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之前也觉得有点不对劲,但我没有想太多。因为他是一个有资质的健身教练,我相信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讽刺的是,他在健身/健康之路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人,却无法帮助自己。
你所做的很多事情都远远超出了边际效用递减的范围。我真的不明白疯狂锻炼、不安排休息日能为你带来什么好处,还有,夜里不睡觉跑出去散步肯定是弊大于利的。
我知道健身会在心理上带来奖赏,但你也该问问自己是否真的享受——健身让你的生活变好了吗,还是你觉得自己只是不得不完成这件事?
你的预算只有这么多,如果你试图超支,你最终会筋疲力尽或受伤,也可能会变得脾气暴躁。
2 月 23 日,Scott Murray MacDonald 在家里做晚饭时突然倒地。因为心脏衰竭,他的生命停在了这个春天,年仅 27 岁。 这是一位来自爱尔兰的 YouTube 健身博主。 因为胖胖的身材被同龄人嘲笑欺负,Scott 从 13 岁开始接触健身,到今天拥有魔鬼肌肉线条。对健身的热爱,让他在都柏林大学拿下两个相关学位——健康与性能科学(本科)和食品营养与健康(硕士)。另外,他也是获得 ITEC 国际认证的私人健身教练。
Scott 的视频总是元气满满,他分享自己的健身心得,尤其喜欢研究如何做减脂增肌的高蛋白饮食。 他在个人网站出售食谱,YouTube 频道有接近 5 万粉丝,两个 Instagram 账号共 30 万粉丝,网红健身事业正开展得如火如荼。
成年男性一天基础的新陈代谢,大概是 1500-2500 卡路里。 而 Scott 会做大量有氧运动,保持每天消耗约 5000 卡路里热量。长期的高强度锻炼计划,时常让他在视频里大汗淋漓、双手发抖。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一份长达 12 年的研究报告,大概可以借用说明一下健身运动的边际效应。 研究人员指出,过度锻炼可能会从根本上抵消运动带来的好处。他们发现,每周跑步多于 3 次、超过 4 小时、步速快而激烈的人,死亡风险跟久坐几乎不运动的人大致相同。而每周跑步少于 3 次、持续 1-2.4 小时、步速更适中的人,是死亡风险最低的一组。 在运动狂热和完全不运动之间,更好的选择是维持心脏健康、燃烧多余卡路里、控制血糖水平的适中运动量。一旦超过某个临界点就会过犹不及,导致受伤或疲劳等问题,甚至会损害肾脏和心脏,带来猝死风险。
国内以前有个叫马华的,健身教练很年轻就死了,不知道跟运动方法有没有关系
她是得了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