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回国后,他在中国科学院享受特级研究员待遇,每月工资为350元。后来他被增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增加补贴100元。 1963年9月,钱学森写信给当时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刚毅,主动要求降工资。信中说,“现在我所正在进行级别工资的调整,我想利用这个机会也提出一个近年来留在我心中的问题。这就是:我的工资除职务上的原350元,还有作为学部常务委员的100元,每月共450元。我认为这个工资过高。”钱学森图书馆藏有三张钱学森的工资条,可以看出在1996年2月,钱学森的工资为1979元。 sodaa 发表于 2022-04-08 02:27
60几年的时候他是绝对的高工资,平常人的10倍有的,1996年不清楚,反正我家里月入过万了,单位合资了。 茶花果酱 发表于 2022-04-08 03:02
给一个数据点参考一下, 1996年一个清华毕业的本科生, 毕业后加入北京科研单位, 最开始工资是400多一个月。半年后转正, 工资涨到600多。 mylittle9 发表于 2022-04-08 03:55
千老的鼻祖,弯道超车的典范 50cents 发表于 2022-04-08 02:51
我姐96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北京市属单位,除了第一个月工资少一些,大概九百多,因为报道不是月初。第二个月开始都是1200多了。钱老应该有别的补贴吧?不可能才这么点。我姐第二年就1400到1600左右了。 部属单位没有市属的福利好是肯定的。除了工资,市属的医疗福利也是三甲医院随便去,而像清华北大这样的部属院校只能先在校医院看,不行才能转三甲医院。 xyzgw 发表于 2022-04-08 04:11
钱学森是顶尖学者,冯卡门的得意门生,mit cit的正教授,jpl里的大牛。跟千老这么低端的生物不沾边 generalB 发表于 2022-04-08 04:00
算高的 clover12 发表于 2022-04-08 03:59
回复 12楼xyzgw的帖子 当时研究院所没有钱 邓小平要把研究人员都饿死 钱学森也不放过。 hualihu 发表于 2022-04-08 07:59
sodaa 发表于 2022-04-08 02:26
钱学森的价值到1996年的时候已经榨光了,党也不是冤大头。 kate1091 发表于 2022-04-08 09:30
我姐96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北京市属单位,除了第一个月工资少一些,大概九百多,因为报道不是月初。第二个月开始都是1200多了。钱老应该有别的补贴吧?不可能才这么点。我姐第二年就1400到1600左右了。 部属单位没有市属的福利好是肯定的。除了工资,市属的医疗福利也是三甲医院随便去,而像清华北大还有部属院校只能先在校医院看,不行才能转三甲医院。 xyzgw 发表于 2022-04-08 04:11
96年我家乡,工厂打工的熟练工一个月700-800元。 当时听说一个老乡在广州,大学毕业工作几年能有2000元每月的工资 M_OnTheWay 发表于 2022-04-08 12:55
这是1963年的工资, 96年工资在1900多了。房价在4000左右/平方米。现在北京房价10万不等, 相当于现在一个月5-10万的退休金吧。 Ann2021 发表于 2022-04-08 16:57
看看他30,40年代的美国的工资那才是高工资,一年就能在湾区买几个房了 zijin001 发表于 2022-04-08 22:40
这么低啊?97年我在银行,一个月4200。 xiaohongchen 发表于 2022-04-08 23:13
你说你家月入过万,钱老那是工资。不是一个概念 generalB 发表于 2022-04-08 03:59
96年正是 搞核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这工资确实不高 jianiao96 发表于 2022-04-08 09:06
那个时候应该是真的,现在搞科研的也没有有开公司的赚钱。 blocked 发表于 2022-04-08 23:49
是的。 我家里不少亲戚就是做科研的,能一直留下来做这个真的靠情怀。 到老都非常的真诚和单纯,一辈子不为名利,充满激情。 老一辈知识分子真的是有风骨的。我虽然在top学校读到博士,但是从来不敢以知识分子自居。这个称呼,我觉得是有情怀在里面的。 我没有。呵呵。 mylittle9 发表于 2022-04-08 23:54
1955年回国后,他在中国科学院享受特级研究员待遇,每月工资为350元。后来他被增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增加补贴100元。
1963年9月,钱学森写信给当时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党委书记杨刚毅,主动要求降工资。信中说,“现在我所正在进行级别工资的调整,我想利用这个机会也提出一个近年来留在我心中的问题。这就是:我的工资除职务上的原350元,还有作为学部常务委员的100元,每月共450元。我认为这个工资过高。”钱学森图书馆藏有三张钱学森的工资条,可以看出在1996年2月,钱学森的工资为1979元。
60几年的时候他是绝对的高工资,平常人的10倍有的,1996年不清楚,反正我家里月入过万了,单位合资了。
1996年一个清华毕业的本科生, 毕业后加入北京科研单位, 最开始工资是400多一个月。半年后转正, 工资涨到600多。
你说你家月入过万,钱老那是工资。不是一个概念
算高的
钱学森是顶尖学者,冯卡门的得意门生,mit cit的正教授,jpl里的大牛。跟千老生物不沾边
部属单位没有市属的福利好是肯定的。除了工资,市属的医疗福利也是三甲医院随便去,而像清华北大还有部属院校只能先在校医院看,不行才能转三甲医院。
应该包括所有的补贴。难怪他对邓小平非常不满。
冯卡门是弹钢琴的那个吗?
我记得那时候800月公司算比较高了 他这个很高了
当时研究院所没有钱 邓小平要把研究人员都饿死 钱学森也不放过。
你别不懂装懂了。哪里的科研院所比海淀中关村的多?当时我家就是QH还有旁边一个高校的,对工资还是很了解的。博士毕业拿两千多绝对没问题。
千老?钱学森是加州理工的正教授,跟钱璐璐齐名好吧
哪里看得出这是钱写的?
你真坏 ...心眼就坏
我给一个数据。96年大热的热门国企,95年毕业的重点大学大学生,96年试用期结束成为正式职工,350块,3线城市,这个工资非常惹眼。
最重要成就你漏了:亩产万斤的证明者
的确是的。 当年在冯卡门手下有不少华人, 像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这是五十年代回国的。 还有像学弟林家翘等没回国的。 林家翘毕业后老冯推荐去MIT 做教授, 曾出任美国应用数学学会会长(wiki 可查)。 有次看央视小崔节目中有<钱学森>剧组探访蒋英, 还是那间五十年代的筒子楼很凄凉。 那时清华建小洋楼赠与林家翘回国养老。
1996年本科生,月生活费300元,还得省着点花
看单位,我父母都是不到两千,但是单位很多东西发(水果,日用品之类,)而且赶上了福利分房最后一班车,给了一万多的费用分了个海珠区宝岗附近60平方的小单元,我96年大学刚毕业进的是民营企业普遍是2000左右,同学去的外资的有三千。
96年的时候,我手小灵活,帮我爹攒电脑,键盘一个键一根线,颜色对上就给拧一起,攒好检查下对不对,一个能卖200。。。
同觉得,钱的工资真心不高,
top 0.0001% at the time.
这是1963年的工资, 96年工资在1900多了。房价在4000左右/平方米。现在北京房价10万不等, 相当于现在一个月5-10万的退休金吧。
96年体制内的人买自住房,2-3万买60-80平方米。以钱万斤的级别,房子很可能是160平米左右的。相当于每月工资买海淀黄金地段10平米。
这么低啊?97年我在银行,一个月4200。
你现在也能
那个时候做科研就是没钱啊。当时的宣传是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旋律。
我家不少人在科研单位。当时好多科研院所,尤其是和军工相关的,都叫嚷着要干脆取消,国家不拨款,都开始自谋出路,转而生产民用电器了。
我家一个亲戚长辈,在科研单位,我记得就特别痛心的说过,说新来的大学生怎么工作这么不认真呢?我们当时没人教,没资料,都是自己扣,现在有人教也不学。
当时科研单位有不少留京名额。好多大学生毕业去科研单位就是为了留京。拿到户口后就跳槽去外企赚钱。所以在科研单位就是耗时间,混日子。
99年美国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后,江泽民去9院考察,据说9院院长拉着江泽民的手嚎啕大哭,说我们这几年,一个清华北大的学生都留不住。工资真的太低了。
后来中国开始大力发展科技和国防。科研单位的待遇才慢慢改善。
96年其实很多人收入很高了,开公司当老板的。当然,国家事业单位是另一个系统。
那个时候应该是真的,现在搞科研的也没有有开公司的赚钱。
是的。
我家里不少亲戚就是做科研的,能一直留下来做这个真的靠情怀。
到老都非常的真诚和单纯,一辈子不为名利,充满激情。
老一辈知识分子真的是有风骨的。我虽然在top学校读到博士,但是从来不敢以知识分子自居。这个称呼,我觉得是有情怀在里面的。
我没有。呵呵。
都挺好啊,有人搞研究生产就需要有人做推广搞经贸不是。这个世界没有绝对公平,但是在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