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版上男娃妈和女娃妈们由大学录取引发的对立和争吵,想起曾经影响和改变过我儿女观婚恋观的两个人,也说两句。 一个是国内的一个老师。他本人是有名望的教授,见多识广,情商很高。老师的儿子在省立医院当外科医生和科里的中专小护士恋爱上了。老师很反对这门婚事(觉得女方学历低,相貌也配不上他儿子),摇头叹息说儿子太单纯小护士送一下温暖就招架不住了。不过后来老师反对归反对,也并没有棒打鸳鸯。他的外科医生儿子还是娶了意中人, 生了个非常漂亮可爱的外孙女。老师当了爷爷对孙女爱的不得了,全身心疼爱,各种宠爱培养。再也没听他提过当年反对儿子的婚事的事。 另一个人是儿子在这边的老师。快70岁的老太太,机缘巧合我和她聊的也比较深。她在女儿很小的时候离婚当了单亲妈妈,女儿很聪明但是从小各种疾病缠身,老太太一个人赚钱养家带娃把孩子拉扯大很坚强很乐观。回忆过去她和我说当年她收家里教育一定要找一个同族的(犹太人)她从没敢想过要嫁给犹太人以外的人。而实际上婚姻是marry a heart not marry a race. 言语之中挺遗憾的。当然她也没和我提过当年年轻时面临过什么样的婚恋选择让她发这样的感慨。 这俩个例子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不要下意识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可以按自己喜好随意左右。把孩子当作一个人去爱去尊重,尊重他的选择,一些也许你不看好的婚姻,一个善良情商高的人仍然可以把它带向圆满的结局。很多为孩子吵架对立的妈妈说话的口气令人觉得孩子是他们的财产/木偶,孩子要而且一定会听爸爸妈妈指挥。 曾经我也给我娃洗过脑,将来一定要找同文同种的伴侣。 犹太老太太这句话我咀嚼了几年之后,打破了我的这种纠结。个体在一个时代下是一粒沙,不要给自己传承民族血脉/文化而结婚而生娃这样的压力,也不要给自己和孩子打上同文同种更好交流更好沟通的思想钢印,这何尝不是一种stereotype?很多时候反而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我现在告诉孩子就是marry a heart,将来如果找到华裔伴侣最好,但是不需要局限自己一定要找华裔。在美国出生的孩子有国内孩子没有的机遇(接触各种族群和文化,亲身鉴别比较各种文化的优缺点),也有国内孩子见不到的挑战 (社会地位,种族,弱势族群)。但总体视野是更开阔的。 在我看来孩子将来有门当户对同文同种的婚姻是最理想的,但是不要过于执着与门当户对,同文同种。真的爱他/她,家长能做到就是把孩子养育出自己认同的三观,人品教育好,学业能力看娃自己造化。孩子大了放手让孩子振翅去飞,寻找自己的天空。 人要挣脱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很难。也正是如此人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我自己这几年和前几年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与大家交流共勉。
回复 1楼Yoshitomo.nara的帖子 "而实际上婚姻是marry a heart not marry a race." 是不是也可以说,老太太只是married a bad heart, had nothing to do with race? 同族同文化背景同语言同宗教,只是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摩擦少一些罢了 婚姻生活本就一地鸡毛 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母语不同宗教信仰,不过是给一地鸡毛加更多需要解决调和的矛盾摩擦罢了 我是实用主义者,三观相近,一样母语,相似的文化成长背景,日子容易过到一块去 婚姻家庭是个team work 至于heart, 只要warm, kind,honest, 愿意共同磨合努力学习,合作做个好的team player就足矣
一个是国内的一个老师。他本人是有名望的教授,见多识广,情商很高。老师的儿子在省立医院当外科医生和科里的中专小护士恋爱上了。老师很反对这门婚事(觉得女方学历低,相貌也配不上他儿子),摇头叹息说儿子太单纯小护士送一下温暖就招架不住了。不过后来老师反对归反对,也并没有棒打鸳鸯。他的外科医生儿子还是娶了意中人, 生了个非常漂亮可爱的外孙女。老师当了爷爷对孙女爱的不得了,全身心疼爱,各种宠爱培养。再也没听他提过当年反对儿子的婚事的事。
另一个人是儿子在这边的老师。快70岁的老太太,机缘巧合我和她聊的也比较深。她在女儿很小的时候离婚当了单亲妈妈,女儿很聪明但是从小各种疾病缠身,老太太一个人赚钱养家带娃把孩子拉扯大很坚强很乐观。回忆过去她和我说当年她收家里教育一定要找一个同族的(犹太人)她从没敢想过要嫁给犹太人以外的人。而实际上婚姻是marry a heart not marry a race. 言语之中挺遗憾的。当然她也没和我提过当年年轻时面临过什么样的婚恋选择让她发这样的感慨。
这俩个例子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不要下意识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财产,可以按自己喜好随意左右。把孩子当作一个人去爱去尊重,尊重他的选择,一些也许你不看好的婚姻,一个善良情商高的人仍然可以把它带向圆满的结局。很多为孩子吵架对立的妈妈说话的口气令人觉得孩子是他们的财产/木偶,孩子要而且一定会听爸爸妈妈指挥。
曾经我也给我娃洗过脑,将来一定要找同文同种的伴侣。 犹太老太太这句话我咀嚼了几年之后,打破了我的这种纠结。个体在一个时代下是一粒沙,不要给自己传承民族血脉/文化而结婚而生娃这样的压力,也不要给自己和孩子打上同文同种更好交流更好沟通的思想钢印,这何尝不是一种stereotype?很多时候反而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我现在告诉孩子就是marry a heart,将来如果找到华裔伴侣最好,但是不需要局限自己一定要找华裔。在美国出生的孩子有国内孩子没有的机遇(接触各种族群和文化,亲身鉴别比较各种文化的优缺点),也有国内孩子见不到的挑战 (社会地位,种族,弱势族群)。但总体视野是更开阔的。
在我看来孩子将来有门当户对同文同种的婚姻是最理想的,但是不要过于执着与门当户对,同文同种。真的爱他/她,家长能做到就是把孩子养育出自己认同的三观,人品教育好,学业能力看娃自己造化。孩子大了放手让孩子振翅去飞,寻找自己的天空。
人要挣脱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很难。也正是如此人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我自己这几年和前几年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与大家交流共勉。
啊啊 没检查写错了 应该是孙女 :)
没有不良嗜好,性格温和,善良,有责任心。其他就是bonus。对于男生女生都一样。
这个姑娘是不是本来做事就不靠谱。既然跟家里断交了还有脸带着孩子回来搬回娘家?
当然对华人做到这一点比楼主提倡的难度是更大了。
也是看到标题点赞
"而实际上婚姻是marry a heart not marry a race."
是不是也可以说,老太太只是married a bad heart, had nothing to do with race?
同族同文化背景同语言同宗教,只是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摩擦少一些罢了 婚姻生活本就一地鸡毛 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母语不同宗教信仰,不过是给一地鸡毛加更多需要解决调和的矛盾摩擦罢了
我是实用主义者,三观相近,一样母语,相似的文化成长背景,日子容易过到一块去
婚姻家庭是个team work 至于heart, 只要warm, kind,honest, 愿意共同磨合努力学习,合作做个好的team player就足矣
跟我婆婆的故事一样,一路私立出来的乖乖女,非得嫁个高中毕业的混混,父母气的跟她断绝关系,她还是嫁了。后来一切如父母所说,一地鸡毛,最后自己单亲带娃,还是父母接济她了。所以我们经常跟小孩讲这些故事,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个性柔和容易妥协“听话”的,受父母他人的影响就比较大 个性刚硬strong will的,家长再想影响,影响力都很小甚至没有的
如果对方黄赌毒,捞偏门的行业,即便我知道要尊重孩子,但还是会忍不住反对的。
年纪大了 就会比较深刻地理解 “不被看好blessed的婚姻 很有可能就是不好经营的婚姻”
只要脑子正常,让他自己做informed decision就行了……外界只要feed信息。你给他feed结论当然不好使了。
而且同文同种就能保证价值观上的契合吗? 说实话,全球化时代,跨国的同一阶层人群的共性,或许比同一个国家不同阶层之间还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