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写过的一篇短文,和这个故事非常配。 https://pwwp.us/2020/11/982/ 一生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光 网上读了叶明明写的《父亲叶浅予和我的三个妈妈》一文,写的很淡然,却让人觉得很真实,也很敬佩她能照顾三个妈妈终老。更让我生出些感想,尤其是对文章里的几句话。 一是,年轻时的叶浅予厌倦了婚姻和家庭生活,“离家出走”,和认识没多久的新爱在北京的三天,看戏,游玩。这短短几天,竟是他在先后经历初恋、分手、结婚、离婚、再结、再离、再结、丧偶独鳏后,晚年总结自己这一生时“我终生难忘的最幸福的日子”。这可是一个活了近90岁的老人,回首自己一生情感往事时的感悟。 二是,文中,也写了他和戴爱莲相识结婚和离婚分手的经过。叶浅予晚年丧偶后独自一人,戴爱莲和他离婚后,也是再结再离。叶明明撮合两位老人复婚或者重新再在一起生活,互相关照什么时,戴爱莲却说,“我不能和你父亲复婚,因为我心里始终忘不了我初恋的爱人。” 戴爱莲的这位初恋爱人是英国雕塑家威利·苏考普。当年风华正茂的戴爱莲在英国时和他相遇,也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大概也就几个星期),就彼此深爱上对方,但这个时候苏考普已经订婚,未婚妻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情非得已,戴远走中国,躲避这段我想是她最珍视、最难以忘怀的爱情。 苏考普晚年丧妻后,戴爱莲终于成了他的身边人,彼此的晚年伴侣。可俩人在英国一起生活了没多久,苏考普就于1995年去世了。同一年,在中国,叶浅予也与世长辞,享年88岁。 11年后,戴爱莲去世,享年90岁。 不长的文章里不多的人,跨越近乎一个世纪。 忍不住就感慨,人一生,最快乐,最幸福,最难以忘怀,最愿意追忆的时光,其实可能就那么几天,几个星期……那么短,有时候衬的一生那么悠长;可又那么难忘,又让一生有了从没有的具体和真实。 闲着无事翻看身边的报纸,《廊桥遗梦》(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现在改编成话剧正在百老汇上演。重新看报纸上的故事梗概,竟有了从来没有过的感受。 就想女人的一生,老去后,应该有个生前不为任何人所知的小箱子——里面有些情书,泛黄的照片,几本日记,几件有岁月痕迹并见证过自己当年情感的饰物或纪念物。 足够了,不能再放更多了。存折,金条,房产证,股票……这些都太世俗了。当然,理想和惬意的状态是,她一生从来没有为这些世俗的事烦恼过、操心过,这让她有足够的淡然和雍容追求或追忆自己一生精神世界里的唯美情感。 我很喜欢的美国歌手Margaret Whiting的“My own true love”,大家一起欣赏下: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pbbCGNqgkQs?feature=oembed My Own True Love My own true love My own true love At last I’ve found you My own true love No lips but yours No arms but yours Will ever lead me Through Heaven’s doors I roamed the Earth In search of this I knew I’d know you Know you by your kiss And by your kiss You’ve shown true love I’m yours forever My own true love My own true love (Songwriters: Mack David / Max Steiner)
这句话也很有意思。 我昨晚刚看了纪录片《the last days》 里面有个犹太女的回忆小时候进集中营时,她贴身套上了爸爸出差时给她买回的那件游泳衣,她说,那件漂亮的游泳衣有着她对幸福所有的记忆和憧憬,穿着去游泳时,别的小朋友的羡慕,异性小孩的追捧,还有自己对爸爸的爱,自己的满足感,全部都在这件游泳衣上。所以,当纳粹士兵让她们轻装去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她选择把这件游泳衣套在身上,一直穿着。
这句话也很有意思。 我昨晚刚看了纪录片《the last days》 里面有个犹太女的回忆小时候进集中营时,她贴身套上了爸爸出差时给她买回的那件游泳衣,她说,那件漂亮的游泳衣有着她对幸福所有的记忆和憧憬,穿着去游泳时,别的小朋友的羡慕,异性小孩的追捧,还有自己对爸爸的爱,自己的满足感,全部都在这件游泳衣上。所以,当纳粹士兵让她们轻装去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她选择把这件游泳衣套在身上,一直穿着。
https://pwwp.us/2020/11/982/
一生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光
网上读了叶明明写的《父亲叶浅予和我的三个妈妈》一文,写的很淡然,却让人觉得很真实,也很敬佩她能照顾三个妈妈终老。更让我生出些感想,尤其是对文章里的几句话。 一是,年轻时的叶浅予厌倦了婚姻和家庭生活,“离家出走”,和认识没多久的新爱在北京的三天,看戏,游玩。这短短几天,竟是他在先后经历初恋、分手、结婚、离婚、再结、再离、再结、丧偶独鳏后,晚年总结自己这一生时“我终生难忘的最幸福的日子”。这可是一个活了近90岁的老人,回首自己一生情感往事时的感悟。
二是,文中,也写了他和戴爱莲相识结婚和离婚分手的经过。叶浅予晚年丧偶后独自一人,戴爱莲和他离婚后,也是再结再离。叶明明撮合两位老人复婚或者重新再在一起生活,互相关照什么时,戴爱莲却说,“我不能和你父亲复婚,因为我心里始终忘不了我初恋的爱人。”
戴爱莲的这位初恋爱人是英国雕塑家威利·苏考普。当年风华正茂的戴爱莲在英国时和他相遇,也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大概也就几个星期),就彼此深爱上对方,但这个时候苏考普已经订婚,未婚妻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情非得已,戴远走中国,躲避这段我想是她最珍视、最难以忘怀的爱情。
苏考普晚年丧妻后,戴爱莲终于成了他的身边人,彼此的晚年伴侣。可俩人在英国一起生活了没多久,苏考普就于1995年去世了。同一年,在中国,叶浅予也与世长辞,享年88岁。
11年后,戴爱莲去世,享年90岁。
不长的文章里不多的人,跨越近乎一个世纪。
忍不住就感慨,人一生,最快乐,最幸福,最难以忘怀,最愿意追忆的时光,其实可能就那么几天,几个星期……那么短,有时候衬的一生那么悠长;可又那么难忘,又让一生有了从没有的具体和真实。
闲着无事翻看身边的报纸,《廊桥遗梦》(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现在改编成话剧正在百老汇上演。重新看报纸上的故事梗概,竟有了从来没有过的感受。
就想女人的一生,老去后,应该有个生前不为任何人所知的小箱子——里面有些情书,泛黄的照片,几本日记,几件有岁月痕迹并见证过自己当年情感的饰物或纪念物。
足够了,不能再放更多了。存折,金条,房产证,股票……这些都太世俗了。当然,理想和惬意的状态是,她一生从来没有为这些世俗的事烦恼过、操心过,这让她有足够的淡然和雍容追求或追忆自己一生精神世界里的唯美情感。
我很喜欢的美国歌手Margaret Whiting的“My own true love”,大家一起欣赏下: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pbbCGNqgkQs?feature=oembed
My Own True Love My own true love My own true love At last I’ve found you My own true love No lips but yours No arms but yours Will ever lead me Through Heaven’s doors I roamed the Earth In search of this I knew I’d know you Know you by your kiss And by your kiss You’ve shown true love I’m yours forever My own true love My own true love (Songwriters: Mack David / Max Steiner)
这故事里没有 贫困线, 没有爬藤, 婆媳关系, 码工v教授, 男娃v女娃, 房子v股票。所以, 没有回复。
人总要死的吧,然后小盒子就被装垃圾袋了。
悲哀啊!
这个老太太没有后人吗?怎么能这么对待自己妈妈或者奶奶一生的情感遗物。。。
真是难以理解
这段话,好有诗意,说的真好,很有同感。
这句话也很有意思。
我昨晚刚看了纪录片《the last days》
里面有个犹太女的回忆小时候进集中营时,她贴身套上了爸爸出差时给她买回的那件游泳衣,她说,那件漂亮的游泳衣有着她对幸福所有的记忆和憧憬,穿着去游泳时,别的小朋友的羡慕,异性小孩的追捧,还有自己对爸爸的爱,自己的满足感,全部都在这件游泳衣上。所以,当纳粹士兵让她们轻装去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她选择把这件游泳衣套在身上,一直穿着。
这么说,这个女孩从奥斯维辛幸存了?那可真是命大啊。奥斯维辛可是杀人杀的纳粹士兵都精神崩溃
一批批毒气杀害,还没轮到她们,苏军还是美军就攻进来了。
第一次看到集中营里犹太人的视频,真的是触目惊心,一个个和僵尸一样,瘦得皮包骨头。
有几个美国退役老兵回忆当时的场景,都认为是一生见到的最恐怖的场景,比战场厮杀都恐怖。
没有这个规矩,不过当年美军出过一次Sullivan兄弟事件,5兄弟在一条船上服役,结果同时战死,后来美军条例就不允许兄弟在同一个单位服役。再后来还有条军舰就叫sullivan号纪念这5兄弟。历史上真实的private ryan的原型,其实没有人去诺曼底找那个空降兵小弟,他最后还是随部队回英国修整时才被接回国。不过万幸的是,这4兄弟的大哥在缅甸跳伞以后,并没有死,所以最后4兄弟活下来2个。
有个纳粹军官被俘后,非常嚣张,有个美国黑人士兵对他说,我要把你交给上面处理。他居然傲慢的朝这个黑人士兵脸上吐了一口痰,认为黑人没资格和他讲话。 这个老黑在片子里回忆说,我当场就枪决了他,我到现在一点也不后悔。
认真挖掘了一下,要说美国虽然没有多长的历史,但是记录真是很完整详细,可以轻易找到这个飞行员的资料,他也真是可惜,7月14在北海道附近飞机坠毁,他是飞行员,还有两个机组一起死了,估计在那个时候,日本在北海道都没有什么防空力量,怀疑还是机械故障的可能性大些。
害了两个女人是怎么算出来的?
你说的是另一个故事?
也许后人举行一个仪式烧掉,会让我们这些看客感觉好受点? 对于当事人来说,他们生前的经历和回味,就已经得到了吧?
这个又不占地方,家族传下去,也没什么吧。
楼里回帖比主楼让我更感动呢,同想到这首歌。但还是觉得对人生的追求应该超过歪哥说的“人一生,最幸福,,,可能就那么几天”。不甘心,也的确不是事实,一生可感受可赞美的太多太多了。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当做奇迹来珍惜的,而不是和某些人某些事发生交集的时刻才有意义。
也曾有过不少痛到不能呼吸的时刻,也许是命好吧,已经感觉比较遥远了。还是经常唱这首歌呢,让记忆中的痛点变成我鲜活生命的一部分,很感恩有人把它表达出来。
强求后人和本人一样珍惜就难了,现在这样被人发现,引发一些共鸣,感慨也挺好。对本人,却只有有生之年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