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难过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啊,如果娃长大了,看别人在好的城市长大,别人妈妈是个事业有成,买房子的时候可以给帮助的role model,但是自己妈妈就没那么给力的时候,也会伤心难过,到时候怎么办呢。当然不是说mm不好哈。举个极端例子想说一时的伤心有时候不能避免的,a little discomfort at the beginning can save a whole lot of pain down the road. 孩子总会长大变成大人,做父母的也要想在他们变成大人的时候自己能怎么更好的meet他们的needs。我比较俗气,希望自己的父母是忙碌,但是可以拿钱砸晕我的父母,哈哈。然而事实并没有:)
现在想想自己的童年,觉得我父母真是好委屈我。比如我小时候2岁就去了幼儿园。国内一般都要三岁才去。而2岁的我在幼儿园非常不适应,天天哭,他们也没把我接回来。后来,他们人到中年一起遇到一个事业腾飞的机会,就完全不管我了。我那时上小学,老师要求给课本包书皮,我跟我妈说过好几次,我妈都完全ignore了。后来全班都有了书皮就我没有。老师后来自掏腰包帮我买来书皮包上的。还有就是我小学时近视,一开始只有100度,但是很快眼镜度数浅了,我跟我妈说了很多次,她都没给我换。直到我完全看不见黑板,老师跟她说,她才带我去配的。结果我因为配眼镜不及时,一年就从100度发展到了400度。
所以我想说,有一对事业心都很强的父母,一个孩子真的挺可怜的。如果没有老人帮忙,怎么也要有一个人照顾到家里。
我现在自己有了孩子,越发不能理解,怎么会有人因为自己的事牺牲孩子的利益呢?也不知道等我娃大一点(现在只有2岁),我的想法会不会就会改变了。
再补充几件我能想起来的往事: 1.我5岁时父母带我去外地旅游,我看那时的照片,我和我妈在一处景点的合影。我妈穿着漂亮的连衣裙,烫着头发,戴着墨镜。我穿得破破烂烂,毫不夸张跟个小乞丐似的:上身一件背心(我还是女孩子),下身一件松紧带似乎坏了,一直掉的长裤,头发也扎得乱七八糟。我觉得我要带我娃出去旅游,一定会给他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家还是男孩子。要是女孩子,肯定各种漂亮小裙子都要上啊。 以前我和我妈说过这张照片的事,我妈说,那时候小孩都这样。
2.我小时候没什么玩具,每次去我姑姑家表哥家里就很羡慕他家怎么那么多玩具。后来长大了我问我妈,我表哥家家境也没比我家好,甚至还不如,为什么他有那么多玩具?我妈说,人家爷爷奶奶有钱。可是我表哥的爷爷奶奶(我姑父的爹妈)跟我自己的姥姥姥爷家差不多一样有钱,总之怎么也解释不通。我上小学后,我妈有一次说,只要我期末考了双百分就给我买一台游戏机。我玩了命了考了双百分,结果还是没给我买。也不知道是怕花钱还是怕耽误我学习。
3.我还记得我幼儿园有一段时间流行腮腺炎,班里不管得了没得的都被接回家了怕传染。一个班40多个人就去了十几个上课的。我就是其中一个。后来果然传染上了。
4.我大学毕业申请出国,拿了一所排名20多名的学校的admission,奖学金在waitlist上,和一所排名70多名的学校的全奖offer。我妈不肯给我出钱去那做20多名的学校,一定要我去那个有奖的学校。她不是没钱,而是当时在拿钱买投资房。我哭了一下午都不肯。后来幸好我等到了奖学金从waitlist上下来了。
🔥 最新回帖
学会appreciate别人,接受别人的犯错,这种能力一半后天教育,一天算是天性使然。 所以我极力主张不管人生选择什么,孩子就是天,还是自己大过天,女人首先要明白自己最在乎什么,然后把自己的需求放第一,照顾好自己的需要最先。因为不管你选择做什么,都会有人不appreciate,甚至没一个人会觉得你做对了。但是如果你按自己的需求走了,好歹你还有自己对的起。
寒暑假印象中是最最快乐的了,可以去外婆家住,她家在农村,我跟小伙伴们爬树,抓青蛙捕蜻蜓,在田地里骑自行车,真是特别好玩。外婆对我也是可好可好了。暑假作业啥的都是最后几天赶得,一个暑假就是玩玩玩。然后父母也会抽空带我去旅游,一般就几天,不过已经很开心了。
突然好想念外婆,她走了许多年了。想起外婆和我躲在天台一起吃棒冰,真的好开心好开心。(她有支气管炎不能吃冰,但是她也馋,所以她会偶尔躲起来吃,让我不要告诉我妈)
🛋️ 沙发板凳
我每次看到事业成功的女强人,我就会想,她的家庭是不是也同样很成功呢?还是牺牲了不少能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这样的爹妈,现在老了估计还常常帮你洗脑自己怎么含辛茹苦把你养大
要找个balance吧,从长远看,有事业成功,很有钱的父母可能会在小孩长大之后给比较大的帮助吧。
我觉得我不会哎。只要我娃因为要转学伤心难过,我就受不了。如果我娃也很高兴那当然可以。
孩子小时候会抱怨爸妈没时间陪。
长大等他要结婚买房的时候,你掏出用小时候陪他的时间赚的1M,他会一辈子感谢你的。
我注意到王思聪就没抱怨过他老爹小时候没陪他玩。
对孩子也一样,尽量好,但也别动不动牺牲这那为了孩子。
但我可以体谅和理解我父母,你说是事业心也好,为了更好的生活也罢,我不觉得我父母对我有任何的亏欠,相反非常感激他们的付出。 我也马上就要做妈妈了 , 我自己也在苦恼以后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 但我相信,无论怎么样,是何种选择,只要是爱孩子,他们大了就会明白父母的辛苦和不易。
我的感觉也是。。父母/亲戚如果事业成功有眼界,孩子其实会更尊重他们。
没觉得这一代人好到哪里去。版上的论调一贯是,自己的事业发展比什么都重要,有钱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你看到男强人怎么不这么想呢?
+1
我就是工作原因,全家人陪我搬家去了另一州。现在的生活环境也比以前那个城市好,小孩子也找到了新的伙伴。让小孩子换一个环境结交新朋友也是他们的一种经历和锻炼,没什么委屈。
楼主说的书皮和眼镜的事情是大人的疏忽。不过很多情况下也不能因为小孩完全忽略了个人的需要和追求。
如果你对你的爸妈有意见的事情严重程度不超过你举出来的例子,那么大概率你巴心巴肝做到极致,孩子长大后也还会因为有些事情对你有意见。你不可能百分百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欲望也会得陇望蜀,不停的试探push你的底线。
楼主说的书皮和眼镜的事情的确是大人的疏忽。不过从她爸妈的度,到她自己差别太大了。我觉得取其中比较好。
“那代人的理念就是奔事业”? 那别的小朋友的爸妈咋不奔事业,或者说奔事业同时也作了拼音卡片?你小姨都看不下去了说要带你,她咋不奔事业? 不用对父母苛求,毕竟一样米养百样人,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但自己也要有个真实认识不要否定你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事儿真多。。 父母养孩子养的最失败的就是这样,屁大点事儿都觉得别人欠她
我认为孩子抱怨父母的话,父母有问题的可能性很大。没有谁比孩子更愿意父母是爱自己的了。
我孩子也会抱怨我,当然她还小。我大部分就老老实实认错不找借口,小部分告诉她这个我真的做不到,再顾着这些会因小失大,咱还有很多事要先保障好了。我觉得亲子之间爱和体谅是互相的,不能是单向的要求
看来楼主不上班? 别看现在你觉得陪你娃做的很好了,没准你娃长大了只记得自己的妈是个家里蹲,别人的妈都能挣钱养家呢 谁也不能保证你娃只记得你做的好的地方,你不是就记得父母做的不好的地方吗?
我婆婆对我娃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但我娃只记得感恩节奶奶把棉花糖烤糊了,逢人就提,半年过去了昨天吃着早饭还突然提起来,估计能记一辈子😂
我是不觉得生养是大恩情,毕竟我们也没被要求生出来,和几亿个精子竞速主要也是靠自己
我是25岁以前还会抱怨小时候父母不关心我啊房子冷冰冰啊啥的,25岁以后就明白人生要靠自己了,要不白发苍苍了还抱怨父母就很不好看
尤其是当妈以后,想想生我的时候我妈才24,我爸才26,自己都是小屁孩呢,他们的父母辈又是被文革毁掉的一代,谁知道怎么教育小孩啊
我跟你正好相反。
小学时特别想学琴,我爸给我买了个电子琴被我妈埋怨说本来可以给她买只手表。后来只报了半个学期的琴课,学了基本的乐理,家人就再也不给我报什么班了。只是我自己在家里练,所以就荒废了。
从小到大,从不记得有人接送过我上学,以至于我小学时转过学我妈都没印象了。家人从不记得我的生日祝福,也不知道我的竞赛得奖。
来美国后发现每天雷打不动要接娃上下学,去找邻居玩还要家长陪着,每年要想法生日趴,觉得这里养娃太精细家长付出太大啦。
伤心难过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啊,如果娃长大了,看别人在好的城市长大,别人妈妈是个事业有成,买房子的时候可以给帮助的role model,但是自己妈妈就没那么给力的时候,也会伤心难过,到时候怎么办呢。当然不是说mm不好哈。举个极端例子想说一时的伤心有时候不能避免的,a little discomfort at the beginning can save a whole lot of pain down the road.
孩子总会长大变成大人,做父母的也要想在他们变成大人的时候自己能怎么更好的meet他们的needs。我比较俗气,希望自己的父母是忙碌,但是可以拿钱砸晕我的父母,哈哈。然而事实并没有:)
我爸妈也不给我买文具,但他们非常信任我,都是给我钱让我自己买,然后我老买不到好的,钢笔都是那种老漏水的… 我字练不好全怪笔。
生养是大事情,但是不是孩子的选择啊,父母既然选择了生小孩,就应该好好养,而不是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小孩的童年是非常主要的,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父母人为的疏忽,让小孩受尽委屈,长大了人格也会有分裂的。 楼主做的挺好的,不要太过就好了。你们家的小孩肯定很幸福。
你你你… 太不容易了吧!!真让人心疼啊
单纯说,把话说的这么绝的,一般后面都会自己打脸。
so true 我1岁8个月开始我爹妈就敢把我一个人锁家里好几个小时,说出来都没人敢信
原谅他们,不是他们的错,被时代裹挟的人无可奈何求生存罢了。
80年后的人生存条件有所改善,但是依然生活和心灵粗燥,生长环境所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他们自己也需要在富足些的生活里慢慢治愈
愿那样的艰辛不再重现
本来想用专业知识安慰一下,抬头看了一下id,还是算了,昨天我也很困惑想问问生活跟事业怎么平衡,但是非被你抓着说是坑,考古不说还挖时间线 放过别人,放过自己,别这么拧巴钻牛角尖,可能你生活会舒畅点
我也和你相反,小时候带表习惯了,就想要个便宜的电子表,我妈非的给我买个电子琴,然后扔一本电子琴入门给我,我既不是天才也没兴趣,居然也没请老师,我每天按照书上的弹弹,结果可想而知。到现在还在说我的不刻苦枉费了她的苦心栽培,那个时代买个电子琴是一大笔钱啊
我爸妈对我不上心和楼主父母差不多吧,甚至更不如。但是他们经济实力好,我长大后,得到非常多的来自父母经济上的支持。 所以我还是很感激他们。
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楼主有没有觉得好受点
然后我妈一直对我洗脑,我可怜是因为我奶奶不喜欢我
不过我挺开心的,完全不觉得有啥亏欠啊
我信啊,我六个月,我妈把我绑在床上,自己上班去了。中午午休回来喂奶,发现孩子已经在床底下了。
美国80-90年代,孩子也是放养的多。好多那时候小孩被绑架的case,就是孩子一个人放学回家的路上被坏人带走了。他们的爷爷奶奶那代还遇到过二战和大萧条呢,养孩子肯定也不会太精细。美国就是比中国的物质条件提前一代人,顺便的教育理念也提前。我觉得你父母在那一代中国人里算正常
我4个月开始去daycare的,一直到七岁上学前一个周末。一个班36个娃遇到极端天气只送去2个,也必须是有我的。医院附属daycare,每天7点到5点半,一周六天,单程commute一个小时,每天早晨不到六点放在potty上边尿边吃,晚上6点半到家,8点准时上床睡觉。我不到一岁半就potty train了,非常traumatizing,以至于我到现在对自己在daycare坐在potty上哭,不敢站起来怕尿地上的画面还有记忆。上学前基本对故事呀书呀毫无概念,玩具只有陪睡的毛绒玩具。那个年代的daycare基本就是一人一个板凳坐着,保证安全和吃喝拉撒就行,很少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医院daycare还可以临时夜托,也不太确定是住daycare还是有人来接回家。每周只有周日一天在家,我妈要睡懒觉到9-10点,我按平时作息不到六点醒,周日不出声音的在床上躺到9-10点。公园动物园五一或十一假期隔几年去一次。印象中有一年因为我妈自己挑穿哪条裙子出门挑到午饭时间,那一年就没有去。我家离beach十几分钟吧,小学前去beach的照片基本没有,因为爸妈没空。我有娃后真的很羡慕我爸妈每天可以有那么多小时用来工作。
眼镜嘛,我第一次配就两个眼睛都300度了,个子高一直坐在最后一排,配眼镜之前靠bully前排男生抢他的眼镜看黑板。他看完题写题的时候我就直接扯他眼镜,还练习出了看英文单词的形状比如gjy这种朝下的字母的位置猜词的能力。
书皮我妈每年都给我包,但是老师要求必须是白色的,我的是药品广告,书皮上是霉菌感染还是烧伤还是胃溃疡,那就说不定了。
上小学后我妈夜班我就睡在医院里医生午休的床上了,半夜去厕所要经过医院黑黑的大厅,也会碰到脸上有放疗痕迹的病人半夜问路。silverlining就是练就了很好的免疫力吧,各种感冒病毒五毒不侵。我妈夜班不多,我抱怨的时候我妈就给我讲医院急诊室护士的孩子,脖子上永远挂着两根绳,钥匙和月票,反正周围小伙伴也都这样长大了。
我觉得生是父母自己做出的决定,养是必负的责任。生养不是什么“恩情”。
孩子也不必“孝顺”。
正常的关系应该是爱和尊重。孩子成长中收到了爱和尊重,也会回报以爱和尊重。孩子是上天给我们一次学会无条件去爱的一个机会,倒不是说非得事事自我牺牲去宠孩子,而是在成长的道路上,每天点点滴滴相处,用爱和尊重给孩子建立安全感,父母是不是爱孩子,孩子是肯定感受得到的。做得很差的父母,不能情感绑架孩子,“不管我们怎么对你,反正给你养大了,你就应该报答我们”这种旧社会思想”,而是应该是反思:自己做得哪里不好。
不太喜欢你的这个回答。。。主要是“父母做了一千件好事,几件没做好就记得那几件”的猜测。。。我最烦这种把猜测当依据然后下结论的说话方式。。。
我都服了,一直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有委屈的童年。这样说来至少没受虐待。
楼上的MM都说小时候爸妈的忽略是因为奔事业,以后给孩子经济上的支持。其实也不一定,他们就是不上心,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么长大了。我从小到大也没有得到过什么经济上的支持,可以说爸妈是以最小的成本养大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