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大家的情况怎么样,以我自己的经验,我每一个比较significant的项目,都是需要有几天搞到半夜两三点甚至四五点才能做得出来。从十五六岁开始写程序到现在四十来岁,都是这样。原因是智力,主要是记忆力不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下降。打个比方如果一件事情,比如debug,需要专注5个小时才能做出来,那么如果只做到4个小时是没用的,第二天重新开始还是得5个小时。如果我只有碎片化的时间,每一片都小于5个小时,那么这件事情就永远都做不出来。而每天早饭和中饭之间,或者中饭和晚饭之间,算上各种杂事,一般最多也就是两三个小时。吃个饭,回个邮件,或者看个网页啥的,基本就完了,是不可能完成实质性的任务的。当然熬个一两次两三次基本框架打通了,后面就舒服了,小修小改可以耗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 现在家里出现了一个矛盾,就是老婆比我聪明,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任务,而且干的结果还好,不需要熬夜,并且很反对我熬夜。经常因为这个事情导致感情不和。前阵子还把熬夜这个事情给上报到了家族群,然后我一冲动退了家族群。今天又因为这个事情搞得很不开心。我想把这个事情写出来,看看大家工作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我自己认为,程序员这个活,就是要烧健康值的,就是有猝死的风险的。如果脑子不是那么聪明,又不愿意bite the bullet下苦功夫钻研,牺牲生活中别的事情,还是不要干的好。因为如果这样又想混下去,肯定就得靠玩政治,巴结人,hold back information这些路子活命。现在刷题转码的人多,我觉得走上这条路前这个事情要想好。我现在明显感觉头发白得厉害秃得厉害,我认识一个kaggle grand master比我年轻,一看照片比我秃得更厉害,人家也是烧脑子烧到这一步的。转managing可能可以避免熬夜,但是我不喜欢也不擅长,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还是做底层舒服。 我也和一些年轻人一起工作,有一些observation。就是我自己感觉有的人提高非常慢。我觉得我算是码工或者data science里高于同龄50%的水平的,对赚钱也没太多的欲望,对于合作者或者员工基本上也不会有所保留,不会怕告诉别人就砸了自己的饭碗。凡是我指导人做东西,教的都是我认为正确的。但就是见效很慢。有的发了半年一年工资,对项目的贡献还是负的,就是我自己从头干花的时间肯定比带一个人干要少。然后就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不管以什么标准看,我给的工资都很少,然后我还觉得亏了。我经常跟人说,你肚子里啥货都没有怎么可能上手做东西? 最快的办法就是背。比如用pytorch训练模型,kaggle上那么多公开的solution,你找一个一行一行把API查一遍,然后把它背下来。最多花一个星期时间吧,一星期之后你图像识别就入门了。再花一个星期,NLP就入门了。Linux常用的十几二十条命令行得背得滚瓜烂熟吧。但是我没见过一个人真的听我的意见这么干的。对于我而言,学一个新东西非常常见。我读书时还没有deep learning,都是后来学的。一开始是caffe,钱赚了没几万就流行tensorflow了,然后没赚几万又变成keras了,然后又赚了没几万又变成pytorch了,每换一次真的就是对着官方网站的原始文档背。背真的非常常见。一开始背一遍,哪怕后来忘了,这东西至少就熟悉了,再碰到一个东西知道去哪儿查。我其实很难理解,最权威的原始文档都在那里,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做视频做教程搞二手货还能收钱。我没事经常在油管上看物理学数学的视频,一辈子就停留在听科普的水平了。我觉得如果一个人通过看视频学编程,基本上也就是一辈子停留在听科普的水平,水平不可能高到哪里去。Anyway,就是程序员这一行我觉得就是要很费时间很费体力才行,至少过一阵子得有几天很费时间很费体力才行。说来说去,一个就是觉得这个确实对自己家庭生活有影响,同时我觉得我对别的程序员的要求也会造成对他们家庭生活有影响。这个事情真是很不爽。
伟哥怎么还在为这类事情烦恼?paul graham 的 managers schedule builder schedule 扔过去读一下,不服来战: http://www.paulgraham.com/makersschedule.html hold the program in one brain 什么的,我帮你找找看。 edit: http://www.paulgraham.com/head.html 第二部分问题,其实是做事没找到product market fit, 也没做好sales (华人团队普遍问题) 导致团队的市价不能提高,owner觉得亏了是因为这边只能给得起市价, 但团队那边跟有持续销售的同行比,那肯定觉得给得少。 这和技术是两个维度的事情。是没找到销售那边合格的合作伙伴的问题。
我不知道大家的情况怎么样,以我自己的经验,我每一个比较significant的项目,都是需要有几天搞到半夜两三点甚至四五点才能做得出来。从十五六岁开始写程序到现在四十来岁,都是这样。原因是智力,主要是记忆力不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下降。打个比方如果一件事情,比如debug,需要专注5个小时才能做出来,那么如果只做到4个小时是没用的,第二天重新开始还是得5个小时。如果我只有碎片化的时间,每一片都小于5个小时,那么这件事情就永远都做不出来。而每天早饭和中饭之间,或者中饭和晚饭之间,算上各种杂事,一般最多也就是两三个小时。吃个饭,回个邮件,或者看个网页啥的,基本就完了,是不可能完成实质性的任务的。当然熬个一两次两三次基本框架打通了,后面就舒服了,小修小改可以耗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 现在家里出现了一个矛盾,就是老婆比我聪明,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任务,而且干的结果还好,不需要熬夜,并且很反对我熬夜。经常因为这个事情导致感情不和。前阵子还把熬夜这个事情给上报到了家族群,然后我一冲动退了家族群。今天又因为这个事情搞得很不开心。我想把这个事情写出来,看看大家工作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我自己认为,程序员这个活,就是要烧健康值的,就是有猝死的风险的。如果脑子不是那么聪明,又不愿意bite the bullet下苦功夫钻研,牺牲生活中别的事情,还是不要干的好。因为如果这样又想混下去,肯定就得靠玩政治,巴结人,hold back information这些路子活命。现在刷题转码的人多,我觉得走上这条路前这个事情要想好。我现在明显感觉头发白得厉害秃得厉害,我认识一个kaggle grand master比我年轻,一看照片比我秃得更厉害,人家也是烧脑子烧到这一步的。转managing可能可以避免熬夜,但是我不喜欢也不擅长,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还是做底层舒服。 我也和一些年轻人一起工作,有一些observation。就是我自己感觉有的人提高非常慢。我觉得我算是码工或者data science里高于同龄50%的水平的,对赚钱也没太多的欲望,对于合作者或者员工基本上也不会有所保留,不会怕告诉别人就砸了自己的饭碗。凡是我指导人做东西,教的都是我认为正确的。但就是见效很慢。有的发了半年一年工资,对项目的贡献还是负的,就是我自己从头干花的时间肯定比带一个人干要少。然后就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不管以什么标准看,我给的工资都很少,然后我还觉得亏了。我经常跟人说,你肚子里啥货都没有怎么可能上手做东西? 最快的办法就是背。比如用pytorch训练模型,kaggle上那么多公开的solution,你找一个一行一行把API查一遍,然后把它背下来。最多花一个星期时间吧,一星期之后你图像识别就入门了。再花一个星期,NLP就入门了。Linux常用的十几二十条命令行得背得滚瓜烂熟吧。但是我没见过一个人真的听我的意见这么干的。对于我而言,学一个新东西非常常见。我读书时还没有deep learning,都是后来学的。一开始是caffe,钱赚了没几万就流行tensorflow了,然后没赚几万又变成keras了,然后又赚了没几万又变成pytorch了,每换一次真的就是对着官方网站的原始文档背。背真的非常常见。一开始背一遍,哪怕后来忘了,这东西至少就熟悉了,再碰到一个东西知道去哪儿查。我其实很难理解,最权威的原始文档都在那里,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做视频做教程搞二手货还能收钱。我没事经常在油管上看物理学数学的视频,一辈子就停留在听科普的水平了。我觉得如果一个人通过看视频学编程,基本上也就是一辈子停留在听科普的水平,水平不可能高到哪里去。Anyway,就是程序员这一行我觉得就是要很费时间很费体力才行,至少过一阵子得有几天很费时间很费体力才行。说来说去,一个就是觉得这个确实对自己家庭生活有影响,同时我觉得我对别的程序员的要求也会造成对他们家庭生活有影响。这个事情真是很不爽。
懂逻辑和记command看文档不冲突 不写程序就指导别人不需要记command,但是记住了之后走的弯路要少很多 我刚工作时候跟senior debugging一个东西好久,搞清问题之后发现文档里面有提到,两个senior自嘲 It is always RTFM 问啥是RTFM, 告诉我Read the F*ing manual
我不知道大家的情况怎么样,以我自己的经验,我每一个比较significant的项目,都是需要有几天搞到半夜两三点甚至四五点才能做得出来。从十五六岁开始写程序到现在四十来岁,都是这样。原因是智力,主要是记忆力不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下降。打个比方如果一件事情,比如debug,需要专注5个小时才能做出来,那么如果只做到4个小时是没用的,第二天重新开始还是得5个小时。如果我只有碎片化的时间,每一片都小于5个小时,那么这件事情就永远都做不出来。而每天早饭和中饭之间,或者中饭和晚饭之间,算上各种杂事,一般最多也就是两三个小时。吃个饭,回个邮件,或者看个网页啥的,基本就完了,是不可能完成实质性的任务的。当然熬个一两次两三次基本框架打通了,后面就舒服了,小修小改可以耗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 现在家里出现了一个矛盾,就是老婆比我聪明,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任务,而且干的结果还好,不需要熬夜,并且很反对我熬夜。经常因为这个事情导致感情不和。前阵子还把熬夜这个事情给上报到了家族群,然后我一冲动退了家族群。今天又因为这个事情搞得很不开心。我想把这个事情写出来,看看大家工作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我自己认为,程序员这个活,就是要烧健康值的,就是有猝死的风险的。如果脑子不是那么聪明,又不愿意bite the bullet下苦功夫钻研,牺牲生活中别的事情,还是不要干的好。因为如果这样又想混下去,肯定就得靠玩政治,巴结人,hold back information这些路子活命。现在刷题转码的人多,我觉得走上这条路前这个事情要想好。我现在明显感觉头发白得厉害秃得厉害,我认识一个kaggle grand master比我年轻,一看照片比我秃得更厉害,人家也是烧脑子烧到这一步的。转managing可能可以避免熬夜,但是我不喜欢也不擅长,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还是做底层舒服。 我也和一些年轻人一起工作,有一些observation。就是我自己感觉有的人提高非常慢。我觉得我算是码工或者data science里高于同龄50%的水平的,对赚钱也没太多的欲望,对于合作者或者员工基本上也不会有所保留,不会怕告诉别人就砸了自己的饭碗。凡是我指导人做东西,教的都是我认为正确的。但就是见效很慢。有的发了半年一年工资,对项目的贡献还是负的,就是我自己从头干花的时间肯定比带一个人干要少。然后就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不管以什么标准看,我给的工资都很少,然后我还觉得亏了。我经常跟人说,你肚子里啥货都没有怎么可能上手做东西? 最快的办法就是背。比如用pytorch训练模型,kaggle上那么多公开的solution,你找一个一行一行把API查一遍,然后把它背下来。最多花一个星期时间吧,一星期之后你图像识别就入门了。再花一个星期,NLP就入门了。Linux常用的十几二十条命令行得背得滚瓜烂熟吧。但是我没见过一个人真的听我的意见这么干的。对于我而言,学一个新东西非常常见。我读书时还没有deep learning,都是后来学的。一开始是caffe,钱赚了没几万就流行tensorflow了,然后没赚几万又变成keras了,然后又赚了没几万又变成pytorch了,每换一次真的就是对着官方网站的原始文档背。背真的非常常见。一开始背一遍,哪怕后来忘了,这东西至少就熟悉了,再碰到一个东西知道去哪儿查。我其实很难理解,最权威的原始文档都在那里,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做视频做教程搞二手货还能收钱。我没事经常在油管上看物理学数学的视频,一辈子就停留在听科普的水平了。我觉得如果一个人通过看视频学编程,基本上也就是一辈子停留在听科普的水平,水平不可能高到哪里去。Anyway,就是程序员这一行我觉得就是要很费时间很费体力才行,至少过一阵子得有几天很费时间很费体力才行。说来说去,一个就是觉得这个确实对自己家庭生活有影响,同时我觉得我对别的程序员的要求也会造成对他们家庭生活有影响。这个事情真是很不爽。
现在家里出现了一个矛盾,就是老婆比我聪明,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任务,而且干的结果还好,不需要熬夜,并且很反对我熬夜。经常因为这个事情导致感情不和。前阵子还把熬夜这个事情给上报到了家族群,然后我一冲动退了家族群。今天又因为这个事情搞得很不开心。我想把这个事情写出来,看看大家工作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我自己认为,程序员这个活,就是要烧健康值的,就是有猝死的风险的。如果脑子不是那么聪明,又不愿意bite the bullet下苦功夫钻研,牺牲生活中别的事情,还是不要干的好。因为如果这样又想混下去,肯定就得靠玩政治,巴结人,hold back information这些路子活命。现在刷题转码的人多,我觉得走上这条路前这个事情要想好。我现在明显感觉头发白得厉害秃得厉害,我认识一个kaggle grand master比我年轻,一看照片比我秃得更厉害,人家也是烧脑子烧到这一步的。转managing可能可以避免熬夜,但是我不喜欢也不擅长,只要日子还过得下去,还是做底层舒服。
我也和一些年轻人一起工作,有一些observation。就是我自己感觉有的人提高非常慢。我觉得我算是码工或者data science里高于同龄50%的水平的,对赚钱也没太多的欲望,对于合作者或者员工基本上也不会有所保留,不会怕告诉别人就砸了自己的饭碗。凡是我指导人做东西,教的都是我认为正确的。但就是见效很慢。有的发了半年一年工资,对项目的贡献还是负的,就是我自己从头干花的时间肯定比带一个人干要少。然后就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就是不管以什么标准看,我给的工资都很少,然后我还觉得亏了。我经常跟人说,你肚子里啥货都没有怎么可能上手做东西? 最快的办法就是背。比如用pytorch训练模型,kaggle上那么多公开的solution,你找一个一行一行把API查一遍,然后把它背下来。最多花一个星期时间吧,一星期之后你图像识别就入门了。再花一个星期,NLP就入门了。Linux常用的十几二十条命令行得背得滚瓜烂熟吧。但是我没见过一个人真的听我的意见这么干的。对于我而言,学一个新东西非常常见。我读书时还没有deep learning,都是后来学的。一开始是caffe,钱赚了没几万就流行tensorflow了,然后没赚几万又变成keras了,然后又赚了没几万又变成pytorch了,每换一次真的就是对着官方网站的原始文档背。背真的非常常见。一开始背一遍,哪怕后来忘了,这东西至少就熟悉了,再碰到一个东西知道去哪儿查。我其实很难理解,最权威的原始文档都在那里,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做视频做教程搞二手货还能收钱。我没事经常在油管上看物理学数学的视频,一辈子就停留在听科普的水平了。我觉得如果一个人通过看视频学编程,基本上也就是一辈子停留在听科普的水平,水平不可能高到哪里去。Anyway,就是程序员这一行我觉得就是要很费时间很费体力才行,至少过一阵子得有几天很费时间很费体力才行。说来说去,一个就是觉得这个确实对自己家庭生活有影响,同时我觉得我对别的程序员的要求也会造成对他们家庭生活有影响。这个事情真是很不爽。
总结一下就是两个point.
1. 大家智力水平各异,工作习惯也各异。我不是说我的习惯就是对的。但是活到一把岁数了,能不能就随意一点算了,不要像小孩一样把一个人管到完美。
2. 写程序这一行对智力和体力要求挺高。不管是爱好还是工作,不管是早上搞还是晚上搞,投入大量的时间是免不了的。
🔥 最新回帖
这个真的得看人,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都不一样。我老公教我的办法和你一模一样,可我无论如何做不到。有些人就可以先强行记忆然后再理解,对他们而言这种方式也是效率最高的。而有些人必须要先理解了才能记住,强行记忆无效。
那可以negotiate一下牺牲时间,没有事情是一天完成的,好歹完成了再死。
但是对乔布斯来讲,苹果再扩大10倍100倍,都不如他自己的命重要 这么讲吧,如果给你个机会,让你明天牺牲生命,去换个苹果公司,你愿意吗?
🛋️ 沙发板凳
debug 真是可怕的经历。
关于那些ml的package,真懂ml的话,这些package不都是换汤不换药吗?做久了,应该能判断哪个更好,取长补短,而不是一味的背📖吧
谢谢大牛分享!
随着年纪和经验的增长,是不是可以考虑少做hands-on的工作,当ML Solution Architect,会不会好一些?其实我也有类似的忧虑,不清楚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
惨的是要去 debug 别人写的程序。
还有就是不要跟人比,尤其是跟你老婆这样的牛人比 :)。其实你已经够牛了,起码我只能望你项背哈
用碎片的时间把框架想好。然后就先搭架子,然后再一小块一小块的写
你大概率不太了解楼主超强的背景哈
不了解,也许楼主是教育新出校门的?啥叫挣了几万,就又换,还得再背。很难想象一个大牛会之挣几万啊,哈哈
很多很不起眼的功能,靠subscription or license,月收入可以达到1-2万美金 这还是被动收入 多搞几个财富自由。 这好比accumulate digital asset ,比炒房子轻松
可以私信我。我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
一样
我最近在搞你们玩儿剩下的imagenet2012 on resnet50
已经create 好几个ebs volume 存数据 在各个az 都准备着mount 然后p3dn 24x 大机器开着搞tensorflow train 90 epochs 很累 我是最近才入这个坑 有什么一句话的建议吗?多谢
更是说到了我的痛处!还是numba, 哪位大牛指点一下numba 下面怎么print?
我是不敢评论的 路过打酱油
hold the program in one brain 什么的,我帮你找找看。 edit: http://www.paulgraham.com/head.html
第二部分问题,其实是做事没找到product market fit, 也没做好sales (华人团队普遍问题) 导致团队的市价不能提高,owner觉得亏了是因为这边只能给得起市价, 但团队那边跟有持续销售的同行比,那肯定觉得给得少。
这和技术是两个维度的事情。是没找到销售那边合格的合作伙伴的问题。
最后写integ test suite。
转track 做管理的话,下面人写出bug又搞不定的时候,确实有时候需要你去debug吧。
楼主手握上亿融资,早就是管理层了吧。
大牛! 我特别喜欢楼主,每次都言之有物, 连讨论烦恼也特别的让人感同身受。
这些楼主好像都已经做了, 他烦恼的不是收入问题。
让你老婆debug。你三四天五熬夜搞不定的,人家可能几个碎片时间就弄好了
我最近培训别人也很烦躁,跟你有差不多的想法. 我把当初自己读了好多遍的document,所有的debugging trick都总结了,但很难说服别人去用. 我总结大家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培训人要找到适合别人的学习方式 - 当然这个我也不擅长.
不过我是你bs的那种linux command记不全的, 但是软件spec/logic我很熟.
我只看懂了前两段。 我能说我家也是一样的情况吗!我老公也是比较聪明,他善于利用碎片时间。而我需要时不时熬夜到早上4-5点。我也很矛盾,我自己也不想熬夜,但是我需要完成工作啊。
懂逻辑和记command看文档不冲突 不写程序就指导别人不需要记command,但是记住了之后走的弯路要少很多
我刚工作时候跟senior debugging一个东西好久,搞清问题之后发现文档里面有提到,两个senior自嘲 It is always RTFM
问啥是RTFM, 告诉我Read the F*ing manual
大牛! 你多分享下经验吧
如果你赚得还不如你老公多,甚至赚的钱还不如老公交的税多,这时候就有压力了。甚至你熬到四五点做得东西在你老公看来还是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你还要不要维持自己的identity,还是作为老公的附属品算了?每天做饭洗衣服也是为家庭做贡献,还能分担老公的压力,可能家庭整体收入还能提高,这时候怎么办?
我觉得这事情我不可能妥协。哪怕赚得少,也得干自己的事情。
那让你老婆给你debug呗,随便碎片时间就debug完了
我觉得我们的techlead就是白天给我们这些上不了墙的烂泥们开会,晚上自己搬砖。。
楼主太谦虚了
记忆力真的很重要. 大量fact 加上一定逻辑处理能力, 一个人就是个小数据库 而且还是内存级的
没听说过RTFM应该是学院出来的,实操经验不足。
RTFM 和背书不一样吧,有必要把所有的指令背熟吗?debug到那一行,觉得是那一个指令出问题了,再去详细读那一段的manual就好了啊。没听说谁会说话前还得把字典背熟的。
我一般stuck了就先干点别的,换换脑子。debug也需要creativity的。
厉害的程序员没有上限,或者说智力决定了上限
我亲眼见debug高手20分钟左右找到陈年老虫
还有随便看RUST文档半个小时左右就拿来写东西的
这种人其实在大厂也很少
大部分就是芸芸众生做题家背题家
还有牛人连狗脸的面试都没过原因未知被亚麻捡漏
如果是很麻烦的debug,确实需要换脑筋,也需要大块时间,否则就像lz说的大石头没推到山顶又滚下来了。我这个bug搞了两天没进展,今早上三个小时搞出来了。
debug过排除了的use cases都要记下来啊。为啥就是大石头滚下来?可以把石头卡在那里,过一会儿再来继续。还有就是反证法啊,排除法啊,根据架构觉得最有可能会在哪里出错啊,设计一个新的use case/test case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啊,等等。。。。。随时停下来分析一下,会很有帮助的。
debug其实也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跟破案差不多。不是时间搭进去就行的,要思考
LZ全背当然极端但是也许更有效 很多东西只有看过才知道去哪儿找, LZ背过的肯定比只看过的找起来有效,读过文档的肯定比没读过的之后debug有效率. 智商够的什么不读直接debug有足够时间都可以弄清楚,但是我坚信一开始弄明白文档的比什么不读就开始的长期来说有效率,而且做出来的东西设计更好.
看你举例子ml package,感觉你跟楼主说的不是一码事。现在的框架成熟了,各种package和工具都很多了,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楼主说的是当初用一个陌生的从来没听说过的框架去写prototype,每一个框架出现的早期都是没有什么package可以调用的,这个时候就像学外语要背范文一样,常见的段落必须熟悉啊。从开始的caffe到现在的pytorch稳定下来,一共才没几年。我记得纯torch得用lua那会儿很痛苦,常用的段落不背下来简直就像瘸子一样,每走一步都是坎儿。楼主说的很实在。
我说刚工作的时候没听说过一个缩写也能让你有优越感?
我不相信。一个背熟了文档,但根本不理解的人,和一个没背熟,但很理解ml的algorithm,还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的人,我一定选后者。
但是公司也是楼主的!你可能不知道楼主是大牛
我觉得难懂根本不理解吧。。。比如我看ml的参数,我也不懂。但我肯定不会选择去背那些变量,而是先搞清楚那些变量是干嘛的,背后的原理是啥。这样,换一个package,就不会觉得全部重新来了
我说了记command和理解算法不矛盾 为啥你要跟我争选哪个好? 我觉得两样都有的最好
没有人让你去背参数变量。。。差别不是package,算了没法说
同意你说的每个字 我就是那种没背的 各种慢
学习、关注。定期循环复习可以帮助记忆
你说的我好奇心噌噌地长。透露点具体的呗
只能说非常非常牛,如果不是为了爱情献身,楼主现在不会比贾扬青差。所以看到楼主写的这个帖子,居然有种“褪尽铅华”之感。
我能理解楼主说的,但是我觉得熬夜不是唯一的办法。熬夜对身体伤害非常大,容易猝死。我觉得比较好的办法是早起,白天reserve 5个小时,中午饭跳过去,关掉所有的interruption。
楼主不是就强调背书吗,一点都没提其他
去查了一下贾青杨,如果他们两个是一个水平的,那怪不得贾青杨更有名了。难得来发个帖子,就鼓励人家熬夜背书的格局,很接地气,但是真的好吗?哈哈。。。我不懂哈,就是闲聊天的就事论事
啥叫为爱情献身?都在美国,为啥就不能一起进步
背书只是楼主的一种说辞,一个礼拜搞定cv, 一个礼拜搞定nlp,就算背书,这脑子也够可以了
都是ml的大牛了,还用搞定。。。说的水平应该是自己写这些才对吧。
不过我仔细看看,新的理解楼主是恨自己花的工资雇不来厉害的雇员吧,在要求雇来的年轻人们学会熬夜背书,哈哈
“一个礼拜搞定cv, 一个礼拜搞定nlp”,再加上熬夜,这么搞,很容易猝死的
贾扬青看发的那个秀优越又被抓到恼羞成怒耍无赖的样子很可笑,看起来人品不怎样。楼主字里行间的感觉是人聪明踏实,夫妻也是关心彼此,我觉得非常好。
个人感觉只要项目比较稳定,新人培训培训还是能用的 就怕老板或客户要新东西,那就免不了得自己上
大牛跟我们一起灌水,还分享与我们同样的烦恼,“与有荣焉”
我觉得牛人最大的困扰是,不理解普通人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或者做这么慢。。。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钻劲或者体力。有那个劲头的人迟早也会成大牛,所以花普通薪资根本招不来,也留不住。。。
一模一样的想法。不了解楼主的背景。但是看楼里信息,楼主这些年和自己爱的人好好相携,人生大赚!
至于钱,他们双码,根本不需要发愁的,已经比全社会其他人轻松太多了,可能码工身在其中自己都不知道。钱够了就好了,钱再多也未必能买来知心人。楼主是幸运的。
这应该在初中高中就听说过了吧。
无效,楼主公司也是自己的。唯一重要的是楼主做的事,不是楼主自己。命虽然是自己的,但是不如自己做的事重要啊。
都是公开的,不用透露吧。
碎片时间能干的活,就不能算真的活。
贾青杨是谁?查不到。
也可以这么说吧。
Wei Dong,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8T5VDv8AAAAJ&hl=en
做imagene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