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far as I know, MIT doesn't have merit scholarship, it is need base FA. so I'd like to know what is MIT “大奖”。 MIT EA result is out at Dec. 18, but UC application deadline is 11/30. The kid submitted the UC application before the MIT EA result. The kid gets T5 Early but still apply all other top 20 schools (without FA need) may hurt other kids' chances. I don't understand this kind of motivation. But all other scenario (I think) don't make much difference to others.
🔥 最新回帖
我记得QB选校是通过一个ranked college,应该是有数额限制的,而且他们是一旦被ranked的大学录了,申请就结束了,就必须去这个学校,不会有所谓横扫。URM不太清楚。
我又去google了一下QB,他们是申请费全免,最多可以rank 12个大学,一旦被大学match就录取结束,大学提供四年full ride,也没有负担不起的说法。不会有所谓横扫出现。
我见到听到的早申拿到了T5,RD还非得横扫的,基本家境都不错,毕竟20几个大学的申请费也是一笔支出,不太富裕的也不再浪费申请费了。
还有一个特殊情况你没有考虑到。如果MIT录取这个学生是因为她算是靠URM进的,其他大学往往猜不到哪些别的学校会录取。
去横扫有不少是低收入家庭(或者谎报家庭资产伪低收入),他们申请的时候通过另一个专门给低收入家庭孩子的Quest Bridge项目,不需要交申请费,申请多少所都有没有多少成本。
横扫这是事情主要是EA如果已经可以定下来了,没有必要再抓着其他不放。
但实际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RD申请一大把,看运气。很多候选人水平其实都差不多,录取标准和过程又不透明,尤其想进top学校是要看运气的。
跟了两个楼下来,我看懂了为什么气愤横扫娃,但还是觉得是个极小概率事件。“无心之过”,不知道能申上哪家,RD拿了几个offer必须要据掉一些的普通正常情况,不小心挤掉本校不那么幸运的娃名额的,估计是横扫娃的十倍百倍。
前面说了啊,是有钱人啊
🛋️ 沙发板凳
ea了还能去申别的吗?
EA可以,ED不行。是这样的吧,我也是搞不清楚
老中人里面有两类极端人,一种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一种就是尽量帮助别人,帮别人铺路
这点简单地道理人人都知道, 旱的旱涝的涝,牛娃收获顶校一大堆,次牛蛙可能一个也没中, 然后学校还不知道牛娃来不来 。。。 特别浪费双方时间和资源, 但是的但是没谁愿意改变。
对很多学校来说这是个生意。
中国的录取程序省很多事
朋友家的娃,是我们local top高中年级第一名,就申请了一所大学,后来也被这所大学录取了 abc男孩,特别有个性,他妈妈让多他多申请几所,拒绝
品性好的孩子
ED 录了不撤伤人品。
不过 EA 录了,那人家愿意看到所有 offer 和学费以后后再决定去哪个学校也无可厚非, 既不违规也不违德
确实是个好孩子,当我听了他妈妈说起这个事情,我都担心啊,万一没录取咋办 他是学生会主席,science club和math club的president,带队获得州比赛第一名 abc男娃,再优秀,录取都很不确定,就一所大学,风险很高啊
人生的路很长,这样的娃会走的稳,走的远。精致利己主义者走到一定时候路就窄了,没办法,眼界决定高度。
对啊,我觉得肯定走的会很远,他申请的是T5中的一个啊,风险好大,这心理素质也是顶天了
牛蛙!我娃也只申请了一只手的学校, 因为太懒, 哎
我也就申请了一所~~
你娃也是大牛娃啊,录取结果出来了吗
牛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也有路可走
我例子中MIT拿了大奖,学费已经和UC扯平了,去UC不去MIT有几个?为何连一般UC都不放过?是学费的问题么,人品不好才是。
说实话, 以前看到横扫的只有佩服, 现在看见横扫的只有鄙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刚好昨天也是看到一个横扫的,她自己也知道会被人骂,背后确实是被人在骂
同鄙视,以前我也是不懂,也是佩服,现在终于明白了,这是堵上了很多孩子的路
这个大奖是学校给的吗?还是外面的program?如果能拿到MIT的资助应该家里收入资产比较低(或者撒谎了)
MIT只给need-based financial aid, 这个大奖学金是need-based?另一方面,UC的申请是在11月30号之前完成,那时候EA/ED结果还没出来,人家既然已经交了申请费,又是EA,就不能不撤销申请,等等看有没有regent之类的scholarships吗?
制度有问题
这牛蛙家钱太多?申请那么多学校,又不去,还浪费几千申请费和成绩单费用
她去横扫大藤top UC,我没啥说。但横扫一般UC,实在不理解。。不知道她拿的是啥奖,但她说跟UC学费几乎扯平了。她不仅让次牛娃无路走,连普通娃都不放过。哪个去withdraw学校没交申请费?UC那么多所学校,知道自己大奖去了MIT,withdraw一般UC,让普通娃有条路啊。她家有钱。
你这样是要把EA和ED搞得没区别?
是挺不厚道的
这种是把同年级的其他同学的路给堵了 一个年级出来这么一个人,大家运气真是太不好了
大赞一个
一般UC也是要在11/30之前申请的,她可能不太想撤了,而且实际上现在每所UC都很好吧?主要是你说的这个不totally add up, MIT本身肯定是不提供meri-based scholarships的,如果她拿到的是need-based,那是不是有可能UC或者其它学校给的financial aid有可能更多?听说私校算的financial aid不完全一样,而且有人会觉得拿到merit-based scholarships更是一个荣誉。
反正也会有其他学校的学生受益的。 真正影响其他学生机会的的是影响录取名额的事件吧,比如伯克利今年损失了3000个名额。
我们这边还有一个EA已经commit了MIT CS,还不撤其他几所CS牛校的呢!把其他人害惨了!
两个星期前州长紧急命令3000个名额 还给UCB 了。
对你无话可说,不是同一类思维。
所以EA 的存在必然有它的道理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尤其是top schools,我们很一般的公校,也不一定只选一个。同一学校profile相近的孩子有可能有竞争,但大家的机会应该差不多,有可能A校选了甲B校选了乙,如果是profile很不同,人家撤不撤应该没什么影响。
后来这些名额回来了。
是的,除非名高中,一般一个高中能有一个录名校的就很不错了。这么多年了,我们高中别说t5, t20 基本上就是一年一个, 还不见得年年有。今年被录的,目前为止,排名在T20的,基本只录了一个。外州大公校,有录俩的。其他娃只有WL和reject。我们这还是local最好的高中,竞争割喉那种
赞👍
我只是试图去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并不代表这是我的做法,但是你说的这个MIT的大奖学金,绝对是有疑问的,我是觉得你在没有搞清全部事实的情况下就去发帖子指责别人的人品,好像不太对,你至少要说明一下人家到底是MIT的什么大奖。
鄙视这样的学生,人生还漫长,人品守恒。
我么高中家长群都开锅了。人家不说啥奖,我们确实不知道她是什么奖,但她家基本情况大家都知道点。 你也不知道情况,一个劲的替人辩护。你让人咋想?
显然吃亏得就是牛高中的好学生啊,得益的是一般学校的高中生,毕竟这些学校很少能出那种横扫的
我是觉得如果EA的结果能大大提前出会更好,事实上很多孩子在EA/ED结果出来前都已经写好了大部分其它学校的essays, 也完成了大部分申请,只是还没有提交。如果早申结果早点出来,或者RD deadlines延后很多,大部分孩子早申成功的话,都不会有劲头再去写很多文书,申请很多其它学校了。
Sorry,我没有替她辩护啊,她这么不说,肯定是有问题,MIT就是不可能给merit-based 奖学金的,她这么藏着掖着,你鄙视她完全有道理,我这不是在根据你说的不完全情况把她往好的方向想么?
其实不避开广撒网试试有什么损失吗
MIT哪有merit based奖学金,只有need based scholarship;申请的时候也不用选专业,录取的时候也不录取到哪个专业
是啊!害得其他申请CS专业的同班孩子录取不到好学校,他们录取了又肯定不去的。
高中老师和counselor的推荐信都是统一的表格,他们只需要填一份,上传到申请大学的platform(Common App or Coalition)。学生每增加一所申请学校,系统会自动将推荐信推送到这个学校。
如果是公校,学生多,除非特别优秀,老师和counselor只会填表,最多10分钟的时间。特别优秀或者是私校,就会在comment那一栏多写一些specific的细节。
这个男同学目标就是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好,铁定录取啊,为啥要花时间和他竞争了
同觉得,top大学的奖学金都是看家庭收入来的,也许这个孩子家里情况特殊,哪怕拿了奖也觉得太贵,想看下有没有更便宜的大学上?
公立大高中的学生和老师关系好,老师喜欢的,会在comment那一栏多写一些specific的细节吗?或者学生可以要求老师写吗?老大说和学校几个理科男老师关系好,喜欢她,但是也不知道真正有多喜欢,听说大公校要好推荐信比较困难
品性好不好的另说 说明这孩子目标明确 绝对自信啊 牛!
我这大公校人多,连counselor都不够,每年把学生推给Office staff去做counselor的活,妥妥在耽误学生
名校还是很注意自己的名声的(招了学生结果人家没来算是丢脸的事情,这个直接影响大学排名的,好像考核的是admitted/accepted的比例)。
如果MIT EA录取了没去对这个学生本人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后面几届的学弟学妹们就可能倒霉了,招生的以后会记住这个学校的学生有可能给了机会也不来。
同意,是高考申请的问题,不应该怪申请人。因为没有任何人能知道拿到什么学校的offer。
你是哪个学校的legacy?还是准备给哪个学校捐两千万?
有很多私校不用Common App的,这种就需要单独写推荐信
唉,大公校这点太烦人了,我在提醒我家老大注意和老师搞好关系,以后需要推荐信啊
从国内来上最贵私立大学拿到need based奖学金的的基本都是谎话精
这个没办法,不过出来混迟早要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