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如果写得不清楚。对这个主题没有深入的研究,用词很粗糙。) 美国近几年政治上有网上的Me too运动,有全国各地的Women''''s March,有差一点选上的女总统,和现任的女副总统。女权主义收到很多人追捧,特别是mainstream media。 但是,美国产妇没有联邦范围的带薪产假。FMLA无薪,只有12个星期(3个月)。 这里有一个时间矛盾。大部分美国人妈妈都自觉要哺乳到至少半年,最好能1-2年。可是,美国产后的妈妈们在平均12个星期的baby bonding之后就要重返职场。而且哺乳和喂养宝宝要花掉一天当中很大一部分时间。之后孩子怎么喂养呢?结果就是很多美国妈妈在产后辞职, fall out of work force。 相比之下,中国有6个月的带薪产假(加拿大12-18个月),而中国的culture并不需要女性持续哺乳,很多老一辈的觉得哺乳到百天就很好了。 甚至,在美国人的文化里要生两个,三个,那么女性是不是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家庭上,与职场越走越远? 美国政治上的宣扬女权主义,和现实缺乏的的女性基本福利的保障,基本矛盾。美国的政府希望女性多生产,但是并不提供配套的福利政策去保障这个政策。造成的结果是女性在生育之后与社会的脱节。这样是否能帮助女性主义的推动呢?还是美国政府其实根本不care女权主义,只是要用这个拉年轻女性的选票? 请各位大神指点。
我觉得“女权”不应该是女性有特权,而是女性有选择的权利。我身边几乎都是职业女性,反正我没见过执着breastfeeding for 2 years的,也没见过产假结束就辞职的,周围有一个孩子的一点都不少,也有4-5个孩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妈妈开心的做自己的事更容易享受孩子和家庭带来的幸福,无论那是工作,还是全职在家陪伴孩子,还是每天去学校volunteer 现在不少公司都有爸爸产假,我知道不少家庭妈妈比爸爸事业更好的,都是爸爸多休产假。
坐标加拿大,告诉你税收是怎么合理利用的:首先是全民医保,然后是全民产假,最少6个月,可以拿到12个月。我公司福利比较好,6个月以内100%match工资,7-12个月逐月递减到50%工资,然后还可以筹情请另外6-12个月的无薪产假。小娃公立daycare一天8块钱(是的你没看错),老师全部是ECE本科毕业,教育质量很高。其他省没有这么低的daycare费,现在联邦在努力推动全国的daycare每天10刀的program。 公立中小学免费,大学比美国便宜70%(每个省学费不一样)。 实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结果就是,我们省的女性employment rate比全国高三个百分点,跟美国比不知道高多少。但是身边的职业女性很少因为生孩子而不上班的,也从来没有人因为生孩子怕耽误丢工作。 我刚上班的时候问过男老板,手底下的女生修这么长的产假他会不会介意。他特别奇怪地看着我说,我老婆休产假的时候也是这么长啊,我为啥要介意人家的老婆take time to care for the family呢。 税收比较高,但杂七杂八加起来跟我加州的朋友只高几个百分点。 工资确实比美国低,但是生活大头都被cover了,想不出什么地方要用大钱的。 所以你看,全民福利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政府把税收用在哪里。这跟女性应不应该享受产假是两个议题,不要混淆一谈。
Business continuity 来说,打扰工作流程的危机多了去了,比如亚麻云当了,比如断电,办公楼淹水,飓风天气等等,相比下产假是最predictable 根本不算个事,舍不得出钱就让员工unpaid 好了,一个妇女怀孕就影响工作大局的话这个流程设计就很有问题,等着内审参你一折子,老板可以被炒鱿鱼了。
坐标加拿大,告诉你税收是怎么合理利用的:首先是全民医保,然后是全民产假,最少6个月,可以拿到12个月。我公司福利比较好,6个月以内100%match工资,7-12个月逐月递减到50%工资,然后还可以筹情请另外6-12个月的无薪产假。小娃公立daycare一天8块钱(是的你没看错),老师全部是ECE本科毕业,教育质量很高。其他省没有这么低的daycare费,现在联邦在努力推动全国的daycare每天10刀的program。 公立中小学免费,大学比美国便宜70%(每个省学费不一样)。 实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结果就是,我们省的女性employment rate比全国高三个百分点,跟美国比不知道高多少。但是身边的职业女性很少因为生孩子而不上班的,也从来没有人因为生孩子怕耽误丢工作。 我刚上班的时候问过男老板,手底下的女生修这么长的产假他会不会介意。他特别奇怪地看着我说,我老婆休产假的时候也是这么长啊,我为啥要介意人家的老婆take time to care for the family呢。 税收比较高,但杂七杂八加起来跟我加州的朋友只高几个百分点。 工资确实比美国低,但是生活大头都被cover了,想不出什么地方要用大钱的。 所以你看,全民福利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政府把税收用在哪里。这跟女性应不应该享受产假是两个议题,不要混淆一谈。 香榭丽舍 发表于 2022-02-15 12:23
坐标加拿大,告诉你税收是怎么合理利用的:首先是全民医保,然后是全民产假,最少6个月,可以拿到12个月。我公司福利比较好,6个月以内100%match工资,7-12个月逐月递减到50%工资,然后还可以筹情请另外6-12个月的无薪产假。小娃公立daycare一天8块钱(是的你没看错),老师全部是ECE本科毕业,教育质量很高。其他省没有这么低的daycare费,现在联邦在努力推动全国的daycare每天10刀的program。 公立中小学免费,大学比美国便宜70%(每个省学费不一样)。 实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结果就是,我们省的女性employment rate比全国高三个百分点,跟美国比不知道高多少。但是身边的职业女性很少因为生孩子而不上班的,也从来没有人因为生孩子怕耽误丢工作。 我刚上班的时候问过男老板,手底下的女生修这么长的产假他会不会介意。他特别奇怪地看着我说,我老婆休产假的时候也是这么长啊,我为啥要介意人家的老婆take time to care for the family呢。 税收比较高,但杂七杂八加起来跟我加州的朋友只高几个百分点。 工资确实比美国低,但是生活大头都被cover了,想不出什么地方要用大钱的。 所以你看,全民福利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政府把税收用在哪里。这跟女性应不应该享受产假是两个议题,不要混淆一谈。 香榭丽舍 发表于 2022-02-15 12:23
大公司开始推行的男女一样长的产假才是唯一正确的。别拿喂奶当借口,把养孩子的活都丢给女人。美国法律明令规定要给女性提供泵奶的空间时间,我见过所有母乳的女同事都是在公司泵奶晚上带回去变娃第二天口粮的,据我所知一个娃都没饿死。女性规定的产检就不应该超过男性享有的长度,要真关心下一代就强制男人修好了。 saison 发表于 2022-02-15 12:21
美国近几年政治上有网上的Me too运动,有全国各地的Women''''s March,有差一点选上的女总统,和现任的女副总统。女权主义收到很多人追捧,特别是mainstream media。
但是,美国产妇没有联邦范围的带薪产假。FMLA无薪,只有12个星期(3个月)。
这里有一个时间矛盾。大部分美国人妈妈都自觉要哺乳到至少半年,最好能1-2年。可是,美国产后的妈妈们在平均12个星期的baby bonding之后就要重返职场。而且哺乳和喂养宝宝要花掉一天当中很大一部分时间。之后孩子怎么喂养呢?结果就是很多美国妈妈在产后辞职, fall out of work force。
相比之下,中国有6个月的带薪产假(加拿大12-18个月),而中国的culture并不需要女性持续哺乳,很多老一辈的觉得哺乳到百天就很好了。
甚至,在美国人的文化里要生两个,三个,那么女性是不是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家庭上,与职场越走越远?
美国政治上的宣扬女权主义,和现实缺乏的的女性基本福利的保障,基本矛盾。美国的政府希望女性多生产,但是并不提供配套的福利政策去保障这个政策。造成的结果是女性在生育之后与社会的脱节。这样是否能帮助女性主义的推动呢?还是美国政府其实根本不care女权主义,只是要用这个拉年轻女性的选票?
请各位大神指点。
🔥 最新回帖
那需要和公司提啊。我生娃时的那个公司,一开始根本没有mom's room,有人有需要就提了,hr开了一个,后来不够用了,继续提,就再开了一个。一个room,对公司来说成本不高,基本也就需要个冰箱和一些沙发啥的家具。我现在的公司,我们小site女同事少,目前没有新妈妈,根本没有配置mother's room,但是一旦有人需要,hr肯定会开。
以前一个男人养活一家人 现在男人女人两个人养活一家人 钱没有多 工作量双倍
等美国有全民医保,进入高福利国家后再提这问题吧。高福利国家当然是标配,美国还不是高福利国家。
你先说说你支不支持德州的反堕胎法案
“身体一个月就恢复了,可以上班了”。
你先别急着替别人预测。你的两个小孩不是家里老人在这里带,就是放在国内,那一个月肯定是绰绰有余了。
🛋️ 沙发板凳
孩子送daycare也是可以母乳的。可以把奶挤出来,送去daycare。许多公司也提供小房间给女性挤奶。
不知道中国是否所有工种的产假都是一样的。美国不是。当然得看每个公司以及每个职位的情况。
女权主义就是女性利益最大化?什么是女性利益?这个东西还不一定有共识呢。女性和女性在利益上也有对立的时候。这个时候站谁?
我支持女性投票权,工作机会平等权。但是不支持因为性别得到特殊待遇和照顾的权利。
产假怎么算合理,要看社会生产力能消化到什么地步。以为闹得越凶福利越好的,看看历史,最动荡的年代,福利肯定是最差的,朝不保夕,温饱都难有。
一个国家,社会,如何达到平衡,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的系统问题。单一思维的结果往往通往悲剧。共产主义就是验证。把人单纯的按照出身分类,以为经济可以通过计划经济来减少因为资本家的“贪婪”而带来的负面作用。以为人可胜天。结果就是饿死最多人,死最多人。
谁来承担产假的损失?私人雇员你给人家产假吗?比如小时工,nanny?所有工种是否都能享受产假,比如医生,护士,老师。那么这些人产假的代价谁来承担。比如老师产假,这个班的孩子是否就一直只能由代课老师来教?
医生,护士产假,所有手术都改期?
拜登政府之前的proposal里面不是就包括产假之类的吗,只不过很快就被去掉了。
美国貌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产假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我觉得目前天朝的政策有人性化的一面,女性退休早五年,产假比较长。。。。
泵母乳毁身材啊
所有发达国家,只有美国没有带薪产假。产假的代价别的国家都是怎么承担的。美国怎么就这么娇贵承担不了了
啊,咋变成最差的啦?华人大妈不一直说黑墨生一堆领钱吗?
大资本家不愿意付钱啊。再说美国是移民国家,非法的合法的乌泱泱一推人排着呢,本土不想生小孩,移民愿意生就行了,给福利免费医疗奶粉尿布,还需要工作和产假吗?
真有人觉得女人不该休产假的?老师产假代课老师教课不是正常操作么,我家老大的班上就有过这种情况。还有医生护士产假怎么就不可以了,怀胎十月呢,又不是今天怀了明天就生,那么长的时间,排班换班怎么都能安排得过来吧。
提到这个我倒是想到天朝以前的某种现象,一个单位为了避免太多的人同时休产假,每年只许若干女员工生育;今年轮到你了你就最好生了,生不出的话,对不起,明年生育名额没你的份,再想生得等N年后重新轮到你的时候。
最差是对工作的人来说的。对于在家蹲的低收入妈妈尤其是单亲妈妈,西方各国包括美国都是不错的。
产假不光是为了带孩子,也为了调理身体。
泵奶方便?无语。。。
你这么说是因为孩子是你爸妈给带的吧?孩子天生就是需要母亲多,需要妈妈喂奶,喜欢妈妈抱抱和陪睡。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然政策上应该给妈妈更多的时间陪孩子。退一步,爸爸也可以,也比daycare和老人强(何况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有老人能帮忙)。为了下一代,就应该给父母更多flexibility。
不能随时,我司的泵奶室是需要预约时间的,因为一幢楼里面就一个……
以前在一个小公司倒还好些,因为压根儿没泵奶室,新妈妈倒是随时可以直接进会议室门一锁,谁也不能说啥。
美国怎么没有带薪产假?好多公司都有。只是美国不是所有工种都有罢了。
如果你说的是政府提供的带薪产假,确实美国没有。
至于美国为什么不能afford,因为美国的医疗本来就是被全世界take advantage的。比如药物价格,美国一旦跟欧洲似的,控制药物价格,所有药厂都不能再研制新药,因为没人买单了。要么一视同仁提高药物价格,要么就别开发新药。
就说现在华人家里雇佣的nanny和小时工,给不给产假,雇主自己掏腰包给?
自己不需要,就脑补别人不需要。产假应该男女都有,用不用是自由,有没有是权利。我都怀疑你在美国职场背过奶没有。日本有哺乳室,母婴室,美国有个屁。我不信没有妈妈和我一样在厕所马桶上泵过奶
我觉得还行吧,法律规定了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必须提供泵奶场所,我们公司提供的小房间还有sink和小冰箱,算挺方便的。 要是让我选能有更长的产假还是给老公放产假,我会选给老公放产假
亲喂母乳和泵奶别说亲子体会不同,亲喂比泵奶能坚持的机会大很多,奶泵很难有孩子对母乳分泌的刺激作用。
孩子总是要有人带的,对于社会而言,同样的时间,谁来带都是一样的cost。而对孩子而言,父母带是绝对优于别人带的。带孩子是特殊待遇和照顾??真的自己带孩子的就知道,累的要死,是为了孩子的付出。
没有产假,其实牺牲的就是下一代的最优成长而已。什么女权男权,都是忽略了在这个决策里的孩子。
是啊,老师产假,损失的是学生。这个事情不是0损失,而是有人承担了这个损失。就看这个损失到底要多少人承担,承担多少罢了。
我指的是男性产假。如果美国还要扩大到男性的话,那么各行各业都要有产假,必然会影响所有人。
这是现实问题,不是意识形态问题。推全民产假的得拿出合理的预算和措施。如何执行,谁来买单。
喊口号当然很容易啦。随便一个人都能喊出无比动听的口号。但是具体执行怎么执行?
我说了,就拿华人私人雇的保姆,不允许歧视怀孕妇女,必须给保姆付产假,就问几个人能承担吧。
国家立法,没有。为什么没有,别的发达国家都有,甩锅给医疗恐怕不合适
现在不少公司都有爸爸产假,我知道不少家庭妈妈比爸爸事业更好的,都是爸爸多休产假。
任何事情总有取舍。我孩子算是自己带的。产假期间自己带,产假以后送daycare,自己安排,自己接送。
最优成长到底是什么成长,社会到底要共同承担多少算是个头?
社会需要照顾的人群不是只有孩子,还有许多其他人群,如何合理分配社会资源,达到一个好的平衡才是首选。
我们就看加州,纽约州嘛。税收收入那么高,实现了多少福利?如果真的可行,怎么加州连全民医保都通不过?因为费用太高,根本负担不起。
加州别说全民医保了,就连公共设施的维修翻新也无法独立承担。需要联邦给钱。而加州已经是个人所得税扣的最多的州之一了。
男女要休产假,医疗要全民,残疾人要照顾,精神病人要照顾,无家可归的人要照顾,教育要加强。这笔账总得好好算一下吧。这种事情,哪里是搞个运动,喊喊口号就能解决的?
yes... 美国部搞带薪产假,就是从这样得角度来讲的,女的部修产假跟男的一样用,就不会被歧视了。 就像“不检测就没疫情”了一样神奇。
不让女老师好好休产假,牺牲的是女老师家里的孩子跟妈妈的bonding。培育下一代是为全社会做贡献,从而付出的时间精力就是应该用全社会的资源去补齐,比如规定产假;比如daycare补贴。
话说楼上帮资本家说话的真是醉了,自我洗脑的能力真是强,请问韭菜这么自觉资本家会感激你吗?该裁员的时候还不是铁面无情。我劝众位女性,大家都是人,自己也是人,把自己当个人看吧,别觉得自己是产后一个月就能起来扛大包的女汉子。累到了suffer的是你们家人和孩子,不是资本家。
你知道什么叫equity吗?你这叫一本正经的讲平权,拿equality来代替equity。
为什么国家要dictate公司如何给福利?别的发达国家如何有的,具体分析就知道,根本也不是无止境的。
美国福利不如北欧的原因太多了。比如医疗价格下不来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军费高涨不下。移民问题(北欧可不是随便就能移民的,包括加拿大也是)。还有其他各方面的差异。
要比也应该拿美国和其他大国比。人口结构不同,人数不同,可实行的社会政策必然也不同。
比如新加坡可以独裁,但是美国不行。新加坡可以事无巨细让领导人决定,美国不行。这就是差别。
除了贴标签这种很无用的说法,你具体说说如何分配税收,才能合理达到全民医保,以及全民产假。
商店买东西还要把运送,销售时候被顾客损坏的物品,以及退还产品的损耗计算在成本里了呢。女的修个产假了公司就没本身修复“损失”了?女的修产假叫损失,那女的选择不生孩子来避免公司损失带来的社会影响的结果叫什么?叫人类的平权胜利吗?真的呢,女的不生了人类都毁灭了,平个p,可不大胜利吗? 你剩下的一堆歪理,都懒得跟你解释,有种人叫不可理喻。 有些人,真的是比男人还男人,比资本家还资本家。
equity就是共产主义的平均分配,最要不得的东西,是社会崩坏的罪魁祸首。平权争取的就是equality of opportunity。
同意 为没有产假洗地 是以为孩子生下来就是盆草,只要浇水就可以长大的吗?
所以年轻人就应付躺平,生什么孩子。不婚不育保平安。生孩子的损失,就是你一个人的。大资本家有人洗地,不应该出钱。男人有人洗地,影响太广。你别说拿钱休产假,你不上班就已经妨碍了别人。你就应该默默地把孩子生了,然后麻利地滚回去上班,才能不给社会增加损失。那还生个屁。等什么时候国家生育率不行了,劳动力短缺,没人干活没人给出钱养老人了,再来求人生好了。
给妈妈产假还需要妈妈去解决医疗费军费问题?还是说现在没有产假,这些问题都不存在?
你对equity的理解都是错的,还在这里一本正经的跟大家讲道理,有本事你到你们公司HR去讲讲你的equity观点。还平权讲的是equality,你连平权是什么,social justice是什么都不知道还在这里扯。
同意。整个社会对女性带薪产假非常之不友好 相比北欧比如瑞典 父母加起来有一年半产假 父亲也一样承担带宝宝责任 这样才是平权 最小化生育对女性职业的影响。
这是必然的啊。我一直提的问题,私人雇的保姆,有几个家庭可以afford可以无差别雇佣,然后提供产假福利的。
如果私人承担不了,那么就是要把这个cost转嫁给更多人,让政府来承担。问题是,政府已经承担了很多,比如退休金,残疾人,无家可归者,低收入者,家暴受害者,消防,教育,卫生,安保。
如果那么容易就能实现,加州和纽约早实现了。这两大州,私人企业税收最高,个人所得税扣除的也多。怎么没实现呢?
推各种福利的,现在加州实现一下再来谈全国的可行性。连加州都实现不了的,就别退了,基本就是空中楼阁。
我真心觉得这些人都是没自己带过孩子的 养狗还要摸摸遛遛呢 养孩子就该剪断脐带扔给daycare
是的 我觉得父母可以一起有一个产假 双方可以决定谁来修 休多久。这才是对孩子,对男女都公平和最优的。养育下一代本来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社会承担起产假的成本责无旁贷。
我以前的公司,不说没有专门的泵奶室,连会议室都是不允许泵奶的,因为白天经常有人要使用,怕影响公司开会。妈妈都是去公司储藏室里泵的。
那是因为国内配套法规不存在:雇佣的男女平权,产假没有包括父亲的,而且一般父亲也很少参与带宝宝,对家庭妇女的权力保护也很少。
所以,中国退货制度和美国不同啊。也就是商店可以承担多少,就要看损失有多大。这个承担额不是无限的。超过商店可以承担的,就必须改变退货政策啊。
能承担多少,看各个公司,以及职位。各大科技公司,收入高,男女比例偏向男性的,自然能给女性工作者提供更多的福利。
如果遇到女性多的行业,自然要权衡利弊,给不了那么多的福利。
女性的权利也不是靠运动争取来的,是靠科技争取来的。没有抽水马桶,没有卫生巾,没有避孕药,女性想要工作,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关键是提高生产力,才能为所有人争取更多的利益。
难道不是自己不需要产假就巴不得人家都跟她一样吗?她的选择就这么变成social justice了,还大家都该这样,社会就该这样。真是资本家都没她敢讲。 还扯equality,equality就是女性选择跟男性一样不生了,或者她有本事让男性跟女性equal生孩子出来。
我认为将来的趋势人口必然要缩减的。人口缩减也必然会带来经济下滑。
经济下滑以后,社会会做出调整。每个国家应对的方式会不同。
美国如果保持自由民主,民众会自动调节。中国可能会实行光荣妈妈,强迫人口出生率。但是我认为大趋势中国人口还是会下降的。
坐标加拿大,告诉你税收是怎么合理利用的:首先是全民医保,然后是全民产假,最少6个月,可以拿到12个月。我公司福利比较好,6个月以内100%match工资,7-12个月逐月递减到50%工资,然后还可以筹情请另外6-12个月的无薪产假。小娃公立daycare一天8块钱(是的你没看错),老师全部是ECE本科毕业,教育质量很高。其他省没有这么低的daycare费,现在联邦在努力推动全国的daycare每天10刀的program。 公立中小学免费,大学比美国便宜70%(每个省学费不一样)。
实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结果就是,我们省的女性employment rate比全国高三个百分点,跟美国比不知道高多少。但是身边的职业女性很少因为生孩子而不上班的,也从来没有人因为生孩子怕耽误丢工作。
我刚上班的时候问过男老板,手底下的女生修这么长的产假他会不会介意。他特别奇怪地看着我说,我老婆休产假的时候也是这么长啊,我为啥要介意人家的老婆take time to care for the family呢。
税收比较高,但杂七杂八加起来跟我加州的朋友只高几个百分点。
工资确实比美国低,但是生活大头都被cover了,想不出什么地方要用大钱的。
所以你看,全民福利是可以实现的,关键是政府把税收用在哪里。这跟女性应不应该享受产假是两个议题,不要混淆一谈。
一个政策不考虑如何执行,算什么政策?
闹一闹就能得到,这是小朋友的思维吧。
equity=equal outcome是反自然,反经济规律,扼杀生产力的意识形态。
而且这个意识形态早在各个共产国家实施过了。完全失败的政策。
你自己带过吗?我自己带的,我们公司那么多女性也是自己带的。当然了,我们上班的时候靠daycare,也有雇保姆的。
你对equity的理解的错误是从头到它诉求的outcome。我再回复你就是浪费资源。
所以你还是没说清楚为什么美国就和别的发达国家不一样,这个产假政策是不可以有,也无法执行。欧洲国家的整个社会福利比美国只有更好,从教育到医疗。政府都破产了吗?
Business continuity 来说,打扰工作流程的危机多了去了,比如亚麻云当了,比如断电,办公楼淹水,飓风天气等等,相比下产假是最predictable 根本不算个事,舍不得出钱就让员工unpaid 好了,一个妇女怀孕就影响工作大局的话这个流程设计就很有问题,等着内审参你一折子,老板可以被炒鱿鱼了。
这个看地方的吧。有些公司真的是方便,有专门的milking 的地方,地方不小还有密码。完全没有尴尬的可能。 有地方就让你去office storage room 去。那真是milking 的时候每次胆颤心惊。虽然门可以关,纸条可以贴,但你不能锁啊!
还好,科技拯救人类。现在有直接wearable breast bump . 除了声音大些。那真的是milking so easy . 还是cell phone remote control !!!! 自从有了它,我边运动边breast bump 都可以。 (就是声音大了点。否则开会时breast bump 也没有问题了。 )
另外,相对女性产假。我更希望多些男性产假权益!带薪的那种!!! 这才是真帮助职业女性!
也有可能是自己啥都干了,还觉得是应该的。算是资本主义的娘道吧,你们做不到就不行
听说加拿大得了比较严重的病要到美国来治?因为排不上? 看样子你挺了解加拿大的,展开讲讲?
就是啊 我出生那会儿我妈国企休了一年。 现在产假是社保出钱吧,有一阵子有漏洞,公司也给钱,产假的时候两边拿钱。 上海还有生育金,根据交金比例来的,一般外企交上线那种可以拿好几万。
在这里就黑墨敢生吧,生出来的都是些啥
首先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就跟美国不同。
美国如果实行全民医保的话,药物价格必然要调整。那么全球的药厂想要研制新药应该就很难有国家买单了。
再者,我说了,加州先实行全民医保就好啦。何须废话。加州都实行不了,难道是因为加州的民主党不想实行吗?是因为根本钱不够。
很快加州就要增加税收了。我要看看加州是否能扩大福利。(虽然内心表示极度怀疑)。
至于加拿大,靠着美国边境优势,以及人口少罢了。随着美国经济下滑,加拿大也会受波及的。
既然我们对equity的认知出现严重歧义,确实很难谈论下去。不过你可以在网上看看大家对equity的定义。就是equal outcome。
全民医保这件事,我跟在美国的人你争我吵费过很多口水,实在不想重复一遍了。你有兴趣的话读一点public health 的研究报告吧,别看media上面那些极端例子的报道,都太偏颇了。我就说一点,美国的医疗制度是全世界发达国家里公认比较落后的,其他不多说了。
这个又不是新闻 二战后韩国和美国合作引进了F500大企业经济 台湾走了小民企经济之路 后来两个地方发展的都还不错 现在出生率都是1多一点?还是不到1来着? 很快会被教育做人的。
自由民主果然是万灵药,拿出来民众就自由调节了。日本韩国不是自由民主?生育率怎么自由调节的?到了那一步,政府奖励发钱都没人生。
因为这些男人都太闲了啊,但凡他们亲历亲为独立休产假带过孩子,就不会去搞军工了,世界和平说不定都实现了。
让给队友带还算好的 起码孩子还是跟自己父母在一起
首先,你真心认为美国医疗这么贵是花钱在R&D上了吗?OMG
第二,税收这么高而福利这么低,说明是政府腐败无能而不是钱不够。而你貌似support钱不够的时候就应该砍掉女性生育的福利。
还有一个办法,像德州一样女性严禁堕胎,说不定也是多生几个的办法。去年美国生育率新低,已经被教育做人了
你知道头一天夜里都要起来泵奶吗?你就“看”一眼,当然觉得妈妈都是容易轻松的是吧?反而妈妈说话不如你true
没有说不考虑执行啊 别人都能执行 你想都不想就说美国不行 是谁小朋友思维啊。想做总有办法。不想做总有借口。
有一个政策不work 就应该调整流程或者改善performance 而不是缩回去不推行了 这个世界是我们留给孩子们的 不是资本家的
我两娃都全母乳一年半,纯泵奶,没买过奶粉。半夜就娃爹也可以起夜,换尿布,喂奶。养孩子就是两个人都要付出的,舍不得娃爹,生什么孩子。 泵奶能不能半夜不起来,前三个月不行,之后就完全可以了,不然以前胸喂妈妈,四个月整觉娃都没喂奶了么。婴儿期没有一个娃妈娃爹应该睡整觉,不管有没有产假。
现在倒是好 真正没有受过教育没有工作的生好多,反正福利给养。受教育的有工作的不敢生。最后结果就是一代不如一代,韭菜质量都下降啊,为资本家说话也要有些长远眼光好不好
劣币驱逐良币了,还谈什么生产力。
我赞同啊 我也赞同父母都有产假。我反对的是把娃当成一盆草,生完就可以扔到dc,妈妈去上班才是女权。女权是女人有选择权,不是被迫夜里起来喂奶泵奶,白天去跟男人一样上班。
真正有过亲喂+泵奶到孩子两岁经历的人路过,我简直就是母乳神教人眼中的活菩萨──只是不是我想这样,而是被一个有好长时间都讨厌牛奶,不给母乳喝就嚎叫狂哭全家不宁的高难度娃逼的。
我全母乳那段时间的日常是这样的。早上早起胸喂+泵奶。装瓶的泵奶和娃一起送去daycare。白天幼儿园阿姨会喂这些奶。 办公楼有喂奶室和冰箱,但是我总脑补有人偷偷污染无人看管的冰箱里的奶(被害妄想)所以不用。 午休回家,吃完饭以后泵奶,装瓶冷藏。 下班娃回家亲喂。 晚上睡前再泵一次。 如果有过期奶没喝完就倒了。
虽然娃一直吃奶,但是其实也就是头半年全靠吃奶,后来吃各种辅食对奶需求少,奶就变成零食/饮料不需要多大的量了,渐渐不需要带去幼儿园。而且比起喂奶的时长(可能很久娃都吃不完),泵奶是很快速的──一次15到20分钟,两边一起泵,灌满两瓶。每天的时间,只算上泵奶时间的话,不超过1小时,且完全可以带薪泵奶
花掉一天钟大部分时间的是看孩子!
赞同。我建议社会对女性对母亲好一点,才是sustainable的做法。对女性特别苛刻的社会(比方说八娃妈咳咳,比方说某些插手堕胎权的州),最后女性要么不婚不育保平安,要么没时间高质量育儿影响下一代质量,真是得不偿失。
那现在的问题是女性产假没有,还是男性产假没有呢。我想绝大部分情况还是男性没有产假吧。不强调更差的部分,而把女性产假拿出来单独说事呢,这是给女性选择么?最后结果就是让女性没有选择。 我清楚说了男性女性一样产假是唯一正确的方法,你的回复是问我“你知道头一天夜里都要起来泵奶吗?你就“看”一眼,当然觉得妈妈都是容易轻松的是吧?” 我只能误读你是反对男女产假平权了。而把起夜当成女性的主要任务。 既然是误读,那就是好事。
还管什么劣币良币,现在有币就不错了,都这生育率了还挑三拣四的
我赞成的是一个孩子比如一年产假,父母俩人可以商量着来谁先休谁后休 每个人休多少。
如果把养育同质(一个孩子父母养和DC养)的孩子来当目标,社会成本其实是差不多的,应该是父母养更好。而且这样鼓励了高素质的人多养育孩子,提高了人口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