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US top 100左右高中的学区房40-50万,买的早些的话更便宜。这样LZ应该理解了吧? 我隔壁邻居家里一个教授工作十几万养三娃,收入有20万就过的非常滋润了(因为相比于高收入实际税率要低很多),小区里开的好车比我们在湾区好学区看到的好车比例要高 哦对了,我们这里也不卷娃花很多钱上各种补习班(准确说是想上也没啥选择)省了不少,上的最多的就是各项体育。。。。毕竟大学录取主要还是和身边同学比,而且一锅端上上州大也挺好。
华人上去个欧洲啥的旅游就跟去公园似的,普通中产美国人真没有带孩子出国那么多,旅游就是去national park, 海边,迪斯尼,看看祖父母之类的。 华人孩子都有十八般武艺,课后班,周末班,夏令营全部排满,很多人还请私教。美国中产养孩子哪有上这么多班的,很多都是搞体育,棒球足球之类的,真不花啥钱。我同事跟我说她家孩子一人只能选一个才艺班,多了没钱。 美国人存钱少。曾经有人跟我说她特别能存钱,收入的5%都存起来了。华人上都是恨不得存120%的。
我经常接触公司payroll,中小型公司基本上就这个收入,然后一般美国中产家庭还要每年两次vacation,去高尔夫俱乐部,一家四五个孩子,每个孩子矫正牙齿,滑雪,棒球,网球等
房子除草,mortgage,水电等,保险
他们如何manage的?
🔥 最新回帖
也没什么吧,再恶心也没穷人不配活着或者穷人就会吃福利的说法更恶心。 我上周末刚去goodwill outlets淘了几件孩子的衣服,长太快了买新衣服不划算,那个店二手衣服按磅称,一件不到五毛钱,穿一年状态好的再捐回去,一直这样。买新衣服我最低也能买到一块钱一件,但是要运气,不可能天天逛让我碰上,二手衣服一次买一堆,省事省钱。
我一直以为男人不都干这些handy 的活么? 我家男人除了不会建房子,啥都自己来啊。所以这个跟收入有关的? 虽然我家貌似也是华人贫穷线就是了。。。突然又想起,以前我一个上司,有一天说到他家水龙头坏了,得喊个水管工来修,我一脸惊讶: 啥? 水龙头坏了都需要请人? 这不是是个男人都会做的事情吗? 然后还回家跟我老公吐槽: 天啊,这个世界上为啥会有男的连水龙头坏了都不会修的呀? 所以我家虽然收入华人贫穷线,可是我还是可以花钱大手大脚的原因难道是因为我家男人什么都自己做了?
孩子被学校target是指?
这种人家压力很大, 只不过憋着.
曾今一邻居如此, 后来我家孩子病, 他们来问候, 说起他家自己的事情, 憋不住, 夫妻俩几乎同时热泪盈眶...
他家孩子被学校target, 四个孩子全部home schooling, 男的一个人上班, 女的在家带娃, .... 男的很快就要没工作了.. 他家卖了房子后来搬走了, 男的也是非常handy, 自己剪草收拾院子, 还自己跳进垃圾桶踩草, 西雅图, 院子大草多,,
美国白人就这么慢慢把房产卖给了亚洲人, 所以仇恨亚裔很理解..
其实的确是的
我发帖说通胀,一年吃的涨了$5000,这五千滚利息到三十年后就是至少$100k
我现在吃住的上面多花,实打实的税后工资,不仅仅是$5000
🛋️ 沙发板凳
我感觉美国人不太推藤校
上中产也推,一般中产不太在乎,能上好的州立他们觉得也挺好的
不过高尔夫滑雪这些运动他们都没有拉下
anyway,我比较吃惊美国的各种花费
这是一个孩子?美国人好多家庭3-5个孩子
2, 一个拿了半奖,一个全部自付每年5万。 孩子都很争气,毕业两年薪水都九万多了(他们都不是学cs的)
美国打高尔夫球很便宜的,公共场地很多, 收费很便宜,一个人打一场二十块的都有。
四五个孩子还中产 life style的肯定都不是中产了连上中产可能都不是了。
Paycheck to paycheck 是一般美国人的消费观念。从小没受过苦。
很多美国人都有side hustle,投资,股票等。和在国内的人一样都不是吃死工资的。
藤校实际的作用是社交俱乐部,没有社会背景进了藤校也进不了那个圈子。 顶着藤校的名声找普通的工作,并没有优势。
四个孩子都上公校,周末也一家人去公园玩,但是很少去花钱多的地方。曾经有两个月晚交房租,所以我知道他们还是手紧的,但是表面上一点看不出来,就是一家非常体面的标准中产白人。
最后找工作都输给了亚洲移民
都是装呗
美国单纯维持最基本的体面生活非常耗钱
房产税,水电,去哪个学校,去哪里vacation,孩子生日办了多大的party,美国人都问的
第一次见面美国人喜欢问你,你住哪里,你上哪个学校,你喜欢什么运动,这三个问题基本上把人的阶层就摸清了
之前纽约有个跳楼的基金经理,娶trophy wife,平时大手大脚,最后一点现金都没有跳楼了
他用该娶那个贵的应召女郎,还能赚钱回家。
不一定,我觉得老美持家的能力还是很值得敬佩的。比如这个主妇租客,很多家具都是二手货,但是她就有眼光品味把家里布置得像杂志里的model home。我虽然赚得比她多多了,但家里装饰得远远不如。还有她lg,也是闲下来就在家里修修补补,搞yard,给小孩做手工玩具。在他之后我把房子租了很高的价钱,因为他们弄得非常漂亮。
体育每天都要陪着练习,还要注重营养,这是人家变相炫富,毕竟有时间比有钱难多了。
的确是,前提是他们还有稳定的现金流
美国滑落底层比国内容易,国内钱少可以去个二线三线城市,找份体面工作还是可以的
这种家庭男主一生病或者失业,一家人会从中产直接到底层
哈哈哈哈,赞总结能力
回想我当年来美国的过程,就一句话,被骗了
他的圈子不一样了,是出行私人飞机,大游艇的圈子
别人都私人飞机,大游艇,他硬撑着,撑不过就跳楼了呗
以前说美国人没阶层,其实美国人基本上一问你家住哪里,你车是什么?孩子哪个学校?基本就知道你什么阶层了
美国人其实很多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401K很少,反正别人也不能扒到你退休账户里看啊
车其实不算什么,主要是住哪里和孩子上什么学校
很多中小型公司的年轻vp就15-20万
re,孩子不送私校都抬不起头的感觉
收入低些。也许保险好呢。三个孩子。两年做一个。六年也就做完了。
不是吧,我整牙保险付一半,但annual maximum只有两千,自己付了4000
不是打两份工,是阶层滑落
以前年收入五万可以去滑雪打高尔夫
现在能维持房产税和水电就不错了
双保险。用完你的,用你老公的。在用fsa。
以前可以,现在不行。至少我问过的所有OD都是一样的回复,双保险都cover整牙的话,只能用到coverage高的那一个限额
还可以这样?我记得是说双保险会产生两家公司扯皮都不付的情况?
认真、勤勉地生活,我觉得这类人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精华和支柱
说实话美国很多家庭都是男的工作,女的带几个小孩
美国现在正经历慢慢收割中产和上中产的过程,越多中产滑落,社会越动荡,直到集权出现
看来是公司很多vp那种,否则一般年vp都不年轻,LOL
肯定啊,不过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的话,怎么生活
房产水电这些
谢谢提供信息。那买明年买保险前我打电话问问我牙医。别白买了。
一家4,5个孩子的很少吧
中小公司很多年轻vp
我做pe,经常接触百十人的公司
老一辈条件不错的中产,一家人随老公各州工作,全国有两三套房子,年纪大downsize一下就有钱了。老人除了医疗花销真的不多
3-5个的很多
所以资本家要通过病毒把他们除掉啊
不但要跟牙医谈,还要跟她的biller谈,看他们给你的信息是不是一致。多问几个医生
这是你牙医办公室的事吧。我第一个牙医说我的保险可能会有扯皮。只能用老公的。第二个牙医就收了。没有问题。事先问清楚比较好。
当然还是牙医的口碑最重要。最好是朋友用过的。钱还是小事。
又一个被满版钱贴毒害不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中小型公司就是这个水平。公司规模再大点,vp可能能再高一点,20-30万的range吧。
我们美国贫富差距比中国小。中国除了高收入其他人怎么活的?
food stamp?
问就是生活中没穷人,华人贫困线都百万了
30w也够活了, 够活了, 活了, 了
美国人没有几十年前日子轻松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努力工作三观正的人还是挺多的。但蛀虫也挺多的。
小公司啊,稍大一点的别说VP了,director都差不多财富自由了
这个真的是,我念博士的时候租Townhouse,有个老美邻居点头之交,她已经租她的那个房住了20多年了。她就是一个60岁左右的老太太,平时一个人住,偶尔她儿子会回来。她平时非常有仪式感,门口Porch布置得很漂亮,每到各种节日都有应景的装饰,每次万圣节还给周围有娃的家庭准备goodie bag放在门口。
后来我找到工作搬家,因为我快要走了,她热情邀请我去她家里喝个咖啡。我也是第一次进她的家,真的是布置得很有品位,家具都很搭配,干净清爽,她不说我也看不出来大多数家具都是零散买来的二手货,还说人人都夸的她的复古茶几是她从垃圾箱旁边捡回来的。感觉全屋定制的家具能达到那个水准也不错了。屋里墙上挂的照片、画,家里永远都有鲜花。
忽然想起一本小朋友的书,diary of a wimpy kid
我是来纽约之后发现美国很多穷人
因为就在大街上,想看不见也很难
确实。我家隔壁,双职工普通中产,孩子10+了没出过国,去过最远是地方是夏威夷。人家确实每年旅游两次,一次去外婆家,一次美国国内转转。
认识个住政府楼的养两娃,两娃各种课外活动体育文艺补课都没落下,妈妈还不上班
这是疫情前吧?现在20万连经理的工资都不够了。
所以我要跳槽啊
现在有的公司做projection还继续十二万经理,我想你做梦呢,十五万base能找到个有点经验的经理就不错了
哈咯,请在华人前加个限定词:有钱地方的华人。 我们见识短的周围华人还真找不到全家拿去欧洲当公园似的,我以为公园就是少说几个月去一次那种。 虽然有出公差去的。
20万双职工,加两孩子,能全家跟去公园一样去欧洲的,至今没有碰到过。
我们村孩子小学二年级去field trip, 那个植物园的馆长给上百个孩子解释每个人要有许可证, 才能进入圆子。 然后馆长解释说许可证的功能就像护照才能进入其他国家一样, 然后问孩子们谁有护照举手, 孩子们都举起手。
馆长觉得奇怪, 你们怎么这么小都有护照, 我都没有出过国呢。
然后突然醒悟, 你们是x x x村来的, 怪不得
关键是我觉得够活,lz觉得不够啊。。
要问保险公司,问医生有啥用😅 医生可以帮你向两个保险submit claim,具体两个保险怎么给钱,不是医生决定的。我的牙医,帮我们给两个保险claim过,也有同一个保险连续两年submit claim 过(保险的牙套coverage没有max,只有每年的max dental benefit,牙套不止一年完成),但他们sumbit后就不管了,收到了就refund我们(我们预付了),没收到就还是要我们付。
我的牙医比较好。都是我后付款。保险不报的才寄给我。我再交。一半大的项目比如根管牙冠什么的。做之前我就知道我要付多少了。他们帮我问的。
牙医不应该都是这样
纽约1b1b已经快五千了
收银客服那种搞不好住在trailer park
这都是哪里的工资啊
留学生没有绿卡能拿food stamp的?你要是会这一招教教困难的人怎么搞吧也算好人好事。 那时候龙虾才3.99一个尾巴,螃蟹腿才6.99一磅,看看现在吧,猪肉有时候都比那时候螃蟹腿贵。
有些美国人更直接,我遇到过好几次牙医/店员/水管工就直接问我你干什么的,你老公干什么的。。很多老美愿意花钱维持圈子
你的数据有代表性。华人版并没有代表全美的华人。许多研究都表明,只要基本生活没有顾虑,其他都是锦上添花。
你这个例子跟首贴是不一样的。你的租客一年两次旅行吗,各种高达上运动都上吗?楼主说的是收入比你的租客要少但花钱比他们多很多的人究竟怎样manage 的。
我猜是有亲戚帮助。我知道有一家人每年都去一次迪斯尼因为有长辈亲戚有钱没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