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所的故事】聊聊我当年犯过的那些错和思想转变

L
Louisewu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今年是我在dog rescue做义工的第十二年了,这期间渐渐从一个菜鸟小白成长为一个对狗有经验的人。今天闲来无事,来跟大家分享下我做义工那些年发生过的事故。 对,是事故,而不是故事。因为这几次事故里我都差点把狗遛丢,导致狗受伤。
事故1:发生在2010年,这是我作为新人去shelter参加volunteer orientation的第一天。早上到了那里先填表写自己的个人信息,然后安排大家到一个房间里集中学习狗的body language,shelter policy,以及发生了紧急情况(被狗抓伤、咬伤)要怎么处理。 很多时候我会推荐没养狗的人去shelter做做义工就是这个原因,orientation这个环节就能教你很多基础知识,最大程度避免自己受伤。比被抓破皮或咬出血了,急吼吼跑来论坛发帖子问怎么办要强。
说回到我自己的事吧。那天我记得非常清楚,上完orientation的课之后,由两个mentor带着我们十来个人去关狗的房间,他们亲自示范怎么给狗上harness和leash。当时狗的房间也分为ABCDE5个区域,每个房间关的狗体型都不一样。当时mentor带我们去的是20磅左右的狗的房间,大家看完他们的示范,一人进一条狗的笼子去栓harness,然后把狗牵出来。
当天除了我以外其他volunteers都顺利把狗牵出来了,只有我!一进笼子就犯了错,没把笼子门关好锁死。其次,当时我还是个菜鸟,面对一条非常活泼动作迅速的狗压根跟不上它的速度和节奏……它的头躲来躲去我怎么也没法把harness套上去。结果它从我腿和笼子门之间的缝隙钻过去了,自己轻轻一跳就把笼子门推开。出了笼子就满地撒欢…整个出逃过程不到10秒,狗跑出去后我就傻眼了。俩mentor立刻紧急“追捕”,我跟在后面只会很没用的大喊狗的名字让它回来最后花了七八分钟,我们三个人终于把这只狗抓住了。Mentor跟我强调遇到狗逃跑的事,不要大喊大叫。兜里要随时放点treat,用轻快的语气把狗叫过来。人的情绪是会影响到狗的, 你自己先失去理智崩溃了,狗也不敢回到你这里。
事故2:2017年,我已经搬到西雅图了。加入了WAMAL(Washing Alaskan Malamute Adoption League)这个专门救助阿拉斯加犬的rescue。11月的某天我下了班去遛狗,已经是晚上6点,天完全黑了。那一次是遛Hannah,这条狗性格强势敏感,不让人给她套上harness。我们整个rescue只有一个女mentor有本事给她套上,其他人都不行。那天我去遛狗只是往collar上拴了个牵绳。没想到在旁边小公园里遛到一半,她看到了一只松鼠。瞬间冲出去,从collar里面挣脱了!!我吓得脑子一片空白,因为阿拉斯加这种狗狩猎天性强,服从性差。从绳子里挣脱了基本叫不回来,何况这还不是我养大的狗……Hannah追着松鼠没几秒就跑出我的视线了。晚上的小公园里路灯寥寥无几,亮度可以忽略不计。
我拿着绳子在公园里到处喊她的名字,根本没动静。找了十来分钟最后逼得没办法,大声喊:Hannah,come back!I got cookies!重复了两次之后她从不知道哪个灌木丛里钻出来了,身上粘的都是泥和树叶子…兴冲冲跑到我跟前要cookies吃。我左手拿狗饼干吸引她的注意力,右手迅速把leash挂在她的项圈上。挂完就把饼干给她吃了,趁她吃的时候把collar调紧一点,免得她再挣脱。后来一路有惊无险的把狗带回rescue了,当时出了一身冷汗真觉得我完了。以为自己会成为义工里第一个把狗遛丢的,丢了我还得承担责任。。
L
Louisewu
事故3:2018年。我又犯了和新人第一天培训时一样的错误。故事背景要说一下阿拉斯加这个犬种,普遍来讲是不喜欢同类的,但是很喜欢人。所以在rescue遛狗时每个人牵狗出笼子之前都要大声喊一下“XX is out”,这样其他也要牵狗出笼子或者遛狗回来的volunteer就会提高警惕,拉紧leash保持距离,避免发生狗打架。只是这一次由于我的失误,事故还是发生了。
那次要栓的是一只阿拉斯加/萨摩耶串,公狗。性格好斗,打起架来无所谓对手性别,公母一律不待见。体型较小偏瘦,动作非常灵活迅速,属于迅猛龙级别的选手。我进笼子时没把门锁好,这是错误1…给他套上harness之后就差拴leash了。另一个volunteer牵着一只母狗遛回来了(那只母狗也是战争贩子),从他笼子门前经过。这条狗一瞬间从我胳膊下面钻了过去,轻轻一跳就把笼子门打开了,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了那只母狗。两条狗瞬间扭打在一起,我和那个volunteer根本无法把它们分开。她得负责拉开那只母狗,我负责拽公狗,当时我情急之下去拽他尾巴想往后拉,他回头就给了我一口。还好我躲得快没被咬到!场面陷入了混乱,是其他volunteer听到了狗打架的声音跑过来帮忙,一共四个人才把两只狗分开。
分开之后检查狗的伤势,母狗被咬破了耳朵,公狗打破了鼻子和脸。都流血挂彩了。。我站在角落里沉默,心里非常自责。其他volunteer把狗安顿好之后都过来安慰我,说这不是我的错,意外就是会发生的,狗也没打成很严重的伤。但我心里知道其实就是我的错,但凡把笼子门锁好就不会有这出事。于是后来我进笼子给狗拴harness或者打扫卫生,都一定先把笼子门锁好。
事故4:2021年。我们rescue来了一对兄弟,bonded pairs. 下面这只黑色的狗叫Maverick,性格害羞胆小,但是又擅长逃跑。给他拴harness牵出去遛是很费劲的一件事,因为他根本不让人靠近。
那一天我照常来到了rescue遛狗,这天来遛狗的义工只有我一个。于是把他先关到了一个paddock里面,让他自由跑。然后把Nooka(母狗,性格刚烈,不喜欢同类的战争贩子)牵出去遛。刚走出rescue的大门到了小区路上,就听到身后传来哒哒哒的脚步声。我回头一看,是Maverick跟在我们身后跑出来了!!一瞬间我头又要炸了……一共两条狗,只有一条牵在我手里,怎么弄?当时脑子里出现了两种最坏的场面:1,他过来纠缠Nooka,俩狗打架。2. 俩狗没打架,Maverick直接无视我们跑出去……跑丢或者被车撞死。小区不远处的出口就是一条速度50迈的主干道,车特别多。
情急之下我牵着Nooka往回走,想借她把Maverick带回rescue里面。没想到Nooka犯倔了,纳闷我们才刚出去还没散步呢,怎么又要回来?我恨不得长四只眼睛,两只盯着她劝,两只盯着Maverick……这会儿就算长四只手也没用,绳子就一根。我只好拿肉干好说歹说把Nooka劝回去了,万幸Maverick胆子小,一看我们回去了也就跟着溜溜达达的回了Rescue。一进大门我先把Nooka的绳子栓fence上,固定住,确定她不会跑丢。然后火速跑回storage room另外拿了一根绳子去栓Maverick,又是一场“恶战”。在fence大院子里来回跑圈了起码四五个来回,终于把他堵在一个角落里栓上了。一路牵会笼子里,我给门上挂了两把锁。再去看Paddock,发现他在门口地面上挖了好大一个坑,是自己钻出来的……算了下我和Nooka从Kennel区域走到rescue大门口,这个过程也就不到半分钟吧。
于是赶紧给board director发短信,让她找人把这个坑给填了,并且以后不能让Maverick自己在paddock里单独呆着。必须有人时时刻刻盯着它,免得再逃跑。
L
Louisewu
事故5:这件事不是出在狗的身上,而是出在人的上面。2020年我们领养出去了一条母狗,长得漂亮,但是性格安静、害羞内向,熟了之后就会变很甜。领养她的人住在Portland,当初看到照片就被狗迷住了。非常积极的跑来西雅图visit,我们跟她叮嘱注意事项她都好好好。养了一年半又要把狗return,理由是狗在家时不时有accident会尿尿。一问才知道她一天把狗关12-14个小时,狗哪能连着憋那么久?偶尔有accident那都算不错的了,换了人还不得天天尿裤子。她还在email里抱怨狗不懂事。说自己工作忙,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左右。想趁着圣诞节把狗送回来,因为全家要去海盗度假。既然那么忙当初为什么要领养狗呢?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此,而是她不想自己把狗送回来,要我们这边派人开车到Portland去接狗
人性在这件事里真是体现地淋漓尽致,想要狗的时候排除万难,开车几个小时过来visit和pick up那都不是事儿。不想要狗了就要我们过去接了,多花一点时间都嫌麻烦。第一轮negotiation是我跟她对接的,当时我提出了两个方案。就是Portland和西雅图之间找个中点,我们分别开车过去碰头把狗接回来,她不同意。 我又offer她路费和住宿费,只要她把狗带回来。对方依然不同意。谈了一个星期完全没进展,我的耐心也耗尽了,就在email里指责了她。于是她也产生了对立情绪,说要么我们自己过去开车接狗,要么她随便找个local shelter把狗扔进去。我一看就急了,赶紧把这个事儿跟board director说,她让我不要再插手这个事,她会跟另外两个mentor一起联系这个人。后来director带着俩人又谈了三四天才说服她自己开车把狗从Portland送回到西雅图的rescue。Return的那天我和board director一起跟她碰头的,她见面时倒是表现得人模人样了。抱着狗特别不舍地说You did nothing wrong, I love you so much blablabla.……跟邮件里抱怨狗不懂事的样子判若两人。万幸的是送回来的第二天,就有adoption home对狗感兴趣,把这条狗接走了。
后来我跟director复盘这件事,她说你要记住一点:做救助的priority就是狗的安全和life quality。在communication的过程里如果不顺,谈不下来,及时跟mentors们反应。狗还在对方手里的时候不要起正面冲突,不然你骂high骂痛快了,她回头把狗真的送进shelter,我们去哪找狗?最后损失的又是谁?不要让狗为你的行为买单。
这些话我牢牢记在了心里,每次遇到什么事情沟通不顺就告诉自己大局为重,要能分清孰轻孰重。
L
Louisewu
最后就是我在救助过程里,思想上的转变。以前一看到有人想给狗找领养,第一反应就是指责对方不努力为狗付出,不够负责。但是随着看的事情多了,我觉得rehome对狗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最佳情况就是作为主人意识到自己无法满足狗的需求,想找个能满足狗的人家,提高狗的生活质量。短期对狗来说是痛苦的,长远看是好的。
最可怕的就是狗主人瞎养但还不自知,觉得自己对狗挺好,也不考虑rehome。因为每个人对养宠物的标准就是不一样,common sense is not common。很多人觉得狗只要没死,那自己就是尽责到位了。 我记得很清楚版上有个妹子住Dallas,她说自己的朋友养阿拉斯加,夏天100+F不让狗进屋吹空调,就图省电费,就在院子里搭个棚子而已。 邻居举报他虐狗,他还觉得邻居多管闲事。这个事情在我眼里,狗还不如送走找个舍得开空调的新主人。 但人家不觉得自己是垃圾狗主人啊,德州夏天那么长,狗就得一直室外忍受那个热浪。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留着也好,rehome也罢。Priority是宠物的安全和生活质量,如果能提高这两点,rehome is not a bad option。 对于有些帖子表面来求助,实际只是想听大家劝她送走的人。我觉得就不必浪费时间找解决方案了,还是支持对方给宠物rehome吧。人都是要面子的,帖子里给人骂急了,倒霉的还是宠物。
END
m
moweimw
谢谢分享!“做救助的priority就是狗的安全和life quality”!
n
nanako2008
谢谢分享!太有意思了! 喜欢💕
a
amylucky
谢谢分享,mm太厉害了,我有次去shelter,里面的狗狗都冲着我叫,有几只狗狗看着很凶狠,吓的我就跑了
w
wti001
MM真是了不起,坚持做义工12年了,分享的真好!
s
sfz
写得真好 涨姿势了
L
Louisewu
谢谢分享,mm太厉害了,我有次去shelter,里面的狗狗都冲着我叫,有几只狗狗看着很凶狠,吓的我就跑了
amylucky 发表于 2022-02-13 18:47

其实对人有攻击性的狗,收容所基本上都是会标出来提示你的,他们也不想让volunteers受伤回头告他们。 我目前还木有遇到一进笼子就攻击我的狗,大部分都是扑上来急着要抱抱。有些狗隔着笼子对我叫得特别凶,等我真进去kennel里面了它们反而很老实……立马就安静了,只敢围着我闻一闻。还有的直接躲远点
L
Liberber
太赞了!!做了这么多工作,还可以坦然的分享自己的“失误”跟思想转变,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人!!!
S
Solitude
“做救助的priority就是狗的安全和life quality”!
j
jennyzeng119
想请教下 怎么有效的分开两只打架的狗?以前我以为拉尾巴就好了,但是现在看来自己也有被咬的危险
一切顺其自然
必须给你点赞
江湖夜雨十年灯
写得真好!真实真心真诚!
心函
赞版主,大狗确实力气大,很难照顾,我也觉得rehome其实对狗子对下一个幸运的家庭都是好事,很多时候,不合适就是不合适,不必磨合,放手也是给彼此一个机会,狗不会说话,但是悲伤快乐或者期待,眼睛里脸上小尾巴和一步一摇地颠颠地走,都明明白白地告诉你她的心情呢
L
Louisewu
想请教下 怎么有效的分开两只打架的狗?以前我以为拉尾巴就好了,但是现在看来自己也有被咬的危险
jennyzeng119 发表于 2022-02-14 18:19

我觉得这是个难题,人去给狗拉架被误伤的事实在太多了。。不是光纸上谈兵就可以的。 连我们Rescue的head trainer都受伤过,我觉得只能拼人数和看运气了。 说实话,靠我的水平是无法拉开两只战斗中的大狗的……起码得来三四个人才行
L
Lvhiking
赞楼主持之以恒。12年,真的是committed。
我也曾在shelter遛过狗,很多年前了,在休斯顿。遛了一年半多吧,后来搬家了。每次去都尽可能的把几个kennel的狗都遛一遍。休斯顿市中心的收容所不分品种,大狗中我觉得boxer最难弄。他们有几个圈起来的院子,每个放一只狗,让他们自己跑跑遛遛风, 脾气坏的谁也不服谁在一起会打架。

错过了2020
“抱着狗特别不舍地说You did nothing wrong, I love you so much blablabla.……跟邮件里抱怨狗不懂事的样子判若两人”
很多白人真的很虚假,就算做着不好的事情,但还是说得很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