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楼qingxiao的帖子 就是说 个人的喜号==个人的烦恼,因为个人的喜好!=别人的喜好 foreverf 发表于 2022-01-14 12:22
我们个人的爱好对于周遭事物如何运行并没有任何影响 HappyHappyLife 发表于 2022-01-14 12:17
心理学修行里有谈到过放空和空无,那是一种圆满境界,同时也是活在当下,活在那种境界里,身边的苦乐与你无关,相当于你站立在龙卷风的中央,周围无论怎么惊涛骇浪,你丝毫不会为之所动。 我确实体验过这种感觉,感觉融入了另一个次元,对周围的一切都无感,但这种感觉最多就是一天,睡一觉醒来一切又还俗了!看来需要长期修炼才成!😂😂😂 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2-01-14 13:48
个人感觉好像有信仰的人比较不会被周遭的烦恼所困,也许是人有了更高的追求,心胸宽阔了,不会对身边的琐事上心了。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2-01-14 13:57
心随境转就会比较累,各种烦恼。 心静下来了,境随心转,有喜随喜,有劫应劫,就没什么烦恼了。 LunaMaria 发表于 2022-01-14 14:03
人所有的烦劳来自于求而不得。 或者说不认命 Ann2021 发表于 2022-01-14 14:20
然而无奈就无奈在只要她觉得她把你比下去了,她就会以蔑视的态度对你。 这种毫无缘由的蔑视是有自尊的人无法容忍的,所以,我一定要在你最看重的钱上完全把你打倒才能让你闭嘴。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2-01-14 14:53
你为什么会在意别人的蔑视?你在意了,你就被她的负能量影响了。 自己过得好不好,自己的心知道。 chengcheng 发表于 2022-01-14 14:56
很好的讨论。我觉得烦恼的来源都是因为比较。比如谁抱怨她的父母不尊重她,要是她生在一个没有其他父母的世界里,她根本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那是因为她把她父母和她看到的,想象中的好父母或者和她自己(作为母亲)做了比较,认为:我的父母不尊重我。比如谁抱怨孩子太笨,是把孩子和别的孩子/自己回忆中的小时候做了比较。归根到底都是执着于认为父母和孩子应该是另一个样子的。 比较,和意识到世界无法向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改变是烦恼的根源。 我现在的理解是吸引力法则作用于潜意识而不是我们的欲望。欲望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越想要得到某种东西,你的潜意识越告诉你自己你并不拥有它。所以欲望越强烈,匮乏感也就越强烈。因此吸引力法则时灵时不灵。因为吸引来的可能恰恰是匮乏感。这是不是就是俗说的“求不得”? ahbear 发表于 2022-01-14 15:05
这不是自寻烦恼,如果你遇到了不好的事情,我不相信你无动于衷,现在需要研究的是如何能做到处变不惊。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2-01-14 15:32
在生死面前,你那点烦恼都不是事儿。不好的事情最好交给上帝,当然好的事情也归上帝。这样你的烦恼可能会少一点。 1nsb 发表于 2022-01-14 15:54
跟信仰无关,完全跟宇宙意识的水平和广度有关。 chengcheng 发表于 2022-01-14 14:06
我觉得烦恼焦虑不是来自比较,我不在意别人如何如何,应该是来自于事情顺与不顺,如果事情不是向着你所希望上面发展,你就会不高兴,事物本来就没有完美,都是由好与不好组成的,如果把它们视为平常,就不会引发情绪反应。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2-01-14 15:19
求的方式不同效果截然不同。要带着感激之心去求,感谢宇宙给予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然后想象你拥有了你想求的东西的样子,那种开心,喜悦的场景。 这个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自己骗自己是没有用的。宇宙知道你的一切想法,因为你散发出去的能量频率是骗不了人的。不过话说回来,真的有了感激之心,可能你就不觉得需要再求任何东西了。我现在就是这样。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好的,物质上真的没什么需要求的了。 如果带着匮乏感,带着焦虑或者没有的不开心去求,只能适得其反。 chengcheng 发表于 2022-01-14 15:20
一定与信仰有关,就拿美国人对待新冠、对待生死无畏的这件事是就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2-01-14 16:05
问题是是我们没有信仰,更没有参加过越战,没有那种体会,信仰是从小培养的。了,我认为人能做到无忧只能通过修行来实现。 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2-01-14 15:59
religions 和 beliefs 是不同的,可以不信任何宗教,但是一定要有坚定的beliefs去支撑你自己。我是后者。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来自宇宙的源头,都是源头的一部分,带着源头的全息编码撒发到宇宙的各个角落去体验源头创造的这个世界的各个面相,然后带着各自的经历回归源头,为源头的下一次创造积累经验。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造物主的一部分,我们非常强大,比我们自己已知的强大无数倍。 chengcheng 发表于 2022-01-14 16:18
No 我们常常执着于我想怎么样,却忘记了事情究竟会怎么样跟你想怎么样一点关系没有 HappyHappyLife 发表于 2022-01-14 12:24
你这个“我们”包括当今天朝的皇上,古代的秦始皇,近代的老毛,以及欧洲的希特勒吗? pimpernel 发表于 2022-01-14 16:57
楼主的意思应该是说,事物并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要自寻烦恼,但这远远不能说服人自己放下。 清月随风 发表于 2022-01-14 17:11
回复 48楼清月随风的帖子 看你那么认真,推荐几本书吧。 张庆祥《读500字换一生平心静气》,讲修身养性之道,重实践,包括黄庭禅、孟子“心气说”和中庸的一些内容。字数不多,很快就能读完,希望可以帮你理清一些混乱。 德宝法师所著《八正道》。所谓八正道是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是佛陀传授的灭苦之道。也是在生活中修行的具体方法。 正见就是四圣谛(或称四法印),即苦、集、灭、道(“道”展开来就是八正道),是佛教的核心见地。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正见》一书讲得比较详细。 LunaMaria 发表于 2022-01-14 19:13
这个话题好,做个mark 既然mark了,是不是要说点啥呢? 前段时间看了些心理学的东西,就是“接纳” 接纳自己,自己的好,自己的不好; 接纳世间万象的无常,无常才是常态;无论周遭发生了什么,这些都是事情运行的正常轨道。 而我们要学习的是掌握“规律”,也就是“天道”。 希望能看到更多分享 frigging 发表于 2022-01-15 11:11
就是说 个人的喜号==个人的烦恼,因为个人的喜好!=别人的喜好
No
我们常常执着于我想怎么样,却忘记了事情究竟会怎么样跟你想怎么样一点关系没有
所以心态很重要啊。
不就是求不得嘛
根据吸引力法则,你的负面想法负面语言,会散发出负面能量给你的周遭,并吸引更多的负面事情发生在你身上,更多负面的人来到你身边。所以你周围就被一个负面的能量场所包围,笼罩。你就感觉处处不顺心,你周围的人也是一样。
反之亦然。
所以说,宇宙给了每个人自由意志,你创造自己的能量场,从而创造你自己的人生。
啥叫负面思想负面语言?华人上最常见的就是,想别人不好的地方,抱怨别人做的不对的地方。人生就是灵魂自我修炼自我提高的过程。时间有限,少关注别人的不是,多关注自己的不足。
龙卷风眼其实是最安全的地方。这就是我这两年的状态。感觉非常好。
跟信仰无关,完全跟宇宙意识的水平和广度有关。
人活在世俗中,摆脱不了烦恼,烦恼有一个特点,越是纠结它,越是痛苦,进而掉进去了,但假如能够对烦恼不上心,不关注,它就困扰不了你。
一个人如果魔性 负能量很大 对周围就有很大的坏影响 一个人如果佛性 真能量很大 对周围就有很大的好影响
以为要赚够钱才能享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有天天盯着股市发神经的 天天说周围多少有钱人的 天天因为羡慕周围有钱人心态不平衡的 天天要通过说自己有钱刷存在感的
然而所谓赚够钱和还没赚够,我能想到唯一的差别就是可不可以随时炒老板鱿鱼
其他你喜欢什么,吃什么,和谁一起生活,完全不会改变。
有欲有求 就一定有烦恼
当人不再寻求外界的接纳和关注时,就发现人只需要基本的生存条件(衣食住)就能很快乐,快乐从内心生出,快乐是无法从相互争夺资源的同类中找到的。
和大自然相处,更能获得平和和爱。
这种毫无缘由的蔑视是有自尊的人无法容忍的,所以,我一定要在你最看重的钱上完全把你打倒才能让你闭嘴。然后才能安然地不受干扰地无欲无求,只关注自己的内心。
你为什么会在意别人的蔑视?你在意了,你就被她的负能量影响了。
自己过得好不好,自己的心知道。
因为我就是个凡人,不是神啊。
比较,和意识到世界无法向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改变是烦恼的根源。
我现在的理解是吸引力法则作用于潜意识而不是我们的欲望。欲望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越想要得到某种东西,你的潜意识越告诉你自己你并不拥有它。所以欲望越强烈,匮乏感也就越强烈。因此吸引力法则时灵时不灵。因为吸引来的可能恰恰是匮乏感。这是不是就是俗说的“求不得”?
求的方式不同效果截然不同。要带着感激之心去求,感谢宇宙给予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然后想象你拥有了你想求的东西的样子,那种开心,喜悦的场景。
这个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自己骗自己是没有用的。宇宙知道你的一切想法,因为你散发出去的能量频率是骗不了人的。不过话说回来,真的有了感激之心,可能你就不觉得需要再求任何东西了。我现在就是这样。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好的,物质上真的没什么需要求的了。
如果带着匮乏感,带着焦虑或者没有的不开心去求,只能适得其反。
在生死面前,你那点烦恼都不是事儿。不好的事情最好交给上帝,当然好的事情也归上帝。这样你的烦恼可能会少一点。
问题是是我们没有信仰,更没有参加过越战,没有那种体会,信仰是从小培养的。了,我认为人能做到无忧只能通过修行来实现。
一定与信仰有关,就拿美国人对待新冠、对待生死无畏的这件事是就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我觉得这可能还是一种比较,就是有了顺与不顺的比较。什么叫顺,什么叫不顺,可能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
比如带我妈出门,只要遇到三个红灯,她就开始叹气,因为觉得事情没有按她想要的反向发展,这对其他人可能根本就不是个事儿。对于她来说,因为有了比较(绿灯比红灯要好),所以起了控制欲,所以有了烦恼。
手动点赞
religions 和 beliefs 是不同的,可以不信任何宗教,但是一定要有坚定的beliefs去支撑你自己。我是后者。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来自宇宙的源头,都是源头的一部分,带着源头的全息编码撒发到宇宙的各个角落去体验源头创造的这个世界的各个面相,然后带着各自的经历回归源头,为源头的下一次创造积累经验。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造物主的一部分,我们非常强大,比我们自己已知的强大无数倍。
无神论也是一种信仰,呵呵。
倒也不必经历战争,时候到了,生死离别总会有的。不急。
信仰可以让人的意识升华,有移情作用,当人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就不太会计较身边的琐事,否则便会放大琐事,这种作用和你去海边是一个道理,海阔天空,一切烦恼都释然了。
你这个“我们”包括当今天朝的皇上,古代的秦始皇,近代的老毛,以及欧洲的希特勒吗?
楼主的意思应该是说,事物并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要自寻烦恼,但这远远不能说服人自己放下。
我才发现太极说了我想说的,以静制动,借力打力
看你那么认真,推荐几本书吧。 张庆祥《读500字换一生平心静气》,讲修身养性之道,重实践,包括黄庭禅、孟子“心气说”和中庸的一些内容。字数不多,很快就能读完,希望可以帮你理清一些混乱。 德宝法师所著《八正道》。所谓八正道是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是佛陀传授的灭苦之道。也是在生活中修行的具体方法。 正见就是四圣谛(或称四法印),即苦、集、灭、道(“道”展开来就是八正道),是佛教的核心见地。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正见》一书讲得比较详细。
这个说得真好!
谢谢推荐! 大概去看了一下,谈的太高深了,越看越乱,真的是理解不了,觉得还是我一直在读的 《 钻石途径 》容易理解。
相反的就是知足常乐
就比如年轻时的梦想(想怎么样),和结婚生娃人到中年一地鸡毛的生活(事情究竟会怎么样),一点P关系没有!
前段时间看了些心理学的东西,就是“接纳” 接纳自己,自己的好,自己的不好; 接纳世间万象的无常,无常才是常态;无论周遭发生了什么,这些都是事情运行的正常轨道。 而我们要学习的是掌握“规律”,也就是“天道”。
希望能看到更多分享
赞!同理只是各派叫法不一样,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看懂的人自然理解,看不懂的会一直纠结提问。
难得的明白人!
说得好
意识到龙卷风的存在,见山是山。 从龙卷风漩涡修行到中心风眼,见山不是山。 跳出龙卷风的视角,风眼并不是独立静止空寂死的,而是依漩涡而成的,漩涡在哪它在哪。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枯木逢春,见山还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