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Grace302的帖子 出国的太晚了。现在是反过来很多人想海归拿北航教授的位置已经不容易了。 htmems 发表于 2022-03-25 09:29
回复 3楼HighReward的帖子 54岁,哪还有姿色干性服务呢,在加拿大一个论坛看过,一个48的大姐的招嫖广告 tgaa 发表于 2022-03-25 09:35
太惨了,居然沦落到去法拉盛按摩店 和王状元经历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是男一个是女 HighReward 发表于 2022-03-25 09:31
1993 年中国实在是太穷了。 nycsunshine 发表于 2022-03-25 09:36
这是老一辈出国的人吧?他们出国确实比较难。语言问题比较大。上学工作都受限制。如果不回国,在美国的机会有限。我知道的回国的都慢慢成了行业里的领头人物,不管是技术还是管理。留在欧美的,做的好的在学校一直做技术员一类,或者开个小生意,不太灵的就只有底层打工了。 有个别很棒的是因为特殊原因语言能力不错,工业界混几年,最后跟国内合伙开公司。这个情况跟后来的留学生和现在的小留不是一回事。没有太多参考价值。只能当故事听听别人的经历 awesomeiris 发表于 2022-03-25 09:49
那个年代是这样的。。 不只是语言问题, 整个移民政策都不友好, 和苏联还在冷战。 现在的留学生真是幸福太多了。 学艺术出国的也很惨。 中央美院的教授辞职过来只能街头给游客画像。 上音的教授过来后来开菜馆了。 这些人在国内都是顶级精英了。 不过那个时候国内收入实在是太低了。 谁能想到呢? cannie 发表于 2022-03-25 11:08
93年,苏联已经解体,这教授也不是留学生。。。那个年代出国留学的,出来不容易,大部分家里给不了经济上的支持,但是除此以外也没有更难。。。主要还是这个教授出国时年纪太大,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出国。。。虽然那个年代出国是风气,但是这把年纪的北航教授,肯定是在国内更舒服啊。。。 hijklmn 发表于 2022-03-25 11:20
但是她在国内工作到 54 岁也很穷啊!出国是第一次坐飞机。 这个真的是时代!她如果没有出国在北航退休了,应该也很好。 不过我还只看了下目录,和两篇文章,不知道她现在美国的情况包括经济怎么样?理论上她来了 30 年了。 nycsunshine 发表于 2022-03-25 11:25
看着挺心酸的,作者文笔挺好 blocked 发表于 2022-03-25 11:42
好奇同样没有美国学历和美国工作经验,为啥Deng和小三就能直接找到美国大厂的工作?尤其是小三,在国内的工作也不是码农相关,而是靠耍嘴皮子吃饭那种,这种工作对语言要求很高,她怎么在一堆native speaker中脱颖而出进微软的? keluoyi 发表于 2022-03-25 11:05
她自己说了,她爸爸是 30 年代在美国留学,然后就一直要她不要学俄语,要努力学习英语去美国,他爸爸是见过黄金美国,所以出国是她的情结吧? nycsunshine 发表于 2022-03-25 11:23
偶尔看到一个博客, 佩尼燕京人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index/73867/ Grace302 发表于 2022-03-25 09:26
不是54岁在93年出国的吧。。。 是二十多岁出国。1993 到2022,30年。现在54岁。 要是30年前54岁出国今天都84岁了。。。。 lovewriting123 发表于 2022-03-25 13:41
是39年出生,1993年54岁出国,为了镀金拿个正教授职称。 话说我出国比她还早,不是天天乐呵呵在这里拿着工资灌水。 五色祥云 发表于 2022-03-25 13:46
看完了目前所有的博文,好唏嘘,只能说是个非常勇敢非常坚强的女人。 54岁的北航副教授,出国镀金是为了再回去拿到正教授的职位,没想到碰到个烂人渣教授,学术上没有能给她帮助,也不给她延期,于是她只能黑下来打工。 看她一个54岁的中老年人,做访问学者的时候用不熟悉的语言开始学习用word, 啃C++,教人跳舞,弹钢琴,怎么用中国的人情手段试图讨好烂教授跟他搞好关系,当保姆的时候学如何铺美国的床,如何用各类清洁剂擦卫生间,甚至如何去参加广告公司挑人(虽然被骗了), 如何去按摩店试图赚钱之类。。。太让人难受了。。大家经常说的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在她身上也多多少少体现了 三千繁花不及你 发表于 2022-03-25 16:05
其实那个教授虽然个人生活可能有点问题,对这个访问学者还算正常吧。也安排了她的基本生活,也给她时间学习。只是她确实水平不够,技术不懂,学习能力又不强。对于这位作者来说,主要是这个教授给的这个访学机会承载了她的“美国梦”。梦碎了,自然对这个教授各种埋汰了。 她选择留在美国打黑工,做自己看不起的工作,主要是为了给女儿铺路吧。虽然她还没有写到,估计后来她全家都通过她来了美国了。 happyyouni 发表于 2022-03-25 16:22
她留下来是为了女儿以后的出路。跟我认识的两个差不多这个年纪的叔叔阿姨相似。一个最后嫁人拿身份(看起来这位北航教授最后也是如此),另一个做过保安什么的后来移民加拿大。原来在国内都是教授研究员这种职位。最糟糕的,是他们花了各种心血弄到身份的时候,孩子已经不愿来了。因为孩子也三十多,不愿再到外国重新开始。也还好没来,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的发展机会多多了。 Confuse 发表于 2022-03-25 16:13
回复 9楼HighReward的帖子 太重口味了 tgaa 发表于 2022-03-25 09:48
天啊,1993年54岁出国重头开始。这样的勇气。 看后面帖子说她现在已经80岁了。很有胆量。虽然也许她可能境遇不如她的北航同事。但是至少当年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lovewriting123 发表于 2022-03-25 15:46
So sad. 说实话还是不够street smart, 多少没上过大学的离异中年大妈都能找个白雷锋嫁了拿绿卡呢 Quest_y2k 发表于 2022-03-25 16:30
看到她周六强约教授见面那段,不管别人怎么劝,也不管教授怎么拒绝一定要人家出来,我觉得这个阿姨实在偏执的可以。各种嫌人家不重视她,后来干活的时候也是不听指令,确实很难相处。 Confuse 发表于 2022-03-25 16:26
我看了几章,这位老太太确实很固执,而且能力不怎么样,当年体制内副教授和国外差距之大,远远超过今天。例如“决定先来攻最简单的WORDS吧,打开第一页,为学会写、存等操作,花了几天才解决。这样我可写程序,不会丢掉。其它功能如插入、删除、复制等也是常用的,必须学。心想这样学法哪天是个头啊!” 没记错的话我比她晚一两年才见到win 3.1和上面的word,当时一见就惊为天人,操作起来比以前常用的DOS上的WPS可是容易多了,可以说当场就能学会。这老太太居然花了几天才解决写、存,而且是用Word来写C++程序?(当然头铁的话确实也能)。怪不得教授骂她“编程能力还不如他上高中的女儿”。 durkin 发表于 2022-03-25 18:59
她后来好像的确是找了个白男结婚了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2-03-25 19:40
主要是她54了。现如今我离那个年纪还有几年,上个月有人叫我剪辑一个音频文件我说不懂,人家说去哪里下载个软件自己摸摸不就会了,我就一直拖到现在。 Confuse 发表于 2022-03-25 19:31
这个阿姨身上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尽管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些好像是那一代人的通病。 不信任周围亲友的意见,反而相信外人的意见,比如花100元拍照。 胆子小,瞻前顾后,同时又固执倔强, 私底下我行我素。 能吃苦但是不主动进取。 很热心,同时又不包容,很judgmental。 也许是时代烙印。 Snowpig 发表于 2022-03-25 21:06
她文章里有说,丈夫是美国老兵。。。 aya_019 发表于 2022-03-26 00:47
这个阿姨在美国完全和社会隔离,其实本来可以申请六四绿卡的,但是因为不和别人聊天交流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儿,一切都是自己怎样想就要怎样来,很奇怪的性格。 92m 发表于 2022-03-26 15:30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index/73867/
出国的太晚了。现在是反过来很多人想海归拿北航教授的位置已经不容易了。
本来就是哪里有钱赚,在哪里赚而已
54岁,哪还有姿色干性服务呢,在加拿大一个论坛看过,一个48的大姐的招嫖广告
看了一下目录 1993 年出国 54 岁,1939 年出生,那么现在已经 83 岁了?
1993 年中国实在是太穷了。
我们这里警察突击扫荡华人按摩店,里面的性工作人员都是50,60岁的
她没说去干啊。只是好奇去看看而已吧
太重口味了
re, 看了几篇,她本身也不是学术大牛,出国时候年纪也很大了,出国前又没做什么功课(当然那时候可以参考的信息并不多),运气不好找了一个没钱没人品的教授,出国之后到了学校因为课题变了,什么都不会,英语又不好,又不会变通,美国也不是遍地黄金。
其实即使现在,54岁出国的话,如果本身没钱又不牛,也很难立足的吧。
那个年代是这样的。。 不只是语言问题, 整个移民政策都不友好, 和苏联还在冷战。 现在的留学生真是幸福太多了。
学艺术出国的也很惨。 中央美院的教授辞职过来只能街头给游客画像。 上音的教授过来后来开菜馆了。 这些人在国内都是顶级精英了。 不过那个时候国内收入实在是太低了。 谁能想到呢?
93年,苏联已经解体,这教授也不是留学生。。。那个年代出国留学的,出来不容易,大部分家里给不了经济上的支持,但是除此以外也没有更难。。。主要还是这个教授出国时年纪太大,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出国。。。虽然那个年代出国是风气,但是这把年纪的北航教授,肯定是在国内更舒服啊。。。
她自己说了,她爸爸是 30 年代在美国留学,然后就一直要她不要学俄语,要努力学习英语去美国,他爸爸是见过黄金美国,所以出国是她的情结吧?
但是她在国内工作到 54 岁也很穷啊!出国是第一次坐飞机。
这个真的是时代!她如果没有出国在北航退休了,应该也很好。
不过我还只看了下目录,和两篇文章,不知道她现在美国的情况包括经济怎么样?理论上她来了 30 年了。
如果留在北航, 至少房子会很值钱, 体制内退休金医疗都很好。
现在学语言多方便啊!小孩直接用 app 特别快!
以前有一个同样岁数的搞研究的华女。 太孤单了。从到学校的公交车上跳下去,死了。
警察从她电话本里,找不出一个亲友(国内父母,国外的好友),来为她拿回尸体。最后学校出面,领回尸体。
有人能贴出这个新闻的link吗?
好奇个啥,都是互相的,你招个我的人,我再招个你的人
哦,这种我理解,但是她出国的时机太糟糕了,什么好处都没落到。。。她要是早10年出国,40多岁,到美国还能拼一拼,晚10年也就不用出国了,国内退休挺好的,虽然那个时候钱不多,但是物价也还好。。。
显而易见,她老公帮准备+人脉。 大妈只会骂渣男,没看懂人家给老婆的帮助。
那也不能说是穷,只能说是不算富的。。。那个年代出门坐飞机本身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不能以此为标准来判断她的生活水平。。。
54岁,在国内很多人都退休了。即使高校教授,也只有6年工作时间了。 这会儿出国,难道没考虑过自己还能干几年吗。
法拉盛按摩店就是暗娼。凤姐还去指甲店做工,这种自己选择堕落也不能怪他人。中餐馆指甲店或者其他labor工都可以做
不是54岁在93年出国的吧。。。 是二十多岁出国。1993 到2022,30年。现在54岁。
要是30年前54岁出国今天都84岁了。。。。
是39年出生,1993年54岁出国,为了镀金拿个正教授职称。
话说我出国比她还早,不是天天乐呵呵在这里拿着工资灌水。
不可能,要是24岁出国,怎么可能已经是北航教授呢?
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和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水平还是差很远的。所以她想要出来看看,镀金一下,看看老朋友,完成夙愿,也很好理解。如果她不出来,留在国内,不也就是马上退休的日子。
那是中国的科研水平离世界发达国家还差一大截,她从中国来美国搞科研也是不容易的,年纪也大了,重新学习也很艰难。
她的经历,如果带入到非洲某小国的54岁老太太要到中国去搞研究,估计写出来的经历就差不多了。
作者的确已经过80了,但是写下的一些事未必事最近发生的,应该是一些回忆录。是以前的事了。
天啊,1993年54岁出国重头开始。这样的勇气。 看后面帖子说她现在已经80岁了。很有胆量。虽然也许她可能境遇不如她的北航同事。但是至少当年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不会吧。正常人不都是不给延期就回国继续做教授吗?这跟时代有什么关系啊?明明是她不选做教授选了打黑工。
她留下来是为了女儿以后的出路。跟我认识的两个差不多这个年纪的叔叔阿姨相似。一个最后嫁人拿身份(看起来这位北航教授最后也是如此),另一个做过保安什么的后来移民加拿大。原来在国内都是教授研究员这种职位。最糟糕的,是他们花了各种心血弄到身份的时候,孩子已经不愿来了。因为孩子也三十多,不愿再到外国重新开始。也还好没来,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的发展机会多多了。
她选择留在美国打黑工,做自己看不起的工作,主要是为了给女儿铺路吧。虽然她还没有写到,估计后来她全家都通过她来了美国了。
看到她周六强约教授见面那段,不管别人怎么劝,也不管教授怎么拒绝一定要人家出来,我觉得这个阿姨实在偏执的可以。各种嫌人家不重视她,后来干活的时候也是不听指令,确实很难相处。
是啊,那么辛苦那么放下尊严,只是为了给孩子谋一个当时看起来极其珍贵的出国机会。 如果她54岁没有出国,55岁在国内退休后过着弹琴跳舞养花喝茶的悠闲生活,哪里会有后来的那么多苦难。 目前还没Post到女儿出国和之后的生活,不知道女儿的人生有没有因为她的努力变得更好更有意义,否则真是白忙活了,时代的讽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你看错了,教授没有做那个,只是在那种店试工一次而已。
希望老人现在过得还好,不太辛苦
没文化的白雷锋还真就看不起有文化的大妈
我看了几章,这位老太太确实很固执,而且能力不怎么样,当年体制内副教授和国外差距之大,远远超过今天。例如“决定先来攻最简单的WORDS吧,打开第一页,为学会写、存等操作,花了几天才解决。这样我可写程序,不会丢掉。其它功能如插入、删除、复制等也是常用的,必须学。心想这样学法哪天是个头啊!”
没记错的话我比她晚一两年才见到win 3.1和上面的word,当时一见就惊为天人,操作起来比以前常用的DOS上的WPS可是容易多了,可以说当场就能学会。这老太太居然花了几天才解决写、存,而且是用Word来写C++程序?(当然头铁的话确实也能)。怪不得教授骂她“编程能力还不如他上高中的女儿”。
她可能是用英语学怎么用word吧。
主要是她54了。现如今我离那个年纪还有几年,上个月有人叫我剪辑一个音频文件我说不懂,人家说去哪里下载个软件自己摸摸不就会了,我就一直拖到现在。
北航那片地方的房子,都值上千万了
她后来好像的确是找了个白男结婚了
不信任周围亲友的意见,反而相信外人的意见,比如花100元拍照。
胆子小,瞻前顾后,同时又固执倔强, 私底下我行我素。
能吃苦但是不主动进取。
很热心,同时又不包容,很judgmental。
也许是时代烙印。
层主跟这位老太太差不多年纪? 人年纪大了学习能力会退化的吧 反应也会变慢 君不见interstate上在最右道稳稳不超速的都是白发爷爷。
Lol, 我没打开看
她文章里有说,丈夫是美国老兵。。。
这两件事情可比性真的不高。这个博主是必须学东西才能应付当时的要求,本质上还有deadline,word的操作完全不需要设计和创造性,却是这个结果。感觉很可能是2个原因,一个是清高傲气带来的不善交流询问,加上语言不熟就更严重了,还一个是一直沉浸在旧时的习惯里所以接受新知识和技能变得格外慢。
盲猜博主可能是istx类型的,其实这种性格挺适合体制内的工作。
如果1993年24岁出国的,正是最好的年龄,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已经手里好几米了。 狗家老婆死于癌症的猥琐男,来了不到15年,单收入家庭,都积累这么多财富了。
她自己性格有问题吧。 那一代人,混的很好的非常多,不管是出国的还是没出国的。
她洗白上岸搞定身份算是运气不错了。前一阵砍死李进进的那个女孩子就是做政治庇护失败绝望中杀人的,最后能留在美国的中国人比重不高
64绿卡是90年某天前来的才能申请的。。。
总结的太对了!
我不得不把层主这番话小本本记下来了
这个博客的简介是: 本人近期完成了历史记实故事,以我家四代为中心,在中国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甚至世界所发生的真实故事。希望让后人知到也可作为历史的侧影,供写这段历史的人参考。也是一为老人在离开世界之前想说出的话。
93年出国不能申请64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