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你会经常给孩子贴标签么?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2年2月9日 18点36分 PT
共 (1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倾
倾听者
3 年多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这两天谷爱凌冬奥会夺冠,各个家长群里各种讨论,一边感叹这是“别人家孩子里的别人家孩子”的同时。。。很多家长就顺便给自己孩子也贴了标签
我家这个能找个工作就不错了。。 我是不指望他了,又懒又笨。。。
一不小心变成给孩子贴标签的大会了:
怎么这么邋遢呀? 什么东西都忘了,天天让我就跟在他后面收拾? 他怎么跟他爸一个一样,天天让我操心? 不看谷爱凌,就看看咱们群里的某某某,孩子要是有他的一半我就满足了。。。。
倾
倾听者
3 年多
2 楼
可是,孩子因为咱们的唠叨改变了吗? A家长说:我是希望改掉孩子毛病或者问题,但是好像越来越严重了。 B家长说:我们家的老大最乖了,这个老小的让我特别的头疼。 C家长说:我们家孩子天生就不爱说话。 D家长说:我们家孩子天生就是个淘气包!哪一天都不让我省心。 E家长说:我们家孩子就是个辩论家,每天都是他有理。
其实,我们天天跟孩子说的这些话,传递的信息,就在是给孩子贴标签。
倾
倾听者
3 年多
3 楼
这么些年以来,在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中,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们碰到了很多这样的家长。
很多家长意识不到:孩子原本是清白的,但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安排、扮演了某种角色。
就像一开始说的那个孩子:他经常能听到妈妈说他很慢很慢,很磨蹭,再加上一句你就跟你爸一个样,天天让我操心。孩子得到的是什么信息呢?我跟我爸一样——我爸爸很邋遢,很慢,我估计就是这个样子了,我随他,不是他的儿子吗?我必须得像他。
家长怎么想会影响到孩子怎么看待自己,所以真的不能给孩子随便贴标签
倾
倾听者
3 年多
4 楼
昨天的课程上,老师问了我们几个场景,如果我们是孩子,我们的心情是什么呢?
第一个场景
你是一个八岁的孩子。一天晚上,你写完了作业,然后到客厅看见爸爸妈妈在陪妹妹玩拼图。你问可不可以一起玩?妈妈抬头看着你说:你写完作业了吗?那些作业你都会了吗?爸爸抬头看着你说:写完了就再去看一些课外书,你的成绩提高一点。不要每天想着玩在。 这个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来形容你对自己的认识?
第二个场景
你是一个15岁的男孩。今天你要去参加学校的活动。在你出门之前,妈妈叫住你说:你带上你的手机了吗?记得随时给我打电话,还有你带上钱了吗?不要丢三落四的,把所有的东西记得要检查好,听到了吗?一定要检查好,什么都不要丢了? 这个时候,你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第三个场景
假如说,你们家里有两个孩子。你跟哥哥的性格是完全相反的。哥哥是一个非常文静的孩子,相对来说,你比较活泼然。 今天,你从外面打球回来,满身大汗。妈妈看了你一眼说: 就知道玩,你看,一身臭汗!你能不能像哥哥一样,那么稳重。你看哥哥这次又考了双百。
m
maryljb
3 年多
5 楼
e
倾
倾听者
3 年多
6 楼
老师让大家自己代入到上面三个场景,这个时候,你会怎么看自己?
倾
倾听者
3 年多
7 楼
负向标签会让孩子们去强化负向行为
我们大脑的非常有意思的一种机制。
老师讲了一个实验:你不要想那头粉色的大象。大家现在有没有在想那个粉色的大象啊?我告诉你不要去想那头粉色的大象,是不是?可是那头粉色得大象总是往你的大脑里面跑,对吗?
这就是孩子听不到你前面说的那个“不”。你说:你不要这么慢,不要这么磨蹭。他反而会被暗示越来越慢,越来越磨蹭。
另外一个原因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来自于生活中,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比如说,父母老师对于孩子来说,是这些评价的信息的传递者。如果父母能告诉孩子,你就是一个慢的,你总是这么慢。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他会忠诚的,坚定不移的相信,他认为重要的这些人传递过来的信息。他也会朝着这个方向的坚定的成长。
倾
倾听者
3 年多
8 楼
不经意的行为标签
有些时候,我们父母把自身的弱点投射到孩子的身上。你会误以为孩子跟我们一样,或者担心孩子会跟我们一样。在这个反复的强化的过程中,可能是你的一个眼神,你的一个语调,也可能是你的一个动作,就足以告诉孩子你是一个脆弱的人,你是一个容易生病的人。在这个反复强化的过程里,孩子就真的成了你的样子。所以孩子看上去高高大大的身体,但是内在确是一个孩童般的心理。你要知道的是父母怎么去看待孩子,经常只需要一些短短的交流,你就能够感觉得到。
T
TearsonlYone
3 年多
9 楼
这个很难避免吧
l
lilyzoo
3 年多
10 楼
人生苦短,何必和自己过不去,加什么家长群。。。。
Z
Zephyr123
3 年多
11 楼
我刻意贴过:you are such a good helper和经常说她hardworking 然后今年去学校家长会看贴在墙上的每个孩子写自己的三个特点,我贴标签的这两个就都在里面,效果好明显 至于不好的标签我知道要避免,但是不一定控制得住自己....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我家这个能找个工作就不错了。。 我是不指望他了,又懒又笨。。。
一不小心变成给孩子贴标签的大会了:
怎么这么邋遢呀? 什么东西都忘了,天天让我就跟在他后面收拾? 他怎么跟他爸一个一样,天天让我操心? 不看谷爱凌,就看看咱们群里的某某某,孩子要是有他的一半我就满足了。。。。
其实,我们天天跟孩子说的这些话,传递的信息,就在是给孩子贴标签。
很多家长意识不到:孩子原本是清白的,但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安排、扮演了某种角色。
就像一开始说的那个孩子:他经常能听到妈妈说他很慢很慢,很磨蹭,再加上一句你就跟你爸一个样,天天让我操心。孩子得到的是什么信息呢?我跟我爸一样——我爸爸很邋遢,很慢,我估计就是这个样子了,我随他,不是他的儿子吗?我必须得像他。
家长怎么想会影响到孩子怎么看待自己,所以真的不能给孩子随便贴标签
第一个场景
你是一个八岁的孩子。一天晚上,你写完了作业,然后到客厅看见爸爸妈妈在陪妹妹玩拼图。你问可不可以一起玩?妈妈抬头看着你说:你写完作业了吗?那些作业你都会了吗?爸爸抬头看着你说:写完了就再去看一些课外书,你的成绩提高一点。不要每天想着玩在。 这个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来形容你对自己的认识?
第二个场景
你是一个15岁的男孩。今天你要去参加学校的活动。在你出门之前,妈妈叫住你说:你带上你的手机了吗?记得随时给我打电话,还有你带上钱了吗?不要丢三落四的,把所有的东西记得要检查好,听到了吗?一定要检查好,什么都不要丢了? 这个时候,你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第三个场景
假如说,你们家里有两个孩子。你跟哥哥的性格是完全相反的。哥哥是一个非常文静的孩子,相对来说,你比较活泼然。 今天,你从外面打球回来,满身大汗。妈妈看了你一眼说: 就知道玩,你看,一身臭汗!你能不能像哥哥一样,那么稳重。你看哥哥这次又考了双百。
我们大脑的非常有意思的一种机制。
老师讲了一个实验:你不要想那头粉色的大象。大家现在有没有在想那个粉色的大象啊?我告诉你不要去想那头粉色的大象,是不是?可是那头粉色得大象总是往你的大脑里面跑,对吗?
这就是孩子听不到你前面说的那个“不”。你说:你不要这么慢,不要这么磨蹭。他反而会被暗示越来越慢,越来越磨蹭。
另外一个原因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来自于生活中,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比如说,父母老师对于孩子来说,是这些评价的信息的传递者。如果父母能告诉孩子,你就是一个慢的,你总是这么慢。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他会忠诚的,坚定不移的相信,他认为重要的这些人传递过来的信息。他也会朝着这个方向的坚定的成长。
有些时候,我们父母把自身的弱点投射到孩子的身上。你会误以为孩子跟我们一样,或者担心孩子会跟我们一样。在这个反复的强化的过程中,可能是你的一个眼神,你的一个语调,也可能是你的一个动作,就足以告诉孩子你是一个脆弱的人,你是一个容易生病的人。在这个反复强化的过程里,孩子就真的成了你的样子。所以孩子看上去高高大大的身体,但是内在确是一个孩童般的心理。你要知道的是父母怎么去看待孩子,经常只需要一些短短的交流,你就能够感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