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CEO访港免隔离 林郑:风险可控

c
columbia88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摩根大通CEO访港免隔离 林郑:风险可控 在香港扩大检疫隔离,对绝大部分行业人员收紧入境限制之际,跨国银行摩根大通的CEO本周到港出差却得以豁免隔离。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资料图片) (德国之声中文网)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首席执行官戴蒙(Jamie Dimon)周一(11月15日)抵港短暂停留,获香港政府豁免隔离检疫。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周二为港府的通融做法辩护,称"风险可控"。 按照目前规定,普通旅客入境香港需进行21天的集中检疫隔离。港府自本月12日再度收紧了检疫规定,取消绝大部分豁免类别人士,包括外交官、商界高层等到港后免检疫的安排,仅保留必要人士,包括跨境货车、巴士司机、航机机组人员、货船船员,以及须履行政府职务的政府人员。 据《南华早报》报道,戴蒙是在收紧检疫安排后,首名获豁免隔离来港的国际银行家。他在香港停留了32小时。而今年7月,汇丰银行董事长杜嘉琦(Mark Tucke)从英国入境香港,则按规定完成了3周隔离。 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表示,个人豁免一般由政策局提出,经政务司司长批准,而戴蒙的豁免基于"经济理由"。 她说,摩根大通"毕竟是一间很大的银行,他(戴蒙)在香港有重要业务,"风险完全可控"。林郑还举例指,她本人如果到外地公干,回港也会获得豁免检疫。
机组人员属于豁免检疫隔离的专业人士 明星总裁可以,飞行员不可以 港府为知名人士"网开一面",使其豁免隔离,并非首次。今年8月,好莱坞女星妮可·基德曼到香港拍片,就获准免于隔离,也引起舆论的批评。当时有立法会议员反映"收到了很多香港居民的投诉"。 妮可·基德曼赴港拍片免隔离遭投诉 严格执法的例子是,香港国泰航空最近接连有三名货机机组人员从德国法兰克福抵港后被确诊感染后,已有130多名机组人员被集中隔离21天。 林郑月娥承认,这一措施将对香港的货运供给造成巨大影响,如果发现更多感染,将出现货运飞行员短缺的局面。但她同时强调,为了将感染机会降到最低,严格的检疫措施是必要的。 香港的检疫隔离制度属于全球最严格的之一,与中国大陆的"清零"策略同步调。这造成这个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近20个月以来几乎终止了大部分国际人员来往。 国际金融界以至商界近日都有提出,要求港府放弃"清零"政策,指有关限制令不少大型跨国公司考虑迁出香港。据彭博社报道,戴蒙在香港会见记者时也表示,有关限制"的确更难"让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
p
pwwq
我是Dimon的粉丝 他不隔离 我觉得很合理!
童童童鞋
我是Dimon的粉丝 他不隔离 我觉得很合理!
pwwq 发表于 2021-11-17 08:55

有钱的白大人不会带毒?
b
bigjohn123456
特事特办 非常合理。
童童童鞋
在澳洲和泰国宣布放宽入境限制之日,香港政府宣布收紧入境检疫安排,以争取明年首季与中国内地「通关」。由下周五(12日)起,港府将撤销绝大部分豁免检疫类别,只有跨境货车和巴士司机、航机机组人员、货船船员及政府人员等人士可继续获得豁免,至于领事及商界高层等人士将须入住检疫酒店进行隔离,而驻港总领事或同级较高级人员则可家居隔离,但不得离开隔离地点及与公众接触。 
据了解,港府事前未有与领事馆人员就新安排作出沟通,欧盟驻港办事处和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昨(1日)在港府公布新措施后分别表示,促请港府日后调整防疫措施或各国风险级别时,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测性。美方更敦促港府考虑制定重新向国际旅客开放的路线图,以平衡公共卫生和提高营商环境可预测度的要求;欧盟亦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外国通关同样重要。 新安排下,驻港领事馆人员及其直系家属须入住检疫酒店,但中央政府驻港机构,包括中联办、驻港国安公署的人员将可继续获得豁免,港府第二把手的政务司长李家超昨日宣布新安排时解释,履行与政府相关运作的政府人士,当局有豁免机制。他又说过去曾出现两宗领事馆人员确诊个案,亦有豁免者不遵守条件,故须收紧措施。翻查资料,尼泊尔驻港总领事馆曾有职员确诊;沙特阿拉伯领事的两名子女曾在家居隔离期间外出,其后确诊。 李家超强调,新安排相信可以更有效防止境外输入个案、防范Delta变种病毒株,对整体防疫能力有积极作用,创造更有效环境与中国通关。而在昨日,香港新增的感染个案属输入个案,患者为沙特阿拉伯抵港机组人员,已打两针复必泰。 根据新措施,在法例第599C章及第599E章下获得豁免检疫的类别,会分别大幅减少至五类及三类,其他人如须要求豁免检疫来港,港府会按个别特别情况考虑,严格审核。受此影响,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董事、金融机构的高级行政人员、渔船船员,以及研究疫情的学术专家等,下周五起,他们来港都不获豁免检疫。 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认为,港府希望借新安排换取与中国内地「通关」,属于「政治交代」多于经济效益,因为通关初期必然会有限制,亦会有熔断机制,经济效益未必会像港府宣示般多。至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会否受影响,须视乎新加坡等「与病毒共存」的国家能否控制疫情,若相关国家疫情受控,而香港继续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国际城市地位可能受影响。 对于商界高层不再获得豁免,香港中小型企业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巢国明表示,香港竞争力在邻近地区如新加坡等地放宽出入境限制下已被削弱,部分企业正计划暂时将在香港的亚洲总部迁往新加坡,香港再收紧豁免类别,将不利营商,对商界带来伤害。 负责审批金融业及上市公司豁免安排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表示,自豁免安排设立以来至上月29日,共批出90宗豁免,占申请总数的23%。金融界立法会议员陈振英认为,业内获批豁免检疫人数其实不多,相信影响有限。至于部份企业将员工转移到新加坡,但不至于撤离香港,只是观察香港防疫措施的发展。他认为,港府当务之急是尽快与中国订定通关时间表,否则会「两头不到岸」,影响外资留港意欲。
r
riveroaks
这个我不了解不评论。 但是坚决支持特事特办,允许一些exception。比一刀切的懒政好太多
d
dreambig
回复 1楼columbia88的帖子
我是Dimon的粉丝,我也喜欢妮可基德曼
可是, 当事情临到你自己头上,大陆人一些显而易见不合理的事情在香港寸步难行,却看到这些欧美大咖来去自由
港人的崇洋媚外真是深入骨髓。港人近年来遇到一些所谓的不公平事情,让人想同情也同情不起来
不骂活该已经很好了
b
bigjohn123456
回复 1楼columbia88的帖子
我是Dimon的粉丝,我也喜欢妮可基德曼
可是, 当事情临到你自己头上,大陆人一些显而易见不合理的事情在香港寸步难行,却看到这些欧美大咖来去自由
港人的崇洋媚外真是深入骨髓。港人近年来遇到一些所谓的不公平事情,让人想同情也同情不起来
不骂活该已经很好了
dreambig 发表于 2021-11-17 09:34

HK主要是夹在大陆跟欧美中间不好做人。
如果不是大陆要求,HK完全不会把变态的隔离政策继续到现在。
但HK隔离时间长的做法在国际商业金融界又颇受责难 你看最近几个月的新闻就知道,一些公司跟人员也开始撤离去新加坡

p
pwwq
有钱的白大人不会带毒?
童童童鞋 发表于 2021-11-17 08:56

他看着顺眼啊!
L
Liushuirenjia
这个我不了解不评论。 但是坚决支持特事特办,允许一些exception。比一刀切的懒政好太多
riveroaks 发表于 2021-11-17 09:25

只可惜“特事”不是“不见得特别的人的非常特别的事”,而是“及其特别的人的不怎么特别的事”
w
whatever.
这话咋说来着,this is life.

w
whatever.
回复 1楼columbia88的帖子
我是Dimon的粉丝,我也喜欢妮可基德曼
可是, 当事情临到你自己头上,大陆人一些显而易见不合理的事情在香港寸步难行,却看到这些欧美大咖来去自由
港人的崇洋媚外真是深入骨髓。港人近年来遇到一些所谓的不公平事情,让人想同情也同情不起来
不骂活该已经很好了
dreambig 发表于 2021-11-17 09:34

你这话说的就好像大牌去大陆需要14+7一样
其实也不需要,而且新闻不报
治愈堡12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嘛,老传统
g
godwot
回复 1楼columbia88的帖子
我是Dimon的粉丝,我也喜欢妮可基德曼
可是, 当事情临到你自己头上,大陆人一些显而易见不合理的事情在香港寸步难行,却看到这些欧美大咖来去自由
港人的崇洋媚外真是深入骨髓。港人近年来遇到一些所谓的不公平事情,让人想同情也同情不起来
不骂活该已经很好了
dreambig 发表于 2021-11-17 09:34

這是中國政府要求香港同步清零政策好嗎?! 港府的確是卑躬屈膝,不過不是對洋人,而是對你黨,已經到漠視民意的無恥地步了!
f
fallweed
这个我不了解不评论。 但是坚决支持特事特办,允许一些exception。比一刀切的懒政好太多
riveroaks 发表于 2021-11-17 09:25

“不了解不评论”
看起来也没有耽误你评论啊
c
camfis
這是中國政府要求香港同步清零政策好嗎?! 港府的確是卑躬屈膝,不過不是對洋人,而是對你黨,已經到漠視民意的無恥地步了!
godwot 发表于 2021-11-17 18:14

对的,林郑现在心里只有中央只有国家,在她眼里洋人算个屁呢,对国际的隔离越来越严,美国商会主席都给她气的辞职了。Dimon能放进来一定是中央要放的,进来的那32个小时见了谁可是保密的。