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跟近年来信息流通方便有关。 对华人群体来说总体是好事,因为local住了很多年的白人有很多丰富的渠道了解,网上分享对他们影响不大。各行各业都是,可能白人感到危机。 至于是否一窝蜂的同一模式,学校估计也苦恼怎么区别都这么好。不过也不一定,在升学这个游戏系统里,人越多玩的越卷他们越开心。 sibyla 发表于 2022-02-03 13:53
客观的来看 如果你娃不是混血款 本来就只和亚裔竞争名额 这种分享实质上是推高起点的 local老白们确实有很多当地人才知道的消息 但他们和我们大多数人不在一个pool竞争对吧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2-02-03 13:59
那篮球决定caltech和mit的录取,基本就是扯,她自己愿意相信而已,当然看客谁愿意信也随便 amber10 发表于 2022-02-03 11:59
呵呵,这么自由的国度你还没改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毛病? 小豆 发表于 2022-02-03 13:50
这个论坛一直这样。无论说什么,下面都是批判的回复,好像自己见解多独到一样。反正什么都是负面就对了。不能高兴不能喜悦。 dozenroses 发表于 2022-02-03 13:55
很多被称为干货的其实非常misleading,但大千世界很多时候不被这个干货迷惑了就是被那个干货忽悠了。 那个分享的帖子我自己认为关键点是混血女娃,在此基础上对于我来说其他的借鉴作用就不大了。 这就是我的判断而且还固执己见,但我不把己见强加于人。 吵架真是没必要。虽然于我没有作用但我还是感激LZ分享。 BlueJacaranda 发表于 2022-02-03 13:30
我看了几个不同意见贴,说啥的都有,但是我不是很赞同那个楼主的干货,并不是因为我家只有男娃。 真的是因为:大学录取里面充满了偶然。 一个藤校申请人里面,可能条件类似的有上千人,选谁不选谁,标准是我们不知道的,而且有可能每年都不会一样。 再举个简单例子,2024年football球队里quarterback要毕业了,候补的也没有出众的,那练quarterback的就会被多看两眼。如果招到特别合适的了,那2025的就基本不会被这个学校校队考虑了。 小豆 发表于 2022-02-03 11:23
同不理解为啥不能为人家孩子的成功鼓个掌, 就算再没借鉴起码看到一个孩子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也是好事儿吧,外人看了也是很开心。 亚裔男娃是受歧视,女娃也就是受的相对少了些, 却被看成占了便宜, 难道不受歧视就是占便宜吗? Swinging 发表于 2022-02-03 14:07
华人现在越来越少人分享了 就是因为吵架的越来越多黑白无常 发表于 2022-02-03 13:36
主要是人太杂了。像这里这位,自己孩子根本没在大学里,疯狂在这里怼天怼地。 难道人家分享信息,抢了她家大米。 ReesWitherspoon 发表于 2022-02-03 14:08
那你也可以在下面大方的祝福别人 aicri 发表于 2022-02-03 14:10
因为我当过某学校几年的interviewer啊 😂 小豆 发表于 2022-02-03 13:49
你当interviewer很大可能性你是那个学校的校友而已,你interview的大概率也是你local的人吧。我家也有人当过interviewer,我还真没觉得有啥意义。 xltao2004 发表于 2022-02-03 14:16
那位妈妈那么诚恳的无私分享, 哪里看得出扯了?她自己也说了, 觉得球队教练的背书是录取的关键, 这体育就是最终录取的No.1决定因素,因为孩子进对pool了,学校有这需要。后面跟贴的一位叫MyChina的网友也说了,她孩子进Harvard, 高三时学校就来收走了,后面的申请她们就没操过心。作为家长最好放宽心态,不要一味去痴迷纠结名校, 因为名额特少, 竞争激烈,而且好的州大多的是, 无论去哪里, 孩子努力了结果都不会差。但若一心想进名校的话,一个相对确定些的办法就是能进入学校想要的各种pool, 后面会顺畅很多。亲身经历过, 也曾惊讶过。 fiatlux 发表于 2022-02-03 14:04
你相信group体育帮助孩子进mit,那你去推啊,我又不拦着。 但是我孩子如果想去mit,我就宁可她多去上两门linear algebra,differential equation amber10 发表于 2022-02-03 14:26
那你觉得个例很有参考价值?不知道你想说什么。 小豆 发表于 2022-02-03 14:18
挺好啊,没人说必须都要去推体育 网上的信息都是需要自己甄别和筛选的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2-02-03 14:29
那你也可以不看 无论什么原因,不想看的都可以不看 但是,自己不想看,把分享的人拍走了,导致别人想看的看不成,就不厚道了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2-02-03 14:02
当然了,很多个例在一起,你就不能找出其中的共性吗,搞不懂你在争什么,你不可能copy个例,但很多个例中你学到的东西融合起来就是你需要的,我想说的就是这个。不觉得你当过interviewer就觉得比别人知道的多,尤其你就是某一个学校的interviewer。 xltao2004 发表于 2022-02-03 14:30
你脑筋已经偏执到如此程度了吗?怼天怼地?在哪?就是我说的那些运动队录取?还有答不出某id问的不分专业的summer camp info? 我家孩子没上大学,我就没见过大学生?我见过的申请人估计比你认识的都多好吗?而且都是top students,我看到的数据哪个方向的都有,基于我的数据库,我认为单个个例没有借鉴价值。真不好意思,耽误您单线程做分析了。 小豆 发表于 2022-02-03 14:11
所以我觉得应该百花齐放啊,大家都能说说自己的见解比较好。 录取本身就是小马过河,盲人摸象,有人愿意分享那很好,但是有人提出不同观点,也不该捂嘴。 大家就事论事,不要take it personal比较好 amber10 发表于 2022-02-03 14:33
我没有拍那位lz呀 我一直说那位lz的女儿很牛 在过去的时代 根本都不用妈妈操心帮忙optimize 自己足够了 内卷其本质是害了自己害了娃而已 我支持保护raw talent 因为它们太宝贵了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2-02-03 14:35
我说我找不出共性来你信吗?我那么多申请的小孩都找不出共性,怎么可能从单一data看出啥? 小豆 发表于 2022-02-03 14:37
幸亏我第一时间就机智地存到了word里 CCchloeC 发表于 2022-02-03 14:39
回复 295楼CleverBeaver的帖子 local 白人就是一个信息不公平的例子。 把信息掩盖起来,不让模考不让真题, 看起来大家都是闭卷考试,考出natural的状态。其实在现实中不存在,只是让有特权的那部分人特权更多。 话说二十年前从中国申美本据说也很容易。小镇做题家欢天喜地的考上top2, 听说某驻美大使的娃已经退学去美国读本科了,才知道原来还可以从中国申请美国学校。 sibyla 发表于 2022-02-03 14:12
她的孩子录取了,她认为有几个原因 (A, B, C, D...),所以出来分享一下 看客听一听,看看哪些有用有道理 哪些没用没道理,完了 就说体育吧,不同的学校也不一样,有的侧重多一点,有的侧重少一点,原本没有标准答案 正面评论可以说:我的经验是XX学校不看重体育,但是XX学校也许有用 何苦说什么扯不扯的?so confrontational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2-02-03 14:39
因为我刚好做过她说的xx校的admission committee,我就是能confirm这一点。。。 amber10 发表于 2022-02-03 14:44
所以你别看了呀,免得玷污了 raw talent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2-02-03 14:40
羊群效应里面的🐑都看了 造成了raw talent的流失 我看与不看 差别不大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2-02-03 14:46
那你可以说:作为在XX学校AO工作过的人,我可以保证体育在这个学校不是加分项 一个"扯",把你的档次和可信度扯下来了 It depends on how you say it.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2-02-03 14:46
那你可以不当羊 人不要老想着力挽狂澜,能独善其身就不错了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2-02-03 14:48
这人没在AO工作过,她说的interviewer,Caltech不面试,那就是MIT了,MIT的面试者来自校友,但是对录取没有影响,只负责面试,对申请考生的成绩和E C不涉及。 我是谁重要吗 发表于 2022-02-03 14:50
我虽然没参与吵架,但是我认真觉得那些都不一定是干货。 首先,你不一定有混血娃。 其次,你周围不一定有顶级私高。 第三,你娃未必自推。 第四,你娃身体条件智力条件和别人娃肯定不一样。 第五,每家家教不一样,你和她都不一样,怎么能学人家怎么带娃或者帮忙? 7门ap和1500左右的sat,中国小孩里不算拔尖的,top 20%也许。 小豆 发表于 2022-02-03 11:03
我都没注意是7门AP和SAT1500,光看了一眼是混血娃,就没兴趣看了。怎么还那么火爆? BayArea999 发表于 2022-02-03 14:55
很多人对未知的东西有种黄大仙救世般的偏执 其实多方佐证过的发言更容易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 但又未必是大众最爱听的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2-02-03 14:57
其实啥帖子都会吵,越详细的帖子吵的人越多。如果论坛上发表就要有接受人挑刺的勇气。大部分人都是感谢那个楼主的,有些人只是观点不一样,少部分人煽风点火 QQQ1000 发表于 2022-02-03 14:59
其实并不是,大部分人看这种分享都会自己筛选信息 不同的是,有人多看到亮点,为此而感激; 而有人多看到槽点,为此而砸场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2-02-03 14:59
你相信group体育帮助孩子进mit,那你去推啊。 但是我孩子如果想去mit,我就宁可她多去上两门linear algebra,differential equation amber10 发表于 2022-02-03 14:26
真可惜,我没有存。人家把自己孩子的成功经验和盘托出,是非常真诚,善意,和造福大家的事,我真不理解有些人的反应。 有点失望和生气。 聚 发表于 2022-02-03 14:48
多方发言为什么不好呢?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2-02-03 15:01
你如果问一下,应该会有人愿意把自己存的帖出来的。 ReesWitherspoon 发表于 2022-02-03 15:04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 混血,私高,自推,当然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例子。但是所有信息对一个还是低年级小学龄娃的妈很有用,哪怕这个板上还有很多人还没有踏入这个升学的门槛。认真细致的分享,让每个家庭根据自身的情况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做决策,有什么错?脖子上长个脑袋,自己不会分析过滤吗? bioaero 发表于 2022-02-03 11:08
吵架就不好啊 比如一上来就"扯"! 再比如,一个说女孩有优势,另一个就说是小中男不中用。这个小中男小中女破话题开了无数楼了。 就不能平心静气的说话? 小豆说的申请大学有很多偶然性,难道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变成毫无借鉴意义,那不是打击了人家分享的积极性吗?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2-02-03 15:05
好像没人关注顶级私高,feeder school顶级私高的pool是完全不一样的。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2-02-03 15:09
大妈们嫉妒心最强了,你发让人眼红的东西肯定会这样 wswsn 发表于 2022-02-03 15:12
那位楼主的娃是1550 SAT 完全够了。重要的是EC好,体育强,学习和体育都有全国和周内奖项,还不止一项。 mayzm8 发表于 2022-02-03 15:06
有道理 🙏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2-02-03 15:11
顶级私高大多是家里有矿,少数绝顶聪明,其实和藤校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我认为顶级私高的高录取率也有点像legacy/donor。 结果版上只看到女生、混血,还是不懂行。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2-02-03 15:14
但没有豆id的扯 就没有第三方出来说mit的面试不影响录取了 有时候理性的扯扯 貌似也是可以接受的? 我觉得口语化的词汇每个人读出来的意境不同吧 另外 有时候大家会有一个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的盲区 隔壁lz分享的本意有自豪有分享 这都很好 但她的信息未必100%真实准确 有人出来帮忙甄别 也挺好的啊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2-02-03 15:10
那贴后来发展到什么样子了?酸葡萄大妈在攻击混血娃么? stacych8008 发表于 2022-02-03 15:16
可能因为我孩子还小,没有什么梦校之说,我对什么MIT什么Caltech的特别录取条件并不看重,MIT看不看面试对我来说完全无关紧要。但是,overall 选课 外语 体育 等等各项,原帖给了我很大启发。完全不是小豆说的毫无借鉴意义。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2-02-03 15:15
我就看过顶楼,后面肯定是吵起来了,所以原贴主删了 你看后来好几个小中男小中女的楼,简直了!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2-02-03 15:19
那个楼主诚心实意提供参考,然而跟广大群众不fit, 她家一个念feeder private high school 的gpa第一的自推娃,然后last name 都不是中国姓,哎 这不是给平常娃的父母平添工作量么,这么想她有那么点不厚道,哈哈哈 城主的眼罩 发表于 2022-02-03 15:18
我家混血娃,我基本上很少在中国朋友面前分享任何有关于我娃的具体事项,好心好意人家绝对会来一句你家娃混血。。。。 stacych8008 发表于 2022-02-03 15:22
有些学校的录取是把名字遮住的 feeder private high school 的gpa第一 很牛,服气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2-02-03 15:20
你很明智 看了那贴可真是人言可畏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2-02-03 15:23
回复 8楼bioaero的帖子 有啥干货能不能给个summary啊,层主好人! 密码是mima12345 发表于 2022-02-03 15:21
feeder school的确适合牛蛙 但是你看南湾feeder school(非私立)的家长哀鸿遍野的… 我听说丝糕也是这样的 当分母的很难过的 但这个也没办法 CleverBeaver 发表于 2022-02-03 15:23
对,顶级私高也卷,她在里面GPA第一是真的厉害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2-02-03 15:30
顶级私高大多是家里有矿,少数绝顶聪明,其实和藤校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我认为顶级私高的高录取率也有点像legacy/donor。 结果版上只看到女生、混血,还是不懂行。 我在顶级私高的华人男同学都录得可好了,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大藤拿到手软,和版上割喉公校争GPA/SAT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2-02-03 15:14
华人顶级私高(PA PEA级别)升学的结果,这几年还真心关注过,不管从知道的学校的统计数据还是身边直接认识的多个个例,都完全没看到过“大藤拿到手软”这种事情啊。 历史上顶级私高有98%进大藤这种事情,但是今时不同往日,都要避嫌,大学越来越避免有feeder school这个概念,有名的feeder school 基本就等于权贵,太招眼了,名额上每个学校有很明显的限制。 再加上顶级私高本身很难进,进去以后竞争还特别激烈,华人比例也都很高,现在进顶级私高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就是上一般高中能特别拔尖的孩子,如果进了PA PEA这种学校搞不好就是拼了命也就中上等水平,然后还没有legacy和富人阶层的加分,反而降低了自己可能申请上的大学的档次,所以在高中的选择上做鸡头还是凤尾这是个很烧脑的问题。 doubt 发表于 2022-02-03 15:42
回复 164楼ReesWitherspoon的帖子 什么性价比?是根本好的私立中学就不要你。哪是你想上就上的了的?! 很多好的私立除非从一年级开始,不然基本没机会! SMKS 发表于 2022-02-03 15:54
应了你的Id 了。不知道.不怪现在没人爱分享。只有钱坑房坑离婚坑
对,土著对升学比我们知道得多多了,自己经历过,身边无数同学经历过,爷爷奶奶七大姑八大姨经历过。所以移民多看多问是很重要的。
那你也可以不看 无论什么原因,不想看的都可以不看 但是,自己不想看,把分享的人拍走了,导致别人想看的看不成,就不厚道了
那位妈妈那么诚恳的无私分享, 哪里看得出扯了?她自己也说了, 觉得球队教练的背书是录取的关键, 这体育就是最终录取的No.1决定因素,因为孩子进对pool了,学校有这需要。后面跟贴的一位叫MyChina的网友也说了,她孩子进Harvard, 高三时学校就来收走了,后面的申请她们就没操过心。作为家长最好放宽心态,不要一味去痴迷纠结名校, 因为名额特少, 竞争激烈,而且好的州大多的是, 无论去哪里, 孩子努力了结果都不会差。但若一心想进名校的话,一个相对确定些的办法就是能进入学校想要的各种pool, 后面会顺畅很多。亲身经历过, 也曾惊讶过。
你要是没法借鉴,要么关贴走人。要么也写点什么干货出来当作我辈楷模。大家不喜欢你的言论,你自由你的当然没问题,但是在正常交流里冷嘲热讽的,摆出一副世人皆醉你独醒,逼的不得不删帖就闹心了。
亚裔男娃是受歧视,女娃也就是受的相对少了些, 却被看成占了便宜, 难道不受歧视就是占便宜吗?
主要是人太杂了。像这里这位,自己孩子根本没在大学里,疯狂在这里怼天怼地。 难道人家分享信息,抢了她家大米。
华人网上也有很多混血女娃啊,怎么不能借鉴?对你没用你别看啊。
那你也可以在下面大方的祝福别人
拜托不要把楼往男孩女孩上歪了,吵了几天脑袋不疼吗? 理工类,任何肤色的女孩都比同肤色的男孩有优势,因为理工类的女生申请人数少 承认这一点不等于说男孩父母觉得是女孩占了自己的便宜 无论男女,都要 focus on 好好 build up自己的package,总不能为了申请个大学去变性 所以MIT女娃妈妈的帖子很有意义
是的,杠精太可怕, 有些人能什么也不做,守着坑整整杠一天。
你脑筋已经偏执到如此程度了吗?怼天怼地?在哪?就是我说的那些运动队录取?还有答不出某id问的不分专业的summer camp info?
我家孩子没上大学,我就没见过大学生?我见过的申请人估计比你认识的都多好吗?而且都是top students,我看到的数据哪个方向的都有,基于我的数据库,我认为单个个例没有借鉴价值。真不好意思,耽误您单线程做分析了。
local 白人就是一个信息不公平的例子。 把信息掩盖起来,不让模考不让真题, 看起来大家都是闭卷考试,考出natural的状态。其实在现实中不存在,只是让有特权的那部分人特权更多。 话说二十年前从中国申美本据说也很容易。小镇做题家欢天喜地的考上top2, 听说某驻美大使的娃已经退学去美国读本科了,才知道原来还可以从中国申请美国学校。
我当然大方祝福啊!我又没在人家群里说啥。
你当interviewer很大可能性你是那个学校的校友而已,你interview的大概率也是你local的人吧。我家也有人当过interviewer,我还真没觉得有啥意义。
那你觉得个例很有参考价值?不知道你想说什么。
你相信group体育帮助孩子进mit,那你去推啊。 但是我孩子如果想去mit,我就宁可她多去上两门linear algebra,differential equation
挺好啊,没人说必须都要去推体育 网上的信息都是需要自己甄别和筛选的
当然了,很多个例在一起,你就不能找出其中的共性吗,搞不懂你在争什么,你不可能copy个例,但很多个例中你学到的东西融合起来就是你需要的,我想说的就是这个。不觉得你当过interviewer就觉得比别人知道的多,尤其你就是某一个学校的interviewer。
所以我觉得应该百花齐放啊,大家都能说说自己的见解比较好。 录取本身就是小马过河,盲人摸象,有人愿意分享那很好,但是有人提出不同观点,也不该捂嘴。 大家就事论事,不要take it personal比较好
我没有拍那位lz呀 我一直说那位lz的女儿很牛 在过去的时代 根本都不用妈妈操心帮忙optimize 自己足够了
内卷其本质是害了自己害了娃而已
我支持保护raw talent 因为它们太宝贵了
我说我找不出共性来你信吗?我那么多申请的小孩都找不出共性,怎么可能从单一data看出啥?
层主别走 你和隔壁lz的分享属于硬币的两面 都存在才对大家都有益
她的孩子录取了,她认为有几个原因 (A, B, C, D...),所以出来分享一下 看客听一听,看看哪些有用有道理 哪些没用没道理,完了 就说体育吧,不同的学校也不一样,有的侧重多一点,有的侧重少一点,原本没有标准答案 正面评论可以说:我的经验是XX学校不看重体育,但是XX学校也许有用 何苦说什么扯不扯的?so confrontational
所以你别看了呀,免得玷污了 raw talent
信,你这样偏执的人找不出太正常了。我闪了!
Re. 我早就知道一堆神经病的杠精会把人家好好分享的帖子逼得删掉,所以也一早存档了。
但你既然都在美帝的pool里了 过于的热衷于复制成功 其实是一种overfitting
本来第二代华人的就业选择和普通人差不多的 但我那代就是无论多讨厌生物的都被爸妈逼着念premed 现在又是千军万马cs 以后恐怕找个厨子装修队都找不到了(kidding)
那位lz本身的分享到没啥 我确实被高楼里的那么多准备复制借鉴的吓到了
但这个和我们唯读书最高的儒家文化密不可分 所以也没辙 只好大家一起多卷卷了
因为我刚好做过她说的xx校的admission committee,我就是能confirm这一点。。。
而且,这种misleading的信息,如果大家都相信了,这对我们华人子女以后的录取不是好事,所以我才想纠正。
随便吧
是的 谁想说就说呗
就像那么多爱卷的 我们不想卷的也只好跟着卷 不然怎么办呢
👏
那你可以说:作为在XX学校AO工作过的人,我可以保证体育在这个学校不是加分项 一个"扯",把你的档次和可信度扯下来了 It depends on how you say it.
羊群效应里面的🐑都看了 造成了raw talent的流失
我看与不看 差别不大
有点失望和生气。
那你可以不当羊 人不要老想着力挽狂澜,能独善其身就不错了
这人没在AO工作过,她说的interviewer,Caltech不面试,那就是MIT了,MIT的面试者来自校友,但是对录取没有影响,只负责面试,对申请考生的成绩和E C不涉及。
我就和你一样 作为普通网友发个言
你想听你要听的 别人也想听别人要听的呀
你看看贴,我没做过interview,我就是给AO扫厕所的
多方佐证的消息比较好 比如这里你们仨的消息都合起来看的话 那个什么感谢all mighty G搜来很多对于面试有用的消息其实有点浪费时间的
两个人吧?小豆是interviewer,amber是AO工作过 我以前也在卡梅AO当过小差,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写essay... LOL! 不同的学校侧重点不同是肯定的,但是build up package总是有用的
我都没注意是7门AP和SAT1500,光看了一眼是混血娃,就没兴趣看了。怎么还那么火爆?
SAT1550 好吧
对这的大部分娃借鉴意义都十分有限,都不在一个pool里面。
很多人对未知的东西有种黄大仙救世般的偏执 其实多方佐证过的发言更容易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 但又未必是大众最爱听的
其实并不是,大部分人看这种分享都会自己筛选信息 不同的是,有人多看到亮点,为此而感激; 而有人多看到槽点,为此而砸场
我支持观点不同的人发言
多方发言为什么不好呢?
我是就事论事, 就那位楼主妈妈孩子的单一实例,认为是球队recruit起了最关键作用。 虽然recruited athletes有录取优势, 但为了进名校而推体育,并不值得, 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事倍功被,有天赋的孩子水到渠成,最理想。 你孩子无论将来是否申请MIT, 学你说的那两门课,都应该的,都会受益。
你如果问一下,应该会有人愿意把自己存的帖出来的。
吵架就不好啊 比如一上来就"扯"! 再比如,一个说女孩有优势,另一个就说是小中男不中用。这个小中男小中女破话题开了无数楼了。 就不能平心静气的说话? 小豆说的申请大学有很多偶然性,难道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变成毫无借鉴意义,那不是打击了人家分享的积极性吗?
说明你领悟力太差了。
基本上我一个路人知道的几个读T5的孩子,我都能总结出共性。
私信吧,人家既然删了,就别贴出来了
那位楼主的娃是1550 SAT 完全够了。重要的是EC好,体育强,学习和体育都有全国和周内奖项,还不止一项。
我记得还有国际奖项
我朋友女儿纯华裔,AP九门,高中成绩不是全A,有一门b,EC没有啥亮点,去年去了芝加哥大学
但没有豆id的扯 就没有第三方出来说mit的面试不影响录取了
有时候理性的扯扯 貌似也是可以接受的?
我觉得口语化的词汇每个人读出来的意境不同吧
另外 有时候大家会有一个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的盲区 隔壁lz分享的本意有自豪有分享 这都很好 但她的信息未必100%真实准确 有人出来帮忙甄别 也挺好的啊
有道理 🙏
这个也是很轴的一种说法
根据隔壁小钟男入学难的说法 小中女都是躺进mit caltech的 何来眼红
对,1550足够了,其他的,说明孩子知识结构合格,双商都够用,工作态度还好 有基础,有能力,有态度,肯努力,这个package去哪个大学都说的过去,当然最后录取肯定还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是人家至少达到学校标准了才能最后被选中
顶级私高大多是家里有矿,少数绝顶聪明,其实和藤校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我认为顶级私高的高录取率也有点像legacy/donor。
结果版上只看到女生、混血,还是不懂行。 我在顶级私高的华人男同学都录得可好了,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大藤拿到手软,和版上割喉公校争GPA/SAT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
顶级丝糕搞不好比藤还难进
希望各位懂行的朋友们可以多发言
可能因为我孩子还小,没有什么梦校之说,我对什么MIT什么Caltech的特别录取条件并不看重,MIT看不看面试对我来说完全无关紧要。但是,overall 选课 外语 体育 等等各项,原帖给了我很大启发。完全不是小豆说的毫无借鉴意义。
我就看过顶楼,后面肯定是吵起来了,所以原贴主删了 你看后来好几个小中男小中女的楼,简直了!
我和你看下来差不多的感受 细节不能太揪 大方向不错的
我刚去看了那楼 昨天到今天没有什么大变化 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
有些学校的录取是把名字遮住的 feeder private high school 的gpa第一 很牛,服气
有啥干货能不能给个summary啊,层主好人!
我家混血娃,我基本上很少在中国朋友面前分享任何有关于我娃的具体事项,好心好意人家绝对会来一句你家娃混血。。。。
你很明智 看了那贴可真是人言可畏
feeder school的确适合牛蛙
但是你看南湾feeder school(非私立)的家长哀鸿遍野的…
我听说丝糕也是这样的 当分母的很难过的 但这个也没办法
那个lz的分享是说混血的基本要做到学术强于不推娃的 体育要强于不推体育的
这个听起来容易 做到蛮难的 也需要天赋
哈哈,总结就是大学录取会考虑申请者各个方面的潜力,家长可以变着花样,使出十八般武艺给娃助力。每一项正面的因素都能给整体package增光添彩。具体的项目和方法请去看原楼主的帖子,第940楼有个最新版的,包括答读者问。
对,顶级私高也卷,她在里面GPA第一是真的厉害
牛蛙衡牛的
但如果看帖群众结果都去卷丝糕了 15年后的丝糕gpa第一 也会难上加难的
其实混血娃的分享更有帮助呢。我们当父母的没经历过申请大学,没经验。你们的信息至少比我们全面些,更有参考价值。可惜有些人太狭隘。
华人顶级私高(PA PEA级别)升学的结果,这几年还真心关注过,不管从知道的学校的统计数据还是身边直接认识的多个个例,都完全没看到过“大藤拿到手软”这种事情啊。
历史上顶级私高有98%进大藤这种事情,但是今时不同往日,都要避嫌,大学越来越避免有feeder school这个概念,有名的feeder school 基本就等于权贵,太招眼了,名额上每个学校有很明显的限制。
再加上顶级私高本身很难进,进去以后竞争还特别激烈,华人比例也都很高,现在进顶级私高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就是上一般高中能特别拔尖的孩子,如果进了PA PEA这种学校搞不好就是拼了命也就中上等水平,然后还没有legacy和富人阶层的加分,反而降低了自己可能申请上的大学的档次,所以在高中的选择上做鸡头还是凤尾这是个很烧脑的问题。
强re最后一段
部分同学 上丝糕其实是降低入藤的概率的
但这部分到底会是哪部分 就要看将来的大家有多卷了
那个女孩子基本在每个自己选择的领域都做到了top 95th pctl 学业 实验室 club with media coverage 大球 endorsed 关键是母女俩传达出坚持和勇气都非常可贵 不是简单的考个分拿个奖
什么性价比?是根本好的私立中学就不要你。哪是你想上就上的了的?! 很多好的私立除非从一年级开始,不然基本没机会!
我回去看了看,我没提到过“性价比”,“私立中学”里边任何一个词。 怎么?一个崭新的马甲上来,继续怼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