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的印度人都比中国人能拼,而且什么赚钱去学什么。当年刚来美国的时候,系列很多印度学生来读master,中国学生大都是拿奖学金的PhD,都是印度中国医学院毕业的学生。结果印度学生几个人挤在一个apartment里,两年埋头苦干,master毕业的时候全部考完了usmle 直接match住院医,中国学生吭哧吭哧的在实验室做实验读PhD瞧不上印度学生。最后中国学生PhD答辩毕业申请postdoc 的时候,那边印度学生三年住院医已经做完了。身份完全不能阻止印度学生,没有绿卡直接H1签证转J 签证也要先去做住院医,毕业先到偏远地区当医生免去J签证豁免,而且很快都拿到了绿卡然后想到哪个州工作都没有限制。中国学生还在实验室苦干想着是做faculty还是去公司,不少后买回过味来又去考USLME 去走印度人很多年前走的路。 elee555 发表于 2022-02-24 18:32
他们都是集体作战, 早来的把路都摸清楚了大方的传授给其他印度人。能开后门也开,见一面就算是熟人了。比中国人互相防备容易的太多了。 Livewell 发表于 2022-02-24 18:38
我们组有三个技术背景的印度人,都是PHD,其中两个当了GL这样的小头头,另一个没有,然后读了在职MBA,读MBA的时候已经四十岁左右了。这不算什么,我今天刚听说我们组另一个印度人,估计五十左右了吧,看着挺老,已经是PE了,下个月要修八周的sabbatical,我就问他,打算去哪儿玩呢?他说不去玩啊,他打算要在这八周里准备博士答辩,把博士学位拿到。不止如此,他说他其实已经有一个PHD,三个master学位了!!!再加上这个PHD就变两个PHD了!!!我的天!怎么能这么拼呢?想想我自己,下了班就是葛优躺,吃东西看电视剧追小说。哎,真的很惭愧。我现在开始有点想去修个CS的master了。只是担心坚持不下来浪费了钱和时间呢,毕竟我从小到大都是个学酥(一碰就碎的那种) majiaamajia 发表于 2022-02-24 17:57
我大学一天12小时都在学习, 人家看着不可思议, 但是没办法,就是好玩,那时候背单词,准备GRE都是犒劳自己的娱乐项目,别提多享受了。 现在随着工作scope越来越大,离hands-on越来越远 但闲下来就喜欢刷刷题,看看书,build些实用小工具,正在读EMBA,也很喜欢,对我来说这些事儿都很therapeutic,是well-being的重要部分。 shanruoshui 发表于 2022-02-24 19:57
BTW 我曾有一个白人学生, 96岁的时候我正在教他, 他在读PHD。也蛮拼的啊 pinponlinzie 发表于 2022-02-24 23:40
的确是,我也怕和我们单位的印度人聊天,特别特别努力,我老公和我行业不一样,他也是一样的感觉, 原因可以理解,原因是印度比中国生存压力更大。 cigna 发表于 2022-02-24 18:19
这个肯定是瞎扯。 mingm 发表于 2022-02-24 23:49
对,提问,博士还有part time的? 119ppp 发表于 2022-02-25 07:41
我身边印度同事真的特别努力也很爱生活,吹牛还是真会哪有那么好糊弄 爱吃肉的绳酱 发表于 2022-02-25 08:40
对了,隔壁楼里50岁的都要退休了呢!我同事居然在答辩PHD majiaamajia 发表于 2022-02-24 18:00
羡慕你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天12小时都在学习, 乐在其中,一点也不觉得苦。 我毕业的时候很惆怅, 因为喜欢校园生活。当时还想等以后年纪大了, 财务自由了, 再读个学位玩玩。 可是现在已经感觉有心无力了。在家上班很多 distractions, 手机电脑bbs也是 distractions, 疫情期间试着重拾以前学的二外, 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记忆力已经直线下降了好几层楼, 悲从中来。 。。 Heiniu 发表于 2022-02-24 20:11
你们看到的是多数吗?老印整天吹水不干活的多了去了,抢功劳最努力 mangmang 发表于 2022-02-25 08:34
这种几个博士硕士学位的都是严重insecure, 或者自己要什么一直不清楚,一个对的就可以了,没搞明白的不停纠错就成了这样。好比并排打三四口井,就算都出水也没什么意义。haowawa 发表于 2022-02-25 10:07
我接触到的印度人大多都很优秀。特别organized ,学习能力很强,上班感觉比我努力,需要drive task force 或者program/project 的时候,不怕得罪人,很强硬,可以很快推进项目进展(我就做不到,不太敢push 周围的人),开会用于发言,还经常分享网上看到的一些行业信息,一句话就是很会找存在感,但这种存在感又是对大家有帮助的,最后是表达能力很强。不要老是说人家只会做PPT。当一个很努力的很聪明的人同时很会做PPT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会做PPT真的很重要的。至少我最为听众,听到好的PPT报告能学到好多。 当然我身边也有差劲的烙印,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是我觉得,很快往上升的基本都是厉害的烙印 shantian 发表于 2022-02-25 11:37
当妈长期睡眠不足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吧?我觉得我智力水平都降到马里亚纳海沟了 frogette 发表于 2022-02-25 09:22
你应该是比较乏味的人,没啥兴趣爱好,知识面也很窄,社交能力不强 generalB 发表于 2022-02-25 03:53
呵呵,看你们一帮印吹的表演,一个个的,印度好咋不去印度,印度落后中国二十年 50cents 发表于 2022-02-25 13:30
印度人的特征挺明显挺一致的,说几个能想到的 24/7挂在电话上的感觉,感觉电话上聊不完的天 对金子无比追求,这个大家都知道,一胳膊拿出来沉甸甸 推孩子,喜欢推医生和engineering,对MBA也有蜜汁兴趣 一沓学位傍身,学位越多越有安全感 垄断了美国的低端旅馆生意还有Dunkin donuts 最后一个延伸一下也挺有趣的,印度人喜欢开旅馆,巴基斯坦人喜欢开出租车,中国喜欢开餐馆,越南人喜欢开美甲,韩国人喜欢开干洗店。。。 鸢 发表于 2022-02-24 19:37
同感,湾区的印度人非常上进,比中国人努力,人家不买名牌,不爱吃喝玩乐,不当房东,一门心思职场提升自己、推小孩,口语又这么好,又团结,比中国人混得好是自然的 warmWind 发表于 2022-02-25 12:04
我对这种超级自推的都是敬而远之。不是这路人,干不了这么折磨自己的事。还是放松减压好。 sweetiemm 发表于 2022-02-25 14:16
天下人多了去了,有人喜欢看电视,有人喜欢学习,有人喜欢美食,有人喜欢旅游,按你这个逻辑,追剧一部就好,旅游哪儿也别去,吃饭只吃一个菜,任何above necessary的都是insecure?劝你多看看世界,拓宽视野,不要做井底之蛙。 弄啥嘞 发表于 2022-02-25 10:24
你这比方好有意思,美食旅游追剧可都是轻松愉快的事,当然是多多益善喽,这能跟都PhD一样吗?学习也可以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所以读喜欢的专业的书,修几门课,绝对是个爱好,但读PhD可是要在高压下做实验发paper, 论文答辩,看老板脸色好多年的,这跟因热爱而学习是两回事吧?所以正常人当然会吃各种美食,去各地旅游,追各种剧,看各种书学各种东西,但只会读一个PhD,如果他们能用本科,硕士学位就找到好工作拿到身份的话,很可能一个PhD都不会读。 只有一开始选错专业,或者永远害怕自己竞争力不够, 或者内心总觉得自己“not enough"需要很多学历来证明自己的人,才会读很多个PhD. 说实话,连很多天才也不读多个PhD,有这精力,在自己的PhD领域里多搞点成果,追求一下诺贝尔奖,不是更香吗? haowawa 发表于 2022-02-25 17:57
羡慕这种能学习人生很充实的人! 我感觉自从生养了两娃以后, 脑子基本上废了。 一是静不下心来, 二是忘性非常大。
确实认识很多对学术非常热诚的印度人 提到自己研究的东西一脸骄傲 并且还告诫学生要做有意义的事 别去水论文
虽说大家的印象是中印人民爱钱,但不爱钱热爱学术的人也不少。
他们都是集体作战, 早来的把路都摸清楚了大方的传授给其他印度人。能开后门也开,见一面就算是熟人了。比中国人互相防备容易的太多了。
嗯,就如同现在印度人集体搬运码工,现在看中国人根本不是印度人的对手。
印度人的特征挺明显挺一致的,说几个能想到的
24/7挂在电话上的感觉,感觉电话上聊不完的天 对金子无比追求,这个大家都知道,一胳膊拿出来沉甸甸 推孩子,喜欢推医生和engineering,对MBA也有蜜汁兴趣 一沓学位傍身,学位越多越有安全感 垄断了美国的低端旅馆生意还有Dunkin donuts
最后一个延伸一下也挺有趣的,印度人喜欢开旅馆,巴基斯坦人喜欢开出租车,中国喜欢开餐馆,越南人喜欢开美甲,韩国人喜欢开干洗店。。。
印度人不光是是开旅店 还喜欢开加油站
现在随着工作scope越来越大,离hands-on越来越远 但闲下来就喜欢刷刷题,看看书,build些实用小工具,正在读EMBA,也很喜欢,对我来说这些事儿都很therapeutic,是well-being的重要部分。
羡慕你
我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天12小时都在学习, 乐在其中,一点也不觉得苦。 我毕业的时候很惆怅, 因为喜欢校园生活。当时还想等以后年纪大了, 财务自由了, 再读个学位玩玩。
可是现在已经感觉有心无力了。在家上班很多 distractions, 手机电脑bbs也是 distractions, 疫情期间试着重拾以前学的二外, 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记忆力已经直线下降了好几层楼, 悲从中来。 。。
他的PHD 不用上学吗? 他什么时候上的课啊??
闲下来刷刷题 是什么意思啊。 刷马工的题吗?
跟我一样啊。 2个Phd, 3个master
这个肯定是瞎扯。
而且印度人没有退路,出来了都不愿意回shithole
这不是瞎扯啊。 新闻上都可以搜到。
这是顶级大学霸啊
印度人其实挺能吃苦,几个人挤一个卧室都行的
层主厉害
你应该是比较乏味的人,没啥兴趣爱好,知识面也很窄,社交能力不强
真的。见过八个印度女生住2 bedroom公寓
对有些人来说学习就是爱好。难道只有吃喝玩乐才算爱好吗?
在职的博士啊,很多专业都有,本版不是有个名人吗
是不是也看行业?我认识的印度人,搞CS, coding, 当医生的都很踏实。当然了人家的communication 也的确厉害,但不能叫吹。我也见过中国人,会吹不会干活的。
我境界比较低,就昨天看到六十岁美国邻居戴牙套,被震撼了一下。别人每天在家全套化妆首饰,我光着脚走在sidewalk上,tshirt上还有午餐的油点…
当妈长期睡眠不足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吧?我觉得我智力水平都降到马里亚纳海沟了
这里有个分布的问题。 确实在有些行业是这样的。
天下人多了去了,有人喜欢看电视,有人喜欢学习,有人喜欢美食,有人喜欢旅游,按你这个逻辑,追剧一部就好,旅游哪儿也别去,吃饭只吃一个菜,任何above necessary的都是insecure?劝你多看看世界,拓宽视野,不要做井底之蛙。
这到没什么,退休了也不是在家啥也不干。我要是财务自由可以退休了,我也去修个PhD。
对。。。从小就被灌输不读书没前途的思想,都是自己逼自己读书的
说起印度人上进最近还有一个惊了我的,我进公司的时候有个buddy带我,是个非常棒的印度人,十几年过去了,大家还是很好的朋友,最近跟我说,他爸爸最近在印度拿了印度星相学的PHD,想找人交流看看不同国家的预测系统有什么不同,知道我搞易学预测,问我可不可以跟他父亲交流下。我吓到了,你爸爸多大了?答78,去年刚刚拿了phd,我感慨万分,我爸比人还小2岁,也是是很top的大学物理教授退下来的,天天在家躺着上网,连网页比例不对都要等着我去帮忙弄,开了youtube没声音,非跟我说电脑坏了,简直了!
这种是天生的,纯纯羡慕这样的人。
从小到大学习都是捏着鼻子靠着意志力强撑下来的。唉。人和人的差距为啥这么大。
同意,有些印度人及其聪明,记忆力好,情商高。
偏见,人家mm的快乐你不懂
这个能recover么, 我觉得我也当妈后变笨,多当一回再笨一回
这太好笑了,兴趣爱好不要太多,每样都玩的津津有味。
工作性质,每天开不完的会,做不完的决定,带这么大的组,要有成绩,又要平衡各方面利益资源,social技能还是有的,但上班social够了,闲了更喜欢独处,没意义的social从不参与,又不是每段关系都有价值,值得维护。
太羡慕了,我从小就文艺青年,对我来说玩是读闲书搞艺术画画这些。。。哎哎懒人
基数大就有人聪明有人笨,印度人情商高在北美比华裔爬的快也是事实,还非得说人尬吹。
印度有能人=印度国家好,印度国家好=非得去印度。 你这逻辑为啥要来现眼?
真的,我认识的印度男都很能拼,不接受别人给的条件。我认识一个男的他毕业第一个offer他嫌给的钱不够多,他妈也说你先接了,把H1办了,他说不行。我 宁愿找不到工作也不接受low ball offer,后来也找到另外的工作。而且他们社交也aggressive对白人没有在怕的(和很多国男相比)
嗯呢,认识的烙印都很自推,推娃。觉得人家才是精英,而且关系很融洽,资源共享。我邻居每天早上风雨无阻带两个孩子出门在附近球场跑十圈,两个孩子都是足球队的主力,除此之外推数学,钢琴,辩论。我听了以后,就那晨跑十圈,都觉得自己完全不可能做到!
老中大都怨天尤人,说老美区别对待或者有眼不识珠,而事实是印度真的很拼,还团结,女生事业心也强。曾经公司里的小白,被大家开玩笑说是印度manager的小表妹,不到五年已经是另一家小公司的vp。还有能力更强的学校里的师姐,那更是毕业工作后几连升,当然也没耽误生娃。总之,觉得印度人优秀的比例很高,其中女性优秀的也很多。
我也是,遇到特别上进,精力旺盛的印度人,我只能佩服佩服再佩服,然后找个墙角坐下歇歇,哈哈
你这比方好有意思,美食旅游追剧可都是轻松愉快的事,当然是多多益善喽,这能跟都PhD一样吗?学习也可以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所以读喜欢的专业的书,修几门课,绝对是个爱好,但读PhD可是要在高压下做实验发paper, 论文答辩,看老板脸色好多年的,这跟因热爱而学习是两回事吧?所以正常人当然会吃各种美食,去各地旅游,追各种剧,看各种书学各种东西,但只会读一个PhD,如果他们能用本科,硕士学位就找到好工作拿到身份的话,很可能一个PhD都不会读。
只有一开始选错专业,或者永远害怕自己竞争力不够, 或者内心总觉得自己“not enough"需要很多学历来证明自己的人,才会读很多个PhD. 说实话,连很多天才也不读多个PhD,有这精力,在自己的PhD领域里多搞点成果,追求一下诺贝尔奖,不是更香吗?
身边认识几个这样的,有好几个硕博学位,都是international students, 就是怕自己竞争力不够,多读的学位让他们觉得安全很多,而且给了他们plan B, plan C. 多读学位的过程没看见他们有多喜欢enjoy过程,都是非常焦虑的人, 顶着很多压力读下来的。
你说到重点了,对你是“读PhD可是要在高压下做实验发paper, 论文答辩,看老板脸色好多年的”, 对有些人是“追求真理,乐在其中,有志趣相同的高人同僚切磋指点”, 古希腊到近现代,中外古今,知己难觅,高人难寻, 不是干什么事都为了一亩三分地,指着多收二斗米,吃上口热饭。
所以对你无用且痛苦的过程,对别人未必一样,都21世纪了,咋还这么narrow-minded,坐井观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