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top私立高中也和harvard一样都是a啊,公立不可能每个人给a,亚裔越多越卷,top私立可以都给a啊,标准本来就不一样。完全不是一套玩法啊。比如湾区攻公立,老师和学校没有任何动力让孩子阿上好大学啊,所以甚至可以随便打分,我自己就遇到过。更多孩子上牛校老师或者学校又不多拿一分钱。但是很多好的私立,家长送过去就是为了让上好大学,或者孩子能学到东西的。不然以后家长就不来了。老师和学校费尽心机帮学生搞gpa,上ap,上各种时髦课,project based learning, design thinking…湾区top私立高中升牛校远远好于top公立。完全不是一个level。
Update: 避免confusion,我把问题更清楚的描述一下:有些人觉得top公立高中卷,因为里面“牛人太多,小孩难出头,排名可能靠后”,所以提议去二线公立高中,而top私立高中为什么没有人提出“牛人太多,小孩难出头,排名可能靠后”的问题?是因为私立牛人不多还是啥原因?我的问题跟top私立是否难进没什么关系,我只想讨论“牛人太多,小孩难出头,排名可能靠后”这个问题在公立和私立是否一样存在,如果公立存在但私立不存在这个问题,那原因是啥?
有的东西可能真的是 好东西知道的人少
不是送不起,是大部分人送不进吧
我认识的去top私高的孩子,后来去的大学并不比top 公立高中的好。
.
.
“另外版上也有人提醒过,哈佛人均分数是A,所以没必要去差大学刷GPA然后考医学院。”
楼主太搞笑了。没必要去差大学刷GPA, 只能去哈佛刷A吗?
还有就是去top私高的孩子,要的是学习体验和朋友圈子,上最好的大学不是唯一目的。如果冲着一定要上藤校或者牛校大学的目的去上top私高,没去成就觉得四年学费大水漂的,那还是不适合去。当让本来就很难进,挤得头破血流。学校里也一样竞争激烈,但是好处是小孩资源多,高中生活丰富多彩,周围的同学志趣相投,互相交流进步,学校里几乎没有不好学不上进的或者是家庭影响很差的。
好像回复的人基本都是在讨论“top公立好还是top私立好的问题”,这个完全不是我想讨论的point。
这里我就用层主的例子作为类比吧。假设层主说的湖北代表公立,北京代表私立,那我的问题是: 当提及公立(湖北)的时候,有人会说不要去湖北top1的高中,因为“牛人太多,小孩难出头,排名可能靠后”,应该去湖北中流第20名的高中,牛人少,小孩容易出头。 但当提及私立(北京)的时候,大家都抢着想去北京top1高中,为什么没人说“牛人太多,小孩难出头,排名可能靠后”,应该去北京中流第20名的高中,牛人少,小孩容易出头?
我这个例子应该很清楚了吧,我的point是top公立跟中流公立比,top私立跟中流私立比,而不是top公立跟top私立比。
送不进就是送不起好吧 设一个family scholarship你看送不送的进
进私立也不一定就是保证好大学,小孩所处环境和条件不是第一考虑的吗,不是每个娃都是爬藤的料啊,如果父母认为负担重还是不要勉强
送得起的估计懒得为了卷而卷
呃,因为top私立很好,一般比top公立强大家都承认。但是中流私立的话,好多入学门槛松很多,虽然不说给钱就能进,但是也确实不严,去的学生一般就是家庭富裕,小孩普通的。top私立的学生去不了藤的话,好多去top的lac,中流私立的话好多去的名字都没听过的私立大学,比如lac里排名70,80开外那种。
1很好理解,鸡头凤尾的意思. 2比较复杂,首先顶级私立要考试,很competitive,不是买个学区房就能上的。所以有选择上一流还是二流私立的option就不多。然后,二流私立还要花几万一年,要看学校升学率,比一流的差多少,比公立又好多少,值不值得上,这个是case by case的
Top私立的华人没有那么多啊。据说top 私立挺卷家长的😂。。
因为top私立高中也和harvard一样都是a啊,公立不可能每个人给a,亚裔越多越卷,top私立可以都给a啊,标准本来就不一样。完全不是一套玩法啊。比如湾区攻公立,老师和学校没有任何动力让孩子阿上好大学啊,所以甚至可以随便打分,我自己就遇到过。更多孩子上牛校老师或者学校又不多拿一分钱。但是很多好的私立,家长送过去就是为了让上好大学,或者孩子能学到东西的。不然以后家长就不来了。老师和学校费尽心机帮学生搞gpa,上ap,上各种时髦课,project based learning, design thinking…湾区top私立高中升牛校远远好于top公立。完全不是一个level。
楼主问的是为啥不从top公立转到二线私立,楼主的标题太误导了,结果大家都在回答top 私立
我觉得大概是大家对卷的定义不一样吧。 我觉得卷就是资源有限,大家为了有限的资源相互竞争争抢。这个对于top公立的确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top私立学生努力幸苦竞争出于压倒对方争取有限资源的原因相对弱一点。
那是不是说那些一般中印家庭愿意付学费就能进的私校就不是top私校? 话说也是当地有名的私校。
卷是卷的,跟公校纯拼GPA+EC 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进Top 私校又没有太多connection 的父母要事先有思想准备。
前几年看过一个数据,top 10私立寄宿高中,亚裔比例挺高的,不少在30%左右,比湾区的公校低,但是比大部分其他地方的学校亚裔比例应该是高的,这几年应该越来越高了。这不奇怪,亚裔最舍得在教育上砸钱。
国际化程度高,教学质量高(完全不需要AP成绩,因为学校任何一门课比AP要求高) 竞争在同学之间,藤校录取比例高,各种项目多,例如某语言项目,学下来的最差录取是哥伦比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某项目全球60人,但是可以从该校录取2个同一年。GPA很难保持高,课程难度大
大部分人送不起也送不进。
说的啥connection都没有送孩子进去的父母都跟傻子似得(就指得是咱们这些一代华人家庭呗)。其实啥都没有还能把孩子送进去的,娃通常都很厉害。要不然考不进去。
我觉得最可笑的是自己不送孩子去私校还说送去的人都是给人做分母的一副别人都是掏钱的傻x似的。不送私校当然没问题,公校有很多advantage, 但暗搓搓imply人家送私校的是做分母就不地道了。 就跟前两天有人说新房都是穷人买,富人都买旧房一样。人富人买地大环境风景好的新房很多好不好。 看的我都呆了。还有这理论?
你的结论不知道是什么逻辑。“有思想准备”的意思当然不是贬低华人的娃,而是提醒大家卷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朋友的孩子念top 私校,她说不会跟要申请同一家学校的其他父母讲真实感受,就是怕被你这样的人误读。如果诚实地讲有好处有坏处的话,人家往往会说你小孩不行,我家孩子是天才,进去之后只能得好处没有坏处。有这种自信的话真没必要问别人的意见,耽误时间。
前面还有人问为什么没人来分享,可能是同样原因。
进mediocre私立资源还不如去top 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