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有趣的灵魂

m
mallow111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大家一天到晚都说有趣的灵魂,能不能具体一些,怎样的灵魂算有趣?我自己上下班以后滑手机看书看电视,偶尔爬山,做手工,还是觉得自己很无聊,什么样的灵魂才算有趣?
7
789
大家一天到晚都说有趣的灵魂,能不能具体一些,怎样的灵魂算有趣?我自己上下班以后滑手机看书看电视,偶尔爬山,做手工,还是觉得自己很无聊,什么样的灵魂才算有趣?
mallow111 发表于 2022-01-01 14:38

你没有,如果你需要问。
是 zhuangbility 但 truth hurts.
m
mallow111
回复 2楼789的帖子
这种zhuangbility的回复就没啥意义了
L
Leike
自己呆着发呆都不无聊的 能带动周围的人一起玩儿,聊天能提供情感价值,让人感觉愉快的
C
Cuomo
你没有,如果你需要问。
789 发表于 2022-01-01 14:39

J
JBJ17
每个人都不一样吧。对我而言谈得来又能带一点新东西。还是有来有往的交流。 就是有趣的灵魂。
C
Czardas
only boring people get bored.
有趣的灵魂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乐趣都不一样。
对我来讲,一个有好奇心,有思辨能力,幽默,有创造力的人就很有趣。
有时候一个万恶不舍的psychopath也可以fascinating。














南开阿飞
不过是丑人自嗨的说法罢了。。。。
浮云淡淡
有趣的灵魂最起码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国内的人好像很缺乏,都是看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起码网上很多这样的。
V
Volans
有趣的灵魂就是擅长在平凡生活中发现有趣的地方,品味其中的美和精华,真正乐在其中,并且擅长分享这种美和快乐
w
wtorchid
only boring people get bored.
有趣的灵魂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乐趣都不一样。
对我来讲,一个有好奇心,有思辨能力,幽默,有创造力的人就很有趣。
有时候一个万恶不舍的psychopath也可以fascinating。





















Czardas 发表于 2022-01-01 14:51

基本同意这个回复。
另外我觉得有趣的灵魂不以能否取悦到他人为衡量标准。一个自己有趣的灵魂也是有趣的灵魂。
e
equus
有钱有闲就可以了
a
artdong

这种有趣灵魂之说,也是人对人的,A君的有趣可能是B君的乏味。
真的要 define,俺觉得是即知却常新,相知的人有 layers,时常有想不到的惊喜。

h
hope1224
你自己觉得有趣就有趣。别人看法不重要,也没人在乎你灵魂有趣无趣,皮囊够好看,口袋够深,可用价值够高就可以了。真要灵魂伴侣,两个了无生趣的灵魂也可以心心相依,互相温暖。
b
bran
能经常把老婆/老公逗得开怀一笑就算
b
babyking
有趣无趣本身就是很主观的概念,不好整齐划一。
如果真要找你认为有趣的灵魂,那就从自己觉得自己有趣开始吧
m
mallow111
回复 13楼artdong的帖子
这个最接近我的理解,比如我和朋友聊韩剧可以聊很久,但是不看韩剧的很可能会鄙视我们看韩剧的
Y
YGYGYG
有幽默细胞,阳光,能把人逗笑的,在一起时候属于气氛组的。
百香果柠檬
情商高…………
D
DDee
对不同的人,有趣的定义不一样吧。
也许一个人觉得很有趣的人,对其他人来说很无趣。大家自己找到跟自己合得来的人一起很有趣地玩就可以了。
梅子酸
有趣的灵魂对我而言是在交往中能时不时带来新奇,开拓视野,同时又让人愉悦的人。不过这种人很少碰到,自己圈子里的人都是跟自己类似
c
claraoaoa
有趣一定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的然后用幽默的语气表达出来,但不保证观点一定正确或跟你一样。
c
cibeijixiangruyi
大家一天到晚都说有趣的灵魂,能不能具体一些,怎样的灵魂算有趣?我自己上下班以后滑手机看书看电视,偶尔爬山,做手工,还是觉得自己很无聊,什么样的灵魂才算有趣?
mallow111 发表于 2022-01-01 14:38

现在流行的 漂亮的脸蛋太多 有趣的灵魂太少 来自英国作家 Oscar Wilde。 他的原文是 Nothing can cure the soul but the senses, just as nothing can cure the senses but the soul,” 这句话是说 满足了感官的东西 不能提升灵格 而提升灵格的东西不能满足感官
s
scheine
回复 1楼mallow111的帖子
比较creative和幽默吧,能很容易化解问题。
i
ivoryzz
回复 1楼mallow111的帖子
有趣的灵魂就是对不赚钱的爱好有热情
试试看
华人有3个有趣的灵魂,在时尚一派,可惜她们不来闲话板。可能是闲话版的人太无趣了
c
cibeijixiangruyi
回复 1楼mallow111的帖子
满足感官的 就是指 吃喝嫖赌 声色犬马 贪婪嗔恨 酒色财气 等等 人生如果只追求这些东西 你的灵性就没有发展 灵格也就不能提高 那么你就是一个 无趣的灵魂
Nothing can cure the soul but the senses, just as nothing can cure the senses but the soul,
n
njbaby
我觉得就是有自己喜欢的事情,不随大流,别人和他聊天室有不同的感受,进入一个新的世界的感觉。
h
hubaobao80
正能量,有幽默感,能启发大家探索新鲜好玩的东西
反之,负能量,喋喋不休的抱怨叹气,一成不变的生活。
d
dngdnhxqs
想象力好 反应非常快 奇思妙想多 讲话很逗 大家会笑
c
cibeijixiangruyi
大家一天到晚都说有趣的灵魂,能不能具体一些,怎样的灵魂算有趣?我自己上下班以后滑手机看书看电视,偶尔爬山,做手工,还是觉得自己很无聊,什么样的灵魂才算有趣?
mallow111 发表于 2022-01-01 14:38

满足灵魂的东西 就一定不能满足感官(包括眼耳鼻舌身意) 满足灵魂就是让灵性返本归真 回归自然 回归上帝 上帝是至善至美 全知全能 要朝这个方向努力 就必须打坐冥想 忘记周围的环境 让脑子停下来 让mind 禅悟 这样 才是一个 有趣的灵魂
h
heartinny
大家一天到晚都说有趣的灵魂,能不能具体一些,怎样的灵魂算有趣?我自己上下班以后滑手机看书看电视,偶尔爬山,做手工,还是觉得自己很无聊,什么样的灵魂才算有趣?
mallow111 发表于 2022-01-01 14:38

佛祖,基督,苏格拉底都是有趣的灵魂,被人研究了两千多年,还在被研究。
M
Miaozihenfei
我家有个有趣的灵魂,具体就是总是做别人不做,但是他做了别人都觉得有趣,会跟风,日子过得跌宕起伏,估计比一般人的经历多好几倍,并且会吃会玩,会享受生活,思想有深度,看世界的角度也很新奇,但是我家的有趣的灵魂志不在挣钱,以至于我经常觉得志在挣钱的灵魂不比有趣的灵魂差,贪心的觉得如果有趣的灵魂把挣钱和有趣结合一下多好啊!
t
trinitysisu
这个的确是的,因为通常有趣的灵魂不差钱,所以志不在赚钱。能赚钱的人,通常有趣的不多。
c
cibeijixiangruyi
佛祖,基督,苏格拉底都是有趣的灵魂,被人研究了两千多年,还在被研究。
heartinny 发表于 2022-01-01 16:05

可是一般人要克服私欲 去除原罪 不要吃喝嫖赌抽 不要声色犬马 不要贪财 要有慈善等等 变成一个 有趣的灵魂 是非常难的
人生的目的就是变成一个有趣的灵魂 就是灵格提升到菩萨水平 这是一个永恒的任务
Nothing can cure the soul but the senses, just as nothing can cure the senses but the soul,
a
add
就是戴着镣铐也想并能跳舞,就是螺丝壳里也想并能做道场,就是生活即使如麻也想并能在麻上拧开花。 有趣是自己的感受,不是为了让别人看着有趣。只要自己觉得乐在其中,躺平也是有趣,耍抖音也是有趣。
c
cibeijixiangruyi
回复 23楼cibeijixiangruyi的帖子
Nothing can cure the soul but the senses, just as nothing can cure the senses but the soul, 目前是西方社会在物质主义横行的情况下 灵修派一个禅悟的热点
c
cibeijixiangruyi
我家有个有趣的灵魂,具体就是总是做别人不做,但是他做了别人都觉得有趣,会跟风,日子过得跌宕起伏,估计比一般人的经历多好几倍,并且会吃会玩,会享受生活,思想有深度,看世界的角度也很新奇,但是我家的有趣的灵魂志不在挣钱,以至于我经常觉得志在挣钱的灵魂不比有趣的灵魂差,贪心的觉得如果有趣的灵魂把挣钱和有趣结合一下多好啊!
Miaozihenfei 发表于 2022-01-01 16:07

有趣的灵魂 太少 百万人里面 恐怕 也没有一个 自称 有趣的灵魂 也不害臊! 至少你对 有趣的灵魂 毫无理解
m
mouton
我理解有趣的灵魂是不言之无物,不论谈论或做什么,都不让人厌烦不说,却令人喜欢。
c
cibeijixiangruyi
有趣的灵魂最起码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国内的人好像很缺乏,都是看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起码网上很多这样的。

浮云淡淡 发表于 2022-01-01 14:55

Nothing can cure the soul but the senses, just as nothing can cure the senses but the soul, 含义更广泛
c
cibeijixiangruyi
我理解有趣的灵魂是不言之无物,不论谈论或做什么,都不让人厌烦不说,却令人喜欢。
mouton 发表于 2022-01-01 16:33

这句话出自:英国著名作家、诗人王尔德的名句: ”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译文)这句话原文为:Nothing can cure the soul but the senses, just as nothing can cure the senses but the soul
x
xdhong
回复 1楼mallow111的帖子
你問怎樣的靈魂算有趣 能不能具體一些 有沒有想過另一種可能 有趣的靈魂並無定式 遇到能欣賞的人才具象出來
w
wielkacytryna
你没有,如果你需要问。
789 发表于 2022-01-01 14:39

不能同意更多 有趣的人各自都有自己的追求(譬如我) 根本不需要别人给definition
c
cibeijixiangruyi
回复 41楼cibeijixiangruyi的帖子
In the same way, a person who lets his soul guide his senses will have as much bliss in this material world as anyone can have. The quote by Oscar Wilde, “Nothing can cure the soul but the senses, just as nothing can cure the senses but the soul,” has a deep profound meaning.
w
wun
only boring people get bored.
有趣的灵魂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乐趣都不一样。
对我来讲,一个有好奇心,有思辨能力,幽默,有创造力的人就很有趣。
有时候一个万恶不舍的psychopath也可以fascinating。















Czardas 发表于 2022-01-01 14:51

记号
h
hope1224
现在流行的 漂亮的脸蛋太多 有趣的灵魂太少 来自英国作家 Oscar Wilde。 他的原文是 Nothing can cure the soul but the senses, just as nothing can cure the senses but the soul,” 这句话是说 满足了感官的东西 不能提升灵格 而提升灵格的东西不能满足感官
cibeijixiangruyi 发表于 2022-01-01 15:52

层主这段话感觉是个有有趣灵魂的人
c
cibeijixiangruyi
层主这段话感觉是个有有趣灵魂的人
hope1224 发表于 2022-01-01 17:20

这个英国作家说这样的话 也是来自他研修了 印度教的灵修书籍后做出的 其背后的精髓 信仰背景非常深远 印度教对于 灵格的突破和提升 也是比较严的 背景原文 “有趣的灵魂” 要求很高 实际上就是要彻底解除 去除 吃喝嫖赌抽 坑蒙拐骗偷 声色犬马 贪嗔痴等等恶习 大家一起努力 朝这个方向迈进 有趣的灵魂==》Nothing can cure the soul but the senses, just as nothing can cure the senses but the soul,

纷纷大土豆
长得不好看但是人有趣幽默
我猜。。
蓝色辉光
所谓有趣的灵魂,是“女人觉得的有趣的灵魂”。自己感觉自己钻研的东西很有趣的,不算。
什么是“女人感觉的有趣的灵魂”?那就是,在女人有些了解,但是又做不好的领域,你会一点,了解一些趣事。可以讲出来让她仰视,又觉得好玩涨知识。比如:历史;文学;绘画;音乐;体育;旅游;探险;网游;品酒;时装;摄影等等。
以下这些领域,因为女人不感兴趣,就不有趣,比如:数学,物理,天文,地理(旅游除外),探矿,建筑,机械,电子,造船,航运,成衣,以及其他1000种领域。
h
huanongying
有趣的灵魂还得能够表达,茶壶煮饺子的也不行。
m
mouton
我不喜欢王小波的小说,但喜欢其杂文,最早知道有趣灵魂说法也是读他文章所获。他称得上是地地道道有有趣灵魂的人
王小波: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无趣的灵魂才可合群
初读王小波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写得特逗特有趣。 后来再去读,发现那是一只不甘于命运安排的猪,是一只无视生活设置的猪。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生活的设置”随处都可见,并且我们自己无时无刻都在其中,因此无视生活的设置,也可以说是对“命运”的反抗。 说是命运,其实也是人对自己的设置,说是设置,其实就是生活的规则。 规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一样,只是有些人选择了遵从,而有些人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林中有两条路,我选择了人少的一条”。 王小波在人生的两条路面前:“选择了人少的一条”。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王方名是文科教授,却不让家里的孩子学习文科,理由很简单——文科容易“惹事”,还没“出息”。 因此,小波兄弟姐妹五个人,除了哥哥王小平之外,全都学了理科。 王小平学了哲学,王小波在选择学科的时候,李银河力挺小波学文学,但是小波父亲告诫过孩子们:如果不是寿星老上吊嫌命长,尽量离意识形态远一点。 小波去征询哥哥王小平的意见,王小平说:“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 言下之意,还是希望他去读理科,毕竟理科的东西,实打实。 王小波最终没有选择文学,而是选择了理科的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 人生从来就没有一个正确的设定,从来就没有规定什么样的人只能做什么样的事情。相反,人生所有可能都在自己的选择当中。 很多年以后,王小波成了一种符号,这种符号让我们觉得,他当初所有的选择都是对的! 从王小波的书里(文章)当中,你会发现,一个人要成为自己,要形成自己的符号。 不得不承认的是,不管哪个时代,真正能够活出属于自己生命“符号”的人,都是极少极少的。 而大多数的沉默,恰恰是这个世界最沉重的地方,也是最容易淹没个人符号的深渊 王小波出生的那个时代,是最热情的时代,也是最无知的时代,是最喧哗的时代,也是最沉默的时代。 那个时代,一些很美好的东西被打碎在地上,很多人把心里的声音藏起来,和所有一起沉默着。 13岁时,王小波跟着哥哥到父亲的书柜里偷书看。 那时候书不能乱看,父亲王方名就把一些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锁起来,比如《变形记》《十日谈》,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 王小平自以为读书速度快,可是发现每次都没有王小波快,有一次,他把王小波叫来,二人比赛阅读,后来发现自己读过一大半,小波已经读完,两人经过计算,发现原来王小波的阅读速度,是常人的7倍。 有些东西,是后天可以学到的,而有些东西,却是先天给予的。 那时候,十几岁的少年,心里的那股不安,已经隐隐躁动起来,那是写作的征兆啊。 任何作品,都是内心的倾泻,是一个人情感和灵魂的倾泻。十几岁的小波,已经有了那股子冲动。 十六岁那年,有一次在月光下,王小波用钢笔在一面镜子上写诗,写完又涂了,然后又写。 也是在十六岁,王小波插队到云南。他喜欢看书,不幸的是,“上头”领导不许他看。为此,王小波给坏领导编了一个故事,描写他从尾骨开始一寸寸变成了一头驴,以泄心头之愤。 从很多作家的身上,都会发现一点,那就是他们身上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写作冲动,这种冲动,让他们将生活化为艺术,并把生活当做素材,去审视那些有趣的和无趣的灵魂,以此作为对自己的升华和再创造。 天才就是能从生活中看见不一样的光的人,生活把人摁在泥淖当中,但有人抬头看见了星光,于是内心有了希望。 写作就是将这片星光留住,给一些迷途的人。 当然,写作未必就是写成一本一本的书,也可以是心魂的交流在恰当的时候得以宣泄。 王小波那时候就在写作,但是,为了更好的写作,他还需读更多的书,去完善那个叫做“王小波”的个人符号。 最近几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后来得到一个答案,一般意义上的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何谓更好?好的工作,好的收入,好的爱情。
可真的只是为了这些东西吗?有人生活无书不快,“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当一个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换取更好的物质的时候,读书大概就成了对生活里个人符号的拯救了吧。 木心说:
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而王小波说的则是:
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不管是木心还是王小波,他们都是时代为数不多的有趣而高雅的灵魂,那么,“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是什么呢?“诗意的世界”又是什么呢? 王小波讲过养猪时的一个故事: 有一段时间,他每天要用独轮车,推几百斤重的猪粪上山。每天苦不堪言。 但他说,“好在那些猪没有思想,不然它们看到人类不遗余力地要把它们的粪便推上山,肯定要笑死。” 也许,这就是诗意吧,这就是高于生活的品相吧。 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个性、人格,也可以叫做精神,或者叫做灵魂。 1978年,高考恢复了,王小波26岁了。他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 对于有些人来说,读大学是为了一纸证书,但对于有些人来说,读大学是为了一整个图书馆,陈寅恪出国留学,就是为了国外的图书馆。 王小波是为了图书馆吗?不知道,但是那个图书馆,为他提供了精神成长的养料。 王小波看书是先看文学史和文学评论,目的是为了知道哪些书是在文学史上有一笔的,然后再去读那些作品。 对于读书人来说,手里有一卷好书,就觉得满足,衣服冷点可以、热点也行,吃得好最好,吃不好也行,但是书不好不行,没有书不行。 那些书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符号,是一个个灵魂曾经发出的声音。 现实是沉默的,而那些书本却发出了声音。 王小波听见了。 读书人除了书,也有感情,而且感情经过一本本书的洗涤,变得纯粹无比。 1980年,大学期间,王小波和李银河的感情,终于是有趣胜过了美丑,“长得很丑”的小波与李银河修成正果,两人成婚了。 二人没有酒宴,双方父母各自摆了一桌,就算完了。他们两人的爱情,已经超越了形式,唯两个灵魂相互依偎。 每当想起世间很多感情最终被彩礼考验、最终被戒指考验、被做不做家务考验,就总是想起当年三毛和荷西结婚的那天,荷西依旧去公司上班,下班之后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那样结完婚。 越是美好的爱情,就越是不讲究形式,越是世俗的爱情,越是被形式束缚,也就越是经不起考验。 1982年,王小波大学毕业,李银河申请国外留学。 小波未能同行,他就留在国内,以书为伴,以写作来对抗无聊的日子。 1984年,王小波追妻子追到了美国。在语言学校时,外国老师告诉他:“你不是要上学,而是要资助!我们系要削减,现在连同事的饭碗都保不住,没钱管中国人。” 之后,王小波联系了一大批学校,只等来四个回信,三个拒绝,一个同意,且自掏学费。没有钱,他动了打零工念头——去餐厅做服务员。 到了餐厅后,王小波什么也不会,只能刷碗。 一个人不应该只有眼前的生活,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他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那时候,李银河对王小波说:
“你踏实在家写小说吧,我来想钱的事儿。”
靠着李银河400美元的奖学金过日子,两人日子过得很苦。 有一段时间,哥哥王小平也看不下去了,对李银河说:“小波靠写小说没法维生啊。”而李银河却很坚定:
小波是天才,文学才能荒废了太可惜,而文学是他的命,不写小说,他就是行尸走肉,那样的话,即使物质生活水平再高也没有任何意义。
王小波就这样躲在李银河身后写作、读书,就像钱钟书先生躲在杨绛先生身后写围城一样。 那几年时间,王小波看了很多西方哲学,先是看了罗素,后来又看了西方哲学,还有许多“不常见的禁书”。 他还写了《唐人故事》,完成了大量《黄金时代》的写作架构。 后来在《黄金时代》当中,王小波更是懂得了逻辑学的好处,是在荒诞世界里,找到可笑的曲径通幽。 通向哪里呢?通向那个清醒自持的自我。 哲学的好处,就是让人懂得如何审视自己,并在有限的生活中发现无限的可能。 在王小波的生活里,李银河似乎是他的护道者,每次对自己怀疑自己的时候,李银河都会说:“小波,好好写小说吧,你是无价之宝。” 事实证明,王小波写着写着,真把个人符号给写出来了。 他的灵魂,他的精神,就成了一种符号。 在沉默的现实当中,终于多了一个声音,他是王小波。
1992年,《黄金时代》在台湾发表并获奖,获得了联合报25万台币。 拿到奖金后,王小波从人大辞职,从此专业在家写作。 但是现实并没有给予他认可,当时,王小波很多作品:《红拂夜奔》、《万寿寺》,舞台剧《东宫西宫》、《似水柔情》…… 这些作品每一部都巧思密布,心血用尽,结果都是一样,发不出来。 编辑要求他不断修改,可是改来改去,作品完全变样了,最后还不一定能发表。
王小波说:“人活着都是为了要表演,所以才失去了自我。即便无处可去,也要永不屈服。我坚决不改了。我宁可写有滋有味发不出来的东西,也不写自我约束得不成样子的文章。”
作品无法发表,没有稿费,没有奖金,他去考了一个货车司机驾驶照,为了“以后活不下去,就当个货车司机”。 可惜,他最终没有当成货车司机就离开这个世界了。 1997年4月10日晚,王小波离世。 可笑的是,王小波走后,很多人开始看到王小波的价值,王小波在文坛火了,真正成了一种“现象”。 如今,学文学的,没有不知道王小波的,喜欢“读书”的,没有不读王小波的。 王小波说:“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障碍,真他妈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做黑色幽默。” 也许,这也是一种黑色幽默吧。 王小波走后,有人问李银河:"如果有机会,你最想问王小波一个什么问题?" 李银河说:早上我去给小波扫墓的时候,有一些读者在墓前放了鲜花、二锅头或者烟,有一个人放了一篇王小波的文字,一只蝴蝶就一直贴在上面。我很想问问小波:你走得太急了,你走后,时代里每一个人都在变,太多人没有灵魂,而你呢?你的灵魂还在不在? 太多的人没有灵魂,有灵魂的人才显得那么孤独。 今天读王小波,我们会发现,一个人比他的同类走得快,他的同类便很难理解他,直到很久之后,他们走到了他曾经站立的位置,才恍然明白他所看见得到一切。 但我们千万不要妄想你周围的人能够跟你保持同步,除非你停下来,跟他们一起走。 今天别人怎么看王小波,已经不重要了。 但我要奉劝一些人,不要用你的狭隘去看别人,你看不懂,因为你离他太远。 文|帝小羽,我从山里来,欲回山里去!

P
Purplrpink
得生活富足家庭里出来的孩子才有可能。
小狐狸123
每个人对有趣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f
fitfitfit
有趣的灵魂,也只是能和他沟通的人会觉得他有趣,频率对接不上的只会觉得这人是个傻x
但是大部分人连灵魂都没有,就更谈不上有趣了
H
Huanmin
你把灵魂拷问一下就知道了。
s
sasasasasa
每个人标准不一样。我认识一个人A,家境很好,名校phd,爱好很多而且样样精通,A认为我是一个垃圾,说我没有任何爱好,脑袋空空讲话没营养又空洞没有任何知识面,A觉得这辈子没见过像我这么无趣的人。后来我认识了B,B出生贫穷,没有任何爱好,从来没出过省,见识上完全是井底之蛙,碌碌无为的小城市打工人,但是我觉得B很有意思,从平凡的日常里能挖掘出让人吃惊的感悟并且能表达出十分细腻的情绪,简直是诗人。 so,1.越有丰富的见识有趣的概率越大,但是不妨碍没见识的人也有趣。2. 有趣的评价和标准见仁见智。比你还要没趣的人可能会觉得你有趣,实现不了绝对有趣但是可以实现相对有趣。且差异化的存在是事实,你的有趣在别人眼里很可能属于无趣范畴,反之亦然。
m
mallow111
回复 56楼sasasasasa的帖子
很好的分享,学识和有趣没有直接联系。我也喜欢那种在日常生活里经常冒出金句的普通人,觉得他们对生活有思考有感悟。
w
wielkacytryna
每个人标准不一样。我认识一个人A,家境很好,名校phd,爱好很多而且样样精通,A认为我是一个垃圾,说我没有任何爱好,脑袋空空讲话没营养又空洞没有任何知识面,A觉得这辈子没见过像我这么无趣的人。后来我认识了B,B出生贫穷,没有任何爱好,从来没出过省,见识上完全是井底之蛙,碌碌无为的小城市打工人,但是我觉得B很有意思,从平凡的日常里能挖掘出让人吃惊的感悟并且能表达出十分细腻的情绪,简直是诗人。 so,1.越有丰富的见识有趣的概率越大,但是不妨碍没见识的人也有趣。2. 有趣的评价和标准见仁见智。比你还要没趣的人可能会觉得你有趣,实现不了绝对有趣但是可以实现相对有趣。且差异化的存在是事实,你的有趣在别人眼里很可能属于无趣范畴,反之亦然。
sasasasasa 发表于 2022-01-01 18:34


有没有趣本来就和家境收入没关系 只有你这样见识短浅的人才会一开始就stereotype
s
somuch
忘了在哪儿看到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所谓有趣的灵魂就是别人愿意降维与你说话
A
ADLL
有趣的灵魂最起码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国内的人好像很缺乏,都是看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起码网上很多这样的。

浮云淡淡 发表于 2022-01-01 14:55

扯淡。
g
globaldream
每个人标准不同,重点是谁觉得你有趣,你们两有没有共鸣。 如果没有人夸的话也能够自得其乐、热爱生活,那也是不错的了。
w
wearefamily
求知欲,好奇心,探索,思考,感悟。。。。。 一个灵魂有自己的追求, 一个人呆着也不觉得alone, 能够从大自然吸取养分的灵魂 大概就是了
f
fuji
幽默呀,类似岳云鹏,郭麒麟,金晶,辣目洋子这种话
m
mingcedargrove
大家一天到晚都说有趣的灵魂,能不能具体一些,怎样的灵魂算有趣?我自己上下班以后滑手机看书看电视,偶尔爬山,做手工,还是觉得自己很无聊,什么样的灵魂才算有趣?
mallow111 发表于 2022-01-01 14:38

有趣的灵魂=礼貌+降维打击
繁花2009
求知欲,好奇心,探索,思考,感悟。。。。。 一个灵魂有自己的追求, 一个人呆着也不觉得alone, 能够从大自然吸取养分的灵魂 大概就是了

wearefamily 发表于 2022-01-01 20:44

同意; 求知欲,好奇心,探索,思考,感悟。。一次又一次成为闭环,就慢慢变得有趣了
咖啡和茶
首先要幽默吧!光这一点就淘汰掉80%了。
芒果森林
求知欲,好奇心,探索,思考,感悟。。。。。 一个灵魂有自己的追求, 一个人呆着也不觉得alone, 能够从大自然吸取养分的灵魂 大概就是了

wearefamily 发表于 2022-01-01 20:44

说得真好!
d
doublemint
就是说一个人不好看的委婉说法。开个玩笑。
有趣你是要自己开心还是要让别人开心。好多所谓有趣的灵魂都有抑郁症。 这年头,开心健康的活着就行了,或者至少健康的活着,别的,tmd哎咋咋地吧。
s
sasasasasa

有没有趣本来就和家境收入没关系 只有你这样见识短浅的人才会一开始就stereotype
wielkacytryna 发表于 2022-01-01 19:03

我哪里stereotype了?我只谈到A觉得我没趣,我那句话说了我觉得A有趣啊?但是我相信A的谈吐算得上言之有物,必然在别的人眼里或者说大多数人眼里称得上有趣的灵魂,只是和我不在一个频道。在谈到B的时候我用了“但是”作为转折,是对应很多人认为富养的家庭或者见多识广才能出有趣的人,包括楼里也有人这么认为。我又没有说”我原以为B家境不好因此必然没趣,但是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原来B很也有趣”。 况且在我看来有趣的B在A的评价标准里甚至在很多人的评价标准里也许依然属于无趣范畴。
你这种无脑喷子也太离谱了,不看字就上来先喷啊?真的大无语,病毒进脑子了吧你?傻屌一样。


f
feemy
有趣无趣的区分很简单,就是你喜不喜欢和她聊天。有些女生,我和她谈话5分钟就烦闷的不得了,不是人不好,就是太boring了。有些女生,和她聊天让我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天天聊天也不烦。我本身是女的,对方的外表不影响我的判断。
R
Ryerr
我不喜欢王小波的小说,但喜欢其杂文,最早知道有趣灵魂说法也是读他文章所获。他称得上是地地道道有有趣灵魂的人
王小波:有趣的灵魂只能独行,无趣的灵魂才可合群
初读王小波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写得特逗特有趣。 后来再去读,发现那是一只不甘于命运安排的猪,是一只无视生活设置的猪。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
“生活的设置”随处都可见,并且我们自己无时无刻都在其中,因此无视生活的设置,也可以说是对“命运”的反抗。 说是命运,其实也是人对自己的设置,说是设置,其实就是生活的规则。 规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一样,只是有些人选择了遵从,而有些人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林中有两条路,我选择了人少的一条”。 王小波在人生的两条路面前:“选择了人少的一条”。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父亲王方名是文科教授,却不让家里的孩子学习文科,理由很简单——文科容易“惹事”,还没“出息”。 因此,小波兄弟姐妹五个人,除了哥哥王小平之外,全都学了理科。 王小平学了哲学,王小波在选择学科的时候,李银河力挺小波学文学,但是小波父亲告诫过孩子们:如果不是寿星老上吊嫌命长,尽量离意识形态远一点。 小波去征询哥哥王小平的意见,王小平说:“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 言下之意,还是希望他去读理科,毕竟理科的东西,实打实。 王小波最终没有选择文学,而是选择了理科的贸易经济系商品学专业。 人生从来就没有一个正确的设定,从来就没有规定什么样的人只能做什么样的事情。相反,人生所有可能都在自己的选择当中。 很多年以后,王小波成了一种符号,这种符号让我们觉得,他当初所有的选择都是对的! 从王小波的书里(文章)当中,你会发现,一个人要成为自己,要形成自己的符号。 不得不承认的是,不管哪个时代,真正能够活出属于自己生命“符号”的人,都是极少极少的。 而大多数的沉默,恰恰是这个世界最沉重的地方,也是最容易淹没个人符号的深渊 王小波出生的那个时代,是最热情的时代,也是最无知的时代,是最喧哗的时代,也是最沉默的时代。 那个时代,一些很美好的东西被打碎在地上,很多人把心里的声音藏起来,和所有一起沉默着。 13岁时,王小波跟着哥哥到父亲的书柜里偷书看。 那时候书不能乱看,父亲王方名就把一些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锁起来,比如《变形记》《十日谈》,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 王小平自以为读书速度快,可是发现每次都没有王小波快,有一次,他把王小波叫来,二人比赛阅读,后来发现自己读过一大半,小波已经读完,两人经过计算,发现原来王小波的阅读速度,是常人的7倍。 有些东西,是后天可以学到的,而有些东西,却是先天给予的。 那时候,十几岁的少年,心里的那股不安,已经隐隐躁动起来,那是写作的征兆啊。 任何作品,都是内心的倾泻,是一个人情感和灵魂的倾泻。十几岁的小波,已经有了那股子冲动。 十六岁那年,有一次在月光下,王小波用钢笔在一面镜子上写诗,写完又涂了,然后又写。 也是在十六岁,王小波插队到云南。他喜欢看书,不幸的是,“上头”领导不许他看。为此,王小波给坏领导编了一个故事,描写他从尾骨开始一寸寸变成了一头驴,以泄心头之愤。 从很多作家的身上,都会发现一点,那就是他们身上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写作冲动,这种冲动,让他们将生活化为艺术,并把生活当做素材,去审视那些有趣的和无趣的灵魂,以此作为对自己的升华和再创造。 天才就是能从生活中看见不一样的光的人,生活把人摁在泥淖当中,但有人抬头看见了星光,于是内心有了希望。 写作就是将这片星光留住,给一些迷途的人。 当然,写作未必就是写成一本一本的书,也可以是心魂的交流在恰当的时候得以宣泄。 王小波那时候就在写作,但是,为了更好的写作,他还需读更多的书,去完善那个叫做“王小波”的个人符号。 最近几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后来得到一个答案,一般意义上的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何谓更好?好的工作,好的收入,好的爱情。
可真的只是为了这些东西吗?有人生活无书不快,“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当一个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换取更好的物质的时候,读书大概就成了对生活里个人符号的拯救了吧。 木心说:
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而王小波说的则是:
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不管是木心还是王小波,他们都是时代为数不多的有趣而高雅的灵魂,那么,“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是什么呢?“诗意的世界”又是什么呢? 王小波讲过养猪时的一个故事: 有一段时间,他每天要用独轮车,推几百斤重的猪粪上山。每天苦不堪言。 但他说,“好在那些猪没有思想,不然它们看到人类不遗余力地要把它们的粪便推上山,肯定要笑死。” 也许,这就是诗意吧,这就是高于生活的品相吧。 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个性、人格,也可以叫做精神,或者叫做灵魂。 1978年,高考恢复了,王小波26岁了。他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 对于有些人来说,读大学是为了一纸证书,但对于有些人来说,读大学是为了一整个图书馆,陈寅恪出国留学,就是为了国外的图书馆。 王小波是为了图书馆吗?不知道,但是那个图书馆,为他提供了精神成长的养料。 王小波看书是先看文学史和文学评论,目的是为了知道哪些书是在文学史上有一笔的,然后再去读那些作品。 对于读书人来说,手里有一卷好书,就觉得满足,衣服冷点可以、热点也行,吃得好最好,吃不好也行,但是书不好不行,没有书不行。 那些书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符号,是一个个灵魂曾经发出的声音。 现实是沉默的,而那些书本却发出了声音。 王小波听见了。 读书人除了书,也有感情,而且感情经过一本本书的洗涤,变得纯粹无比。 1980年,大学期间,王小波和李银河的感情,终于是有趣胜过了美丑,“长得很丑”的小波与李银河修成正果,两人成婚了。 二人没有酒宴,双方父母各自摆了一桌,就算完了。他们两人的爱情,已经超越了形式,唯两个灵魂相互依偎。 每当想起世间很多感情最终被彩礼考验、最终被戒指考验、被做不做家务考验,就总是想起当年三毛和荷西结婚的那天,荷西依旧去公司上班,下班之后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那样结完婚。 越是美好的爱情,就越是不讲究形式,越是世俗的爱情,越是被形式束缚,也就越是经不起考验。 1982年,王小波大学毕业,李银河申请国外留学。 小波未能同行,他就留在国内,以书为伴,以写作来对抗无聊的日子。 1984年,王小波追妻子追到了美国。在语言学校时,外国老师告诉他:“你不是要上学,而是要资助!我们系要削减,现在连同事的饭碗都保不住,没钱管中国人。” 之后,王小波联系了一大批学校,只等来四个回信,三个拒绝,一个同意,且自掏学费。没有钱,他动了打零工念头——去餐厅做服务员。 到了餐厅后,王小波什么也不会,只能刷碗。 一个人不应该只有眼前的生活,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他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那时候,李银河对王小波说:
“你踏实在家写小说吧,我来想钱的事儿。”
靠着李银河400美元的奖学金过日子,两人日子过得很苦。 有一段时间,哥哥王小平也看不下去了,对李银河说:“小波靠写小说没法维生啊。”而李银河却很坚定:
小波是天才,文学才能荒废了太可惜,而文学是他的命,不写小说,他就是行尸走肉,那样的话,即使物质生活水平再高也没有任何意义。
王小波就这样躲在李银河身后写作、读书,就像钱钟书先生躲在杨绛先生身后写围城一样。 那几年时间,王小波看了很多西方哲学,先是看了罗素,后来又看了西方哲学,还有许多“不常见的禁书”。 他还写了《唐人故事》,完成了大量《黄金时代》的写作架构。 后来在《黄金时代》当中,王小波更是懂得了逻辑学的好处,是在荒诞世界里,找到可笑的曲径通幽。 通向哪里呢?通向那个清醒自持的自我。 哲学的好处,就是让人懂得如何审视自己,并在有限的生活中发现无限的可能。 在王小波的生活里,李银河似乎是他的护道者,每次对自己怀疑自己的时候,李银河都会说:“小波,好好写小说吧,你是无价之宝。” 事实证明,王小波写着写着,真把个人符号给写出来了。 他的灵魂,他的精神,就成了一种符号。 在沉默的现实当中,终于多了一个声音,他是王小波。
1992年,《黄金时代》在台湾发表并获奖,获得了联合报25万台币。 拿到奖金后,王小波从人大辞职,从此专业在家写作。 但是现实并没有给予他认可,当时,王小波很多作品:《红拂夜奔》、《万寿寺》,舞台剧《东宫西宫》、《似水柔情》…… 这些作品每一部都巧思密布,心血用尽,结果都是一样,发不出来。 编辑要求他不断修改,可是改来改去,作品完全变样了,最后还不一定能发表。
王小波说:“人活着都是为了要表演,所以才失去了自我。即便无处可去,也要永不屈服。我坚决不改了。我宁可写有滋有味发不出来的东西,也不写自我约束得不成样子的文章。”
作品无法发表,没有稿费,没有奖金,他去考了一个货车司机驾驶照,为了“以后活不下去,就当个货车司机”。 可惜,他最终没有当成货车司机就离开这个世界了。 1997年4月10日晚,王小波离世。 可笑的是,王小波走后,很多人开始看到王小波的价值,王小波在文坛火了,真正成了一种“现象”。 如今,学文学的,没有不知道王小波的,喜欢“读书”的,没有不读王小波的。 王小波说:“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障碍,真他妈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做黑色幽默。” 也许,这也是一种黑色幽默吧。 王小波走后,有人问李银河:"如果有机会,你最想问王小波一个什么问题?" 李银河说:早上我去给小波扫墓的时候,有一些读者在墓前放了鲜花、二锅头或者烟,有一个人放了一篇王小波的文字,一只蝴蝶就一直贴在上面。我很想问问小波:你走得太急了,你走后,时代里每一个人都在变,太多人没有灵魂,而你呢?你的灵魂还在不在? 太多的人没有灵魂,有灵魂的人才显得那么孤独。 今天读王小波,我们会发现,一个人比他的同类走得快,他的同类便很难理解他,直到很久之后,他们走到了他曾经站立的位置,才恍然明白他所看见得到一切。 但我们千万不要妄想你周围的人能够跟你保持同步,除非你停下来,跟他们一起走。 今天别人怎么看王小波,已经不重要了。 但我要奉劝一些人,不要用你的狭隘去看别人,你看不懂,因为你离他太远。 文|帝小羽,我从山里来,欲回山里去!


mouton 发表于 2022-01-01 18:15

第一次知道李银河这么能appreciate王小波,并支持他。王小波得此知己,纵然早逝也是值得的
H
Heiniu
有着有趣的灵魂的人肯定是爱生活的人,有同理心, 对美有鉴赏力的人,这美可以是外在的美,可以大江大河, 可以是小桥流水人家,可以是音乐, 文学,艺术。
s
sickbaby
能够为别人输出高情绪价值的 可以是肯定 鼓励 快乐 动力 幽默 搞笑 榜样 各种各样,就是别人眼里的一道光,给予别人积极向上的能量和温暖。
河边垂钓
目光远大 有活力 独立思考 角度新颖 有喜欢的爱好 沉浸其中的
s
sweatyarmpit007
一般我觉得有好奇心,对生活有热情的人都蛮有意思的。我老公馊主意一堆,跟他有意思啊。
H
Heiniu
回复 51楼的帖子
王小波肯定是个有趣的灵魂,毫无疑问。
王小波的早逝我认为是当代中国文学界的重大损失。 我当年读到《沉默的大多数》合集的时候,大概是97还是98年,当时感觉惊为天人,相见恨晚, 却发现作者已经去世,所有作品已成绝响的时候,简直痛不欲生。
心澄
有趣无趣的区分很简单,就是你喜不喜欢和她聊天。有些女生,我和她谈话5分钟就烦闷的不得了,不是人不好,就是太boring了。有些女生,和她聊天让我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天天聊天也不烦。我本身是女的,对方的外表不影响我的判断。

feemy 发表于 2022-01-02 00:37

这样不好吧,我最不会聊天了,不妨碍我是个热爱生活有好奇心的人。哈哈
l
lsmtl
幽默风趣健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
h
hope20111
自己能entertain自己就算
F
Free_fish
参考<<浮生六记>>,在平淡甚至穷困的日子中找到乐趣。
c
chfox
就是能和别人交流。还能让别人觉得有趣。
m
mouton
回复 51楼的帖子
王小波肯定是个有趣的灵魂,毫无疑问。
王小波的早逝我认为是当代中国文学界的重大损失。 我当年读到《沉默的大多数》合集的时候,大概是97还是98年,当时感觉惊为天人,相见恨晚, 却发现作者已经去世,所有作品已成绝响的时候,简直痛不欲生。
Heiniu 发表于 2022-01-02 02:53

跟层主一样,非常喜欢他“沉默大大多数”合集,他和李银河都是头脑通透无比的有趣灵魂,但不赞成王忽视自身健康,明知心脏不好,不抓紧就医,使得他45岁英年早逝,的确是中国文学界特大损失。
P
Particular
有趣的灵魂就是人的质感啊,这个很简单: 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思路清晰,口才上佳,能清楚的解释即使很抽象的概念,引领别人的兴趣,深入讨论别人的疑问。
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有足够的好奇心,洞悉宇宙万物逻辑起源方法学,引导别人的思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样时间久了,个人知识储备又会更广博。
对有模糊了解的事物有足够的耐心,行动力强不怕试错,对细节有不怕麻烦的匠人精神。乐于和别人分享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快乐。
w
waterji
说话特别有趣,知识面非常广泛。经常字字珠玑。听这种人发消息和说话,特别好玩
玉萧关
大家一天到晚都说有趣的灵魂,能不能具体一些,怎样的灵魂算有趣?我自己上下班以后滑手机看书看电视,偶尔爬山,做手工,还是觉得自己很无聊,什么样的灵魂才算有趣?
mallow111 发表于 2022-01-01 14:38

一帮无脑反中的人是有趣的灵魂吗?哈哈, 反中反得太有趣了! 有思考,有客观的人比有趣更重要:)
八戒不戒
就冲问出这样的问题,您就有趣不了😅
a
ajimm
回复 51楼的帖子
王小波肯定是个有趣的灵魂,毫无疑问。
王小波的早逝我认为是当代中国文学界的重大损失。 我当年读到《沉默的大多数》合集的时候,大概是97还是98年,当时感觉惊为天人,相见恨晚, 却发现作者已经去世,所有作品已成绝响的时候,简直痛不欲生。
Heiniu 发表于 2022-01-02 02:53

同意,他的早逝真是一件特别大的憾事。 不过他要是活到现在,也许也停笔了
h
hanjiang
可能是很多人主动找你说话吧,能给别人提供高情绪价值
C
Confuse
跟层主一样,非常喜欢他“沉默大大多数”合集,他和李银河都是头脑通透无比的有趣灵魂,但不赞成王忽视自身健康,明知心脏不好,不抓紧就医,使得他45岁英年早逝,的确是中国文学界特大损失。
mouton 发表于 2022-01-02 09:30

王小波是先天性心脏病,没法治。我觉得他是活着玩(体验),死了算。要不然也不会去玩SM(不造谣,太太说的)。
他哥哥王小平说“王氏男子多聪颖者,唯天不假年,寿算有亏”。看起来是,三兄弟都很厉害。但小波和晨光都早逝。王小波说他哥哥聪明胜他十倍,我看过王小平的一点文字,觉得确实好。不过他专心不在文字上。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6648275/
花生芝麻
不可能所有人都觉得你有趣啊,找志同道合的人就是了
C
Confuse
回复 51楼的帖子
王小波肯定是个有趣的灵魂,毫无疑问。
王小波的早逝我认为是当代中国文学界的重大损失。 我当年读到《沉默的大多数》合集的时候,大概是97还是98年,当时感觉惊为天人,相见恨晚, 却发现作者已经去世,所有作品已成绝响的时候,简直痛不欲生。
Heiniu 发表于 2022-01-02 02:53

王小波在当时并不被认为是个有趣的灵魂啊。 我不认为他的早逝是文学界的重大损失,他在最有创作力的年代能有好几年专心创作,写出来最好的作品,再往后也难以超越了。我当然希望他能活的久一点,那是对他自己和家人的一种幸福。不过真如李银河所说,时代巨变,很多人都失去了灵魂,小波还能持有他的灵魂吗?也许在那个时候离开,反而成就一段传奇。
P
PLAZZZ1
回复 56楼sasasasasa的帖子
很好的分享,学识和有趣没有直接联系。我也喜欢那种在日常生活里经常冒出金句的普通人,觉得他们对生活有思考有感悟。
mallow111 发表于 2022-01-01 18:52

也有个度,不然成耍贫嘴了。有些访谈节目看久了就是这感觉。
m
mouton
王小波是先天性心脏病,没法治。我觉得他是活着玩(体验),死了算。要不然也不会去玩SM(不造谣,太太说的)。
他哥哥王小平说“王氏男子多聪颖者,唯天不假年,寿算有亏”。看起来是,三兄弟都很厉害。但小波和晨光都早逝。王小波说他哥哥聪明胜他十倍,我看过王小平的一点文字,觉得确实好。不过他专心不在文字上。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6648275/
Confuse 发表于 2022-01-02 13:59

没错他的确先天心脏病,层主的没法治可能过于武断,科技发展,如果他不45岁过世,或许有新技术可以医治他的病。我大学同学也有有先天心脏病的,至今还挺好,跟自己保养关系密切。王家5个孩子好像都不差。
V
Viviennedd
风趣幽默可爱有学识,有学识是基础。
C
Confuse
没错他的确先天心脏病,层主的没法治可能过于武断,科技发展,如果他不45岁过世,或许有新技术可以医治他的病。我大学同学也有有先天心脏病的,至今还挺好,跟自己保养关系密切。王家5个孩子好像都不差。
mouton 发表于 2022-01-03 01:38

个人的生活态度不同。对于有先天疾病的人来说,有人会百般呵护自己的身体一切以自己健康为先,有人则愿意放肆地活。小波明显就是重在体验人生的后者,”从童年开始,我们就有一个下意识的朦胧感觉,即我们是作为品尝者到世界上来的。这个世界,有着难以想象的丰富藏品,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品尝、辨味。一个品尝结束后,马上接以下一个,不能等待,等待是痛苦而难耐的”。不然,他就不会坚持下乡(他本来不需要去),以致后来除了心脏病还染上肝炎。重在保养不追寻生命体验和意义的,那就不是王小波。
飞天月野兔
我觉得是对生活充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