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巴勒莫铁路轴线 (Eisenbahnachse Berlin–Palermo) 柏林 - 巴勒莫铁路轴是跨欧洲高速铁路网络,其中涉及柏林和巴勒莫之间的2200公里长的高速铁路线的创建的第1号的项目。它被指定为连接中欧和南欧的主要运输线路之一,途经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 Pelosi 发表于 2021-12-20 23:54
2088年能完工吗? kevin97 发表于 2021-12-21 00:13
回复 1楼Pelosi的帖子 Nice 总有一天得去坐坐。坐过意大利内的一段 frogette 发表于 2021-12-21 17:40
柏林和维也纳之间的高铁🚄开通了吗? somuch 发表于 2021-12-21 18:49
【英‧比‧荷‧法】高铁 Eurostar 很方便 minren 发表于 2021-12-24 12:16
柏林-巴勒莫铁路轴线 (Eisenbahnachse Berlin–Palermo)
柏林 - 巴勒莫铁路轴是跨欧洲高速铁路网络,其中涉及柏林和巴勒莫之间的2200公里长的高速铁路线的创建的第1号的项目。它被指定为连接中欧和南欧的主要运输线路之一,途经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
德国 Berlin–Halle/Leipzig–Erfurt–Nürnberg–Ingolstadt–München–Rosenheim- 奥地利 Kufstein–Wörgl –Innsbruck --- 意大利 Franzensfeste–Bozen–Verona–Bologna–Florenz–Rom–Neapel–Messina–Palermo
途径城市 --- 柏林
柏林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也是德国最大的城市,现有居民约366万人。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柏林也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仅有的三个城市州。 柏林是欧盟区内人口第2多的城市以及城市面积第8大的城市。柏林是欧盟區內人口第2多的城市(人口最多的都市是法國巴黎)以及城市面积第8大的城市。它是柏林-勃兰登堡都会区的中心,有来自超过190个国家的500万人口。
途径城市 --- 莱比锡 (Leipzig)
莱比锡是德国萨克森自由州第一大城市,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第一大城市。位于萨克森自由州莱比锡盆地中心。它的古称是Lipsia或Lipzk,来源于斯拉夫语Липа,意思是“酸橙树”或“椴树”。歌德称它为“小巴黎”。人口约60万,是原东德的第二大城市。
莱比锡是德国东部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柏林以南165公里。市名莱比锡在当地古语中,意思是“种有菩提树的地方”,市区、郊外处处可见水绿色的菩提树。大诗人歌德十分喜爱这里,称它为“小巴黎”。这里街道整洁,商业繁华,是世界闻名的博览会城、书城和音乐城。每年春、秋两季都有国际博览会在此举行。伟大的音乐家巴赫曾在市内的托马斯教堂担任乐长20多年。该市著名的格万特豪斯交响乐团,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途径城市 --- 埃尔福特 (Erfurt)
爱尔福特是德国中部的一个城市。它是图林根州的首府,并是一个有196,500人口的制造业中心。 爱尔福特东北100千米是莱比锡,向西113千米是卡塞尔和向西北180千米是汉诺威。向外联系则可从慕尼黑转机往爱尔福特机场。
途径城市 ---纽伦堡 (Nürnberg)
纽伦堡(德語:Nürnberg,德语:[ˈnʏɐ̯nbɛɐ̯k](
途径城市 --- 慕尼黑
慕尼黑, 也称明兴,是德国巴伐利亚自由州的州府。若以人口计,它以约150万居民成为巴伐利亚的最大城市,也是德国第三大城市、德语区第四大城市以及欧盟第十二大城市。共有逾290万人口居住在慕尼黑城市规划区内,而在慕尼黑大都市区内则拥有约600万居民。
慕尼黑是其中一个全球城市,被视为文化、政治、科学和传媒的中心。[5]这座大都会是欧洲经济最成功和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也是德国最先进的城市之一。它是众多集团的所在地,包括五家DAX指数成分公司(安联、宝马、慕尼黑再保险、西门子、西门子能源)以及另外一家位于城郊的公司(英飞凌)。它还设有巴伐利亚唯一的证券交易所。在顾问公司美世咨询评出的2018年城市生活质量排名中,慕尼黑在231个世界主要城市里名列第三。[6]据《Monocle》杂志称,这是2018年的全球最宜居城市。[7]然而在另一方面,其生活质量正日益受到聚集效应——例如交通拥堵和污染、以及高企的房价和租金的限制,[8][9]所以人均居住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慕尼黑还被视为德国最安全的城市,其犯罪率为德国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最低。[11]
2088年能完工吗?
途径城市 --- 因斯布鲁克 (Innsbruck)
因斯布鲁克位于奥地利西部群山之间的因河畔,是蒂罗尔州的首府。穿越阿尔卑斯山通往意大利南蒂罗尔地区的布伦纳山口从这里开始。因斯布鲁克的名字来自于因河和德语中的Brücke。因斯布鲁克是奥地利第五大城市,整个都市地区约有18.4万居民。
途径城市 --- 博尔扎诺 Bolzano
博尔扎诺(意大利语:Bolzano,[bolˈtsano],德语:Bozen,博岑,[bo:tsən̩],当地方言:[bolˈdzano],拉登语:Bulsan,[bʊlˈzan],拉丁语:Bauzanum)是意大利北部上阿迪杰的省会,靠近奥地利边境及威尼斯西北偏北。波尔扎诺自治省的省政府和省议会位于博尔扎诺。从1964年开始它还是新设立的天主教博尔扎诺教省的主教驻地。博尔扎诺是旅游中心和游览胜地,因其阿尔卑斯山的名胜而闻名。人口104,011人。
途径城市 --- 维罗纳 Verona
维罗纳是位于意大利北部威尼托阿迪杰河畔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2000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 莎士比亚的名作《罗密欧与茱丽叶》以此城为背景,有“爱之都”之称。
途径城市 --- 波隆那 Bologna
博洛尼亚(意大利语:Bologna)是一座意大利城市,位于北部波河与亚平宁山脉之间,也是艾米利亚-罗马涅的首府。博洛尼亚也是意大利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博洛尼亚拥有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这间大学设立于1088年。博洛尼亚经常被列为意大利生活品质最高的城市之一:在2006年排名第五,在2007年排名第12名(总共有103个意大利城市参加评比)[3]。这是由于博洛尼亚拥有强大的工业传统,广泛且高度发达的社会福利,而且位于意大利最重要公路和铁路枢纽上。博洛尼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国际化的意大利大学城,它拥有丰富的历史、艺术、料理、音乐、文化,并获选为2000年的欧洲文化之都[4]。博洛尼亚与其他45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城市入选参加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5]。根据2009年欧洲地区经济增长指数(E - REGI)的数据显示,博洛尼亚的经济成长速度是意大利第一,在欧洲则位列第47[6] 。
途径城市 --- 佛罗伦萨 Firenze
佛罗伦萨(意大利文诗歌体:Fiorenza),英文译做佛罗伦斯(英文:Florence).拉丁文:Florentia,在19世紀的滿清有時也按義大利文發音翻譯成翡冷翠(标准義大利語:Firenze)。是意大利中部[1]托斯卡纳大区和佛羅倫斯省的首府,有366091人[2],是该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以及主要的历史、文化和商业中心。从该市延伸出去的佛罗伦萨-普拉托-皮斯托亚都会区共有1,506,098名居民。佛罗伦萨曾经长期处于麥第奇家族控制之下,是欧洲中世纪重要的文化、商业和金融中心,并曾一度是意大利统一后的首都(1865-1871年)。
佛罗伦萨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诞生地,艺术与建筑的摇篮之一,拥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藏品丰富的博物馆(诸如烏菲茲美術館、学院美术馆、巴杰罗美术馆、碧提宫内的帕拉提那美术馆等)。历史上有许多文化名人诞生、活动于此地,比较著名的有诗人但丁、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科学家伽利略、政治理论家馬基維利、雕塑家多纳太罗等。佛罗伦萨历史中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途径城市 --- 罗马 Roma
罗马(意大利语:Roma [ˈroːma] (
罗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地中海文明的重要源头和古罗马文明的发祥地,建城历史悠久,可考的城市历史长达2800多年,是欧洲最古老且连续的城市文明。自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初的1300余年内,罗马一直是是罗马王国、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首都,是罗马文明的中心。罗马自8世纪成为教皇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一直持续到1870年。公元前1世纪罗马诗人 提布鲁斯首次将罗马称为“永恒之城”(拉丁语:Urbs Aeterna),此别名被奥维德、维吉尔和李维等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传颂而被世人所知[3][4]。在古罗马时期和中世纪时期,罗马也被称为“Caput Mundi”(世界之都)[5]。
罗马市面积有1200多平方公里。罗马同时是全世界天主教会的中枢,拥有700多座教堂与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学,市内的梵蒂冈城是罗马主教(即教宗)及圣座的驻地。 城市及郊区保存大量古迹,罗马与佛罗伦萨同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心[6],现今仍保存有相当丰富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风貌;1980年,罗马的历史城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7]。
途径城市 --- 那不勒斯 Napoli
那不勒斯(義大利語:Napoli[ˈnaːpoli] (
途径城市 --- 墨西拿 Messina
墨西拿(意大利语:Messina)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第三大的城市,也是墨西拿广域市的首府。墨西拿在西西里岛的东北角,正对墨西拿海峡。 墨西拿为古代来自希腊麦西尼亚的殖民者于公元前8世记时为了逃避当时征服麦西尼亚的斯巴达人统治而建立,古称梅萨纳(Messana),又译梅西那或麦散那,距今有二千八百多年历史。1908年12月28日的大地震和海啸将墨西拿夷为平地,大约100,000到200,000人丧生。二战时又遭炸毁。但经半个世纪的重建,墨西拿现在人口已达二十七万。 墨西拿教堂建于十二世纪,有钟楼和古天文钟。
途径城市 --- 巴勒莫 Palermo
巴勒莫(意大利语:Palermo[paˈlɛrmo](
绝大部分线路早就完成了。
只是还没有 全线运行。
绝大部分局部段都在运行啊。
柏林到慕里黑之间的高铁早就开通几年了。
大家谈谈,
如果这条 2200 公里长的高铁, 全线运行, 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从冰冷的德国东北部到 火热的地中海西西里岛。
一路风景迷人啊。
柏林到慕里黑早就开通了,
另外意大利境内的主要段 也早就开通了。
主要是 德国和奥地利之间, 奥地利和意大利之间很多很多大山。
目前 柏林到慕里黑的高铁是 4个小时,
如果 2200 公里全线开通, 柏林到意大利最南端 估计要 10 到 12个小时,
但是还是值得坐啊!
柏林到瑞士以前绕德国一大圈, 也得 10 到 12小时。
如果 柏林 到意大利南端 10 个小时高铁,
柏林到 佛罗伦萨 6 个小时 , 到罗马 8 个小时 高铁 就爽了。
德国人最爱旅游的地方就是意大利了。
如果这条线路全线开通, 等于意大利和德国合并。
如果 德国, 奥地利,意大利 三个国家合并的话,
绝对超越 美国很多很多倍以上。
如果德国当时 别发疯, 不发动二战, 和周围的国家形成一个联盟,统一大市场,
欧洲的发展超越 中国和美国 几万倍。
主要是欧洲国家和国家之间难于协调。 国家之内的高铁很容易开通。
比如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和马德里之间高铁如同公交一样, 2个小时就可以了。
同样距离的 里斯本和马德里之间 就很难修高铁, 坐慢车需要 10个小时。
欧洲的铁路总长度最长,其铁路密度居世界之冠。
各国铁路密度比较
德国现有铁路里程4.3万多公里,排名世界第六。而且在铁路里程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德国的铁路网密度是最高的。每万平方公里的铁路里程高达1200多公里,是日本的近两倍,中国的八倍以上(以2020年底的数据计算)。除了像比利时之类的小国以外,在大中型国家中,德国的铁路网密度是世界最高的。
德国领土面积仅有35.7万平方公里,但铁路里程却相当于中国铁路里程的30%。而且这个里程数还是在废弃了很多铁路之后的结果。德国的铁路建设开始的比较早,自1825年英国人搞出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仅相隔十年,1835年德国的第一条铁路就也建成通车了。很快德国人就意识到了铁路在军事上的重大意义,以普鲁士为代表的德意志邦联成员国竞相发展铁路交通,德国的铁路里程迅速增长。 自1835年第一条铁路建成开始,5年后铁路里程达到了549公里,十年后的1845年德国铁路总里程达到2130公里。到了德国统一之前的1870年,德国铁路里程已经达到了19575公里。从0到近2万公里,仅用了35年的时间,这在工业技术还比较落后的19世纪中期,无疑是惊人的。铁路里程的迅速增长,促进了当时德国的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在德国各地迅速展开,纺织、煤炭、钢铁、军工等近代工业迅速发展。
铁路对德国的统一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铁路不仅使德意志邦联的头号强国普鲁士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而且也使军事交通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普军依靠铁路向前线输送了20万军队和55000匹战马,虽然其间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但对战局还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在普奥战争中的应用成功,大大增强了普鲁士将铁路运用于军事运输的信心,其后普鲁士反复进行演练,对铁路的军事运输方式进行改进。 1870年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正式爆发。德国立即动员,通过铁路向前线运送部队和物资,到了7月26日,仅一周的时间,超过50万军队和装备就被送至前线的各指定位置。而这个时候,法军还在前往前线的路上。结果普军在色当战役中一战而胜,将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俘虏,德国顺利实现统一。
铁路在经济、军事中起到的重大作用,使德国在统一后仍然高度重视铁路的建设。由于铁路在军事上的巨大作用,德国开始全面推进铁路国有化,到了十年后的1880年,铁路绝大部分都已经归属国家所有。与此同时,德国的铁路里程也在继续迅猛增长。1890年德国的铁路里程达到41818公里,相比1870年增加了一倍多。到了一战爆发前的1913年,德国的铁路里程已经达到6.3万多公里。这一铁路建设成就,同期只有开了挂的美国能够超越,同年美国的铁路里程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40多万公里,可谓惊人。
Nice 总有一天得去坐坐。坐过意大利内的一段
德国 和 意大利 各地境内的段已经开通了。
难的是中间的奥地利连接段。
德国和意大利之间 的 奥地利这部分 是最难的部分,
欧洲最大的山脉在这里 吧 德国和 意大利分开。
也阻挡了北方的冷空气。
欧洲的人口密度, 城市规划 适合发展 高铁。
特别是德国现在的大城市和年轻人, 很少人使用汽车。
另外高铁舒服和快。
比如柏林和慕离黑之间都是山路, 估计开车得 8 到 10 个小时以上。
高铁才 4 个小时。
而且 德国没有专门的高铁站, 高铁和普通火车,城铁,地铁都是融合在一起的。 换乘很方便。
而且车站极其极其多, 都在市区最中心。
1990年10月,东西德合并,德国重新统一。原来位于东德腹地的柏林成为首都。为了改变柏林与慕尼黑的交通联系,1991年时任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首次提出有关高铁建设的“德国统一一号交通工程”(VDE,Verkehrsprojekt deutsche Einheit) 计划。
在这段全长623公里的路程中,新型高速铁路ICE将以300公里时速速带领乘客途经纽伦堡、埃尔福特、哈勒等城市、穿越图林根森林(Türinger Wald)、穿梭在柏林与慕尼黑两大城市之间,单程历时3小时55分钟,比现在普通的ICE列车缩短了近2小时。
柏林慕尼黑高速铁路
在创纪录的时间内乘坐火车往返柏林和慕尼黑
为您带来的好处: 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在慕尼黑,纽伦堡,爱尔福特,莱比锡和柏林之间旅行 没有交通阻塞,没有办理登车手续,没有压力,没有换乘,也没有二氧化碳排放! 六班次柏林-慕尼黑日间ICE特快服务,只需3:55小时行车时间 ICE大约每小时一班在柏林和慕尼黑之间运行,路程时间为4 小时 前往区域目的地的旅程时间也将大大缩短 每天最多可增加10,000个席位
柏林-慕尼黑ICE高速铁路
没有。只有一般火车
中间的捷克 比较穷
目前 只有 柏林到德来斯顿之间有高铁.
欧洲跨国比价麻烦, 需要 几个国家的协调.
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铁路公司.
看计划是 2030 年 开通.
主要是 东欧国家 比较差, 东欧国家的 铁路 和 火车站 和西欧的质量 天壤之别.
目前需要 8 个小时.
主要是捷克境内比较慢.
早上 6 点 17 分 从柏林出发.
下午 14 点 58 分 到达 维也纳.
横穿整个捷克.
目前需要 8 个小时 火车,
未来 2030 年 中期 可能 开通 柏林到维也纳的高铁,
柏林到 维也纳 4 个小时.
如果柏林到 维也纳 4 个小时的话, 那么 布拉格 和 柏林 之间 才2个小时.
这三个城市 的 发展会更厉害.
https://www.vienna.at/neue-bahnverbindung-geplant-von-wien-nach-berlin-in-vier-stunden/6991945
这里是维也纳的报道.
可能需要等到 2030 年去了.
没办法, 欧盟不是一个国家,
国家和国家之间的高铁 需要 复杂的协调.
每个欧盟国家的铁路标准不同.
特别是东欧 和 西欧之间的铁路质量 差别很大很大.
美国虽然是一个国家, 但是美国人不喜欢火车.
高铁 只是一部分了!!
绝大部分人出门 也就是 坐 10 到 30 分钟的距离.
火车当公交的话, 快啊.
比如柏林,
你住东柏林, 开车 去西柏林需要 1 个小时, 途径无数的红绿灯和路口.
坐城铁 或者 横穿柏林市区的郊区火车, 也就 几站路, 20 分钟 之内 从东柏林 到西柏林.
开汽车能把你累到昏死!!
欧洲的大城市, 铺开的面积 虽然没有美国那种 恐怖的大饼.
美国的大城市, 可以方圆 100 , 200 公里铺大饼.
欧洲大城市 没美国那种 恐怖的 大饼, 但是面积也很巨大啊.
比如柏林, 从最东到最西的一站, 开车 70 - 80 公里,
谁有病去开车吗?
城铁 1 个小时 从最东到最西横穿柏林, 每 几分钟 一次火车.
开汽车 需要经常 成千上万的路口和红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