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年早早的加息,每次25basis point 就没有必要来个晴空霹雳。 害怕加息的人是没看到新冠以前-20年来操作,一般都是25bp,而且都是赶在trouble前头加息。但近年来fed说了不一定超过2%inflation就立刻加息。这彻底改变了传统。fed traditionally is extremely wary of inflation. Always ahead of the curve. Now we are behind
如果去年早早的加息,每次25basis point 就没有必要来个晴空霹雳。 害怕加息的人是没看到新冠以前-20年来操作,一般都是25bp,而且都是赶在trouble前头加息。但近年来fed说了不一定超过2%inflation就立刻加息。这彻底改变了传统。fed traditionally is extremely wary of inflation. Always ahead of the curve. Now we are behind provencebebe 发表于 2022-02-21 20:52
房市一定会降温。我住在florida tampa bay地区。我一直在关注房市。我们这是全美数一数二房市一直大幅上涨的地区。而且据这里土著说已经快十年了,都是进的人口远远大于搬出人口,所以这里一直是房市四十五度三十度角上升。可是2022年开始明显房子不再大规模出现2021年那种全面加价卖出的情形了。偶尔好的房子还是会,但一般是持平甚至一些是降价卖出。我关注的都是好学区。不过无论怎样目前为止房子走的还是很快,一个星期之内基本上pending 。可见总体我们这儿还是人口在入迁。 与此同时当地的reddit上大量的帖子在抱怨我们这房子无论租房还是买房大家都付不起了。可见我们这收入和房价不相匹配。很多人都说那是有很多外地收入wfh的人拉高了我们这房价。是。但我们这并不是宜居之地。交通拥挤,物价偏高(旅游城市当然如此),佛州政府各种隐形征税(你来了就知道了,哈哈以为没州税)。现在fed加息,我觉得我们这本地人估计很多要付不起房子的贷款了。我就知道一家老美刚来打算搬走了。
房市一定会降温。我住在florida tampa bay地区。我一直在关注房市。我们这是全美数一数二房市一直大幅上涨的地区。而且据这里土著说已经快十年了,都是进的人口远远大于搬出人口,所以这里一直是房市四十五度三十度角上升。可是2022年开始明显房子不再大规模出现2021年那种全面加价卖出的情形了。偶尔好的房子还是会,但一般是持平甚至一些是降价卖出。我关注的都是好学区。不过无论怎样目前为止房子走的还是很快,一个星期之内基本上pending 。可见总体我们这儿还是人口在入迁。 与此同时当地的reddit上大量的帖子在抱怨我们这房子无论租房还是买房大家都付不起了。可见我们这收入和房价不相匹配。很多人都说那是有很多外地收入wfh的人拉高了我们这房价。是。但我们这并不是宜居之地。交通拥挤,物价偏高(旅游城市当然如此),佛州政府各种隐形征税(你来了就知道了,哈哈以为没州税)。现在fed加息,我觉得我们这本地人估计很多要付不起房子的贷款了。我就知道一家老美刚来打算搬走了。
房市一定会降温。我住在florida tampa bay地区。我一直在关注房市。我们这是全美数一数二房市一直大幅上涨的地区。而且据这里土著说已经快十年了,都是进的人口远远大于搬出人口,所以这里一直是房市四十五度三十度角上升。可是2022年开始明显房子不再大规模出现2021年那种全面加价卖出的情形了。偶尔好的房子还是会,但一般是持平甚至一些是降价卖出。我关注的都是好学区。不过无论怎样目前为止房子走的还是很快,一个星期之内基本上pending 。可见总体我们这儿还是人口在入迁。 与此同时当地的reddit上大量的帖子在抱怨我们这房子无论租房还是买房大家都付不起了。可见我们这收入和房价不相匹配。很多人都说那是有很多外地收入wfh的人拉高了我们这房价。是。但我们这并不是宜居之地。交通拥挤,物价偏高(旅游城市当然如此),佛州政府各种隐形征税(你来了就知道了,哈哈以为没州税)。现在fed加息,我觉得我们这本地人估计很多要付不起房子的贷款了。我就知道一家老美刚来打算搬走了。
https://abcnews.go.com/amp/US/wireStory/us-fed-governor-opens-door-half-point-rate-83027399
还有什么软招,说说看
我愚钝 之前的发大水私以为是大可不必的
那现在属于自己挖的坑 含泪也得跳完
是的,当时发呀发呀,无数人都指出有极大危险了
这个没办法 咱就跟着剧本入戏体会一下
嗯,房市估计会降温一点了,还不敢说跌。
不好判断呀,今年跌肯定的,就是不知何时跌,跌到哪。
如果去年早早的加息,每次25basis point 就没有必要来个晴空霹雳。 害怕加息的人是没看到新冠以前-20年来操作,一般都是25bp,而且都是赶在trouble前头加息。但近年来fed说了不一定超过2%inflation就立刻加息。这彻底改变了传统。fed traditionally is extremely wary of inflation. Always ahead of the curve. Now we are behind
嗯 这个雷确实埋的很奇怪 搞不好有大招
说其他的都晚了,疫情最开始的大放水,当时有当时的不得已,只要美国是消极抗疫,经济上就只能是这样发钱,否则当时就会社会动荡了。
你数学不好。1/4不是.25每次吗?
现在是说3月极大可能0.5,不是一定0.5。过几天就知道了。
我说的是每次按最低的算,也要加1%,如果这次直接0.5,那肯定就过1%
能符合条件拿到支票人的收入水平,对现在的物价是最敏感的。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飞涨,看样子很难降下来了,对这帮人的生活打击是最大的。以前发的那些补助金, 在汹涌的通货膨胀面前基本上是杯水车薪。
说没感觉到通胀的估计都是家里有矿的
很多美国人是没有存款的,月光。
疫情初期如果不发钱的话,华人是不会饿死,但黑人老莫有的会立刻断粮。立刻就会社会动荡,他们如果抢钱,你觉得会针对哪个easy target?
直升机撒钱法在欧美非常普遍,中国没有发给老百姓补贴,但是中国是两个月疫情控制住,欧美做不到,只好不停发钱。
不发钱严格抗议在美国估计就是要乱了
与此同时当地的reddit上大量的帖子在抱怨我们这房子无论租房还是买房大家都付不起了。可见我们这收入和房价不相匹配。很多人都说那是有很多外地收入wfh的人拉高了我们这房价。是。但我们这并不是宜居之地。交通拥挤,物价偏高(旅游城市当然如此),佛州政府各种隐形征税(你来了就知道了,哈哈以为没州税)。现在fed加息,我觉得我们这本地人估计很多要付不起房子的贷款了。我就知道一家老美刚来打算搬走了。
畸形经济又不是不存在。且看中国一线房价和收入水平的比例,美国为啥会是例外?
Fed很简单就是想尽可能不加息少加息,但市场太热怎么办?上嘴炮。
因为中国的房子可以买了隔在那 维护费用基本为零 美国的房子 光房产税都不少 每年还要缝缝补补 美国人又基本没啥存款 一旦经济下滑 失业 这些房子全都要回归银行
所以别没事拿中国的房子做对比 人民的消费习惯 房子的持有成本完全不一样 有啥可比的
请问tampa地区的学区房都是哪些zip code?谢谢
同感
中国人为了房子,天天捡垃圾吃都可能。其他国家的人能够把房子当成祖宗来伺候?
中国的房市其实也有……的危险
白人也是…说得好像美国中产不月光一样
每个稍微大一点的城市的人都有同样体验,从西雅图、湾区,到Austin、Tampa. 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现在💰流的很快 感谢各类fintech的存在
一开始发钱是可以理解的
连发一年多不可理解
到现在还在印钱(没错,还在印),简直不可原谅
补充: 如果这样印钱没有严重后果的话, 治国也太容易了。。。。为啥以前的人这么傻不用咧。。。。
嗯 问题是现在还在不断印的动力是啥?不印的话到底有多吓人?还是印不印都吓人呢
就是啊,如果印钱是万灵药,那白痴都可以当总统了。
加州可以的,几十年前买的人交着3000块地税,其实为什么不学中国房地产经济呢?事实证明非常好,安全可靠,开发商死了房价依然坚挺,天然蓄水池,有效防止其他商品通胀(我家老人刚喜气洋洋和我介绍1.5块一斤人民币的当季青菜)。绝对可以当选诺贝尔,这个属于自创了吧
中国现在人口在老龄化,城市人每家都好几套房子,以后房子都卖给谁?问题大了去了,要不然国家也不会把徐州八娃爸拿来鼓励大家多生
我的帖子里面已经说了,有没有可能各州政府都向加州学习?现在有没有哪个州政府表达了这种意愿?
你还不如盼着历史开倒车回到奴隶社会。
现在不就是白痴在当总统吗?
徐州八娃都是靠国家补贴养大的,你指望他们以后去接盘北上广的房价吗
八娃不能直接接房价,但是可以间接接房价。只要他们劳动(中国的底层人民是必须劳动的,否则就得真饿死,或者捞偏门),他们创造的财富就可以被其他人榨取,然后去接房价。在中国,每一个人都是电池,女人的子宫就是电池工厂。
以前的人不知道政府调控是必要的,所以有了the great depression的教训。要不是2008年有政府印钱,那又会是一副民不聊生的景象。
是这个意思。
另外各种疫情带来的负面作用还是需要社会来消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会因此受到影响的,能置身事外的是极少数人。不过的确有一些发国难财的,在这个零和市场里其实也是徒增其他人的负担罢了。
货币的价值,通胀什么的只是表象。其实就是大家一起来背锅,有些人负荷多一些,有些人少一些。
也不光是发钱,而是看怎么发,发给谁。这事当时也没有一个能让大家都满意的方案,又触及一些选举什么的,变成很多利益之间的权衡。
民主自由也是有代价的,这个社会结构很新,很多地方还不完美,需要一代代人实践,修正。
不征房产税也得征其它的税啊,要不然市政预算哪里来?公立学校,马路,警察,垃圾处理什么的。
其他国家的老百姓都不是电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