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楼主对金钱的执念是有啥具体目标吗? 说出来大家帮着参谋下看现实不现实。比方说,如果小目标是一个亿,大家肯定劝你躺平,因为大部分人焦虑死了也没用。如果目标只是每年额外多赚几千啥的,那支持你,这个很切实可行,达不到但不甘心的话,就可以看看网友有啥可行建议。 还有就是,真的想提高收入,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w2还是更容易些也更可靠。我年轻时炒过股(day trader)也买倒卖过东西,后来发现时间投入不合算。现在早就不搞这些了,收入比当年高了几倍,被动炒股收益也比我当年active day trader时期好多了。投资房,不打算自住就可以心平气和,就是business,有损耗也可以接受,每年报税不还折旧呢么,再说beyond normal wear的过分的地方,还可以扣押金啊。虽然我家没扣过押金,但我们也没碰到过过分的租客,选租客时把关好或者就是运气好吧。
再多说一句,我很喜欢Matrix的系列,有很多宗教方面的隐喻。除了广泛认同的解释,我自己的理解是第一部也是讲Mr Anderson, 从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到takes the red pill,放弃他所有身边已知的人事物,来破除“我”对这个已知世界的执念。 这本身是非常艰险的一个过程,Oracle说他们一般不会解放成年人,人会疯掉,可以想象这个破除我执的力度之强,但Neo也是离开了Matrix才成为完整的自己。我觉得Matrix本身就代表人对身边人事物的control,乃至在电影里强大到成为一个机器为了控制人类而囚禁人类意志的程序。破除我执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一生的功课。
其实我也有类似的想法:“我的盲点是不能接受自己曾经拥有的一个好好的东西,或因为命运,或因为自己的愚蠢决定,而最后失去。比如有时我看一些纪录片,地震,火灾,有些人还没有房子保险,我真的无法想象,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焦虑。” ------------------------------------------------------------- 但是后来我也慢慢想开了,觉得是我执的一种;不能接受自己会犯错。人生那么长,只要把总出错率控制在比较小就行;如果一直被焦虑控制,反而更容易紧张出错。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犯错是我们从中学习的极好机会,比成功更能让人成长;虽然当时很难接受。再者健康财富亲情,随时一切都可能发生变化,失去也是人生常态。我再贴一下之前写过的: 最近刚刚读完一本英文书,关于therapy: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作者喜欢的心理学家Frankl在二战从集中营幸存以后,发现家人妻子父母兄弟都死了;他坚强地活了下来。他的理念是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 - 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这种坚韧的态度,我觉得东西方哲学是相通的。 作者分享的另外一个Frankl的quote是: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there is a space. In that space is our power to choose our response. In our response lies our growth and our freedom. 拜读过一行禅师写的“正念的奇迹”,深受教导。难以想象经历过那么多苦难的人,书写得那么温暖平静。其实很适合在这个人心慌乱的时代,让自己安静下来。禅师曾经提过,越南经历那么多变动,很多民众其实都有PTSD。他希望佛法能慰藉这些人的心灵。
其实我也有类似的想法:“我的盲点是不能接受自己曾经拥有的一个好好的东西,或因为命运,或因为自己的愚蠢决定,而最后失去。比如有时我看一些纪录片,地震,火灾,有些人还没有房子保险,我真的无法想象,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焦虑。” ------------------------------------------------------------- 但是后来我也慢慢想开了,觉得是我执的一种;不能接受自己会犯错。人生那么长,只要把总出错率控制在比较小就行;如果一直被焦虑控制,反而更容易紧张出错。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犯错是我们从中学习的极好机会,比成功更能让人成长;虽然当时很难接受。再者健康财富亲情,随时一切都可能发生变化,失去也是人生常态。我再贴一下之前写过的: 最近刚刚读完一本英文书,关于therapy: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作者喜欢的心理学家Frankl在二战从集中营幸存以后,发现家人妻子父母兄弟都死了;他坚强地活了下来。他的理念是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 - 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这种坚韧的态度,我觉得东西方哲学是相通的。 作者分享的另外一个Frankl的quote是: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there is a space. In that space is our power to choose our response. In our response lies our growth and our freedom. 拜读过一行禅师写的“正念的奇迹”,深受教导。难以想象经历过那么多苦难的人,书写得那么温暖平静。其实很适合在这个人心慌乱的时代,让自己安静下来。禅师曾经提过,越南经历那么多变动,很多民众其实都有PTSD。他希望佛法能慰藉这些人的心灵。 JingSeattle 发表于 2022-02-01 16:21
其实我也有类似的想法:“我的盲点是不能接受自己曾经拥有的一个好好的东西,或因为命运,或因为自己的愚蠢决定,而最后失去。比如有时我看一些纪录片,地震,火灾,有些人还没有房子保险,我真的无法想象,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焦虑。” ------------------------------------------------------------- 但是后来我也慢慢想开了,觉得是我执的一种;不能接受自己会犯错。人生那么长,只要把总出错率控制在比较小就行;如果一直被焦虑控制,反而更容易紧张出错。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犯错是我们从中学习的极好机会,比成功更能让人成长;虽然当时很难接受。再者健康财富亲情,随时一切都可能发生变化,失去也是人生常态。我再贴一下之前写过的: 最近刚刚读完一本英文书,关于therapy: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作者喜欢的心理学家Frankl在二战从集中营幸存以后,发现家人妻子父母兄弟都死了;他坚强地活了下来。他的理念是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 - 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这种坚韧的态度,我觉得东西方哲学是相通的。 作者分享的另外一个Frankl的quote是: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there is a space. In that space is our power to choose our response. In our response lies our growth and our freedom. 拜读过一行禅师写的“正念的奇迹”,深受教导。难以想象经历过那么多苦难的人,书写得那么温暖平静。其实很适合在这个人心慌乱的时代,让自己安静下来。禅师曾经提过,越南经历那么多变动,很多民众其实都有PTSD。他希望佛法能慰藉这些人的心灵。 JingSeattle 发表于 2022-02-01 16:21
问题是这样的:
我和老公结婚的时候,我的初心是:不管经济条件怎么样,我们俩把日子过好,生两个小孩把小孩好好养大。
现在条件也还过得去,也有两个可爱的娃,我和老公的关系也很好。但是,我总是比较焦虑,特别是在金钱上。比如希望自己好好炒股,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学习股票上,对家庭生活明显忽视。比如有个小投资房,一个租客曾在退房时,房子的状况非常糟糕,记得那次很多天我都快抑郁了,对受到的损失非常难过。这种例子有很多。
我知道按佛家的观点,人生到头其实都是虚幻,不要执着于任何物质损失。要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东西上。一切都懂,但每每遇到现实生活的物质损失状况,我总是一次一次掉到那个我执的陷阱中。对物质损失的不可接受,让我一次又一次把大量精力转移在物质上。
真的受不了自己了。
(请不要引用)
和华人没关系。
她是原生家庭的问题
我真的想认真讨论这个问题。请大家不要打酱油,谢谢了。
投资房损失钱,气一下也没啥。不用总结反省自己为啥生气
上班的有很多炒股也炒得非常好。有什么好笑的,很多人都是高学历大公司上班。只是人家不做超短线罢了。
不是,从来不羡慕别人。而是对自己实实在在的金钱损失焦虑。
股票学不来的。我算是专业炒股,都快二十年股龄,但是我还是靠死工资。专家都是骗人的。
你的我执是把 “任何事情顺利完成是正常的,不顺利是不正常的” 看作理所当然了。然后事情一不顺利,你就焦虑了。
要知道和接受“无常”,这是第一步。之后再来说无我的事情。
你的租客破坏房子,这在佛教来讲的话就是有业,你们有某种因缘的牵挂。自有命运的大手用karma来抚平一切。
你希望世事都按自己期待的(即诸事顺利)来运行,那怎么可能呢?这不是在企图control world吗?人最大的烦恼,就是想要control周围的人和事件。想要自己爱人更体贴一点,想要父母少干涉一点,想要子女更上进一点,想要出门旅游永远不走弯路,想要车子永远不坏。。。
还有就是,真的想提高收入,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w2还是更容易些也更可靠。我年轻时炒过股(day trader)也买倒卖过东西,后来发现时间投入不合算。现在早就不搞这些了,收入比当年高了几倍,被动炒股收益也比我当年active day trader时期好多了。投资房,不打算自住就可以心平气和,就是business,有损耗也可以接受,每年报税不还折旧呢么,再说beyond normal wear的过分的地方,还可以扣押金啊。虽然我家没扣过押金,但我们也没碰到过过分的租客,选租客时把关好或者就是运气好吧。
是。 我知道一个因为金钱焦虑的人。她就是觉得要是不能给孩子留个几百万美金,就跟虐待孩子一样。让人没法劝。。。
楼主很真诚。接着这层说两句,因为这层虽然有点调侃,但是大实话。
楼主因为经济损失焦虑其实还是很正常的。平时俭省慢慢积累,一笔头就损失掉了,谁都会难过的。人都是吃一堑长一智的,幸福的人往往是善于做取舍的人。楼主如果真的如自己所说是value心灵的平静的,仔细琢磨一下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再仔细想想投资房和炒股的真实risk和cost(不能只看lucky的case)。投资在真实世界中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个工作,专业人员都分得很细,各司其职,才能获得一定的return,年化收益率20%已经是好的不得了的业绩了。楼主客观的想想,自己的资金量和投入的时间,可能还不如出去打工。
说得很好。 楼主不要因小失大。 可能目前你孩子还小,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如果你现在不关注家庭,忽略了孩子,孩子大一点出现问题你后悔来不及。 另外楼主不要浪费时间学习炒股了,老老实实定投大盘,很可能收益好过你费时费力费心地学习。 还有就是事情出现的时候,首先要接受,然后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 关于精力时间的分配一定要注意优先级。优先级高的应该是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孩子的健康成长。其次才是经济方面的。经济方面来说工作比炒股和出租房都应该优先级高。
这位层主说的真的特别好,我看了还是很有感触的!
这个mm非常感谢你。确实如果事情不顺利,我比较容易焦虑,容易觉得压力大。 你关于佛教的句子对我很有帮助。 其实我很想多学学佛学里的哲学,但不知从哪开始。
谢谢推荐。
我也经常试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金钱损失压力大的时候,看蒋胖胖的视频会哈哈大笑,但执着还是太重,会不久后又想到自己不开心的事。
211 厉害还是985 厉害?清北复交是211还是985?真心请教,从来没在意过
谢谢
说的对。但是跟佛不佛也没啥关系。
执着还是因为经历太少觉得一切都可控。
其实99.99%都不可控。
在股市上混两年你就懂了,然后乖乖买大盘了。
都是命。
Man plans God laughs
对赚钱目标我不焦虑,因为我也没有什么大目标,我们生活不浪费,现在家里收入也够用了。我是对"自己曾拥有的,然后失去"非常难过,不愿意放手。
其实对股票损失我也没有那么焦虑,就像这次损失了很多,我相信还可以涨回来的,我买的都是大公司股票。
我的盲点是不能接受自己曾经拥有的一个好好的东西,或因为命运,或因为自己的愚蠢决定,而最后失去。比如有时我看一些纪录片,地震,火灾,有些人还没有房子保险,我真的无法想象,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焦虑。
其实股票还好,这次我股票损失了大约20%,我难过了20分钟吧,然后觉得反正买的是大公司,会涨回来的,就不去想了。
主要还是安全感不够吧。
前面有层主建议读金刚经,我觉得挺好的。油管上的Sadhguru有些talk我觉得不错,梁文道讲心经的我觉得可能也适合你。随缘就好。
单拿事实说话大公司不一定会涨回来。道琼斯工业指数现在已经一家原始公司都没有了,以前还有个GE,这才多少年。
焦虑谁都有,拥有更多可能更焦虑,我相信马云比我焦虑多了。拥有了就会怕失去。只能安慰自己说焦虑也没有用,不如珍惜当下,尽人事,听天命。不要太注重结果。
How to live without fear and worry.
佛法看英文的比较容易懂
你是来华人虚心问看法的??
你还是生活里缺少人来和你辩论,
跑到华人上来找人争论的???
你先自己搞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不要在这里浪费别人的时间,
别人是根据自己的经历花时间给你提供看法,
没有人太care 你怎么想
谢谢mm
谢谢推荐。
楼主你的盲点就是佛家讨论的重点,无常啊。人和人之间,或者人和物(包括金钱,房,车)之间都有一定的缘分。你焦虑是因为你认为自己对这些关系本身是可以掌控的,一旦结果不在你的预期内你就觉得失去了控制,从而焦虑。 但事实是你,只要是身外之人或物,从始至终你其实都没有什么控制权,而是冥冥之中自有缘分。如果你租房的时候换一种心态,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干的干,赚不赚到钱看自己人品,心态会平和很多。
金钱积累就好像打游戏,赢了输了就那么回事。不可能只赢不输。得一场大病什么都没了。来个天灾人祸也是一样的。积累不过是未雨绸缪,尽人事听天命。
如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没了,孩子养歪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同意。 尽人事,听天命,不攀比,不懒惰。
看了楼主其他回帖,比较同意这层,楼主焦虑的最根本内因可能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了(研究佛经还是缘于要求自己不焦虑,而要求人不焦虑是近乎神了,不如自己爱自己,看看什么具体措施能降低焦虑,比如让别人管房子)。同时楼主好像又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东西,比如楼主自己说的,忽略了家庭。感觉就是能力和愿望有gap,不能兼顾自己所有的目标了。
楼主再多梳理一下吧,幸福的人往往是善于做选择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抓重点的设定自我要求和生活中的目标。你家庭幸福非常难得,祝福你。
感恩分享❤️
"地震,火灾,有些人还没有房子保险,我真的无法想象,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焦虑。"
干嘛看事情的角度那么悲观?要是我,经历地震火灾啥的意外或天灾,只要家人都平安,会想着运气还不坏啊,人都还在,生死面前其他都是浮云。房子就算几米,即使没保险,也没人重要。
谢谢你! 我最近也在反思自己的这种想法,应该怎么改变心态,我也去读一读你提到的书,感谢!~
推荐你两个帖子,人生除了生死,都是擦伤。
罕见病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152994 心理素质好也可以看看大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34295
人肉体的本性就是自私的 这就是我执 我执的结果就是 加重人生的不顺利和不安全感 这些有进一步加重自私的程度 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必须去三恶道轮回 所以要天天反省 吾日三省吾身 随时和随地训练 去除自私的观点和行为
我奶奶也说过😃,还有两句: 人生除死无大事 眼是懒蛋,手是好汉
这本书我以前看过,但是忘了,马上再去看一遍。谢谢mm的回复。
谢谢mm,要接受无常,不做徒劳控制。
谢谢mm的推荐。
对,不要有分别心,谢谢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