的同事开始在公司怒卷、狂刷存在感,证明自己是难以替代的。 
面对未来的不安全感,我一方面也进行了消费降级。原来的医美、美容、美甲、睫毛这种让我看起来精致但费钱的项目预算一律砍掉,手里续命的咖啡也从grey box类的精品咖啡,降级为瑞幸,最后降级到三四块钱一包的挂耳和冻干粉。  另一方面我也在想,三十多岁了,工作了六年,还要换个行业再来吗?都说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前五年非常重要,明明我拿着光鲜的履历,工作也很努力,怎么就把自己一步一步搞到了这个排队等死的局面,这中间我选错了吗?
首先,在我16年毕业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现在看起来依旧是个正确的选择。我之所以选择房地产咨询是因为地产是当时快速发展的行业,咨询又能全方面培养我的分析判断能力、建立起基本的逻辑架构、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我的第一份工作为我提供了一个专业化很高的环境。作为职场新人,前三年的工作经验给我打下了很好的“职业经理人”基础,包括工作技能方面的硬实力和职场沟通的软实力。 
其次,站在19年底换工作的节点,我其实是可以更谨慎选择的。毕竟地产咨询可以走地产和咨询两个路径。根据当时的房地产行业宏观数据,我本应发现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到了行业成熟期的尾声,再结合我在乙方做项目经理追款的艰难经历,我理应判断到那个时候跳槽到甲方不是我的最优选项。  这几个月北京的居家隔离让我有机会静下心来读书,我翻了到复旦大学兰小欢老师的《置身事内》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我国政府组织形式与经济运作的通识读本,我所在的地产行业作为过去很长时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在其中得到了深入的分析。阅读过程中,我对那些之前出现在我报告里、让我感到熟悉又陌生对经济指标和宏观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
举个例子,从1981年开始,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2017年,这个“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之一,就在房子上。简单粗暴地理解,由于“房子”这一项固定资产,占了国民资产的70%左右,房价的变动就会进一步拉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所以国家就要限制房价。限制房价,自然就要限制房企的发展,所以才有了“三条红线”政策。 原本高周转的房企一边受制于三条红线,没办法向金融机构借钱维持周转,另一边呢又赶上了疫情房子卖不动没有现金流流入。就算是有钱拿地,由于房价受到了限制又算不回来账。以上三环,环环相扣,又环环没的解。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从最前端的研策、到设计建设、再到营销各个环节的人员都要优化了。
如果我在2017年已经意识到“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性,那么自然就不会在2019年走上了大家的“默认路径”跳槽到房企。引用《置身事内》这本书最能点醒我的一句话“在我国的环境中,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当然没有人具备上帝视角,我也不能穿越回2019年摁住那个要跳槽的自己,告诉她三年后的你会面对全方位的消费降级和沉浸式的职业发展不安全感。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在职业发展的第二个五年,不要再踩了前五年同样的坑,把35岁的自己推进上有老下有小,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深坑。 我试着和自己做了一次对话,对过去和现在的行业和自己进行了复盘。刚刚30出头的我毕竟年轻,试错成本没有那么高,那些踩过的坑,你盘了它,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从“留在地产行业”和“转行”两个方向分析了行业和自己的状况:
第一,如果留在地产行业,我要再次警惕“默认路径”。民企地产公司纷纷暴雷的这两年,大多数房地产人在跳槽的时候会考虑去国企央企谋求一个铁饭碗。然而就在今年五月,甚至某大国企地产商也传出了展期的消息。所以在面临跳槽这种重大决策时,我决定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多去研究公司业务逻辑、多打听一些公司的内部消息,做出自己的判断。地产行业处在行业调整的下行阶段,但不意味着整个行业的崩塌。所以如果还想继续在地产行业发展,应该找到个人的“地产+”。这个“+”可能是地产上的健康、科技、物流等附属产业,也可能是地产里面的类似设计、建设等细分专业领域。 
第二,我其实半年前就开始无意识地寻找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了,甚至还总撺掇周围小伙伴们开始把感兴趣的副业先搞起来,更多的去展示个人的多面性。带着这种意识,我搜寻到很多有趣的案例,比如一些程序员下班后变成带着小学生练体育的“跳绳教练”。虽然这几年经济发展方向是求稳,在这段时间内多在可行范围内尝试,相当于拿着地图试错,找到自己行和不行的方方面面。只要先折腾起来,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多种可能性,和足以改变人生的机会。这不,连我一个地产ppt女工都开始尝试着码字了。 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也是我对自己近期惴惴不安心态的调整过程。写完了看看,好像情况也没那么差,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了也不是难以接受的。二季度和三季度依然会有很多房企暴雷,可能我和我的同事们也会在这段时间“毕业”,但我觉得至少有了准备,面对这些负面消息心态大概会平和很多吧。
c
computer101
教培行业比地产惨多了……
c
cxying
转行吧
l
leorio
19年从咨询公司转行到地产公司? 相当于49年参加国民党啊……
N
NataliePortman
真矫情,不如转行去学生物吧
E
EEswine
回复 1楼octavy的帖子
本科毕业6年,这么小,完全可以转行或者嫁人呀
f
fitfitfit
能不能再跳回咨询?
p
phlin
回复 1楼octavy的帖子
2016年海歸啊 肯定沒上mitbbs
p
phlin
回复 1楼octavy的帖子
本科毕业6年,这么小,完全可以转行或者嫁人呀
EEswine 发表于 2022-07-24 22:46

那應該去某個已經收起來的網站招親
大队书记
看来地产行业是不行了, 一句话说清楚的写了几千字,时间太多了
C
Cybercat
回复 1楼octavy的帖子
本科毕业6年,这么小,完全可以转行或者嫁人呀
EEswine 发表于 2022-07-24 22:46

后文说30+, 那应该是国外留学弄了个硕士后回去的。
h
hshshshs
哪个头部民营地产,恒大,富力,绿城?赶紧跳到地产国企去,这一波能活下来的就是将来的老大。
S
Silverwing
作者:又又
作为一名屡屡因“暴雷”“裁员”上热搜的地产行业从业人员,今天是我犹豫要不要辞职、要不要转行的第78天。 我目前就职于一家国内头部的地产民企,在疫情和政策的双重压力下,现在的房地产不再是几年前的光鲜行业。在我们公司,高管们的工资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打折,原有的员工福利一减再减。就在上个月,公司通知我们公积金的基数也要下调。  大家拿着更少的工资,却纷纷使出了各种招数证明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生怕下一个被毕业的就是自己。 
分析报告从原始的ppt图表,逐渐演变成了更有“逻辑”和“层次感”的瀑布图、甘特图和思维导图。原本一页能说明白的事情,也硬要多增加几个分析维度来证明逻辑的严谨。  各类专项会上大家也心照不宣地烘托出热烈的讨论氛围,偶尔也会就一些细节争论个面红耳赤,但这些项目也会在几周后消失在我们的周报里,不了了之。 
在一轮接着一轮的人员优化和离职交接中,每个人都承担着原来几倍的工作量,配合着上述表演,我们在这个频繁暴雷看起来摇摇欲坠行业里,竟然也开始了996的工作模式。我的社交媒体APP主页上总是能跳出标题为《适合地产人转行的N个方向》的笔记——算法已经对我的想法了如指掌。  我经常担心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下一轮毕业名单上,就现在的市场环境,我的离职补偿金撑不到我顺利找到下一份工作。但我也经常会在无休止的讨论会上、ppt改了一轮又一轮的时候产生了不如辞职一了百了的想法。最近一年多我在工作上积累的能力,很难说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什么明显成长意义。

六年前的我,可不是这样的。2016年我拿着美国TOP20大学的毕业证书,进入到了顶尖的地产咨询公司工作。  当时的我经常一只手拿着咖啡续命另一只手挽着电脑包,挂着耳机中英夹杂的打着电话会,蹬着高跟鞋穿着小套装在CBD高档写字楼里匆匆穿过——俨然一个海龟国贸精英的模样。  2016年已经是房地产行业的成熟期,各类房企也纷纷推出了管培生计划,为公司发展培养人才蓄力。当时我的同事们大多也有着光鲜的履历,做着这份看起来体面又前途无限的工作。
在我刚进公司时,坐在我背后比我早几年进公司的小伙伴,已经可以凭自己的积蓄张罗着回老家买下属于自己的第一套小房子。比我大个五六岁的项目经理,正在满北京的看房,想为女儿置换一套更大的学区房。  虽然2016年已经出现增速放缓、客户基数下滑这类指标,预示着地产行业成熟期的尾声已经到来,但当时这些指标对于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些指标多次被我亲手敲进我的分析报告里,陌生是因为这些数字好像跟我的实际生活又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同时2016年也是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发展特色小镇的时候。作为地产分析师,我也质疑过上百个“特色”小镇的产业基础是不是足够支撑起一个小镇。当我去问我的项目经理的时候,他非常隐晦地告诉我“我们做的报告和实际项目落地结果是两回事”。当时的我以为他指的是项目落地过程很漫长,但现在看来这些项目不过是在“特色”的加持下,拿着各种城投公司的钱,开始套上一层又一层的金融外壳。所以作为一个地产小白,我的质疑并不会直接影响我的项目经理和甲方对一个项目对判断,重要的是这些项目最后能翘起金融杠杆,把雪球滚起来。  2019年,我从分析师做到了项目经理,开始带团队做一些基础类型的项目。这时候对我来说工作中最难的不是写报告而是与甲方追款。好多项目是在甲方没付首笔款的情况下我们着手开始工作,也有一些项目甚至是我们都做完了也没从甲方那收到一分钱。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已经是地产公司现金流紧张的一个预警了。但当时我不光没觉得这非常不合理,我甚至“被卖了还在帮人数钱”,跳槽去了甲方。  在我做分析师的三年里,我的项目经理和同时期进公司的小伙伴陆陆续续的去了甲方。在乙方留下来的理由也大多是更喜欢外企的氛围、担心甲方的职场环境复杂,这些理由言辞间流露出追求“安稳”的姿态与我的野心并不一致:我想要更进一步的职业发展。所以从乙方换到甲方工作,我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仿佛是一条被“走得多了”的默认路径,自然也就没什么可多考虑的。
我没有考虑到的是,同一行业不同周期,个体命运差异极大:别人前几年按照这条路径获得的发展和财富,晚了几年入局的我凭着同样的背景、技能和努力,并不一定也能获得。 2019年中,我进入到了我现在的公司,那时候正是公司业务发展的快速阶段。很难界定当时到底是和新公司的蜜月期,还是整个公司的氛围确实比较积极,刚入职的那段时间我的确是沉浸在工作中的。 
然而,刚刚跳到甲方半年,到了2020年初,疫情爆发就像卡住了我们的脖子,所有的项目全部暂停,那么我们干什么呢?我们开始了一轮接着一轮的PPT竞赛。 我相信初衷一定是好的——在疫情期间休兵养息,以便业务恢复后我们能立刻反应。可是逐渐的,大家为了赢得这场PPT竞赛,开始了无实物表演:假设条件越来越多,分析的颗粒度也越来越细,一些竞赛作品最后甚至呈现出了一种诡异的玄学氛围。好在,疫情在几个月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我们的项目也陆续恢复销售。
然而,2020年8月对房地产公司管理的“三条红线”机制又来了。
简单的说,“三条红线”让各大房企从高负债式扩张回归理性发展。一方面,房企之前轻松愉快能拿到的融资现在拿不到了。另一方面,疫情后大家连在淘宝上的消费都变得谨慎了,何况是买房子这种要还一辈子贷款的大消费呢。结果就是,房企们纷纷表示转不动了,钱还不上了。  2020年最先开始暴雷的还是中小型房企,作为头部房企员工,我们觉得暴雷、裁员这种词离我们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毕竟瘦死骆驼比马大。  到了2021年,暴雷的地产公司名称已经变成了恒大、融创这种非地产行业人也耳熟能详的名字。我司在此期间也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人员优化,大家开始慌了。  先被优化的同事签了离职单,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赔偿金拿到手,惶惶惴惴地开始找工作。还留下的同事开始在公司怒卷、狂刷存在感,证明自己是难以替代的。 
面对未来的不安全感,我一方面也进行了消费降级。原来的医美、美容、美甲、睫毛这种让我看起来精致但费钱的项目预算一律砍掉,手里续命的咖啡也从grey box类的精品咖啡,降级为瑞幸,最后降级到三四块钱一包的挂耳和冻干粉。  另一方面我也在想,三十多岁了,工作了六年,还要换个行业再来吗?都说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前五年非常重要,明明我拿着光鲜的履历,工作也很努力,怎么就把自己一步一步搞到了这个排队等死的局面,这中间我选错了吗?
首先,在我16年毕业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现在看起来依旧是个正确的选择。我之所以选择房地产咨询是因为地产是当时快速发展的行业,咨询又能全方面培养我的分析判断能力、建立起基本的逻辑架构、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我的第一份工作为我提供了一个专业化很高的环境。作为职场新人,前三年的工作经验给我打下了很好的“职业经理人”基础,包括工作技能方面的硬实力和职场沟通的软实力。 
其次,站在19年底换工作的节点,我其实是可以更谨慎选择的。毕竟地产咨询可以走地产和咨询两个路径。根据当时的房地产行业宏观数据,我本应发现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到了行业成熟期的尾声,再结合我在乙方做项目经理追款的艰难经历,我理应判断到那个时候跳槽到甲方不是我的最优选项。  这几个月北京的居家隔离让我有机会静下心来读书,我翻了到复旦大学兰小欢老师的《置身事内》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我国政府组织形式与经济运作的通识读本,我所在的地产行业作为过去很长时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在其中得到了深入的分析。阅读过程中,我对那些之前出现在我报告里、让我感到熟悉又陌生对经济指标和宏观政策有了更深的理解。
举个例子,从1981年开始,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2017年,这个“主要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之一,就在房子上。简单粗暴地理解,由于“房子”这一项固定资产,占了国民资产的70%左右,房价的变动就会进一步拉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所以国家就要限制房价。限制房价,自然就要限制房企的发展,所以才有了“三条红线”政策。 原本高周转的房企一边受制于三条红线,没办法向金融机构借钱维持周转,另一边呢又赶上了疫情房子卖不动没有现金流流入。就算是有钱拿地,由于房价受到了限制又算不回来账。以上三环,环环相扣,又环环没的解。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从最前端的研策、到设计建设、再到营销各个环节的人员都要优化了。
如果我在2017年已经意识到“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性,那么自然就不会在2019年走上了大家的“默认路径”跳槽到房企。引用《置身事内》这本书最能点醒我的一句话“在我国的环境中,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当然没有人具备上帝视角,我也不能穿越回2019年摁住那个要跳槽的自己,告诉她三年后的你会面对全方位的消费降级和沉浸式的职业发展不安全感。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在职业发展的第二个五年,不要再踩了前五年同样的坑,把35岁的自己推进上有老下有小,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深坑。 我试着和自己做了一次对话,对过去和现在的行业和自己进行了复盘。刚刚30出头的我毕竟年轻,试错成本没有那么高,那些踩过的坑,你盘了它,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从“留在地产行业”和“转行”两个方向分析了行业和自己的状况:
第一,如果留在地产行业,我要再次警惕“默认路径”。民企地产公司纷纷暴雷的这两年,大多数房地产人在跳槽的时候会考虑去国企央企谋求一个铁饭碗。然而就在今年五月,甚至某大国企地产商也传出了展期的消息。所以在面临跳槽这种重大决策时,我决定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多去研究公司业务逻辑、多打听一些公司的内部消息,做出自己的判断。地产行业处在行业调整的下行阶段,但不意味着整个行业的崩塌。所以如果还想继续在地产行业发展,应该找到个人的“地产+”。这个“+”可能是地产上的健康、科技、物流等附属产业,也可能是地产里面的类似设计、建设等细分专业领域。 
第二,我其实半年前就开始无意识地寻找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了,甚至还总撺掇周围小伙伴们开始把感兴趣的副业先搞起来,更多的去展示个人的多面性。带着这种意识,我搜寻到很多有趣的案例,比如一些程序员下班后变成带着小学生练体育的“跳绳教练”。虽然这几年经济发展方向是求稳,在这段时间内多在可行范围内尝试,相当于拿着地图试错,找到自己行和不行的方方面面。只要先折腾起来,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多种可能性,和足以改变人生的机会。这不,连我一个地产ppt女工都开始尝试着码字了。 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也是我对自己近期惴惴不安心态的调整过程。写完了看看,好像情况也没那么差,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了也不是难以接受的。二季度和三季度依然会有很多房企暴雷,可能我和我的同事们也会在这段时间“毕业”,但我觉得至少有了准备,面对这些负面消息心态大概会平和很多吧。

octavy 发表于 2022-07-24 22:14

据说美国现在去大学里面找理工学生。80%的人简历上写着machine learning. 犹如2000 年的人人号称会C语言
m
majia9998
海归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值钱。
C
Calix
海归
c
cangtian
2016年,海归,还去已经涨了将近20年的地产行业,lz哪一步都是错的
P
Perseus2000
回复 1楼octavy的帖子
看衰中国房地产的论述,包括“中崩论“,十年前就有了,五年前就很成熟了。虽然这些预言时间面上过早,但论点逻辑和路径还是很清晰的。这位海归也好,进房地产也好,现在考虑转码也好,基本都是跟潮流什么火做什么
A
Ann2021
还年轻,刷题转码
e
enkaka
2016年中国房地产肉眼可见已经不行了,党妈偏要涨价去库存给房地产续命。现在是命没有续成,还严重拖累别的产业。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