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漂亮旗袍是什么梗?谁知道?

芷若魔头
不是国家情怀的问题,只是她确实只关心自己的痛苦,对于他人的疾苦,她基本不关心不在乎。 否则很难理解她这么一个敏感、有共情能力的人,在看到听说周围的中国人被杀被家破人亡的同时,还可以跟亲日派谈情说爱。 她对汉奸的痛恨,就好像只存在于跟胡兰成分手之后?因为自己的感情被伤害了,忽然就反应过来汉奸人品有问题汉奸在帮着杀人?她用色戒来描述自己跟胡兰成的关系,开脱自己,老实说挺猥琐的。我挺看不起她的。当然她也不欠别人什么,就是个普通人






BubbleBee 发表于 2022-04-22 13:13

首先我声明,我不认同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关系,我认为她为此吃了一辈子亏。我受不了他和汉奸谈恋爱,虽然他们的交往时间只有不到3年。
“她用色戒来描述自己跟胡兰成的关系”
你看过色戒这部小说吗?我非常不认同你对色戒的评价。我对色戒的总结是:党选中了一个女孩子,色诱汉奸。这是个缺爱的女孩子。党把这个女孩子当工具,对汉奸对王佳芝的“强暴”不闻不问。王佳芝已经明确表示受不了汉奸对她的性行为了,希望党快点杀掉汉奸,但是党无视王佳芝的个人意志,要求她继续。王佳芝在和汉奸的交往中感觉到了汉奸对她的爱,是她生活中少有的爱的来源。她越来越痛恨党对她的利用。于是放走了汉奸,放了汉奸一条生路。
我觉得她写的是一个被利用的棋子的道路
x
xinlaide
你能在一堆尸身旁跟杀人者谈情说爱吗? 你是这么不活在套子里的吗?
BubbleBee 发表于 2022-04-22 13:24

这位mm,对不起,我前面说话语气不太好,请你原谅。
我想说的是,有些事情即使你不会做,我也不会做,但是我们两个人的选择(特别是形成我们选择背后的道德观)不能invalidate其他人的选择。 即使大多数人是异性恋(并且假设你我们都在大多数人的分布区间),我们也没有道德上的entitlement去invalidate性少数群体的存在。 即使大多数人是右手写字(并且假设你我们都在大多数人的分布区间),我们也没有道德上的entitlement去invalidate左撇子的存在。 即使你我都不会一边敏感共情一边跟亲日派谈情说爱(并且假设你我们都在大多数人的分布区间),我们也没有道德上的entitlement去invalidate张爱玲的存在。
事实上,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艺术作品常常会探讨人性里复杂和阴暗的一面,这些作品帮助人们认清自我理解自我。人既不是纯洁的天使也不是罪恶的恶魔。人会吃人,人也会助人,甚至边助人边吃人。
B
BubbleBee
依附日本人,说下大环境当时的沦陷区文人绝大部分都是日本人上门如何请都不去参加活动的。梅兰芳还为此留须。胡兰成是汪伪政府的宣传部长,这也是当时大部分文人都避之不及的。 说点具体的。“张爱玲在1945年3月散文《双声》一文中说:“同西洋同中国现代的文明比起来,我还是情愿日本的文明的”。这样公开的媚日言论即使在敌伪报刊上也不多见。当时与日寇作殊死战的中国军民都知道“日本的文明”究竟是什么。 张爱玲还在1944年9月散文《忘不了的画》里,张爱玲忘不了仍对日本称赞一番:“日本对于训练的重视,而艺妓,因为训练得格外彻底,所以格外接近女性的美善的标准。”而在当时,“对于训练的重视”的日本人正在灭绝人性地大肆杀戮中国人。 除了在作品中附日反蒋之外,张爱玲和上海很有权势的日本人池田纪笃结交,出入汪伪政权第三把手周佛海的家门,还参加一些亲日性质的文化活动。要列举就太多了,真的都想列着吗?对张是好事吗?
不然,你认为当时她为何不敢去台湾呢?当然,如果你是弯弯,也可能认为这是亲善举动,那就不必多说了。

浮云散 发表于 2022-04-22 13:10

本来她对于日本的友善,也可以归为个人的政治信仰。汪精卫就觉得当年的中国只有跟日本合作才有出路,而且他代表的是一大堆人。 这没啥。 我就是觉得色戒很难让人接受。色戒的是非观非常明确:汉奸是冷血的,杀人恶魔,连自己心爱的人也一起杀了了事。革命义士王佳芝是单纯的,有爱的,是正义跟圣母的化身。搞半天张爱玲是明白孰是孰非的? 然而不是,张爱玲还是张爱玲,她就是喜欢日本,就是无所谓别人家的被杀。色戒就是泄私愤报私仇的。这也没啥,但就不必把她捧的那么高吧。因为文革说到底也无非就是很多人放飞自我在报私仇泄私愤而已
t
trio2021
这位mm,对不起,我前面说话语气不太好,请你原谅。
我想说的是,有些事情即使你不会做,我也不会做,但是我们两个人的选择(特别是形成我们选择背后的道德观)不能invalidate其他人的选择。 即使大多数人是异性恋(并且假设你我们都在大多数人的分布区间),我们也没有道德上的entitlement去invalidate性少数群体的存在。 即使大多数人是右手写字(并且假设你我们都在大多数人的分布区间),我们也没有道德上的entitlement去invalidate左撇子的存在。 即使你我都不会一边敏感共情一边跟亲日派谈情说爱(并且假设你我们都在大多数人的分布区间),我们也没有道德上的entitlement去invalidate张爱玲的存在。
事实上,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艺术作品常常会探讨人性里复杂和阴暗的一面,这些作品帮助人们认清自我理解自我。人既不是纯洁的天使也不是罪恶的恶魔。人会吃人,人也会助人,甚至边助人边吃人。
xinlaide 发表于 2022-04-22 13:36

“人既不是纯洁的天使也不是罪恶的恶魔。人会吃人,人也会助人,甚至边助人边吃人。”
中肯之言。
h
hkmty
本来她对于日本的友善,也可以归为个人的政治信仰。汪精卫就觉得当年的中国只有跟日本合作才有出路,而且他代表的是一大堆人。 这没啥。 我就是觉得色戒很难让人接受。色戒的是非观非常明确:汉奸是冷血的,杀人恶魔,连自己心爱的人也一起杀了了事。革命义士王佳芝是单纯的,有爱的,是正义跟圣母的化身。搞半天张爱玲是明白孰是孰非的? 然而不是,张爱玲还是张爱玲,她就是喜欢日本,就是无所谓别人家的被杀。色戒就是泄私愤报私仇的。这也没啥,但就不必把她捧的那么高吧。因为文革说到底也无非就是很多人放飞自我在报私仇泄私愤而已

BubbleBee 发表于 2022-04-22 13:37


这么可笑而幼稚的解读,难以相信真的看过色戒,完全不得要领嘛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张的小说也不是非黑即白的,用非黑即白的非常狭窄的视角去看待和评论一个那么复杂多彩多层次的作品,是会偏颇到好像完全没碰触到作品

s
spring21
这位mm,对不起,我前面说话语气不太好,请你原谅。
我想说的是,有些事情即使你不会做,我也不会做,但是我们两个人的选择(特别是形成我们选择背后的道德观)不能invalidate其他人的选择。 即使大多数人是异性恋(并且假设你我们都在大多数人的分布区间),我们也没有道德上的entitlement去invalidate性少数群体的存在。 即使大多数人是右手写字(并且假设你我们都在大多数人的分布区间),我们也没有道德上的entitlement去invalidate左撇子的存在。 即使你我都不会一边敏感共情一边跟亲日派谈情说爱(并且假设你我们都在大多数人的分布区间),我们也没有道德上的entitlement去invalidate张爱玲的存在。
事实上,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艺术作品常常会探讨人性里复杂和阴暗的一面,这些作品帮助人们认清自我理解自我。人既不是纯洁的天使也不是罪恶的恶魔。人会吃人,人也会助人,甚至边助人边吃人。
xinlaide 发表于 2022-04-22 13:36

张爱玲的文字就是姨太太文学啊, 没什么好看的。 阴暗尖刻心机, 她也不想想, 一个男人连国家都能卖, 怎么会忠实于女人。她在感情里太desperate了, 可能和她的童年阴影有关, 缺爱, 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
w
wahahabdjc
什么叫家国情怀?你有家国情怀?抱着出名要趁早的心态?她的名气是靠自己的才华挣来的。 无视战火纷飞?躲进小楼?战争年代一个个体要怎么样?不是大多数都是保命吗?当然,有很多人为了保家卫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比如林徽因的弟弟林恒是飞行员捐躯,还有很多上战场打仗的士兵,很多上战场的军医,军地护士,他们都非常了不起。但是,不上战场,各自保命,不是最常见的选择吗?你能活到现在,不都是靠你的祖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躲在小楼里保命? buweibu1949年后不为新政府出力有问题吗?你给当今的中国政府出力了吗? 张爱玲的小说《赤地之恋》和《秧歌》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的土改,和张爱玲眼中的政府,有什么问题吗?你看过这两本小说吗?由于政治原因这两本小说不能被国内宣传,但是,读过这两本小说的人大部分被这本小说的犀利和对人和对社会观察的通透而震撼,你可以先读了再评价 来美后生活艰难有什么问题吗?一个女人,来到异国靠自己,当然艰难了,难道你刚来美国后不艰难? 一生为了生计奔波有什么问题吗?人家清清白白,靠自己的文字自己赚钱养自己,有问题吗? 一生无后无子有问题吗?女人选择不生孩子有什么丢人的吗? 从小情感上也无依靠这是她的错吗?投胎到了冷血的父母家中,这是她的错吗?能有多少人幸运的有疼爱自己的父母?100年前的父母大多数不懂爱,对孩子非打即骂,搞得孩子一生无安全感,这是孩子的错吗 张爱玲的后半生的确没有文学作品,但是,你知不知道,从1980年开始,她潜心研究《海上花》,将其从一本沪语小说翻译成白话文,又翻译成英文,这不是对华语文学的贡献吗?

芷若魔头 发表于 2022-04-22 12:14

where can I read 《赤地之恋》和《秧歌》?
h
hkmty
where can I read 《赤地之恋》和《秧歌》?
wahahabdjc 发表于 2022-04-22 13:50


网上从台湾应该能买到
个人觉得不好看,是张的作品里最不喜欢的,简直看不下去
她的文笔,写她的那些故事,真是一绝
用这样的文笔写残暴的政治运动,让人很不适


浮云散
可列的太多,为逝者讳,就不一一。引张爱玲小团圆中一段来结束吧:
“一片空白中,有之雍在看报,下午的阳光照进来,她在画张速写,画他在看波资坦会议的报导。 “二次大战要完了,”他抬起头来安静的说。 “噯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麼许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 九莉依旧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 他面色才缓和了下来。”
d
dragonfire
本来她对于日本的友善,也可以归为个人的政治信仰。汪精卫就觉得当年的中国只有跟日本合作才有出路,而且他代表的是一大堆人。 这没啥。 我就是觉得色戒很难让人接受。色戒的是非观非常明确:汉奸是冷血的,杀人恶魔,连自己心爱的人也一起杀了了事。革命义士王佳芝是单纯的,有爱的,是正义跟圣母的化身。搞半天张爱玲是明白孰是孰非的? 然而不是,张爱玲还是张爱玲,她就是喜欢日本,就是无所谓别人家的被杀。色戒就是泄私愤报私仇的。这也没啥,但就不必把她捧的那么高吧。因为文革说到底也无非就是很多人放飞自我在报私仇泄私愤而已

BubbleBee 发表于 2022-04-22 13:37

你这么会解读人,不如骂骂鲁迅和日本人。论起和日本人的关系,张爱玲比鲁迅差远了吧
s
spring21
可列的太多,为逝者讳,就不一一。引张爱玲小团圆中一段来结束吧:
“一片空白中,有之雍在看报,下午的阳光照进来,她在画张速写,画他在看波资坦会议的报导。 “二次大战要完了,”他抬起头来安静的说。 “噯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麼许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 九莉依旧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 他面色才缓和了下来。”
浮云散 发表于 2022-04-22 13:54

这个三观太不正了吧, 实在喜欢不起来。 不去追求光明, 去追逐一点点萤火。
C
Confuse
我也同意张爱玲没什么家国情怀。她只关心人的生老病死,情爱纠葛。但后者是人类的共性。所以她的作品能流传千古。
至于张的政治观点,不管说她是哪一边的都能沾到边,但也都会被打脸。因为她也不在意这个。她写了小艾,也写了秧歌。你要说她是哪一边呢?就是因为她没有家国情怀,没有政治观点,她才会因看到那些影响生活的小事而离开大陆。
a
aiersha
where can I read 《赤地之恋》和《秧歌》?
wahahabdjc 发表于 2022-04-22 13:50

赤地之恋google一下就有。非常一般。张爱玲最适合写遗老遗少家庭,殖民地这种,换了背景,一下子格格不入。
芷若魔头
where can I read 《赤地之恋》和《秧歌》?
wahahabdjc 发表于 2022-04-22 13:50

google 之 https://www.kanunu8.com/book3/7111/
https://www.99csw.com/book/2026/index.htm
B
BubbleBee
这位mm,对不起,我前面说话语气不太好,请你原谅。
我想说的是,有些事情即使你不会做,我也不会做,但是我们两个人的选择(特别是形成我们选择背后的道德观)不能invalidate其他人的选择。 即使大多数人是异性恋(并且假设你我们都在大多数人的分布区间),我们也没有道德上的entitlement去invalidate性少数群体的存在。 即使大多数人是右手写字(并且假设你我们都在大多数人的分布区间),我们也没有道德上的entitlement去invalidate左撇子的存在。 即使你我都不会一边敏感共情一边跟亲日派谈情说爱(并且假设你我们都在大多数人的分布区间),我们也没有道德上的entitlement去invalidate张爱玲的存在。
事实上,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艺术作品常常会探讨人性里复杂和阴暗的一面,这些作品帮助人们认清自我理解自我。人既不是纯洁的天使也不是罪恶的恶魔。人会吃人,人也会助人,甚至边助人边吃人。
xinlaide 发表于 2022-04-22 13:36

没事,就是讨论而已
然而文革基本上就是你说的这样:人会吃人,人也会助人,甚至边助人边吃人。其实日军侵华也是一个原理。 没什么比中国的文革跟人类的战争更能体现人性了。这些都是最好的文艺作品最美行为艺术吗?
芷若魔头
可列的太多,为逝者讳,就不一一。引张爱玲小团圆中一段来结束吧:
“一片空白中,有之雍在看报,下午的阳光照进来,她在画张速写,画他在看波资坦会议的报导。 “二次大战要完了,”他抬起头来安静的说。 “噯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麼许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 九莉依旧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 他面色才缓和了下来。”
浮云散 发表于 2022-04-22 13:54

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zhinengshuo只能说“好听的”,就是只能说类似于“我要战斗”“我不害怕”。
法国著名的雕像加莱义民刻画的是义民在牺牲自己之前的害怕,无助,彷徨的画面。 圣经里,基督在被罗马军队行刑前,跪下乞求上帝的害怕:“天父,你为什么要让我经历这些”。
你列举的这个片段,我一点也看不出来“无耻”和让人看不起。就像版上有人讨论,covid期间,有人庆幸,可以过上清净,少社交的生活,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在covid期间丧命。
这段话里的张爱玲也一样,她写了自己在热恋期间的一点小庆幸。她可以一方面写自己在二战里被战争吓破了胆(请自行搜索烬余录),又有点和恋人天长地久的小幸福。我不觉得这是冲突的
就像大家说的“家国不幸诗人幸”,难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诗人们特别高兴家国不幸吗?只是家国不幸中,诗人感叹一下自己的复杂情绪而已
当然我再重申一遍,我受不了和汉奸的恋情,我不认同这段感情。但是我理解24岁的女性,在爱情中智商为零,至少她快刀斩乱麻地离开了胡兰成
x
xinlaide
可列的太多,为逝者讳,就不一一。引张爱玲小团圆中一段来结束吧:
“一片空白中,有之雍在看报,下午的阳光照进来,她在画张速写,画他在看波资坦会议的报导。 “二次大战要完了,”他抬起头来安静的说。 “噯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麼许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 九莉依旧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 他面色才缓和了下来。”
浮云散 发表于 2022-04-22 13:54

在《倾城之恋》里也有类似的描写,如果她真的不关心动荡时代和普通人命运的张力,她恐怕不会一遍一遍地在不同作品里去描写,去引导读者思考。至于读者怎么解读,怎么思考,她也是完全尊重读者的。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盈盈地站起身来,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
B
BubbleBee

这么可笑而幼稚的解读,难以相信真的看过色戒,完全不得要领嘛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张的小说也不是非黑即白的,用非黑即白的非常狭窄的视角去看待和评论一个那么复杂多彩多层次的作品,是会偏颇到好像完全没碰触到作品


hkmty 发表于 2022-04-22 13:42

提了一个你没听说过的读解我就是幼稚可笑?那也无所谓。人性就是多样性。作为张爱玲粉丝,你竟然不能接受这一点?那她的书说你白看了不过分吧




扶苏
回复 3楼的帖子
虽然张爱玲确实是跑掉了,但我总觉得这个故事象后人杜撰。张有太多理由要跑,家庭出身,跟胡兰成的关系,自身不够“革命”,凭直觉就该跑,不必落到旗袍这一件事上。这个故事太象动物庄园里的那匹母马(风铃草?),一直觉悟不高,动物们占领庄园后,她一点都没有感受到革命成功的喜悦,反而因为不允许打扮,不能戴蝴蝶结不高兴,连夜逃跑了。我想张大概有过一些隐约的抱怨,但不可能把话说得那么直白。即使她内心反共,那种话也不是她的风格。
hearty 发表于 2022-04-21 18:35

半生缘这部小说本来叫“十八春”,那个结局是主角去了延安,参加了革命。很显然当时张爱玲确实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好感。后来她修改了小说结局,改名“半生缘”。
当时不明真相的人很多。
扶苏
我就是看了这些文章后,感觉到这些aizheng挨整的人其实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像柯灵,丁玲,他们亲眼目睹了ccp残暴的整人运动,并且认同地留下,且参与其中,就像柯灵对此的评语是“天翻地覆的大变革吸引着亿万人的注意--没有什么比这更大的事了”,这完全是肯定的,欢欣鼓舞地评价。
张爱玲虽然没有留下口头的,文字的评价,但是用实际行动:离开,表明了不认同。
芷若魔头 发表于 2022-04-21 22:37

丁玲可不只是看客,而是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整人运动之中了。害了好多过去的同僚朋友。
C
Confuse
可列的太多,为逝者讳,就不一一。引张爱玲小团圆中一段来结束吧:
“一片空白中,有之雍在看报,下午的阳光照进来,她在画张速写,画他在看波资坦会议的报导。 “二次大战要完了,”他抬起头来安静的说。 “噯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麼许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 九莉依旧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 他面色才缓和了下来。”
浮云散 发表于 2022-04-22 13:54

我好奇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写?谈恋爱的时候有那种外面天崩地裂挺好,这样别人都别来打扰我们两个的感觉,不是很正常?在恋爱中一个真实的共通的感受,不能写?
你谈恋爱的时候都想着家国情怀?保尔还有和冬妮娅的迷乱时刻吧。
张爱玲写出这样的感受,正是她的作品能打动人心的本事。而她明知自己的恋爱被人诟病,还敢在自己的自传中写出这种感觉,也确实是极其少有的坦诚和勇敢。这一点,没几个人做的到。
扶苏
我挺好奇为什么姑姑不离开大陆。1949年以后姑姑shoulsho受了多少zuizzui罪
芷若魔头 发表于 2022-04-21 22:54

这个姑姑也是传奇女子。爱上初恋,初恋结婚,等了几十年,初恋老婆死了,后与初恋结婚。
s
spring21
我好奇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写?谈恋爱的时候有那种外面天崩地裂挺好,这样别人都别来打扰我们两个的感觉,不是很正常?在恋爱中一个真实的共通的感受,不能写?
你谈恋爱的时候都想着家国情怀?保尔还有和冬妮娅的迷乱时刻吧。
张爱玲写出这样的感受,正是她的作品能打动人心的本事。而她明知自己的恋爱被人诟病,还敢在自己的自传中写出这种感觉,也确实是极其少有的坦诚和勇敢。这一点,没几个人做的到。
Confuse 发表于 2022-04-22 14:18

我不觉得正常, 两人卿卿我我, 外面血肉横飞, 轻笑说死的真好, 灭绝师太吧。
扶苏
回复 59楼nycsunshine的帖子
关露太惨了,她跟张爱玲苏青不一样,是主动投身革命的。抗战时被党派去当卧底,接近汪伪政府高官,抗战胜利以后就背了个“汉奸文人”的恶名,虽然没坐牢,但恶名从未被澄清。想结婚还被组织谈话,说不要耽误人家前途,于是终生未婚。49年之后的各种运动就不用说了。偏偏还活到了八十年代,平反之后自杀。无法想象她对自己投身的事业的失望。 革命中的女性,往往是被用得渣都不剩。
hearty 发表于 2022-04-22 08:51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要对革命上头。任何有权力和政治野心的人,都不可能是什么善类。与虎谋皮,能有什么好呢?
B
BubbleBee
我好奇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写?谈恋爱的时候有那种外面天崩地裂挺好,这样别人都别来打扰我们两个的感觉,不是很正常?在恋爱中一个真实的共通的感受,不能写?
你谈恋爱的时候都想着家国情怀?保尔还有和冬妮娅的迷乱时刻吧。
张爱玲写出这样的感受,正是她的作品能打动人心的本事。而她明知自己的恋爱被人诟病,还敢在自己的自传中写出这种感觉,也确实是极其少有的坦诚和勇敢。这一点,没几个人做的到。
Confuse 发表于 2022-04-22 14:18

??我有点好奇你是不是选的trump啊?因为他大言不惭的说出来,所以他才是真英雄?
明知道被诟病,还敢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一点没几个人能做到??? 随便举几个例子:胡兰成,汪精卫,东条英机,希特勒,毛泽东。。。一大堆人都做到了啊
B
BubbleBee
你这么会解读人,不如骂骂鲁迅和日本人。论起和日本人的关系,张爱玲比鲁迅差远了吧
dragonfire 发表于 2022-04-22 13:55

就是常识都知道日本分左翼右翼吧。 具体到协助日本右翼的伪军里面,有谁跟鲁迅关系特别铁的吗?那我还真不知道。我大概知道鲁迅痛恨那种对杀人麻木不仁的人
C
Confuse
??我有点好奇你是不是选的trump啊?因为他大言不惭的说出来,所以他才是真英雄?
明知道被诟病,还敢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一点没几个人能做到??? 随便举几个例子:胡兰成,汪精卫,东条英机,希特勒,毛泽东。。。一大堆人都做到了啊
BubbleBee 发表于 2022-04-22 14:25

你可以去翻翻我的帖子,2016年这里反川的就有我了。
你这个比较不恰当。首先是人物类别不同,其次是说的东西和目的不同。政治人物是靠煽动,他们所说的是取悦某一部分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他们的政纲自然不会是全然得到同意的。这很正常,他们说的也未必就是他们所想的。你要那么想很容易掉坑里。
至于胡兰成跟张爱玲更不可比,他做的丑事太多,名声早就臭了。他写点东西倒是展露一下自己的才华洗白。
h
hearty
回复 117楼扶苏的帖子
“十八春”里叔惠去了延安,世钧和曼桢没有,还感慨说“象叔惠那么爱漂亮的人,居然也投身革命了。”张爱玲对革命一点兴趣也无,只是当时风气如此,就这么写了。这一段不是一般的突兀,别说张自己,就算是个文学门外汉都会觉得删掉比较好。 张爱玲跑路属于歪打正着,因为不关心政治,所以不容易被理想煽动。反而是熟读政治哲学经典的一帮大知识分子,被民族主义共产主义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最后丢了性命。
h
hearty
回复 118楼扶苏的帖子
丁聪写过一首打油诗,大概就是“今日整人者,明朝亦被整”。所以运动过后,大家都是受害者,一起抱头痛哭,痛骂四人帮或者外部势力,就不用反思了…… 发动群众斗群众这一招真厉害啊,加上中国几千年的法家传统,简直无敌。
B
BubbleBee
你可以去翻翻我的帖子,2016年这里反川的就有我了。
你这个比较不恰当。首先是人物类别不同,其次是说的东西和目的不同。政治人物是靠煽动,他们所说的是取悦某一部分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他们的政纲自然不会是全然得到同意的。这很正常,他们说的也未必就是他们所想的。你要那么想很容易掉坑里。
至于胡兰成跟张爱玲更不可比,他做的丑事太多,名声早就臭了。他写点东西倒是展露一下自己的才华洗白。
Confuse 发表于 2022-04-22 14:41

政治人物之所以敢说一些话,是因为老百姓有人就这么想,他们投其所好罢了。如果政治人物提个理念完全都没受众,那你也不会知道这位政治人物的名字。
汪精卫胡兰成当年不是主流的声音,但在中国有巨大的受众。就跟现在你说“西方应该多殖民中国300年”一样,支持的华人肯定也是一波一波的。我不觉得这就有啥“敢说”“不敢说”的地方。她就是说了又如何?她说不说她都跟胡兰成结婚了啊,要是她像你一样认为胡兰成“丑事太多,名声早就臭了”,她那么精打细算爱惜羽毛的人,怎么可能去结婚。把她对胡兰成的感情读解成“太天真”的人,多半因为自己才是那个“太天真”






芷若魔头
我不觉得正常, 两人卿卿我我, 外面血肉横飞, 轻笑说死的真好, 灭绝师太吧。
spring21 发表于 2022-04-22 14:23

你所诟病的话我也说过。
“我是covid的最大受益人,wfh在家写代码,不用社交,和lg世外桃源,没有公公婆婆岳父岳母打扰我们的生活,我的好日子都是covid给的”。
covid当然很坏很坏,血肉横飞,丧命无数,但是,一方面我可以感叹covid害人无数,一方面我也可以感慨covid给了我安稳的日子
s
spring21
你所诟病的话我也说过。
“我是covid的最大受益人,wfh在家写代码,不用社交,和lg世外桃源,没有公公婆婆岳父岳母打扰我们的生活,我的好日子都是covid给的”。
covid当然很坏很坏,血肉横飞,丧命无数,但是,一方面我可以感叹covid害人无数,一方面我也可以感慨covid给了我安稳的日子
芷若魔头 发表于 2022-04-22 15:29

你没有说过希望covid一直延续下去吧, 看看张爱玲的原文:
“噯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凉薄冷酷。
m
moringa
张爱玲绝对聪明人,她的文就能看出她是洞察人心的一把好手,对现实不会抱太多幻想。
alemon 发表于 2022-04-21 14:09

这么精明的人可惜结局一样凄惨,逃到哪里都一样。
h
hkmty
半生缘这部小说本来叫“十八春”,那个结局是主角去了延安,参加了革命。很显然当时张爱玲确实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好感。后来她修改了小说结局,改名“半生缘”。
当时不明真相的人很多。
扶苏 发表于 2022-04-22 14:16


她应该是迫于当时的形势,硬给加上一个"光明"的尾巴,非常的突兀和别扭
后来在自由的地方再版时统统把这个尾巴删去了,恢复了故事的原貌

焱焱
小团圆只能说是她未发表的自传性记录,明显很乱未整理,如果她真想发表在世的时候就会自己发表的。可见她自己并不想发表。
浮云散 发表于 2022-04-22 12:34

小团圆披露了许多她自己父母家人亲友的私密,一个非常dysfunction的家庭,她是绝不愿意在生前出版的,里面最温暖最正常的是她和桑弧的那段恋情,而且那时候俩人合作的电影" 不了情" " 太太万岁" 非常成功,然而桑家宁愿接受三流小明星作儿媳也不能接受汉奸前妻,她和胡兰成的事真是让她付出了余生的代价。
h
hkmty
这个姑姑也是传奇女子。爱上初恋,初恋结婚,等了几十年,初恋老婆死了,后与初恋结婚。
扶苏 发表于 2022-04-22 14:21


有个知音体的文章是这样描写的,等初恋几十年,最后圆梦
至少从小团圆里看,满不是这么回事,两人只是认识或相熟,根本不是什么初恋
姑姑爱恋过不少人,一个还是自家人,论辈分算侄子辈的。她根本没有在等什么初恋
那个文章都是自己脑补的

焱焱

有个知音体的文章是这样描写的,等初恋几十年,最后圆梦
至少从小团圆里看,满不是这么回事,两人只是认识或相熟,根本不是什么初恋
姑姑爱恋过不少人,一个还是自家人,论辈分算侄子辈的。她根本没有在等什么初恋
那个文章都是自己脑补的


hkmty 发表于 2022-04-22 16:00

小团圆里姑嫂在欧洲游学时应该玩得很疯
h
hkmty
小团圆里姑嫂在欧洲游学时应该玩得很疯
焱焱 发表于 2022-04-22 16:02


在国内时也是恋情不断

O
OvertheRainbow9
洞察人心?胡兰成算怎么回事?挑战自我?
Viviennedd 发表于 2022-04-21 22:45

去看看胡兰成的文采,张爱上他不奇怪
焱焱
去看看胡兰成的文采,张爱上他不奇怪
OvertheRainbow9 发表于 2022-04-22 16:33

胡兰成肯定是撩妹高手,长得也算清爽,两个在房间里通宵达旦锦心绣口玩文字接龙,张爱玲这样的女文青自然逃不过猎枪
m
mylittle9
你没有说过希望covid一直延续下去吧, 看看张爱玲的原文:
“噯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凉薄冷酷。
spring21 发表于 2022-04-22 15:38

对张爱玲的态度站你。 张无疑是个有才华的人, 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超过99。99%的国人。
但是骨子里是个自私凉薄的人。
t
trio2021
胡兰成,是她的一个劫。总归会遇上的一个劫。 胡兰成……李兰成……就是这么一个人罢了。 非修到“成”才算完满?
无需慨叹谁幸与不幸。


丁玲可不只是看客,而是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整人运动之中了。害了好多过去的同僚朋友。
扶苏 发表于 2022-04-22 14:18

展开说说
s
spring21
对张爱玲的态度站你。 张无疑是个有才华的人, 对文字的驾驭能力, 超过99。99%的国人。
但是骨子里是个自私凉薄的人。

mylittle9 发表于 2022-04-22 16:51

刚才忽然想到, 她恐怕是太缺乏爱了吧, 要不然也不会被那句简单的“这么高, 怎么可以” 打动, 飞蛾扑火么。 不judge她了, 逝去这么多年了。
w
wonaiwangerxiao
张没有什么家国情怀,抱着出名要趁早的心思,躲进小楼成一统,抱紧胡兰成这烂人(她和胡在一起时,也知胡是有原配妻也有政治姘头,有一次她和胡在公园浪漫时被胡政治姘头冲上来当众一耳光,胡这类人后来再找几个小妾放弃她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无视国破家亡战火纷飞的周遭。多少人劝她不听,格局也就如此,作品自然不可能立意太高。抗战时她要出名依附日本人,解放后不愿给新政府出力,骗香港大学说要复读申请来港,来港即消失根本没去读,给港大气得不行。张爱玲这位对政治没有兴趣与热情的作家,在港却给美国新闻署香港办事处写了两篇任务小说,这又和给国内些任务小说有何不同呢?在港写反共小说,来美国后在文学营里,36岁的她却嫁给了65岁落魄的共产主义者赖雅。又因为对方不要孩子还打胎,以至于一生无后。脱离了自身文化的土壤,她也基本再无好的产出。张在美国的生活很长一段时间还是比较艰难的,看看她和夏志清的通信即知。她基本谈不上什么家国情怀和任何一方政治立场,都是为生计而奔波,从小情感上也毫无安全和依靠。说实话,当初不如留在香港,也许还能再有些文学作品。
浮云散 发表于 2022-04-22 12:03

本就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来时孤零零走时孤零零,死后不久被所有人遗忘,以为贴上个归属标签就能有那地方的人挂念了?
你离她太远了。
w
wonaiwangerxiao
她可以写反共文章,但别一来美又嫁落魄的给共产主义者啊。从依附日本人发小说,反感新政府、在港给美国新闻署写政治小说,来美嫁给落魄共产主义者,这几次反转中,她的政治参与和依附一点也不少而且是没有什么坚定政治操守,只能说为生计来解释。这并不是诋毁她。只是为她可惜。留在香港,有自身的文化土壤,也有创作自由,可能成就更多作品而已。
浮云散 发表于 2022-04-22 12:31

她为什么非得写反共文章? (你爱写你去写就好了,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为什么非得有政治立场,即使有又为什么必须得表达?谁规定的?
人都是家和国附属品吗?没有家没有国就没有人这个概念了吗?不能独立存在吗?
大爆炸后的宇宙,生万物的时候先生了国,家,然后才在里面生了动物植物和人吗?
w
wonaiwangerxiao
张爱玲的文字就是姨太太文学啊, 没什么好看的。 阴暗尖刻心机, 她也不想想, 一个男人连国家都能卖, 怎么会忠实于女人。她在感情里太desperate了, 可能和她的童年阴影有关, 缺爱, 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
spring21 发表于 2022-04-22 13:45

她写的是人性的最深处。
如果那些都没什么好看没有任何意义,那么人本身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当然,我也觉得绝大多数的人本身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是原子质子中子那么组合了一次解体了也就去循环了; 有意义的生命,只有那些对科技有开拓性改变的发明创造者,和改善了很大群体人的生活质量的人这两种,其他人都是毫无意义的存在,比如你我。个人看法。
浮云散
做人本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是家国大义面前,否则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在1945年出版的《文化汉奸罪恶史》中,张爱玲榜上有名,很遗憾,背弃家国大义就会民族贴上标签、记载在历史中,无论其他个人如何认为或评述。 当然,可能弯弯们可能想法不同,那也没什么可说的。
芷若魔头
做人本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是家国大义面前,否则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在1945年出版的《文化汉奸罪恶史》中,张爱玲榜上有名,很遗憾,背弃家国大义就会民族贴上标签、记载在历史中,无论其他个人如何认为或评述。 当然,可能弯弯们可能想法不同,那也没什么可说的。
浮云散 发表于 2022-04-22 17:20

你所提到的《文化汉奸罪恶史》有什么credit?你知道这个这个评价里关露也榜上有名吗?
“关露死后,她在左联时的好友丁玲悲愤地说道:“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充满阳光,但是阳光照不到她身上。”另一位女作家杨沫说关露“把一生贡献给了党”。”选自百度百科
另一位榜首有名的谭正璧,百度百科的介绍是这样的: “民国13年,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大纲》问世。 民国16年,北伐军兴,在中共青浦县委书记夏采曦的领导下,团结黄渡进步青年,组织“淞社”,任主席,主编旨在反封建、反土豪劣绅、反迷信的半月刊《怒潮》,三期后改名《黄花》,月出1期。 民国17年任设于黄渡的上海中学乡村师范部语文教师。 民国22年任教于上海民立女中,获私立正风文学院文学士学位。此后4年,编著出版著作数十种,其中著名的有《国学概论讲话》《文学概论讲话》《新编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发达史》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民国26年,日军入侵上海,全家避居黄渡、无锡,后应聘上海务本女子中学,并先后兼课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华光戏曲专科学校、震旦大学和新中国医学院等。 民国31年,出任时为中共皖江区城市工作委员会地下据点的新中国艺术学院院长。又编著出版《师范应用文》《文学源流》《中国佚本小说述考》等。 民国34年抗战胜利,任职于中国书报编译所,主编《新中国文库》。后迁回黄渡,继又迁居安亭。为大东、广益、中华等书局精校注译《古文观止》《庄子读本》《礼记读本》等,并编著《蘖楼小说集》《蘖楼史剧集》等。 1979年,应聘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并被推为全国第四届文代会代表。 1980年被推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分会顾问、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兼职教授。”
浮云散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法西斯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的八年抗战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在此之前一天,即八月十三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会已经在重庆成立“附逆文化人调查委员会”,推老舍、孙伏园、巴金、姚蓬子、夏衍、于伶、曹靖华、靳以、梅林、叶以群、张骏祥、徐迟、邵荃麟、黄芝冈、徐蔚南、马彦祥、赵家璧、史东山等十八人为委员,负责调查“附逆文化人”。调查委员会旋即于八月二十二日召开首次会议,“决议处理附逆文化人办法如下:(一)公布姓名及其罪行;(二)拒绝其加入作家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三)将附逆文化人名单通知出版界,拒绝为其出版书刊;(四)凡学校、报馆、杂志社等等,一律拒绝其参加;(五)编印附逆文化人罪行录(姓名、著作、罪状),分发全国及海外文化团体;(六)要求政府逮捕公开审判。”与此同时,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又发出《慰问上海文艺界书》,慰问沦陷时期“在敌人魔掌下坚贞不屈”的上海文艺界景宋(许广平)、郑振铎、夏丏尊、王统照、李健吾诸先生,信中再次强调“本会已设立机构,负调查文化汉奸之责,但因情形隔阂,进行不易,现特恳诸位先生分头调查并搜集证据”(以上均引自一九四六年五月《抗战文艺》第十卷第六期)。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在光复不久的上海,由曙光出版社出版的《文化汉奸罪恶史》。
浮云散
《文化汉奸罪恶史》将张爱玲等另外十六个作家列为“文化汉奸”,书中列数张爱玲的“卖国行为”、“罪恶事例”,指责她在《杂志》、《天地》、《古今》等“汉奸”刊物上发表文章,还参加一些亲日性质的文化活动,像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一日由《新中国报》主办的“纳凉会”等等。 张爱玲在走红的两年间,作品主要发表于《新中国报》系统的《杂志》月刊、《新中国报》副刊“学艺”,苏青主编的《天地》月刊、柯灵主编的《万象》杂志、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月刊、周黎庵主编的《古今》半月刊、周班公主编的《小天地》月刊和由一九四○年三月在南京创刊、后来编辑部移到上海的《新东方》月刊及由胡兰成创办的《苦竹》月刊等九大刊物中。其中除了《紫罗兰》及《万象》外,几乎都是与日伪有染的文学期刊,其中《新东方》是由曾任汪伪政治局局长的苏成德负责的,张爱玲投稿该刊可说是胡兰成牵的线,而《苦竹》更是由胡兰成所创办的。
扶苏
做人本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是家国大义面前,否则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在1945年出版的《文化汉奸罪恶史》中,张爱玲榜上有名,很遗憾,背弃家国大义就会民族贴上标签、记载在历史中,无论其他个人如何认为或评述。 当然,可能弯弯们可能想法不同,那也没什么可说的。
浮云散 发表于 2022-04-22 17:20

从古至今历史上就不缺爱给人扣帽子贴标签的文人。真正的智者从来不干这种事情。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是什么是有所为,什么是不可为,也没有统一标准。
杀人放火强奸掳掠的人都没有罪恶史,怎么一个写写文章的文人倒要被编入罪恶史了?
观点不同可以反驳,给人贴标签,扣帽子就不对了。
扶苏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本法西斯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的八年抗战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在此之前一天,即八月十三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会已经在重庆成立“附逆文化人调查委员会”,推老舍、孙伏园、巴金、姚蓬子、夏衍、于伶、曹靖华、靳以、梅林、叶以群、张骏祥、徐迟、邵荃麟、黄芝冈、徐蔚南、马彦祥、赵家璧、史东山等十八人为委员,负责调查“附逆文化人”。调查委员会旋即于八月二十二日召开首次会议,“决议处理附逆文化人办法如下:(一)公布姓名及其罪行;(二)拒绝其加入作家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三)将附逆文化人名单通知出版界,拒绝为其出版书刊;(四)凡学校、报馆、杂志社等等,一律拒绝其参加;(五)编印附逆文化人罪行录(姓名、著作、罪状),分发全国及海外文化团体;(六)要求政府逮捕公开审判。”与此同时,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又发出《慰问上海文艺界书》,慰问沦陷时期“在敌人魔掌下坚贞不屈”的上海文艺界景宋(许广平)、郑振铎、夏丏尊、王统照、李健吾诸先生,信中再次强调“本会已设立机构,负调查文化汉奸之责,但因情形隔阂,进行不易,现特恳诸位先生分头调查并搜集证据”(以上均引自一九四六年五月《抗战文艺》第十卷第六期)。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在光复不久的上海,由曙光出版社出版的《文化汉奸罪恶史》。

浮云散 发表于 2022-04-22 17:46

就这些人(老舍,巴金等等)文革的时候不也是罪人?还是大罪人呢!
古人都知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国家之间打仗跟文人老百姓有什么关系?是文人发动的战争吗?是文人偷了军事情报了?
要说文人的罪过,那么TG抗日的时候有没有尽心尽力大公无私的帮助国民党一起抗日?他们算什么?是不是罪恶?
扶苏
《文化汉奸罪恶史》将张爱玲等另外十六个作家列为“文化汉奸”,书中列数张爱玲的“卖国行为”、“罪恶事例”,指责她在《杂志》、《天地》、《古今》等“汉奸”刊物上发表文章,还参加一些亲日性质的文化活动,像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一日由《新中国报》主办的“纳凉会”等等。 张爱玲在走红的两年间,作品主要发表于《新中国报》系统的《杂志》月刊、《新中国报》副刊“学艺”,苏青主编的《天地》月刊、柯灵主编的《万象》杂志、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月刊、周黎庵主编的《古今》半月刊、周班公主编的《小天地》月刊和由一九四○年三月在南京创刊、后来编辑部移到上海的《新东方》月刊及由胡兰成创办的《苦竹》月刊等九大刊物中。其中除了《紫罗兰》及《万象》外,几乎都是与日伪有染的文学期刊,其中《新东方》是由曾任汪伪政治局局长的苏成德负责的,张爱玲投稿该刊可说是胡兰成牵的线,而《苦竹》更是由胡兰成所创办的。
浮云散 发表于 2022-04-22 17:48

孔子说,苛政猛于虎。孔子没有说,怎么可以不赋税呢?那不是刁民吗?怎么可以不配合国家的税收制度?
看出来孔子和一般文人的区别吗?批评别人太容易了。这就是文革能进行下去的原因。鸡蛋里挑骨头,加上想象的翅膀,根本不需要文化,只要心够黑就行。但是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说服力?
扶苏
这么精明的人可惜结局一样凄惨,逃到哪里都一样。
moringa 发表于 2022-04-22 15:44

有什么惨不惨的?张爱玲后来的生活也是自己选择的。
s
seventen
做人本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是家国大义面前,否则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在1945年出版的《文化汉奸罪恶史》中,张爱玲榜上有名,很遗憾,背弃家国大义就会民族贴上标签、记载在历史中,无论其他个人如何认为或评述。 当然,可能弯弯们可能想法不同,那也没什么可说的。
浮云散 发表于 2022-04-22 17:20

看看,连一个有自己思想文艺女青年都容不下的国家,她不离开行么?她自私也好凉薄也好,是罪么?她昧着良心祸害其它无辜文人了?
扶苏

她应该是迫于当时的形势,硬给加上一个"光明"的尾巴,非常的突兀和别扭
后来在自由的地方再版时统统把这个尾巴删去了,恢复了故事的原貌


hkmty 发表于 2022-04-22 15:47

我觉得不是。她若真的觉得共产党不行,早就走了,何必还要为了共产党写那么一个结局。
留下来的时候确实也觉得共产党和国民党不一样。她一直生活在上海,接触的都是国民党那边的人,对共产党不清楚太正常了。再加上共产党宣传给力,形象做的很好。当时也确实吸收了非常多进步人士。
我买的就是十八春。仔细读,并不觉得是逼不得已写出来的结尾。当时张爱玲对国民党非常失望。张豫谨的遭遇就是对国民党的批评(张是医生,治病救人,就因为日本人在的时候照样行医,被国民党清算)。还有曼露和曼桢的遭遇,是对旧时代弊病的体现。
张爱玲关于延安的描述,我认为大多应该是她听到的。毕竟上海肯定会有一些进步青年。帮着共产党添油加醋的吹嘘一番也是正常的。
扶苏
我不觉得正常, 两人卿卿我我, 外面血肉横飞, 轻笑说死的真好, 灭绝师太吧。
spring21 发表于 2022-04-22 14:23

上纲上线就没意思了。抗日战争打了8年,这8年都别过自己日子了,天天忧国忧民,死而后已?
不管打不打仗,七情六欲少不了。人之常情的东西没必要批评。这不过是站在虚假的道德上罢了。真正有道德的人,是圆融,有包容力,能理解别人,懂得人情世故的。
扶苏
回复 117楼扶苏的帖子
“十八春”里叔惠去了延安,世钧和曼桢没有,还感慨说“象叔惠那么爱漂亮的人,居然也投身革命了。”张爱玲对革命一点兴趣也无,只是当时风气如此,就这么写了。这一段不是一般的突兀,别说张自己,就算是个文学门外汉都会觉得删掉比较好。 张爱玲跑路属于歪打正着,因为不关心政治,所以不容易被理想煽动。反而是熟读政治哲学经典的一帮大知识分子,被民族主义共产主义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最后丢了性命。
hearty 发表于 2022-04-22 15:02

十八春最后曼桢,世均和翠芝都去了,曼桢还在延安遇到了豫瑾,豫瑾老婆还死了。
扶苏
回复 118楼扶苏的帖子
丁聪写过一首打油诗,大概就是“今日整人者,明朝亦被整”。所以运动过后,大家都是受害者,一起抱头痛哭,痛骂四人帮或者外部势力,就不用反思了…… 发动群众斗群众这一招真厉害啊,加上中国几千年的法家传统,简直无敌。
hearty 发表于 2022-04-22 15:07

怎么说呢,从明朝开始文人就腐朽了。所以,也不过分指责解放以后的文人了。数风流人物,真的得往古早去找。隋唐时期的那批算是最后一批了。后来就再没有那么一堆人杰同时出现在哪个时代了。
s
spring21
上纲上线就没意思了。抗日战争打了8年,这8年都别过自己日子了,天天忧国忧民,死而后已?
不管打不打仗,七情六欲少不了。人之常情的东西没必要批评。这不过是站在虚假的道德上罢了。真正有道德的人,是圆融,有包容力,能理解别人,懂得人情世故的。
扶苏 发表于 2022-04-22 18:20

汉奸理论
s
spring21
上纲上线就没意思了。抗日战争打了8年,这8年都别过自己日子了,天天忧国忧民,死而后已?
不管打不打仗,七情六欲少不了。人之常情的东西没必要批评。这不过是站在虚假的道德上罢了。真正有道德的人,是圆融,有包容力,能理解别人,懂得人情世故的。
扶苏 发表于 2022-04-22 18:20

张爱玲那是姨太太的人之常情。
s
spring21
上纲上线就没意思了。抗日战争打了8年,这8年都别过自己日子了,天天忧国忧民,死而后已?
不管打不打仗,七情六欲少不了。人之常情的东西没必要批评。这不过是站在虚假的道德上罢了。真正有道德的人,是圆融,有包容力,能理解别人,懂得人情世故的。
扶苏 发表于 2022-04-22 18:20

圆融到能容忍南京大屠杀, 理解侵略者, 懂得和汉奸花前月下, 那她的下场也是活该。
a
ajimm
汉奸理论
spring21 发表于 2022-04-22 18:50

你说这是汉奸理论,那你说说看按你的标准啥才不是汉奸理论? 不去前线打仗,不去游行抗议不想着驱逐鞑虏复我中华的都算? 整天只顾着自己的生活,吃饭睡觉谈恋爱生孩子的人都算汉奸? 在抗日时期的老百姓连结婚生孩子吃饭睡觉都不配了吗?
好吃懒做猫
我不觉得正常, 两人卿卿我我, 外面血肉横飞, 轻笑说死的真好, 灭绝师太吧。
spring21 发表于 2022-04-22 14:23

长征路上过雪山跨草地各种艰辛也不曾挡住领导们造娃儿,然后生下来送人。
x
xinlaide
我个人觉得好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一定是开放性的。那种黑白分明,一眼能看出好人坏人,读完立刻能评判是非对错的,都不能算是开放性的作品。一方面读这些东西会让你感到自己被affirm,所以在舒适圈里你感到正确/正义/feel-good,一方面这些作品不挑战你,所以读一百个故事跟一个故事没有两样。好的作品可以改变人的想法,其他作品可能加深你原有的想法。
我在手机上匆匆写几句。
浮云散
回复 155楼seventen的帖子
1945年,还是国民政府时期。但,文化汉奸是国共都难容的。过去现在都一样。
h
hearty
回复 158楼扶苏的帖子
小说很早以前看的,确实记不太清楚,唯独记得世鈞和曼桢的感叹—好象张爱玲自己也知道这一情节很突兀,给自己找补一下。电影里叔惠是黄磊演的,我那时还不知道这个人,只觉得这个演员怎么那么贴角色,好看又有点小聪明的样子,还不抢主角风头,完全符合“漂亮人物”的标签。
h
hearty
回复 159楼扶苏的帖子
宋朝还好吧。有一种说法是从王安石变法开始,文人和皇权的平衡被打破,党争越发残酷。明朝就更没啥好说的了。
糖糖a
犀利
s
spring21
你说这是汉奸理论,那你说说看按你的标准啥才不是汉奸理论? 不去前线打仗,不去游行抗议不想着驱逐鞑虏复我中华的都算? 整天只顾着自己的生活,吃饭睡觉谈恋爱生孩子的人都算汉奸? 在抗日时期的老百姓连结婚生孩子吃饭睡觉都不配了吗?
ajimm 发表于 2022-04-22 19:03

不仅仅是汉奸了, 希望世界大战永远进行下去的简直是战犯理论。
x
xinlaide
你没有说过希望covid一直延续下去吧, 看看张爱玲的原文:
“噯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凉薄冷酷。
spring21 发表于 2022-04-22 15:38

“噯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她”是作者,还是作者小说中的人物? 如果说“她”作为小说中的人物,代表了作者自己的想法,请问这个结论的论述过程是?
s
spring21
长征路上过雪山跨草地各种艰辛也不曾挡住领导们造娃儿,然后生下来送人。

好吃懒做猫 发表于 2022-04-22 19:21

根本不是一回事。人家希望的是为了自己谈恋爱, 要世界战争永远的打下去, 女魔头啊。
s
spring21
“噯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她”是作者,还是作者小说中的人物? 如果说“她”作为小说中的人物,代表了作者自己的想法,请问这个结论的论述过程是?
xinlaide 发表于 2022-04-22 20:11

作者的倾向性很明显啊, 张爱玲已经是盖棺定论了, 没什么好辩的。
x
xinlaide
作者的倾向性很明显啊, 张爱玲已经是盖棺定论了, 没什么好辩的。
spring21 发表于 2022-04-22 20:13

“倾向性很明显”,明显的依据是? “盖棺定论”了,出处是?
浮云散
这段文字来自张爱玲的小团圆,基本就是她自己生活记录吧,她去世后遗产托管人的儿子发表的。
“一片空白中,有之雍在看报,下午的阳光照进来,她在画张速写,画他在看波资坦会议的报导。 “二次大战要完了,”他抬起头来安静的说。 “噯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 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麼许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 九莉依旧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
s
spring21
“倾向性很明显”,明显的依据是? “盖棺定论”了,出处是?
xinlaide 发表于 2022-04-22 20:15

这不是数学证明题啊, 也不是法庭打官司啊, 你看看上下文的tone, implication, 文学分析一下, 再明显不过了。
盖棺定论, 前几页有证据。
h
hearty
回复 172楼的帖子
她如果真有能力让战争继续,倒也担得起女魔头这个名头,可她不是。你如果面对有能力让战争继续的人大喊一声魔头,我也会敬佩你的正义感,但我猜你不会,还是批判女作家更安全。 不过是一些闺房密语,说这些话的人是喜欢探寻人性幽微阴暗的之处的作家。谁私下的话经得起正义的审判?你可以不喜欢这些,但以此证明自己的正义感大可不必。
s
spring21
回复 172楼的帖子
她如果真有能力让战争继续,倒也担得起女魔头这个名头,可她不是。你如果面对有能力让战争继续的人大喊一声魔头,我也会敬佩你的正义感,但我猜你不会,还是批判女作家更安全。 不过是一些闺房密语,说这些话的人是喜欢探寻人性幽微阴暗的之处的作家。谁私下的话经得起正义的审判?你可以不喜欢这些,但以此证明自己的正义感大可不必。
hearty 发表于 2022-04-22 20:24

我对张爱玲的评论基于事实, 你对我的评论基于臆断, 可以说是污蔑。 张作为一个文化名人, 身体力行地做了汉奸, 嫁了汉奸, 盖棺定论。
再说, 她哪来那么多粉丝啊? 小说里的有些对话照抄红楼梦, 没那么高大上吧。
P
Popflower
再不如意也比被批斗强啊,所有的尊严被踩在脚下践踏
joybear2005 发表于 2022-04-22 10:19

其实现在的防疫也让人再一次的看到了人的尊严是怎么被任意践踏的。但凡有点脑子能跑的都应该给自己考虑后路了。
i
iloveGelato
旗袍什么的,那都是最后一根稻草。有个汉奸前夫,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得跑,何况抗战结束后已经被国民党整过一次了,连发表作品都不能用真名,解放了发现共产党还不如国民党呢,那还想什么,赶紧跑路呗,这个不需要太敏感也能看出来。
不过她跑到香港都不放心,一定要离华人社会越远越好,这一点还是有远见的,看看现在的香港!台湾也不安全。她好像是难民身份去的美国。
B
BubbleBee
上纲上线就没意思了。抗日战争打了8年,这8年都别过自己日子了,天天忧国忧民,死而后已?
不管打不打仗,七情六欲少不了。人之常情的东西没必要批评。这不过是站在虚假的道德上罢了。真正有道德的人,是圆融,有包容力,能理解别人,懂得人情世故的。
扶苏 发表于 2022-04-22 18:20

少来了,七情六欲不看对象是谁?。。。。。?
张爱玲属于somehow她就是需要通过跟社区里变态杀手发展两性关系得到爱以及安全感的那一类,因为对方的魅力?因为她儿时的阴影???心理学定义她这种人算sociopath,类似监狱里serial killer的女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