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码大潮中逆流而上的泥石流夫妇---写在19年结婚纪念日

c
claireliu
码工跟教授的区别是码工要干活才能赚钱,其实任何行业都是,不干活不挣钱,除了资本家。教授做研究做不出来也挣钱。教授是privilege,人类信任做学术的人会做出成绩,所以花钱供着,因为这些人聪明有track record,就得到了这样放待遇。教书只是副产品,教学有网络了其实雇人上课是不需要花大价钱的。可惜绝大部分教授可能并不这么想,觉得这只是份工作,那就没珍惜这个机会了。
s
skyfi
我还没点赞的权限。手动给小浣熊,楼主和广大留在学术界的网友点赞。 做自己热爱的事业。我们都到美国了,钱多钱少真的没太多的区别。
texaslife 发表于 2021-12-31 16:06

我觉得这个说到点子上了
“做自己热爱的事业”
可以是码工,可以是faculty,可以是是任何行业和职位。
不能假设码工都是为了钱,而faculty都是因为热爱,这就太扯了。。。
s
skyfi
码工跟教授的区别是码工要干活才能赚钱,其实任何行业都是,不干活不挣钱,除了资本家。教授做研究做不出来也挣钱。教授是privilege,人类信任做学术的人会做出成绩,所以花钱供着,因为这些人聪明有track record,就得到了这样放待遇。教书只是副产品,教学有网络了其实雇人上课是不需要花大价钱的。可惜绝大部分教授可能并不这么想,觉得这只是份工作,那就没珍惜这个机会了。
claireliu 发表于 2021-12-31 23:53

这恐怕是对教授和学术界有不小的误解吧
faculty第一任务难道不是拉funding?没funding做个啥研究。
学术界里的人精不要太多,钱同样不少挣,这些钱也是自己本事和汗水“挣”来的,不是哪个大佬求他们收下的。
这几年回去的千青,有机会的都注册公司拉投资,为啥?为了实现他们的科研理想?还是一个亿的小目标?
人就活一辈子,很多高大上的口号很澎拜很激动人心,但每个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能吃哪口饭,不浪费自己的人生在自己不擅长或者不产生任何意义的东西里,才是对自己负责。这个对那些为了外界因素(钱,地位,title etc.)转码或者坚持faculty的人都适用。



c
chikorita
学术界这十几年似是而非的灌水太厉害了。
别人一质疑faculty,就搬出八九十年代的成果基础当挡箭牌。最近被抓的lieber就是骗funding灌水的明星,从二三十年前就开始了,最后都进了历史的废纸堆。time tells truth。
CBOE 发表于 2021-12-31 22:14

我可不敢总结“学术界这十几年”,拿一个phd也只能了解某个学科中的一小部分。Lieber是谁我都不知道。
为什么你们觉得学术届就应该是一打一个准,某些方向一段时间没有突破不是很正常?普朗克老师还劝他不要学物理,因为“已经没啥好搞的了”。科学的发展是螺旋上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人都喜欢业界的工作,因为能很快看到结果,有挑战性又不是那么难,和打游戏闯关一样有成就感。Nature全球调查显示36%的phd学生被抑郁焦虑困扰,上岸是很好的选择,但也不需要贬损那些能熬住的人,一个社会终究需要有这样的人。
工业界也不是干什么成什么的啊,一个顶级VC手下公司的成功率也不超过10%,整体上美国小公司5年成活率低于50%,创新就是就会错误有失败,越是新就越难,所以那些没成的叫似是而非的灌水,进了历史的故纸堆?
x
xiaowenchun
我可不敢总结“学术界这十几年”,拿一个phd也只能了解某个学科中的一小部分。Lieber是谁我都不知道。
为什么你们觉得学术届就应该是一打一个准,某些方向一段时间没有突破不是很正常?普朗克老师还劝他不要学物理,因为“已经没啥好搞的了”。科学的发展是螺旋上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人都喜欢业界的工作,因为能很快看到结果,有挑战性又不是那么难,和打游戏闯关一样有成就感。Nature全球调查显示36%的phd学生被抑郁焦虑困扰,上岸是很好的选择,但也不需要贬损那些能熬住的人,一个社会终究需要有这样的人。
工业界也不是干什么成什么的啊,一个顶级VC手下公司的成功率也不超过10%,整体上美国小公司5年成活率低于50%,创新就是就会错误有失败,越是新就越难,所以那些没成的叫似是而非的灌水,进了历史的故纸堆?
chikorita 发表于 2022-01-01 00:46

正解。原创性越高,失败率越高,在这点上科研和创业是一样的
b
buchi
同为faculty,手动点赞
始终觉得现在的码工大潮,把那么多聪明人吸引过去,把精力都花在研究怎么让忽悠着用户多点两下广告,怎么用所谓的大数据杀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不好意思随便吐槽一下居然进了热门回复,澄清一下,我不是说码工们都领着大包裹在干利用大数据杀熟的事情,我再外行也知道有些公司比如Google在互联网infrastructure和deep learning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这些年来也确实见到了大量对科研有天赋又有兴趣的学生/博后,因为各种原因最终转了码,把精力都花在一些在我看来又trivial又没什么意义的事情上,让我觉得很可惜。不是说转码有什么错,人家也要吃饭的,主要还是社会资源分配导致火坑专业内卷的太狠了
little_racoon 发表于 2021-12-30 13:02

我也是火坑专业出来的 我觉得火坑领域faculty最大的问题是 没有把今后的出路现状诚实的和学生说清楚 靠忽悠招一批学生,这些学生里少部分真爱科研继续深造,很好,少部分转码,也很好,还有一部分人就。。。
你信吗
我也是火坑专业出来的 我觉得火坑领域faculty最大的问题是 没有把今后的出路现状诚实的和学生说清楚 靠忽悠招一批学生,这些学生里少部分真爱科研继续深造,很好,少部分转码,也很好,还有一部分人就。。。
buchi 发表于 2022-01-01 02:30

我自己呆过火坑专业,每天做的研究连我自己都不信,为了老板的funding,每天瞎折腾。
c
cannie
马工真是人生赢家, 教授没啥可比性吧
c
claireliu
这恐怕是对教授和学术界有不小的误解吧
faculty第一任务难道不是拉funding?没funding做个啥研究。
学术界里的人精不要太多,钱同样不少挣,这些钱也是自己本事和汗水“挣”来的,不是哪个大佬求他们收下的。
这几年回去的千青,有机会的都注册公司拉投资,为啥?为了实现他们的科研理想?还是一个亿的小目标?
人就活一辈子,很多高大上的口号很澎拜很激动人心,但每个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能吃哪口饭,不浪费自己的人生在自己不擅长或者不产生任何意义的东西里,才是对自己负责。这个对那些为了外界因素(钱,地位,title etc.)转码或者坚持faculty的人都适用。




skyfi 发表于 2022-01-01 00:05

数学系的就不用拉funding,数学系教授跟我说他就需要根笔。
i
iheartnyc
我可不敢总结“学术界这十几年”,拿一个phd也只能了解某个学科中的一小部分。Lieber是谁我都不知道。
为什么你们觉得学术届就应该是一打一个准,某些方向一段时间没有突破不是很正常?普朗克老师还劝他不要学物理,因为“已经没啥好搞的了”。科学的发展是螺旋上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人都喜欢业界的工作,因为能很快看到结果,有挑战性又不是那么难,和打游戏闯关一样有成就感。Nature全球调查显示36%的phd学生被抑郁焦虑困扰,上岸是很好的选择,但也不需要贬损那些能熬住的人,一个社会终究需要有这样的人。
工业界也不是干什么成什么的啊,一个顶级VC手下公司的成功率也不超过10%,整体上美国小公司5年成活率低于50%,创新就是就会错误有失败,越是新就越难,所以那些没成的叫似是而非的灌水,进了历史的故纸堆?
chikorita 发表于 2022-01-01 00:46

创新就会有失败,科学的发现也不是某个人一下子做出来的我都同意。如果一个faculty经常这样挑战未知,哪怕屡战屡败我也对他非常佩服。
问题是绝大多数faculty不是这样的。
大量的faculty就是在一个保险的一亩三分地反复挖坑,失败的概率很小,结果可以说是100%会进垃圾堆,还是孜孜不倦地浪费钱。好处就是可以慢慢熬退休。
i
iheartnyc
我也是火坑专业出来的 我觉得火坑领域faculty最大的问题是 没有把今后的出路现状诚实的和学生说清楚 靠忽悠招一批学生,这些学生里少部分真爱科研继续深造,很好,少部分转码,也很好,还有一部分人就。。。
buchi 发表于 2022-01-01 02:30

我也是火坑专业转行的。你说的问题是个大问题。所以火坑专业招学生和博士后的人员逐渐从大城市名校像偏远地区非名校转移,偏远地区非名校的孩子一方面信息没有太灵通,一方面选择也少。
i
iheartnyc
这恐怕是对教授和学术界有不小的误解吧
faculty第一任务难道不是拉funding?没funding做个啥研究。
学术界里的人精不要太多,钱同样不少挣,这些钱也是自己本事和汗水“挣”来的,不是哪个大佬求他们收下的。
这几年回去的千青,有机会的都注册公司拉投资,为啥?为了实现他们的科研理想?还是一个亿的小目标?
人就活一辈子,很多高大上的口号很澎拜很激动人心,但每个人都要掂量掂量自己,能吃哪口饭,不浪费自己的人生在自己不擅长或者不产生任何意义的东西里,才是对自己负责。这个对那些为了外界因素(钱,地位,title etc.)转码或者坚持faculty的人都适用。




skyfi 发表于 2022-01-01 00:05

是的,潘建伟搞个量子计算,实用的边都没有摸到呢,先注册个公司上市现在身价上亿。
施一公,天天到处灌鸡汤让大家不要转行热门行业要做基础科研,结果悄没声地自己搞个公司上市了,身家十几亿。
昨天有人证明faculty厉害了也很牛,举的例子是汤晓欧,因为他的公司上市了,身家200亿。
y
yoyoye
回复 1楼vivil的帖子
大大的赞!!也祝福楼主在泥石流里永远看到自己的目标,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要随波逐流迷失自己。
S
SwE
我也是火坑专业转行的。你说的问题是个大问题。所以火坑专业招学生和博士后的人员逐渐从大城市名校像偏远地区非名校转移,偏远地区非名校的孩子一方面信息没有太灵通,一方面选择也少。
iheartnyc 发表于 2022-01-01 12:02

这就是皈依者狂热?!我自己computing专业,反而不攻击其他专业、吹compu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