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普通华人中产收入翻番之后,日常消费水平的变化

小城往事
楼主 (北美华人网)
长话短说,就是其实没啥变化。
平时吃的用的,还是一样照常消费的话,因为这两年物价涨的太厉害,价格平均来说基本是翻番了的。不同的东西涨价幅度肯定不一样,有的没怎么涨,有的涨的多,平均来说差不多翻番,应该不算太夸张吧。涨价比较厉害的,一个是汽油,还有就是吃饭,旅游,外面餐馆普遍质次价高。还有就是超市里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越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反而按百分比算涨的越厉害,疫情前0.99的东西现在卖1.99,个别的甚至2.99,这样的例子应该大家都遇到过,不需要我举例了
华人上以前经常看到有人讨论,收入增加之后,该怎么提高消费水平,学会花钱,不亏待自己。这样的讨论,我以前也就是看看,因为跟我无关。真的轮上自己的收入有了比较大的增长了,开始有这个问题了,却发现那些关于怎么花钱之类的,都是想太多了。现在这个年头,哪里还需要刻意多花钱?就买一样的东西,日子照常过,支出就随着东西涨价自然蹭蹭往上升了。
最近每次出去购物消费,就有一种钱不再是以前的钱了那种感觉。说有一种手里的美元变成了人民币的错觉,这么说肯定夸张了,但方向就是这么个方向,因为各种东西的标价都看着那么熟悉而又陌生,跟记忆中的疫情前那些熟悉的数字完全不一样了。从前一直5块钱的东西,不记得啥时候就变成了10块钱,不禁让人怀疑这还是美元吗
本版的很多人,从发帖来看,好像都是是金钱如粪土,张口就是钱不是个事。不知道多少收入,或者说多少资产的华人家庭,才能真的做到对日常消费的大幅涨价无动于衷,面对快速通胀,还能像从前一样发出“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女人千万不能亏待自己”这样的豪言壮语?

找deal
和稳定现金流水平有关,有人收入100万,但只能赚10年,那也是不太敢用的。舒服随性就好,没必要刻意和攀比
q
qian78
回复 1楼小城往事的帖子
长话短说,结果一堆废话,啥主题?该花就花?
失去耐心了
收入涨了之后买了房子,养了好点的车,养着一个碎钞机,其他方面多少年没变化,旅游还不如穷学生时候多 LOL
l
lz221476
20万翻倍到40万的对日常消费价格的敏感度和40万翻倍成80万还是有点不一样吧,如果有80万,选择空间大了很多,还是可以提高不少生活质量的。40万在高消费城市,还是手头有点紧。
h
huaren_2018
也没啥区别
q
qd1981
在公认的好城市买了百万小黑屋, (一年下十三个月雨的地方怎么会好, 不明白。 低矮破旧的黑屋怎么会值两百万也不明白)。
开的车好了一点, 不过就是收入没翻倍, 也会买。
旅游和原来差不多, 主要的是该去的都去了。
家具也懒的换, 衣服鞋子还不如以前。
S
Securities
变化没有大的吧,小处就是过去可能买private label的东西,比如cream cheese,现在就直接买名牌,价格贵百分之70左右
小风车
没变化
h
honeybunch
有变化。以前买东西不算钱,旅游没budget。现在钱都用来还mortage,每天都看账户,看着钱哗哗的流出去z
l
lovedarren
没钱所以省也省不出啥所以才视金钱如粪土,钱省下来能投资继续翻翻的,肯定投资啊,所以,没钱的就会更舍得花钱,可以是穷大方也可以是因为看不到理财的正面回报。
就好像有穷人父母给孩子买几百块的鞋子,其实不是他们奢侈,而是这是他们可以负担得起的让孩子高兴一下的方式了,其他的,比如搬到好的社区,有个长期爱好,可能都太贵。而能负担得起这种好学区,长期爱好的父母,可能反而不会给孩子买几百块的鞋,认为没意义。
W
Wmzq123
工作稳定,收入到了一定程度,涨价只是银行里的钱多点少点的问题,日子该怎么过怎么过,生活一点不受影响。
l
lonesun
回复 1楼小城往事的帖子
我们家没啥变化
出去旅游比以前兴致高了,滑雪,漂流,LD更愿意点头;出门也基本是在外面吃,不太会担心价格太贵吃不起;当然孩子大了是主要原因,以前没法玩的现在都可以去了/计划去; 衣服买的比以前少了。以前会很喜欢逛mall和outlet 现在再没去过outlet 直接Costco买 家具会比以前挑剔非常多,以前刚刚毕业还会买二手,现在需要去店里看,除非Costco的设计还行的 辅导班/私校 这个花钱如流水,多的钱基本都是这里的;
收入比刚刚毕业的时候大概4倍,还没有够到华人版的贫困线;
s
saynomore
就是收入翻倍,同时物价也翻倍。结果就是生活没有变化。
枫丹白露
据我对周围华人家庭观察,吃的差别不大,基本就是Costco,有钱的Costco加猴父子 穿的看喜好,有钱的很多人也是穿十几几十的衣服,稍微有点钱的也买大牌,完全看愿不愿意 车,大部分打工华人家庭不买德国车,小业主做生意的爱买德国车。估计是车不能比老板好的江湖传说所致 最大区别在房子,私校,和旅游上

e
eragshs
楼主是不是太消极了,收入翻倍日常生活可能没啥变化,其他方面可就不一样了
而且汽油是几个月前打仗的时候才涨的不是你们翻倍的时候
G
Geofan
楼主写作看起来没中心思想,我这几天都在想凤姐为啥写作那么强,感觉就是干练明了的文字,看起来写作是天生的。我写作也很差,啰嗦,词不达意
S
Snowpig
在公认的好城市买了百万小黑屋, (一年下十三个月雨的地方怎么会好, 不明白。 低矮破旧的黑屋怎么会值两百万也不明白)。
开的车好了一点, 不过就是收入没翻倍, 也会买。
旅游和原来差不多, 主要的是该去的都去了。
家具也懒的换, 衣服鞋子还不如以前。
qd1981 发表于 2022-06-11 19:14

我想说的你都说了。
l
lovedarren
据我对周围华人家庭观察,吃的差别不大,基本就是Costco,有钱的Costco加猴父子 穿的看喜好,有钱的很多人也是穿十几几十的衣服,稍微有点钱的也买大牌,完全看愿不愿意 车,大部分打工华人家庭不买德国车,小业主做生意的爱买德国车。估计是车不能比老板好的江湖传说所致 最大区别在房子,私校,和旅游上


枫丹白露 发表于 2022-06-11 21:36

你说的这些我不算有钱人也可以,尤其是,你们为啥会觉得去whole foods是有钱的标志?有的地方就只有whole foods最多,离得最近,车德国的车不光有奔驰,还有大众。私校看地区,有地方的私校很一般但是收费还便宜。
枫丹白露
你说的这些我不算有钱人也可以,尤其是,你们为啥会觉得去whole foods是有钱的标志?有的地方就只有whole foods最多,离得最近,车德国的车不光有奔驰,还有大众。私校看地区,有地方的私校很一般但是收费还便宜。
lovedarren 发表于 2022-06-11 23:10

好的基于我身边的样本:去猴父子是一种态度。买德国车就是一个象征,其实大家知道是泛指欧洲好车不包括大众,包括英国的意大利的。私校从小学开始上,几个孩子的话还是需要实力的,几千1万的教会学校不包括。旅游花费的方差就大了,但总体来说,没钱的最先cut的花费就是旅游,或穷游。 收入翻番后,就在以上几方面多支出。
z
zzzroy
回复 1楼小城往事的帖子
我们家没啥变化
出去旅游比以前兴致高了,滑雪,漂流,LD更愿意点头;出门也基本是在外面吃,不太会担心价格太贵吃不起;当然孩子大了是主要原因,以前没法玩的现在都可以去了/计划去; 衣服买的比以前少了。以前会很喜欢逛mall和outlet 现在再没去过outlet 直接Costco买 家具会比以前挑剔非常多,以前刚刚毕业还会买二手,现在需要去店里看,除非Costco的设计还行的 辅导班/私校 这个花钱如流水,多的钱基本都是这里的;
收入比刚刚毕业的时候大概4倍,还没有够到华人版的贫困线;
lonesun 发表于 2022-06-11 21:24

我家也是收入差不多刚毕业的4倍,不到贫困线,多余的钱大部分也是基本被私教补习班碎钞了。
不一样的是,以前孩子小,全世界到处玩,这两年孩子大了,带不出去了,
家具以前还会去店里看看,现在基本都是nextdoor买二手的。。。
p
purplestars
不管什么收入,从来没特地省过钱,都是想花就花。“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女人千万不能亏待自己” 不觉得是豪言壮语,必须的啊。通胀也好,资产缩水也好,只要口袋里还有钱,就还是一样地消费水准。
疫情结束各国都放开了,旅游上的花费会更多。
b
batgirlding
我的区别是小时工一直在用,每周四天,每天3.5hr,负责做饭,清洁,洗衣服,叠衣服,铺床。周日还有一个全天的保姆带娃+做饭。这样我可以好好休息下。但是工作还是忙,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有更多闲暇时间,锻炼身体+和娃互动。
f
flyfireice
没钱所以省也省不出啥所以才视金钱如粪土,钱省下来能投资继续翻翻的,肯定投资啊,所以,没钱的就会更舍得花钱,可以是穷大方也可以是因为看不到理财的正面回报。
就好像有穷人父母给孩子买几百块的鞋子,其实不是他们奢侈,而是这是他们可以负担得起的让孩子高兴一下的方式了,其他的,比如搬到好的社区,有个长期爱好,可能都太贵。而能负担得起这种好学区,长期爱好的父母,可能反而不会给孩子买几百块的鞋,认为没意义。
lovedarren 发表于 2022-06-11 21:11

同意!就像国内大城市的女孩买名牌包一样,主要是房子太贵!
i
iheartnyc
20万到40万,没有变化,多的钱都存了。 40万到80万,在城里买了房子,但是日常生活还是一样,比如买东西,出去旅游都会找deal,选性价比好的,如果离家几个block但是不想走路了也会坚持走,不舍得打车,也会吃饭会偶尔会去贵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省。 80万到180万,突然就感觉进入了一个新境界,日常买东西不会再管性价比,都是选好的,出去旅游订喜欢的,不管价钱,出去吃饭也不怎么看价钱,离家几个block突然懒得走路就打车,比较庆幸当年买房是顶着affordable 的上限买的,所以现在还是很喜欢不用换。
g
grandocean
除了房子的花销翻几番,其他没区别,旅游吃饭店因为疫情减少了,衣服因WFH也减少了。
R
ReesWitherspoon
长话短说,就是其实没啥变化。
平时吃的用的,还是一样照常消费的话,因为这两年物价涨的太厉害,价格平均来说基本是翻番了的。不同的东西涨价幅度肯定不一样,有的没怎么涨,有的涨的多,平均来说差不多翻番,应该不算太夸张吧。涨价比较厉害的,一个是汽油,还有就是吃饭,旅游,外面餐馆普遍质次价高。还有就是超市里一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越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反而按百分比算涨的越厉害,疫情前0.99的东西现在卖1.99,个别的甚至2.99,这样的例子应该大家都遇到过,不需要我举例了
华人上以前经常看到有人讨论,收入增加之后,该怎么提高消费水平,学会花钱,不亏待自己。这样的讨论,我以前也就是看看,因为跟我无关。真的轮上自己的收入有了比较大的增长了,开始有这个问题了,却发现那些关于怎么花钱之类的,都是想太多了。现在这个年头,哪里还需要刻意多花钱?就买一样的东西,日子照常过,支出就随着东西涨价自然蹭蹭往上升了。
最近每次出去购物消费,就有一种钱不再是以前的钱了那种感觉。说有一种手里的美元变成了人民币的错觉,这么说肯定夸张了,但方向就是这么个方向,因为各种东西的标价都看着那么熟悉而又陌生,跟记忆中的疫情前那些熟悉的数字完全不一样了。从前一直5块钱的东西,不记得啥时候就变成了10块钱,不禁让人怀疑这还是美元吗
本版的很多人,从发帖来看,好像都是是金钱如粪土,张口就是钱不是个事。不知道多少收入,或者说多少资产的华人家庭,才能真的做到对日常消费的大幅涨价无动于衷,面对快速通胀,还能像从前一样发出“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女人千万不能亏待自己”这样的豪言壮语?


小城往事 发表于 2022-06-11 18:19

开销可能涨了。但是没感觉。 美国生活开销很低。只要不天天吃餐馆。超市买菜的花费,可以忽略不计。 每月收入大部分进了银行。不看银行数字的话,感觉不到区别。即使看了也还是看不出区别来。
p
purpledee
30万的房子换成100万的房子 100元以下的酒店换成300元以下的
其他没变化

g
gab78
还得看资产吧,比如要升级住房的话,收入翻倍花费也不能太随意
e
echomom
看人。我家的收入长了一倍,挂了一个洞的破洞裤衩还舍不得扔。收入再涨一倍,也就是银行存款多了。跟这样的人生活要郁闷死了。
豆沙蛋黄酥
20万翻倍到40万的对日常消费价格的敏感度和40万翻倍成80万还是有点不一样吧,如果有80万,选择空间大了很多,还是可以提高不少生活质量的。40万在高消费城市,还是手头有点紧。
lz221476 发表于 2022-06-11 18:43

正相反,20万可能以前看的40万房子变成了70万,凑合下也行。 40万看的80万房子要1.5,买的时候被加价了30万,真正吐血身亡。
芝士年糕
和稳定现金流水平有关,有人收入100万,但只能赚10年,那也是不太敢用的。舒服随性就好,没必要刻意和攀比
找deal 发表于 2022-06-11 18:38

10年挣10M已经达到华人养老线了,还不太敢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