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个是征兆之一啊,叫做Phantom Ex,如果你要死了或者离开他们了,他们就又觉得你完美了。The only reason that they can put her on a pedestal is that she is unavailable to them now. 但是只要你存在,你就是不够的。
啊,这个是征兆之一啊,叫做Phantom Ex,如果你要死了或者离开他们了,他们就又觉得你完美了。The only reason that they can put her on a pedestal is that she is unavailable to them now. 但是只要你存在,你就是不够的。 gulage 发表于 2022-03-16 11:20
回复 1楼公用马甲26的帖子 You are a great person with compassion and empathy. Forget about your father. That culture and those decades created by CCP made him like that, especially when he was young.
其实我爸沒有共情心是我童年时期就隐约知道的事。因为我那时候就看穿了他对我体制内有钱二伯的讨好巴结, 对以前插队落户的贫困的我姑妈家和大伯家略微看不起, 会给钱帮助他们, 但言语上瞧不起人家 (比如我很有礼貌地谢谢我姑姑送给我的十字绣, 因为我觉得很花时间, 我爸在旁边说"这有什么, 她又不上班, 多绣绣好了"), 连带着瞧不起他们生的孩子比如我表哥, 但是看有钱伯伯的孩子我堂哥就很顺眼。表哥家穷, 小时候电脑都要用我淘汰的, 没钱上补习班什么的, 学习也一般。 堂哥一路父母打点, 物质什么都是最好的。高中的时候, 我同桌是别的城市来借读的插班生, 她说当年插队落户, 她妈妈把留在城市的机会让给了弟弟(也就是它舅舅), 舅舅在大城市后来当然比落在外地小城市的姐姐有钱多了。舅舅感恩, 报答姐姐, 找了人脉把我同桌接来市重点借读, 双休日住在舅舅舅妈家, 带她买新衣服照顾她。这种对比当时蛮冲击我的, 我姑妈和大伯也是因为插队落户, 发展得当然没有我二伯和我爸两个一直在大城市好, 我爸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哥哥姐姐的人生困难有时代一部分原因, 也不感激他们去了所以他就不用插队了, 反而摆出看不起他们, 崇拜巴结另一个我二伯的势力姿态。
小时候新闻偶尔曝光出学生自杀的事情, 我爸的comment就是 - "活该。小孩子又不赚钱, 一点点事就要死, 承受能力那么弱现在不死以后出了社会也会死。" 从来不会有一点show compassion。我去年因为另一起儿童自杀和他讨论过, 那么多年还是一模一样的论调。那位儿童还留了遗书, 我让我爸看看, 完全是父母的责任, 我爸说"我不想看"。
所有社会新闻, 那种社会不公, 当官的欺负韭菜, 韭菜求助无门的事, 我爸永远自动地站在镰刀那一边, 好奇怪, 他自己虽然不愁吃穿, 城市人, 但不也是韭菜呀。自己不是资本家, 但是自动共情资本家, 慕强, 只要这个人强, 有钱, 道德上再多瑕疵, 无所谓。你说他是个恶人, 其实从国人对一个男人基本的低要求看, 他不恶, 还做得比很多人好, 努力工作, 钱都交给我妈, 能力范围内对我很大方, 对我小时候收养的一些动物也很不错。但是一些很原则的是非观上, 真的看不出任何正义感和compassion。其实对我也没什么共情心, 我一些小孩子或者后来长大后作为女人的烦恼, 也不会向他倾诉, 因为他无法共情。 光物质上, 他是对我和我的孩子很慷慨的。我觉得他对我的爱很单一, 不知道怎么形容, 就不是那种情感上的连结, 而是, 作为父女血脉, 一种本能责任。我甚至想如果我还有个哥哥弟弟, 比我成功, 那我爸对我一定会是对他姐姐同一种区别对待。
中国这样的中老年男性未必是少数, 很多人的父亲抛弃妻子, 或者底线很低很低, 那我父亲真的没有。 好像我的烦恼都是矫情贪心。 如果你认出我这个马甲, 就一笑而过吧。俗话说家丑不外扬,我自己的父亲对于弱者的冷漠, 其实从小也直接或者间接地伤害着我。这些事情换一个人, 或者和我父亲一样的人, 根本不会有任何烦恼。我知道人不会改变, 我父亲也不会, 所以上来抒发出来, 如果有姐妹有一样的心情, 求开解一下。
---------------------------------------------- update - 我理解有些评论觉得楼主幸福, 觉得楼主没啥好烦恼这点的。我理解, 某种意义上说, 只要物质不愁, 这种精神上的层次没啥好奢求的。曾经在某个讨论中, 老中和老美聊起过父母教育上带来的一些伤害, 我一个很好的老美朋友, 他举的例子是, 他觉得父亲带来的最大伤害是, 青春期时候他父亲逃避了father-son talk, 没有提供正面健康的性教育。能想象吗? 虽然对于他来说真的是一种伤害, 但是我作为一个中国出来的小孩, 还是有点震撼的, 多幸福的童年最大的伤害是缺失的性教育? 现在小孩怎样我不知道, 我那辈或者更早, 性教育这种根本不在小孩对父母的"期许"里面, 要求太高了太高阶了。。。所以理解对一些人来说, 我根本无需对我父亲失望 。
我当然不会整天和我爸去讨论这些社会新闻啊, 就是很难形容这种隐性伤害你懂吗, 这种冷漠除了对于外界大事的反馈, 还渗透进生活小事中的。比如我小时候吃饭, 筷子掉在地上, 很小的事情, 我爸就马上脸板下来, 嘴里发出啧啧啧的声音。再比如我感冒了咳嗽迟迟不好, 不敢在他面前连续咳嗽, 因为他会皱眉。那种感觉。。。我孩子婴儿时期我带回国玩一个月, 有一天早上孩子比较作, 哭哭啼啼, 我爸说"哭什么哭, 哭也要笑起来。" 我表达不出这种长期的积压的失望感, 你们通过这些例子意会一下。
------------------------------------------------ 复制一下我一个回复, 如果有误会的话。我这个帖子不是意在讨论和我爸ZZ观念不同, 之后不回复这一类评论啦 -
我们根本不在讨论同一个事。你是真的在讨论社会实事, 揪着徐州女这个例子。我是以这个为引子(因为是最近发生的), 也结合了生活, 强调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冷漠势力, 不仅是对时事的观念上, 言行也是渗透进生活, 影响身边的亲人。我都没有举更过分的例子, 觉得丢人, 比如我爸对路上不小心碰到他的老年人的态度, 真的很mean, 粗言鄙语。我爸会说"你是个老太婆, 又不是年轻小姑娘, 你碰我一下干嘛", 莫名其妙的, 不止发生过一次这种事。我后来想, 这是他年轻一些的时候, 也看不上老年人(弱者), 自然而然的流露。你不能理解我说的, 是你身边真的没这种人, 或者你本身就更接近我爸那类人。 我开这讨论, 自然是会有理解的人有相似经验的人来给建议。我骂徐州的事, 他不骂, 本来就不是重点。他不骂不是因为不能骂, 是真的觉得这事没错。换个例子说, 这两天大家在骂的弯区林生斌, 我爸绝对会觉得他是强者, 他的选择没错...本来我不是在讨论ZZ问题或者言论自由。我帮不了徐州女什么, 不是完美的人, 但是生活中不会对穷亲戚言语伤害, 也不会看不起弱者, 身边力所能及的会帮助, 孩子哭会心疼, 擦擦眼泪, 不是我显得自己善良什么的, 只是普通人的正常情感。
人不会改变, 我不是想改变他。开帖子的目的: 抒发情绪, 有相似经验的朋友互相给点鼓励或者建议, 看看别人怎么和这样的亲人相处并且自己不要受到影响。
完全理解楼主对父亲的失望。 哎。
没事多关心下你的妈妈。和这样的人生活好辛苦
你都成年了,你管你爸怎么想问题
老头都轴,轴的点不一样而已,离着点就完了
你要跟他共情你是找着人了
。。。。。这位层主真的和楼主爸爸如出一辙。。。
我比你爸小一代人,我还是一样的想法。当然我在同龄人中比较极端,但是我不愿意接受环境带给我的价值观
你说的这个词, 我也想到过。但我爸对自己过世的母亲, 也就是我奶奶, 甚是想念, 做梦醒来会感叹的那种。这样也不符合emotional unavailable 吧...
我是男的, 我爸就是这样的人, 媚高踩低,见不得别人好, 别人倒霉才开心。偶像也是毛泽东,特别喜欢看当官的红色电视剧,像”省委书记“ 人民的名义之类的,幻想着自己就是里面的大官。 说话的语气手势特意模仿毛泽东。出口就是毛泽东 孙中山 比尔盖茨之内的 只爱自己,小气吝啬 不爱其他任何人。 面子大于天。 他自己就是个做小生意的小农民, 但觉得自己超级聪明。觉得考不上清华的学生就是蠢学生。我同学考上清华的, 又说别人长得不够好看,但其实是美女,只是不是超级美,清华追她的人多的去了。。。反正自己最完美。但是现实里面一个朋友也没有。。。没有人跟他关系好。中部省份农村出生, 我觉得我父亲是我见过的父亲里面很差劲的bottom 20%。。。
写错了去改了 没钱的姑姑家(我爸的姐姐)的儿子 表哥 没钱的伯伯是插队落户的我爸大哥
唉, 能感到你的失望, 有这样的父亲确实会难过啊。你爸和我爸稍微有点不同, 我爸倒真的没有见不得别人好, 他特别慕强, 别人好他会尊敬对待, 客客气气, "不好的"那些会表示鄙夷, 确实很势利, 他自己还不承认。
我没考上top2, 但是也是top 几, 对我很鄙视,现在我在美国站住脚了,混的也不错。 他表现得极度的妒忌。。。我觉得我爸比你爸要差不少, 好多事我还没说出来。 我一度有心理问题, 觉得世界上怎么有这样的人。
爱自己,别被爸爸洗脑就好了
所以很多男人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这样, 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势利这个问题无解。其实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势利的一面,只要表现的不太过分,也就算了。而且这个问题,之后困扰你的机会应该不多。
冷漠这个不是啥问题,你不能要求人人都必须对丑恶现象义愤填膺。其实大部分人,就算不冷漠,就算表现的义愤填膺,实际也不会做啥。很多时候,所谓冷漠,只是对嘴上唱高调的潜意识反感而已。
政治上的东西,更没太多好争的,因为很难改变。就算有些事情只是因为事实缺乏(比如,三年自然灾害是人为灾害这个问题),多了解了之后可能会改变。但很多其他的东西就是个人感觉与爱好,本来大家就不必相同。
基本上,社会问题啊,政治问题啊,当看戏就可以。有人看戏的时候就喜欢反角,也很正常,因为那不是自己的生活。
最后,共情这个说法,有些用的滥了。。 能完全不理解别人身处的状态的人,不多。只是自己的立场,爱好,造成选择不去在感情上支持那些他觉得不该支持的东西而已。
你咋不去跟住在大山里的农民谈诗歌呢? 要求也太高了吧。 就像某个层主说的,接受你父母的缺点不完美之处,就像接受孩子的缺点一样。
去年我跟我爸聊李克强说的“六亿人月平均收入1000元”,我爸脱口而出“这些人活着都是累赘,死了就好了,中国就成世界头号发达国家了。”我当时惊得半天说不出话。这种事情吧,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法跟别人说,只能在网上倾诉一下。
但是有一点我爹很莫名其妙的情况是他这种无法共情好像是对于他真实生活中的身边人,比如我,但是他看个电视常常感动的哭的稀里哗啦不能自已,但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就无感,反正有这样的爹就是挺倒霉的
你爸就没想过,这月收入1千的人里面很多都是给国家交过公粮的农民啊,人家也是对社会和家庭做出过贡献的人啊
啊,这个是征兆之一啊,叫做Phantom Ex,如果你要死了或者离开他们了,他们就又觉得你完美了。The only reason that they can put her on a pedestal is that she is unavailable to them now. 但是只要你存在,你就是不够的。
就像你无法共情那个控诉父亲逃避了性教育的美国人,你爸也没能跟你共情。更多的原因不是什么善良不善良,更是生活环境造成的。你想想,如果不是父辈努力给你好的生活环境,你又何来一颗柔软的心呢?
香港影星惠英红,小的时候家里穷到当小乞丐,露宿街头,曾经试过早上醒来旁边的人不动,推一推发现已经是尸体。她这样的成长经历就造成她极为缺乏安全感,极为拼,对自己和别人都要求很高,因为她那个阶层的做不到的就完蛋了。
天,讲这样的话真的有点过分了。。。
你说的我是可以理解, 并且承认也许50%是这个成长环境的原因。但是50%我自己觉得还是人性, 我爸的本性就是慕强势力。而且我爸60出生在一线城市, 家里最小的儿子, 小时候虽然不富裕, 也比那个年代很多人好很多。 我妈, 婆婆, 和那个比较穷的姑姑(就是我爸亲姐), 一些别的长辈, 都是同一个时代成长起来的, 但是遇到一些很原则的事, 比如徐州女这种, 都在朋友圈分享忍不住骂。我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跟着骂, 是拿这个事情举个例子, 其实这种例子很多。 我爸是真的觉得穷人, 失败的人, 运气不好的人就是活该。极端点举例, 多亏他是个城市人, 他要是个徐州当地人, 和董或者那些拐卖虐待妇女的帮凶, 真的就是一伙的, 因为他们在当地被视为"强", 而受害人是"弱"。这种普罗大众底线之外的事, 我觉得和不能共情美国人抱怨性教育缺失,还是有点不同的。这样的人这种冷漠势力当然也会表现在对家人的日常相处中。久而久之很让人寒心。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 很有启发 谢谢
谢谢你的共情和分享 知道其他人有类似经历 能理解我这种心情 我也好受一些 生活中确实很难形容这种感觉 因为人们只会拿外在去判断 啊这个男人赚钱养家也没有出轨还收养动物就很负责 但其实生活中日积月累因为冷漠造成的伤害只有最亲近的人知道
那是,冷漠的人自己活着就好了,何苦还要踩别人一脚呢。反正你无法共情,大家都知道了。
母亲是这样的话, 成长很辛苦的。抱抱你。
谢谢你的分享, 很耐心打了这么大一段话。很有帮助。因为人无法改变, 我这几年也在慢慢学着和心里这种对父亲的深深遗憾和解, 还没有你的境界。这么说吧, 我对他稍微柔软的情绪, 只是因为他是我的父亲。如果跳出我们俩本身身份角色, 生活中有一个这样的人, 我应该是鄙夷的, 不会有任何交往。前几年有和心理医生聊过, 她提出的观点和你有相似, 我们作为成年人, 对父母的期望和孩童时期应该是很不同的, 我们不再依恋他, 也不寻求他的肯定, 也不需要保护。之所以还会受伤, 是因为童年没得到, 爱的缺失。中国很多父母没有爱人的能力, 我爸也确实不是那种普世意义上善良的人。 这个无解。
还真是。。。我对他的了解。。。我爸真的挺符合那些社会新闻里受害人向官老爷求助, 官老爷反而共情施害人然后还把受害人送回施害人身边, 这种例子里的官老爷的。因为他毫无同情心, 明明自己也是韭菜, 但是绝对只会靠拢更有权力的镰刀去对付别的弱者。
其实没有关系, 他也没有完全说错。 有些人喜欢网上攻击, 是因为活得太苦了。他自己也是因为矫情所以要攻击啊, 真的像我爸这种人反而不屑于去参与这种网络上攻击别人。这种人, 或者我爸同类, 他们自己就是这样处世, 自然吸引的也是他们这样的人。 而我们吸引我们一类的人, 互相远离是对的。
是的,只有理解对方的经历和磨难才是真的共情。
而不是像圣母婊一样道德至上,把自己当成一朵“内心柔软易碎”的白莲花。
很多道德婊网上夸夸其谈、母性泛滥,一到现实中真正被需要的时候就逃避躲闪注重个人利益了。
至少从楼主所述,你父亲所做的怕是比你自己要强多了。
你骂了,你做了什么呢?你爸没骂,他做了什么呢?
八娃妈可怜,还有很多人也非常可怜的。你都做了什么呢?楼上说的我很赞同,最重要的是做什么。
再试试多想一点,在现在中国的言论控制下,你为什么可以骂?这个事件为什么大家可以骂那么久?是不是就是政府让你骂的呢?政府需要整治一件事,有阻力,需要借民意的时候就宣传一下。不是仅有中国如此,美国也一样。想明白这一点饿,是不是对所谓原则不原则的理解会深一点呢?
我们根本不在讨论同一个事。你是真的在讨论社会实事, 揪着徐州女这个例子。我是以这个为引子(因为是最近发生的), 也结合了生活, 强调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冷漠势力, 不仅是对时事的观念上, 言行也是渗透进生活, 影响身边的亲人。我都没有举更过分的例子, 觉得丢人, 比如我爸对路上不小心碰到他的老年人的态度, 真的很mean, 粗言鄙语。我爸会说"你是个老太婆, 又不是年轻小姑娘, 你碰我一下干嘛", 莫名其妙的, 不止发生过一次这种事。我后来想, 这是他年轻一些的时候, 也看不上老年人(弱者), 自然而然的流露。你不能理解我说的, 是你身边真的没这种人, 或者你本身就更接近我爸那类人。 我开这讨论, 自然是会有理解的人有相似经验的人来给建议。我骂徐州的事, 他不骂, 本来就不是重点。他不骂不是因为不能骂, 是真的觉得这事没错。换个例子说, 这两天大家在骂的弯区林生斌, 我爸绝对会觉得他是强者, 他的选择没错...本来我不是在讨论ZZ问题或者言论自由。我帮不了徐州女什么, 不是完美的人, 但是生活中不会对穷亲戚言语伤害, 也不会看不起弱者, 身边力所能及的会帮助, 孩子哭会心疼, 擦擦眼泪, 不是我显得自己善良什么的, 只是普通人的正常情感。
你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刻了,显然好多都不仅仅是亲子关系的问题,是三观的问题。我只是想分享我顿悟时那种一个大遗憾解决了的感觉。昨天我写完也怕有说教的嫌疑,但是没时间深入了。每个人都没有可比性,所以每个人解决问题的时刻来的都会不一样。比如说我妈妈可能比你父亲是相对还要“差”点的人,虽然成年后还会被她弄哭,虽然如果她不是我妈,她对我做的事早就会让我和她绝交无数次了,但我总体是敢和她冲突的,这点可能和其他人就不一样。顿悟之前,我早几年先是知道实在不行就拉开距离。现在的状态是距离收放自如的前提下,尽量去体谅对方的不容易,体味相互的温情。我不确定是不是拉开距离,心理上不受对方影响,也不judge对方这一步是不可避免的,也许你可以试试?毕竟普通人之间也没有权利嫌恶人家,更何况有养育之恩,对你也不是故意伤害的亲人。
这个不同意,就算其他什么都不做,骂和不骂是有区别的。社会舆论是有用的,键盘侠也是侠,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有些国家言论控制那么严?
撞人这种看你爸是不够善良。你抱怨一下正常。
如果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你可以讲一些他人的看法举一些他是弱者的例子跟他听,让他去想作为弱者对感受和需要。潜移默化。不要单纯就觉得对方无理无情(坦白讲上帝眼里我们顶多是五十步笑百步)。我父母现在对于适者生存就没有以前那么坚定。当然这也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美国,比较不卷。
社会舆论当然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意识到社会舆论其实是被操纵的,就不会单纯因为骂或者不骂去判断别人。
改变别人是非常非常难的,而且的确已经过去了,你也长大了,居然还是成了那么善良的人。 之前各位也讲到了情感上要剥离,不要让他的行为触动到你。能做的就去做,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把这些认识和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世界。
我现在觉得每次对自己的孩子,身边人以及陌生人提供善意和帮助的时候都是一个自我疗伤的过程。我们当时没有得到的共情和善意,我可以给到别人。那就好了。
当然,如果有人恶意揣测我,或者不对路,我现在会轻易放弃,而不是不断希望他们能够改变或者认可我。我们只能做那么一点,我们的人生只有那么点距离,我能控制得就是做到我所知范围的最好。
谢谢你的分享, 确实, 远离是最好的选择, 我也是尽量从心里上剥离, 跳出我们父女角色去看待,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 他就是存在的一种, 降低期待。
"我现在觉得每次对自己的孩子,身边人以及陌生人提供善意和帮助的时候都是一个自我疗伤的过程。我们当时没有得到的共情和善意,我可以给到别人。那就好了。
当然,如果有人恶意揣测我,或者不对路,我现在会轻易放弃,而不是不断希望他们能够改变或者认可我。"
很喜欢这段, 太棒了, 谢谢。
刚才和我老公讨论了一会儿,因为他和父母也有这种认可上的问题(徐州的事,我婆婆和楼主爸爸反应类似,其他方面也挺像的),可以说楼主提出了一个很有共性的好问题。 我和我老公的讨论是从人成长的角度。人恐怕不可避免会经历不知道如何和亲人剥离,而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甚至要求别人比自己还严,比如自己低谷时也会对世界有负面判断,但别人如此,就认为别人不分高潮低谷,就是“这样的人”。心态不好的,甚至和朋友剥离都不会。其实剥离的越好,自我就越成熟,和他人的关系会越能求同存异。楼主不要急,你自己已经想到要拉开距离,降低期望值,现在只是在经历剥离时的痛苦,要相信剥离后,对你自己和父女关系都是更好的。
You are a great person with compassion and empathy. Forget about your father. That culture and those decades created by CCP made him like that, especially when he was young.
就算是现代的中国年轻人,其实很大部分也还是缺乏同理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你看整个社会群体怎么对待covid患者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