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率不是33%吗? h2o.work 发表于 2021-12-14 11:42
新的变异出来,同款疫苗对抗delta的能力也提高了不少,从之前提到的40%升到到80%,93%,真厉害呀。 Sweetbitter 发表于 2021-12-14 11:50
南非情况很难做参考 南非30%人感染过又打了2针,自然感染加上疫苗,抗病毒能力强很多 南非人口中位是27岁,西方都将近50岁了 fitzroy 发表于 2021-12-14 11:58
贴一堆twitter 都能当证明啊? hhxx89 发表于 2021-12-14 11:45
看来疫苗是遇强则强。。。 hnlaser 发表于 2021-12-14 11:57
全文如下
我觉得40岁以上,尤其是女性,还是应该打加强针。因为免疫能力下降,同时,出现心肌炎的可能性小,第3针至少可以防Delta,而且对Omicron有显著增益,买一送一哦。
Delta不一定会被Omicron替代,有可能共存。下面的模型不能精确预测数字,但是可以说明Intuition 。
如果Delta和O的免疫互相有效到一定程度,and/or Omicron 的传播速度远超Delta,那么Delta会被Omicron替代,而不是共存。如图黄色区域。
如果Delta和O的免疫互相无效,而且O的传播速度没有超过Delta太多,那么两者共同传播cocirculation。如图灰色区域。1980年以来的B/Victoria 和B/Yamagata 流感变种就是共同传播。
极端情况下,O的传播慢, and/or D和O的免疫互相有效,那么Omicron会被Delta淹没。黑色区域。
这么看起来病毒的毒性确实有下降,但是没有一开始说的那么明显,大概还在同一个级别上。一开始欧洲和美国的重症那么少一方面是病情发展需要时间,另一方面感染的人群偏年轻
我觉得Trevor Bedford的模型有些过分简化了,Omicron会不会替代delta最关键的地方其实就是感染了O之后能不能马上再感染D,这个数据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有。我个人的educated guess是如果已经感染过/打过疫苗,那么再感染Omicron之后对delta的抗体水平也会明显增加,所以O和D之间的cross immunity在seronegative和seropositive的人群里是不一样的。
那个是血清抗体中和能力 真正临床上反应的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抵抗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只拿着实验室数据当金标准。人体远远比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复杂得多
看来疫苗是遇强则强。。。
南非30%人感染过又打了2针,自然感染加上疫苗,抗病毒能力强很多 南非人口中位是27岁,西方都将近50岁了
感觉这个有高估,防delta感染哪有80%那么高
防感染和防重症的保护率是两回事。
不一定吧。美国自然感染人数也不少打针人数更多。就是比南非老点。但也许HIV患者没那么多? 南非人为什么那么年轻?
不早就腿疼治国治病打鸡血股市了…
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