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onto leads US and Canada in high-tech job growth
Toronto is the number one market for high-tech job growth across both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ccording to a new report from real estate and investment firm CBRE Group. The city as a whole ranked ahead of 29 other leading tech markets, with the number of high-tech jobs in Toronto growing by 26.4% from 2019 to 2020 to 192,200 jobs. This is an even larger jump than the 22.4% job growth that was seen between 2018 and 2019. CBRE Toronto ranked ahead of tech hub Seattle, which experienced a 21.9% job growth, Vancouver with its 20.9% growth, New York with 17.9% growth, and Austin with 16.4% growth. Montreal ranked sixth with 14.6% growth. And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the number of high-tech jobs in Toronto has nearly caught up to the number of other non-tech-related office jobs.
🔥 最新回帖
咋可能6万就没了。一娃的话,20万也还有的,很少就是了。30万就确实没了。 两娃+三十万收入好像也还有一丁点儿。
那么看看下面多伦多12美元上海菜餐馆 和西雅图15美元上海菜餐馆的环境 你可以推测出做菜态度和正宗程度
看看食物,你就知道生活品质了 隔壁有人说14美元夫妻肺片,多伦多中国著名连锁店夫妻肺片只要6.4美元
没有夏威夷好
🛋️ 沙发板凳
加拿大移民要趁早吧,年龄大了打分过不了
怎么可能啊!加拿大的医疗虽然便宜,但是排队时间很久的,小病没问题,大病等不起a q
我听说也是依病情紧急情况的,并不是所有都要排队.
加拿大那么大的地盘,为什么没多少人呢
一般情况是拿不到美国绿卡,或者H1b没抽中才去加拿大的
我有好几个同事是从美国来的,白人华人都有 坐标温哥华
是的。特别是癌症类,据他们都是回国治疗。
新西兰这种鸟不拉屎地方最好
我知道有人从美国去新西兰养老了
新西兰人均寿命比加拿大低了2岁,看来温度高也没用,更容易脑梗死亡。
疯了吗?没见识过加拿大的天气才会想退休来加拿大。
温哥华啊,据说很好。
新西兰温度高吗?我一直以为是个很冷的地方
只能说你鼠目寸光,没有见识
举几个美国人搬到加拿大居住例子
--人工智能三巨头之首Hinton博士,从美国移民加拿大,那些Google Home, Siri, Alexa,小度 语音识别都是他对人类贡献。
--Rich Sutton教授,出生俄亥俄,在斯坦福获得博士,移民阿尔伯塔,围棋人工智能 AlphaGo研发人员几乎都出自于他的实验室,他的实验制造人智能打败人脑
--迈克尔·霍顿获得去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研究丙肝极其疫苗,从英国到美国,又搬到加拿大
--还有你们副总统母亲,带着你们副总统从旧金山到蒙特利尔McGill医学中心工作定居了17年。
--还有洛杉矶人梅根,英国Princess,在多伦多定居了8年直到遇到王子成为英国王妃。
哈哈 真的么
我知道的都是从加拿大移民来美国的,还真没碰到反方向移民的
可能对退休的老人比较好?
多谢提醒。养老不能冷,记下了
今年华人首富赵长鹏,900亿美元身价,随着父母移民温哥华,在魁北克麦吉尔大学电脑毕业
新西兰东西贵到死,而且商品极其匮乏, 生活又极其无聊,难怪顾城会精神病发作,杀妻,然后自缢。
黒加拿大的美国高华逻辑智商这么差吗,真替美国丢脸
你在美国当然看到加拿大移民过去 反之在加拿大就会看到美国移民同事
每年18000多美国人移民加拿大都去哪里了?而且许多各行业大牛 反之一些第三世界移民阿三华人拿到加拿大公民,削尖脑袋去美国。
--人工智能三巨头之首Hinton博士,从美国移民加拿大,那些Google Home, Siri, Alexa,小度 语音识别都是他对人类贡献。 --Rich Sutton教授,出生俄亥俄,在斯坦福获得博士,移民阿尔伯塔,围棋人工智能 AlphaGo研发人员几乎都出自于他的实验室,他的实验制造人智能打败人脑 --迈克尔·霍顿获得去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研究丙肝极其疫苗,从英国到美国,又搬到加拿大 --还有你们副总统母亲,带着你们副总统从旧金山到蒙特利尔McGill医学中心工作定居了17年。 --还有洛杉矶人梅根,英国Princess,在多伦多定居了8年直到遇到王子成为英国王妃。
新西兰估计海产品便宜,四周都是海,没人抢
我有加拿大肺癌病友在那里也得到及时治疗的
便宜个屁,没有生产能力,你去新西兰看看,根本没啥可吃的。
要说海岸线,加拿大是世界最长的。243K公里,新西兰15K公里,一个零头都不到,关键加拿大同时有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不同海产。
龙虾,温哥华蟹,珊瑚虾,松叶蟹,雪蟹,北极贝,刺身鱼 大量出口日本,现在中国
DL research确实是加拿大强,不过Hinton是英国人,只是在美国几个学校和Google都呆过再搬到加拿大而已。
中国到美国再到加拿大的没见过,美国人倒是有入加拿大籍的。感觉加拿大更适合有一定资本了躺平,年轻人在那边开始奋斗的话,连房子都买不起。
你光知道比较数字大小, 不知道生活品质是综合考量,不是简单收入。
古今中外,大量金银铅匣子,金银铜门选择的故事,选择金门却经常没有期望的得到幸福, 这就是告诉你,生活水平不是简单金钱衡量
人有免于恐惧需要,人有尊重需要,人有自我实现需要,不是财富解决一切 即使收入多, 医疗,教育,养老,人工,各种花费会把这个差距抹平
这和男女有什么关系?
家庭妇女对面是知识女性。 这是在谈见识和理性。
整天挖地域坑的,都是个人能力极差的,需要躲在一个群体背后,去贬低攻击另一个群体,从而建立优越感。 因为他们知道,凭借个人能力,他们完全没有胜算可能。
一个知识女性知道选择是非常复杂综合考量,没有非白即黒,不会整天挖无聊地域坑。
对于大多数人,他们没有综合权衡能力,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所以就取最简单眼前收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这个道理。
就像你见识过几个知识女性一样。就凭你这一句,断定别说你老婆,就是你本人也没多少文化,也没几个有文化的朋友。到此为此,不聊了。
啊?我一直以为ta是女的
同意
据谁说?。。。 上大学不要钱,随便google一下加拿大大学的学费就可以了。 这样子张口就来不基于你所了解的fact来做论断真的很不负责。
我身边还不少美国人呢,费城的,Rochester的
事实上居住在美国加拿大人在减少,2010年 799000,到了2019年797000
而美国移民加拿大在增加。从2017年5千多EE申请,到2019年1万多,暴增75%
居住美国加拿大人
美国人申请加拿大移民
你的同学sample有多大,10人? 美国碰到加拿大去的,加拿大碰到美国去的,不是很正常。
美国CBRE 发表 2021 Scoring Tech Talent Report,加拿大一直是人才正向流入国家。 不但是中国印度,美国申请加拿大移民EE增加了73%
CBRE 2021年评估高科技市场,以及人才流向报告在此
https://www.cbre.com/en/insights/reports/scoring-tech-talent-in-north-america-2021
拿身边20人的sample说事,好像从来没有学过统计。
你身边20人里面没有移民加拿大的,加拿大4000万人里面有移民美国的。 假设你公司是Fortune 1000 那说明什么?
你可以说加拿大工作薪水比美国低, 但是加拿大绝对不缺HighTech工作机会。 其他加拿大城市表现也很好
Toronto leads US and Canada in high-tech job growth
Toronto is the number one market for high-tech job growth across both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ccording to a new report from real estate and investment firm CBRE Group.
The city as a whole ranked ahead of 29 other leading tech markets, with the number of high-tech jobs in Toronto growing by 26.4% from 2019 to 2020 to 192,200 jobs. This is an even larger jump than the 22.4% job growth that was seen between 2018 and 2019.
Toronto ranked ahead of tech hub Seattle, which experienced a 21.9% job growth, Vancouver with its 20.9% growth, New York with 17.9% growth, and Austin with 16.4% growth. Montreal ranked sixth with 14.6% growth.
And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the number of high-tech jobs in Toronto has nearly caught up to the number of other non-tech-related office jobs.
随着科技行业不断扩张,世界各地都在争夺硅谷以外的科技工作机会。多伦多现在是北美第三大科技中心。据房咨询公司CBRE的数据,这里的科技工作者比芝加哥、洛杉矶、西雅图和华盛顿特区都多,仅次于纽约和硅谷。
多伦多的科技人员的增长速度也比任何一个中心都快,因为多伦多可能拥有维持这一趋势所需的资源。风险投资公司Index Ventures的合伙人Mike Volpi说:“每个人都把迈亚密作为下一个科技中心,因为税率低,但是迈阿密没有科技潜力。你需要能够提供变革性影响的支柱企业,创业者来自这些公司,并开始自己的创业。”
这些支柱企业希望在多伦多招聘到更多的人才。韩国出生的计算机科学家Tristan Jung说,他在多伦多长大,在三藩市的 Twitter总部工作了多年,最近说服公司在加国建立工程中心。去年,Twitter在多市僱佣了很多工程师,在加国的团队增加了两倍。像DoorDash、eBay和Pinterest这样家喻户晓的互联网公司在该市建立了类似的技术中心,像Cerebras、Groq和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的新兴人工智能公司也是如此。
加拿大有包括两所以培养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而闻名的大学: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在过去,这些人才大多迁移到了美国。但在多伦多及其周边地区接受培训的工程师和计算机科学家正愈来愈多地留在加拿大。或者像Jung一样,他们在美国工作多年后搬回了家。
在多伦多及其周边地区,当地政府有意为科技生态系统提供支持。安省最近通过了一项法律,明确禁止公司在僱佣合同中执行非竞争条款,鼓励员工创建自己的创业公司。商业领袖给多伦多大学捐款1亿元,建造一个新的建筑,容纳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公司。
美国大公司来到多伦多,部分原因是人才的成本较低。根据招聘网站Hired的数据,2020年多伦多的平均科技年薪为11.7万元,而硅谷为16.5万元。但是,许多本地初创企业现在表示,由于需求突然上升,工资也随之上升,僱佣需要的人才变得更加困难。
而美国移民加拿大在增加。从2017年5千多EE申请,到2019年1万多,暴增75%”
原来这么多加拿大人在美国!不知道居住在加拿大的美国人比移民加拿大的多多少?
有,抽签h1b失败的。去那里辗转一阵,为了身份。
能被楼主骗过去的,估计本来也不聪明。随他去了。
这说的是我师兄吧,很想回加拿大但没有找到教职,最后在美国某研究所settle了。 不过他们只要有点学历,拿绿卡没一丁点儿难度,不像中国人那么看重绿卡。
你喜欢加拿大你自己好好喜欢就行了,非得要别人认同烦不烦的。非得各种证明,范得着嘛。
哈哈哈,两个做统计的都是留在美国高校了。他们都出身于加拿大中部并不是两岸的,找教职不顺利。
还有一个是前前老板,做了一辈子工程师,在美加来来回回不断的换工作,总是没法真的办下绿卡,呆的时间不到雇主能把绿卡给他办了,他确实也像你说的那样不大在乎。 最后是他生在美国的儿子长大了帮他办的,去年拿到了。
79万加拿大人在美国算多吗,里面很多老头老太雪鸟飞来飞去
多伦多一个城市有70万中国人,50万意大利后裔,70万francophone。70万实在不是什么大数字。 加拿大乌克兰移民都超过100万了。
美国越战时,66-75年有24万美国人进入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南面baldwin villege就是美国村
看清谁是aggressor一方, 我不主动攻击,我只驳论。
至于楼主是湾区挖坑的。
后来我工作原因要从加拿大一个公司买他们的产品。sales邮件过来说set up我的account需要两星期。我又跪了。在美国这都是分分钟搞定的事情,为什么加拿大要这么拖!
经历的不多,但唯二两次都很让人窒息,应该不会去
这个退款跨国手续本来就多。而且疫情开始大量取消航班,刚开始2个月,加航要退15亿,不得不要求联邦支持,等待纾困款到位。
疫情下美国航空公司不退款 客户投诉激增5500%
疫情期间,关于美国航空公司拒绝为取消航班退款的投诉同比猛增了5500%以上。一些客户仍在努力争取航空公司退款,而另一些客户则以获得积分或代金券的方式以代替退款,而他们发现这些代金券可能很快就会过期。
据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报道,自2020年3月以来,美国运输部已收到超过9万例此类投诉。这是2019年提交的1500宗投诉的57倍。航空顾问比尔·麦吉(Bill McGee)说:“我从未见过有任何一个问题引起这么多消费者的不满。这已经不是图表能统计的了,而且这个情况已经持续了14个月。”他预计,航空公司需要退还客户的金额在100亿至150亿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640亿到960亿元),但航空公司拖欠退款是毫无道理的,因为航空公司获得了联邦政府给予的数十亿资金来维持运营。
但是,美国航空业集团表示,其七家成员航空公司已经向客户退还了近130亿美元,即使2020年每天会损失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亿元)。发言人告诉记者,除2020年向客户发放的数十亿美元的旅行积分外,这些退款几乎占到了营业收入的20%。
康乃狄克州参议员理查德·布鲁门塔尔和马萨诸塞州参议员爱德华·马基呼吁航空公司提供现金退款,而不是旅行积分,并且取消代金券的有效期。他们说,他们将提出立法,迫使航空公司同时采取这两种措施。
我作为消费者不需要了解这么多吧?我买的refundable也是加了很多钱买的。航空公司会倒闭吗?这种大企业不都是国家支持的。所以欠了钱为什么不还?
真是被资本家卖了还替人家数钱。
不评价加拿大好还是美国好,各人有各人的标准和需要。但首富和地位高的人在哪里做公民主要出于其它考量(财产,政治等等),不是学费,养老和医疗福利。而后者是大多数普通人主要考量的方面。所以首富移民去哪里对普通人没有多大借鉴意义。他们是加拿大公民又不等于他们一年四季住加拿大指着加拿大的福利工作生活养孩子养老。
我看到的都是移民新加坡啊🤔
朋友圈比较低端
小地方的大妈自我感觉太好了, 一张矬脸,谁在意妳从哪里来?Nobody gives a rat''''s ass
好莱坞A list影星Adam Sandler在多伦多伊顿中心站着看热闹,站了25分钟没人认出 后来因为一个流浪汉赶他走,监控才发现是好莱坞影星。
农村大妈总是用自己的行为方式来想象,编一些不着边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