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棒子打倒碳水,是提倡少吃点。小孩和年轻人,还没机会胰岛素阻抗,就早早预防着,吃碳水克制点,总热量的1/3以下,很可能一辈子不得糖尿病。 为啥没毛病好好的还是要控制碳水?因为碳水太addictive了,太 comforting了,真的是好吃啊,吃肉都没这么上瘾。不控制碳水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过量是早晚的事,年纪大了肉吃不动了,脂肪嫌腻,可不就越来越倾向吃碳水么。 不是所有的胖子都有糖尿病,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是胖子。控制每天的总热量预防肥胖和糖尿病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还不够,远远不够。 没得糖尿病前少吃,注意体重,控制碳水,遵循a calorie is a calorie, 这可能就够了。得了糖尿病,需要减肥的那一批,这时候你光让他少吃,每天造成 deficit,但不改 macro nutrient ratio, 对改善糖尿病没大用。也就头几个月减一点,身体机能会慢慢 slow down to match how much you eat in a day,不仅体重 hit a plateau 不再往下掉,diabetic condition 也是
首先,insulin resistance的pathophysiology很复杂,不是说insulin一直高细胞就不对insulin起反应那么简单。这是身体对chronic energy surplus的长期反应,和能量过量导致的脂肪组织增加直接相关。无论你是什么途径摄入的能量,多出来的那部分最终会储存在脂肪组织,这些脂肪组织是insulin resistance的罪魁祸首。 抑制人体饥饿的荷尔蒙是leptin,不是insulin。肥胖的人和糖尿病人吃了饭还是饿是因为他们除了有insulin resistance还有leptin resistance。 Obesity和metabolic syndrome是大部分糖尿病的罪魁祸首,而肥胖的成因是caloric excess。可以看看2017年endocrine society的共识(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546881/),a calorie is a calorie。只要有caloric excess,不管你是碳水还是蛋白还是脂肪来的calories,就会引致肥胖。所以我认为,控制calorie intake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谈要不要低碳。我举得1200卡是个随便给出的数字,只是想说明如果你吃进去的都消耗掉了,是不会肥胖的。 The impact of diet on obesity risk is explained largely by its effect on calorie intake, rather than by changes of either energy expenditure or the internal metabolic environment. Stated differently, "a calorie is a calorie.” Thus, habitual consumption of highly palatable and energy-dense diets predispose to excess weight gain irrespective of macronutrient content. 最后我想说对于有糖尿病的人,ketogenic diet并不健康。KD可能会增加LDL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且keto diet对于在用SLGT-2 inhibitor药物的病人来说也增加ketoacidosis的风险。我支持吃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但反对把碳水妖魔化追求极端低碳甚至零碳水的饮食。任何diet都有pros and cons,就看你怎么平衡优势和劣势了,一棒子把碳水打倒是不科学的。 nurulz 发表于 2022-01-02 14:05
update: 一堆人怀疑我糖尿病什么鬼?都说了低血糖是小时候长身体的时候的事情,我是属于代谢比较高怎么吃都不胖的类型,怀孕生娃糖筛完全在正常中间值,生完立马恢复孕前体重,直系家族三代没有一个糖尿病,谢谢!
再update: 我觉得东亚人和白人饮食没有可比性,毕竟不同人种大脑体积不一样需要的碳水多少也不一样,大脑耗能越多碳水摄入越多,东亚人作为脑容量最大的人种自然消耗更多碳水。 选择高碳水饮食是黑猩猩进化成人类的重要原因之一。
🔥 最新回帖
也不是所有人都喝无糖绿茶的,我总怀疑和他们每天都要吃的几个staple有关,海带/紫菜/味增汤。
是否和喝大量无糖绿茶的关系
额,你去日本街头的小馆子多吃几家就知道一般人食量其实有多少了,而且日本家常菜其实很多炸的,蔬菜类少,还嗜甜,传统甜点糖量极高,西式甜点比如甜甜圈那些的甜度也就比美式的好点有限,食物产业里使用大量的代糖,你印象里的一点点可能是高级料亭,怀石那类一般无论哪国人都是吃完了还要补碗拉面的,一般老百姓根本不那么吃,他们的食量和中国人也没啥不同🤣
为啥没毛病好好的还是要控制碳水?因为碳水太addictive了,太 comforting了,真的是好吃啊,吃肉都没这么上瘾
不是所有的胖子都有糖尿病,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是胖子。控制每天的总热量预防肥胖和糖尿病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还不够,远远不够。
没得糖尿病前少吃,注意体重,控制碳水,遵循a calorie is a calorie, 这可能就够了。得了糖尿病,需要减肥的那一批,这时候你光让他少吃,每天造成 deficit,但不改 macro nutrient ratio, 对改善糖尿病没大用。也就头几个月减一点,身体机能会慢慢 slow down to match how much you eat in a day,不仅体重 hit a plateau 不再往下掉,diabetic condition 也是
keto确实会增加ldl但是vldl和甘油三酯会很低似乎也不一定有心脏病风险吧,不过还是均衡饮食最好了,饱和脂肪少吃应该没啥坏处
🛋️ 沙发板凳
还有总多人为因素 看一个最近的报道:一个幼儿园的厨房,午饭是排骨冬瓜,记者出现的时候午饭已经开过了,7个做饭的留下来10多斤排骨在吃,想想老师也一起吃午饭。真正到孩子嘴里有几块儿排骨。
精辟
根本不挨着,你自己非要把你讨厌的人都重合在一起。
包子有面皮的
小孩吃这个撑肚子,吃不下去肉蛋奶,不出两个星期就面有菜色。
小娃早餐为啥要碳水为主?蛋白质很重要啊
这就是低血糖啊,所以早餐补碳水是最快恢复血糖的
要这样说的话,饮食结构和习惯可不就要从小养成吗
碳水有很多种,有的升血糖快,有的升血糖慢。多学学再来砸
自己找到一个自己适合的度很重要。有人家族糖尿病的,就是要控制一些,不要过分放飞自己。精细白米白面吃多了,后面有后悔的时候。
转化成脂肪也容易。
七个人吃10多斤排骨,哪里来的数据?
脑残不可医也。。。
基础是碳水没错,但是把碳水控制在每天热量摄入的一半并不容易,很容易超。
本质是攀比和反中已经疯魔了
请问这里的幼儿园你娃有吃到排骨吗?或者新鲜炖煮的肉类,牛排或者鸡肉,羊排,猪肉?而不是汉堡不健康的牛肉末或者pizza上的香肠?
是啊,尤其下午下课还吃snack,大半都是。 又不是说一点碳水化物都不吃,怎么什么事都有人杠。
你说的是反华和反疫苗?
跟你相反,少吃米面,零食甜食随便吃,非常快乐
就那个YouTube上的bobby parish 我看他浑身散发着trumper 的气质,covid来了还带着小娃逛Costco,抱怨不能去gym 😂 我想说您老人家keto paleo了半天 再得个covid 也不知道图啥
说反了, 反疫苗的绝不可能反碳水
甜食还不如米面健康呢。
身体是自己的,非要扯到反中身上去。也没人说美国垃圾食品健康不是?凡事跟自己意见不一致的都是反华这个模版上套,日子过的真是简单lol
报道有没有说中午一共多少排骨啊?这么多大人,这个排骨不算多啊
what?毒药吗,还绝对不可以,你长这么大没吃过米饭配土豆丝吗
正常体型,没必要,控制量就好
不吃啊,很小就知道这么吃不健康了。
反碳水的不止华人大妈 张文宏也反了 让多吃鸡蛋牛奶 少喝稀饭
只有肚子特别饿的时候craving碳水,其他时候都是吃肉最快乐。米饭和肥牛火锅你选一个?
打倒学术反动派! lol 这年头,吃个稀饭都能成爱国了
甜食和米面都不健康,非要说健康,可能还是甜食健康一点。 很多人吃面吃米粉都是巨大一海碗,吃蛋糕能吃巨大一海碗那么多的很少见吧 而且米面的快乐buff和甜食是不能比的
不能两一块儿吃吗?干嘛非得二选一。
不吃主食我会觉得没吃饭。也没谁光吃米饭不吃菜的吧。
都是米饭就着菜和肉一起吃。
然后张文宏被骂上热搜,说他崇洋媚外。 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北美论坛,居然第一回复本质还是吃肉蛋奶是崇洋媚外。 。 张博阳快来教教他们红烧肉,松花蛋,双皮奶,是不是西餐。 阿姨我小时候听的教育还是来自日本的一瓶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我还不信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理解还抽抽回去了。
主要还是带任务的人太多。国内普通老百姓都在吃肉蛋奶,跟美国有什么区别?
米饭加土豆丝这种搭配我绝对没问题。
土豆丝要炒的好吃,我能吃两碗米饭。呵呵。
就因为大多数人养成了精白碳水就着菜肉一起吃的习惯,manage体重才会成为这么大的市场
楼上那个把土豆丝当菜的就是啊,都是碳水化合物,还觉得自己吃菜了
米饭就菜吃为饮食习惯的人,多是亚洲人吧。,和老美比,平均体重显然并不高。
多说无用,身材健康都是自己的。以前还不明显,这次新冠一来死了多少胖子。还不汲取教训
要看BMI 和腰围,而不是单纯比体重 亚洲人的BMI 正常值订的就比欧美人低,上限是23。
美国的大胖子里,以米饭为饮食习惯的几乎没几个吧。
不多,但是亚洲人一部分有酶能迅速消化米饭里面的淀粉。年轻时候不明显,年纪大了就撑不住了,糖尿病肥胖。别看体重不高,但是是lean fat, 腰围可不小。不信回去看看跳广场舞的大妈,一个个腰围都不合格。
只有米饭是精白碳水嘛。。。
或者蒜蓉面包配pasta😛
我bmi一直在19以下。仔裤穿24,衣服xs。从来不戒主食和碳水。
要说岁数大了,腰粗的大胖子,亚洲人,或者中国人真的排都排不上。
我妈微胖的,在国内非常不好买衣服,国内裤子腰细。来了美国简直太好买了。随便一件衣服都能穿。
买仔裤能装两个我妈的都到处是。
咱们俩说的不矛盾,你妈来美国能买到衣服并不代表这样是健康的。我也从来没说过美国人胖成这样健康。年轻的时候BMI 19 不用努力,60 岁以上BMI19 ,腰围正常,才看出来个人的努力和意志。
说的是饮食习惯啊。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主食加菜这种,比其他的饮食习惯,并不会造成更多的胖子啊。
是你觉得他们不胖啊 但是实际上用医学标准是胖的
https://www.joslin.org/patient-care/multicultural-programs/asian-american-diabetes-initiative/am-i-risk/aadi-bmi#
女性腰围要80cm 一下,退休年龄的老年妇女,我目测一半以上不合格。
别人怎么看你的身材不重要,但是健康是自己的,就重要了,对吧?
你生过娃么?我没生过娃的朋友年纪再大腰也很细
生了啊,生完也能减回去。就是靠把淀粉砍掉,非常好使。 另外60 岁以后不注重饮食,没生腰围也粗。
那要看你以什么标准比了。
很明显普通中国饮食,米饭加炒菜这种,比普通人老美饮食相比,on average产生的大胖子的比例要低的多吧。
我记得差不多10年前,一次去checkup,家庭医生告诉我她刚开了一个会,美国肥胖病人,不是看上去胖,而是已经医学定义的肥胖,在很多城市超过了30%。中部某些城市达到50%。
在大街上看到的胖子,真的胳膊都比我的腰粗。肯定不是顿顿吃.米饭加炒土豆丝这种。猜测多半就是pizza,hotdog,hamburgers,还有前面有人当健康饮食称赞过的mac cheese吧。
土豆还好吧,碳水不低,大概12%每日摄取量,但是含非常高的维c和b6,钾锰膳食纤维也不低,比同样分量的垃圾甜食健康多了。
呵呵 每个人代谢水平不一样,我就是饿得很快,一顿无肉不欢的类型,小时候晚饭偶尔吃少一点早上就容易低血糖,长大后就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