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提醒姐妹们,最近1-2年最好不要坐飞机,尤其是小航空公司的

S
Singforyou
外行看了些视频评论还有新闻, 感觉像是特别重要部件(尾巴那块什么平衡器?)突然失效或者断裂了, 而且情况严重到没时间补救也救不起来。 另一个说法就是自杀了。 很多飞行员都说这个情况及其罕见, 不是一般的故障引起的, 是something catastrophic happened, 用词是catastrophic 突然性的毁灭性的灾难
a
amandalee
被你描述这个,莫名恐怖的感觉
freegoer 发表于 2022-03-22 17:38

真的嘛 我同事上次大实话说我们这一块也没啥公共交通就是大家怕这个 所以一投票大家都投no诚实的很
顿顿都是大块肉
以前很爱看Mayday,空难调查结果多半都是维护和操作问题,就是一个小小的细节没有follow protocol.
t
troy2011
对美国、欧洲而言,不适用;对中国航司而言,非常适用。不仅是飞行员手生的问题。 现在国内很多航司现金流都紧张,这种情况下就会减少航材储备,手头仅有的航材优先“黄金航线”(比如京沪京深这种)。这是一个隐患 另一个隐患,大家都有过一段时间不开车车很容易坏的经验吧,对飞机而言更是如此,疫情管控导致很多飞机停飞,现金流紧张购买不了航材导致不能维修停飞,越停越容易出事。
Temporarilycalm 发表于 2022-03-22 00:32

什么车不开就坏了?你要是说电池没有电了那有可能。但是别的都是要运行才有损耗,那你说新车放两年就成旧车了?
l
lanyan
自2020年以来还是尽量避免出远门相对安全些
c
chopinor
你国内什么城市这两年到处出差旅游啊?最热衷旅游的上海人这两年都是非必要不离沪,孩子出城回来就要隔离,大部分人在上海呆了两年了哪里也不去。浦东机场冷清很久了。
宇治抹茶 发表于 2022-03-22 08:22

也就最近omicron限制多了,去年11月份前旅游的不要太多
s
shanexiaohuang
我一直有个问题,有的飞机坐起来,起飞降落耳朵难受,有的基本没感觉,有的降落接触地面也没什么感觉,这是不是都是飞行员技术的体现。
dngdnhxqs 发表于 2022-03-22 01:32

我觉得有关。下降得快内外耳压差就变化得快。这方面国内飞行员做得比较好,下降比较平稳。我坐美国航司航班下降的时候反应就很大,有时候大到感觉连眼睛都要被气压压爆了,更别说耳朵
s
shelley8090
我觉得有关。下降得快内外耳压差就变化得快。这方面国内飞行员做得比较好,下降比较平稳。我坐美国航司航班下降的时候反应就很大,有时候大到感觉连眼睛都要被气压压爆了,更别说耳朵
shanexiaohuang 发表于 2022-03-22 23:39

刚好和你相反,我觉得美国飞行员落地更稳,国内航班落地都会咯噔一下
s
shanexiaohuang
刚好和你相反,我觉得美国飞行员落地更稳,国内航班落地都会咯噔一下
shelley8090 发表于 2022-03-22 23:44

落地一瞬间和整个下降过程是两码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