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tsilver 发表于 2021-12-18 20:53
在知乎都被扒皮了婚纱旗袍晚礼服 发表于 2021-12-18 22:09
尴尬感扑面而来。。 so far最让人心服口服的还是前几天那个Yale的美女。 前面有一张合影 照片里只有老头搂着她 其他人都没有搂着。。 COHomeSearch 发表于 2021-12-18 20:45
回复 12楼ArcticCat的帖子 “我的院长外公” wangxuefei 发表于 2021-12-19 04:07
这张照片令人不适 vinceblair000 发表于 2021-12-18 22:04
回复 1楼applepenss的帖子 随后她还****直博****到了爱丁堡大学 这种文章以后就别转了, embarrassing. vinceblair000 发表于 2021-12-18 22:03
在这个热搜的背后,是一个成就斐然的学霸!
她叫胡玥,90后,目前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
说到博导,大家第一印象中的可能是半鬓白发的睿智学者。
胡玥打破了这种常规的印象。
以至于最高赞的评论,都是在暗自羡慕她惊人的发量图片
在校园中,她走在路上常被学生误以为不过是大一两届的师姐。
别小看这个“师姐”,在过去的几年中,她的成就可谓令人羡绝。
在大四的时候,胡玥曾前往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进行交换,她以年级第一的成绩拿到了公派留学奖学金。
随后她还直博到了爱丁堡大学。
在此期间,她还与本专业的世界知名课题组进行过交流,这些课题组不乏有来自全球顶尖名校,比如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等等。
2016年,胡玥以爱丁堡大学化学院最优秀毕业生的成绩毕业。
次年,她还取得了爱丁堡大学的弗雷泽·司徒塔特奖(Fraser and Norma Stoddart PhD Prize)。
这个奖项大家或许少有耳闻,它是爱丁堡大学颁发给毕业生的最高荣誉。
该奖项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Fraser Stoddart教授及其夫人Norma Stoddart教授创办。
据介绍,该奖项评选的基础是专业能力和对爱丁堡大学做出的贡献,由奖项评定委员会提名,评议及表决,奖品包括一枚金质奖章、一张奖状和一笔奖金。
值得一提的是,胡玥还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
不仅如此,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后,胡玥毅然选择了回国,并投身到我国的新能源事业发展上。
在这里,我就不得不提下她的专业了。
让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是,胡玥是一位潜心钻研的科研工作者。
化学背景出身的她选择的道路是一条“难啃的硬骨头”——新型太阳能电池研究。
在时下逐步进入的新能源时代,相关人才就算是放在世界范围内来说,都可以说是相当紧缺的。
国外或许有着更加丰富的科研资源和环境,但比起热爱科研更热爱祖国的她,最后还是放弃了爱丁堡大学的留校机会,选择回国。
近五年来,她发表了SCI论文6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21篇。
在Google Scholar的数据中,她的引用次数高达1400多次。
在回国后短短的两三年内,她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晋升为副教授,此后更是成为博导。
据了解,在胡玥培养下的博士研究生5名,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已有3名硕士研究生毕业。
除了在学习、工作上勇往直前外,在生活中,她也是个欢乐又积极的“斜杠青年”。
爱丁堡读博的时候,她还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大学宿管”。
不仅在新生周的时候,帮新入学的学生破冰、交友,还要帮助来自异国他乡的他们尽快地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之中。
除此之外,她给他们上英国文化历史课、组织新生爬山、举办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派对。
在那段时期,她就是那百来个世界各国研究生、博士生的“生活老师”。
“宿管阿姨”不过是她众多身份之一。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可能是天生自由散漫吧,思想天马行空的,喜欢东搞搞西搞搞。
在过去几年中,她做过模特、喜欢摄影、热爱旅游,甚至还心血来潮地学了一把尤克里里。
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人生态度,她还拥有者丰富的旅游经历。
因为去过很多国家,喜欢写作的她还成为了某旅游平台的签约作者。
她写过《苏格兰》、《北英格兰》、《北爱尔兰》、《<哈利波特>影迷指南》四本锦囊。
10万+的下载阅读量,便是对她最好的认可。
在看完胡玥的事迹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这样正能量满满的“超牛博导”给圈粉呢?
对于还在备考的考鸭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口语素材哦~
那么大家,是否也有在自己的专属主场上大放光彩呢?
所以,今天我整理了相关夜话,和大家分享一些留学生在留学期间经历到的又酷又与众不同的高光时刻—— @赤井银河_:之前在Fleadh Cheoil音乐节的展会团队里做策划,是爱尔兰国内最大的音乐节。执行展会的时候,总统Michael Higgins和媒体接见了我们整个团队,然后就和他握手了,其实很想拍照的,但是直接被保安拒绝了哈哈哈图片
这位同学可以去知乎回答“和国家级大佬握手同行是种怎样的体验”这个问题了。
@东城新狐狸:我!我!我!留学那一年还参加了英国皇室婚礼,排面有没有! 嗯!相当有排面!
你留英党打入英国皇室“内部”,我留澳党则派出代表——曾经采访过澳大利亚总理的小姐姐。 @Scarlett_zzy:采访了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图片
除此之外,除了和大人物见面外,还有很多同学都在留学期间成为了全校最酷的guy
@毛毛他姐罗先森:O'week的时候跟着学校gym的教练和其他members一起在礼堂快闪当着几百号新生的面跳广场舞
@CathyC_:学校找人拍照,我冲着送超市购物卡毫不犹豫报名了(真没出息图片),过了一段时间我的照片上了学校主页
看着大家闪闪发光的经历,有同学发出了感叹: @莱昂甜甜多:都好厉害呀!希望自己也能有很酷的经历
大部分留学生每天都是“学校—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被作业和GPA缠身,有时能够睡个好觉已是莫大的幸运。
其实,出国读书至少要花个小几十万,学会在有限范围内高质量地度过留学生活才是第一要义。
但又该怎么去定义“好的生活质量”呢?
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选择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就足够了。
和相处舒服的人相处,如果处于一个朋友空窗期也不要怕,就过好自己,泡健身房和图书馆,做健康营养的饭菜。
《死亡诗社》中基廷老师说的,Carpe diem.
享受生活,热爱自己。
正如胡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被问过“自己最喜欢的化学反应是什么”。
她的回答是这个式子:
相信屏幕前的理科生已经反应过来了,它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反应方程式。
在她看来,把几样物质简单地混合起来,就能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能量。
纵使在在平平无奇的日常,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随后她还****直博****到了爱丁堡大学
这种文章以后就别转了, embarrassing.
这张照片令人不适
不合适
求扒皮具体内容。
“我的院长外公”
但凡能来美国读博,谁去英国?留学基金委的钱都是留给拿不到海外奖学金的那一群。直博到了爱丁堡大学是什么鬼?
不了解理科的刚看完赞叹着,发现回帖方向不对
她外公是中国学校的院长?
也是第一眼看到这个被老白男搂着还一脸笑,真是丢人。此女不美啊,大长脸突嘴金鱼泡泡眼
我就想知道这种软文都是自己找人写的吗
咱也念过书 咱导师也挺拿得出手 咱为啥都是规规矩矩去office hour问问题
什么个东西。睡出来的 查查吧
就这不知道有什么好吹的
知乎链接谁有
链接 ples
替版上大妈说了,这就是个loser,工资连大厂马工的零头都不到,重新投胎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