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和梵谷是全球唯二矿坑画家,洪瑞麟画矿工让蒋经国动容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2年3月21日 0点49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d
denoley
3 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矿坑就是我的画室。」在不见天日的矿坑里,要为矿工画像是艰巨的挑战。台湾前辈画家洪瑞麟和印象派大师梵谷,是世上唯二的「矿坑画家」,洪瑞麟更是倾注了35年的青春为矿工造像。其110岁冥诞特展「掘光而行:洪瑞麟」即起于台北市立美术馆展出,展出洪瑞麟350余件精采原作及文献,带领大家欣赏洪瑞麟为矿坑创造的艺术之光。
素有「矿工画家」美誉的洪瑞麟,其作品一直是台湾美术史上描绘劳动者生活面貌的代表象征。在他逝世后,洪瑞麟的长子洪钧雄将当年移民美国时,由父亲亲自挑选的精采家藏作品为捐赠基础,另加上各系列代表作,于2020年捐赠北美馆。
洪瑞麟1912年出生于台北大稻埕,艺术启蒙来自擅于画梅的父亲洪祥海,亦曾入日人稻垣藤兵卫创立的稻江义塾接受基础教育,甚早接触人道主义的熏陶,开启对关怀农民、贫苦大众的西洋画家米勒、梵谷之关注。他曾赴日入读帝国美术学校(现武藏野美术大学)西洋画科,原本计划到巴黎继续深造,却因战事受阻,返台受画家倪蒋怀之邀到瑞芳矿坑担任行政工作,因为爱上矿场主人女儿并结婚,从此在矿坑一待35年。他用画笔记录同事的点滴,成为世上罕见的「矿工画家」。
1979年,洪瑞麟画展「洪瑞麟35年矿工造型展」首次展出,轰动全国,前总统蒋经国亲自参观,洪瑞麟事后透过宋楚瑜致赠蒋经国一幅矿工素描「敬业勤劳阿坤伯」。小蒋总统亲笔回函致谢,形容此画「显示劳动者的勤奋精神,是生活和艺术结合的创作」,蔚为佳话。 当时洪瑞麟受访时表示,「你想,我们在地底下把那些黑色焦炭挖出来,给人类作生活的能源,这种工作简直就是神的工作嘛!因此,我总是把我们矿坑的那些硬汉当作神—一尊尊黑色的神去看。」他形容那35年的矿坑生活是一段「神圣的黑色岁月」。
原住民也是洪瑞麟创作中独特的人物题材。1930至1970年间,他至屏东探访排湾族人、造访兰屿雅美族(达悟族)艺术,并在东海岸原住民部落旅游写生。 1964年,他受邀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教授素描、水彩、油画,藉东方水墨与毛笔,加上西方的粉彩,运用中西合璧的媒材描画裸女。他曾表示,「画裸女的心情跟画矿工不一样,一边是很激烈的,裸女则是比较宁静、安静的实体,是很大的对照。」
长年处在不见天日的地底,使洪瑞麟特别向往阳光,晚年他定居美国加州海边小镇,如愿与终年明媚的阳光为伍。天光云影成为艺术家人生最后阶段的创作主题。
「我父亲一辈子所画之作,非常平凡、简单、有创意,同时有着非常浪漫的情怀。」远在美国的洪钧雄透过在线表示,本展命题「掘光而行」,从地底的光,一直到人生的光,最后晚年追寻灿烂晚霞余光,「真正地代表我父亲一生追光的精神。」
来源:世界新闻网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矿坑就是我的画室。」在不见天日的矿坑里,要为矿工画像是艰巨的挑战。台湾前辈画家洪瑞麟和印象派大师梵谷,是世上唯二的「矿坑画家」,洪瑞麟更是倾注了35年的青春为矿工造像。其110岁冥诞特展「掘光而行:洪瑞麟」即起于台北市立美术馆展出,展出洪瑞麟350余件精采原作及文献,带领大家欣赏洪瑞麟为矿坑创造的艺术之光。
素有「矿工画家」美誉的洪瑞麟,其作品一直是台湾美术史上描绘劳动者生活面貌的代表象征。在他逝世后,洪瑞麟的长子洪钧雄将当年移民美国时,由父亲亲自挑选的精采家藏作品为捐赠基础,另加上各系列代表作,于2020年捐赠北美馆。
洪瑞麟1912年出生于台北大稻埕,艺术启蒙来自擅于画梅的父亲洪祥海,亦曾入日人稻垣藤兵卫创立的稻江义塾接受基础教育,甚早接触人道主义的熏陶,开启对关怀农民、贫苦大众的西洋画家米勒、梵谷之关注。他曾赴日入读帝国美术学校(现武藏野美术大学)西洋画科,原本计划到巴黎继续深造,却因战事受阻,返台受画家倪蒋怀之邀到瑞芳矿坑担任行政工作,因为爱上矿场主人女儿并结婚,从此在矿坑一待35年。他用画笔记录同事的点滴,成为世上罕见的「矿工画家」。
1979年,洪瑞麟画展「洪瑞麟35年矿工造型展」首次展出,轰动全国,前总统蒋经国亲自参观,洪瑞麟事后透过宋楚瑜致赠蒋经国一幅矿工素描「敬业勤劳阿坤伯」。小蒋总统亲笔回函致谢,形容此画「显示劳动者的勤奋精神,是生活和艺术结合的创作」,蔚为佳话。 当时洪瑞麟受访时表示,「你想,我们在地底下把那些黑色焦炭挖出来,给人类作生活的能源,这种工作简直就是神的工作嘛!因此,我总是把我们矿坑的那些硬汉当作神—一尊尊黑色的神去看。」他形容那35年的矿坑生活是一段「神圣的黑色岁月」。
原住民也是洪瑞麟创作中独特的人物题材。1930至1970年间,他至屏东探访排湾族人、造访兰屿雅美族(达悟族)艺术,并在东海岸原住民部落旅游写生。 1964年,他受邀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教授素描、水彩、油画,藉东方水墨与毛笔,加上西方的粉彩,运用中西合璧的媒材描画裸女。他曾表示,「画裸女的心情跟画矿工不一样,一边是很激烈的,裸女则是比较宁静、安静的实体,是很大的对照。」
长年处在不见天日的地底,使洪瑞麟特别向往阳光,晚年他定居美国加州海边小镇,如愿与终年明媚的阳光为伍。天光云影成为艺术家人生最后阶段的创作主题。
「我父亲一辈子所画之作,非常平凡、简单、有创意,同时有着非常浪漫的情怀。」远在美国的洪钧雄透过在线表示,本展命题「掘光而行」,从地底的光,一直到人生的光,最后晚年追寻灿烂晚霞余光,「真正地代表我父亲一生追光的精神。」
来源:世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