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懂哲学的吗? 孩子有严重的生存危机,感觉偶尔有点不正常了

j
joyfuljun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女儿,9年级,很聪明成绩很好,但是总是自己钻牛角尖,喜欢看哲学书,最近在看尼采,是她自己在图书馆借的。真的不知怎么她怎么这样。我跟孩子她爸都是理工生,一辈子没读过哲学。她读也就罢了,把自己读得很痛苦,自己说脑子要糊了,她没法停止思考,但这些想法要把她弄疯了。 
说说她不正常的地方: 1. 她会对着一面白墙看很久,说只能看白墙,看别的都drive her crazy 2. 有一天晚上突然跑到后院的草地上躺着看星星,看了很久, 又说了一堆,大概是说人是天地的囚徒 3. 老是说这个世界很荒诞absurd, 看什么东西,房子,车子,都觉得很absurd 4. 跟我说她不想上学了,她在学校学不到任何东西,问我可不可以让她home school.
我有很认真的想帮她解决人生中的困惑,但是感觉她思考得比我多,我说的完全没法让她信服。比如她有这些疑问: 1. 人为什么要理性? Why should one think rationally? 2. 当你知道很多问题没有答案也找不到答案的时候,人该怎么活着?为什么活着?How to cope with 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answer? 3. 应该崇尚美吗?Should one value beauty? (她一度喜欢艺术, 还拿过奖,画得很好,但是后来又觉得这些都没有意义 ) 4. 应该接受 Practical Postulates 吗? 这个我完全不懂,搜了一下,大概是康德的实践假设?  5. 伦理存在吗?应该相信道德morality吗? 6. empiricism or rationalism ? 经验主义还是 理性主义?  7. 人为什么要快乐? 焉知快乐比不快乐好? 
请懂哲学的牛人指教,感觉孩子很想跟我探讨,但我完全赶不上趟。 有没有哲学老师可以开导中学生的?谢谢了

 

🔥 最新回帖

雁过
234 楼
很有智慧的孩子,这个年龄能想这些深刻的问题。 建议读《道德经》 可以看林语堂的英文本,很有趣。


wj_lsq 发表于 2022-04-26 08:19

同推荐。林语堂的那本是用逍遥庄子的故事来解读老子的道德经。英文版应该容易懂。
c
chengcheng
233 楼
唯物主义者其实都会有这个问题,如果人就是一个物质身体,吃吃喝喝几十年都是死,人生的确没有意义,所以超越物质的佛教,基督教,道德经都可以读读,楼主小孩有点过早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等有了人生经历再来看也许会更容易有答案,不过灵性方面书很多,哲学的尽头就是神学,不一定某个宗教,但是大道同源…
oldyouth 发表于 2022-04-26 10:01

对,大道同源。一切的一切,尽头都是源头,以太, the source, the conciseness.
我们被 Matrix 编程最大的谎言就是,物质决定意识。事实上,是意识决定一切,包括物质。
o
oldyouth
232 楼
唯物主义者其实都会有这个问题,如果人就是一个物质身体,吃吃喝喝几十年都是死,人生的确没有意义,所以超越物质的佛教,基督教,道德经都可以读读,楼主小孩有点过早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等有了人生经历再来看也许会更容易有答案,不过灵性方面书很多,哲学的尽头就是神学,不一定某个宗教,但是大道同源…
w
wj_lsq
231 楼
让她做数学题目,提高一下烧脑档次,然后她就会觉得哲学里的问题都是小儿科了。
大老鹅 发表于 2022-04-25 22:02

哲学在数学之上,高于数学。
w
wj_lsq
230 楼
我也觉得,她脑子里好像有根筋出了点问题。其实我带她看过医生,但现在的医生基本上一听她问人为什么要happy, 就给她开抗抑郁的药,她不肯吃,我也不太想让她吃。
joyfuljun 发表于 2022-04-24 22:53

很有智慧的孩子,这个年龄能想这些深刻的问题。 建议读《道德经》 可以看林语堂的英文本,很有趣。

 

🛋️ 沙发板凳

今生无悔
回复 1楼joyfuljun的帖子
娃很聪明,思考得很深刻。推荐她看罗素的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也许对她有帮助。罗素也是他那个年纪左右有很多深入的思考,认为人生无意义,甚至一度想自杀,这本书是他走出来之后作品。你也可以看看,也许更能理解为什么生活优渥的人会抑郁不快乐(罗素出生贵族家庭,自己是爵士,生活条件非常优渥)。罗素后来活到了97岁,并且认为自己生活得很幸福。
a
ashesofrose
让她看看圣经吧
s
saison
都是挺正常的哲学问题。你也可以问她,假如人生本无意义,你将如何度过。
j
joyfuljun
回复 1楼joyfuljun的帖子
娃很聪明,思考得很深刻。推荐她看罗素的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也许对她有帮助。罗素也是他那个年纪左右有很多深入的思考,认为人生无意义,甚至一度想自杀,这本书是他走出来之后作品
今生无悔 发表于 2022-04-24 22:17

谢谢推荐
N
Nurture
孩子挺灵的,思考深入。不过总觉得这个年纪太早了。这个年纪,还是快乐些好。她是不是在学校不快乐?有没有被bully,排挤?
她身体怎样?喜欢运动么?感觉她是highly sensitive的特性,这样没有任何问题,就是一种type,但可能是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我问她 身体的原因:比如她只想看白墙,可能就是 感官 比较疲累。也就是,身体可以更强壮些。
F
Fhu
这个小孩可能是那种profoundly gifted,我们提供不了什么意见,只能祝福她早点跨过这个坎,跨过就海阔天空了
p
page394
唔了,看透了matrix. 很多高中有哲学课,也许系统学一下更好?
Q
QQQ1000
要不让她找大学里的哲学老师去交流?或者看therapist?
今生无悔
谢谢推荐
joyfuljun 发表于 2022-04-24 22:21

不客气。建议你也看一看,可以跟女儿沟通。
j
joyfuljun
孩子挺灵的,思考深入。不过总觉得这个年纪太早了。这个年纪,还是快乐些好。她是不是在学校不快乐?有没有被bully,排挤?
她身体怎样?喜欢运动么?感觉她是highly sensitive的特性,这样没有任何问题,就是一种type,但可能是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我问她 身体的原因:比如她只想看白墙,可能就是 感官 比较疲累。也就是,身体可以更强壮些。
Nurture 发表于 2022-04-24 22:22

身体健康,运动确实比较少,女孩子大了好像就越来越不爱动
o
oceanmist
冒昧的说一句,感觉不是哲学问题,你可能需要带孩子去看看专业医生,注意观察。 尤其你说的“她没法停止思考,但这些想法要把她弄疯了”,这个如果控制不住,有点像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表现。 我知道的一个人,有类似症状,被诊断为心理疾病,吃药有好转。 试着让她参加一些其他活动,分散一下注意力。 思考这些问题本身不是个事,但如果不会停止思考,不会控制,陷入无限的思考中,是个问题。
孩子肯定是很聪明的,善于思考,但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好好引导。 多让她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动一动。 体力,脑力均衡的活动。
n
noodlewo
不是什么好事,有点青春期抑郁的感觉。 感觉孩子还是挺孤独的,找不到这个年纪的乐趣。
_
_summerdays
不觉得需要开导啊,感兴趣应该去附近大学/online course选修哲学课,都是刚看哲学时候很正常的问题。 反而推荐楼主看下这个youtube series稍微了解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A_CAkYt3GY

如果要和她讨论光看罗素,说实话我觉得作用不到,可能要从哲学intro开始慢慢了解不同的"门派",才知道文艺复兴之后那些近现代哲学家他们的理论根基在哪里
c
cangtian
都是挺正常的哲学问题。你也可以问她,假如人生本无意义,你将如何度过。
saison 发表于 2022-04-24 22:21

是的,我也这么想,从太空看地球,地球上发生的事情如此渺小,即使第三次世界大战把地球核平了,从宇宙的尺度有没有任何其它文明care都是个问题,所以,接受生命的卑微和无意义,然后还能继续快乐地生活,感受这唯一一次的生命,我觉得比非要找出生命的意义更重要
q
qqzjqqzj
我初中有个提出类似问题的同学 很聪明的人 lz也别急 过两天聪明孩子就想通了
d
deapsea
回复 1楼joyfuljun的帖子
需要建立和自己感官, senses的联系
人的思想无法代替人在世界上生活,无论想得有多深刻,最终还是要落实到senses上。父母如果也没有建立和senses的联系的话,应该是没办法影响孩子去办到,感觉还是看therapist吧,父母一起看。最保险的办法。
j
joyfuljun
冒昧的说一句,感觉不是哲学问题,你可能需要带孩子去看看专业医生,注意观察。 尤其你说的“她没法停止思考,但这些想法要把她弄疯了”,这个如果控制不住,有点像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表现。 我知道的一个人,有类似症状,被诊断为心理疾病,吃药有好转。 试着让她参加一些其他活动,分散一下注意力。 思考这些问题本身不是个事,但如果不会停止思考,不会控制,陷入无限的思考中,是个问题。
孩子肯定是很聪明的,善于思考,但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好好引导。 多让她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动一动。 体力,脑力均衡的活动。
oceanmist 发表于 2022-04-24 22:27

我也很担心,所以让她别读尼采了,跟她说尼采不是疯了吗。她很喜欢尼采写的东西,说,为什么说他疯了吗?那只是在你们看来疯了
花生芝麻
这个年纪也许追星可以分散注意力…turning red里那种
c
chengcheng
你娃很可能是星际种子。她的思想深度超过绝大多数人。
我看过的东西应该可以解答她的一切疑惑。推荐两个网站。
第一个是卯宿二传导的信息。关于宇宙,关于地球,关于人类,关于我们每个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全部都有解答。油管子的名字叫 Cosmic Agency. 下面链接是他们的网站, 有文字版. 建议她从头开始看: https://swaruu.org/en/transcripts?author=1
第二个是 https://wingmakers.com/ 这里面的绘画音乐尤其是哲学,我相信她一定会感兴趣的。
P
Peter_ML
我的感觉是,你家的孩子在哲学方面有很高的天赋,她在这方面的天赋远超过一般的同龄人。。 这个天赋不同于说数理化这种逻辑科学,没有固定的标准和答案。
上面列的每一个问题,都超出了一般成年人能回答的范畴。看你的帖子似乎也远远超出你们夫妻能够回答/理解的范畴。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更多信息分享,我们一起参与讨论

小金猪
冒昧的说一句,感觉不是哲学问题,你可能需要带孩子去看看专业医生,注意观察。 尤其你说的“她没法停止思考,但这些想法要把她弄疯了”,这个如果控制不住,有点像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表现。 我知道的一个人,有类似症状,被诊断为心理疾病,吃药有好转。 试着让她参加一些其他活动,分散一下注意力。 思考这些问题本身不是个事,但如果不会停止思考,不会控制,陷入无限的思考中,是个问题。
孩子肯定是很聪明的,善于思考,但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好好引导。 多让她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动一动。 体力,脑力均衡的活动。
oceanmist 发表于 2022-04-24 22:27

我也是这个感觉,孩子是超级敏感又聪明那种,家长还是小心一些,去看看心理医生至少没坏处。我觉得需要运动,分泌多巴胺。孩子现在脑力体力不平衡。美国家长狠推体育还是有意义的,
a
anitatang2015
你了解下强迫思维,青春期孩子因为大脑发育的特殊性,最容易引起强迫思维。尽量早点介入。
s
shanggj
回复 1楼joyfuljun的帖子
娃很聪明,思考得很深刻。推荐她看罗素的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也许对她有帮助。罗素也是他那个年纪左右有很多深入的思考,认为人生无意义,甚至一度想自杀,这本书是他走出来之后作品。你也可以看看,也许更能理解为什么生活优渥的人会抑郁不快乐
今生无悔 发表于 2022-04-24 22:17

真不像是聪明的样子
c
ccchhh
运动运动运动。身体是我们获得精神之外快乐之本。你女儿需要平衡。都不用pay attention to 她的问题,只要家庭活动带动她出去走走公园大自然郊游踏青自行车旅行。保管活着的快乐就都找到了。人生哲学的答案个更多在生活里。
J
Joypainting
孩子很聪明,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但是关于哲学的问题。真正大聪明特别有领悟力的人一般会自己想明白,别人用不着干扰,操心,都是暂时性困惑。但是如果这个孩子或成人聪明程度+理解能力+知识储存+生活阅历+达不到解决哲学难题的地步,她(他)就很难解决心中对人和世界的一切疑惑。卡住了。前进不了,也不能退后。这就是个极其危险的状态,有可能在某种刺激下产生极端思想。父母或是家人需要警惕进行预防性的介入。
o
oceanmist
我也很担心,所以让她别读尼采了,跟她说尼采不是疯了吗。她很喜欢尼采写的东西,说,为什么说他疯了吗?那只是在你们看来疯了
joyfuljun 发表于 2022-04-24 22:34

读尼采并不是问题,思考尼采也不是问题,但要学会休息,劳逸结合,那怕她每天思考都可以,这件事的重点是,她能不能控制思维,让她自己停下来有休息的时间。 如果她出现了你说的,她没法停止思考,这是个问题。 我知道的一个人症状就是那个孩子自述没法停止思考,后来找了心理医生吃药有好转。 你倒不必给孩子说,尼采疯了,不让她读,可以试着帮她把问题细化,同时细化她的读书,思考时间。帮她转移注意力。 比如不是不让她读,但是限制每天的时间,同时引导到每天做足够的户外运动,用其他问题分散她的注意力。 这种小孩应该容易沟通,告诉她户外运动的重要性,不急于在几天就把她的疑惑都弄清楚。让她慢慢观察这个世界,去户外,去人群中观察,告诉她,观察这个世界和读书一样重要。尼采的书是尼采的观察体会,她也需要有她自己的认知。
j
joyfuljun
你了解下强迫思维,青春期孩子因为大脑发育的特殊性,最容易引起强迫思维。尽量早点介入。
anitatang2015 发表于 2022-04-24 22:40

我也觉得,她脑子里好像有根筋出了点问题。其实我带她看过医生,但现在的医生基本上一听她问人为什么要happy, 就给她开抗抑郁的药,她不肯吃,我也不太想让她吃。
b
blocked
买台游戏机,PS5什么的?
c
crabbaby
看到你说的absurd,想起来我师姐,一家子都非常聪明,她跟我说他们家都欣赏absurd hero的理论。我也不懂,但是感觉这种对于人生的absurdity 的困扰也许就等待着一个click,就能解决了。 ——如果不行,也许和平时有这种思考的成人聊一聊比较好。比如有较高学历、职称的shrink?或者朋友圈里面比较有社会科学素养的人?
a
anitatang2015
回复 29楼joyfuljun的帖子
你自己先了解下强迫思维,知乎上可以参考下。其实就是孩子认知的问题,纠结不断地分柝自我的思想,进入了强迫思维,会停止不了各种intrusive thoughts. 但自己解决不了. 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去面对和正视,解决认知上的纠结。我儿子14岁也经历过这些。
L
LuLi
楼主的女儿居然想的和我以前一模一样,不过我纠结这些的时候已经20岁了。我后来除了哲学又看了很多宗教类的书,还系统的学了佛教几年。发现我们称为哲学或者佛学最初都是敏感细腻的人爱胡思乱想和观察,认为有真理和答案。信教的人也是大多数从开始考虑生死和幸福感开始的,就是想寻求答案。结果大家就总结了那是上帝的旨意,佛主的安排,真主的计划。我们不要胡思乱想都听他们的就好了。佛教还有明确的教义杀自己也是杀生,不要想不通不活了,规定修法磕头念经让自己脑子平静。我后来看了生物和社会群体现象类的书,说活着就是基因的需求,动物和人类都会不由自主的繁殖,希望基因一直被复制。生命有没有意义生命都会不由自主的产生。推荐看 Robert Sapolsky 的讲课。楼主女儿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也需要做的原因是我们需要社会和群体认同感,可以研究一下从精神层面上为什么人类重视礼仪和仪式感。即使没有意义,生命的基因也会有生存的需要,你还会想繁衍后代,为了保护自己的基因也需要社会skills. 人死了也许基因也存在,也许地球将来爆炸了那些化成灰的基因说不定也会飞到其他地方繁衍。
阿蒙巫仙
这么大可以看看书《苏菲的世界》 不要只看一个人的哲学,比如尼采 不同的哲学家对这些都有不同的看法
h
hoohoohoo
精神没有问题,智商牛B。前面推荐的所谓“答案都在这里”的,我不了解,但是哲学是不给答案的。小朋友年轻这么轻,有这么多时间可以想她的问题,不着急,慢慢来。光是人生有没有意义这个问题,不想明白之前就不要做傻事,即使想明白了也不等于就可以做傻事,毕竟人生该怎么过这个问题(不管有或没有意义)本身就是很难的问题,也要慢慢去想。不妨建议小朋友读读不同年代,不同“流派“,不同文化里的哲学书,尼采虽然影响很大,但不代表他都是对的。读圣经不知道小朋友感不感兴趣,倒不妨看看Thomas Aquinas,Spinoza, Leibniz。中哲老庄也很有意思啊。哲学家里牛B太多,小朋友有这样的兴趣和天赋是好事。如果附近有大学,看看能不能旁听。网上资源也很多,这个Yale 教授的讲得挺好的 https://oyc.yale.edu/NODE/196
N
NJ橘猫
我青春期也这样。甚至思考的比这个更深刻。
n
noodlewo
我也觉得,她脑子里好像有根筋出了点问题。其实我带她看过医生,但现在的医生基本上一听她问人为什么要happy, 就给她开抗抑郁的药,她不肯吃,我也不太想让她吃。
joyfuljun 发表于 2022-04-24 22:53

你女儿青春期抑郁的症状挺明显的其实。我表妹以前也是从思考一些事情停不下来,发展到睡眠不好,不能集中注意力,无法自己应付学校生活…后来就吃药治疗几年,后来好了
萨拉丁
你应该告诉他人活着就是要去做喜欢的事让你感到快乐的事(如果这件事同时为社会创造了价值是最好的)。如果想那些哲学问题让她快乐就去想。她显然是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是什么。驱动力是快乐。
w
whatif9999
系统的看一下哲学史梳理一下吧,每个哲学家其实也都是一家之言,提供参考而已 最后一个人生活的意义,还是要靠自己去定义;如何面对一切,也是要考自己去摸索。没有办法,这就是当代人的诅咒但也是力量所在。
春风过驴耳
回复 1楼joyfuljun的帖子
很像我上初中、高中时候的状态。当时很痛苦,精神上非常孤独,长时间拒绝跟别人交谈。是高考挽救了我。为了准备高考,我把问题悬置起来两个月备考。在大学继续孤独,但环境不再一样,也就过来了。
j
joyfuljun
回复 29楼joyfuljun的帖子
你自己先了解下强迫思维,知乎上可以参考下。其实就是孩子认知的问题,纠结不断地分柝自我的思想,进入了强迫思维,会停止不了各种intrusive thoughts. 但自己解决不了. 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去面对和正视,解决认知上的纠结。我儿子14岁也经历过这些。
anitatang2015 发表于 2022-04-24 23:03

谢谢,我感觉我女儿确实有点强迫思维, 请问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
e
estellemn
喜欢尼采的话可以多看看存在主义,克尔凯郭尔,加缪,黑塞。最近在看hannah arendt的the life of the mind, 也是讲她感兴趣的这些话题。 不过要解答这些问题的话我个人觉得科普类书籍更有用,比如说chaos theory, quantum physics, 再到neuroscience和AI方面的最新发展, 看看科学家是怎么思考这类问题的, 其实很有帮助。
s
shellfly
可以介绍她读东方哲学来缓冲一下。西方的哲学书,尼采康德这些年轻人入门很难的,而且很容易被绕晕,而且都需要极其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西方哲学史的精通和熟悉。可以读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既轻松易懂,又积极向上。可以告诉她,孔子也说过:““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也就是说,想不通的可以暂时别想,多读读百家之言,也许就能想通了。
s
sunnytoy
这些提出的问题就是哲学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她这样光想是想不出来的。哲学问题是论证出来的。既然她感兴趣,建议让她系统的接受哲学教育,从哲学史开始学习历史上哲学家是怎么思考这些问题的,然后学学逻辑论证,这些都是大学哲学系需要学习的东西。鼓励她现在好好学习打下基础,以后上哲学系。
a
amcjj2021
建议还是去正规看一下精神科。感觉有精神分裂症。你可以瞒着孩子约一下国内医生,咨询一下她现在的情况,听听专家分析,到底有没有问题,需要不需要医疗干涉。
a
anitatang2015
回复 41楼joyfuljun的帖子
我自己读了很多东西,我们感受不了那种痛苦,但从心理上接受孩子就像是精神上感冒,心态上不能崩,要积极地去面对。当时我给孩子停了两星期,先找医生开了抗抑郁药物,这个可以改善青春期大脑高速反育所造成的神经递质unbalance 的问题,可能缓解孩子穷于应付intrusive thoughts的问题。然后我们一起去看了很多YouTube 的视频,让孩子明白what’s going on in his brain and minds,还有一些mindfulness 和meditation 的各种视频和资料。让孩子明白所有的强迫思维其实都是源于一些认知的问题,不必过度解读和纠结。需要父母真正地去感受和聆听孩子内心的痛苦,不自信和各种不成熟的想法,不要去一味否定或试图纠正。这是个很缓慢甚至痛苦的过程,父母一定要有强大的內心,不要被孩子的想法带着走。要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面对。
y
yayapig
回复 1楼joyfuljun的帖子
需要建立和自己感官, senses的联系
人的思想无法代替人在世界上生活,无论想得有多深刻,最终还是要落实到senses上。父母如果也没有建立和senses的联系的话,应该是没办法影响孩子去办到,感觉还是看therapist吧,父母一起看。最保险的办法。
deapsea 发表于 2022-04-24 22:34

赞这个。中学时代也很迷尼采,看过不少哲学书,还喜欢说禅打机锋,年轻人觉得酷。 在没有生活阅历, 没有了解社会是怎么运作之前的“想得深刻”是虚假的。 美国这边不少therapist不太行,还是要父母参与一下。父母不要觉得这些东西很玄乎,学理工的人看明白一点都没问题。 要是我来回答楼主女儿的问题,我的答案都是不。。 既然上帝已死, 就没有人能决定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人当然可以不快乐,不理性,也没有人应该怎么活着这一说,没有应该不应该, 只有个人如何去选择。 答案不可能在书本里,在别人的脑海的。 想要一个答案本身也可以说是absurd. 年轻人喜欢这种个人主义色彩强烈的流派,容易走火入魔。 记得高中看过家里的一本恩格斯的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当时让我思想改变很多。 无论个人有多大,在社会面前,人的本质就是渺小的。
最后的最后,年轻人喜欢哲学,不完全是因为过于聪明爱思考。更大的可能是有一些生活中的痛苦,需要读哲学来逃避。多花时间和孩子聊一聊天吧。
y
yayapig
回复 41楼joyfuljun的帖子
我自己读了很多东西,我们感受不了那种痛苦,但从心理上接受孩子就像是精神上感冒,心态上不能崩,要积极地去面对。当时我给孩子停了两星期,先找医生开了抗抑郁药物,这个可以改善青春期大脑高速反育所造成的神经递质unbalance 的问题,可能缓解孩子穷于应付intrusive thoughts的问题。然后我们一起去看了很多YouTube 的视频,让孩子明白what’s going on in his brain and minds,还有一些mindfulness 和meditation 的各种视频和资料。让孩子明白所有的强迫思维其实都是源于一些认知的问题,不必过度解读和纠结。需要父母真正地去感受和聆听孩子内心的痛苦,不自信和各种不成熟的想法,不要去一味否定或试图纠正。这是个很缓慢甚至痛苦的过程,父母一定要有强大的內心,不要被孩子的想法带着走。要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面对。
anitatang2015 发表于 2022-04-24 23:55

很同意这个 ”让孩子明白所有的强迫思维其实都是源于一些认知的问题,不必过度解读和纠结。需要父母真正地去感受和聆听孩子内心的痛苦,不自信和各种不成熟的想法,不要去一味否定或试图纠正。这是个很缓慢甚至痛苦的过程,父母一定要有强大的內心,不要被孩子的想法带着走。要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面对。“。
我的经验是不能完全靠therapist 或者药物,父母要多听,多支持,想法只是想法,let it stay there, and that's fine.
z
zhimatangyuan
我在那个年龄的时候也喜欢看哲学书,尼采的我也看过,当然已经忘光了,印象中语言比较晦涩难懂。哲学书看多了更加困扰了,因为各家说法各异,感觉是刚看明白这个又被另外的哲学家给否认了。我是谁,我在哪里?脑子一团乱麻,前路乌漆麻黑。在那个年龄段的时候,自以为自己超凡脱俗,因为看过各种书各类小说,侦探心理方面的,没得看了就看世界美术画册,各个流派都有涉猎,基本图书馆有的书都看完了,但是就是不爱看学习方面的书。爱思考爱胡思乱想。关于生死想过很多,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也自己琢磨过。其实也一直想不明白,所以曾经非常迷惑困扰,也不愿意跟任何人沟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沮丧。现实中固执反叛,有三俩好友,但是依然不会向他们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方面,暗恋是最喜欢的方式,小学五年级就开始了,喜欢过体育好的学习好的,好像那时候对外貌没有感觉(虽然后来是货真价实的外貌协会),但是又不愿意走入现实。二十岁后终于被生活中的花花草草所诱惑,谈过几次无疾而终的恋爱,结婚生娃了,还俗了。现在再让我去看哲学书,我肯定是拒绝的,有那时间我情愿追追剧玩玩游戏哪怕躺S。
现在才明白思考人生其实毫无意义,那是哲学家应该思考的问题,他们把此作为课题来研究,是他们的工作。而我们是凡夫俗子,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因为就算是想明白了某些哲学问题,可有些事情也是自己无法掌控和改变的,譬如生老病死。那么,就珍惜当下吧。所以,楼主不必太过担心。思考只是成长的一个过程而已,区别在于有的孩子想的少有的想的比较多点。不过建议娃哲学书还是少看点,或者只看一家流派,就如练功太杂了小心走火入魔。总之在哪个年纪就应该做哪样的事,幼时的天真可爱,孩童时的调皮捣蛋,成长期的迷茫和反叛。我们也是那么长大的。
g
ganlanshu77
闲的。谈个恋爱吧,不行看看爱情电视剧,电影,前面说的追星也行,养宠物也行,打工也行,玩游戏也行
湫湫
我在那个年龄的时候也喜欢看哲学书,尼采的我也看过,不过现在都忘了。在那个年龄段的时候,自以为自己超凡脱俗,爱看各种书各类小说,侦探心理方面的,没得看了就看世界美术画册,各个流派都有涉猎,基本图书馆有的书都看完了,但是就是不爱看学习方面的书。爱思考爱胡思乱想。关于生死想过很多,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也自己琢磨过。其实也一直想不明白,所以曾经非常迷惑困扰,也不愿意跟任何人沟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沮丧。现实中固执反叛,有三俩好友,但是依然不会向他们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方面,暗恋是最喜欢的方式,小学五年级就开始了,喜欢过体育好的学习好的,好像那时候对外貌没有感觉(虽然后来是货真价实的外貌协会),但是又不愿意走入现实。二十岁后终于被生活中的花花草草所诱惑,谈过几次无疾而终的恋爱,结婚生娃了,还俗了。现在再让我去看哲学书,我肯定是拒绝的,有那时间我情愿追追剧玩玩游戏哪怕躺S。
现在才明白思考人生其实毫无意义,那是哲学家应该思考的问题,他们把此作为课题来研究,是他们的工作。而我们是凡夫俗子,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因为就算是想明白了某些哲学问题,可有些事情也是自己无法掌控和改变的,譬如生老病死。那么,就珍惜当下吧。所以,楼主不必太过担心。思考只是成长的一个过程而已,区别在于有的孩子想的少有的想的比较多点。在哪个年纪就应该做哪样的事,幼时的天真可爱,孩童时的调皮捣蛋,成长期的迷茫和反叛。我们也是那么长大的。
zhimatangyuan 发表于 2022-04-25 00:16

我也都 经历过,后来工作后了,完全得靠自己养活自己,就发现真是年少父母养着吃饱了撑的才想这些。
u
umizumi
所有的问题,圣经中都有答案。青春期抑郁,厉害的中医可解。
c
castleonsands
我也是差不多这么大的时候读尼采,思考哲学问题,走过了很长的艰苦的路,有过迷茫,有过抑郁,而且没有人可以帮忙,只能自己去读,去思考,去悟,像渡劫一样,一直过了十几二十年后才走了出来。作为过来人,可以说,安慰,心理医生都没有用,能帮到你女儿的,只有智者,找不到的话,就只能靠自己。这个过程也很危险,我自己能走出来,有天赋,也有运气,读了好多学科,最终还是自然科学,特别是脑科学的理解起了最大的作用,所以你可以试着让你女儿读读这些。不过真的有一天打通了一切,有了自己完整的哲学结构,真的是一览众山小。
d
dodoluo
楼主别太担心,你女儿明显是刚入门哲学被overwhelmed了,提出的问题也是典型的刚开始的浅层思考,所谓思而不学则殆,这时候不能只提出问题自己瞎琢磨,多读哲学书或者报个课程吧
b
backtesting
回复 1楼joyfuljun的帖子
看看pediatric psychiatrist。 也看看能否选修附近大学的哲学课,office hour的时候和老师聊聊。
N
Nurture
我也是差不多这么大的时候读尼采,思考哲学问题,走过了很长的艰苦的路,有过迷茫,有过抑郁,而且没有人可以帮忙,只能自己去读,去思考,去悟,像渡劫一样,一直过了十几二十年后才走了出来。作为过来人,可以说,安慰,心理医生都没有用,能帮到你女儿的,只有智者,找不到的话,就只能靠自己。这个过程也很危险,我自己能走出来,有天赋,也有运气,读了好多学科,最终还是自然科学,特别是脑科学的理解起了最大的作用,所以你可以试着让你女儿读读这些。不过真的有一天打通了一切,有了自己完整的哲学结构,真的是一览众山小。
castleonsands 发表于 2022-04-25 00:57

可以问下,脑科学的理解是什么样的?你现在一览众山小,是什么感觉和想法?我也是一直在探索的,所以好奇走出来后是什么样的。
c
childefox
回复 1楼joyfuljun的帖子
娃很聪明,思考得很深刻。推荐她看罗素的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也许对她有帮助。罗素也是他那个年纪左右有很多深入的思考,认为人生无意义,甚至一度想自杀,这本书是他走出来之后作品。你也可以看看,也许更能理解为什么生活优渥的人会抑郁不快乐
今生无悔 发表于 2022-04-24 22:17

同意这个,我觉得楼主娃挺好的呀,我觉得你给不了她答案,心理医生也不能,这些问题人类都思考多少年了,还没统一的答案呢,不然哲学为啥还存在呢,而且也得靠她自己寻找她接受的答案,多看书,多体验生活,多些有趣的经历,也许某天她就不纠结了
a
ab18
挺正常的,加上青春期这个年纪本来就有很多困惑,过去这一段时间就好了
a
ab18
冒昧的说一句,感觉不是哲学问题,你可能需要带孩子去看看专业医生,注意观察。 尤其你说的“她没法停止思考,但这些想法要把她弄疯了”,这个如果控制不住,有点像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表现。 我知道的一个人,有类似症状,被诊断为心理疾病,吃药有好转。 试着让她参加一些其他活动,分散一下注意力。 思考这些问题本身不是个事,但如果不会停止思考,不会控制,陷入无限的思考中,是个问题。
孩子肯定是很聪明的,善于思考,但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好好引导。 多让她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动一动。 体力,脑力均衡的活动。
oceanmist 发表于 2022-04-24 22:27

不觉得这是精神问题,intrusive thoughts是精神分裂等严重精神疾病的表现一种,但是LZ女儿这完全是自发的思考和求知,有逻辑有深度,跟精神分裂的荒诞离奇的intrusive delusive ideas差了很远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一样,有特点的孩子往往以后能成大事,不要动不动就扣精神问题的帽子
M
MrAnderson
你女儿没有什么问题,不需要看医生。但可能需要找一个emotional intelligence 比较高的长辈聊一聊。我也经历过她这个阶段,比她小一点,12,13左右。个人觉得小时候接触各种哲学思想,然后深入思考,是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从中感受到的痛苦也对我很重要。不知道楼主看没看过Call me by your name, 男主失恋伤心,男主爸爸安慰他不要因为感到痛苦就麻痹自己,live through his feelings instead of trying to dismiss them. ”....to make yourself feel nothing so as not to feel anything - what a waste!“ 你女儿需要的是疏解的方式,最好有信任的长辈可以帮助引导。我当时并没有,是通过自己写东西,还有竞技体育,慢慢走过来的。
2
2021majia
science类的书看得太少,哲学类书看得太多就会这样
a
anitatang2015
回复 59楼ab18的帖子
有intrusive thoughts 并不等于精神分裂。焦虑,抑郁和强迫思维都会有。青少年高发。但很多人都以为是青春期问题而否定或忽略,导致孩子可能靠自己努力去改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治愈。早点引起重视能让孩子健康渡过这一人生的关键转折时期。
l
lauraoyzj
我觉得可以带娃多去大自然走走,最好是那种远离人烟的backpacking,也可以去大农村看看。人在城市待久了会忘记自己还有躯壳,也容易觉得人类社会尽是些蝇营狗苟让人生厌。但是在自然里走一走,或者在烟火气浓一点的地方体会一下,就会发现有些事情不需要什么目的意义,就是体验,就是活着。也不需要一定要玩大家都玩的游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了。 感觉娃也有点想太多,生活体验不够。抽象的东西看太多了会有点空,至少可以去试着了解别人的人生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
中美律师集团
INTP?
m
mouton
LZ的孩子勤于思考,需要有同等水平的哲学成人讨论,不至于走火入魔。推荐刘擎,华中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过去学化工的,美国博士转哲学,LZ用邮件联系一下,如果女儿跟他讨论可能有帮助。再有多去大自然,感受人类的渺小。
公用马甲29
这娃适合出家,属于佛家说的有慧根那种
f
friendmm
你女儿青春期抑郁的症状挺明显的其实。我表妹以前也是从思考一些事情停不下来,发展到睡眠不好,不能集中注意力,无法自己应付学校生活…后来就吃药治疗几年,后来好了
noodlewo 发表于 2022-04-24 23:16

我侄女也是上大学后开始天天琢磨这些,钻进死角出不来,失眠抑郁,后来诊断bipolar,吃药后勉强大学毕业,之后短暂几份工作都无法持续,一直呆在家里。楼主重视起来吧。
c
castleonsands
可以问下,脑科学的理解是什么样的?你现在一览众山小,是什么感觉和想法?我也是一直在探索的,所以好奇走出来后是什么样的。
Nurture 发表于 2022-04-25 01:06

因为脑科学是唯心和唯物,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汇点,又是有实验根基的东西,所以是一个打通各个领域和基础哲学疑虑的很好的切入点,康德的伟大也是从本体论进入了认识论,其实就是脑科学的角度,只是那个年代还没有脑科学的概念,楼主女儿的不少问题都可以由脑科学和其引申出来的一些哲学框架去思考。我的经历很特殊,学了理科的各个专业,后来又做工科,自己读了人文和社会学科各专业的书,而哲学问题都是很深入能够整合不少领域,所以能打通很多东西。一般的文科读书顺序是文史哲,我是碰巧从哲学到历史到文学反过来,这样很艰难,也危险,但懂了哲学,看历史和文学都很容易理解,现在读书读到的各种思想,基本上都是自己早就思考过的,偶尔碰到新鲜的想法就会很欣喜。世界上不少事情很复杂,有深度和广度才能理解深入,做各种明智的决定,比如这次疫情,深入的理解,需要懂得数学,物理,微生物,免疫,神经,心理,人的行为,社会,文化,经济,法律,政治,历史,各种学科,并且融会贯通,如果这些都理解了以后,很多事情早就能看得很清楚,能做出各种明智的决定,疫情的时候投资房子股市,学习锻炼,陪伴孩子提升孩子,跳槽自身提升的人对比只知道焦虑抑郁的人,这就能看出懂得哲学并打通各个学科的好处,不过我还没有看到一个人把疫情里这些都考虑周到讲清楚的。
j
jakon
冒昧的说一句,感觉不是哲学问题,你可能需要带孩子去看看专业医生,注意观察。 尤其你说的“她没法停止思考,但这些想法要把她弄疯了”,这个如果控制不住,有点像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表现。 我知道的一个人,有类似症状,被诊断为心理疾病,吃药有好转。 试着让她参加一些其他活动,分散一下注意力。 思考这些问题本身不是个事,但如果不会停止思考,不会控制,陷入无限的思考中,是个问题。
孩子肯定是很聪明的,善于思考,但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好好引导。 多让她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动一动。 体力,脑力均衡的活动。
oceanmist 发表于 2022-04-24 22:27

没必要把一切都疾病化,跟你不一样就是有病,不标准不平庸就是有病?
飞飞天
很正常的成长的过程,我们没经历过这个过程其实是不正常的。不经过严肃的思考,是不会找到自我的。让她按自己需要的时间去经历这个过程。恭喜你,你生了个优秀的人类。
e
elly
啊 我大一的时候,有个同学就出问题了,看哲学书走火入魔,半夜在宿舍不可控制大喊大叫,后来叫了家长来,带回家休学一年。人是非常聪明的,后来回学校,还提前毕业去美国留学了。 我也觉得楼主需要注意女儿的mental health。
s
sunny112358
要注意不要走火入魔,排除bipolar
o
oceanmist
不觉得这是精神问题,intrusive thoughts是精神分裂等严重精神疾病的表现一种,但是LZ女儿这完全是自发的思考和求知,有逻辑有深度,跟精神分裂的荒诞离奇的intrusive delusive ideas差了很远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一样,有特点的孩子往往以后能成大事,不要动不动就扣精神问题的帽子
ab18 发表于 2022-04-25 01:37

没人确诊这个孩子是精神问题,不要网上看诊。 只是建议lz注意观察,不要忽视这个方面。 没有人说所有孩子都一样, 也没人说有特点的孩子不能成大事。 你自己一口你觉得,万一有问题,耽误了你又不负责。 你要不再读读我之前写了什么,不要自己发挥,然后你自己驳斥你自己。
雁过
我娃有时候也会思索这些。但他很忙,运动塞满了他大部分时间,同时他还很物质,与朋友一起享受物质生活也是他喜欢的,所以常常忘了思考。 这个世界整个看起来就像个bait. 大多数人的基因都很自私,自私这种force就像万有引力主导了世界的进程。到处发生的事情,就像化学反应一样是各种force的最终平衡。读不少历史,感觉我们改变不了什么,历史事件好像都是编程写好的,在特定的时间必然会发生,所谓的英雄如果在和平寻常的环境下也就是个普通人。一个人就像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一个种族,也许一个地球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兴衰成败。你可能是猎物也可能是猎人。人生即是游戏,是种灵修。只能观察世界,好好享受这个或上或下的ride.
h
happylife115
恐怕是depression的前兆,带去看医生
p
particle2015

你不用帮她找答案,这是她自己的journey
枫丹白露

楼主有兴趣可以联系我
z
zymotype
回复 1楼joyfuljun的帖子
真是有思想的娃呢!孩子思考的这些问题非常好,带孩子去教会吧,在那里她会找到答案
U
US2020
我高中大学时也有过类似的挣扎。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被好成绩,荣誉,甚至恋爱满足。有的人心里会有一个永远无法满足的渴望,一直寻求一个终极答案。
也顺便推荐一本书,尼克松的高级幕僚,Charles Colson的《the Good Life》。是他对自己和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的分析,讨论活着的意义。可读性很强,尤其建议打算学文科的孩子看看,很有职业方面的启示。
我的孩子几年前也经历了类似的挣扎,但比我小时候要平顺很多。
爱自己
孩子太聪慧了。带她多去享受生活,接近自然
s
sbwlys
是的,我也这么想,从太空看地球,地球上发生的事情如此渺小,即使第三次世界大战把地球核平了,从宇宙的尺度有没有任何其它文明care都是个问题,所以,接受生命的卑微和无意义,然后还能继续快乐地生活,感受这唯一一次的生命,我觉得比非要找出生命的意义更重要
cangtian 发表于 2022-04-24 22:30

这些问题我从7岁开始就想过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生命没有任何意义,但发生在生命过程中的爱是宇宙中非常独特珍贵的东西
啊 我大一的时候,有个同学就出问题了,看哲学书走火入魔,半夜在宿舍不可控制大喊大叫,后来叫了家长来,带回家休学一年。人是非常聪明的,后来回学校,还提前毕业去美国留学了。 我也觉得楼主需要注意女儿的mental health。
elly 发表于 2022-04-25 03:30

我大学的时候也有个同学这样,后来信了flg,拒绝上课,天天穿粗布衣服练功,后来被退学,再后来就失联了,本来是个挺聪明的男生
t
tinystar01
可以开始带她去教会;出去旅游见识不同的人, 和不同的人交谈。 去大学旁听。 领着她去各种途径寻找答案,这是父母能做到的。 这么聪明的小孩也许就自己领悟了, 在这一路寻转答案的路上。 别一直待在家里 。
雁过
我大学的时候也有个同学这样,后来信了flg,拒绝上课,天天穿粗布衣服练功,后来被退学,再后来就失联了,本来是个挺聪明的男生
莱 发表于 2022-04-25 08:09

会相信FLG也是没想透彻,被骗的。。看看这些那个时间起来的“宗教”组织头头哪个不是赚的家财万贯,被迫流亡国外,也不少转移资产。
z
zhangxx818
其实主要是有钱有闲,要是她整天为了柴米油盐操心,根本没时间想这些事 就应该让孩子多干家务,多去做义工。。。
Z
Zhaogu
青春期孩子一定要做些运动,运动神经不运动容易积郁精神问题。还要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学校要求的Volunteer,要真正参加,服务社区。孩子只专注自己的学习忽视社会家庭的责任容易钻牛角尖。当然,能带孩子去教会参加一些活动更好了
s
shoppingisfun
多看人物传记, 比如金大法官的。 从而改变自己,改变别人。
t
tax2
先看心理医生吧,聊天咨询的那种,需不需要吃药心理医生会和孩子的家庭医生沟通的,这个年龄青少年抑郁症女生很高,不想上学觉得没意思都是抑郁症前兆,抑郁症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要药物干预的,尤其青春期,是病,不是懒
d
dandan_kokia
去希腊旅游下 参拜下苏格拉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学习古希腊哲学科学观 对以后学习也有好处 古希腊奠定了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础
会相信FLG也是没想透彻,被骗的。。看看这些那个时间起来的“宗教”组织头头哪个不是赚的家财万贯,被迫流亡国外,也不少转移资产。
雁过 发表于 2022-04-25 08:25

一旦接受那个逻辑和世界观,人的思维方式就变得无法理喻,当时他宿舍的人还和他辩论,试图把他拉回来,根本没用,所以我觉得楼主还是要重视干预一下,一旦走火入魔还是挺可怕的
p
peachypeach
孤独的天才…bless 希望她能早点想明白 人生就是一场黄粱一梦,在无聊中寻找有聊,在无意义中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
f
fairycat
个人认为读中国的哲学balance 下西方哲学,孔子老子庄子这些读精了,就可以治愈了
t
trio2021
读尼采并不是问题,思考尼采也不是问题,但要学会休息,劳逸结合,那怕她每天思考都可以,这件事的重点是,她能不能控制思维,让她自己停下来有休息的时间。 如果她出现了你说的,她没法停止思考,这是个问题。 我知道的一个人症状就是那个孩子自述没法停止思考,后来找了心理医生吃药有好转。 你倒不必给孩子说,尼采疯了,不让她读,可以试着帮她把问题细化,同时细化她的读书,思考时间。帮她转移注意力。 比如不是不让她读,但是限制每天的时间,同时引导到每天做足够的户外运动,用其他问题分散她的注意力。 这种小孩应该容易沟通,告诉她户外运动的重要性,不急于在几天就把她的疑惑都弄清楚。让她慢慢观察这个世界,去户外,去人群中观察,告诉她,观察这个世界和读书一样重要。尼采的书是尼采的观察体会,她也需要有她自己的认知。
oceanmist 发表于 2022-04-24 22:53

告诉她:经验 很重要。
仅仅关于书本展开的思考价值是很有限的。
历史很重要。
爱读哲学的,一定要读历史来平衡。
音乐和运动也很重要。
平衡她的神经系统。

C
Confuse
是在寻找信仰的路上。
f
frogette
回复 1楼joyfuljun的帖子
娃很聪明,思考得很深刻。推荐她看罗素的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也许对她有帮助。罗素也是他那个年纪左右有很多深入的思考,认为人生无意义,甚至一度想自杀,这本书是他走出来之后作品。你也可以看看,也许更能理解为什么生活优渥的人会抑郁不快乐
今生无悔 发表于 2022-04-24 22:17

孩子非常非常聪明。千万别看罗素、萨特之类的。这孩子需要信仰,她需要一个对世界的超越自我和物质主义的认识,她需要知道人类的存在是否是有意义的,人是否有超越物质的神性,人死之后是否有另一个世界的去处。看看 C.S.Lewis,Pascal,甚至奥古斯丁,看她能不能豁然开朗找到答案。
爱与自由
我也很担心,所以让她别读尼采了,跟她说尼采不是疯了吗。她很喜欢尼采写的东西,说,为什么说他疯了吗?那只是在你们看来疯了
joyfuljun 发表于 2022-04-24 22:34



蔡志忠有画过诸子百家的漫画,苏菲的世界啥的可以给她看看,比较轻松
我九岁的时候也是天天想这些,觉得人生虚无想自杀,但是又怕疼。有一天突然想通了每个人都是一个圆,从起点回到终点,区别只在于有的圆大一些有的小一些,体验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然后就决定了我这辈子要做一条堂堂正正的咸鱼,得过且过,混吃等死,从此以后一直非常开心
最近那个杨紫琼的电影瞬息全宇宙也挺适合她看的,人生固然虚无,但每个瞬间都是真实
爱与自由
她的几个问题真有意思,我捡几个探讨下: - 我们需要理性,因为理性是人类的希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会发现理性的作用是有限的 - 我们需要道德,因为愚昧的本质,是一种短视;而道德的本质,是一种远见 - 我们需要美,因为这是人类对抗虚无的一种方法。这个世界是random的,但我们希望万物是有意义的,审美满足了我们这方面的需要
u
ultraviolet
我觉得这孩子真的是太聪明了, 有点曲高和寡的感觉,LZ可以多跟她谈谈人生,很可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渺小的,也许很多人的人生并没有意义,但是you only live o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