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路上如何提升智慧,明心见性,找到光明

P
PU春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西藏生死书》第8章 5、6、7、8 书籍:《西藏生死书》 作者:索甲仁波切著
上一期在第八章12,3,4章节,--给大家分享了:善恶造作,顺逆果报。也重点描述了凡夫心、业、我执与道之间的关系和 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强调在我们还有能力的时候,要努力净化自己的心灵,修好自己的心性!那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讨《西藏生死书》中如何在修行的路上修好自己的心性,提升智慧,做到明心见性,找到真正的本我和光明?今天会从以下几点进行分享感悟。 首先我们来谈谈修行道上的自我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而我们都在修行的路上。书上作者:索甲仁波切说到:我们之所以走上修行的大道上,就是为了结束自我怪异的独裁,为了修掉自己的五毒-贪嗔痴慢疑。但自我在修行的路上会有千万种方法,破坏和阻止我们想逃脱自我的欲望。真理很简单,修行方法也清楚;但每当我们进行修身养性的时候,自我就让它们变得错综复杂,因为它知道它已受到根本的威胁。都说我们的内心住着两个人,一个是聒噪、要求很多、歇斯底里、诡计多端的自我;另一个是隐藏的精神生命,是宁静的智慧声音,偶尔才会听到。只有我们听从内心最聪明的自己,静下心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禅宗六祖惠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生本无悲苦,有的只是一颗妄心。而要想破除这颗妄心,虚安其心.我们的认知和智慧决定了我们没有办法感知三维以外的宇宙世界,所以看待事情的眼光和处理事情的角度也会不一样。色达霍西的秋甲堪布一心求道,一生舍弃一切名利,他曾说过一段话:“真的修行人因为有智慧而不贪执一切,对众生无勤而生慈悲心。如果不具足,即使在嘴上夸夸其谈地谈论利众、闭关等等美妙的言辞,过几天还是会为一己私利而殚精竭虑地奔波。所以,说得再多,如果没有智慧和慈悲心,也是枉然。 那如何提升我们的智慧、做到明心见性? 书中提到的三种智慧的工具;多听,多思,多禅修。听其实比我们所想象还要困难的过程,想要真正的听得进去,就要完全放下自己,放下满脑子所装的一切杂念、妄想和偏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把杯子倒空。 一位学者来向南隐问禅。双方坐下后,南隐什么也没说,只是一味地请他喝茶。南隐提起茶壶为他沏水,茶水不断地泻下,很快就注满了杯子,但南隐仍视若无睹,继续倒茶,以至于茶水四溢,流了一桌。学者望着茶水不断地溢出杯外,搞不清禅师究竟在捣什么鬼,急切地叫道:“大师,茶水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听后,顿时放下手中的茶壶,注视着他说:“你的头脑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念头。你不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学者瞬间顿悟。是啊,要想领悟真理,求得真知灼见,提升智慧,首先必须把我们的心倒空,排除内心的种种杂念、妄想和偏见。就如盛满水的杯中不可能再装入茶水,一个人的头脑中充满了无知的妄见,就会排斥任何新思想的进入,也就不会去反思自己的不足。 那现实生活的我们自己不也一样吗?没有学习修行之前,我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和想法,只觉得自己都是对的。只顾着个人的感受,每天急躁,急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所以才一直处于困惑,得不到解脱,也找不到真正的自我。后来一位隐世高人给我说了三个字:戒、定、慧。是啊,一个人只要放下欲念,倒空自己,静下心来持戒修身,才能心生智慧!慢慢变成一个开悟的人!所以他让我静下心来学习,带着我修行,他推荐我读贤济华作者的《宇宙编年史——真理之书》,书中指出,生命是一个假合体,它本不存在。生命感知到宇宙信息时,便有了“我”的相对存在感。所以何必执着。上面还提到:修行并非少数人的专利,而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通过禅修聚合能量,提升生命能级,打开我们的“阿卡西”,获取宇宙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智慧。生活、科学与修行三者是不二的,只有当你心安静下来学习,多听,多反省自己,遵循科学真理,把自己所学到的智慧付诸于行动、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到心无杂念,懂得自然规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引领人类进步,并摆脱未来潜在生存危机从而找到光明,找到真正的自我。 书出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S
Sunshine1516
谢谢你的分享,喜欢也想学习自我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