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德国的社会救济体制介绍 ---- 德国拟用公民津贴取代哈茨救济金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2年2月8日 16点15分 PT
共 (18)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L
Lidl
大约 3 年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德国拟用公民津贴取代哈茨救济金,将如何影响受助者?
哈茨四(Hartz IV)救济金是德国政府于2005年推出的针对失业人口调整救济内容、培训和促进再就业的社会改革方案。适用至今德国民众对它的褒贬不一,批评者主要认为哈茨四专养“懒汉”,因为它给长期失业者的失业救助金II(Arbeitlosengeld II)补贴过少,不仅无法将这些失业者拉出泥沼,还会使其陷入恶性循环。
随着德国新政府的上台,对哈茨四方案的改革也被提上议程。红绿灯联盟政府的联合协议(Koalitionsvertrag)已被签署,其中明确表示:哈茨四将会被新的社会补贴-- 公民津贴(Bürgergeld)所取代。 那么,哈茨四被公民津贴所取代,会对受助者和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和变化?将在下文为您详述:
L
Lidl
大约 3 年
2 楼
◆ 哈茨四(Hartz IV)的来源
哈茨方案是针对失业人口调整救济内容、培训和促进再就业的社会改革方案,由德国政府于2002至2005年逐步推行。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2005年1月推出的哈茨四,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政府负担含取暖费的房租以及水、电等住房开销。住房面积必须与家庭人口数相当,人均住房面积不得超过50平方米,且每平方米租金不得超过当地平均房租水平。
政府还向受救助者发放基本生活津贴(Grundsicherung),具体数额视家庭人口数而定。未成年子女单独享受额外补贴。该津贴包含给长期失业者的失业救助金II(Arbeitlosengeld II)和给穷困不能维持生活者的社会救助金(Sozialhilfe)。
此外,受救助者的额外收入每月可享受100欧元外加超出100欧元部分的20%的免税额。
哈茨四的申请者必须满足:年龄在15岁到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每天有至少三小时的工作能力;无法通过工作或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满足自己的必需生活开支或家庭成员的生活开支;是欧盟,欧洲经济区或瑞士公民,或者持有有效的居留许可或居留许可,有权在德国工作。
随着哈茨四方案的实施,德国开启了21世纪的“就业奇迹”,失业者从400万降到200万,长期失业者从160万降到100万,相应地失业保险金的费率得以从6.5%降到3%,进一步减轻了受雇人和雇主的负担。不过哈茨四也饱受争议,批评者普遍认为长期失业者所领取的第二类失业金(Arbeitlosengeld II)补贴金额过低,甚至不能温饱,2022年哈茨四补贴每人每月为449欧元。且失业时间越长,越无法找到工作,所以哈茨四被认为违背了其“帮助失业的人渡过难关”的初衷,而使领取者陷入恶性循环。
L
Lidl
大约 3 年
3 楼
◆ 公民津贴(Bürgergeld)将取代哈茨四救济金
2021年年底,德国政府重组以来,联邦政府想要通过引入公民津贴(Bürgergeld)来取代旧的社会福利系统即哈茨四救济金。
从公民的角度出发,联邦政府认为基本收入应该尊重个人尊严,社会福利应该帮助公民更好地融入社会。引入公民津贴旨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强可就业受益者和及其家人的个人责任感,帮助他们依靠自己的手段和力量独立谋生,以此增加对缴纳社会保障金的公民就业的激励。根据红绿灯联盟目前的联合协议,哈茨四与公民津贴的区别有:
为扩大申领者范围,对受助者的资产进行审核和记录暂停两年。意即两年内,劳工局将不再对申请人的公寓面积、房租等是否达到要求进行审核。
公民津贴重点在于帮助受助者重新融入劳动市场,而不是陷入失业的恶性循环。当然,哈茨四中该履行的义务仍然存在,如果受助者不向劳工局证明自己在积极求职或拒绝合理的工作合同,则补助津贴也将被削减。
公民津贴还支持受助者接受进一步的教育,联邦劳动和社会事务部部长胡贝图斯·海尔(Hubertus Heil)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计划为所有希望参加继续教育的受助者提供每月150欧元的奖金。
此外,受助者赚取额外收入的机会将增加,具体增加数额尚未被公布。哈茨四方案中,受助者每月赚取的额外收入通常只有一小部分是免税的,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受助者想要通过额外收入补贴家用。
联邦劳动和社会事务部部长胡贝图斯·海尔表示,联邦政府想要通过公民津贴实现社会政策的根本转变。新的公民津贴系统旨在帮助公民长期摆脱失业。公民津贴将顺应数字化发展的趋势,这意味着不仅公民申请公民津贴可以通过电子表格申报,而且住房津贴等社会福利也将通过互联网更便捷地申请和报销。联邦政府通过公民津贴不仅侧重就业安置,还能支持求职者的进一步职业系统化培训。
L
Lidl
大约 3 年
4 楼
作为欧洲福利国家的代表,德国可以说有着全球最大而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
由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构成,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事故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住宅补助、子女补助和教育补助等,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项目覆盖了所有社会成员。儿童福利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社会是所有发达国家在目前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德国一直在做出各种努力,提高生育率,减缓老龄化速度。因此,鼓励生育、支持育儿家庭也明显的体现在社会福利上。
1. 儿童金(Kindergeld)
法律规定,居住在德国并缴纳所得税的父母可享受儿童福利金的福利。儿童福利金的支付与收入无关。
2. 生育津贴 (Mutterschaftsgeld)
产前六周到产后八周的时间,是德国的“生育分娩保护期”。在“生育分娩保护期”内,根据生育保护法,孕哺职员会获得生育津贴,一般可以拿到休产假前三个月税后工资的平均值,其中保险公司每天支付13欧元,剩下的由雇主补足。
3. 父母金(Elterngeld)
从分娩第一天开始,新晋父母能够再逐月领取父母津贴。金额约为工作前月净收入的65-67%,金额为每月300—1800欧元。2017又出台了“父母津贴plus”政策,将父母津贴制度灵活变化,家长可以选择津贴值减半,但领取时间翻倍。
4. 住宅儿童金(Baukindergeld)
2018年德国开始实行住宅儿童金。该住宅金由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担任受理请求。该银行着重,供给这一补助是为了帮助多子女家庭和单亲家庭购买自住宅产。每名子女能够获得总共1万2000欧元,分十年以每年1200欧元的份额发放。
5. 免费教育
在德国大部分的联邦州中,学生从托儿所到攻读博士都可以享受免费的公立教育,(巴登-符腾堡州除外)。真正实现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
法律限制的劳动时间在德国,除每周5天工作制所带来的全年104天周末休假之外,根据德国《联邦休假法》规定,每人每年还享有至少24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一般在30天以上),其中不包括双休日和节日。加上法定节假日,如新年、五一劳动节、德国统一日、圣诞节、复活节等,假日总和超过150天。
根据德国的劳动法,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在德国的劳动法中,员工处于绝对的受保护地位,例如《解雇保护法》就限定了种种条件和赔偿条款,保护雇员不得无故被解雇。
L
Lidl
大约 3 年
5 楼
美国崇尚个人主义,信奉市场力量,鼓励通过劳动养活自己。
L
Lidl
大约 3 年
6 楼
美国崇尚个人主义,信奉市场力量,鼓励通过劳动养活自己。
L
Lidl
大约 3 年
7 楼
美国崇尚个人主义,信奉市场力量,鼓励通过劳动养活自己。
L
Lidl
大约 3 年
8 楼
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疾病保险法》,德国颁布了世界第一部,标志着社会保险的诞生。
俾斯麦是德国历史上首任首相。这位首相不仅为德国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而且为全人类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出了贡献。正是在他的领导下,1883年,1884年和1889年,德国又先后颁布《意外伤害保险法》和《伤残老年保险法》,这3项立法对德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欧社会保障高层圆桌会议在德国举行,无疑具有特殊意义。
1883年,德国总理俾斯麦推行法定医疗保险,随后是意外保险,最后是养老保险,主要都针对工人阶级。
“我的想法是争取工人阶级,或者应该说是,贿赂他们,将国家视为一个为他们而存在并希望为他们提供福利的社会机构。” ——奥托·冯·俾斯麦
L
Lidl
大约 3 年
9 楼
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L
Lidl
大约 3 年
10 楼
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福利体系之一,其在2018年有约9960亿欧元用于公共社会福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1%。德国这一福利国家社会体系的传统要上溯到19世纪下半叶的工业化时期,由当时的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建立。
1881年,在俾斯麦的授意下,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给德国议会的信中首次提出了这个想法。威廉写道:“那些因年龄和残疾而无法工作的人,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得到国家的照顾。”在俾斯麦的领导下,德国在1883年首先引入了工人义务医疗保险,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同步进行,并在后来几年里进一步扩展,从而为福利国家导向社会打下了基础,并在1889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施养老保险的国家。
L
Lidl
大约 3 年
11 楼
社会救助制度在发达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她体现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和先进。
她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稳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L
Lidl
大约 3 年
12 楼
L
Lidl
大约 3 年
13 楼
L
Lidl
大约 3 年
14 楼
L
Lidl
大约 3 年
15 楼
L
Lidl
大约 3 年
16 楼
L
Lidl
大约 3 年
17 楼
L
Lidl
大约 3 年
18 楼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德国拟用公民津贴取代哈茨救济金,将如何影响受助者?
哈茨四(Hartz IV)救济金是德国政府于2005年推出的针对失业人口调整救济内容、培训和促进再就业的社会改革方案。适用至今德国民众对它的褒贬不一,批评者主要认为哈茨四专养“懒汉”,因为它给长期失业者的失业救助金II(Arbeitlosengeld II)补贴过少,不仅无法将这些失业者拉出泥沼,还会使其陷入恶性循环。
随着德国新政府的上台,对哈茨四方案的改革也被提上议程。红绿灯联盟政府的联合协议(Koalitionsvertrag)已被签署,其中明确表示:哈茨四将会被新的社会补贴-- 公民津贴(Bürgergeld)所取代。 那么,哈茨四被公民津贴所取代,会对受助者和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和变化?将在下文为您详述:
◆ 哈茨四(Hartz IV)的来源
哈茨方案是针对失业人口调整救济内容、培训和促进再就业的社会改革方案,由德国政府于2002至2005年逐步推行。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2005年1月推出的哈茨四,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政府负担含取暖费的房租以及水、电等住房开销。住房面积必须与家庭人口数相当,人均住房面积不得超过50平方米,且每平方米租金不得超过当地平均房租水平。
政府还向受救助者发放基本生活津贴(Grundsicherung),具体数额视家庭人口数而定。未成年子女单独享受额外补贴。该津贴包含给长期失业者的失业救助金II(Arbeitlosengeld II)和给穷困不能维持生活者的社会救助金(Sozialhilfe)。
此外,受救助者的额外收入每月可享受100欧元外加超出100欧元部分的20%的免税额。
哈茨四的申请者必须满足:年龄在15岁到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每天有至少三小时的工作能力;无法通过工作或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满足自己的必需生活开支或家庭成员的生活开支;是欧盟,欧洲经济区或瑞士公民,或者持有有效的居留许可或居留许可,有权在德国工作。
随着哈茨四方案的实施,德国开启了21世纪的“就业奇迹”,失业者从400万降到200万,长期失业者从160万降到100万,相应地失业保险金的费率得以从6.5%降到3%,进一步减轻了受雇人和雇主的负担。不过哈茨四也饱受争议,批评者普遍认为长期失业者所领取的第二类失业金(Arbeitlosengeld II)补贴金额过低,甚至不能温饱,2022年哈茨四补贴每人每月为449欧元。且失业时间越长,越无法找到工作,所以哈茨四被认为违背了其“帮助失业的人渡过难关”的初衷,而使领取者陷入恶性循环。
◆ 公民津贴(Bürgergeld)将取代哈茨四救济金
2021年年底,德国政府重组以来,联邦政府想要通过引入公民津贴(Bürgergeld)来取代旧的社会福利系统即哈茨四救济金。
从公民的角度出发,联邦政府认为基本收入应该尊重个人尊严,社会福利应该帮助公民更好地融入社会。引入公民津贴旨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强可就业受益者和及其家人的个人责任感,帮助他们依靠自己的手段和力量独立谋生,以此增加对缴纳社会保障金的公民就业的激励。根据红绿灯联盟目前的联合协议,哈茨四与公民津贴的区别有:
为扩大申领者范围,对受助者的资产进行审核和记录暂停两年。意即两年内,劳工局将不再对申请人的公寓面积、房租等是否达到要求进行审核。
公民津贴重点在于帮助受助者重新融入劳动市场,而不是陷入失业的恶性循环。当然,哈茨四中该履行的义务仍然存在,如果受助者不向劳工局证明自己在积极求职或拒绝合理的工作合同,则补助津贴也将被削减。
公民津贴还支持受助者接受进一步的教育,联邦劳动和社会事务部部长胡贝图斯·海尔(Hubertus Heil)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计划为所有希望参加继续教育的受助者提供每月150欧元的奖金。
此外,受助者赚取额外收入的机会将增加,具体增加数额尚未被公布。哈茨四方案中,受助者每月赚取的额外收入通常只有一小部分是免税的,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受助者想要通过额外收入补贴家用。
联邦劳动和社会事务部部长胡贝图斯·海尔表示,联邦政府想要通过公民津贴实现社会政策的根本转变。新的公民津贴系统旨在帮助公民长期摆脱失业。公民津贴将顺应数字化发展的趋势,这意味着不仅公民申请公民津贴可以通过电子表格申报,而且住房津贴等社会福利也将通过互联网更便捷地申请和报销。联邦政府通过公民津贴不仅侧重就业安置,还能支持求职者的进一步职业系统化培训。
作为欧洲福利国家的代表,德国可以说有着全球最大而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
由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构成,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事故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住宅补助、子女补助和教育补助等,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项目覆盖了所有社会成员。儿童福利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社会是所有发达国家在目前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德国一直在做出各种努力,提高生育率,减缓老龄化速度。因此,鼓励生育、支持育儿家庭也明显的体现在社会福利上。
1. 儿童金(Kindergeld)
法律规定,居住在德国并缴纳所得税的父母可享受儿童福利金的福利。儿童福利金的支付与收入无关。
2. 生育津贴 (Mutterschaftsgeld)
产前六周到产后八周的时间,是德国的“生育分娩保护期”。在“生育分娩保护期”内,根据生育保护法,孕哺职员会获得生育津贴,一般可以拿到休产假前三个月税后工资的平均值,其中保险公司每天支付13欧元,剩下的由雇主补足。
3. 父母金(Elterngeld)
从分娩第一天开始,新晋父母能够再逐月领取父母津贴。金额约为工作前月净收入的65-67%,金额为每月300—1800欧元。2017又出台了“父母津贴plus”政策,将父母津贴制度灵活变化,家长可以选择津贴值减半,但领取时间翻倍。
4. 住宅儿童金(Baukindergeld)
2018年德国开始实行住宅儿童金。该住宅金由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担任受理请求。该银行着重,供给这一补助是为了帮助多子女家庭和单亲家庭购买自住宅产。每名子女能够获得总共1万2000欧元,分十年以每年1200欧元的份额发放。
5. 免费教育
在德国大部分的联邦州中,学生从托儿所到攻读博士都可以享受免费的公立教育,(巴登-符腾堡州除外)。真正实现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
法律限制的劳动时间在德国,除每周5天工作制所带来的全年104天周末休假之外,根据德国《联邦休假法》规定,每人每年还享有至少24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一般在30天以上),其中不包括双休日和节日。加上法定节假日,如新年、五一劳动节、德国统一日、圣诞节、复活节等,假日总和超过150天。
根据德国的劳动法,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在德国的劳动法中,员工处于绝对的受保护地位,例如《解雇保护法》就限定了种种条件和赔偿条款,保护雇员不得无故被解雇。
美国崇尚个人主义,信奉市场力量,鼓励通过劳动养活自己。
美国崇尚个人主义,信奉市场力量,鼓励通过劳动养活自己。
美国崇尚个人主义,信奉市场力量,鼓励通过劳动养活自己。
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疾病保险法》,德国颁布了世界第一部,标志着社会保险的诞生。
俾斯麦是德国历史上首任首相。这位首相不仅为德国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而且为全人类的社会保障体系做出了贡献。正是在他的领导下,1883年,1884年和1889年,德国又先后颁布《意外伤害保险法》和《伤残老年保险法》,这3项立法对德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欧社会保障高层圆桌会议在德国举行,无疑具有特殊意义。
1883年,德国总理俾斯麦推行法定医疗保险,随后是意外保险,最后是养老保险,主要都针对工人阶级。
“我的想法是争取工人阶级,或者应该说是,贿赂他们,将国家视为一个为他们而存在并希望为他们提供福利的社会机构。” ——奥托·冯·俾斯麦
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福利体系之一,其在2018年有约9960亿欧元用于公共社会福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1%。德国这一福利国家社会体系的传统要上溯到19世纪下半叶的工业化时期,由当时的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建立。
1881年,在俾斯麦的授意下,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给德国议会的信中首次提出了这个想法。威廉写道:“那些因年龄和残疾而无法工作的人,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得到国家的照顾。”在俾斯麦的领导下,德国在1883年首先引入了工人义务医疗保险,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同步进行,并在后来几年里进一步扩展,从而为福利国家导向社会打下了基础,并在1889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施养老保险的国家。
社会救助制度在发达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她体现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和先进。
她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稳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