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4楼qas168888的帖子 我就是万年小透明,只是有个朋友特别有心,看我其他社交平台上的内容推测出来的,我也很吃惊,迅速匿名了知乎 努力挣钱过好日子 发表于 2021-11-17 10:02
回复 3楼枫丹白露的帖子 很难得在华人上还能看到这么理性的,平时那些只是一个字“离”,或开干。其实,赌气之下走了极端,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看看前一俩星期29岁被性虐致死案,就是家庭矛盾带女儿出走,结果就遇上一个更狠百倍的。我就好奇,在歪歌的培养下,上华人最后可能会是独身女人的标志,这真的好吗? lemonable 发表于 2021-11-17 10:05
生活是立体的,网络是平面的,哪有那么容易处理的矛盾。 另外我还注意到,有些人是把上网当therapy了,排解孤独感。 华人上还是有一些很理性的ID的。但很多时候被淹没在潮水般的口水里。 枫丹白露 发表于 2021-11-17 10:10
我是发现疫情以来我的网络社交需求变得非常大。但看版上很多帖子实在是闹心。 badgerbadger 发表于 2021-11-17 11:29
华人圈的极品事件全部上华人曝光了,还有些公用马甲挖坑的。身边都是闻所未闻,依旧岁月静好。 枫丹白露 发表于 2021-11-17 11:32
知乎上被人认出来那很不得了啊。我觉得95%都是万年小透明 qas168888 发表于 2021-11-17 09:38
知乎很投入地玩了一段时间,用的假名,偶尔被很用心的朋友认出来了就全部改成匿名了。
接着发现了一亩三分地,也很沉迷地看了一段时间。问了些新手父母的话题,觉得刚升级父母很天然的焦虑感和不确定感不被更年轻的人理解,机缘巧合转战华人。
后来也去看了文学城,觉得跟我年龄差距太大就不常看。更早期的mitbbs(是这么写吧)完全没看过,偶然搜个感兴趣话题看到帖子会去看看。由此可见来到美国的时间早晚和身份状态也决定了你混哪个网络论坛圈子。
对于我来说,本身是很外向的人,朋友很多,关系维护的不错,可我还是喜欢在都是陌生人的地方用个代名发言,觉得更有安全感,这是不是骨子里对自己不自信呢?害怕自己的观点被认识的人评判?
但更多是一种孤独感使然,虽然周遭很热闹,自己也很活跃,组织多家庭亲子活动之类的,还是更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看书的时间,也喜欢遇到一些心里过不去的坎就搜网络论坛的类似帖子看看。
总觉得生活中再热闹,真正理解你的人、感到精神上契合的人不多。虽然老公跟我在一定程度上是契合的,但也不是全部,人最爱的、最爱你的、最无条件接纳你的、最了解你心里沟壑龌龊的还是自己。但总跟自己相处又不够,需要外向性、需要社交,就喜欢来到充满陌生人的地方看大家说话。
大概心理就是这样吧。有时候也觉得刷华人等论坛很浪费时间啊,每天也有一两个小时吧,但跟着魔一样,早晚必要看一遍关心版面的最新话题,有瓜吃的时候也美滋滋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也会退出华人转战新的论坛了吧。
现在除了华人、一亩三分地常去,还喜欢听播客,特别是故事FM这种装满普通人生活的内容,经常听到不能自已、热泪盈眶。碎碎念,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的人。
我就是万年小透明,只是有个朋友特别有心,看我其他社交平台上的内容推测出来的,我也很吃惊,迅速匿名了知乎
很难得在华人上还能看到这么理性的,平时那些只是一个字“离”,或开干。其实,赌气之下走了极端,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看看前一俩星期29岁被性虐致死案,就是家庭矛盾带女儿出走,结果就遇上一个更狠百倍的。我就好奇,在歪歌的培养下,上华人最后可能会是独身女人的标志,这真的好吗?
花时间研究你各个平台的内容,真是很用心了,肯定喜欢你
生活是立体的,网络是平面的,哪有那么容易处理的矛盾。 另外我还注意到,有些人是把上网当therapy了,排解孤独感。 华人上还是有一些很理性的ID的。但很多时候被淹没在潮水般的口水里。
我是发现疫情以来我的网络社交需求变得非常大。但看版上很多帖子实在是闹心。
华人圈的极品事件全部上华人曝光了,还有些公用马甲挖坑的。身边都是闻所未闻,依旧岁月静好。
确实。现实中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有好有坏,但没网上说得那么离谱。
我刚好相反,看板上帖子各种鸡飞狗跳,然后觉得自己岁月静好,还挺知足的。
知乎很恐怖,我在知乎上只回过一个帖子,一个月之内就被顶到了top3回复,然后多了很多关注
我就不敢不匿名回答问题了,国内流量还是太多了
现实中的朋友是不太可能深聊的,三观不见得一致,聊多了容易影响彼此的关系
性虐致死案?这是哪个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