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和9月jhl注射接种新冠疫苗实录

会叫的狐狸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一、缘起 在过去的每个人生阶段,在某件对于我个人来说的重大事件发生之后,我都会或多或少地做一个记录,也许是为了不忘记某些细节,也许是为了不忘却当时的感想,也许只是为了在未来的日子里,回头看看自己当年的模样。
在国内的时候,许多当时觉得的重大事件都是和考试联系在一起的,毕竟对中国人来说,考试实在是人生青少年时代无可逃避的重大事件。初中高考、考研寄托,令人兴奋的工作和旅行掺杂期间......
重重考试之后远渡重洋到了美国, 最初的新鲜感与激动过去之后,终于意识到:这里普通人的生活和国内相比,实在只能用波澜不惊来形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以为自己的生活一眼可以看得到尽头,仿佛历史的终结。
然而2020年开始的COVID-19疫情却改变了以往惯常的生活轨迹。2020年我觉得最让人感慨的一句话,就是“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方方的这句话,人人心中皆有,但却从未有人用如此强烈的对比,写出如此让人震颤的事实。在全美都被新冠疫情笼罩的时候,我看着国内某些地方严格、严苛甚至于严酷的封锁行动,难免会庆幸地想:还好这是美国,居家避疫基本上还是依据个人的意愿,而非政府的强制;哪怕是在Lockdown期间,正常的食品采购、个人的户外活动还是几乎不受限制的。
今天我却终于明白,时代的那一粒尘埃,哪怕有制度的保护,也终究会落到每个人的头上。居家避疫逃得过2020年的全球疫情,难道办公室重开后还逃得过2021年的疫苗?注射或者选择不注射应用了基因技术的新型疫苗,已经完全超越了医学的范畴,而变成了一个社会的、政治的、心理的、文化的各方面因素影响的现象级事件。
对于很多必须回到办公室上班的人,其实留给你选择的余地并不多。疫情以来,我们公司里所有可能直接接触顾客的分支机构全部必须戴口罩,然而我所在的房贷部门,不但因为在总部办公大楼上班而并不直接面对来访顾客,而且还因为房贷工作本身的性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和顾客联系,完全无需和顾客面对面接触--所以一直是执行非常宽松的口罩令:也就是只要保持六英尺社交距离就不强制戴口罩;而戴不戴口罩完全出自个人选择。
即使如此,我们部门不可能永远置身事外。一进入8月,甚至在新一波疫情爆发之前,总公司就发布了最严格的口罩令,8月12日开始生效。口罩令的内容如下:一是没有打过疫苗的人,必须在公司管辖范围的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佩戴口罩,不管六英尺社交距离内是否有人;二是完成注射两针疫苗的人,唯一可以不戴口罩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工作隔间,只要走出工位或有人靠近你的工位六英尺和你交谈,则必须全程戴上口罩。其实,这样的规定也并不让人难以接受,只是让我感到震惊的是,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司通告里看到了“立即开除”的大杀器(总部所在州实行At-Will雇佣制度):通告的最后明确写道,如果有人不严格遵守这条口罩令,公司有权立即终止和该名员工的雇佣关系。
时代的这一粒尘埃,在中国、在美国飘荡了一年半还多的时间之后,终于飘落在了我的头上。无论对这种短平快生产出来的新型疫苗心存多大的疑虑,立即接种疫苗都成了我几乎是不可逃避的、唯一现实的选择。
下面就是我在2021年8月和9月注射接种新冠疫苗的实录。文中涉及到关于疫苗的选择、注射地点、是否需要预约、注射期间的细节、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不适反应的应对方法、以及我本人注射之后的一些不适反应的真实记录。
也许这个记录对尚未打过疫苗的朋友会有点帮助,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这是一个普通人对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的平实记录,而千百万普通人这样的记录或者体验,即将构成我们这个时代重大事件的集体记忆。也许十年之后无论是尘埃落定、抑或是天崩地裂,那时回头看看当年的文字,追忆当时的心情,能不有所触动、产生些“锦瑟无端五十弦”的感慨?
会叫的狐狸
二、初试 其实在公司发布最严口罩令之前我就考虑要去接种疫苗了。2021年7月5日星期一,一大早给附近的Walgreens打电话询问:我现在有点感冒症状,也就是流鼻涕是否可以去打疫苗?对方说必须等到这些症状消失才能够打疫苗,此外工作人员也告诉我不需要预约,可以直接进去就打,网络上的预约只是给你优先权而已。
原本以为最多一两周这些感冒症状就能够完全消除,想不到居然反反覆覆迁延了快一个月时间才好。等到我正式去接种疫苗的时候,已经是在公司的口罩令马上就要实施的时候了。
会叫的狐狸
三、2021年8月7日第一针 今天周六,上午起床时觉得后脖颈有点酸痛,也不知道是不是算有点感冒后遗症,按理来说最好不要打疫苗,但今天既没有打喷嚏而没有流鼻涕,再加上第二针最好在学校开学之前打,以避免开学后传染源变大,所以今天无论如何必须打了。
11:40来到家附近的Walgreens,药房工作人员问我是否有预约,我说没有,因为上一次准备打疫苗的时候曾经打过电话问过另一个Walgreens说无需预约、随时进来就可以了,这家的人说的确不需要预约,但是要等30分钟,因为前面有两个预约(一对小夫妻),于是我就开始坐等。等了差不多20分钟,护士叫我过去做check in手续,出示了驾照和医疗保险卡,询问是否打过第一针、是否有各种不宜打针的症状,比如感冒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等,然后给了一张表格填写了姓名、地址、出生年月以及没有上述症状的声明,特别强调不需要填写驾照信息,我觉得应该是鼓励没有合法身份的人也来接种疫苗的一个举措:说什么合法移民非法移民,抑或是天生公民,在这种大疫情之下,其实都是一个村里的人民。
然后又是等待,似乎是要等疫苗从什么地方送到?不过因为是从旁听到护士和医生在说,所以并没有听得很清楚--也许只是要把疫苗准备好而已。在等待打疫苗的时候,觉得扁桃体似乎有一点点微痛的感觉,不知道是否有点发炎。我可是从来没有“考前紧张症”的。
打针的时候就是紧跟在前面那一对小夫妻后面,他们打完后就轮到我,进入药房边上一个很小的房间,看起来就很像平时也有病人在这里打针似的。房间里很简单地就摆了一张桌子两张椅子,桌上放着一些说明书和已经准备好的疫苗针剂,我看那张椅子放的位置明显是要打左臂,于是就询问是否可以一针打右臂一针打左臂,因为以前大多数疫苗都只是打一针,而且总是用左臂来打,我觉得这回疫苗既然要打两针,是不是可以让右臂分摊一下以示公平。护士说左右两边都没有问题,但是还是坚持问我说今天可不可以打左臂,估计她们也习惯了左臂的肌肉走向和血管分布,要是突然换成右臂,可能他们也没办法打得像平时那样好:于是我还是从了,乖乖奉上了我的左臂。
我坐的是一个普通的带扶手的椅子,护士先把创可贴包装撕开,把药棉的那一面朝上放在桌上,然后让我把手臂自然垂放在扶手外侧,再把我左边的短袖袖口拉到肩膀的位置让我自己用手拉住。这时她先给我的左臂三角肌做了一下按摩,主要是顺着肌肉方向捏一捏,可能是让肌肉放松,然后擦上酒精消毒,消毒后又在将要注射的部位附近再次做了一次按摩,然后她才回身去从桌上拿起疫苗针剂,取下了针头的盖子,露出了银光闪闪尖锐的凶器。
其实,所谓“银光闪闪”云云,都只是出于我的猜测,因为按照儿时的惯例,我已经把视线转到了其他地方,先从墙上贴着一张表格看起,然后又转到了门外能够看到的Walgreens能够看到的货架,仿佛自己对货架上的某件东西很感兴趣似的。其实当针头刺入的瞬间,我感觉到护士也有意卡着那个点在问我问题,比如今天有什么安排之类,以分散我的注意力。我回答说今天就不做什么安排了,不过本来是可以带着孩子出去远足的。
随着一点轻微的刺痛从右臂出来,我知道我已经有非常多年没有打针的左臂再次破防了,而且觉得针头停留的时间还不短,应该是这时候正在慢慢注射疫苗到我的体内:希望这个疫苗的确能够有效地防护重症。打完后护士在我打针位置贴了创可贴,我恭维了一下她打针的技术很厉害,因为从头到尾确实就和蚊子叮了一下没有多大区别,这个比喻我终于可以自己切身体会到而不是只是在书里看到、或者在我在孩子打针之前跟他们的说的话里出现了,不过后来我想到我还从来没有和他们这样形容过打针,因为总觉得不太可能,所以真正回想起来这应该还是在我小时候打针的时候医生是这么跟我说的。
12:30在左臂完成肌肉注射Moderna疫苗。护士说手臂红肿、以及类似普通感冒的反应,比如头疼、肌肉疼、发冷、头晕,甚至是呕吐发烧都是正常的,不需要和他们联系;只是在副作用非常bother你或长时间不消退时可以打电话给他们,不过据她说除了会给予一些口头安慰之外,他们实际上什么也做不了。她强调了一下:如果有严重反应,比如呼吸困难/胸痛/心跳加重加快,那就要赶快拨打911。我后来在打针之后的发的一张单子上看到,说是如果有副作用出现,你也可以报告给VARES和Moderna。
接种之后我被要求坐等15分钟,要确保当场没有严重副作用之后才能够离开。所以我就趁这个时候看了发下的几份材料:一份叫做COVID-19 Vaccination Record Card,上面同时有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HS)和CDC的官印,前者是由老鹰、男人、女人的剪影组成,后者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射线?卡片上的内容除了有我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外,就是注明第一针疫苗的生产厂家(我的是Moderna)和批号、注射日期、医疗服务提供者(我的是Walgreens),有意思的是除了预留了第二针疫苗的填写位置,另外还有两栏标注为other的预留位置,难道这说明HHS和CDC认为有可能总共要打四针才够?反面用英文和西班牙语说明每次去注射疫苗的时候都要带上这张卡。
另一份文件是由Moderna提供的《Fact Sheet for Recipients and Caregivers: 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 (EUA) of The Moderna for COVID-19 Vaccine to Prevent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in Individual 18 Years of Age and Older》,主要内容有: Moderna疫苗可能(may)可以阻止你感染新冠病毒、Moderna疫苗可能(may)不能保护所有接种者、Moderna疫苗的注射方法是间隔一个月的两针肌肉注射、目前美国没有经过FDA批准的新冠疫苗,但是Moderna疫苗已经获得了在18以及18岁以上人员中使用的紧急使用许可(EUA)、目前两针Moderna疫苗对新冠病毒的防护显示为有效但防护有效期未知(unknown)等等。这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我们Moderna生产的这个药呢,不但目前还没有正式获批(后来当然是通过了FDA的正式批准),至于疗效什么的那更是天晓得。好吧,我承认看了这个说明之后我觉得更安心了,来都来了,效果如何那就随缘吧。
此外上述文件还有专门一个部分谈到了注射Moderna疫苗的风险:一个是打针之后几分钟到1小时之内有极小的概率(remote chance)会出现接种过敏反应,比如呼吸困难、脸部和喉咙肿胀、心跳加速、全身起疹子、眩晕或感觉虚弱,这也是为什么提供疫苗注射服务的人会要求你在打针后留置观察的原因。第二个是打针后几天内有非常小的可能(chance ... is very low)会出现以下三种症状:胸痛、气短、心跳加速或加重,一旦有这三种症状发生,建议立即就医。第三个部分是列出了接种疫苗后可能的副作用症状: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变硬、变红;常见副作用(就是在很多药品说明书上都会列出来的副作用,最搞笑的就是有时候我们吃那些药就是为了对付这些症状的)如疲倦、头痛、肌肉或关节疼痛、恶心、呕吐、发烧;此外还有可能产生较严重的过敏反应、心脏或心脏周围有火烧的感觉。在这里用了两个看起来就非常让人景仰的词汇Myocarditis和Pericarditis,还好后面标注了正常人看得懂的解释,此外从cardi-这次跟也比较容易记住这是跟心脏有关的反应。
关于第三部分副作用症状,最让我惊讶的是在说明文件里居然说,对于这些症状,除了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时建议你立刻拨打911或到最近的医院之外,对其他副作用居然只是说当你感觉到很不爽(bother)或者这些症状一直没有消退的时候才建议你和接种疫苗的地方或者是医生联系。另外还有一个就是Moderna还回答了是否可以多种疫苗混用的问题,答案俨然就是四个字:“我们也不知道。” 又一个天晓得!也不知道作为研制者,你们对这种高科技的疫苗到底晓得什么?我的“消费者之怒”隐约有点按捺不住:你们能不能干脆点,告诉我们这个疫苗“包好包好”不行吗?
15分钟过后,我在离开之前向医生和护士询问了关于下一针什么时候接种、是否也可以在周末的问题,他们回答说下一针有一个时间范围:4到6周内任何一天都可以,所以其实并不是一定要刚刚好一个月时间,护士当场为我预约了9月4日(隔了4周28天)的第二针疫苗注射。
离开Walgreens之前,在门口的地方刚好有一个员工从大门外走进来,于是我就向右闪避,这时候她刚好也向右躲闪,然后我一看又回到左侧,而此时她也下意识地回到了左侧,脚步切换身形晃动之间,我们两个同时都笑起来了,她还乐呵呵地说我们看起来好像在跳舞啊。是啊,不管新冠疫情的前景如何,我们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哪怕是强颜欢笑,也好过忧心忡忡满面愁容。
用户2020
Zhan
会叫的狐狸
四、第一针后续: 第一针之后当天下午:打新冠疫苗的左臂三角肌酸痛开始出现。 注射后第二天:打新冠疫苗的左臂三角肌酸痛持续。 注射后第三天:打新冠疫苗的左臂三角肌酸痛已经很轻微了。 注射后第四天:打新冠疫苗的左臂三角肌酸痛虽仍有轻微感觉,但基本可以说是消失了。
会叫的狐狸
五、2021年9月4日注射第二针: 又是一个星期六,又是同个时间(中午一点左右)到Walgreens打新冠疫苗第二针。这次因为我在打第二针之后就预约了这一针,所以护士让我插队注射,还和边上忍不住出言询问的另一个等待注射者解释了一下。可见预约还是有点好处的,至少你不需要多等半小时。
一回生二回熟,护士还记得我对她的赞誉,扎了我一针之后主动向我要求表扬,然后我又实事求是地夸了她一下,得了第二朵小红花的她很高兴,打完针后还提醒我给疫苗注射卡拍张照片随身携带。道别之后当时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还要重逢,不过现在看来大概率还是要打加强针的。
会叫的狐狸
六、第二针后续及副作用 很显然,第一针没有副作用并不代表着第二针就没有。我的第二针的副作用明显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
第二针之后当天:下午完全无异常,但是高兴得有点早了。当天晚上睡前打针的部位开始疼痛、头脑有点像发烧一样,思绪混乱,头痛。一晚上基本上没睡,半夜的时候还起来用冷水降温。此外还有腰背酸痛,以及打针部位肿痛。这和流感相仿的症状,明显是打疫苗后的副作用。
第二针之后第二天:一大早体温98.2华氏度(36.8℃),而且体温一直上升,最高达到99.3华氏度,期间头痛持续。一直到夜间22:47,体温才降到96华氏度:已经恢复正常了。晚上没睡好,中途醒来一次。
第二针之后第三天:上午醒来的时候自觉已经完全好了,甚至连抬起手臂的时候打针部位的肿痛都已基本消除。体温95.4华氏度。后来早餐的时候才发现以为“完全好了”完全是一个过于乐观的估计,因为吃饭过程中居然莫名其妙地满头大汗,吃好之后又感觉全身发冷、继之以额头冒冷汗。全身发冷一直持续到中午还未消除。另外就是嗓子变哑,以及咳嗽一下右边头痛。下午则是不停流汗。整天食欲不振。更奇怪的是明明打针是在左侧手臂,而且左臂今天也不再肿痛,但是离奇的是今天开始,脖子右侧下方以及右肩肌肉开始隐隐作痛,似乎和自主神经紊乱挺像的。半夜因为右肩疼痛加剧而醒来,醒来之后很久才又睡着。
第二针之后第四天:起床时右肩仍有隐隐的不适感,全天持续。上午上班的时候依然感觉到身体发冷。
第二针之后第五天:白天右肩的神经痛大为缓解,及至睡前已经基本消失。终于在第二针之后第五天得以开始恢复正常睡眠。
之后偶有感觉心跳快一拍的时候,但不排除是心理作用。生活、上班、运动均不受影响。写到这里自觉有点像写病历了,只是这次注射疫苗之后的反应和之前所有的都不一样,不但反应大,而且持续时间长,有点像是小病了一场。难道这就是基因疫苗带来的新情况?
l
lsss
宗教豁免不批的现在似乎只有navy。公司一般都给批。楼主当初不想打是完全可以申请宗教豁免的。几个月前就有很多讨论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