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一手遮天,为何却斗不过年仅17岁的崇祯?

A
Adalalal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明朝有个特点,在整个中国封建王朝中,明朝的皇权最集中,言官(文官)最无畏,外戚最无存在感。
皇权最集中和外戚最弱,都是朱元璋的制度设计,比如取消丞相,设六部分解相权;比如皇妃只能来自平民,公主只能嫁给平民等等。这样的制度设计,使皇帝不受相权制约,生杀予夺;外戚又无干政机会。
外戚无力,皇帝最亲近的只能是宦官了。面对乌涣涣又极无畏的言官集团,皇帝就只能依靠宦官来制衡。所以,宦官成了皇帝的临时助手,既然是临时助手,宦官的权力自然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魏忠贤的跋扈,其实都是皇帝默许的。
那么我们说在唐朝,宦官集团为什么可以随意换皇帝呢?因为唐朝宦官有军权,掌控最精锐的神策军。唐朝宦官带兵打仗很厉害,有军功的不少,在神策军中有威信。魏忠贤只能算个内臣,尽管也训练了一批私军,但也是在皇权的框架下。

取消相权让明朝皇帝政务特别的多,但后代皇帝并不都象朱元璋朱槺这么能干,有些皇帝还特别贪玩,政务应付不过来,就交给家奴宦官去做。但皇帝也可以把政务收回,宦官权力其实不过是皇权的延伸。
所以,魏忠贤看似只手遮天,他的全部权力都来自皇帝的信任。由于明朝太监无法象唐朝太监那样掌握军权,魏忠贤始终无法建立起自己稳固的权力体系。他的手下看上去张牙舞爪,他朝臣中的一些亲信,什么“五虎"、“五彪"、“十狗"、“四十孙"等等,其实都是投机客,有的连接近皇帝的机会都没有。皇帝轻弹玉指,就作鸟兽散。
一、魏忠贤的亲信尽是投机客
1、魏忠贤的权力来源
唐朝宦官是掌握实权的,特别是兵权。唐朝宦官经常作为将军带兵到各地镇压叛乱。比如唐朝宦官杨思勖,曾四次平定云贵地区和越南的叛乱,连战连捷,战功甚至超过伏波将军马援。他也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军权之大,是后世不可想象的。所以,唐朝宦官动不动就换皇帝,他们是有这个资格和能力的。
至于明朝天启年间北京的军权,则掌握在英国公张维贤手中。张维贤先祖是朱棣重臣张玉,张维贤的公爵位是世袭的。英国公爵位极为尊贵,魏忠贤也奈何不得。而张维贤又和魏忠贤不对付。天启死后,正是张维贤派兵把信王(崇桢)迎进宫的。可以说,只要张维贤站在皇权一边,魏忠贤就几无胜算(电视剧)。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明初对宦官的制度性限制,亦达到历史之最。宦官的活动范围极为有限,别说谋反了。比如,明宣宗时,大宦官袁琦令阮巨队出宫采买货物,结果袁琦被车裂,阮巨队被斩首。
魏忠贤的官职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相当于皇帝的“秘书长",这是一个类似于皇帝助手的虚职,皇帝随时可以收回。所谓秉笔太监,就是传达皇帝“朱批"的。伪造朱批可不行,伪造会被砍头的。
魏忠贤的全部权力就来自于皇帝的朱笔所产生的权威,没有任何根基。由于魏忠贤是天启皇帝奶妈客氏的“对食",所以获得天启皇帝的宠信,他这个权力是“狐假虎威"的。
还有,皇帝是东厂和锦衣卫的直接领导者,而这两个机构又是互相监督的,东厂负责抓人,锦衣卫负责审讯。两个机构都听令于皇帝。尽管魏忠贤以东厂督主的身份可以调动锦衣卫指挥使,以作为惩治百官的鞭子。但只要愿意,皇帝完全可以两者分工的不同,调动绵衣卫来对付东厂。
皇帝之所以重用魏忠贤,首先是因为倦于政事,天启喜欢做木工活,魏忠贤就利用天启做木工时拿着朝臣奏折去求朱批。天启正忙着呢,就不耐烦地叫魏忠贤“看着办",这样,一来二去,魏忠贤就获得了“朱批"权,甚至可以假传圣旨了。

freestar 魏忠贤也成了天启用来对付文官的工具,天启乐于看阉党和文官斗,以形成一种平衡。处于超然地位的皇帝,可以随时利用一方打倒另外一方。
所以,无论特务机构、军权、文官或阉党,俱在皇帝的掌控之中。皇帝随时可以借一打一,利用无与伦比的宗法优势。这得益于朱元璋无与伦比的制度设计。
如此,在整个明朝,颠覆皇权的事从未发生。包括严嵩、王振和张居正等,没一个敢打皇权的主意。
2、魏忠贤的亲信为何最先倒戈?
魏忠贤的亲信看上去十分骇人,文有“五虎",武有“五彪",另有“十狗"、“十孩"、“四十孙"等等。但这些人都是投机客。这些人是因为畏惧而投靠魏忠贤的,而不是因为魏忠贤的人格或威望。而畏惧的源头,是皇权,是魏忠贤因受宠所获得的皇权,而并非魏忠贤本身。
所以,朝野拼命巴结魏忠贤。但一旦皇帝有变,首先起来攻击和怠慢魏忠贤的,却是阉党的人,魏忠贤也无可奈何。
为什么首先站出来攻击魏忠贤的是阉党的人呢?因为他们认准魏忠贤代表过去,崇祯代表未来,他们现在要拼命巴结崇祯了。这就是阉党集团的投机性——一切围绕皇权而动。
首先是阉党的主要成员兵部尚书霍维华,跳出来公开顶撞魏忠贤,此时正是天启病危钦定崇祯之时。霍维华的顶撞,显然是做给崇祯看的。史书有“维华…虑有后患,欲先贰于忠贤"之句。
魏忠贤除了对霍维华发发脾气外,也没更多办法。
之后,魏忠贤的头号亲信崔呈秀遭到攻击,攻击声浪逐渐升级。崔呈秀是魏忠贤养子,官拜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有意思的是,攻击崔呈秀的全是阉党成员。可见,这时候,阉党成员开始抛弃魏忠贤,争着向崇祯表忠心了。
来源:夜读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